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秀雄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声称这个有点难办一些,此刻四名汉将从口袋里面拿出五铢钱交给这名木匠,为了就是尽快做好棺材。

    这个时候冯异帐下的将士们也都纷纷从口袋里面拿出自己的五铢钱。

    不由自主道:“冯将军的离世实在是是太可惜了,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冯将军的灵魂尽早得到安息。”

    这名木匠回去后又找来了十几名擅长木工的人员,然后准备好木材各自忙活着手头上的工作,两个时辰之内果真完成了一副棺材。

    接下来这名接活的木匠分钱的时候其中有一名陕西的木匠听说死者是冯异。

    不要工钱转身离开了陇地境内,然后再把这副棺材送过去,四位汉将在整理冯异的物品时却发现有几个剩馒头。

    有一名专门给冯异送餐的汉吃惊道:“难不成冯将军每日都只吃馒头,今日早晨送餐的时候还发现冯将军趴在桌子上面,手中还拿着孙子兵法。”

    “属下还认为是太过劳累所以就没有叫醒冯将军就直接扶床上去了,属下正要转身离开的时候却发现冯将军脸『色』苍白,走过去仔细一看鼻息竟然停止了。”

    吴耿来臧四人知道这个情况后更是难过,并且叹息道:“没想到冯将军死的时候竟如此凄凉!”

    吴汉马上吩咐一些汉兵护送冯异的灵柩前往洛阳,考虑到不能再让敌军振作起来,然后与耿来臧三人继续返回抵抗陇军。

    洛阳,却非殿

    此刻朝会还没有结束,建武帝正在与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当听到突如其来的丧事伏案痛哭。

    这时群臣集体下跪同时说:“请陛下节哀顺变,一定要保护好龙体。”

    建武帝情绪稳定后话语颤抖的说:“~马上散朝,随朕前去恭迎冯将军的灵柩,并且派人去颍川郡通知其家人。”

    还有那名陕西的木匠回到关中后将冯异去世的消息告诉了老百姓们。

    大家也都纷纷集中起来步行走到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为冯异送行,几个时辰后冯异的灵柩到达了洛阳境内。

    建武帝率领文武百官前去迎丧,看着棺材心难过道:“去年弟孙(祭遵)刚离朕而去,你怎么也走了,我们君臣曾经在河北落难的时候是多么好的回忆,朕还没有吃够公孙做着麦饭,为何不事先通知朕一声就走了,你也太没有礼貌了吧!”

    随后将灵柩送王颍川郡父城县,并且为其上谥号为节侯,让其子冯彰袭封阳夏侯爵位,接下来建武帝处理完丧事便回宫中去了。

    西北陇右这边来歙和耿弇商量了一下应敌用的战术,分析到陇军现在正需要粮草,于是耿弇想利用对方这一个缺点进行抗敌。

第55章 顺手牵羊() 
然后耿弇把麻袋里面装满沙土,并且还带的少量士兵前去向陇军挑战,带领着这些士兵们很快就来到了落门城下。

    为了『迷』『惑』敌军,假装埋怨道:“这个来将军真是的,说什么穷寇莫追必有埋伏,本将军就不信这个邪。”

    这时隗纯与几名陇将都认为耿弇年纪轻不懂得战术,难免会有些冲动。

    而且还带这么少的士兵前来挑战,又看到淄重车上面的粮食正是自己需要的东西,也没有多想便打开城门与汉军决斗。

    陇兵出城后一队与耿弇等人厮杀起来,另一对则专门负责抢淄重车车上面的粮草。

    当陇兵在检查粮草的时候才发现麻袋里面装的全部是沙土,根本不是什么粮食,惊慌之中不禁大声呼喊道:“不好,我们上当了。”

    此刻想要撤回城中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个时候来歙带领着数万骑兵『射』杀而来。

    马蹄声和嘶鸣声卷起了地上的尘土,这些陇兵们见此场景慌不择路,最终两军混战在一起相互拼杀,片刻过后陇兵丧命的有数千人。

    这时陇军见此情形非常对自己不利,赶快撤回城中暂避锋芒,陇将周宗,行巡,苛宇,赵恢,高峻考虑到目前的局势已经大势已去,不想再继续鏖战下去了。

    五人最终商量达成统一意见,再次考虑到就这样投降是不是人道之举,便想试图说服主人隗纯与自己一起向城外的汉军投降。

    当隗纯听到诸位将军都是这么说的,心想只剩自己一个光杆司令还有什么意义,也做不出来大的作为。

    隗纯最终决定打开城门带领着全城将士们向汉军缴械投降,这个时候天水郡隶属的各州县地方行政长官听说所效忠的主人都投降了。

    自己还在这里做什么官,再说了,这几年汉政权的名誉也不错,干脆也投降算了。

    唯独有一名陇将王元提出解甲归田,来歙和耿弇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可是当王元走到武都郡陇南(今甘肃省陇南市)到时候却改变了主意,直接南下蜀郡益州去投靠公孙述,随即被拜为大将军。

    落门这边汉军押着隗纯以及手下所有将士们前往与大部队会合,吴汉和其他将领们看到掌控陇地的首领归降十分高兴。

    并且将这个好消息上报给朝廷,然后征伐陇地的那些汉军们整理好队伍准备返回洛阳。

    在大军行走的路上岑彭得到了朝廷下达的诏书,此刻又改变了班师回朝的想法。

    建武帝在诏书中写道:“众位爱卿平定陇地都辛苦了,只把陇寇首领隗纯押送到洛阳即可,你们就不需要班师回朝了,直接南下蜀郡去攻打公孙述。”

    “人的心理总是不知足,即得陇,复望蜀(这就是成语得陇望蜀的由来)每当朝廷发兵出征的时候朕都会感觉到头须变白了许多。”

    当岑彭看完诏书后转手便让其他将领们观看一番,诸将观看过后都服从圣意,在场的汉兵们也都全部接受了南伐蜀郡。

    然后吴汉制定南北夹击战术攻打公孙述,一路由来歙和盖延从北面进攻。

    另一路则由岑彭一个人从南边进攻,其余的将领作为后勤支援部队。

    当公孙得知陇地被汉军彻底平定了,也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平屏障依靠,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马上派遣部将任满,田戎,程汎。

    让这三名蜀将带领着数万人马去占领通往蜀郡的几条要道,防止汉军来攻打自己的大本营。

    蜀军们从下江关(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乘坐楠竹制作而成了竹筏船向南郡开拔而来。

    接下来蜀军悄无声息的袭杀了夷道(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汉军驻防将领冯骏。

    紧接的又击败了夷陵守将田鸿,荆门(今湖北省荆门市)守将李玄等人。

    并且还把大军驻扎在荆门虎牙山上面,为了防止汉军过江则在河岸的两边摆架起浮桥,还将数千精兵安排到浮桥上面。

    这三名蜀将为了更加一步做好防御措施,则在虎牙山上面使用长短不一的木头临时修筑瞭望台。

    这个目的就是防止汉军万一打过来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之外看到行踪轨迹。

    这些防御措施还不算完,又在江水下面支起大量的木头,直到与水面相差几公分为止。

    片刻过后汉将岑彭带领着将士到达距离浮桥四十米的地方。

    这个行踪被远处的瞭望台发现了情况,负责专门观察敌情的蜀兵立即去通报任满,田戎,程汎,得到情报后,马上带领着大部队急速赶过去。

    蜀军到达浮桥赶快安排部署兵力,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汉蜀之间的战斗正式打响。

    岑彭带领着将士们赶到浮桥的时候却发现蜀军早就已经整齐队伍严阵以待。

    汉军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浮桥,在作战过程中被蜀军打了一退再退,根本接近不了河岸口,岑彭试图第二次进攻。

    结果还是被蜀军打退了,也许是因为不甘心,再次试图第三次发起进攻。

    这次虽然打到了浮桥上面,但是因为对岸的三名蜀将指挥,那些蜀兵们在江的两侧使用弓箭『射』击。

    最终导致汉军死伤者数百人,又再次不得不下令撤退另想其他的作战方案。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公元35年,建武十一年,农历己末年

    前方讨伐汉军正在作战,刘祉身患疾病,主动上交城阳王印绶,希望以列侯的身份让后代子孙祭祀,建武帝抽出闲暇时间前去看望刘祉。

    这个刘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许是太过激动过度,见到陛下就一命呜呼,享年43岁,加谥号恭王,随后葬于洛阳北邙。

    这个时候的岑彭在此苦战了半年多的时间,只是想通过浮桥,这足以说明公孙述还是很有实力的。

    岑彭迫于无奈之下只好前去联系吴汉,臧宫,刘隆,刘歆,并且还征调南阳郡,武陵郡(今湖北省常德市武陵区)南郡,桂阳郡。(今湖北省郴州市桂阳县)

    还有零陵郡(今湖北省永州市)的住防守兵,并且统一与荆门集合,这是个郡的兵力集结完毕后步兵六万人和骑兵五千人。

    正要准备出发时吴汉考虑到兵越多自然是好的,可是携带的粮食没有那么多,欲想把三个郡的兵力撤回原地,这个提议岑彭坚决不答应。

    吴汉担心的是这么多兵与蜀军交战固然是好的,怕的就是短时间内恐恐怕很难分出胜负。

    这样会消耗将士们的体力,如此一来,粮草势必会减少许多。

    粮草作为行军打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淄重物品,一旦失去则士气必定会衰落。

    岑彭则认为蜀军强盛,不可遣返地方驻兵撤回原地,先暂且不考虑养草的问题,两个人好处与坏处都说了。

    最终还是没有达成统一意见,都在坚持各己的观念,岑彭立刻写信将目前所处的状况上报为朝廷,想征求一下陛下的建议。

    当建武帝得到岑彭上书后对此事极为重视,这可关系到国家的统一问题,可万万不可马虎,在殿内走来走去思考问题。

    经过仔细斟酌一番过后随即亲笔写了一封回信说:“大司马(吴汉)经常带步兵和骑兵在陆地上作战,不精通水战,荆门之事就交给征南将军(岑彭)去办吧!”

    远在蜀郡吴汉见陛下都这么说了,自己也无话可说,马上带着本部人马驻扎在夷陵作为储备军,就这样岑彭带领着这四个郡的驻兵前去与蜀军交战。

    汉军因为对地形不是十分了解,结果在行走路上动了蜀军的埋伏圈。

    在敌明我暗的情况之下汉军处于弱势败下阵来,岑彭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

    就这样走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安营扎寨,接下来静静的思考应敌方法,考虑到既然浮桥过不去,那就只能靠水具来过江,片刻过后想出一个办法。

    马上动员所有的将士们去寻找一些比较结实的木板,其目的就是打造几艘小楼船。

    汉兵们接到任务后东奔西走去寻找木材,过了片刻,这些汉兵们都各自带着寻找到的木板集中在一起。

    与此同时又从洛阳专门运回来一些木材,接下来便与将士们手忙脚『乱』『操』作起来,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打造出来了数千艘小楼船。

    随即汉军整理好队伍向浮桥方向进发,到达目的地后岑彭对所有的将士们说:“有谁愿意乘坐船把浮桥烧焚毁,若是先登上浮桥者本将军重重有赏。”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偏将军鲁奇,然后陆陆续续的有数千人踊跃站出来声称自己也愿意完成此任务。

    于是便把小楼船一个个放到江水上面,这些汉兵们乘坐的小楼船,滑动的船桨逆流而上。

    在行船过程中游着游着突然滑不动了,在船上的小分队一检查才知道原来是绑定在江水下面的支柱上有大量的铁勾子给卡住了阻挡住了楼船游行。

    这时对岸的三名蜀将见船上的汉兵们动弹不得,马上下令往下『射』箭,被『射』死的汉兵有几十人。

第56章 连失两位战将() 
岸上的岑彭见行船过程中发生了意外,立即吩咐岸上的弓箭手作为掩护。

    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忽然有大风顺时针刮过,岑彭见此情形仰天兴叹道:“这大风来的真够及时,此乃天助我也。”

    即刻命令楼船上的汉兵以及岸上的汉兵顺着风的方向将手中的火把抛向浮桥。

    当无数的火把抛向浮桥的那一刻起熊熊大火燃烧,整个木板瞬间崩塌,站在浮桥上面的数千名蜀兵被大火烧死坠入河中。

    岑彭看到浮桥已破,赶快带着将士们乘船游到对岸,顿时蜀军惊慌失措造成大『乱』。

    汉军趁着这个『乱』象击杀蜀兵数千余人,并且还把蜀军主帅之一的任满给斩杀了。

    双方在交战过程中还俘虏了另一名属蜀将程汎,汉军大获全胜,只有蜀将田戎带领着为数不多的人马逃亡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

    岑彭在乘胜追击出发前让刘隆代为南郡太守一职,防备敌军趁机占领城池,自己则带领着臧宫,刘歆。

    以及夷道守将冯骏从下江关追杀,而且还告诫军中所过之处一定要保持军纪严明,不许出现掳掠行为。

    如若胆敢犯军规的军法处置,绝不轻饶,汉兵们谨记军规,这支汉军在走街串巷过程中慢步轻声。

    当地的老百姓看到此举后都说还是得知汉军纪律严明,纷纷手持牛和酒相迎。

    岑彭见这些老百姓很热情,并且微笑道:“谢谢乡亲们,我大汉朝最近听说你们巴蜀这里常常有盗贼掳掠,故而建武皇帝派我等前来为民除害来了。”

    这时有一名当地驻扎的蜀将听闻岑彭这支汉军不错,便马上打开城门归降,出城后单膝跪地行抱拳礼道:“我等全城蜀军将士们愿向岑将军缴械投降。”

    岑彭走向前边扶边说道:“快快请起,以后我们就是自己人了。”

    老百姓们和刚刚归降过来的那名蜀将都想推举岑彭为益州牧,就是现在的高官。

    此刻的岑彭就想快点行军,便答应了代理之职,说完马不停蹄的赶往江州,带领着将士们半个小时之内就到达了目的地。

    发现据守江州城的蜀将田戎粮草十分充足,与自己所带的粮草大为悬殊,看目前的局势不适合交战。

    于是就吩咐夷陵守将冯骏留下来观其动向,交代完事情后则与臧宫绕过江州,到达垫江县(今重庆市垫江县)转而又向平曲行驶而去,很快就攻下了城池,并且缴获米十万石。(dan)

    这个消息被公孙述知道后派兵前去进行拦截,然后又派延岑,吕鲔,王元和其弟公孙恢率兵前去广汉驻守。(今四川省广汉市)

    为了更好的防御汉军,另外派部将侯丹率领两万余人前去驻守黄石。(今天湖北省黄石市)

    此时岑彭分出一部分兵交给臧宫以及护军杨翕,让他们两个人去广汉攻打延岑等人,自己则率兵前往江州。

    声称要去进攻田戎,这个消息被蜀将侯丹知道后便放松了警惕『性』,岑彭这边到了江州不假。

    立刻采用声东击西之计,秘密沿着一条溯都江向黄石奔去。

    很快就到达了黄石不远处的地方,悄悄的向蜀营迈进,然后挑选出精壮精壮士兵。

    剩下的士兵原地待命,并且乔装打扮一支送粮队,结果走到蜀军大营的时候被值勤蜀兵拦下来了,并加以质问。

    岑彭声称自己是侍奉陛下的命令是来给侯江军送粮食的,那名执勤蜀兵疑『惑』的询问道:“为何事先没有得到通知,还有你们为何这么多人?”

    岑彭面对这样的问题对答如流道:“怕路上有汉军偷袭,所以这些人都是来保护粮草的。”

    这名执勤蜀兵说要检查一下,当走过去检查粮草时却发现淄重车上面全部都是刀和长枪。

    岑彭感觉不妙便大声喊道:“兄弟们,抄家伙。”

    响当当的兵器瞬间拿到手中,还有那些原地待命的汉兵也赶赶过来相互拼杀在一起。

    血雨腥风过后蜀将侯丹带着残兵败将溃逃,岑彭考虑到这里毕竟是蜀郡的管辖之内。

    侯丹很可能是回到附近搬救兵去了,此地不宜久留,还是趁早离开才是最安全的,随后昼夜兼程两千余里地绕过广汉。

    因为驻扎的蜀军主力部队,在『摸』不清敌军内部的情况下暂时还不能发起进攻,此刻汉军又到达了广都(今四川省双流县)距离益州还有十里地。

    当公孙述得到这个消息后惊恐万分,手持戟仗戳地道:“这位汉将岑彭率领着这支部队难道是天兵天将吗?竟然来的如此迅速。”

    接下来公孙述思前想后,万一打到都城来如何是好,现在把前线作战的将领们叫过来已经来不及了,总这样也不是个办法。

    于是就琢磨出一个邪恶的想法,那就是派刺客搞暗杀活动,以此来保证都城的安全,经过精挑细选派出刺客完成此任务。

    这个时候的岑彭已经到达了武阳(今四川省眉州市彭山区)看到将士们都陷入疲惫状态,于是就找到了一座大山休息,这样也可以起到隐蔽自己的行踪。

    从远处看前方有一块石碑,只身走过去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块石碑上面的山名着实让自己感到后背阵阵发凉。

    此山太过蹊跷,竟然名为彭亡山,岑彭感觉这里不太吉利,就想撤军换一个地方安营扎寨休息。

    当时已经夜幕了,又考虑到将士们和马匹都已经累的快不行了。

    经过思考决定不另地方驻军,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批手无寸铁的奴隶,为了保全『性』命则向彭亡山上面驻扎的汉军投降。

    公孙述派出去的那名刺客就混在其中,岑彭接受了这些奴隶们的投降。

    为了安全考虑怕有『奸』细混入,以防万一便对这些奴隶进行挨个搜身。

    等全部搜完身之后没有发现任何锐器,岑彭这才放心下来,吩咐他们全部喂养马匹。

    这名刺客身上没有携带任何锐器那又如何搞刺杀活动,接下来就会揭晓答案。

    深晚时分,大家已经陷入半睡眠状态,这名刺客十分小心翼翼的接近营帐。

    发现其中有一个帐篷里面走出来了几位禆将,断定汉军主帅就在里面。

    然后悄无声息的杀死了营造两侧站岗的汉兵,在其中一名汉兵身上搜到了一把短匕首,即藏在袖口里面,并且换上了汉军服以假『乱』真。

    当这名刺客闯进营帐内后只见岑彭身穿素服呵斥道:“大胆,没有本将军的传令竟敢擅自闯入营帐,军法条例你难道忘了吗?”

    由于岑彭没有防御军事危机就被刺客快速向前使用匕首刺进胸膛,此刻岑彭狠狠的抓住的名次刻已经没有了反抗力气。

    巡逻汉兵们看到主帅营帐前竟然没有人站岗便走过去查看究竟,在营帐旁边看到两具尸体。

    汉兵巡逻队长连呼道:“不好,不好,赶紧进帐。”

    当巡逻汉兵入帐后只见岑彭躺在血泊之中,而且胸口一直在流血,此刻赶紧向前看。

    可是已经停止了心跳呼吸,那名行刺人员早已不见了踪影。

    于是汉兵连夜赶往夷陵,去通报在蜀郡的上司吴汉,当吴汉听说这个消息后既震惊又很难过。

    气愤道:“究竟是何人杀了我兄弟,本将军一定亲手杀了这个贼人为我兄弟报仇。”

    这名报信人含着眼泪分析道:“这很可能是公孙述派来的刺客把岑将军给暗杀了。”

    接下来吴汉抹去眼泪,命令这名报信人将彭亡山上面的将士们全部叫回来,随后写信将岑彭的死讯上报给朝廷。

    当建武帝看完此哀信后如晴天霹雳,眼眶中的泪水情不自禁流了下来,马上命司法人员把岑彭的尸体运回洛阳。

    过了几个时辰,岑彭的尸体从彭亡山运回来时建武帝亲自用颤抖的双手为死去的岑彭换上崭新的铠甲,然后放知道上好的棺材里面。

    而且还亲自将灵柩送往家乡南阳郡棘阳县,入葬完毕后上谥号为壮侯,并且还安慰其家人,册封岑彭的长子岑遵为细阳侯。

    自从岑彭攻破荆门一直打到武阳仍然保持的军纪严明,所过之处没有发生过任何掳掠行为。

    蜀郡的老百姓们得知岑彭壮烈牺牲了,非常感怀念想。

    为了表达这份爱恋之心决定就在岑彭去世的地方武阳修建祠堂,还有成家政权的邛镶王任贵听说岑彭这个人不错。

    毫不犹豫的一个人骑着马行驶数千里地投奔汉军,当走到武阳的时候却发现岑彭已经不在人世了。

    只能向其他地区驻扎的汉军投降,这样一来,吴汉原先制定好的两面夹击公孙述的方案破灭了。

    进攻蜀郡的任务只能靠北边这支部队完成了,来歙和盖延二人数天之内连续攻下蜀郡好几座城池,打得蜀军那是一个节节败退。

    以前的冷陇将,如今改头换面了,就是现在的王元也败下阵来,蜀郡的老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无不震恐。

第57章 公孙述的末日将至()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当传到公孙述的耳朵里面时那真叫一个震恐加惶恐不安。

    此刻脑海中想起了上次岑彭被杀的方案,自认为这个应敌方法很合适当时的局面,于是再次派出刺客搞暗杀活动。

    当这名刺客来到汉军驻扎所在地的时候,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