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霸天下-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王不禁偷偷的咽了口吐沫,摄人心魄的万马奔腾之象很快就消失了,只留下途中飘散的尘沙,这个时候韩国的一个将领喘着气前来报告:“大王,末将救驾来迟,这支兵马来无影去无踪,韩军步卒追不上也拦不住啊啊!”

    “救什么驾?又不是来攻打我新郑的卫军。”韩王怒道,心里有点虚了。

    “啊?”那将军有些发懵。

    “人家是借道的。”韩王怒道,旋即看向璟仓时强行露出了一些笑容,道:“贵使见笑了,快随寡人入殿,还是具体商议一番贵国国君太行相王之事吧,请请请……”

    韩王这次是真的被吓这支骑兵的不轻,东境守军形同虚设啊,卫国的骑兵竟然如此轻而易举的就兵临韩都城下,数万大军入韩国腹地,更临都城,犹入无人之境,实在骇人听闻,韩王怎看不出来卫国此举这是在敲打韩国、震慑韩国啊。

    韩王心中琢磨着:牵马劳驾,恭贺卫君称王,不就是让寡人牵一回马,实在不行就答应了吧,唉……

    黄昏之际,阳山以东。

    “报……启禀上将军,君上亲率三万铁骑赶至,据此不足十五里地。”前军,犀首一听斥候信报大喜,令道:“传令三军,就地扎营,众将士们,随我恭迎君上!”

    ……

第037章:旗鼓相当() 
——

    犀首虽然信心十足,坚信卫国之兵可以战秦之锐士,敢战亦能胜,但也不敢有丝毫轻敌之心,尽管有昔日魏武卒把秦军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但那个时候的秦军毕竟是在秦孝公变法之前的秦军。

    昔日秦军与今日秦军不可同日而语,但同样的卫国之兵与魏之武卒亦且不可同日而语。

    卫国之兵,秦之锐士,孰强孰弱,便是犀首也是兴奋与忐忑交融一身。

    心中殷切期盼,思绪不断之际,遥望前方的公孙衍感受到了地上细小难察的震感,随着时间推移大地震颤越来越明显,犀首极目望去便见东北方向的原野之上传来了人吼马嘶的声音。

    “君上所率骑兵竟是……从韩境穿插而来?”犀首愣道,心中无比清楚目下所望着的方向便是韩国的地界的核心腹地,现在看来果真不假。

    不一会儿,万马奔腾的景象落入了犀首的眼帘,很快就看到了一支骑兵军团奔袭而来了,一列战旗上赫然铭刻着一个“衛”字。

    另一边,亲率三万铁骑的卫峥也看到了前方无数的营帐,犀利的眼神已经看到了一里之外的公孙衍,见此一幕不言一笑,挥舞马鞭加快速度策马飞奔而来,不消片刻三万铁骑成功与公孙衍的七万步卒战阵会师于阳山以东百里地的旷野之外。

    卫峥所率领的三万骑兵是卫国这些年来耗费巨大精力和物资而组建的新军,三万铁骑就是卫国骑兵部队可以形成战斗力的全部家底,军营里还有一万新军骑兵,但还嫩的很,下马虽然是精锐的步卒但上了马却是新兵蛋子,欠缺火候,骑马都不大利索自然上不来战场。

    “君上……”公孙衍带着一众部将迎了上来,正欲行礼之际,刚刚下马的卫峥手持着马鞭罢手的笑道:“沙场之上,虚礼都免了,犀首是大军主帅,寡人嘛是援军,战场之上都得听主帅的!呵呵……”

    “君上说笑了,天色已晚入帐再说。”公孙衍看着卫峥一脸笑意,众部将也看到了主君并没有因为敌军是秦军而有丝毫惊慌,心下安定了不少,信心也多了一分。

    “好!”卫峥回看这骑兵军队,道:“就地扎营,把马匹喂饱了,加派巡逻力量,我大军孤军深入,远离母国,不可有丝毫松懈,尤其防备敌军奇袭。”

    一入帅帐,公孙衍让出了主座,并非军议只是接风洗尘卫峥便座了上去,而犀首则是坐在了右下方的席位,主臣礼仪不可僭越便是如此。

    卫峥带着这支骑兵军团从朝歌一路横穿韩国腹地,此举虽然令人荡气回肠,但奔波了一天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与犀首的大军会师之后,简单了吃了一顿便开始商议军情。

    弯月高悬于夜空之际,帅帐仍旧一片灯火通明,目下只有卫峥还有犀首两人围绕在了临时盘制的沙盘地形图跟前。

    卫峥手持着灯火聚精会神的看着地形图,看了看一面红色的微型战旗,便是代表了己方的军队,看地图的布局,卫国的七万步卒战阵和三万骑兵合计十万大军目下驻扎在阳山以东大概一百里地之外。

    据探子来报,韩魏联军剩下三万左右的残兵已经与秦军汇合,秦军收拢了这支残兵,目下从丹阳挥师北上的秦军已经抵达了均陵一带,也就是阳山西南一带八十里地开外的原野。

    双方大军一路相互奔袭而来,目下两军之间的距离不过两百里地的相隔距离,两日路程即可相互碰撞,可谓狭路相逢一触即发。

    “秦军统帅为何人?”卫峥看着地形图问道,至于所谓的韩魏联军直接被忽略了,此次的韩魏联军被犀首率先挫败,已然是一个陪衬,真正对垒的双方是卫与秦国之兵。

    “司马错!”犀首回答道。

    “司马错?”卫峥颇感惊讶,微愣的说道。

    公孙衍点点头,接着又说道:“秦将司马错,帅才也。守城固若金汤,出击摧枯拉朽,此人用兵可谓神鬼莫测,虚虚实实,难以揣摩其情,是一个深得兵家诡道之术的统帅。”

    卫峥微微点头,也认可了公孙衍的评价之言,说道:“司马错此人,寡人颇有印象,确是一个不可轻敌的对手。”

    初入秦国之际还是随同张仪行,第一次见到司马错是在他坐镇函谷关之时,那时候司马错还是函谷关的守将,崤塞有司马错坐镇守关,崤山函谷可谓固若金汤。

    公孙衍发起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时,司马错带着五万秦军就敢孤军深入,虚虚实实,直接干掉了韩国数万兵马,更有后来点兵十万秦军远征巴蜀,同样也是孤军深入蜀地,敢战亦能破敌制胜,其人用兵之能的确不能小觑。

    “犀首有何高见?”卫峥一动不动的看着地图。

    闻此言,公孙衍也取来一盏灯罩着地图,思考了片刻便说道:“两军兵力,秦军主力十万加上韩魏残兵三万,我军主力也有七万步卒战阵加君上驰援而来的三万铁骑,也有十万,对垒两军之兵力可谓旗鼓相当。秦有锐士,卫有斗士,皆为天下精锐之兵,卫秦之兵从未有过交手前例,孰强孰弱还要打了才知道。”

    “若以阵仗推演,如上两军优势可互相抵消,我军扔占据优势。”犀首忽然话锋一转,如此说道。

    “何以见得?”卫峥言简意赅。

    “君上,此番交锋两军皆有太多相似之处。”犀首说这边遥指地图:“君上请看,我卫国大军远离母国而纵贯深入八百里开外的韩南楚北边境交汇之处,秦军亦未尝不是远离母国北上穿插而来,旗鼓相当即可抵消;两军兵力并未成悬殊之势,旗鼓相当亦可抵消;两军皆为天下骁锐精兵,旗鼓相当亦可抵消;然秦军目下却是经不起长时间的对持僵持,我军却可以,如此应当与秦对峙僵持。”

    卫峥一听顿感眼前一亮,转而目视着公孙衍:“犀首之意当真是与寡人不谋而合啊,不错,我也认为刚刚经历与楚国一场大战,秦国经不起消耗和无期限的对峙,秦国国力不允许。而我卫国却可以有与秦国对峙僵持的资本!”

    “正是如此——!”犀首精神大振,国君能够看出这一点当然是万幸。

    ……

第038章:陷阵拔营() 
——

    严格的来说,卫国最大的一次战役还是多年前的攻宋之战,但这么多年过去卫国基本没有大战,一直在养精蓄锐,暗蓄国力,这是内部的优势,而秦国此前在一两年内便连番征伐,先是函谷关与韩国大战、紧随其后便是北伐义渠,最后便是秦楚蓝田、丹阳大战,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就如此兴兵征战,秦国便是天下群首,便是库府再充盈也经不起消耗,兵丁再骁勇也经不起无休止的拼杀,此为其一。

    其二,外部因素,对于卫国来说单单现在可以确定的坚实盟友一个是宋国,卫国有钱可以找宋国买粮食,宋国占据富饶之地,惠施治理宋国数年可谓粮产丰收不断,这次邀宋相王,宋王对于卫国的请求一定是有求必应。

    再有楚国,楚国虽然经历大败,但楚国幅员辽阔,人口、资源都名列前茅,卫与楚结盟对抗其死敌秦国,自然也是有求必应。

    反观秦国的盟友只有三晋韩魏两国,此两国已经被秦国打的近乎流干了血,便是如何压榨也拿不出多少钱粮来,还要秦对三晋韩魏威压才行。

    一旦两军陷入僵持,拼的便是国力、比拼的便是盟友的支援能力,哪一边坚持不下去了便会急于求战,急于求战便会露出破绽。

    “所以,我大可有恃无恐,先与秦军对持僵持一番,一个月两个月,乃至一年两年也未尝不可。”卫峥笑道。

    “唯一变数就是司马错了,君上以为司马错会如何与我方博弈?”犀首说着看向了卫峥。

    “这对弈的双方都是‘下棋’的高手,速战速决怕是不可能。”卫峥慨然一叹的说道:“我对司马错不敢轻敌而冒然行动,秦将司马错何尝不是与我等心理如出一辙,他若不重视我卫国、不重视声震天下大才犀首便不是司马错,此战亦且必胜也!”

    的确如此,只有庸将才会敢有轻视公孙衍、轻视卫峥的情况发生,显然司马错绝不是庸将老谋深算,持重沉稳。

    卫峥放下了手中的灯火,离开了沙盘地图,笑道:“犀首你是此战的大军统帅,大军如何伐战交由你指挥,阵前军帐之下便是寡人也要听命于帅而不得妄言与帅。”

    “多谢君上,臣这次只能斗胆冒犯僭越一次了,战后再向君上请罪!”犀首闻此一言,拱手而道,心下却是感激不尽。

    一支军队绝对不能有两个声音同时存在,此乃军之大忌,卫峥当然知道其中的要害,犀首大才自然深信不疑,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翌日。

    阳山西南,均陵以北的秦军扎营之地。

    “报——!”

    秦军帅营帐内,为首的秦军主帅司马错及其一众将领皆目视来报的兵士,“禀上将军,卫军统帅犀首遣使者来,意欲与我军约战至阳山。”

    “什么?”一众秦军将领倍感不可思议,反倒是司马错陷入了深思,古人云兵不厌诈,尤其是犀首公孙衍向来推崇奇袭诡道兵术,如此中规中矩更派人来秦营约战,实在匪夷所思,令人不解。

    “兵者,诡道也。犀首向来推崇诡道兵谋之术,今日何以明下战书与我秦军?诸位以为如何,皆可畅所欲言?”司马错旋即问诸将。

    “上将军,末将以为此事过于蹊跷,怕是有诈,事出反常必有妖,不得不防啊。”一位秦将出列拱手说道。

    “是啊,将军!”一众将领皆附议。

    司马错微微点头,喃喃的说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确实要防。犀首乃晓喻天下的帅才,非庸将之人,不可轻敌。秦卫两军皆是远道而来,远离母国国境相逢于此,我军自丹阳北上,卫军自召陵西进奔驰,双方大军皆未做休整,犀首急于约战,无从道理说起……再探,再报——!”

    另一边,卫国大军帅营帐内,犀首召集诸将入账。

    “传令三军,即刻起,陷阵拔营,战车在前,步卒在后,七万大军步步为营,成正面进攻之态势,发兵迫境。”

    “诺——!”

    帅帐之上的公孙衍旋即面朝侧翼的卫峥拱手道:“便请君上率领三万铁骑兵分三路,各一万骑兵护佑步卒中军两侧,余下一万铁骑为游骑兵尾随大军之后,用于奇兵寻找战机出击。”

    “好——!”

    另一边,秦军帅营。

    “报,禀上将军,卫国大军已然拔营,面朝阳山以阵仗之势步步为营迫境而来。”

    “再探,再报——!”

    “诺——!”

    司马错心中狐疑不断,犀首此举是为何意?难道他是真的想要与我大秦锐士在正面一绝雌雄不成?

    天下谁人不知秦军最不怕的就是正面交锋,近身战还从来没有惧怕国任何一国之兵,几乎战无不胜。

    “将军,公孙衍想要与我大秦正面交战,无异于自寻死路,我大秦锐士何时在近身战惧怕过赫然?正面交锋从无败绩,足以担当天下无敌。”一位秦军将领信心十足的说道。

    “大秦锐士并非无敌之军,将军不要忘了秦军锐士与魏之武卒在河西之地数十年有大小近六七十余次交锋,从未讨到半点便宜不说,凡事与魏武卒交锋皆一无胜迹,何来无敌之说?”司马错皱着眉头说道。

    一说魏武卒,在座的秦军将领不禁面色微变,在场的老秦人们都听过爷爷辈们讲的故事,听的最多的便是秦人与魏国河西之争的事迹,河西耻辱对于秦人来说可谓百年国耻,一说这段屈辱历史就不得不提到吴起还有他的魏武卒,因为过的百年国耻便是拜吴起所赐。

    老秦人善战、敢死,但也不得不承认魏武卒之强,秦献公一生克敌戎狄,打的义渠人和诸般外族战战兢兢,俯首称臣,却在河西之地与吴起和他的魏武卒几乎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没有一次打赢吴起还有他的魏武卒。

    秦献公用了整个后半辈子与吴起死磕,直到饮恨而去也未尝一胜的滋味,可以说是死不瞑目,可见魏武卒之强。

    在上一辈的老秦人心中,魏武卒和吴起的确就是他们挥之不起的梦魇,凡与吴起和魏武卒战,秦军必败,秦军锐士不敌魏之武卒甚至在秦人眼里已经成为了理所当然。

    一说要跟吴起打仗,就没有觉得能打赢魏武卒,败的太多,未尝胜利果实,有此心里,不无道理啊,就像义渠人对秦人的心里一样。

    “将军,魏武卒的确强悍,然当世已然再无魏武卒,何况今朝我大秦锐士岂可同日而语?再说了,卫国大军又不是魏武卒,统军之帅犀首公孙衍也不是那个可怕的吴起啊!”那位将领不服气的说道。

    ……

第039章:比拼国力() 
——

    “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然吴起是卫国人呐,卫国之主亦善兵伐谋,卫国之兵自当朝卫国君主即位以来未尝败绩,据本将军所知,卫国斗士营之兵皆按吴起的魏武卒来训练更犹有过之,卫国之兵与列国之兵截然不同,卫之斗士,只战不耕,有战集兵,无战训练,为战而生,宛如武卒重生,而我大秦锐士乃耕战之兵,有战集兵,无战勤耕,从无训练之说。”司马错分析说道。

    的确如此,也就只有卫国有钱维持一支职业化的军事部队了,列国之兵皆是耕战之兵,打仗的时候征召军队,没有战事的时候便开始务农勤耕劳作,当年秦军号称五十万战吴起的五万魏武卒都没打赢,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五十万耕农秦军与一支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准职业化的魏国军队开战,战败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之闻。

    列国都养不起职业化的军队是因为没有钱,没有钱是因为不会赚钱,卫峥鼓励经商,卫国的商人尤其是军火贩子在天下列国疯狂敛财,某种意义上来说,卫国国君才是整个天下最大的军火贩子。

    古人根本就没有贸易顺逆差的概念,国家被人从无形中狂掏家底到头来只会把矛头归咎于可恶的商人,所以才要抑制商人。

    “将军此言未免过于张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听了让人遂有不振。”那将领随意的一拱手,说了一句便退回原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战时详查敌情方能稳操胜券,不是张他人志气,而是不能轻敌,王上将十万大军交于我手,本将轻敌就是对这些把性命交于我手的老秦人们不负责啊,是王上的信任不负责啊。”司马错并未动怒,而是平静的说道。

    “末将知罪,请将军责罚。”那将领羞愧的说道。

    “责罚就不必了,留着力气用来杀敌。”司马错笑道。

    “谢将军,末将愿领军打头阵!”

    “好!”司马错当即扶案而起,诸将领心中一振,静等着主帅命令,片刻之后司马错令道:“传令三军,我军即刻起,陷阵拔营,效仿卫军,步步为营,犀首约战,我应战却不出战,先与卫军对峙,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

    “诺——!”

    阳山一代,东面的十万卫国大军,西面的十万秦军和三万韩魏残兵皆小心翼翼的朝着阳山一带挺进,犀首统帅的卫国大军步步为营,以正面之势逼近秦军,所谓步步为营便是一日只前进十五里地便扎营休息。

    百里地的行程竟是用了差不多七日的时间。

    双方总计二十余万大军竟是在阳山脚下扎营对峙,皆没有进攻的迹象,阳山脚下两军在汝水原野之上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卫军在北,秦军在南。

    两军大营如此对峙僵持一转眼就过去了三个月。

    卫军营地所在所在方向,此时此刻秋风一起,卫峥和犀首两人策马来到了一个小高地,向南远眺着秦军的营帐,遥望秦帐的卫峥叹息的说道:“司马错的确是个难缠的对手啊,你看秦军所在阵地,依托汝水西岸深沟高垒防守不战。”

    话虽如此,但卫国何尝不是一样。

    犀首点点头,说道:“司马错是久经沙场的名将,老谋深算,持重沉稳,臣在秦国为臣时从司马错镇守函谷关便看出一二,此人统兵守则不动如山,固若金汤,没有必胜把握不会轻易出战;若要出战,势必运兵如电,其疾如风,侵掠如火,这一点从函谷关灭韩军与远征巴蜀皆为孤军深入便可窥视一二。”

    “哈哈哈,世人传犀首用兵如诡,难知如阴,其徐如林,动如雷霆,公孙衍战司马错,此役必载入青史,当真令人期盼啊!”卫峥一笑,旋即牵着马缰绳,悠然的离开了这片小高地,犀首也收回了远眺秦军营帐的目光,随同卫峥而去。

    另一边,司马错也在某一处高地极目远眺卫国大军的扎寨的营帐,身遭随行的一位将领带着焦急的神情说道:“将军,两军对峙僵持已经三个月有余,我军的将士们都渐渐松懈了,锐气正在萎靡啊。”

    言外之意便是想要与敌军决战!

    “我军将士有所松懈,锐气渐散,敌军将士同样如此,无忧!”司马错头也不回的说道,语气非常平静。

    “可这么耗下去,终归不是办法啊。”那将领焦急的说道,显然迫切急于求战。

    “卫军约战却不主动出击,我军应战不出战便是,急于求战,正中犀首下怀,未曾探明敌军此举意图为何之前,不可轻举妄动。传我令,吩咐总领斥候营的军务司马随时禀报敌军消息!”司马错如是说道。

    司马错很清楚,两国的大军不论是实力、还是兵力都是旗鼓相当,谁也不敢说一战便能克敌制胜于对手。

    此时此刻,秦卫两国对峙僵持于阳山犹若两名强大的剑客对决,不动如山,动若雷霆。

    司马错看到敌军阵仗的将士宛如看到了昔日那横扫秦军无敌的魏武卒的影子,又是当世的奇才素有犀首之称的公孙衍统帅这支兵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不弱于秦军的有制之兵,不是扫三晋、征巴蜀那么简单。

    而公孙衍于秦军渊源就不用多说了,深知秦军锐士的悍勇,此战更是被犀首视为这辈子的翻身之战,只许胜不许败,加上卫峥本意便是先要与秦军对持消耗,自然不会仓促开战。

    两军对垒,双方的统帅都对彼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才会出现在这旷野之外僵持数月的一幕,可以遇见,要么不打,一旦开战势必撼天震地。

    秦卫两军近二十万大军僵持在阳山一代,整个天下为之侧目,无数人都在猜测和揣摩此战哪一方会胜利,赌秦国胜的占了绝对比重,秦军的虎狼威名是杀出来的,秦军的无敌威势也不是靠张仪的嘴巴说出来的。

    只是目下,两军对垒持续了三个月的心理战,反而让关注此战的天下群雄先着急了。

    卫峥是一点也不急,甚至已经做好了与秦军在此地对峙个一年两年的准备,卫国养精蓄锐这么多年,国力足以支撑僵持消耗,让这十万大军就呆在这阳山什么都不干白吃个一年两年的粮食也无妨。

    此前对峙的三个月,卫国大开国库,先从宋国那里高价购置粮食,不停的开仓囤粮以备不患,另一边楚国也在为前军提供粮草输送,卫国的两大盟友,宋国肥的流油,楚国广袤无垠,虽历经惨败但终归家底殷实,最重要的是乐得看到他人与秦国死磕。

    不费一兵一卒,提供些粮草就能弱秦这个死敌,楚怀王乐得看到这一幕,更是大快人心。

    而反观秦国,虽是群雄之首,但本身因为连年征战急需与民休养,这个时候发生僵持对持无疑是对秦国国力的透支,而秦国同样有两大盟友,但韩魏两国却是奄奄一息,根本就不能与宋楚两国相比拟。

    两大“军事集团”在当前局势下的国力对比,高下立判。

    两国交恶,双方实力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