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甲午-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阵震天的炮声响过,丰台大营较场内肃然一片,紧接着几骑快马从辕门外疾驰而来,马蹄声像密集的鼓点一般,让人心头一阵怦怦直跳,此刻就连一直喧哗嘈杂的百姓人群,也顿时安静下来,一个个垫着脚跟脖子伸的老长,恨不得把眼珠子都放到较场内。

    几快马从整齐划一的军阵前疾驰而过,在检阅台前猛地停了下来。为首之人正是新任陆军第一师师长齐广洋,只见一勒缰绳端坐在高高扬起马蹄的马背上振声吼道。

    “陆军一师整队完毕,请求检阅!”

    站在检阅台上的奕,何曾见过这样盛大肃然的场面,今日又是以自己为首,这样的荣耀和光彩,此时满脸的笑容都快从脸上掉了下来。

    奕环顾了周围几个军机大臣一眼,呵呵的笑着说道,“这么着,那就开始吧!”

    站在奕身侧的陈卓点了点头,猛地跨前几步走到检阅台中央,一脸肃然的拔出佩剑往空中一挥,骤然间,整个较场内哗的一声,所有队列如同一个人一般,在举着指挥刀的军官指挥下,开始列队走过检阅台前。

    “楚越,快看,那个是不是陈卓?”顾思渝此时举着望远镜,胸脯激动的一起一伏,一个劲的催问光绪。

    光绪只是微微一笑,指着较场内说道“那个站在检阅台上着指挥刀的就是陈卓。”

    顾思渝把望远镜在手里摆弄了半天,忽然放下望远镜撅着嘴说道,“太远了,我看不清楚他的脸。”

    望着她那副既兴奋又失望的神情,光绪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那我可就没有办法了,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望远镜了,这个地方都是拖了不少关系才进来的,要是把你放到百姓堆里,你连人影都看不到。”

    顾思渝气呼呼的瞪了光绪一眼,忽然莞尔一笑珠在眼眶里转了转,一看就知道又在打什么主意了。

    “看不出来你还挺有本事的嘛,算了,原谅你了。要不这样改天把陈卓请到我家里,我煮咖啡给你们喝正的巴西咖啡………”

    “那可不行,我可没有那么大的面子,你以为陈卓是谁都请的到的啊?”光绪故作严肃的说道,心里却怎么也想不通,这个小姑娘怎么就这么上心了,还非得看清楚不可。这陈卓成天冷面冷脸的什么看头嘛。

    “不请拉倒,我让我大哥去请有林启兆大人,他们出面总行了吧。”看得出顾思渝今天是特别高兴点都没有沮丧劲,竟然是早就胸有成竹的样子。

    光绪只是静静的含笑望着她着她任性的样子,心里面像一块浸水的海绵一般,温暖而湿润。

    此时,较场内猛然响起一阵地动山摇般的喊声,“皇上万岁!陆军第一师威武!…………”

    顾思渝就像是错过了什么似的,慌忙举起望远镜,一边看一边挥着手说道,“你快看,你快看,他们走过来了,太威风了,比洋人的军队都还威风…………”

    过了许久,顾思渝似乎想起了什么似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身问道,“咦,你怎么不参加检阅呢?你不是也是新建陆军的吗?”

    早就知道这个小姑娘回这样问,光绪故意显得很无奈的说道,“今天检阅的是陆军第一师,我是总参谋部的,所以不参加。”

    “原来是这样………”顾思渝点了点头,显得非常遗憾的神情,“这样的仪式,错过了真的很可惜啊!”

    着,顾思渝偏着头,仔细的打量了光绪几眼说道,“我知道你是谁了……”

    光绪猛然间一愣,难道林启兆他们泄露了自己的身份?一时之间,竟然也有些不知所措

    。

    顾思渝似乎没有觉察到光绪神情的变化,背着手垫着脚尖,像跳舞一般在地上走动着,嘴里说道,“我看了你以前发表在时务报上的文章了,是林启兆大人找来的,我没有想到你那么厉害,在甲午前就将我们国家和日本的形势说的清清楚楚,唉,可惜当时没有多少人相信啊………”

    妈的,林启兆会办事,有前途!光绪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了一句,不过也猜得出林启兆这样做,估计是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自己的身份,所以拿报纸来掩饰而已。

    正准备借这个话题拓展开去的时候,顾思渝忽然静静的说道,“其实你写的那些道理我也不是完全明白,但是我看的出来,你是很希望我们这个国家富强起来的,这一点真的很像我一个朋友的语气………”

    “是谁?”光绪下意识的问道,心里竟然微微有些紧张。

    顾思渝脸微微红,扬起头说道,“是我同学的哥哥,在旧金山,他经常给我们演讲,和你说的都很像,不过,他和你们不一样………”

    顾思渝忽然压低了声音,神秘的样子说道,“他说我们这个国家要有希望,就必须推翻满清**,建立民主共和,就像美国那样,成为一个民族自由的国家,你觉得他说的对吗?”

    光绪的脸慢的沉了下去,静静的看了顾思渝片刻,光绪看似不经意的问道,“你在旧金山的时候,认识一个叫孙文的人吗?”

    顾思渝想了想摇了摇,“不认识,也没有听说过。”

    “这话以后不要在外面乱讲,在大清讲这些话,是要杀头的,明白吗?”光绪有些心绪烦乱的说道。

    顾思皮的吐了吐舌头,“我知道我不会对别人说这些话的我是相信你,把你当做我的朋友,而且我真的觉得你身上有些东西和我那个朋友很相像,是不是男人都是这样的,热血,冲动,有理想,满脑袋都是国家民族啊………”

    “也不完全是,年轻的时候是这样,了就不这样了。”光绪摇了摇头忽然有些说不出来的沉郁。

    “我们这个国家就是太老了,所以很多时候让人看不到希望。对了,你在美国读书,应该知道在英语里面们这个国家被称作china,而这个词原本的意思应该是瓷器。在西方人眼里们这个国家就像是一件瓷器,外表精美,可是轻轻一碰就碎了。如果因为它不坚固易碎,就要把它砸烂了重新再做一个,你能保证做出来的就一定精美而坚固,如果做出来的还是一件瓷器又怎么办呢?……………………”

    顾思渝咬着嘴唇懂非懂的望着光绪,忽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你说的太深奥了,我都没有听太明白在美国学习的是音乐,钢琴听过钢琴弹奏吗?”

    “听不明白没有关系,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你那位朋友,就把我刚才问你的话问问他,听听他怎么回答。”光绪转头望着远处,目光深深的,有些无法言喻的茫然。

    顾思渝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像是犯了错的小孩一样,低着头站在光绪身边说道,“我是不是说错什么了?我知道你们这些新建陆军的军官都骄傲的很,都很忠于皇上,我也没有说他说的就是对的,我只是好奇,看了你写的文章觉得你很有学问,所以想问问你。”

    光绪回过头,看着她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不觉笑了起来,“我也是随便说说而已,但是你要记住了,不要再对别人提起这些,尤其是不熟悉的人,是要杀头的!”

    光绪用手在喉咙上面比划了一下,做出很凶恶的样子。

    见光绪没有生气的样子了,顾思渝一下子又恢复了刚才活蹦乱跳的样子,皱着眉头说道,“才没有那么严重,你这是在吓唬我,我只是转述别人的话,又不代表我自己。我当然也希望我们国家富强,可那应该是你们男人的事情……”

    到这里,她似乎忽然间想到了什么,猛地往前一步紧紧的盯住光绪说道,“我想起一件事情了,你老实坦白,是不是你每天让人给我送花啊?”

    光绪一愣,不知道她怎么忽然想到这件事情上去了,随即很严肃的摇了摇头。

    “你撒谎,我在京城就认识你一个人,不是你还能是谁?”顾思渝咄咄逼人的说道。

    光绪忍不住大笑起来,刚刚的郁闷似乎也被她这个样子全部一扫而空了。

    “是我让人送的,怕你不喜欢,所以没有告诉你………”

    “你以后还是不要给我送花了,”顾思渝忽然皱紧了眉头,有些说不出来的古怪神情说道。

    光绪情不自禁的收起笑容,有些奇怪她忽然如此神态。

    “在西方,一般的礼仪,男士送给女士的都是玫瑰花,”顾思渝抬头看了光绪一眼,忽然不说话了。

    “怎么回事啊?这没有什么不对啊?”光绪大为惊奇的望着她。

    “才不对呢,你去看看你送给我的话,什么杜鹃,牡丹,芍药,反正什么花都有,倒是才采摘下来还沾满露水,可是把我那里都快变成万国花展了,要是在美国,别人都会笑话我的。”

    光绪一愣,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妈的,小德子这个太监,给老子丢脸丢大了。

    “从明天开始,每天一束玫瑰花,我保证!”光绪忍住笑说道。

    “我才不稀罕呢。

    ”顾思渝看了光绪一眼,转身拿起望远镜大声说道,“不许和我说话,不许影响我,我要看阅兵仪式!”

    这章写到这里都快四点了,写的很有感觉,其实我也不喜欢太沉重的东西,我希望保持这样的状态。大家多给我点掌声,掌声,鲜花在哪里啊?对了,不要乱七八糟也给我弄一大堆花过来,一点点月票,一点点打赏,一点点订阅就够了。

    兄弟们,晚安,我累死了。

    

第三十八章 生如夏花(二)() 
着寒光的刺刀如林,军靴在大地上响起如雷般的脚年轻而坚毅的面孔排成整齐的方阵,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滚滚而来的时候,在这一刹那,丰台大营外围观的人群都看得有些目眩神迷,张着嘴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他们都在天子脚下的京城里呆着,多少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的,可是何曾见过这样一支完全西式操典的近代化军队?当闪着寒光的刺刀与雄壮的脚步声扑面而来,忽然之间,每个人的心头都像是汹涌澎湃着的潮水,铺天盖地的冲撞着、挤压着、翻滚着………更不要说这支刚刚成军的陆军第一师,老底子就是那支从辽东一直冲杀到辽南,横扫日军如卷席的新建陆军虎贲。那种百战沙场后的精悍和肃杀,就如同较场中央那面军旗上绘着的苍龙,在风中舒爪张牙,气吞山河!

    在一阵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过后,人群当中便是再也无法抑制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皇上万岁!陆军第一师威武!万岁!万岁!…………”

    此时此刻,整个丰台大营内外已经像烧开了的水一般沸腾起来,每个人的眼中都发着光,心口怦怦直跳,在莫名的激动与振奋中声嘶力竭的欢呼着,雀跃着………

    这个国家不是没有热血,不是不能被激发出来,它是躺在过去的辉煌里面太久了,躺在一个数千年的大梦里面,习惯了在酣然沉睡中变成了一潭死水。当洋人的坚船利炮轰然开进,从大沽口直至北京城,当颐和园被烧成灰烬的时候,这个老大帝国曾经在疼痛中睁开眼睛看了看那一刻它也只是在梦中翻了个身,换了个睡觉的方式从习惯了辉煌变成了习惯屈辱。

    割地?没有关系,大清地方大着呢,赔款?不就是银子吗?反正咱大清又不缺银子。《天津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北京条约》、《》:珲条约》………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一个又一个的割地赔款,国人在孱弱中变得麻木麻木中失去了血性,在昏昏然的鸦片烟雾中醉生梦死。

    直到甲午,直到被一个比清弱小几十倍的日本生生的从大清身上割下一块块血肉的时候,这个衰老而自以为是的帝国才真正感觉到了痛楚,感觉到了茫然,感觉到了无法抑制的愤怒和屈辱!

    而眼前这支新的军队像是在漫漫黑夜中劈开的一道闪电,在照亮了这个国家的衰老虚弱时,也让人看到了一种寒光出鞘的男儿血性!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被人的裹脚布纠缠千年的国家,终于在这个时刻,在闪着寒光的刺刀丛林和威武雄壮的脚步声中然爆发出了男人的阳刚之气!

    “皇上万岁!陆军第一师武!万岁!万岁!…………”

    此情此景。让应邀来地各国公使们都满脸地震惊和茫然。十年后当时在阅兵台上目睹了整个阅兵过程地英国《泰晤士报》著名记者莫里逊。在他地自传游记《帝国往事》中这样写道:

    那一刻当人群爆发出一阵经久不地欢呼声时。我忽然感到无比地震惊和迷惘。

    这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地阅兵仪式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大清刚刚组建地陆军第一师地成军仪式。可是让我感到意外地是。这样一个在各国公使眼中平淡无奇地阅兵仪式。竟然会在丰台大营内外激发出如此狂热地震荡。

    望着那片山呼海啸般地人群。我确信。我地大脑在那一刻出现了短暂地空白。我记忆中这个古老帝国地臣民们从来都不是这样地。他们含蓄而沉默、矜持而呆板、信守儒家地中庸之道。从来不擅于或者根本不会。用外露和热情地方式去表达自己地感受。然而今天我忽然发现自己错了。

    似乎是冥冥当中有一支手。把他们地胸腔一把撕开。让他们并不强壮地身体。猛然间迸发出了一种从未有过地力量。这种力量是如此地震撼人心。以至于我地直觉和我地理智都同时告诉我。这支冥冥当中地手是真实存在地。而且毫无问就是那位大清皇帝。

    我这样认为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据说此次阅兵仪式就是在那位皇帝地提议下举行地。也是他坚持让京城里地百姓前来观看。以那位皇帝惯常地在每个关键节点上面借力用势地手段。眼前地这一切似乎更像是他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地安排。

    然而正因为如此,我却更加感到意外和困惑,当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出现的时候,那位大清皇帝却并未出现在阅兵仪式上。

    想象一下,他不动声色的主导了一切,用他一手创建的那支军队,激发起了他的臣民们从未有过的激情和狂热,在万众欢呼的时刻,他却又悄然消失在人群的视野之外,或许此刻正在某个地方默默注视着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情景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我相信此刻不只是我,恐怕在场的各国公使们心中都存着这样的问。

    伴随着这个问的同时,是更深的困惑和焦虑。这一点在我与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的私下交谈中也感觉到了,从目前的局面上看,大清这个古老的帝国

    老而落后,即便是在那位睿智而强硬的皇帝带领下,然停留在原地,并未真正迈向近代化国家,这个国家的基础,它的思想观念,它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过有一点却不能不让人感到费解,这个国力还很衰弱的国家正在拼命的扩充军队。

    前不久那位大清皇帝公布了在5年内编练1c个师的规划,根据我从欧格讷公使那里获得的信息,最快在今年年末,大清就有可能完成1师的组建,或许真正形成战斗力还要一段时间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位皇帝真实的想法绝不会仅仅停留在编练1师的新式军队上联系到此前他已经向大英帝国订购了三艘最新式的军舰,那么我不由得不发出问,那位皇帝扩充军力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

    难道那位皇帝仅仅想靠着一支军队,就能够引领他的帝国走向强大吗?这显而易见是荒谬的,而且也是可笑的个古老帝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方面,都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世界了,单一的军事手段是毫无意义的徒劳之举相信那位皇帝心中也不会荒谬到想用建设一支看起来还算强大的军队,去改变这个帝国的现状,否则他就真的变成了东方的堂吉德了。

    那么,如果那位皇帝没有这样荒谬的想法他这样做的真实用意就显得相当可怕了,除了针对日本外,我实在看不出他还有什么别的目的。中日之间刚刚才签订合约,他就已经开始整军备战,对于这样一个结论,我也感到无比的震惊可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或许就是即将到来的事实管没有多少人会相信我这样一个结论……………(以上节选自莫里逊《帝国往事》一书第十二章,1905年英国牛津出版社出版)

    ……………………

    “皇上驾到!”随着门外卫兵的一声高喊本喧闹的总参谋部会议室里顿时一片肃静,所有被召集前来开会的军官们都哗啦啦全部跪在了地上。

    光绪手里拿着鞭军靴澄亮从门外大步走了进来。环顾了跪在下面的众人一眼,光绪皱了皱眉头,手中的马鞭在桌上划了几下,似乎是在考虑什么,沉吟片刻后说道。

    “都起来吧,军人,老是跪着么样子?……陈卓,依朕看在军营当中,干脆就把这跪拜之礼给废除了吧。军人,就是要站着去死的,要有军人的荣誉感!既然现在是仿效西方进行军制改革,朕的意见,就一股脑把那些瓶瓶罐罐都打烂,留着一条遮羞布干什么?这跪拜的礼仪,恐怕迟早也是要废掉的,就先从军队开始吧………”

    “微臣遵旨!”陈站起身来,面色沉静的说道。

    光绪不再多说什么,扬了扬手,刚身站立的众人,顿时肃然的坐在了长形会议桌前,光绪也缓缓的坐了下来,望着墙上那幅巨型地图,淡淡说道。“开始吧。”

    今日的这次会议,是编

    不大的屋子里面片肃静,陈卓站在地图前,表情严肃的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

    “按照皇上的旨意,今天的军事会议两个内容,首先是检讨甲午一战我军的得失,以为将来作战之参考。其次是未来陆军建设的规划设想。

    下面,我先就甲午一战我军的得失做一个简要的总结。”陈卓说着,举起手中的细长木棍,敲打着地图上辽东辽南的位置。

    “甲午一战,我大清能够在极为困难的逆境中重创日军主力,总参谋部和霍斯特等西洋教官经过反复讨论后,一致认为我军反败为胜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战略战术应用得当,思路清晰,尤其是对战场宏观态势的控制方面。我军从一开始便明确了集结兵力于辽河一线,阻挡日军攻击辽西平原,然后寻机歼敌的作战构想。皇上更是亲赴田庄台督战,吸引了日军在辽东辽南的重兵集团,为新建陆军第一镇集中优势兵力重创日军第五师团,以及其后迂回包抄日军创造了条件。

    二是武器装备火力配置都远远优于日军。新建陆军一个镇的火炮配置相当于日军一个师团的两倍,士兵使用的也全是毛瑟枪等优良步枪,性能远远优于日军使用的村田式单发步枪。即便是北洋淮系各部,所用之武器也要优于日军,因此我军才能够在与日军的拉锯战中压制住日军凶猛的攻势,挫败了日军以图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

    三是后勤保障优于日军。我军是内线作战勤保障较之于跨海作战的日军,原本就占据着极大的优势加上皇上提前半年便让林启兆等人在锦州至田庄台一线,构建了两个重要的军需仓库,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后勤装备,还招募了数以万计的民夫运送物资弹药,有力的保障了前线的作战。特别是在刑天长途奔袭旅顺焚毁了日军大部分后勤

    ,日军的战略优势荡然无存,只能被迫退守辽南。能够扭转败局勤保障当居首功……………………”

    到这里,陈卓略微停顿了片刻,本来就冷漠无比的脸上,眉头皱得似乎更紧了。

    “除开这些客观条件外单单以军队的战斗力而言,我只能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乏善可陈。我军无论是在士兵和军官素质,战场的作战指挥,步炮协同作战,各部之间的联络配合等方面与日军相比毫无优势可言,甚至还处于劣势。因此甲午一战我们只是险胜,更或者可以说连胜利都谈不上只是和日军打了个平手…………所以我的意见,甲午与日本的这一战们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本钱,如果不是刑天出人意料的攻袭了旅顺,如果不是日军受后勤保障制约无力再战,此战孰胜孰负还未可意料。我们以优于日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预先还做了精心的准备,却只能和日军打个平手,这说到底就是输了!”

    陈卓的话音未落,会议室内便传来一阵低低的躁动,新建陆军从辽东横扫到辽南,先后全歼日军大岛义昌旅团和谷川好道旅团,就连北洋各部也打得极为顽强,如此显赫的功绩此时在陈卓口中,却只是乏善可陈四个字,众人脸上不觉都有些吃惊和不平,但是以陈卓在军中的威信,和今日皇上亲自坐镇总参谋部,此时众人心中再有不满,也没有一个人敢于站起来反驳。

    “不要以为打赢了几次仗,就自认为天下无敌了。这次日军所以会全线被动,有很大程度上是对于我新建陆军并不了解,再加上此前一再大胜,犯了过于轻敌的毛病。你们在座的都是和日本人交过手的,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如果日军有我们这样的武器装备,有充足的后勤保障,以我们一个镇的兵力,敌的过日军一个师团吗?”陈卓面色铁青,冷的哼了一声,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