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支点-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是谢昌云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他道:“根据沿途的地形,敌人不管来多少援军,但能够投入的进攻兵力最多也就只能摆下两个团,而我们的武器弹药充足,因此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敌人挡住两天。但反观水口方面,我军的兵力却略显不足。因此我们的阻击战应该分为滞敌和阻敌两个阶段,滞敌的区段要向前延伸,而布防的重点也应向后撤五十到六十里,向水口靠近。这样就等于加大了防御纵深,而且三十二团还可以在阻击敌人的同时,无形中担任了军团的战役预备队,只要急行军半天就可到达水口投入战斗。所以,我建议以一个营在主阵地以南梯次设立防御阵地,至少滞敌一天,而且时间越长越好。其余两个营则一方面在后面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一方面坐视前后战况,特别要做好随时投入水口战场的准备。”
谢昌云这番话极有见地,不仅在战术上切实可行,而且还做到了全局上的兼顾,所以立刻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但是也有人马上提出道:“我们阻击敌人两天是没有问题。可是万一水口方面迟迟不能结束战斗,而我们的阻击阵地又离水口太近,会不会出现问题?”
这次不用谢昌云说话了,杨成武直接回道:“敌人知道第四师被围后,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和我们遭遇,我们再阻敌人两天,这样实际上就有了三天的时间。不说是三天,就是两天两夜如果还消灭不了第四师,那这个仗就不用打了。我们红军还从来没有在野外打过这么长时间的歼灭战。”
杨成武并非虚言,红军打不起长时间的消耗仗,以前的一些歼灭战都是速战速决,如果一击不中就只有转移了。况且打仗能够审时度势,对战局和损耗精于计算,也是林彪的特长。
三十二团的阻击作战计划被迅速的制定出来了。一营被放在了前面负责梯次滞敌,而一直还住在二连的谢昌云则提出要随一营一起行动。见他的态度十分坚决,团首长们不得已就同意了,不过也附带了一个要求,就是谢昌云只能在后一道防线协助指挥,而不得上一线的阻击阵地。
见谢昌云答应了条件欢天喜地的走了,团领导们顿觉不妙,等回头到了一营了解其防御部署,才发现在谢昌云的力主下,一营的所谓第一道防线却是由十余个战斗小组组成的、长达二十里的对敌骚扰战斗群,而正在修筑防御工事的第一道连级阵地,则成了谢昌云口中的第二道防线。
团首长也懒得和谢昌云计较了,只得暗中的作了些安排。否则还不知谢昌云又会变出什么花样来应对呢!
水口战斗于7月7号晚上打响了,红三军先期接敌,与敌第四师厮杀了半夜,双方才暂时罢兵。而敌第四师弄清了对面红军番号后,则认为在此处出现“共匪”五军团的一个军是意料之中的事,其目的不外是为了保护向南雄运动的一军团的侧翼,于是便决定于第二天集中兵力突破红军防线。
可是第二天早上,当敌第四师动用了两个团的兵力向红军阵地刚发起进攻不久,其左右两侧却爆发了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一个小时以后,各部就传来了四周都是红军,其兵力至少上万、后卫一个团和辎重部队已被红军分割出去的消息。
敌人这时才醒悟过来原来此处预伏着红军主力,自己已经落入了红军的包围,敌师长于是立刻命令部下抢占有利地形进行固守,同时将被围的情况电告了上峰。
余汉谋部迅速判明了既然红军已分兵几处,而水口现在出现了万余红军,那么在南雄南北两侧的红军必是疑兵,人数不过数千。于是即命第四师坚守待援,而在南雄以南二十里的第六师越过南雄北进,会同南雄先期出动的一个团火速前往水口,以解第四师之围。
粤军第六师师长廖广泽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曾参加过北伐,在粤军将领中素以稳健著称,此次接到前去解围的命令后不免有些疑虑,遂电告上峰道:“百里解围只恐为远水近火,我应以围魏救赵之策在南雄一带速围敌一部,以引敌分兵来救,水口压力必将顿减,四师即可凭自身之力解脱。”
可是第四师的告急电报一封接一封,还不到半天就已则损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余汉谋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围魏救赵”,连续几道的电报严令第六师立刻北上,如再迟疑就军法从事。
廖广泽不得已便下令全师倾巢出动,于后天中午之前必须到达水口。
不足千人的三十二团终于迎来了十倍于己的敌人。
第十七章阻击第六师()
粤军第六师头半天的行军倒还算顺利,可是到了晚上安营扎寨后却开始遇到了麻烦。先是先头团有几处哨兵连人带枪都失踪了,派出去人马收索到半夜也没有结果,而搜索部队反倒少了好几个人;刚安定下来,不远处又响起了猛烈的机枪声,惊得睡才下的粤军赶紧又爬了起来,等找到枪响处一看,原来只有一个盛了半桶鞭炮屑的洋铁桶吊在树上。四散搜查时,一个士兵脚下一带,不慎绊响了两颗连接在一起的手榴弹,结果一下就连死带伤了七八个人;这还不算,再次睡下的粤军突然听到了急促的哨声响,从帐篷中跑出来集合时却遇到了密集火力的急袭,懵懵懂懂的就倒下了一片,大队再冲过去时,除了一地的机枪弹壳外,连个鬼影都没见到。
这下敌人再不敢睡了,把三道警戒线放出去了好几百米远。可就这,零零碎碎的枪声也一夜未断,闹得敌人真可谓是“枕戈待旦”,好不容易盼到了天亮。清点损失,一夜下来竟折了四十余人。
然而,天明之后的行军则是第六师新一轮噩梦的开始。敌大队一出发,就遭遇了上山树林中冷枪的不断袭击,而且每次中弹倒地的几乎都是军官,吓得其余的军官都赶紧穿上了士兵服装混在了人群里。
更要命的是路旁的山坡上不断的有成串的大石头滚下来,这些连滚带跳、呼啸而下的石头比那些冷枪还要可怕,一次次的把个行军队形冲的乱七八糟。
廖广泽见状便下令向两翼山上派出部队,对小股红军进行搜剿并掩护大队通过。可是两侧的山头上密林遍布,有的地方甚至连小路都没有,掩护部队的行进极为缓慢,路上的大队则等得亟待难熬,眼见已近中午了,前进了还不到十里路。照此下去,不得数天才能赶到水口?
一向稳健的廖广泽急了,忙命两侧的搜剿部队不得停下,一律轻装并分为多个小股,即使消灭不了来袭扰的红军,也必须负责把其缠住。而大部队则在午饭之后加速前进,即使沿途碰到袭扰,只要代价不大就不得停下来。
廖广泽这一招还挺管用,虽然两侧枪声不断,但山下大队受到的直接攻击却减少了很多,尽管还是时有短暂停顿并死伤了数十人,但行进速度还是加快了一倍,到下午六点钟,第六师又往前行进了十八里。
第六师在冒死推进的同时,水口战场却打得异常激烈。
粤军不同于其他军阀部队,其装备整齐、训练有素,而且军官极少有吃空饷、喝兵血的行为,因此士兵打仗卖命、轻易不肯投降。而且敌第四师又是处于防守,所以红军尽管一开始以突然出击占了些便宜,但剩余的数千敌人稳定了下来后,兵力并不占多大优势的红一军团和红三军也开始打得有些吃力了。
到了黄昏时分,红军和粤军在两个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都几乎在同时下定了同样的决心。
林彪命令部队准备进行夜战;而廖广泽在余汉谋严令下也放弃了不打夜战的习惯做法,命令部队连夜继续向水口推进。
然而就是从这时起,敌第六师才遇到了真正的阻击,前面构筑了防御工事的山头上突然枪声震天,异常密集的火力一瞬间就将第六师的先头连消灭了一半。
敌第六师先头团长不等组织炮火,便立即命以两个连的兵力迅速拿下扼守在道路旁的山头。
但当敌人进至离山顶八十米时,又遭到了至少是三挺机枪和几十支步枪的齐射。这一次敌人虽然是有所准备,也摆开了散兵队形,但至少也伤亡了二十余人。
不甘心的粤军在十余挺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又付出了十几人的代价仅前进了二十余米后,这两个连再也攻不动了,只得弯着腰倒退了下来。
“报告团长!共匪的火力实在太猛,而且里面有几个枪打的很准的,我们的军官伤亡了一半,机枪射手只剩下了一个。”两个连中剩下的一个连长报告道。
敌团长在望远镜中看得更清楚,这股红军虽然人数只有几十人,但却异常的精悍老练,火力配置运用得当,而且提前把射界开阔到了百米以外,显然是一支准备充分、久经战练的正规红军。
敌团长立刻联络后续部队,半个小时内便集中了本团和后续一个团的八门迫击炮,向红军阵地开始了炮击。
炮声刚停,集结在两百米外的一个营的敌军便在十余挺机枪的掩护下开始了新一轮进攻。
这次到了离红军阵地八十米时,红军阵地上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六十米,还是没有动静。五十米四十米,敌军官一声喊叫,先是缓慢逼近的士兵们立刻端起枪喊叫着开始了冲锋。
这时就听前方一声枪响,只见几十枚手榴弹黑压压的一片就从红军战壕中飞了出来。
冲锋的敌军赶紧卧倒。可谁知这些手榴弹都是延时投掷的,大部分在离地面几米高的地方凌空炸开了,单片雨点般的落在了卧倒的敌军身上。还没待敌军反应过来,又是几十枚在半空爆炸了。
前面的敌军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打击,纷纷站起身就像后跑。而红军的机枪却响了起来,后逃的敌军向被割的麦子一般一排排的倒下。
后面的敌军正想稳住阵脚,却见山坡上滚下了十几个冒着烟的球状物体,什么白色、黑色、蓝色、花色的都有。敌人正猜想这是什么东西,就见这些蹦跳而下的球状物体在六七十米到一百米的范围内带着声声巨响纷纷炸开了。
“是炸药包!”
这可比手榴弹厉害的多!一声巨响后,十余米内的人非死即伤,更要命的是,这些炸药包的导火索长短不一、方向不定,根本不知在何时何处会突然爆炸。这不?滚向最远处的还未爆炸,山头上又滚下来了一批。
一个营数百人聚集在一面不大的山坡上本来就有些密集,只见轰轰的巨响中残肢断枪飞舞,还伴随着阵阵惨叫。
进攻的敌人再也坚持不住了,就像一排海浪打到了头,然后就卷席而退。
红军阵地上的欢呼声还未尽,二连连长肖火旺就一声令下:“马上后撤!”
在肖火旺和谢昌云带领下,二连一排和机枪班的三十余号人迅速撤离了阵地。
跑出了三四百米放缓了速度后,有战士不解的问道:“谢副连长,不,谢副队长,咱们打的好好的,消灭了那么多的白军自己才伤了三个人,怎么就不打了呢?”
肖火旺脾气急躁,而谢昌云要随和得多,所以战士们有问题都喜欢问他。
谢昌云喘着气回答道:“从全局上说,我们阻击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多少敌人,而是为了以最小的伤亡,换取最大限度的延缓敌人的增援速度。我们的防御纵深还很大,有的是和敌人周旋的余地,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死拼。从战术方面看,敌人刚才是准备不足而且轻敌,而我们刚才的阵地只能防迫击炮,却防不了七五山炮。接下来敌人肯定要动用大炮了,而且很可能还会派兵力迂回包抄。我们在这个山头布置的兵力不多,不易于多面进行防守,也没必要在这里当敌人炮兵的靶子打,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到下一道阵地后面去休息。敌人这一闹至少要个把钟头,等他们到了我们的下一道阵地天也就黑了,那时敌人的大炮优势就难以发挥,而我们则可以发挥擅长的夜战优势,全方位的来打击敌人。”
现在的红军战士有可能就是将来的将军,所以谢昌云每次遇到提问时都解答得很认真。
“谢副校长,按你这么说,到了晚上我们还要主动出击?”一个领悟很快的战士问道。
“是的。而且出击的规模比昨天还要大。我们的防御并不是被动性的,适时和适度的主动出击也是防御的重要手段。我们昨晚主要是骚扰和疲惫敌人,今天晚上则要选择敌人的一些重点目标给他致命打击了。”谢昌云回答道。
“可是为什么不在昨天晚上打击敌人这些重要目标呢?”又一个战士问道。
谢昌云再次解释道:“防御作战最让人头痛的就是敌人的火炮。通过我们今天的阻击,敌人的炮兵和指挥机关肯定都要前移,这样就处于了我们的打击的距离之内。这些重要目标一旦被重创,敌人的战斗力就将被严重削弱,我们再阻击敌人一天的目的就可以通过以巧制胜的方式来实现了。”
原来从昨晚到今天的战斗都是环环相扣!指战员们这次又从谢昌云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果不出谢昌云所料,廖广泽接到前卫团要求山炮支援的请求后,即刻带着幕僚来到了前卫团。一听到两次进攻没有奏效,反而倒伤亡了将近两百人,廖广泽马上就命令把炮兵营的九门山炮全都调上来,一定要把对面山上的红军阵地炸平。
几轮猛烈地炮击过后,眼见红军的工事大半都飞上了天,敌人的胆气起来了,又一个营的敌军便嗷嗷叫的冲了上去。
可是,红军的阵地上已经空无一人,就是连个步枪零件也找不到。
第十八章夜袭()
白白浪费了近百发炮弹和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粤军第六师师长廖广泽接到报告后暴怒道:“还等什么?紧接着向前攻击,遇到红军就给我用炮轰!我就在这里督战,有作战不利者军法从事。”
长官震怒,下面的官佐们也紧张起来,于是按级传令不顾了,什么队形也不讲了,吆喝起士兵们就成团成堆的沿着不宽的土路向前跑。可是刚行进了四里路,又遇到了红军另一处的阵地阻击。
这次红军的防御阵地上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主要掩体上至少都覆盖了三层圆木和厚厚的泥土,还有两处火力点是设在了崖壁下自然的山洞口处,曲射炮弹根本就无法打到。而且,这次红军防守的兵力及火力也明显的增多了,至少有一个连以上的兵力和一挺重机枪及六挺以上的轻机枪。
敌人不顾天已渐黑,向红军阵地倾泻了一阵山炮和迫击炮弹之后,便发起了集团冲锋。
红军阵地上虽然被敌人的密集炮火毁坏了一些工事,也造成了一些伤亡,但实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削弱,他们凭险据守仍然连续打退了敌人的两次进攻。
廖广泽看着山头上不断喷射的火焰,知道梅岭关覆灭的那个团的武器弹药肯定被用到了这里,否则一向寒酸的红军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火力和如此不惜弹药。再者,这股红军的火力配置极为恰当,火力点分为三个梯阶,在近两百米的距离内形成了密集的交叉火力网,使得自己那些士兵几乎没有躲避之处。
“这股敌人必定是红军的精锐。红军不把他派到水口,反而布置在这里对付我们,可以看出红军阻我于此之决心坚定。我想诸如此样的阵地,红军绝不少于几处,即便是我们今晚不惜代价打通此处,明天上午再拿下两处,中午前也无法赶到水口了。诸位对此有何良策?”廖广泽对左右道。
“以明兄,既然是这样一个结果,我们何必枉费士兵的性命,不如就此休兵算了。”第六师的副师长与廖广泽关系莫逆,已听出廖广泽萌生了罢战的念头,于是便顺着他的意思进言道。
“不可,我们还没有得到停下来的命令,而且水口方面的情况也尚无分晓。如果这时就停止进攻,那我们可就要但当怯战和救援不力的罪名了。”师参谋长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其余幕僚也众说纷纭。
“诸位,你们想过没有?这里距水口只有四十余里,如果第四师不幸罹难,而我们又在这个地形不利之处盘桓过久,那么水口和从大余方向回返的红军会做何选择?所以,我们只有尽快和后面的两个师结成重兵,才能与红军形成相持之势。不过我们也不必急于一时,红军的行动不会那么快。我们这次的进攻如果还不奏效,我们今天晚上就不再打了。等明天天一亮,我们就集中所有炮火摆出两个营的兵力,进行连续攻击全力拿下这个山头,只有才能让红军不敢小看我们,我们也才能全身而退,同时对上峰也算有个交代了。传令下去,此次损失的兵员弹药,回去以后优先补充。”
除了要制造自己仍在全力增援的表象以外,廖广泽也确实想看一下对面的红军到底有多硬,因为这个仗打得实在是窝囊,到现在为止损兵折将,却连敌人的尸首都没见到一具,更不谈知道对手是谁了!
众幕僚见廖广泽决心已定,同时也没有薄了任何人的面子,便纷纷称赞师长高明。
对面的三十二团一营却毫不知敌第六师已经准备退缩了,所以仍然按原部署准备后半夜的袭击行动,否则他们也不会来浪费精力和弹药了。
这次,从前道阵地撤回来的谢昌云没有再到新的阻击阵地上去,而是和二连以及一连的一个排在阵地后的一个山洞里足足睡了几个小时,养精蓄锐后又再次做了精心布置,临近半夜时分,各夜袭分队就分头出动了。
此时团首长们还在十余里以外,他们对谢昌云策划的这些袭击行动并不完全了解,只是在白天按谢昌云的要求把在梅岭关缴获的四门迫击炮调了过来。炮手们则对谢昌云指定的几处地域提前锁定了坐标。
对于谢昌云要带队出击,团首长不在,一营干部现在管不住谢昌云,而去报信又来不及,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亲率二连特种班和八班承担了袭击敌第六师指挥所的任务。
谢昌云临走时对一营长道:“别愁眉苦脸了,向团首长报信还是应该的,不过一定要转告团首长,这里有我们一个营就足够了,时不待我,团主力应该立刻北进、争取在黎明之前到达水口战场。”
谢昌云数次预测和调度无一不灵验,三十二团领导接到一营的报告后,虽然对谢昌云谢昌云不遵守承诺的行为抱怨了几句,但还是立即带领早已做好了准备的部队向水口方向紧急出动了。
谢昌云带领的这股小分队换上了在梅岭关缴获的粤军军装,绕过主阵地之后便沿着一条山沟插向了敌军驻地。虽然敌军在山梁以及山腰和山脚下布置了几道警戒,但谢昌云等还是借助己方阵地上故意制造出的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做掩护,于两点十分摸到了距敌第六师指挥所只有四百余米的地方。
前面敌营密布,而且还有篝火和马灯点燃,小分队再也无法悄悄通过了。而在这个距离上,轻武器则无法对敌指挥所构成直接威胁。
谢昌云叫过两个班的正副班长布置道:“两点半钟迫击炮将要向敌炮兵阵地进行射击,八班长你带两个战斗小组预先绕到右侧一百米处,在炮响的同时向敌营地进行射击,等敌人出动搜索后迅速更换地点再继续袭扰,我带特种班和八班其余人员趁敌人混乱的时候设法混进敌营去,你们负责在外接应。”
八班长带着几人离去后,谢昌云向其余人向其他人进行了详细布置。
两点半整,红军的四门迫击炮开始了齐射。由于事先已经测好了坐标,第一轮的四发炮弹就直接命中了敌炮兵阵地,几秒钟以后第二轮炮弹再呼啸而至,恰巧有一发稍偏目标一点的竟打中了敌炮阵地后侧的一个弹药堆放处,立刻引起了一连串的猛烈爆炸和冲天火焰。
也是因为和红军交手两夜一天,红军一直没有使用炮兵,反造成了第六师的麻痹,认为对面红军的火力打击距离不足挂齿,疲惫的敌人并未将火炮与弹药分放于足够的距离上。
被突然而剧烈的爆炸声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敌军还没摸到头绪,又遭到了红军一挺机枪和数支步枪的射击,气恼的敌人立即派出了约一个连的兵力,分几路向枪响处冲过来,其中一路几乎是与隐蔽在暗处的谢昌云他们贴身而过。
可这时红军的枪声又在百米处的另外一地响起来了,敌人立刻改变方向又扑了过去。几路敌人在黑暗中的相撞和呼叫,无意中把口令暴露给了红军。
敌人刚一转向,谢昌云立即做出手势,十余名战士便越出隐蔽处直接奔向了敌营地。刚接近到敌营就听有人喊道:“口令!”
谢昌云立刻用粤语回答道:“珠江!回令!”
对方立即回道:“北江!你们是哪部分的?”
谢昌云脚步未停便答道:“师部警卫连的。刚才奉命前来探查敌情,现在要赶回去报告。”
对面嘟囔道:“警卫连?你们的动作倒是挺快!”然后就再也没动静了。
一进入了敌营地之后便反倒安全了。一方面敌营地内已乱遭一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