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霸天下-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举,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我齐国?我王果真以为值得吗?”

    “薛公说的也有道理啊。”齐湣王又如此说道,此话听在苏秦耳里确是暗喜,这齐国之君果真一代不如一代,遇事毫无决断能力,如此优柔寡断,模凌两可,如此毫无主见之君,齐国空有两世积累的深厚底蕴,也敌不过一个昏君败国啊,不过齐有如此之主是苏秦乐得见到的局面。

    他心中的想法外人自然不知,这时候的齐湣王又问苏秦:“此举确实不妥,先生可有两全其美之良策否?”

    闻齐王问计,苏秦苦思一番便是拱手说道:“若既得其地,又要得其美名,退而求其次臣倒也有一策。”

    “先生果然大才,寡人就知道现实定有两全其美之妙计。”齐湣王大喜的说道,便忙问苏秦献计,后者顿时拱手道:“请我王准微臣与楚太子芈横私下见面,我王不宜出面,且微臣要冒犯我王之名擅自与其谈判。”

    此话一出,齐湣王心里大为感动,苏秦这番言论显然是主动背黑锅,果然是忠臣啊,田地心里大喜,表面上却是为难的说道:“此法是不是不大妥当?若行此策先生便要背负不义之名啊。”

    苏秦豁达一笑,已然决绝的说:“世间断无十全之策,舍得舍得,有舍方能有得。我王乃是一代贤君雄主,有君子之风,亮节之名,故不愿行此举,而臣为一介纵横策士,乃势利之徒也。侍奉一国便不求其名,所图者皆齐国谋、为我王谋,如此全矣。”

    这样的忠臣打着灯笼也没处找啊,齐湣王听得这番说辞不仅感动,更是对苏秦再无任何疑心,反而是身边的田文看到苏秦杨杨得志的一幕甚为不齿,心里已然大骂其阿谀奉承,毫无礼义廉耻的小人行径。

    这时,齐湣王又问道:“寡人还有一事不明,先生为何要挟持楚太子讨要淮泗之地?这片土地如今为宋国所占啊,楚国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对淮泗之地的控制,宋国难道会拱手让出?”

    “我王请勿见怪,容臣详细秉承。”苏秦笑了笑,便解释道:“微臣之所以讨要淮泗之地,原因如下:如今之残楚,国土沦丧,富饶之疆或为秦所占、或为卫所占,或为宋所占,若要其割让实际控制的楚国土地,惟有江水以南之地,且不说皆为荒蛮之地,更与我齐国相隔万里,得之毫无意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为其一;

    秦占楚汉中之地,卫占楚江淮之地皆已与楚国签订国书,盖下了国印,名义上已不再是楚国之土,惟有这宋占淮泗之地取之不义,名义上仍为楚之疆,加之淮泗之地与我齐国南境接壤,并入我齐国之疆便可连成一片,便能制控南境。如今既已为他国所占,与楚国而言能用淮泗之地换取太子返楚称王也不失为良策,此为其二;这其下嘛,我王正好借此名义兴师动众,以收复失地之名讨伐宋国,而固我南疆也。”

    “伐宋?”齐湣王愣了愣便是惊疑不定的说道:“先生应该知晓,宋国如今可是卫国为其撑腰,贸然与之兴起征伐,若是这场战争由齐宋之争恶化至齐卫国之争?而如今且不说卫国不弱于我齐国,加之卫国身后便是三晋,一旦局势恶化,该如何收场?”

    田文连忙拱手颂道:“我王英明,淮泗之地实乃是非之地,还是不要为好。”

    苏秦确是一脸轻松,拱手一礼便不急不缓的解释:“我王之言的确深切要害之所在,我王待他国之举不轻视之乃是我齐国之福也。”一番赞颂之后,在齐湣王颇为高兴时,苏秦连忙接着道:“可我王也却也轻视了齐国的强大啊。”

    此时的田文也不得不承认这苏秦的奉承之言说的真是滴水不漏,一时间心里气结却又欲语不得,明知苏秦是在阿谀奉承却又无从反驳。

    便见苏秦看着饶有兴致而聆听的齐湣王继续道:“他卫国由弱变强、衰极而盛不假,有三晋韩赵与宋国同气连枝也不假。然我齐国也并非孤身一人,今有强秦之盟,再有燕国也与齐国修好致使去燕国之患而得其国之助力,如此一来,何惧制霸中原之三晋?”

    侃侃而言的苏秦顿了顿,接道:“再说,一旦我齐国收复失地而引得三晋入局,三晋入局便是齐、秦、燕纷纷入局,便是整个天下皆纷纷入局。三晋一旦助宋,我王便可联合秦、燕合力三国制衡三晋,秦国势必东出函谷进一步蚕食赵、韩西疆,我王也大可力助中山国使其再成赵国心腹大患。”

    只见此刻的苏秦舞弄着双臂,大殿之上惟文其言:“这天下列国之疆皆成犬牙交错之势,牵一发势必动极全身,一旦局势恶化便难以掌控。我王试想,以卫王向来不做无把握之事的风格,在其没有十足把握能对抗齐国、秦国、燕国,乃至中山国四国之兵而胜之的情况下,他敢轻举妄动、轻言交恶吗?”

    这时,田文确是淡淡的说道:“若是齐宋交恶,宋向卫国求援,卫王难道会袖手旁观?”

    “薛公所言不无道理。”苏秦朝着孟尝君肯定的点点头,然而紧接着话锋一转,道:“正因如此,所以才要把握分寸得当,须张弛有度,所谓过刚则断,过软则疲。”

    “先生可否直言?”齐湣王急不可耐的问道。苏秦便面王拱手道:“我王只需打击宋国的嚣张气焰,将宋国占我齐国之疆与淮泗之地收复即可收手,至于陶邑之地便算了,留待以后时机成熟在拿,如此一来齐国名正言顺,宋国也未伤筋动骨,那么卫王也无从出兵搭救盟友之由,我王即可收复失地仍旧稳固天下局势。”

    “倘若卫王出兵了呢?”田文问道。苏秦笑道:“薛公多虑了,卫王老谋深算,向来就不是一个肯吃亏的主儿,凡事皆谋定而后动,这样的人有时更易于揣摩其举动,卫王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揣其情而料其行,无非就是看一个‘利’字。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谋大利而动,舍小利而止也。我齐国只要不对宋国大动干戈,卫王必舍小利而止,舍小利乃为得大利也。”

    “善——!”齐湣王拍腿惊叹的说道:“先生不愧为鬼才,对如此复杂的天下大势能了然于胸,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末了,便看向了田文:“薛公以为如何?”

    只见田文拱手一礼便飞快的礼闭,别过头去看向了苏秦:“纵横策士,果然皆利舌惊人,口舌雄辩乃纵横家之长,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田文无话可说。”

    ……

第034章:齐国君臣生间隙() 
——

    须臾之间已经匆匆过了半个月,齐派往楚国长沙的特使返回临淄,按照盟约,太子横返楚成王之后便献上淮泗之地,如今芈横已回楚国继位登基为王,是为楚顷襄王。

    齐湣王乐呵呵的派遣使者去楚廷讨地的时候,楚王横当场翻脸。

    此时,临淄城的王宫偏殿,齐湣王田地,刚刚从长沙归来的齐特使以及苏秦、田文君臣四人汇聚一堂。齐湣王坐在王座之上一语不发,确是阴沉着脸。

    芈横摆了他一道,又怎能不怒?

    倒是一旁的孟尝君田文,此时的心情一片大好,更是暗爽不已。他看了眼一言不发而无动于衷的苏秦,便长笑一声打破了大殿的宁静:“真是没有想到啊,苏秦先生自以为此策滴水不漏,可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芈横归国就反水,现在倒好,人走了,地也没得到,非但得不偿失,为了淮泗之地这区区两三百里土地,使得我齐国两手皆空,名利两失,沦为了天下笑柄。”

    “病怏残楚,何足道哉。他楚王不给,本王便发兵讨回淮泗之地,敢欺本王,他这是自寻死路。”齐湣王怒而拍案道。

    “谋楚淮泗之地本就是不义之举,我王难道不知卫国才是我齐之大敌?盟楚与共敌之卫乃是齐国大政方略,我王难道真的要为这三百里不义之地而兴师动众,不惜彻底与楚决裂而扰乱大齐之国政方略?”田文带着温怒的语气质问道。

    怒在心头的田地一听田文前后讥讽与数落的言论顿时大怒而起:“田文!本王才是齐国之主,常言道,主辱臣死,寡人为楚所欺,你田文倒好,竟然在此落井下石,莫非这是为人臣子之本分?要是换做别的王,你田文还能在这大殿之上狺狺狂吠?”

    齐湣王的雷霆咆哮之声入得田文之耳犹震耳发聩,一愣过后忽然摇头自嘲的笑了,但见他闭上眼深呼吸了一口气,便长身一躬:“我王之胸怀臣拜服。”良久,又接道:“看来这齐国庙堂不需要我田文了,既然道不同,田文也无需呆在齐廷之上惹我王不快。”

    “去留尊便,没了你田文,寡人依旧是天下雄主。”气在心头的齐湣王当即怒道。

    骤然间,大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皆一言不发,那路使者更是吓的冷汗直冒,这大殿之内的三个人不是王就是相,没一个能惹得起的。

    只见得田文拱手道了一声“我王万年!”便愤愤不满的拂袖离去,那路使者也连忙拱手告退,大殿之内只留下了苏秦、齐湣王这二人。

    田地怒不可遏的遥指田文离去的方向欲语不得,这时,苏秦面王高颂道:“我王国人有容人之量,微臣钦佩之至。薛公将才之论,还望我王莫要挂怀。”

    田地一听顿时转目落在了苏秦身上:“他方才当面系数数落你,也指桑骂槐的暗讽本王,简直狂妄!”

    苏秦不以为意,笑道:“利害之心,人皆有之;趋利避害,人之本能。何况我王是为国而谋利,此番计谋不成,皆因楚国翻脸不认,还望我王莫要耿耿于怀。”

    一说到楚国,齐湣王更加愤怒,便道:“楚国欺我,是可忍孰不可忍。先生以为,本王以此讨伐楚国,妥不妥但?”

    显然,田文的话还是有点作用的,齐湣王也是忌惮三晋,可这口恶气又咽不下去。苏秦知晓这些便一番思量,随即拱手道:“以微臣之愚见,此次楚国欺我若不予以教训,那楚国还以为我齐国怕了他,更会使楚国认为齐国为应对中原三晋之严峻形势而不敢多树敌,从而更加有恃无恐,如此保不准还会得寸进尺。故,臣以为我大齐虽为天下强国,却也要寸土不让、寸步不让,凡事事无大小皆要斤斤计较,强国之风惟有露出獠牙,他人才因慑齐国威而会敬之、畏之。”

    “说的好,先生不愧是大才。”齐王大为高兴地称赞的说道,怒意也有所退却,接道:“寡人便下诏喽,讨伐楚国!”

    ……

    话说秦国,嬴稷把楚怀王骗到了咸阳之后给秦国惹来了一个大麻烦,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如今楚怀王索性就赖在了秦国不走了,这老楚王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还得好身照料不容有闪失,简直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嬴稷给秦国惹来这么个大麻烦之后便把这块烫手的山芋丢给了自己的母亲宣太后也魏冉去山脑筋,而他又开始背着自己的老母亲和舅舅开始下一步动作。

    原来,年纪轻轻的嬴稷为了能够结束宣太后“垂帘听政”的局面,能够实际上亲政而掌握秦国大权,骗楚怀王来秦国只是其中一环,另一环便是想要请薛公入秦,意欲拜其为国相而罢了魏冉的相位。显然,孟尝君田文是他内心的不二选择,薛公美名誉满天下,若拜其为秦之国相,更能巩固秦齐之盟,可谓一举两得。

    嬴稷着其好友近臣韩聂以使者的身份出入临淄,而私下也命韩聂入齐诚邀田文来秦佐士。

    无独有偶,就在齐湣王与孟尝君的关系降至冰点之时,嬴稷这个时候派韩聂入齐邀田文入秦为相,可谓正是大好时机。

    一切的一切看似毫无联系,却犹如一张无形的往将所有的事件联系交织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

    咸阳城内。

    老楚王自打被要挟入秦之后,现在呆在这章台天天吃喝不愁,早已经不在像初入秦国时震怒,他深知秦国不敢对他怎么样,自然有恃无恐。

    芈八子、魏冉这些人可谓急死了,无论如何说辞这楚怀王都是一副油盐不进,这架势似乎就要赖在秦国不走了。就在楚国内部发生的惊变让宣太后、魏冉等人以为找到了希望。

    本来,魏冉等人皆以为老楚王被挟持在秦国会令楚国大怒,可事实却让他们大跌眼球,楚国索性对外宣称老楚王病逝了,竟是直接迎立太子横继位楚国新君。

    这个消息传入秦国的时候,宣太后、魏冉等人在分外吃惊的同时也大喜不已,便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送到了老楚王的耳朵里,魏冉这帮人以为老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得知自己的国都被儿子夺了,定然会气急败坏,铁定再无留秦之心,如此便能送走这个瘟神了。

    可结果再次让秦廷瞠目结舌,老楚王得知这个消息非但没有震怒,更没有要求归楚,反而大喜不已,连连拍腿叫好。

    一时间,芈八子、魏冉等人气结不已,眼看着老楚王一身高龄,指不定哪天就在这里撒手西归,这要是客死秦国,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秦国铁定要背负这个恶名,为秦遭来天大祸事。

    ……

第035章:烫手山芋() 
——

    咸阳王宫的别苑内,魏冉、宣太后与秦王等人汇聚一堂,正在商议老楚王这件棘手之事,此时,年纪轻轻的嬴稷如同做了错事的孩童一般,老老实实的坐着一言不发。

    这时,便见魏冉说道:“姐姐,王上。如今我秦国的当务之急,是要设法把这老楚王给弄走啊。”

    宣太后说道:“弄走?谈何容易。依我看这老楚王估计是要与我秦国死磕耗上了。他活了一辈子算是活明白了,只要他在秦国待一天,就是悬在我秦国头上的一把利剑,让我们坐立不安。”

    魏冉接道:“说来也怪,这楚国竟是从未开口向我秦国要人。”

    宣太后轻扬嘴角,一笑而道:“楚国庙堂之上皆是蝇营狗苟之辈凶凶当朝,他们哪会想的那么远啊?不过是不敢明着与秦交恶罢了,至于那新王怕是巴不得老楚王早点死,这样就没有人可以威胁到他的王位了。”

    魏冉愁蹙道:“可是,这么拖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啊,这老楚王的身子骨日渐濒危,万一死在了咸阳可就……”

    宣太后旋即抢道:“当然不能让老楚王死在我秦国。中原列国,尤其是三晋皆恨不得把我们这个虎狼之国给撕碎活吞了,尤其是卫王那个精明的老狐狸,这事要让他知道了,这把刀可就不是悬在我们脑袋上那么简单,而是掉下来要扎入心身,巴不得要了我秦国的命。”

    魏冉一听摇头叹息道:“先前本以为这老楚王得知儿子返楚成王之事会令其大怒,现在看来是大错特错了,反倒是让他毫无后顾之忧的跟我们作对。”

    就在众人为老楚王这事情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山东斥候来到了别苑,“禀太后、王上。旬日之前,齐国举大兵南下长城增兵攻略宋地,齐大将匡章统率大军一解宋攻莒城之围,并统率大军继续向南推进至淮泗。”

    这斥候言论一出,宣太后微微色变,魏冉更是大惊失色的应激而起:“什么?齐国在伐宋?齐王他疯了吗?”旋即看向了宣太后与嬴稷:“姐姐,王上。齐国突然伐宋,宋必然不敌强齐,势必寻三晋求援,三晋一旦入局,齐国虽为强国,可是必然独树难支,难以抗衡韩、赵、卫、宋之四国夹击,我秦国必然不能坐视不理,势必被迫入局。”

    魏冉顿时来回踱步而走,连连拍手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齐王当真是猪一样的盟友,竟是伐宋,愚蠢至极,不让人省心呐,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时,魏冉方才接过了斥候奉上的军报,打开一看忽然愣住了,不由得仔细一看信报,良久,原本大骂齐国的魏冉忽然大笑不止,顿时迫不及待的说道:“姐姐,王上。说出来你们也许不信,齐国虽与宋军交恶,确是打着伐楚的口号。原来这齐国护送太子横返楚继位之际达成了一场交易,齐国护送楚太子返国,芈横称王之后当按约定割让淮泗之地与齐国,却不料这楚国新君成王之后便翻脸不认,齐国大怒,于是以此为名兴师动众。计谋未遂,而再生此计,足以说明齐国身边有高人辅佐啊。”

    此话一出,宣太后不由得暗松了一口气,魏冉也再次做了下来,笑道:“虚惊一场,让姐姐与王上见笑了。嗨呀,我说呢,齐国应当不会这么愚蠢的伐宋,如此看来,虽然齐军与宋军在交恶,但既然是伐楚之名,便说明齐国不会对宋国大动干戈,只是一点小磨擦,倒也不会引得三晋入局,如此我秦国也不会被迫入局了。”

    此时,宣太后看着魏冉递来的那封信文一言不发,良久,忽然道:“或许齐国的这个意外消息,可以解决老楚王这个棘手的问题。”

    “莫非姐姐有良策了?”魏冉好奇的问道。宣太后未曾透漏,说道:“把侍奉楚王的那个老宦叫来。”

    ……

    此时,老楚王正在独自用膳,也顾不得礼仪尊耻,也如老秦人那般大手抓肉、大爵海饮,一边吃着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嬴稷,你小子现在想要送本王返楚?本王偏不依你,本王这根刺就要插在你秦国之身,犹如鲠在喉,日日夜夜卧枕不能眠,你这犬牙不全的小子也想跟本王斗?还嫩了点,哼……”

    就在老楚王呢喃自语之际,侍奉他的老内侍忽然闯进来,扑通一声便是跪在了地上:“王上,楚国危矣!”

    “楚国危矣?楚国怎么了?”老楚王连忙问道,顿时没了心情享用美食。

    “禀王上,老奴将才听到秦人说齐国伐楚,楚王横率众迎敌大败,身负重伤,怕是……”老内侍说道这里欲言又止。

    老楚王一听确是拍案大怒:“简直一派胡言,齐楚早已结盟修好,怎会互生征伐?”旋即怒视着老内侍:“说,你是不是被秦人收买了?意欲蛊惑寡人混淆视听!”

    老内侍连连摇头,哭丧着说道:“我王明鉴。老奴也不敢确信,只是侥幸听到些许秦人言论,说公子横返楚称王与齐做了一笔交易,齐国挟持太子以献淮泗之地方才肯放太子返国称王,太子允之,可在成王之后齐入长沙讨地,楚王横矢口否认,致使齐王大怒,于是撕毁盟约,兴兵伐楚,不敌,王重伤之,生死未卜。望我王明察……”

    “什么……”老楚王一听呆若木鸡,心中却是在想,越想越觉得这事是真的,齐国向来以窃取邻邦寸土之地而高兴万分,老楚王对齐国的斑斑劣迹历历在目。芈横在齐国为人质,自己又客居秦国,这正是齐国乘机讹诈的大好机会,加之芈横的烈性子他也清楚,这事情怕是真的。

    老楚王信了,顿时慌了神:“横儿,不行,我要回去看我的横儿。来人,把嬴稷小儿、芈八子给我叫来,寡人要返国,寡人要返国!我的横儿,怎么如此糊涂?如今楚国怎是齐国敌手,怎能冒然与之交恶,区区淮泗之地让给齐国又如何?”

    楚怀王在殿内咆哮之时,门外确是站着一群人,为首的赫然便是芈八子,魏冉、嬴稷也全部都在,里面发生的一切都听在了耳里,对于老楚王的叫唤,芈八子不为所动,也不怒。旋即悠然转身而去,秦王等人也跟了上去,便见宣太后笑道:“这老楚王终究还是放不下他的楚国啊。”

    “人之常情罢了,老楚王得知楚国摇摇欲坠,当然坐不住了。”魏冉也笑道。

    “把消息送至长沙,告诉楚国新王,就说老楚王返国了,他会知道怎么做的。”宣太后忽然说道,此话一出让魏冉和嬴稷两人皆听出了其言外之意,魏冉连忙问道:“姐姐的意思是……”

    “老楚王断然不能真正回到长沙,否则他那张口无遮拦的嘴,天知道他会说出些什么骇人听闻之言?”宣太后神色平静,确是语出惊人:“所以,这老楚王既不能呆在我秦国,更不能客死秦国,当然也不能令其安然返回楚国,至于其他,就无需多想了。”

    魏冉听出了她的意思,这是要置老楚王于死地,而且还不能死在秦国。把老楚王提前返国的消息通知芈横,相信芈横定然会行大逆不道之举,毕竟老楚王一回到楚国,他芈横就得从王位之上下来,这人只要座上了王位,有几个人会愿意再让出来?

    想到这里的魏冉,不由的佩服道:“姐姐英明,臣弟这就亲力去着办此事,即可把消息提前送秘密知会楚王。”

    ……

第036章:伐无道,诛暴秦,替天行道!() 
——

    归心似箭的老楚王“奇迹”般的逃了出来,驾乘一座破旧的马车匆匆离开了咸阳,一路顺利的出了武关。

    老楚王自认为已经逃出生天,可他万万不可能想到若无秦国刻意为之,凭借他的老朽之身断然不可能出得了章台。

    就在楚怀王仓促南下鄢郢之地时,魏冉早已经提前数日派遣了密使抵达长沙,将怀王归楚的消息通知了楚顷襄王,得知老楚王要返国的消息,芈横大惊失色,一时间寝食难安,连连开始患得患失,便是臣下们也发现了他坐在王座之上时不时盯着楚王座愣愣发神。

    显然,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