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域风云-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永镇大怒,转身就打李田氏,众人不明所以,急忙相劝,李永镇身材健壮,哪里能轻易劝得住,一番争斗下来,众人才算止住李永镇,都说道这样打下去,就算是李田氏杀了人,李永镇私自打杀了李田氏也是个死罪。

    正自纷乱间,有人传说道汉人设了官府,可以接受案件,李永镇于是令邻居抬了弟弟的尸体,亲自绑了李田氏前来申冤。

    欧阳自远听了李永镇这一番话,却没有急于再问,而是转身招手叫过一个士卒,低声命令他速去请赵天成写一个文书,告知百姓,本衙门只受理汉军与百姓的冲突,其他一概不理。

    原来他方才听李永镇说话,方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来鸣冤的,弄了半天,老百姓乱传话,把这个衙门当成是县衙了。

    下罢命令,他这才转过身来查看李永安的尸体。

    skbshge

第209章 神断(三)() 
李永镇见欧阳自远查看弟弟尸体,在一边却仍说道:“汉人大将军,我们的祖上本也是汉人,但这西域风俗,男女之间甚为随便,随时可以私奔改嫁,我们苦守了规矩多年,现在却越来越多的女人不守妇道,汉人大将军,你来了真是太好了,请你把这规矩也正一正吧!”

    欧阳自远嘿了一声,这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杀夫案。

    汉人的习俗,有三从四德,所谓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又要求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女子从一而终,轻不改嫁(小注:这些习俗其实是自宋才大行其道,此处行文需要,学者达人,不必深究,此后再有穿越的习俗,不再一一声明),然而西域之人,哪里有这些要求,男女之间随时婚配,随时分离,一边是汉人的习俗,一边是西域的习俗,这两种习俗之间发生了冲突,而蒲犁是以汉人习俗占优势的,所以一些深受西域习俗影响的女子就只好铤而走险,谋杀亲夫了。

    自然,这并不能成为这些女子无罪的理由,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习俗的冲突有多激烈。

    不过,欧阳自远可没那本事来改变习俗,就算有这本事,也没这时间。他不是风化教官,只是一个将军而已。

    他口中含糊应付着,细细查看那尸体,却见尸体固然是双手反背,却没有绑着,不由起疑,问道:“李永镇,你所说的不对啊,这尸体没有绑着。”

    李永镇“嗐”了一声,答道:“汉将军大人,你怎么不明白呢?那绳子本就烧化了,只剩一个绳子形状的灰在上面,现在一路抬到这里来,当然早都没了。”

    欧阳自远嗯了一声,心想这倒是合理,只是空口无凭,他转头问抬尸体来的邻居,可能证明李永镇的话。没想到,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摇头。

    原来几个人当时都在外面,只有李永镇一人进了废墟,再出来时就要打李田氏,众人一番争执,搅的废墟上灰尘飞扬,待得再去抬李永安尸体时,哪里还有什么绳索的灰尘形状了。

    李永镇见无人可以为证,不由有些发急,叫道:“汉将军大人,我李永镇一向不说谎话的!”

    这一回,几个邻居倒是纷纷点头,证明李永镇从不说假话。

    那一边,那女子李田氏却叫了起来,她说道自己绝没有杀了李永安,李永镇不说假话,难道她就说假话了?她父母双亡,只有丈夫一个人为依靠,怎能会杀了丈夫?

    李永镇听得李田氏不承认,大怒道:“你不要胡扯!你和王真那混小子眉来眼去的,以为大家都看不到?”一边说一边又要上前开打。

    欧阳自远急忙止住李永镇,心想这倒有些难办。

    现在李永镇空口无凭,李田氏不认罪,这可不能乱断案,他在那里想了一想,突然想到一事,上前去伸手,掰开了尸体的嘴就往喉咙里看。

    一边上,一个士卒一下没忍住,笑出声来。

    此前一位是用锡灌入丈夫喉咙杀人,怎么可能个个都这么杀人?这将军大人指挥作战倒是不错,但这种断案办法,可实在有些搞笑了。

    欧阳自远横了那士卒一眼,没有说话,只是细细看着尸体的喉咙,良久,终于抬起头,说道:“李永镇,你没有说假话,这人的确是被杀的。”

    此言一出,李田氏大叫了起来,说道将军大人乱断案,就算说是她杀了人,也得给个证据吧?现在将军大人只看一看死者的喉咙就说是被杀的,实在不能服人。

    欧阳自远冷笑一声,招手令李田氏近前,指着死者的喉咙问道:“你细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李永镇听得这种话,哪里还会客气,也伸着脖子细看。

    两个人瞪着眼睛看了好一会儿,仍是不明所以,李田氏叫道:“这里什么都没有,将军大人,你眼花了!”

    欧阳自远嘿了一声,答道:“不错,正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他才是被杀的,来人,带走李田氏!”

    士卒才要上前,李永镇却一伸手,叫道:“不可!我不服!”

    欧阳自远一呆。

    什么?不服?不是你来告李田氏杀人的吗?现在断案断成是李田氏杀人,你倒不服了?他奇怪的看向李永镇。

    李永镇搓着手,说道:“汉将军大人,我是亲眼看到了我弟弟被反绑,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证,算空口无凭,将军大人说我弟弟喉咙里什么都没有就认定了他是被杀的,以后让我李永镇怎么服人?我一生从不说谎,但现在人家问起,我可解释不了,还请将军大人找到真正的证据,也好让我李永镇能挺直了腰板做人。”

    欧阳自远不由笑了起来。

    这个李永镇还真是一个正人君子,虽然看起来很是粗豪,但还真是一身正气。

    他虽然痛恨李田氏杀了自己的弟弟,但没有拿得出手的证据,他宁可反对判李田氏死罪,还真是认理不认亲。听李永镇的意思,其实也在指责欧阳自远乱断案,没有证据就胡乱下结论。

    不过欧阳自远并不生气,相反,他倒很喜欢李永镇这个性格。如果象这种人占了大多数,只怕大汉已是天下第一强国了。

    只是,这个理由他还真不能解释,因为按李永镇的逻辑,他要是仅凭解释,也一样的是空口无凭,这理由,得李永镇自己发现才行。

    欧阳自远想了想,问道:“李永镇,你家里可有两头猪?”

    李永镇大吃一惊,不由后退了一步,叫道:“汉将军大人,你真是神仙,你怎么知道的?”

    欧阳自远扑哧一下笑出声来,答道:“我不知道,我只是问你,你家里有没有两头猪,要是有的话,可愿意牺牲这两头猪为你弟弟申冤。”

    李永镇一拍胸口,大声道:“就是倾家荡产也愿意,何况两头猪!”随即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汉将军大人,可是要我贿赂你?这两头猪。。。。。。”

    这一回连李田氏都笑出声来。

    李永镇虽然是压低了声音,但他嗓门本就大,就算压低了声音也人人听得到,这句话一说,众人无不带了笑意。

    你见过在公堂上公然要贿赂的没有?就算要,堂堂汉军统帅,岂能是两头猪能贿赂得了的?

    欧阳自远也笑了起来。他现在感觉这李永镇真是可爱的有趣,他一本正经的摇头道:“不是。你既然有两头猪,这就回去,先将一头猪杀死,另一头猪要活着,然后将两头猪都扔在火堆里烧死,做完了这些,将这两头猪都抬来,我来告诉你你弟弟被杀的证据。”

    李永镇听的直发晕,不明白两头猪和弟弟的死因有什么关系,但汉将军大人既然发了话,他也没办法,听得慢慢转身,嘴里嘀咕着:“这算什么仙术?”

    打发了李永镇,欧阳自远才回座位,却听得门前又是一阵惊叫,一条蛇进来了。

    没错,是一条蛇进来了。这蛇倒不是自己进来的,是被一根木头给挑着进来的,而且不是活蛇,那蛇通体乌黑,肉都烂没了,只剩下皮连着骨头,被木头挑着进了门,那木头,则拿在莫尔兰的手里。

    莫尔兰一脸的恶心,手拿着木头,让那蛇离自己远远的,对欧阳自远说道:“末将去验尸了,在尸体肚子里发现了这玩意儿。”

    欧阳自远看着那蛇,看了好一会儿,越看神色越严峻,终于转过头来,对查兰喝道:“你还不从实招来!”

    查兰的脸色惨白,却死撑着,叫道:“一条蛇什么能证明我有罪!棺材烂了,有蛇进去了,很正常的事!”

    欧阳自远的脸色铁青,他好象也被恶心着了,却不是被那蛇,而是被查兰,或者说,被查兰那丑恶的杀人之法。他冷冷的说道:“这蛇连肉都化了,没个一年的光景不可能化成这样,你说衙门开棺验尸多次,怎么可能都没发现这蛇?”

    查兰却找到了欧阳自远话里的破绽,叫道:“开棺那么多次都没有这蛇,现在怎么会有这蛇?这是栽赃陷害!”

    啪!

    欧阳自远一拍桌案。

    他真的怒了。

    杀人的事他也看多了,但从没想到会有如此丑恶的杀人法,这查兰居然抵死不认,实在让他愤怒,他怒哼一声,对莫尔兰说道:“你传令下去,悬赏活的毒蛇,要十条,都装在一个桶里,再将这查兰脱光了衣服,绑了手脚装在里面,让她自己验证一下,蛇怎么会出现在尸体里!”

    莫尔兰听得欧阳自远要如此处罚查兰,实在有些于心不忍,但方才查兰居然说她在栽赃陷害,也实在生气,答应一声就要出门,查兰听得欧阳自远如此吩咐,想起丈夫死时的惨状,不由心胆皆裂,大声叫了起来:“不要,不要,我认罪!”

    “把你怎么杀了你丈夫的交待出来!”欧阳自远怒喝道。

    查兰犹豫了一下,见莫尔兰仍在一边等待着去传令,心知不交待不行,何况方才欧阳自远的说法,明明的已经知道了她是怎么杀人的。只得叹息一声,交待了经过。

    skbshge

第210章 神断(四)() 
原来,查兰的丈夫体弱多病,自婚后不久就病倒在床,起居都要人服侍,甚至大小便都要在床上。查兰服侍了一段时间,不由心生厌恶,但汉人的习俗又是从一而终,无奈之下,她想出了一条毒计。

    她提前买了一条毒蛇,装在竹筒里,一天,丈夫解了大便,查兰忍着恶心帮忙去清理丈夫的屁股,一边却悄悄的将竹筒底端烧热,将竹筒的口对着丈夫的肛处打开了盖子。

    那毒蛇受热,一见前面有空隙,向前急窜,直接从丈夫的肛处钻入了肚子里,丈夫连声惨叫,打了几个滚,就此死去。

    也正因如此,虽然数次开棺验尸,甚至开膛剖腹,却是全无发现,因为那蛇是在死者的肠子里,就算剖腹也不会把肠子都割开看,结果,虽然明明是她杀了人,却是没有证据。

    然而,这一回欧阳自远又要开棺验尸,此时事隔已经一年,丈夫的身体早就烂没了,肠子更不可能存在,如此一来,那蛇就会显露出来,想到这个,查兰怎么能不着急?一急之下,反而大乱方寸,结果露出了马脚。

    欧阳自远也正是看到这蛇,想到多次开棺验尸都没有发现这东西,细想之下才想到了这个可能,现在经查兰说出,堂上人众无不一脸的恶心,人人都没想到会有这等悍妇,居然以这样的方法杀人。只听咕咚一声,德林已经晕倒在地。

    她多年申冤,现在冤案得明,但得知儿子居然死的如此之惨,悲喜交加,实在承受不住。

    欧阳自远急令将德林救到一边,下令将查兰关押,此时门外又是一阵焦臭传来,只见李永镇和几个人抬着两口烧的乌黑的大猪进了门。

    李永镇进了门,指挥着人将两口猪一左一右放好,对欧阳自远说道:“汉将军大人,左边这个是先打死的,右边这个是活着烧的。”说完等待欧阳自远的说法。

    欧阳自远一笑,心想这李永镇倒也不是没有心计,至少知道记好哪口猪是先打死的哪口是活着烧的,明白这样做肯定是有目的。

    他对李永镇说道:“你且掰开猪嘴,细看下两口猪的喉咙,告诉我有什么不一样的。”

    李永镇也不嫌脏,伸手就掰开猪嘴,一一查看清楚,答道:“左边这口猪嘴里全是灰,右边这口猪嘴里很干净。”

    欧阳自远点头,继续问道:“你可知这是为什么?”

    李永镇沉吟了一下,慢慢答道:“嗯,左边这口先死了,再烧时灰不会进口,右边这口烧的时候还活着,挣扎嚎叫。。。。。。混蛋!”他说到这里,突然大骂了一声,转头就要往李田氏处冲,边上的汉军士兵早有准备,急忙拉住。

    欧阳自远叹息了一声。

    这就是他想告诉李永镇的。

    猪是如此,人也一样。

    人如果先是死了再烧,嘴里不会有灰,但如果是活着被烧死,挣扎嚎叫之时,怎能没有灰进入口中?所以他方才才说,正因为死者嘴里什么都没有,所以才认定是被杀的!

    他传令将一众案犯押下,打发了众人,却感觉着身体好生疲倦。

    这一晚他一路行军,早晨才到就来处理案件,实在是累了,他打了个呵欠,慢慢起身。此时堂外已经没有申冤的,因为那公告已经贴出来,声明只接受汉军与百姓的争执,其他争执都去衙门处理,众百姓只得散去了。

    莫尔兰见欧阳自远终于处理完了事务,急忙上前,笑道:“累坏了吧?还是你能耐,这样复杂的案子,就这么说破就破了。”

    欧阳自远笑道:“再复杂,也没有战场上复杂,这些东西,倒也难不倒我。”

    莫尔兰心中更是高兴,说道:“再上战场,我可是常将军啦,你知道吗?”

    欧阳自远叹息了一声。

    他本就是为这事而来的,却断了一大堆的案子。他拉着莫尔兰转入后堂,轻声道:“赵将军和我说了,我不同意提升你。”

    莫尔兰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她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终于成为将军了,现在欧阳自远却告诉自己不行,一腔的高兴化为乌有。她看着欧阳自远,问道:“为什么?因为我不会办案子吗?”

    欧阳自远摇头:“我是先不同意了赵将军的提升申请才来的,与你现在会不会办案子何干?何况你是军人,办案不是你的本职,不会办案,又怎能影响提升?”

    “那你为什么不让我升职?”莫尔兰有些着急了。

    欧阳自远看了看四周,终于低声说道:“莫尔兰,你是匈奴人,我是待罪之身,现在我是汉军统帅,千惠是定远将军,如果你再成为常将军,你倒想一想,皇帝的心里会怎么想?”

    欧阳自远愣了一下,想了一会儿,终于长叹了一声。

    不错。一个匈奴人,一个待罪之身,现在一家三口手握军权,能不让皇帝心中不安?欧阳自远的任命是没办法的事,柳千惠则早是定远将军,这些都可以理解,但如果莫尔兰以匈奴人的身份、欧阳自远的妻子的身份在军中快速升迁,特别是升到了将军一级,这可是大事了。所谓伴君如伴虎,如果让皇帝起了疑心,他们这一家子又怎能安稳生活?

    莫尔兰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叹息一声,说道:“罢了,我就当我的牙将吧。”

    欧阳自远一时也是无语。

    有功而不能赏,实在是不象话,但形势如此,却又实在是不能赏。

    夫妻二人一时相对无语。

    良久,莫尔兰终于一笑,说道:“算了。我一个女子,还是关心我的丈夫为好,走吧,咱们好好休息一下。”

    欧阳自远心里知道这是莫尔兰在安慰自己,但他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点头答应。

    三天后,汉军再次启程。这一回的目标是和蒲犁互为盟邦的依耐国。

    不过,这一回汉军中又多了一千人,都是蒲犁人。

    原来汉军进了蒲犁城,全不似早行传言的要屠城,更不是想象中的凶神恶煞,反而很守规矩。赵天成拼命救了要跳城的百姓更让人感动。

    这以后,欧阳自远的公正断案也同样让人传颂。

    尤其是李永镇,他对于欧阳自远大是佩服,四下里宣传汉军的优点,四下拉人,最终将一些心向中原的人拉来千余,要投汉军。

    这一下让欧阳自远大是为难。

    这些人固然心向中原,但要说他们对汉军不恨,却实在是不可能。毕竟,这些人国破家亡全是汉军所为。他本打算拒绝,但李永镇却说出另一番话来。

    原来这些人不只是心向中原,而且,他们的家人在这一场大混乱中纷纷逃往依耐,这些人心中惦记着家人,想去依耐看看,但他们现在已经亡国之民,哪能说走就走,所以这些人私下里和李永镇也提了条件:大家都忠于汉军,只是不为汉军作战,只为汉军做些搬运粮草之类的后勤工作,条件只有一个:依耐城破,他们的家人汉军不能屠杀,而且要照顾。

    这个条件其实很有些想当然。

    汉军现在虽然说不上人手充足,但毕竟还不缺这一千人,凭什么要接受他们而保证他们的家人安全,而且还要给以特别照顾?

    但欧阳自远一听这条件,却痛快的答应了。

    原因并非是他就缺少这一千人,而是为了攻心。

    汉军再强,也不可能见一城灭一城,来一人杀一人,毕竟西域是要征服不是要灭绝,接受这一千人的条件,目的不是给他们特殊照顾,而是让西域各国看一看,汉军其实并不想拿他们的人民怎么样,只是想征服西域,保证西域不再叛乱而已。

    也正因如此,欧阳自远才痛快的答应了这个条件。

    汉军起兵前行,不出三日,却得了个意外的消息:依耐人居然说动了西域多国,各国大量派出部队,在依耐城前聚集!

    这倒也可以理解。

    此前西域联军入侵中原,各国有出兵的有不出兵的,有多出的有少出的,但都是留够了守卫本国的力量才出兵,毕竟那是入侵。但现在,汉军在西域攻城掠地,战无不胜,当者灭国,各国哪能自安,就算没有依耐来求援,各国也都想着联手一战了,何况有依耐求援做引子。

    这当中,精绝国特别卖力。要知道它是两大战争发起国之一,但另一国皮山已亡,精绝人心知汉军饶了谁也不会饶了自己,所以更是发挥影响力组织援救。

    如此一来,依耐居然得到了一半以上的西域国家的兵力支援。

    欧阳自远对此倒也早有心理准备。他知道,这样的情形早晚会发生,只怕还不止一回。所以听了这消息,他也只是笑笑,下令严整部队,继续向前,准备迎接这一场大战。

    离依耐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将至一个小小的游牧部族聚集地乌拉特时,探马来报:前面发现大批西域部队,当是各国联军。

    欧阳自远下令扎营,随即派出探马去打探消息。

    skbshge

第211章 大战(一)() 
没想到探马去了三拨,居然无一能打探得确实的消息。原来乌拉特附近,西域军巡逻队极多,探马居然无法接近,只能远远的看着那一大片帐篷。问题是乌拉特本是西域平民聚集之所,也没办法分辩那些帐篷究竟是平民的还是军队的,所以西域军究竟有多少人,实在不知道,只能约略估计,应当不下十万。

    欧阳自远可不喜欢不知道敌情的情形下乱攻击,他干脆下令全军休息,待明日再派探马加意打探。

    然而,西域人没有给欧阳自远再次打探的机会。

    次日一早,西域军大起,向汉军逼近,当欧阳自远紧急聚将后,探马终于回报了,首先是知道了统帅是精绝人多里安克钦,其次,这一回,终于知道西域人有多少兵力了,那数字是:二十万!

    所有听到这个数字的将领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二十万,汉军连西域降兵在内一共十一万一千,该如何击败敌人?

    欧阳自远下令全军列阵,先不放众将各归其队,而是与众将一起立在阵前观望。

    远处,一股高高的尘烟在慢慢的卷向半空。

    那尘烟当然是骆驼行进时所扬起的,但与此前不同,以前西域人来攻时,尘烟上卷,不断前移,因为那是西域人快速行进时带起的。但这一回,尘烟好象一堵墙一样,向前移动的慢,却极为浓厚。

    因为西域人的兵力数量太大了。虽然他们离的还远,行进速度不快,但仍是卷起了大量的尘烟。

    欧阳自远看着西域人的队伍前移,先是正面出现了一批西域军,接着,左右的地平线处也开始出现西域军,只是中路人数极多,约十五万人,左右两侧则各有约二万五千。

    钱子长第一个请战:“欧阳将军,把飞锥营调上来,敌人越多,我的飞锥车杀伤力越强!”

    欧阳自远却摇了摇头。

    西域人当然是以中路突破的队形出现的,但如果迎面受阻,他们如此巨大的队伍,中路后面的士兵完全可以向左右侧移,然后包围汉军。西域人与汉军交锋可不止一次,哪里会僵化的只知道正面攻击?西域军左右两侧只布置那么少的人,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