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霸天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上,这莫不是道家庄周所著经文?”狐殷旋即问道。
“哦?你也知道?”卫峥好奇的说道。
“道家庄子,天下士人怕是无人不知其人,无人不晓其名,所著《庄子》开篇便是此文,臣妾喜好读书,有幸拜读过庄子著作。”狐殷说道。
卫峥点点头,说道:“此文雄奇怪诞,汪洋恣肆,是寡人最喜好的文章之一。大才庄周可谓千古奇人也,超然无为,得道高人啊。”
“王上好似颇为推崇庄子?”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无名、无功,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古往今来,问道者无数,悟道者却寥寥无几,方今天下,惟庄周尔,笑看众生,逍遥游。”
闻此言,狐殷若有所思,便笑道:“王上已然悟道!”
“何解?”卫峥悠悠转身,看着她好奇的问。
“王上乃卫国之主,一国至尊,意欲逍遥,何足道哉!”狐殷闪动着美眸,与卫峥对视。国君不禁微愣,旋即轰然一笑,道:“非也,寡人只是闻道者!”
与此同时,《庄子》开篇逍遥游一文的排版已经完成,卫峥静静的目看着,此时此刻,工匠正在对排版成文的活字上墨,另一个下人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纸张来到了这里,不一会儿,一张大小合身的白纸放在了版面上。
一个滚轮毛刷小心翼翼的在纸的背面刷过,反复来回刷了几次便将白纸拾起,翻过来一看,原本洁白的纸上赫然成书,字迹无比工整。紧接着一张张白纸开始反复印刷,成文的纸上文字皆如出一辙,一模一样。
一个人在一个时辰内可以拣字两千个左右,效率非常之高。
随着印刷开始,宫中收录的大量文章,包括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都开始进行不断的排版印刷,这下终于不用昂贵的逐渐了。
卫峥专门为此开辟了一个特殊的场地,直接在宫中建立了一个“印刷厂”并设为禁区,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违者斩!
便是陈轸、剧辛这些大臣也不能。
活字印刷和纸这两样发明可是被卫峥寄予厚望,是要用这两样东西大发横财的,要是把活字印刷和造纸的工艺泄露出去,那就不能形成垄断了,发财也会大打折扣。
转瞬间便过去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的时间,到底印刷了多少书只有卫峥知道了,不过今天卫国的群臣都被国君召见。
剧辛、陈轸等一众卫国的臣工纷纷入宫面王,国君召见,众人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却也不敢怠慢。
盘龙宫正殿已经汇聚了一众卫国臣工,王座之上赫然便是卫峥,此时此刻,殿下的群臣都盯着中央陈放的一堆神秘的物品,用着锦卷纱布裹着,群臣也倍感好奇。
但见卫峥挥了挥手,一个宫侍顿时掀开了纱布,苏代一看顿时眼睛一亮,陈轸等人更是眼冒精光。
“这……是书?”右丞相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这不就是诸卿朝思暮想之物?意欲讨要?”座上的卫峥朗声笑道:“诸位尽可随意观摩!”
国君一出此言,群臣哗啦的一下便是一拥而上,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取来一本,打开一看莫不惊呼。
“这便是书?”陈轸拿起的一本装订好的书本兴致勃勃的说道,打开一看不禁瞳孔微缩,少有的流露出了吃惊的神色,“这……这……”
便是苏代也无比震惊,因为他看到手中书都是成文的,真正让他震惊的是书面的整洁,但凡是相同的字都一模一样。
“这是哪位高人所著?竟是如此一模一样,毫厘不差!”陈轸吃惊的说道。
座上的卫峥看着一众群臣吃惊的面目不禁笑了,就算是最顶尖的书法家也不可能写出每一个字都一模一样,毫厘不差。
但在不知情的众人眼中却是震惊万分,也以为是人书写的。
“诸位,比起竹简,此物如何?”王座上的卫峥忽然问道。
“一部经文即可尽入此物,真宝也!”剧辛拿着手中的书本翻阅着,惊喜万分的说道,这小小的一本书,里面的内容要是用竹简刻录,一车都不够啊。
庙堂上的群臣无不喜好阅文,对于书这等物品,一看便是爱不释手了。
就在众人爱不释手的看着手中的书本,阅读着内容的时候,王座上的卫峥又开口了:“旬日以来,寡人思量已久。寡人自即位以来,东征西讨,破宋、扫魏、败秦国,武功赫赫,然文治却是毫无作为……”
群臣顿时安静了下来,剧辛、苏代等人面面相觑。卫峥近来不问政事,而今出此一言,怕是有重大诏命要颁布了,便见群臣皆面向国君,卫峥环视着众人,说道:“武功要,文治亦不可或缺!”
“来人,笔墨伺候!”卫峥缓缓走下王座,与此同时,几个宫中侍从迅速搬来了一席案几,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只见卫峥在一面白纸上奋笔疾飞。
末了,众人便看到了四个大字。
“宇轩宫?”一个臣工好奇的念出了这四个字。
“传寡人诏,大兴土木,建轩宇宫!”卫峥放下了笔,当即下令。
轩,意寓有窗的长廊或小屋;宇:意寓宽广浩瀚的宇宙空间。而还未诞生的“宇轩宫”便是史上第一座“图书馆”,而且是国家级的。
纸的出现,意味着卫峥要与齐国的稷下学宫竞争了,百家争鸣的盛景该是从临淄转移到朝歌的时候了。
稷下学宫闻名天下,卫峥想要让朝歌成为新的文化圣地,士人向往之地,还得费些周折,不过纸这个东西是非常不错的砝码。
……
第66章:大买卖()
——
国君在殿前下达建造新的宫殿的诏命让一众大臣百思不解,但又不好反驳,诏命已出,国君之命岂能朝令夕改?这“宇轩宫殿”怕是建定了。
“王上留步!王上留步!”朝会一散,璟仓火急火燎的小步快走,很快便追赶上了卫峥。
“璟卿有何事?”卫峥停下了步伐,回头问道。
“王上,何故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造新殿宇?”璟仓拱手而问道,目下整个卫国犹如一个庞大的机械在不停的运转,修驰道、建驿站、开轨道等一系列的工程动辄就是数以万计的民夫奴隶徭役不断,要不是有大量的奴隶,卫国恐怕早就怨声载道,自掘坟墓了。
驰道、驿站、轨道的兴建尽管大耗民力,但建造这些设施的好处也是巨大的,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兴建宫殿在璟仓看来实在有些不妥。
“寡人意欲尽览天下人才,是故建此‘宇轩宫殿’。”卫峥如是的回答。
此话一出让璟仓疑惑不解,拱手说道:“微臣不察,斗胆请王上示下。”
招揽天下人才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怎么看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怎么就能联系到一块了?
璟仓当然不知道卫峥下令建造这座宫殿是为了打造史上第一座“图书馆”,更不知道他的目的是为了与齐国争夺天下文化的中心。
当今天下,诸子百家争鸣于齐国,临淄的文化气息,卫峥当年亲临稷下学宫便印象深刻,那般盛景让他感慨不已,也打心底里佩服齐威王当年力主兴办稷下学宫的举措,从那时候起就已经萌生了念头,只不过碍于实力的限制罢了。
而今的卫国再也不是那个需要在列强当中夹缝求存,战战兢兢的诸侯国,今天的卫国,便是秦、齐这样的强国也得无比重视,有着强大国力作为支持后盾,争夺天下文化中心也没有了掣肘,卫峥当然不会犹豫不决。
但面对臣子的质问还是得要回答,事情还得交给下面的人去操办,心中存疑,办事不利啊,卫峥心下想了想,看了眼璟仓便问道:“璟卿,寡人问你,齐之稷下如何?”
“稷下学宫?”璟仓一愣,脱口而出,转而细想不由的露出吃惊的面容:“王上此言颇有深意啊……”
“呵呵……”卫峥轻笑一声,悠悠的说道:“天下士子十之八九皆入齐国稷下,临淄脚下可谓人才济济,每每想起稷下盛况,寡人都眼馋的很啊,稷下之名早已名动天下,历经两世根基,底蕴深厚,意欲动其根基,绝非易事,时下却非同往日而语……璟卿看着便是,看寡人如何把诸子百家给拉拢到我宇轩宫下。”
璟仓带着疑惑接下了兴建“宇轩宫殿”的任务,虽然心中存疑,但看到卫峥并非心血来潮的建造一座殿宇,也相信国君不是空耗国力,劳民伤财,便老老实实的接下了任务,开始督造“宇轩宫殿”。
国君下达建造“宇轩宫殿”的诏命,很快便开始实施,下拨两万民夫大兴土木,在璟仓的督建之下,史上第一座“图书馆”便在朝歌城内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书”这种神奇之物在卫国的贵族阶层开始迅速传播,卫峥把一本本印刷了经典著作的书籍大肆犒赏群臣,对于家中动辄就尘封了一屋子竹简的臣工和贵族们而言,国君赏赐的书可谓如数家珍一般。
尽管大肆犒赏了一番群臣,但送出去的书籍还是及其稀少,实际上,印刷和造纸从来没有停止过,大量的书籍和白纸成堆的封存着。
卫国的臣工和贵族们只知道“书”这种神奇的宝物只有国君有。
消息就此不胫而走,一时间整个卫国的贵族阶层人士开始先后知道“书”这样的奇物,得到国君赏赐的人也当着宝物一样对没有此物的同僚炫耀,各种“展览”层出不穷,虚荣心可谓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因此书的名气就这样传开了,在卫国境内越炒越热。
卫峥对此一直保持着关注,预估着热度差不多了,便开始第二步骤。
这一日,朝歌城内的几大卫国的大型商社掌门人又一次被国君召见入宫,这些掌门人一个个都带着小兴奋入宫,因为按照以往的例子来看,国君召见他们这些商贾,都是有大买卖啊。
“老季,你说这次王上召见我等,会有何等大买卖?”一家商社的掌门人对坐在身旁的同行问道。
此时此刻,有八位卫国的商社“巨头”坐在偏殿静候国君,卫峥还没有到来,便开始议论了起来。
“依我之见……不知!”
“……”
就在这时,宫中老内侍扯着尖锐的嗓音响起:“王上驾到——!”
哗啦一下,八位商贾巨富顿时连忙起身,片刻,便见到卫国之主从侧殿出现,众人连忙整齐的拱手一礼:“拜见王上!”
“诸位都免了吧!”卫峥笑意浓浓的说道,头也不回的走向自己的主座席地坐下。
“谢王上!”
卫峥看着八位卫国的顶尖巨富们逐一入座之后,笑道:“以前寡人便是说过,召见诸位便有大买卖给诸位……”
此话一出顿时让这群豪商们眼热了起来,一个个眼珠子冒着兴奋,却也未曾抢话,开什么玩笑,抢国君的话?
末了,在一众商贾期待的目光下,卫峥轻拍了三下,掌声一落,便看到几个力士抬着几箱沉重的箱子入殿内,两侧的八位商人顿时把目光聚焦在了这些箱子上面,不出意外,大买卖应该就在这些箱子里面,一时间,这八位豪商顿时眼热不已。
不一会儿,箱子逐一打开,一看之下,这些商贾顿时瞳孔微缩。
“敢问王上,这就是……书?”一个商贾旋即移目至卫峥身上,拱手问道。
“不错!”卫峥笑道。
果然!这下众人的眼睛更加热了,书这种奇物自宫中流传出来之后,俨然成为了贵族和士子们的爱不释手的东西,他们这些消息灵通的豪商当然也知道书这种奇物。
作为商人,众人很快就明白了这些箱子里陈放的书籍就是王上口中的大买卖了,贵族和读书人爱不释手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当然意味着钱!
“诸位以为,此物价值几何?”主座上的卫峥笑着问众人。
“书,文房之宝也,价值不菲,我等亦且难以估量!”一名商贾圆滑的说道,众人也纷纷附和。
“小的据悉,有不少的世家豪族出高价收此书籍奇物。”另一名商贾开口说道。
“哦?开价几何?”卫峥好奇的问道。
“百金一部,便是如此也有价无市。”那名商贾顿时回答。
百金一部?卫峥一听也不由得暗自咋舌,不过想想也释然,世家豪族不缺钱,豪掷百金而求一部书也不稀奇。
卫峥不语,心下想了想,心中一动,便开门见山的说道:“诸位,寡人这里有书五万部,十金一部,这笔买卖诸位可有兴趣?”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卫峥都在心里大骂自己是天下最黑心的人,只有他知道一本书的造价几何,简直就是白菜价啊,却开出十金一本,简直跟抢钱没有区别。
奈何书这种东西是在这个时代诞生的新事物,被读书人视为珍宝,虽然是白菜价一样的成本,但奈何只有卫峥一个人可以制造,垄断产物,价格当然是卫峥说了算。
“当然有,王上,晋闲商社愿意进购三万部!”说话的赫然便是范荣,据说范荣是范蠡之后,是真是假也就只有范荣本人知道了。
“五万部书,你范荣就拿走三万部,着实过分了!”另一个商贾顿时怒道,范荣也觉得有点过分了,不好意思的干笑了一下。
按照卫峥开出的价码,一部十金,五万部也就五十万金,这的确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但在座的八位豪商,家底最薄的一位都超过了百万,一家就能吃下完全不在话下。
也敢吃下。
大家都是混迹商场已久的人,深知书这种奇特之物绝对是紧俏货,贵族们的挚爱是不怕愁销路的。
“诸位都不用争了!”卫峥开口说道:“八家商社都有份,寡人也不厚此薄彼,五万部书,一家可以均分到六千部有余的嘛,也能狠狠的赚上一笔,今后还有更多的买卖。”
“王上说的是!”范荣连忙说道,国君都开口了,众人当然不敢有异议。
“不过寡人有一个条件!”卫峥又道。
“请王上示下!”范荣说道。
“书,不可在卫国境内贩卖,只能在六国之中,至于尔等能卖出多少价钱,就看诸位的能耐了。”卫峥淡淡的说道。
八位商贾面面相觑,竟是笑了,卫峥看在眼里,这就是黑心的笑容啊,十金的进购价,这群黑心的商人,天知道会被他们炒出什么天价?
看这架势,天下列国的世族贵胄们怕是要被他们狠宰一顿的节奏了。
“不过,这次可不能免税了,税收交多少是多少!”卫峥笑眯眯的说道。
可以预见的是,卫峥前期狂捞一笔之后,那些花费高价买来的书籍随后像白菜价一样推出来,世族贵胄们估计会被气死吧。
封存在宫中的书籍可远远不止五万部,而是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部。
做垄断买卖卫峥还是知道的,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自然不用多说。
出了五万部书的货量就得五十万金,这钱简直跟抢劫没区别。
待得一众商人离去,卫峥立刻拟定了一道文案。
相比较卖书赚钱这笔买卖,对于国君而言,让天下的文化中心从齐国临淄转移到卫国的朝歌才是卫峥可以获得的最大的利益,而这份文案便是卫峥把稷下学宫干趴的杀手锏。
……
第67章:孟轲田鸠,冤家路窄()
——
书这种神奇之物传播的速度比卫峥想象的还要快,从王宫到整个朝歌王城,再到整个卫国境内,最后到整个天下,列国当中的世族贵族阶层们先先后后都得知了这样的神奇之物。
列国的贵族们得知书的用处之后,没有任何意外,对这种“文房之宝”爱不释手,有权有势的家族莫不出以高价意欲得此宝物。
所求者多了,消息也就传的快,俗话说的好,有所求必然有所供,贵族们愿意出高价悬赏希望获得书籍,这不很快就来了,五万部书被卫峥送出来,通过商人之手投放出去。
列国境内,各国都有不少贵族通过高价得来书籍之后便邀请一群达官显贵,拿出来如数家珍一般的展示,这更加助长了书的名气火速传播,没过多久,天下的士子和读书人都知道有这样的宝物,这恰恰是卫峥最愿意看到的,简直就是免费的活广告。
一连过去了几个月,天下人便知道书这种神奇的文房之宝来自于卫国,求书者纷纷踏入卫国境内,尤其是诸子百家。
而一直保持关注的卫峥还是觉得不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知名度足够之后,卫峥终于把他的那道文案诏命公布出去。
很快,天下的士人们便获得了卫国君主的诏命信息。
原来,卫峥这道诏命广发于天下,意欲网罗天下的诸子百家所著的经典,让天下的诸子百家们把自家的经典抄录一份范本送到卫国君主手上,而作为报酬正是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书!
这条诏命一出,诸子百家纷纷派人把自家的经典抄录一份送至朝歌,而这将会为史上第一座图书馆充实起来。
诸子百家的经典并非什么不传秘籍,退一步说,诸子百家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为了给君主看的,藉此希望能够有君主采纳他们的治国策略,而今卫峥来了这么一个顺水推舟,对于天下诸子而言何乐不为?
当卫国国君把这条诏命广发天下之后,诸子百家纷至沓来,无他,因为诏命当中便有一条,国君诚邀天下诸子入卫国朝歌,国君亲自主持争鸣论战,非但如此,来到了卫国的学派,每派都会被赠送千册书籍。
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临淄,稷下学宫的诸子贤者顿时坐不动了。
齐国王宫。
“诚邀天下诸子,争鸣朝歌?论战盘龙殿?”齐王看着手中的信文喃喃自语,眼皮轻微的抽搐着,手掌握着竹简越来越紧,旁边的侍从能够感受到齐王的怒火,吓得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出声。
“王上,毫无疑问,卫王其心不小,终于露出了他的野心!”说话的人赫然便是孟尝君田文,当今的齐国之相。
齐王没有回话,但显然,卫峥此举明摆着就是冲着齐国稷下学宫来的,一想到稷下,齐王顿时问道:“稷下如何了?有什么风吹草动?”
“王上,诸子百家近半已离开临淄,还没走的怕也是快要走了!”孟尝君叹息的说道。
“哼,一群白眼狼!”齐王一听拍案大怒的说道,孟尝君连忙说道:“王上,这也怪不得诸子,田文以为,卫王曾有句话颇有道理。”
“何言?”齐王问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孟尝君如是说道,顿了顿,在齐王思考的时候,又补充道:“而今卫王一道诏令,以国宾之礼诚邀天下诸子争鸣朝歌以论战盘龙殿,又厚赠千册奇书,无可厚非啊。”
说到书,齐王顿时看向了王座之上放在案上的几本书,顿时拿起来翻阅,不禁慨叹道:“卫王竟是有此等天下奇物,也难怪!”
齐王手中的书不是在市面上买来的,也不是臣子花费重金买来再献给他的,而是卫峥送给他的,不仅仅是齐王,天下列国的君主都收到了卫峥的一份厚礼,物品便是书。
这一举动赢得了不少的名声,但没有人知道他这一送是为了打广告,送一份给天下最有影响力的六国君主,那么书这个东西就能以六国王城为核心迅速传播,这对以后的买卖可谓大有益处。
白白送?卫峥可是从来都不做亏本买卖的主儿。
“务必查清楚此物来源!”齐王把手中的书本甩在案上,道。
……
临淄城内的一间驿站内。
“师尊!”一个墨家弟子手持一笺信文送到了一位高人手中,此人赫然便是当代墨家钜子田鸠。一看信文内要,这位第四代墨家钜子不禁悠然一笑,道:“卫王亲自主持,诚邀天下诸子争鸣朝歌,论战盘龙殿,如此盛会,墨家断然不能缺席!”
墨家钜子带着一众弟子应邀前往卫国,而在宋国境内,大隐奇才道家庄周也破天荒的来了。
诸子百家,纷至沓来,天下显学儒墨之门也,墨家都来了,怎么可能少得了儒家?
一时间,诸子百家争鸣朝歌古都成为了时下整个天下都为之侧目的盛会。
时下局势,秦武王启用甘茂为帅,统领五万秦军正在猛攻韩国宜阳,赵雍盘踞在晋原之地全面实施胡服骑射,燕国也在北击戎狄,重创的楚国也选择了消停,倒是齐国显得颇为暧昧,一副敌不动我也不动的姿态。
而执掌卫国的卫峥便在这样的时下亲自主持了一场诸子论战的盛会。
三月时间转瞬即过,天下诸子先后踏入朝歌,卫国的都城也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馆驿客栈住满了列国人士,生意好不火爆,除了客栈,朝歌出了名的风月场所也是火爆异常,一场盛会也带动了王城的经济,来的可不仅仅是诸子百家,看热闹的人亦且不在少数。
这一日,朝歌王城戒备森严,这场由卫国君主亲自主持的盛会便在王宫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