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诡谍-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何电子系统的散热都是最为关键的,岛国人修建的这座雷达系统使用液体冷却和气体冷却相结合的工程技术,冷却液经过主机和数以万计的T/R组件,交换出的热量经过冷却井被风机和庞大的管道带到框架外的自然空气中,如果炸弹顺着冷却井进入,那么,巨大的爆炸将彻底损毁主机和能量供应,从而使之称为废物。

    “测距仪”劳振国对孟天吩咐道

    一道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发射到冷却井上的伪装覆盖上,通过目镜,队长看见3道V字型,他调节一个旋钮,把3道V字在视野里重合,一个数字在被投射到目镜结构中,980米。

    “罗盘”劳振国又吩咐,他把电子罗盘中的一道红色箭头对准冷却井,按下按钮,数码管显示屏上显示出320度,10分19秒。

    “北斗战术导航“终端为小分队提供了精确到0。1米的自身位置信息,这是他们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结合距离和罗盘角度,他们把目标缩小到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矩阵内。

    下午四点左右,太阳正处于合适的角度,孟天准备使用“战场信息传输”系统,这是一个类似摄像机的东西,除了可见光,还可以接收到红外波段的光谱,这样在夜间也可以工作。

    无线电专家认真地把镜头对准“小山丘”,调节焦距,把目镜中的十字标识线压在冷却井位置,获得满意的影像后他又把一个细细的电缆分别连接在摄像机和通信终端盒的两边接口,然后按动“摄像机”上的操作按钮。一副500万像素的高清晰度目标特写照片被记录在“摄像机”的存储芯片中,接着在软件算法的驱动下开始尽可能的压缩文件大小,缩小体积后的照片顺着电缆进入传输终端,在那个小小的盒子里,图像被拆分成几十万个数据包,这些数字单位被调制到载波频谱中,顺着多边形天线传递到低轨道上的战术通信卫星,卫星上的转发器立刻把这道来自前线的微波传递回地面接收站,不到一分钟,指挥部的雷达系统和防御工程建筑专家已经在各自的显示器上识别目标信息了。

    “引导者,鹰巢呼叫”孟天的耳机中传来经过解密的数字声音。

    “引导者在接收,请发送”孟天回答

    “引导者,回复为B,再重复,回复为B”耳机中的声音就像电话一样清晰。

    孟天轻轻向劳振国点了点头,表示指挥部已经认可选定的目标,接着这位无线电专家用缓慢,清晰的语调读出一组数字,分别是小分队定位坐标,目标距离,目标罗盘方位,半分钟后他又重复一次。现在,空军“眼科手术”分队可以按照这组数字准确的达到雷达系统上空,误差不超过一座客厅的面积。

    劳振国和孟天开始休息,藏族汉子警惕的注视着四周。

    晚上7点,天已经黑下来了,远处城市中的灯海忽隐忽现,在漆黑中,劳振国拿出一个外观像老式大号电筒,底部连接着手枪柄的家伙,旁边有个小小的瞄准器。

    他打开电池开关,几秒钟的预热之后,队长把“枪口”对准他们选定的雷达冷却井,透过瞄准器,他看到一个完全显示出绿色的世界,大地山川像被最明亮的月光照亮一般。一个明亮的光斑照射在冷却井上,他移动了一下照射器,把光斑固定在冷却井的中间位置。

    “好了”嘴里一声轻呼,他关闭电源。

    吴丹这位宝岛新任总统,“独立道路”的领导人,在几年前还姓吴,不过是桃园县地方警察署中的一个小公务员,在他的人生规划中,平平安安混到退休,领取到一笔不菲的养廉金,然后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认真的计划。改变他命运的是东京的那次旅行,他为了吃免费寿司,参加了一次“宝岛民族”聚会活动,没想到这个平时熟读历史,最爱看杂书的小公务员在演讲和讨论中表现非常突出。会后不久,在旅馆中,一位热情的岛国人来拜访他,提出帮助他在宝岛地区搞政治。这个提议让老吴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人生最大也是最后的机会,他点头同意了。

    “该死的岛国人”在台北的总统府内,据说这位完全高山族血统的本土总统像他父亲一样按老家福建的习惯喝着功夫茶,在心里不断骂道。

    最近一段时间,岛国…宝岛经济合作社的大岛社长对他的态度越来越不恭敬,甚至有点“太上皇”的口吻。吴丹很生气,但他不能说,更不能有所表达,因为他完全明白,自己今天的地位是这个神秘而可怕的组织…………“吉本会”所恩赐的,矮胖的大岛就是未来岛国国驻宝岛特命全权公使,实际的统治者。

    刚才大岛要求自己的人可以自由进出宝岛佳山的最高战时指挥部,并参加所有高层军事会议,适当的时候会直接命令台军作战。

    吴丹不能不答应,但是他决定拖延几天,他也没有按要求提升战备等级,相反让各级指挥官休假,反正以后由岛国人来收拾摊子,不用他太操心。

第二百六十二章陪飞() 
张志军即使在自动驾驶状态下也习惯性的把双手放在驾驶杆和节流阀上,只要他握杆的手向后或向前移动超过30度,自动驾驶就会立刻解除,配合推动节流阀,他能马上做出必要的机动动作。坐在后面的刘南维持着轻松的状态,所有电子警戒设备都处在自动工作状态,任何的报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显示在那块大约8英寸的液晶彩色显示屏上,并立即发出人工语音合成的报警声。

    600编队是半小时前在杭州郊外的一处军用机场加满油箱后重新起飞的,现在6架飞豹编成三个两机编队,以目前的速度再有不到30分钟,他们将越过传统的海峡中线,进入任务区域。

    “600编队,鹰眼1号呼叫“耳机中的声音敲打着张志军的听觉神经,那是一架在福建莆田和福州一侧东海上空游弋的”空警“战场警戒与指挥预警机。

    “鹰眼1号,600编队机汇报“张志军回复坐在预警机控制台旁的战场管制员

    “空情良好,无敌对目标“

    管制员的声音让编队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为了配合行动,驻守在台州到厦门一线的远程防空导弹部队从昨天起就宣布进行代号为“守护神箭“的大型实弹防空演习,这种防空导弹的射程达到300公里以上,几乎可以攻击台岛西边所有升空的飞机,这就是所谓的”攻势防空“,此刻台机不会出动,他们非常担心发生”误击“的损伤。

    张志军切断自动驾驶系统,开始下降高度,刘南在紧张地操作战术地图,分配任务区域。

    “鹰眼1号,600编队呼叫”

    “请讲”

    “ETA时间10分钟,请求攻击核准”刘南接管了和预警机的无线电通信联络,张志军专心操作飞机。

    代号为鹰眼1号的大型预警机内,担任任务管制员的苏阳上尉一边回答编队长机,一边在一个红色键盘上飞速敲动代码。

    “600编队,最高军事委员会批准攻击,执行深度压制”预警机的命令通过战术语音数据链传送到编队长机,再有长机向编队广播。

    张志军深吸一口气,深度压制意味着他们要深入台岛内陆,特别是大台北上空,此刻他浑身的细胞都在跳舞。

    今天晚餐时间比平时提前了1小时,饭菜的花样也比平常丰富很多,林霄招呼所有的小队成员坐在一桌,大家虽然怀揣心事,但也吃的高兴,但很节制,唯独尹红燕只喝了一点饮料,他听从编队中最年长的史强的劝告,什么都不吃,只吃一大块巧克力,以免等会儿在空中呕吐不止。

    饭后是一小时的休息时间,6人中有看书的,有写信的,有什么也不做的。尹红燕给父母写了一封简短的家信,请求父母一定照顾好自己的“干女儿”,希望父母勿以她为念,刚写完,想了想又揉揉,扔进了垃圾桶,她不需要交待任何事情。

    晚上9点,她和刘一飞座进编号为2201的苏…30MKK3的战鹰驾驶舱中,他们的飞机只携带了4枚红外格斗导弹和2枚霹雳…12B中距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以及“蓝天”导航吊舱,这个吊舱里的红外/微光/热成像摄像机将记录行动的全部过程。队友们的战鹰携带着2枚一顿左右的雷神制导炸弹和4枚红外格斗导弹,当然,导航吊舱是必须配备的装备。

    地勤工程师拔下最后一根弹射座椅的保险插销,撤开登机梯,刘一飞将座舱玻璃罩缓缓落下,打开平视显示屏,给计算机通电,接通机腹下悬挂的“蓝天”导航吊舱,看到图像清晰显示在综合飞行显示器上,他满意的轻呼一声。

    “待会儿不要大叫”他通过机内送话器对尹红燕说

    “什么?”尹红燕不解地问

    “我说不要出声”刘一飞回答

    尹红燕有点不喜欢这个喜欢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但既然自己是乘客,就索性闭口不言。

    地下机库跑道前的装甲防爆大门缓缓地开启,混合着星光的黑夜涌进灯火通明的机库内。

    所有的灯光在同一时间完全熄灭了,这是让飞行员的眼睛习惯周围的亮度。刘一飞按了一下屏显下的开关,绿色的世界显示在这个宽大的广角光学显示屏上,清晰,明亮。

    由于头盔的隔音作用,尹红燕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她只感觉世界开始颤抖,越来越厉害,似乎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在集聚。

    “啊“尹红燕还是叫了,但她忘记打开送话器,所以刘一飞没有注意到。

    她赶到似乎有一支强有力的手在从背后猛推自己,心脏狂跳,似乎就要蹦出口腔,要是没有安全带的束缚,整个人马上就要从座椅上跳起来。

    3架飞机从3个不同的起飞斜坡以0。5秒的间隔,带着长长的火焰直接冲上10000米高空,尹红燕感到自己被两只大手摆布着,一只手用力推她,另一只手拼命向上托举身体,但同时,自己又被压在座椅上,连手指都无法移动哪怕一点点距离。

    她要呕吐,好在胃里空空如也,突然一只手消失了,只剩下背后这只臂膀的力量越发强大。

    刘一飞盯住平视显示屏,直到偏右侧的一个数字停在2200,那表示他们现在的速度差不多比声音快了2倍。

    这是超常规的起飞动作,被称为“撑杆跳“,这种动作可以让任何雷达误以为飞行物是从天而将,而不是拔地而起,这将迷惑敌人可能的空中预警机。

    恐怖的加速度感维持了差不多10分钟,尹红燕藏在抗负荷飞行服里的娇小身躯已经浸在自己的汗水之中,渐渐地她觉得压迫在放松,手可以活动了,她下意识地打开机内通话开关。

    “你怎么样了?“刘一飞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

    “我想下去“尹红燕说得可不是笑话,她现在没有这种心情,下飞机,脚踏地面,是她最大的奢望。

    “呵呵,别下去,我们在减速“

    尹红燕不知道,黑夜中视觉已经丧失,由于不承担任务,她也没有打开后座舱里的3个显示器,其中之一布满飞行参数,但是她看到面板右小角一盏亮着红色灯光的仪表在缓缓沿着逆时针方向跌落,此刻停在0。86上。

第二百六十三章速度() 
“我们要和加油机会合“刘一飞解释道

    尹红燕睁大眼睛环顾四周,起先什么也没有发现,过了一会儿她看到自己左侧的天空闪烁着红色和绿色交替的灯光,那是飞行中的油库,空中加油机。

    刘一飞操作战机继续减速,加油机巨大的身影越来越接近,此刻平视显示屏上显示出一连串点划相连的线条,线条的一端延伸到加油机下方某个黑色的区域。

    他稳定住战机,逐渐接近显示屏上的终结点,黑暗中一根带着伞状街头的油管在气流的影响下左右上下不断摆荡。

    当提示线条一点点消失后,飞机轻轻一震,油管套住了战鹰右方的受油杆,夜空中一团白色的雾气在机头弥漫,渐渐消散。

    五分钟后,喝饱油料的战机从加油机的身影中脱离,战机再次爬升,开始第二次空中编队。

    张志军即使在自动驾驶状态下也习惯性的把双手放在驾驶杆和节流阀上,只要他握杆的手向后或向前移动超过30度,自动驾驶就会立刻解除,配合推动节流阀,他能马上做出必要的机动动作。坐在后面的刘南维持着轻松的状态,所有电子警戒设备都处在自动工作状态,任何的报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显示在那块大约8英寸的液晶彩色显示屏上,并立即发出人工语音合成的报警声。

    600编队是半小时前在杭州郊外的一处军用机场加满油箱后重新起飞的,现在6架飞豹编成三个两机编队,以目前的速度再有不到30分钟,他们将越过传统的海峡中线,进入任务区域。

    “600编队,鹰眼1号呼叫“耳机中的声音敲打着张志军的听觉神经,那是一架在福建莆田和福州一侧东海上空游弋的”空警“战场警戒与指挥预警机。

    “鹰眼1号,600编队机汇报“张志军回复坐在预警机控制台旁的战场管制员

    “空情良好,无敌对目标“

    管制员的声音让编队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为了配合行动,驻守在台州到厦门一线的远程防空导弹部队从昨天起就宣布进行代号为“守护神箭“的大型实弹防空演习,这种防空导弹的射程达到300公里以上,几乎可以攻击台岛西边所有升空的飞机,这就是所谓的”攻势防空“,此刻台机不会出动,他们非常担心发生”误击“的损伤。

    张志军切断自动驾驶系统,开始下降高度,刘南在紧张地操作战术地图,分配任务区域。

    “鹰眼1号,600编队呼叫”

    “请讲”

    “ETA时间10分钟,请求攻击核准”刘南接管了和预警机的无线电通信联络,张志军专心操作飞机。

    代号为鹰眼1号的大型预警机内,担任任务管制员的苏阳上尉一边回答编队长机,一边在一个红色键盘上飞速敲动代码。

    “600编队,最高军事委员会批准攻击,执行深度压制”预警机的命令通过战术语音数据链传送到编队长机,再有长机向编队广播。

    张志军深吸一口气,深度压制意味着他们要深入台岛内陆,特别是大台北上空,此刻他浑身的细胞都在跳舞。

    今天晚餐时间比平时提前了1小时,饭菜的花样也比平常丰富很多,林霄招呼所有的小队成员坐在一桌,大家虽然怀揣心事,但也吃的高兴,但很节制,唯独尹红燕只喝了一点饮料,他听从编队中最年长的史强的劝告,什么都不吃,只吃一大块巧克力,以免等会儿在空中呕吐不止。

    饭后是一小时的休息时间,6人中有看书的,有写信的,有什么也不做的。尹红燕给父母写了一封简短的家信,请求父母一定照顾好自己的“干女儿”,希望父母勿以她为念,刚写完,想了想又揉揉,扔进了垃圾桶,她不需要交待任何事情。

    晚上9点,她和刘一飞座进编号为2201的苏…30MKK3的战鹰驾驶舱中,他们的飞机只携带了4枚红外格斗导弹和2枚霹雳…12B中距主动雷达制导导弹以及“蓝天”导航吊舱,这个吊舱里的红外/微光/热成像摄像机将记录行动的全部过程。队友们的战鹰携带着2枚一顿左右的雷神制导炸弹和4枚红外格斗导弹,当然,导航吊舱是必须配备的装备。

    地勤工程师拔下最后一根弹射座椅的保险插销,撤开登机梯,刘一飞将座舱玻璃罩缓缓落下,打开平视显示屏,给计算机通电,接通机腹下悬挂的“蓝天”导航吊舱,看到图像清晰显示在综合飞行显示器上,他满意的轻呼一声。

    “待会儿不要大叫”他通过机内送话器对尹红燕说

    “什么?”尹红燕不解地问

    “我说不要出声”刘一飞回答

    尹红燕有点不喜欢这个喜欢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但既然自己是乘客,就索性闭口不言。

    地下机库跑道前的装甲防爆大门缓缓地开启,混合着星光的黑夜涌进灯火通明的机库内。

    所有的灯光在同一时间完全熄灭了,这是让飞行员的眼睛习惯周围的亮度。刘一飞按了一下屏显下的开关,绿色的世界显示在这个宽大的广角光学显示屏上,清晰,明亮。

    由于头盔的隔音作用,尹红燕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她只感觉世界开始颤抖,越来越厉害,似乎身体中每一个细胞都在集聚。

    “啊“尹红燕还是叫了,但她忘记打开送话器,所以刘一飞没有注意到。

    她赶到似乎有一支强有力的手在从背后猛推自己,心脏狂跳,似乎就要蹦出口腔,要是没有安全带的束缚,整个人马上就要从座椅上跳起来。

    3架飞机从3个不同的起飞斜坡以0。5秒的间隔,带着长长的火焰直接冲上10000米高空,尹红燕感到自己被两只大手摆布着,一只手用力推她,另一只手拼命向上托举身体,但同时,自己又被压在座椅上,连手指都无法移动哪怕一点点距离。

    她要呕吐,好在胃里空空如也,突然一只手消失了,只剩下背后这只臂膀的力量越发强大。

第二百六十四章识别() 
刘一飞盯住平视显示屏,直到偏右侧的一个数字停在2200,那表示他们现在的速度差不多比声音快了2倍。

    这是超常规的起飞动作,被称为“撑杆跳“,这种动作可以让任何雷达误以为飞行物是从天而将,而不是拔地而起,这将迷惑敌人可能的空中预警机。

    恐怖的加速度感维持了差不多10分钟,尹红燕藏在抗负荷飞行服里的娇小身躯已经浸在自己的汗水之中,渐渐地她觉得压迫在放松,手可以活动了,她下意识地打开机内通话开关。

    “你怎么样了?“刘一飞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

    “我想下去“尹红燕说得可不是笑话,她现在没有这种心情,下飞机,脚踏地面,是她最大的奢望。

    “呵呵,别下去,我们在减速“

    尹红燕不知道,黑夜中视觉已经丧失,由于不承担任务,她也没有打开后座舱里的3个显示器,其中之一布满飞行参数,但是她看到面板右小角一盏亮着红色灯光的仪表在缓缓沿着逆时针方向跌落,此刻停在0。86上。

    “我们要和加油机会合“刘一飞解释道

    尹红燕睁大眼睛环顾四周,起先什么也没有发现,过了一会儿她看到自己左侧的天空闪烁着红色和绿色交替的灯光,那是飞行中的油库,空中加油机。

    刘一飞操作战机继续减速,加油机巨大的身影越来越接近,此刻平视显示屏上显示出一连串点划相连的线条,线条的一端延伸到加油机下方某个黑色的区域。

    他稳定住战机,逐渐接近显示屏上的终结点,黑暗中一根带着伞状街头的油管在气流的影响下左右上下不断摆荡。

    当提示线条一点点消失后,飞机轻轻一震,油管套住了战鹰右方的受油杆,夜空中一团白色的雾气在机头弥漫,渐渐消散。

    五分钟后,喝饱油料的战机从加油机的身影中脱离,战机再次爬升,开始第二次空中编队。

    刘一飞和尹红燕的座机在空中加油后继续爬高到16000米,在这个高度,飞机可以减少燃油消耗量。林霄的座机在大约2公里开外,所有飞机的雷达都处于关机状态,“蓝天“吊舱在高空也将一直待机,每个飞行员都通过自己面板右下角那个8英寸的飞行信息系统显示器清晰地看见自己和队友的位置,这些信息都通过东海上空的预警机透过数据链发送给他们。

    “我们还有多远?“尹红燕现在感觉好多了,他问刘一飞

    “还早,现在是最舒服的时候“她的飞行员回答

    “眼科手术“小分队将在高空保持近乎直线的飞行路线,直到飞越宫古岛后再来个大角度回转,从本岛东部进入,穿越人迹罕至的热带高山峻岭,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进入任务攻击区域。

    尹红燕几乎什么也看不到,在这种高度,天空就像黑漆漆的锅底,完全倒扣在头顶上,那些星星完全失去踪迹。

    “天空啊,你是最接近地狱的地方“她用英语轻轻背诵这首二战时英国飞行员写下的诗篇。

    最先觉察出异常的不是设在金门………澎湖一线的台军雷达观通站,而是在基隆外海游弋的台海军“左营”号大型驱逐舰,这种白头鹰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大型多用途驱逐舰原来是为伊朗王国海军量身定做的,拥有不弱于巡洋舰的战斗力,后来伊朗国王被推翻,这些战舰也没有交付,而是进入白头鹰海军服役了不长的一段时间就被封存,直到90年代末期卖给当时的宝岛政府。在移交之前,台军花巨资请白头鹰公司对舰上设备进行大规模升级,尤其是雷达和作战指挥系统,现在“左营”号和它的姐妹舰担任着远程雷达警戒舰的角色。

    “左营”号上的SPS49远程警戒雷达在张志军的双机编队离基隆海岸230公里之外就开始稳定跟踪远来的飞豹,舰长命令通信军官把目标信息通报给位于“佳山”地下的“强网”指挥所,同时发布“全舰防空”的作战指令,一分钟内SPS49获得的信号被作战指挥系统分配给SPS4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