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一把刀-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客气絮絮叨叨,话题始终不离朱由校跟魏忠贤两人,一会说天气凉了,校儿你可别冻着,一会说魏忠贤忙的夜不归宿,活脱脱一个什么都不懂,只顾着关心跟自己有关系的两个男人这一典型的良妇良母形象。
朱由校很是享受这种小农家庭式的温馨,宽慰着客氏,心中对魏忠贤更是满意,忠贤忠贤,真是事事对朕忠心,就说这养身拳,就是魏忠贤半月前献上来的。
“万岁爷,这养身拳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先帝爷春秋鼎盛就老奴冒死力荐,求万岁爷为了我大明江山,一定要保重龙体啊。”当时魏忠贤还撒下几滴老泪。
朱由校听得大为感动,试着跟那魏忠贤推荐的禁卫学了学,别说,打下来后,身上虽有些累却胃口大开,吃的香甜,睡得也好,坚持了半个月,这精神头越发足了。
“万岁爷,魏公公求见。”
“看看,”朱由校笑着对客氏说:“说曹操曹操到,不经念叨不是,让他进来吧。”
“老奴叩见万岁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身大红莽袍的魏忠贤,进了小花园当即拜倒。
“爱卿平身。”
“谢万岁爷。”
魏忠贤起身瞥了眼客氏,“校儿,我去看看午膳做好了没,你们聊。”
“好的,乳娘费心了。”
等客氏走后,朱由校挥挥手,众多宫女宦官纷纷退下:“说吧,爱卿有何事?”
“万岁爷这精神头越来越好,老奴真是欢喜,”魏忠贤先拍了个马屁,一脸老褶子都笑出了花:“老奴恭喜万岁爷,那闻香教徐鸿儒已经被我大军围困在邹县,不日就可歼灭此獠。”
“太好了,”朱由校双手一拍,一脸开心:“终于把这反贼给困住了,魏卿,传旨下去,务必要活捉此人,押到京城来,朕要把他明正典刑,以消朕心头之恨。”
朱由校恨,恨这徐鸿儒给他添乱,这两年那后金已经够让他头疼的了,还有个四川土司奢崇明叛乱,这徐鸿儒竟敢再添乱,一定要押来京城,在天下人面前凌迟处死,以消他心头之恨。
“老奴遵旨。”魏忠贤肃然一礼,起身后脸上明显的犹豫了一下。
“怎么?此事有难处?”朱由校有点奇怪的看着他。
“启禀万岁爷,老奴不是为徐鸿儒可惜,而是”
“说,别吞吞吐吐的。”
“是,那老奴就说了,万岁爷,这闻香教叛乱,说白了跟那后金和那四川土司叛乱都不是一码事,老奴派人在山咚仔细打探,弄清了这闻香教的根底,这些人都是些农民,无知村夫村妇,为何要做这抄家灭族的大逆不道之事?”
“哦,为何?”朱由校来了兴趣。
“禀万岁爷,老奴苦思了三个月才有了些心得,只不过,还请万岁爷恕老奴无礼。”
“爱卿快说,朕赦你无罪。”朱由校更加好奇了。
“老奴谢主隆恩,”魏忠贤一摆袍服下摆,咚的跪在朱由校面前,抬头正色的说道:“禀万岁爷,闻香教叛乱,其罪大恶极,足可抄家灭九族,可为何那些百姓还跟着那徐鸿儒作乱?老奴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百姓没饭吃,人一旦要饿死了,就什么都顾不得了。”
“爱卿言之有理,可兖州府挨着运河,水土肥沃,百姓们该是可以吃饱饭吧?”朱由校听得若有所思,在那认真的思考着,山咚西富三府东穷三府,他也是有耳闻的。
“万岁爷圣明,可有一点却是万岁爷不知的。”
“哦,快快说来。”
“是,兖州府是挨着运河不假,水土肥沃也是不假,可兖州府有两个人家,占着一府九成的田地不用交粮纳税,剩下一成的田地却要承担一府的税赋,万岁爷您想,我大明本来加在百姓身上的税赋是很轻的,可是如今兖州府的百姓种着一成的田地却承担着一府的税赋,这,恕老奴斗胆,任谁也撑不下去啊。”
“是谁!”朱由校听得火冒三丈,大明百姓不就是他朱家的子民,竟有人占着如此多的田地,怪不得要造反,这么重的负担,百姓们谁能承受的起:“皇祖实录里说过,要体恤百姓,如今,竟有人占着一府九成田地!不纳税,不捐粮!让那些百姓怎么活!”
朱由校气得浑身发抖,登基两年,辽东糜烂不堪,四川土司叛乱,他常常在深夜痛哭,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闻香教叛乱,他本以为是些大逆不道之徒,没想到实情竟是如此。
“回禀万岁爷,是曲阜衍圣公孔家跟滋阳城鲁王殿下,兖州府六成的田地都是孔家的,三成是鲁王殿下的,启禀万岁,”魏忠贤抬头直视着朱由校,沉声道:“孔家身为圣人后裔,蒙皇祖爷爷恩典,得以在曲阜世代为官,一县之地尽归孔家,可臣派人查探却得知,孔家以圣人之名,行龌龊之举,侵占民田,欺压乡里,整个兖州府,六成田地百万亩之多尽归孔家,还有,鲁王殿下,自有封地,却也跟孔家一样,做出侵占大量民田之举,故此,整个兖州府只剩一成的田地,而且尽是中下地,供百姓耕种承担一府的税赋,长此以往,百姓如何不反?万岁,今年闻香教叛乱不是偶然,是必然的结果,今年没有,来年后年也会有,万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是我大明的根基,我大明皇祖爷爷身为一贫家百姓出身,深知民间疾苦,从没有压榨百姓之举,可如今衍圣公鲁王两家却无良无德,罔顾朝廷对他们的恩典,臣不才,请万岁下旨严办!”
“好,好啊!”朱由校听得热血沸腾,这忠贤两字朕没起错,果然对朕忠心耿耿,衍圣公,圣人后裔!天下文人心中所向之地!鲁王,明朝皇室宗亲!他都敢为了大明,为了朕
说是冒死直谏也不为过,忠臣,忠臣呐!
“爱卿,”朱由校肃然看着跪在他面前的魏忠贤:“你说,对他们该如何办理是好?”
“臣不才,请万岁下旨彻查衍圣公跟鲁王殿下两家的封地,多出的田地应尽归朝廷,缴纳田赋,也好让百姓在我大明的土地上休养生息,让他们知道这都是万岁的恩德。”
铿锵有力,直臣风范,魏忠贤面上真是铁骨铮铮。‘那小子还真是说中了,这次赌对了!’
“好!”朱由校狠狠的一拍手:“有此直臣谏臣,朕也不能做个无胆之君,来啊,磨墨。”
九月初二一早,司礼监随堂太监石元雅,锦衣卫北镇抚司提刑千户许显纯,带着十几骑缇骑,一行人奉旨出了京城。
注:缇骑,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力士,校尉等出去侦缉刺探抓人的锦衣卫,才被称作缇骑。
第146章 有些事得干脆()
逄猛巡检司,明初设置,地处胶州州城南面偏西约五十里,起初是个方圆不到一百平方,城墙高有一丈多的堡子,职责是巡视周边要道,缉捕地方。
由于身处要冲之地,旁边就是洋河,渐渐的,周边的村民开始在这做小本生意,慢慢有了人气,到了明朝中后期,已经形成了一个有上千人口的镇集,当地人称作逄猛镇。
如今的逄猛巡检司就在镇东头一户三进大宅子里,李家巡检已传承三代,这一代的巡检即家主叫李本,是个白白胖胖的中年人,此时他正在后宅正堂跟一个同样白白胖胖,身穿员外袍的胖子说着话,看这两个相同打扮的胖子那涨红的脸色,看来聊的不是很愉快。
“哼!贤弟你不要再说了,我李家三代巡检,我是不会向那杨天低头的。”
“兄长,该低头时得低头啊,那二郎神如今发到什么地步?登莱两府,除了胶州州城,就是青州府的寿光安丘诸城三县如今也被他纳入囊中,咱们不若去低头示好,这样以后也能在那红花商会得些好处,小弟可听说,只要入了那二郎神的商会,指定发财。”
这个在那苦劝的胖子就是灵山盐场的管事方国华了,灵山盐场现在的盐根本出不了胶州州城附近一百里地,原先即墨莱阳诸城安丘高密这五县可都是吃的灵山盐场的盐,现如今,那潍县二郎神的红花盐可遍布这些地方,他们倒是派人跟杨家军打了几场,被人戳死几十个,当即不敢再出去了。
“可恨啊,兖州府那边断了三个月,如果有那边支持,何愁干不过这杨天。”李本恨恨的一拍桌子,一脸的不甘心。
“是啊。”
方国华也是一脸愁容,闻香教作乱,兖州府那边已经断了三个多月的音信,那边的买卖做不成,这边盐路又被那杨天挤压到只剩胶州州城周边,坐吃山空的滋味不好受啊。
“老爷,”一皂帽家丁一脸激动的冲进来:“两位老爷,大喜啊,那闻香教已经被朝廷大军围在邹县县城了。”
“哦,太好了,”李本这有两百多斤重的身子腾的一下子站起来:“哈哈,贤弟,咱们终于柳暗花明了,李茂,让人准备好十万两银子,老子写封信,你带人速速送去那边。”
“嗳,老爷您瞧好吧。”
。。。。。。。。。。
九月初二的青州府城,午时了,城里城外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隔壁兖州府打的热闹,对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影响。
最近青州知府徐周很是得意,闻香教开在府城的几家店铺被他一口吃下,反正苦主眼看就要被朝廷大军歼灭,正好便宜了自己,再加上新近纳了一房小妾,那床榻上的鱼水之欢,真是妙,妙不可言,权财色都有了,夫复何求哉兮。
想到美处,徐周得意的哼着家乡小曲,穿着便服后面跟着两个家仆,悠哉悠哉到了醉仙居。
“哎吆,府台大人万安,您老雅间请,万公公吩咐过,大人先请在雅间稍待,公公一会就到。”醉仙居掌柜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看见徐周自是一番献殷勤。
“嗯,好。”徐周吩咐两个家仆在大厅吃饭伺候着,独自上了二楼。
这醉仙居的东家就是这万公公万祥,今年年纪不到四十,是青州府城衡王府邸里的首领太监,本该与长史管着王府内外大小事务,不想万历年间,连地方大小官吏都配不齐,不用说这亲王府了,自打上任长史病故,万祥俨然是衡王府的总管,府中大小事务都要过他的手。
明朝亲王,虽不能随便出封地,连进出王府都要严格按照规矩来走,政事民事一概没有亲王什么事,就跟养猪一样,可宗室始终是宗室,在封地里开铺子挣钱,没有比他更便利的了,当地官员只要亲王不参与政事民事不造反,其他的一般就随他去。
这王府的首领太监在府城里算是位高权重之人,虽说入了亲王府,没那希望再进一步,可借着亲王府的便利,自家发个财其他人也没那个权利管,万祥到了衡王府有八年,不说别的,这编织罪名拿人钱财的事做的就很有一套,很快就发了起来,而想要平白入那些富户的罪,少不得要跟这知府打交道,分些份子,一来二去,万祥徐周两人倒成了生意上的拍档,你看上这家富户了,他明天就去编个借口,运作一番,不是敲诈一笔钱财,就是夺人家产,双方都很是发了几笔大财。
‘今日邀我吃酒,多半又是万公公看上谁家的家产了。’
徐周边想边上了楼,走到东边天字一号雅间,推开房门,迈步刚刚跨过门槛,一只大手捂住他的嘴,左右两边各闪出一个人来,双手双脚被死死的按住。
“呜呜呜~”
徐周惊恐万状,奋力挣扎,可那几双手像是铁钳一样纹丝不动。
一个身穿普通青布道袍的高个年轻人关上房门,走到被按坐在椅子上的徐周身前,指着房间西北角:“徐大人,你看那是谁?”
“呜呜呜!”徐周猛地睁大眼睛,是那让他损失了两万两银子的沈言,闭眼坐在角落里。
“呜呜呜~”
“呵呵,徐大人,不必挣扎了,我先来个自我介绍,我叫杨天。”年轻人和气的介绍着自己。
“呜呜,呜呜呜!”听到这个名字,徐周更是挣扎的厉害,只盼外面有人能听见,搭救自己。
“呵呵。”杨天弯腰凑近看着他:“徐大人果然好记性,你看,这剧本我是这样设计的,青州知府徐周与闻香教反贼沈言两人同归于尽,至于过程跟原因嘛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造反的反贼,其他的真不重要了,不是吗?徐大人?”
“呜呜呜!”
“呵呵,就这样吧。”杨天拍拍徐知府那已经扭曲的脸颊。
噗嗤!噗嗤!
房间里升起一股淡淡的血腥气,徐周跟沈言两人身上多了几个窟窿,两把尽没体内的匕首刀柄分别握在两人的手中。
杨天出了房间,外面有个面白无须的人在那等着,淡淡道:“万公公,你做得很好,你那侄儿,我保他个锦衣卫总旗的前程,至于你嘛,年轻有为,我会在魏公公面前提起你的。”
万祥身子不由更矮了几分,谄笑着:“公子大恩大恩,小的没齿难忘。”
“放心吧,等红花商会开到青州府,我保你三年挣个十万两,不过,衡王府的封地,到时嗯?”
“请公子放心,”万祥瞧瞧左右,小声附耳对杨天说道:“这一代衡王胆小如鼠,只知喝酒玩女人快活,到时只要来年出的粮食和银子跟今年差不多,其他的嘿嘿,他也不懂。”
“嗯,好,到时一起发财。”
“公子慢走。”万祥点头哈腰的恭送杨天一行人出了后门。
呼~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万祥看着这几年他的老搭档:“别怪咱家,那杨天可是有魏公公的拜贴,咱家的亲侄儿在京城也没个着落,有了个锦衣卫总旗的身份,好歹也对得起俺那死去的兄长,咱家可不想一辈子窝在这猪一样的王府。”
“来人呐,死人啦”
天启二年九月初二午时三刻,青州知府徐周与闻香教反贼沈言同归于尽
。。。。。。。。。。。。。
杨家军营进了大门口,大约一百米处有个高有近两丈的石碑,石碑顶端刻着两个名字,吴满敦,王健。
杨天站在石碑前,仰头默默的看了一会:“吴满敦,王健,你们的仇我已经给你们报了,我来看看你们,王健,你家里大哥已经说上了媳妇,在我的火器工厂工作,当个管事,过的挺好,你的弟妹跟爹娘也都活的挺好,吴满敦我找了个一岁大的孤儿,我给他改了个名,叫吴兴,他就是你的儿子,等他长大了,给你吴家传宗接代,两位兄弟,你们在那边,过得好吗?”
说了会话,天色晚了,杨天回到宿舍,抽出一张信纸看着。
“臭小子,你这次寄来的银子让我用在别的地方了,戚继光大人知道吧?他的儿子们想给他出本年谱,却没银子,老夫就把你给的银子用在这上面了,戚大人一生戎马,为我大明朝廷鞠躬尽瘁,到头来,连这点银子都没有,老夫有时候想想,这样一辈子,过的值么?老了,就喜欢唠叨,对了,你跟我说你的那商会开满了登莱两府,那些盟友有的开始有了小心思,你准备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要我说,你傻啊,到现在老夫都没在官场上听过你的名字,你是谁?你可是背后靠着当今皇帝的第一宠臣,有这身份,你那些什么盟友要是知道了,谁还敢起小心思,还有,你可是北镇抚司按察百户,有监察山咚之权,我跟你说,北镇抚司可不同一般的锦衣卫,你这身份亮出去,他们谁还敢起小心思?巴结你才是真的,你说你现在在他们眼中顶多是个巡检,这破九品官,那些举人进士的家族谁看的上?你这个破巡检挣大钱,人家身后有举人甚至进士的家族挣小钱,任谁也会起心思,看你小子杀人挣银子都有一套,在这事上怎么这么不干脆,要老夫说,你尽可以亮出你的身份背景,对有些人,就得嚣张跋扈一点,臭小子!”
“是啊,既然来了,这历史,有些事是该干脆了。”
第147章 就手一笔横财()
以杨堡为基点,一排排白墙黑瓦的砖房星星点点散落在周边百里方圆,有辽民,有潍县当地百姓,只要在红花商会工作或者给杨天做家丁,大都住上了以前只有地主老爷才能住的房子。
“儿啊,你是不是在里面表现不好,惹你家老爷生气,他要把咱家撵走啊?”
“爹,你说哪去了,不是这回事,我们老爷要给咱家授田了,咱家四口人,能分到百亩好田呢。”
杨堡外围一辽民聚集地,一户房子内,范进正在劝着家里人,他身旁蹲着一条细身长腿的黑毛狗。
“可这房子,”范进他爹范伟,满是风霜色的脸上有些愁容跟不舍:“咱家可从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要是走了,以后上哪找这样的房子住去。”
“爹,娘,这房子在兖州府那边也有,老爷说了,明年就在兖州府盖房子,咱家不光那一百亩好地,还能分到农具,种子,还有一匹马呢,多好的事啊,这好事可只有老爷的家丁们才能轮到,爹,到了那现成的地可以种,来年五月份咱家就能收麦子唻。”
“他爹啊,听见了没,还有马呢。”范进他娘心动了,这马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有的,有了马,耕地可省大劲了。
“那,好吧,咱家搬。”范伟也动心了。
“那行,爹娘你们准备好,到时候等通知,啊,我先回去了,还有事,啸天,走。”
“儿啊,在里面好好干。”
“嗳。”
说着,黑毛狗溜溜的跟着范进出了家门。
。。。。。。。。。。
“咱们这些辽民家丁的家属一定要动员好,还有,潍县那些穷户有愿意去的,一样的待遇。”
“是,明白了。”
会议室内,杨天跟身边亲信人正在开会,兖州府那边,他年初派人去探查,这才知道整个兖州府的地绝大多数都是曲阜孔家跟鲁王的,经过分析,才有了魏忠贤在天启面前那一番话,这兖州府的地,他是一定要拿下的,到时只要该交的田赋交了,天启跟魏忠贤必定满意。
“登州府黄县,宁海州,莱阳县,文登县这四个驻地已经盖好,学风葛福李涛张小三,你们各领一营,开始驻防,记住,到了那训练照样要抓严,配合当地分会,当地要有惹事的,不管是谁,警告一次,第二次就给我狠狠的打,当然鸟铳能不用就不用,都明白了吗?”
“是。”马学风等四个营长肃然起身敬礼应道。
“十二个营,以后都轮番驻防,三月一轮换,平时可要训练好,练不好,别给老子出去丢脸。”
“是。”
其他八个老家丁提拔的营长痒痒的心放下了,将来也能轮到自个出去驻防。
“马管事,报报登州府那边屯田的情况。”
当了商会管事的马学清起身清清嗓子:“好的,登州府目前在呃会长名下的地有二十万亩,分八个农庄,共有一万五千佃户,再过几日收完棉花,到时各地养殖场送过去肥料,预计明年麦收会是个丰收年”
等马学清讲完,杨天做了总结,最后说道:“各地分会按部就班的做好,遇到事情,只要咱们占着理,就给我打,散会。”
“是。”马学清马春娘马瘸子王顺等商事系统,张大牛马学风葛福李涛等武事系统起身齐声应是。
散完会,任贤走进来,附耳对杨天悄声道:“天哥,杜生传来消息,李本那边出了一百来人,带了十个大箱子登了船,看那方向应该是去兖州府。”
“箱子,不是麻袋?”杨天若有所思。
“是,大箱子。”
“阿贤你把大牛叫过来。”
“是。”
。。。。。。。。。
青州府临朐县县城南面不到五十里处,有个治原集,上千的人口,集镇不远就是弥河,往来走船的行商大都在渡口下船去治原集歇歇脚。
九月初六,天色将近傍晚,两条平头乌篷船驶在弥河河面上,河岸边上还跟着五十几骑劲装打扮的骑士,李本手下家丁头子李茂,身形壮硕,是个看上去好不精壮的汉子,他站在前面一艘船的船头,看看天色:“小的们,加把劲,今天在前面渡口歇下,一会李锦你去治原集上找些娘们,让兄弟们好好乐和乐和。”
“嗷呜~哈哈,谢过茂爷。”
李家的家丁们一阵欢呼,走了几日了,终于可以歇歇脚了,还有娘们快活,“娘的,俺这二兄弟早已经痒痒的难受了,今晚上得好好在船上解解痒。”
“哈哈哈,二皮子,说的好听,可别到时候呲溜一下子就没啦。”
“哈哈哈。”
“茂爷,咱们这次绕道济南府,以前可没走过啊。”
李茂沉声对身边人说道:“安全为上,兖州府那边虽说那徐鸿儒已经被困在邹县,还是别走老路的好,不是怕那闻香教,我是怕那些官兵出来打食,碰上咱们可就麻烦了。”
“茂爷说的极是。”
河边五十来骑当先到渡口打尖,这渡口有家大车店,供些吃食,同时也供不方便到治原集上歇脚的行商路人在渡口就近住下。
“小的们,你们先在船上看着,一会就来替你们。”
李茂下了船,两条船上各留下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