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秀雄风-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脑海中想起了上次岑彭被杀的方案,自认为这个应敌方法很合适当时的局面,于是再次派出刺客搞暗杀活动。

    当这名刺客来到汉军驻扎所在地的时候,先是躲到隐蔽的地方仔细观察汉军主帅到底待在哪个帐篷之内。

    就这样等到天黑之后发现其中一个营帐前老有汉兵汇报事情,刺客断定这就是汉军主帅的营帐。

    接下来四周观望一下弯的腰十分小心翼翼的靠近营帐,迅速冲进营帐内,碰到的这名汉军主帅正是来歙。

    刺客二话不说迅速向前进行搏斗,双方赤手空拳扭打在一起,这个时候正在帐外巡逻的汉兵们看见主帅营帐内有两个身影正在打架。

    马上加快行走的步伐跑向主帅营帐,这名刺客听到外面有脚步声越来越近,预感到大事不妙。

    考虑到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这场刺杀行动,双方在互相撕扯过程中这名刺客故意倒在地上用扫『荡』腿绊倒来歙。

    当来快要倒地的那一刻起刺客瞬间从袖中拿出暗藏的匕首狠狠刺进来歙腹部。

    因为事情很紧急,这名刺客没有来得及把匕首拔出来便迅速逃跑,刚走到营帐外就被匆匆赶来的巡逻汉兵给撞上了。

    这些巡逻汉兵的目标不是与进行刺客拼杀,这时赶紧进帐看看到底发生了何事,刺客在逃跑过程中只是背上中了一箭。

    当巡汉兵进入帐内的那一刻触目惊心,情不自禁大声呼喊道:“赶快去叫军医过来。”

    这个求救却被来歙给拒绝了,疼痛难忍的说了一句:“且慢,赶快去叫虎牙将军前来。”

    这个时候的盖延已刚刚入睡就被一阵急促着叫喊声惊醒,并询问道:“为何如此紧张,难道有敌军偷袭?”

    站在帐外的汉兵气喘吁吁的回答道:“这比敌军偷袭还要紧迫,是来将军刚刚不小心被刺客刺中了身体,说让您赶紧过去。”

    当盖延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后猛然从床上坐起来,没有来得及更衣就跑出去了,快步走到营帐内只见来歙倚靠在支柱旁边。

    服部还『插』的匕首,上下衣已经全部侵透了鲜血,看样子非常痛苦,当自己见到此情此景两只腿不由自主的软了下来,并且跪在地上哭泣。

    始终低的头不敢仰视,说不出一句话来,此刻瘫坐在地上的来歙看到盖延这个样子,强忍的疼痛斥责道:“你可是在战场上面杀敌勇敢的虎牙将军,今日为何如此狼狈模样?”

    “这是我被刺客刺中了身体,而你却在这里哀痛流泪,若是让外面的将士们看到成何体统,如今我不能为国家再效力了,之所以让你尽快赶过来。”

    “是因为我有重要的军事情况想要告诉你,你却反而像儿女一样哭泣,我该如何向你交代军事,现在只不过是刀刃在身,否则按照军法处置把你给斩了。”

    盖延听完这番训斥后顿时得到醒悟,抹去泪水伏地而起,这个时候的来歙还在强忍着疼痛,用手捂着伤口,拿起笔和纸写下一封绝笔信。

    “臣夜间不知是从何处来的贼人给刺中了要害部位,从此往后再也不能在朝中述职了,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朝廷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完成,由衷的感到非常可惜。”

    “然而从古至今,治理国家的人都是以贤德为本,太中大夫段襄为人爽直,而且公私分明,可以加以重用,希望陛下观察过后再做决定。”

    “还有臣的兄弟在做事情的行为上总是有些地方欠妥,日后恐怕会获罪,假如真的有这么一天,还望陛下看在臣的薄面上,哀怜一下臣这个不争气的兄弟。”

    “还有陇右距离羌胡族很近,倘若进犯我大汉朝,马援的军事才能相当了得,而且曾经身为隗嚣的将领时就与羌族交战过数次,肯定会有所经验,可以担任陇右太守一职。”

    当来歙写完这封绝笔信后让盖延务必将此信交给陛下,接下来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那就是拿在手中的笔随手一扔,并且拔出腹部的匕首流血而死。

    然后盖延摇动着刚刚变凉的尸体大声呼喊道:“来将军你醒醒啊!这封信应该你亲自交给陛下。”

    即便是这样也没能唤醒来歙,盖延控制好情绪后立刻派人连夜带着这封遗书送往朝廷,次日早晨才到达洛阳皇宫。

    这名信使见到建武帝哀痛道:“陛下,不好了,昨日来将军,不幸遭遇刺客,在没有之际的最后一刻写下了这份遗书,请陛下过目。”

    当建武帝看完这封遗书后泪流满面的说:“来君叔(来歙)平定羌,陇立有战功,其忠孝很明显,可是在讨伐贼寇的时候出师不利,遭遇刺客暗杀,朕失去这样的将才感到十分可惜,很是伤心难过,追谥来歙为节侯,中郎将,赐予征羌侯印绶,丧事全权由谒者『操』办。”

    建武帝为了不耽误前线作战的将士们,命令谒者携带棺材把来歙的尸体运回来,而且还专门从禁军里面挑选出一批精壮士兵作为保护。

    然后派人通知其家人,朝廷禁军保护人员一路跟随,来回两趟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

    当来歙的灵柩华洛阳境内的时候一辆御撵正在缓缓驶来,坐在里面的建武帝身穿素服,将贵重的发冠换上平常老百姓配戴的发带。

    此刻御撵行驶到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上停下了,建武帝只身走下御撵静静等待迎接来歙的灵柩。

    片刻过后等来了护丧队伍,建武帝瞭望着棺材伤心难过,为了对死者的尊敬。

    没有打开棺材查看直接护送到家乡安葬,自己步行一起到新野县吊念。

    灵柩车很快就到达了新野县来府,当建武帝见到姑母时面带痛苦表情声称没有照顾好表叔。

    来夫人并没有难过,反而坚强的说:“你表叔为国家尽忠,得到朝廷的表彰,死得其所。”

    然后便让儿子来藵和小叔子来由去布置灵堂,片刻过后棺材前面的灵牌已经摆放好了。

    参加吊念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祭拜,正当建武帝准备下跪祭拜之时却被来夫人给拦住了。

    并且恳切的说:“陛下身为九五至尊,其身份高贵,哪能祭拜一个臣子,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此事如果让天下老百姓们听说后会有失体统的。”

    建武帝听完此话对着满灵堂的人发自肺腑的说:“朕与来歙是表叔侄关系,我华夏民族乃重视忠孝节义,今日这也没有至高无上的天子。”

    “更没有君臣之礼,唯独只有亲情可在,我今日若是不祭拜一下长辈的话,日后还谈什么治国,若执意阻拦我祭拜长辈,那是置我于何种境地。”

    来夫人见建武帝都这么说了,只好答应了,在场了所有人也没有多说些什么。

    于是建武帝下跪连磕三个头,丧事结束后还亲自送葬,把来歙入土为安后走上御撵返回洛阳。

    当御撵行驶到皇宫门口时停下来了,建武帝加快步伐向政务殿奔跑而去。

    走进殿内立即吩咐宦官取来笔墨御用纸张,一边写一边让宦官磨墨,这封信是给在蜀郡作战的吴汉所写的。

    诏书中的内容是:“益州拥有十余万蜀军,千万不可以轻敌对方,倘若你攻下广都的话,便可在此暂时安营扎寨,等到蜀军主动来挑战的时候,任由如何挑衅就是不出城与他们交战就好了。”

    “假如蜀军不来挑战的话,大司马便可以转移驻军所在地,朕之所以让大司马这么做,就是让蜀军很难判断我军的行动轨迹,再一个就是,我们很难猜测蜀军已经知道了我军驻扎地。”

    “然后他们再密谋方案,好为进攻做准备,朕担心的是这一点,务必要等到蜀军劳其筋骨之时,大司马便可找准时机一起击垮他们。”

    这个时候的汉将冯骏围攻江州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此刻蜀将田戎也已经消耗尽了粮食。

    冯骏抓住这个机会不费一兵一卒就想把江州城给攻克,接下来准备向城池发起进攻。

    此刻的田戎不知所措,因为城中断了粮食,即便是自己能承受的住,那将士们的肚子承受的住吗?

    想来想去还是逃跑的方法比较可行,在一些蜀兵们的保护之下准备掩杀出去。

    冯骏岂能到嘴边的肥肉不吃,即刻集结全部兵力攻击保护田戎的那些蜀兵。

    而且还放出话来:“你们已经被我汉军包围住了,速速放下手中的兵器,也许还能饶你们一命,不要再做无谓的抗争了。”

    田戎心想九年前就曾和秦丰一起起兵对抗汉政权,那个时候被打了无路可退也没有想到投降,这个时候更不会投降了,不想越活越倒退。

    冯骏见田戎不听劝阻,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往死里打,交战过后就把田戎给生擒了,就想把田戎就地处决。

第58章 天下归于一统() 
可是旁边有一名汉兵说要不要把此事禀报给吴盖臧三位任意一名顶头上司,冯骏认为这件事情不用上报给上司。

    因为田戎九年前就曾与大汉朝作对,以前是贼寇秦丰的部将,现在又变成了公孙述的部将。

    倘若现在不处决自己也很难保证田戎会不会趁此机会逃跑,那样的话必定会生出许多祸端。

    即便今日杀了田戎,吴盖臧三位将军也不会怪罪下来的,立刻将田戎的脑袋咔嚓滚落在地。

    公元35年,建武十二年春。

    吴汉带领着本部人马与蜀将魏党,公孙永战于鱼涪津(今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展开火热的厮杀,兵器和战马阵阵作响,激战过后大败蜀军,接下来带兵进围武阳。

    吴汉自言自语道:“上次你们让我兄弟岑彭丧命于此,今日我就拿城池为我兄弟陪葬。”

    当公孙述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派自己的女婿史兴率领五人马前去救援。

    吴汉与诸位将军商量好作战策略,其实也早就想到蜀军会来,所以就偷偷埋伏在路上。

    当蜀将史兴带兵刚来到武阳境内的时候就遭遇了埋伏,结果指挥失当不慎在『乱』军之中身亡。

    与此同时,那五千蜀兵也被汉军所灭,大部分蜀郡的州县官吏们知道这个情况后打算都坚持自守。

    接下来吴汉和臧宫带领着将士们向广都进发,片刻过后顺利拿下城池,然后再派遣轻骑部队到益州焚毁市桥。

    这时武阳以东的几个小县城害怕而投降,这个消息传到益州后大部分蜀将都感到惊恐万分,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背叛的。

    公孙述对此事非常气愤懊恼,在生气之余将这些叛军们的家眷全部诛杀,可即便如此,也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你说这些叛军们是不是傻?

    临走之前为何不带着家眷一起逃跑,也不想想这是在谁的地盘上,怎么会轻易带走家眷呢?

    再一个就是,这样目标太大不便于脱身,这个时候的公孙述得到了一封建武帝写给自己的劝降书。

    这封劝降书中写道:“前几年朕就给你下达过多次诏书,并且向你也开始过恩信,请你不要以来歙和岑彭的死而感到自疑,若是你今日亲自前来京师的话则家族无任何损伤,假如你还『迷』『惑』不听劝告那就等于向虎口迈进。”

    “到那时候你即便很痛苦,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蜀郡的将帅们都很疲倦,那些吏士们都很期盼回归家乡,不愿意长期屯兵相守,诏书就给你下达这一次,不再给你多说了,还是刚才那句话,你若是亲自前来京师则家族『性』命全保,朕绝不食言。”

    此时吴汉接到朝廷下达的诏书后还是按照自己的策略形事,带领着步兵和骑兵两万余人直『逼』公孙述的老巢,行驶到十余里的地方停下了。

    并且在此建造后方根据地,然后吩咐副将刘尚率领万余人屯兵于江南,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后建武帝大为吃惊。

    即刻写诏书:“朕给你下过许多诏令,可谓是千条万端(这就是此成语的由来)目前的状况为何又『乱』套了,你轻敌深入暂且不说,你怎么又有刘尚分为两个阵营。”

    “万一遇到事情紧急的情况,两路部队恐怕很难救援彼此,蜀军若是集结兵力攻打刘尚,他要失败了,你必败无疑,幸亏现在无任何损失,你赶快和刘尚取得联系,然后一起退守广都。”

    汉军分为两个阵营的消息传到益州后果不其然,公孙述派部将谢丰和袁吉率领十万余人分为二十个营寨,以此牵制住汉军进入益州境内。

    蜀兵一路向吴汉发难,另一路万余人蜀兵前去截杀刘尚,这个举动就是让两路驻扎的汉军不得相救。

    当时的场景是吴汉与蜀军相互激战一日,最后处于弱势败下阵来,并且受到蜀将谢丰的围困。

    吴汉面对这种情况赶紧召集诸位将领商量道:“本将军与诸位将军一路上克服困难,转战千里,所过之处无不斩获对方『性』命,这次深入敌军的范围之内,而今与刘尚分为二营都被敌军包围。”

    “因为地形的原因,两营的危险很难预测,咱们必须潜伏出去江南救援刘尚,然后再合并一起对抗敌军,若是大家今日能团结一心,现在各自为战一定能冲出蜀军的包围圈,如若不按照此方法肯定会全军覆,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大家有没有信心战胜敌人?”

    在场的所有人听完这些话全部都行抱拳礼,铿锵有力的说:“诺。”

    然后吴汉下令全军将士们在城中厉兵秣马,三日之内闭营不出,并且还在城楼上面以及周围安『插』幡旗,使多处烟火不绝,以此造成生火做饭,巡逻灯火的假象。

    就在第三天的夜晚使用金蝉脱壳之计偷偷潜伏出去,悄悄的南下去江南与刘尚合军,这个时候的蜀军看到火光通明,还认为汉军还在营内。

    蜀将谢丰告诉将士们明天发起进攻,次日早晨却发现汉军早已不见了踪影,断定肯定是寻找另一支汉军了,于是赶快集结好队伍挥兵南下。

    此刻吴汉见蜀军追来了,亲自带兵去迎战,决定采用擒贼先擒王的作战策略,目标直盯的蜀军们的主帅,激战下来把谢丰和袁吉给斩首了。

    并且斩获蜀兵五千余人,其后引军退守广都,为了以防万一蜀军会再次来,命令刘尚留下来严阵以待,吴汉随即写信自责刚才没有按照陛下的意思形办事。

    建武帝回信道:“你这次退守广都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假如双方开战的话公孙述必定不会忽略刘尚先去打你,若是蜀军真要进攻刘尚的话,你便可率领步起兵从广都五十里地赶往救援,记得要一定的适当休息,这样才能打败蜀军。”

    然后汉蜀两军在广都和益州之间相互打打停停的厮杀,最终汉军取得八战八捷的胜利,接下来转了直奔益州进发。

    当公孙述事先知这个道情况后无奈的询问部将延岑:“延将军,汉军一步步『逼』近应当采取何种办法?”

    延岑认真的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死中求生,只能在这里坐着等死,目前这种情况下应该把钱财聚集在一起,这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不宜多存。”

    公孙述听完这句话明白怎么去办了,立刻散发钱财,很快就组织了一支五千人的敢死队,然后又吩咐延岑到市桥那边树立很多旗帜,并且摆架上旗鼓向汉军发起挑战。

    蜀军接下来却暗中派精锐步兵偷袭到汉军后方,由于吴汉没有做好防御措施,结果行驶到市桥旁边就遭遇了前后方两面夹击。

    最终导致仓促应战败下阵来,自己骑着马在交战过程中坠落河中,经过努力还是拽着马尾巴上岸的,赶快下令迅速全军撤退。

    十一月份,臧宫率领着将士们开始出马了,很快就到达了益州城下,吴汉率领着本部人马也赶到了,这个时候的公孙述有些恐慌起来,在徘徊不定下想出来了一个不是点子的点子。

    拿出毕生所爱占卜之术,也许能化解这次危险,竟然占卜出了“虏死城下”四个字,情不自禁心中大喜,哈哈哈。

    自认为城下的那些汉军就是虏,考虑到又在自己的地盘上怕什么,于是带领着万余人出城迎战,吴汉见此情形心中也不怯战,即刻命令全军大胆的前去挑战。

    这个时候的臧宫被蜀将延岑给阻挡住了,臧宫面对这个情况丝毫不觉得害怕,与将士们攻杀了三个回合全部胜了,吴汉这边是早晨一直打到中午,汉兵们都有疲倦困乏之感。

    吴汉见此情形不得下令全军撤退,退守到汉营中与诸将商讨应敌方案。

    经过火热探讨过后决定采用『迷』『惑』的方法尽快结束这场战斗,先是次日派臧宫带领一些战斗力比较差的汉兵前去与蜀军交战。

    公孙述再次带兵出城迎战,经过厮杀过后汉兵阵亡的有数千人,公孙述认为汉军昨日元气大伤。

    不足为虑,就在这个时候吴汉命令护军高午和唐邯带领数万精锐骑兵前去助阵。

    自己则在一旁观察局势,此刻蜀兵顷刻之间大『乱』,有被刀剑刺死的,有的坠马摔死的,公孙述见势不妙下令全军撤退。

    就在此刻汉将高午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快马加鞭向前用手中的长矛枪刺中公孙述的胸膛。

    高午拔出长矛枪的那一刻公孙述吐血当场坠落下马,竟然没有立刻断气。

    高午想走过去再补一枪,可是却被冲过来的蜀兵们给挡住了,并且在掩护之下将公孙述迅速抬回益州城中。

    当天晚上没有抢救过来身亡,蜀将延岑见效忠的主人已经死了,假如自己再对抗的话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

    决定次日早晨开城向汉军缴械投降,考虑到自己不是诈降,接下来杀了公孙述的妻子以及诛灭公孙氏族人。

    吴汉虽然接受了蜀军的投降,但是把刚投降过来的延岑给斩首示众了,接下来做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59章 “马”下治天下(上)() 
那就是放纵将士们烧杀枪掠,焚毁益州城内的宫室,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后建武帝龙颜大怒,对吴汉的所做所为进行严厉的谴责。

    与此同时又给刘尚下达诏书说:“蜀郡投降三日以来,那些士兵们全都归顺了,再加上那些小孩子和年纪比较大的老人,足足有数万人口,你们竟然违背伦常放兵纵火,当朕听闻这个事情真感到伤心流泪啊!”

    “你也是刘氏宗室子弟,同样也担任过地方行政长官,你怎么能够忍心干出此等坏事,仰视天俯视地叹感叹一下历史上的秦西巴放松小鹿和乐羊残忍的将自己的孩子活生生煮成羹,你觉得这两件事情哪一个更仁慈?你们这样简直是丧失了仁义道德。”

    在蜀郡征伐的那些汉军将士们,看完这封信后都感到惭愧,这时蜀郡太守张堪清查益州城中仓库。

    并且把一箱又一箱的金银财宝全部搬出来进行统计,统计完毕后没有留下半点财产,全部上交给朝廷。

    建武帝对这种行为大加赞赏,并让其继续待在蜀郡安抚老百姓们,这个时候的讨伐汉军整理好队伍,准备班师回朝。

    事后建武帝得知蜀将常少和张隆都曾规劝过公孙述投降,可是公孙述没有采纳,最后这二人忧郁而死。

    并且按照丧理再重新安葬其二人,同时也表扬即忠节又有仁义之士,还有两名蜀将程乌和李育都有适当才能。

    全部提拔用之,还有那些想投降而不敢投降的那些反叛者听闻这个消息后无不纷纷归顺大汉朝。

    这一年的下半年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一年,建武帝逐步统一了全国地区,同时也得到了全民解放,为何要这么说呢?

    只因为上次假冒汉武帝曾孙的刘文伯,也就是被匈奴王立为汉帝的卢芳还占据的甘肃北边的一小片中原领土。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

    建武帝在宫中大摆宴席特殊人群,专门邀请曾经在自己苦难之时前来投奔的那些开国将领们赴宴。

    加起来一共有28个人,现如今只剩下22个人了,想必这些人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了,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些开国将领人员到齐之后,分成两排并列而坐,建武帝则独自一人坐在比较高的地方上面,在此期间端起手中的酒盅。

    并且发自肺腑的说:“现如今天下基本已定,只剩下西北边境的卢芳不足为虑,暂且先让他再蹦哒几天,唉!只可惜刘植,景丹,万脩,祭遵,冯异,来歙,岑彭这五个人都先离朕而去,再也看不到今日的宽宏场面了,朕多么感怀曾经一起并肩作战过的日子,真是太美好了。”

    接下来建武帝让大家与自己将第一杯酒洒在地上,告慰已经不在人世的开国将领。

    第二杯酒是敬在座的所有人,声称风雨路上一直未放弃陪伴的。

    然后背着手走下台阶问道:“我们君臣之间走到今日时实在太不容易啊!诸位爱卿,你们假设没有遇上天下纷争之时,现在都所为何职?”

    第一个询问的便是邓禹,他说:“臣最学问上面精通一些,做一个文学博士足矣。”

    建武帝听完此话笑道:“仲华这话说的何必如此谦虚,你去邓氏家族的人,志行休整,为何不想出仕做一名功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