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秀雄风-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进到屋内有说有笑的畅谈一番,然后建武帝想为祖先重修墓地园林,所以就从洛阳带来的一批工匠们。

    自己则去巡视庄稼里面的良田,回忆起了曾经在田里干农活的时光了,并且还吩咐人去找来了一把锄头。

    然后挽起袖子像往常一样锄地,虽然将近二十年都没下过地,即便如此,干起农活来依旧是有模有样。

    看完众亩良田后返回刘府,这时工匠们已经把墓园重修完毕了,并且吩咐随行御厨『操』办宴席。

    这些刘氏宗亲的人见此非常高兴,主动请缨要打下手,经过允许过后便手忙脚『乱』起来,过了片刻,酒席宴已布置完毕。

    当时的场面甚是热闹非凡,经过一番开怀畅饮,这些刘氏宗亲的人便说:“三儿小的时候谨慎且又很遵守承诺,与人交往无论身份高低贵贱都以诚相待留须拍马,听说你仁柔温和,今日相见果真是这样。”

    当建武帝听完此话哈哈大笑的说:“众位叔伯婶娘们说的没错,朕以后就以柔和道治理天下。”

    建武帝这个人不忘本,为了增加对家乡的热恋之心,在此居住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因为一件事情不得不返回朝廷。

    西域莎车国国王置信要求明日将要派遣使者前去洛阳朝见中原皇帝,收拾好行装后准备出发返回朝廷,全枣阳县的人恭送天子回朝。

    建武帝走向御辇的那一刻挥挥手说道:“众位乡亲们,你们快回去吧!朕还会再来的。”

    次日早晨一名宦官宣道:“邀请莎车国使者觐见。”

    这名莎车国使者走向殿前行礼道:“我莎车国国王慰问中原皇帝一切可好?”

    建武帝说:“朕多谢莎车国国王的友文,不知使者前来是否有求于我们大汉朝?”

    莎车国使者说:“再次请求大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不知中原皇帝可否答应?”

    建武帝说:“你们国王有此想法如此甚好,朕就把西域都护府印绶交付于使者,另外还有马车,幡旗,黄金和绫罗绸缎。”

    这时敦煌郡太守站出来手持笏板说:“陛下不要给蛮夷权利过重,这样会使那些诸侯王们内心感到失望。”

    建武帝听完此话后觉得有道理,随即就采纳了这个建议,把西域都护府印绶将其收回,改由莎车大将军印绶。

    莎车国使者却说:“做君主的岂能言而无信。”

    建武帝说:“朕一时高兴却忽略了诸侯王们的感受,若是此事,让他们知道了保不齐会发生军事政变。”

    莎车国使者还是不肯交出,此刻裴遵趁其不备将其夺回,只好接受了莎车大将军印绶走出了殿内。

    可就在此时匈奴呼都而尸道皋若提单于其实没有得到中原王朝的赏赐,可匈奴王却不知卢芳归降的时候没有说是受命而归附。

    自认为的是中原王朝轻视少数民族政权,越想越生气,于是决定联合鲜卑,赤山乌桓多次出兵进攻中原东北部边塞。

    并且还把当地行政长官以及老百姓们加以迫害致死,大肆抢夺物品,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

    于是建武帝就任命开国将领祭遵的堂弟祭肜,现任官职为襄贲令,晋升为辽东太守,率兵前去抵御蛮夷。(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称呼)

    祭肜接到任务后即可率兵突发赶往边塞,看到敌军后先是观察了片刻,骑上马一声令下冲锋在前叫喊的:“杀啊,杀啊。”

    祭肜和他的堂兄一样在作战过程中不怕死,见到身穿奇装异服的人上去就砍,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拼杀后匈奴兵,鲜卑兵和赤山乌桓兵逐渐退出中原东北地区。

    然后把这个消息上报给朝廷,建武帝下诏奖赏,并让其继续留在辽东地区镇守防御外族侵犯。

    就在这个时候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交趾发生叛『乱』,建武帝马上下下诏命令南方边境郡县准备车辆,渡河和用的船,维修道路,还要储备粮草。

    接下来册封马援为伏波将军为平叛主帅,扶乐侯刘隆为副帅,率兵南下抗击交趾国叛『乱』,经过一个月多的时间总算彻底平息这场番属国叛『乱』事件。

    建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甚是愉悦,即刻犒赏三军将士们,可就在这个时候来自家族矛盾的事情困扰自己。

    公元42年,建武十八年

    洛阳街道集市上面很是热闹非凡,有一个摆摊的生意人吆喝道:“羊汤,羊汤,新宰的肥羊,大家快来品尝啊!”

    这时有一个人坐到凳子上面翘起二郎腿说:“掌柜的,来碗新鲜的羊汤。”

    生意人将抹布大概肩膀上面爽快的说:“好嘞,客官您稍等片刻,这就马上给您做。”

    片钟过后生意人真的热气腾腾的碗轻轻放在桌子上面,并微笑的说:“客官,这是您要的羊汤,请慢用。”

    这个人吃完霸王餐之后起身就想走,却被生意人叫做询问道:“客官您还没给饭钱呢,怎么说走就走?”

    这个人语气轻视的说:“什么饭钱,老子出门吃饭从来不带钱。”

    生意人讲道理的说:“其实到碗羊汤值不了几个钱,关键我这是小本生意,每天起早贪黑的只够养家糊口,您给了就得了。”

    这个人说:“从我的口袋里拿钱给你,是这意思呗!”

    生意人说:“对,在外面吃饭给钱天经地义,这位客官不会就连这几个小钱都拿不起吧?”

    这个人蛮横无理的说:“你知道我是谁吗?还给我要钱,我可是在咱们京城湖阳公主府里面当差,去去去,我还忙着呢,没空跟你在这里闲扯。”

第67章 强项令董宣() 
这名生意人听到此话义正言辞的说:“即便你是公主府上的人那也得给钱啊,也不能吃完饭拔腿抹嘴就走,太不礼貌了吧?”

    这名吃霸王餐的人转身就要走却被生意人紧紧拉住衣袖不让你走,吵吵嚷嚷引来了不少围观群众。

    听出来其中的缘由时,知道怎么回事了,其中有一个人只说了一句:“难道堂堂湖阳公主府上的人就这么没有素质吗?”

    这名吃霸王餐的人听到这句话丝毫没有感觉到羞愧难当,正要转身走的那一刻衣袖撕拉一声竟然撕破了。

    吃霸王餐的人见此恼羞成怒,拿出随身携带的短匕首狠狠的捅了一刀,这名生意人当场倒地口血鲜血身亡。

    这名吃霸王餐的人见此情形不妙,赶快从人群当中逃跑而出,围观群众大呼道:“湖阳公主府上的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毫无忌惮。”

    刚才那名吃霸王餐的人原来是湖阳公主府上的一名小小的仆人而已,竟敢如此仗势欺人,这就是典型的狗仗人势之徒。

    接下来这名仆人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湖阳公主却说:“此事到也无妨,你暂且先在府中躲避几天不出门避避风头,本公主之所以帮你是因为你不撒谎。”

    这时街道上面有几名围观群众将尸体抬到衙门前击鼓鸣冤,咚咚咚,洛阳令董宣(字,少平)身穿官服说:“门外何人击鼓,快快进来。”

    经过知情群众这么一解释董宣明白怎么回事了,用手捋了一下胡子说道:“衙役何在?即刻前往湖阳公主府将杀人凶手缉拿归案。”

    旁边的记案人员说:“大人,这名杀人凶手可是湖阳公主府上的人,与当今陛下感情至深,再这说了,杀人凶手藏躲府中不出来,擅自闯入公主府可不太好。”

    董宣却说:“竟敢在本县令的管辖之内行凶杀人,既然如此,那就等那名杀人凶手出府后再将其缉拿归案,你们几个衙役赶快去湖阳公主府附近的地方盯着,记住,千万不要暴『露』出行踪。”

    这几名衙役手持刀两手作揖道:“诺,请大人放心。”

    这名衙役躲到隐蔽的地方守株待兔,数天过后湖阳公主府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只见一顶豪华的轿子,前后方和两侧还有几名仆人紧跟其后,负责蹲守的衙役们看到这一幕赶快去通报县令大人。

    董宣得到这个消息后即刻带着几名衙役和一群目击的证人前去街道上面进行阻拦,这个时候湖阳公主乘坐的轿子正在行驶的途中。

    忽然有一名手持刀的人拦住了轿子,并且单膝跪地两手作揖道:“洛阳令董宣参见湖阳公主,下官并非有意阻拦,实在事出有因。”

    这时轿子旁边的几名仆人大声呵斥道:“大胆,连公主的轿子都敢阻拦,还不速速离开,公主万一怪罪下来你担当的起吗?”

    这个时候的湖阳公主只身走下轿子,并疑『惑』的询问道:“起来说话,你阻拦本公主的轿子究竟所谓何事?又为何手提着刀。”

    董宣起身说道:“恕下官斗胆直言,今日只因为一顿不起眼的饭钱引发的血案,据目击者证人举报说,那名杀人凶手正是公主您府上的人所为。”

    湖阳公主听到此话当做毫不知情的样子,董宪又说:“恕下官说句讽刺的话,难不成公主您想包庇杀人凶手?”

    当湖阳公主听到此话大怒道:“大胆,是谁给你的胆量,一个小小的洛阳令竟敢这样对本公主说话,真是太放肆了,哼!”

    董宣没有发话,使了个眼神便让衙役们将随行所有奴仆人抓起来,经过目的的证人指认果然那名杀人凶手。

    董宣二话不说就把这名杀人凶手当的湖阳公主的面斩杀,湖阳公主看到的一幕再次大怒道:“你竟敢在本公主面前杀人,真是太肆无忌惮了,本公主这就去皇宫告诉陛下,哼!”

    当建武帝知道这个事情后非常生气,即刻命令禁军将董宣押入皇宫问罪。

    过了片刻,董宣到达皇宫政务殿后下跪行礼道:“臣洛阳令董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建武帝面带生气表情质问道:“朕问你,为何杀了公主府上的人,而且还是当着公主的面杀的,你不给公主面子就等于不给朕面子。”

    董宪说:“下官是万万不敢得罪公主的,只是事出有因不得不采取,前几日公主府上的仆人竟敢在大白天闹市街头上面行凶杀人,公主不可能不知道此事。”

    “最关键的是,公主不但不把杀人凶手送到衙门投案自首反而还袒护,臣只是想还给死者家属以及老百姓们一个公道而已,绝无冒犯之意。”

    建武帝听完此还是有些生气:“既然如此,那你抓住那名杀人凶手送到衙门牢狱中在杀也不迟,你却当着老百姓们和公主的面前处置了杀人凶手,这让公主很下不了台,权威往哪里放?”

    说完这番话随即吩咐两名宦官仗杀,董宣轻笑道:“临死之前可否让臣再说一句话?”

    建武帝说:“是到如今你还有何话要说?速速讲来。”

    董宣义正言辞的说:“陛下以圣德继承高祖之业从而使得中兴,您却放纵一个仆人擅『自杀』害善良的人,日后应当如何治理天下?臣无须仗杀,『自杀』就行了。”

    说完这番话迅速起身朝着殿柱猛撞而去,当场头部鲜血直流,建武帝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如此行事,赶快吩咐身边的小黄人搀扶起。

    然后再使用白布条包裹住头部受伤处,建武帝退让一步,便说:“这样吧,你向公主磕个头赔个不是就过去了。”

    董宣听完此话再次义正言辞的说:“臣处置杀人凶手何错之有,为何还要给公主磕头赔罪?”

    建武帝想再退一步海阔天空,没想到董宣会如此坚持自己的初念,只说了一句:“你磕还是不磕?”

    董宣执拗的说:“臣没有罪过,为何要磕头赔罪?”

    这可把建武帝给惹怒了,心中十分生气,立刻吩咐两名宦官强按着董宣的头颅向公主低头赔罪。

    董宣两只手死死的支撑着地面就是不肯低头认错,建武帝见这招不管用,让两名宦官拉起董宣并向后方撑的两只手。

    接下来吩咐一名宦官使劲往下摁的董宣的头,可是这样仍然没有起到效果,建武帝被激怒了,气愤道:“你到底磕不磕头?”

    董宪往上硬挺的脖子说:“臣无罪,就是无罪,为何要磕头认罪?”

    湖阳公主站在一旁『插』话道:“以前文叔还是平民的时候曾经救过一位仗义而杀人的逃犯藏匿于家中,办案的官吏都不敢到家中捉拿,可现如今贵为大汉天子,威信却不能让一名小小的洛阳令伏法。”

    建武帝听完此话微笑道:“皇姐啊!此一时彼一时,天子可不能和平民百姓相比。”

    湖阳公主心想这名县令不给陛下面子,本公主可不能和他一样,此事只好作罢。

    建武帝当场就把董宣给释放了,并且无奈的说:“你这个强项令真拿你没办法,身为县官竟敢不畏权贵,连朕的面子就不肯给。”

    “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才啊!我大汉朝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但要晋升为京官,以后在朝廷任职。”

    董宣听到这个允诺后不但没有高兴反而还说:“此事万万不可,臣现在身为京官,若是一跃而升成为京官的话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那些与臣平等的官吏们会感到不服的,从而治理郡县就不那么上心了,再一个就是,在朝廷任职的那些官员们也会感到不服的。”

    “臣自知陛下喜欢人才,至于晋升官职一事还望还望陛下收回成命,臣在民间为官已经习惯了,也好为老百姓们多做一些事情,还望陛下成全。”

    建武帝听到此话叹息一口气说道:“真是太可惜了,既然如此,那好吧!朕也不勉强你,就赏赐你三十贯钱。”

    董宣从宦官手中接过这三十万贯钱说了一句:“多谢陛下的赏赐,若是没有什么事,那臣就先告退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体整个京师洛阳,老百姓们无不拍手称赞,甚至有些儿童纷纷传唱道:“击鼓鸣冤董少平。”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离京城镇守将领很难服从中央『政府』的安排,可就在这一年的二月份,百花盛开的日子里。

    镇守蜀郡的将领史歆鼓动士兵们发动反叛,把兵戈指向京师洛阳的汉政权,并且出兵攻打蜀郡太守张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翻墙逃跑。

    就在这个时候的宕渠郡(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守将杨伟和朐忍县(今重庆云阳县境内)的守将徐荣聚众数千驻兵也发生叛『乱』了,并且联合史歆犯上作『乱』。

    当建武帝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遣大司马吴汉为讨伐主帅,刘尚和太中大夫臧宫为副帅,率领万余人前去蜀郡平叛。

第68章 病魔来临() 
这三名汉将来到蜀郡后又联合没有发生反叛的三个郡的驻兵数千人,因为反叛的据守的益州城百余日终被攻破。

    史歆见势不妙想要趁『乱』逃跑却被吴汉一个飞矛枪击中要害部位口吐鲜血身亡。

    随即沿江而下巴郡(今重庆市)去攻打另外一名反叛者杨伟,当他得知益州城被汉军攻破后内心有些惶恐不安。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发生,在烦躁不安下队伍逐渐各自散去,吴汉等人带兵到达目的地后四处寻找反叛者的首领。

    最终在一座废弃的房屋内找到了杨伟,并将其就地斩杀,接下来再继续追击其他的叛兵来到南郡和长沙郡。(今湖南高官沙市)

    这些叛军也都全部伏诛,汉军平定完这场叛『乱』后班师回朝,建武帝得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高兴。

    在高兴之余对平叛者的将士们大加赞赏,经过这一件事情下达了两道条例。

    第一条款是,边郡行政长官以及将士们只要贪污五十斛粮食全部定为死罪,但是以往残忍的蠲(juan)除肉刑之法从此不再沿用。

    即便如此,请大家都要墨守成规,千万不要做出违法之事,否则将按照大汉律法进行处置,切记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第二条款是,罢免州牧地方行政长官,也就是高官职务,可换成汉武帝时期的部刺史制度。

    也被称为州刺史,就是把天下分为十三个部,就是现在的直辖市,每派一名刺史来管理。

    公元42年,建武十九年

    这一年有两位人叫做单(shan)臣和傅镇宣传邪教组织,聚众千余人发动叛『乱』,占据原武县。(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

    并且杀害当地官吏和老百姓们,自己则自称将军,建武帝知道这个情况后马上派太中大夫臧宫率兵前去平叛。

    臧宫率兵到达原武县境内的时候发现贼寇们的粮草很是充足,于是联合黎阳县的驻兵。(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接下来全军将士们为围攻原武县城池,云梯接着一架又是一架,片刻过后造成了汉军死伤过半,臧宫不得不把这个事情上报给朝廷。

    建武帝收到情报后立刻着急宫廷大臣和众位皇子们商议解决方案,讨论完毕后,大家一致认为花重金悬赏贼寇首领的首级。

    此刻四皇子刘阳两手作揖道:“父皇,儿臣不同的意见。”

    建武帝听到此话说:“哦,有何不同的意见,速速说来。”

    刘阳说:“那些贼寇们杀害当地官吏和老百姓们,不会在原武县待时间久了,贼寇内部肯定有人后悔参与反叛故而想逃跑,只不过藏将军命令将士们围城太过森严。”

    “那些贼寇们只是没有出城逃跑的机会而已,为今之计,只能按照相反的策略来进行,最好是先放弃围攻城池。”

    “好让那些贼寇们出城逃跑的机会,只要他们一逃跑,即便臧将军不去追赶,只需一名小小的亭长便可擒拿。”

    在场的公卿大臣们频频称赞道:“四殿下,这个破敌之策真是太妙了。”

    于是建武帝就采纳了刘阳的建议,即刻写信派人送往原武县,臧宫收到朝廷的命令后撤兵回到隐藏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单臣和傅镇见汉军撤兵了,自认为兵力上受损这才撤退,指挥战斗也觉得累了,两个人便走下城楼休息去了。

    可他们二人却不知危险正在悄然接近,城内的人果然有想逃跑的,见汉军撤兵的机会打开城门逃跑。

    臧宫在隐蔽的地方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大为高兴,瞅准时机赶快出兵行动,轻而易举的进入了城内,当单臣和傅镇听到吵杂的声音后出去一看大为震惊惶恐。

    此二人还没拿到作战兵器就被通过来的臧宫斩杀,这起由邪教组织的叛『乱』被汉军彻底平定了。

    汉军班师回朝后建武帝安抚将士们并加以赏赐,臧宫因平叛有功被晋升为城门校尉。

    这个时候的皇太子刘疆知道今日四皇弟当着父皇和众位公卿大臣的面面出的破解之策很好,心中感觉到不自安。

    在加上自己的母亲郭圣通已不再是皇后,于是次日早晨上朝的时候提出辞去皇太子之位,愿将皇太子之位让出。

    让贤德的人来当我大汉朝的皇太子最为合适,儿臣请求出京就任藩国。

    建武帝见自己的皇长子主动提出禅让太子之位,便允许诺了,把皇四子刘阳东海公的封号给了刘疆,择日就国。

    封地在今天江苏省境内,刘阳被立为大汉开国以来第二任皇太子,并改名为刘庄。

    在这个时候西南地区有些不服从者的少数民族栋蚕部落首领发动叛『乱』,就是现在的云南昆明一带。

    并且杀害当地行政长官,建武帝得到这个情报后马上派武威将军刘尚率兵前去平『乱』。

    刘尚领命率兵出发,为了安全措施,还以朝廷之意将广汉郡,健为郡,蜀郡的驻兵都召集起来。

    并且还联合另一支手少数民族朱提部落士兵,总共加起来有一万三千人,这时越隽郡太守任贵担心汉军会找自己的麻烦。

    因为在自己的管辖之内有少数民族人存在,于是也聚众起兵造反,在酒坛里面放入许多毒『药』,想要恭迎汉军为名进行毒杀一举歼灭。

    当汉军到达越隽郡的时候任贵两手作揖道:“下官恭迎刘将军,准备了这些坛酒,祝刘将军灭夷凯旋而归。”

    刘尚在喝酒的时候见任贵的表情不太对劲,故意把碗打碎,酒洒在地上起白沫,迅速转身说道:“将士们都别喝了,酒中有毒。”

    任贵见势不妙谋划被暴『露』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赶忙命令身边的士兵们抄家伙向汉军发起进攻。

    刘尚趁其不备迅速拔出战刀砍杀了任贵,那些士兵们见此不敢轻举妄动,纷纷放下手中的作战兵器,紧接着又攻占了邛都。(今天四川省西昌市彝族自治州)

    转而继续挥军进攻那些少数民族作『乱』者,听闻数万汉军来势汹汹,纷纷四处逃窜,刘尚担心前方有埋伏所以没有追击。

    这个时候的中原王朝藩属国交趾居风(今越南清化市)还有部分反叛者的残留部队,建武帝再次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兵前去围剿。

    马援带领着将士到达岭南地界后那些反叛的吓得惊慌失措,为了无『性』命之忧纷纷投降。

    马援经过交趾国郡县的时候修整城池,并且还帮助当地老百姓们兴修水力浇灌农田。

    还有纠正了越律和汉律存在不好的刑法十余条,从而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