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骑马——历次与官军的对战中,俘虏了一些战马,虽然在炎热的琼州掉了不少膘,但勉强还能用,这次来山东也带了几匹。刘烨在本时空也没正儿八经学过骑马,但是在后世混过马术俱乐部,有一些底子,策马奔腾做不到,用马代步慢慢走还是没有问题的。
沙河的军营占地极宽,旌旗招展,营帐林立,站在高处老远就能看到。刘烨等人到达官兵大营外五里时,就被巡逻的骑兵拦下。
刘烨亮出腰牌和公文:“我是广东琼州府参将,奉兵部之命来山东平叛,烦请通报。”
领头的官兵取过仔细察看,确实是兵部下发的公文,参将腰牌也核对无误,便带他进入营地。
到了大帐外,抚标亲兵又再三盘问,确认不是细作,命其余人在外等候,只放刘烨一人入内。进了大帐,光线要黯淡不少,刘烨好一会儿才适应。
大帐正中坐着两人,一名是文官,身着绯袍,另一人面白无须,身着麒麟袍,两旁分列十余名武将,个个身批鲜亮盔甲。
正中那名文官开口问:“来者何人?”
刘烨上前一步,正欲开口,旁边一名武将喝道:“见了抚台和监军,还不跪下回话?”
这名文官被称为抚台,看来就是统领大军的山东巡抚朱大典了。至于监军,按照崇祯一贯的尿性,多半又是哪位太监。
刘烨闻言迟疑了一下,看了看这名拍上官马屁的武将,又看了看正前方的两人。
他迟疑并不是犹豫跪或不跪——作为一个现代人,压根就没有跪拜的概念——而是犹豫是当场发作还是敷衍过去。
周围的武将大多不怀好意地看着他,有人的眼中满是幸灾乐祸。
刘烨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其中一名年轻武将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名年轻武将并没有幸灾乐祸,眼中却有一丝同情。
再看看上首坐着的两人,朱大典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旁边面白无须之人则面露不悦。
刘烨深吸一口气,笔直站立,双手抱拳,朗声说道:“末将广东琼州府参将刘烨,奉命赴山东平叛,得知大军驻扎沙河,特来拜见,听候调遣。”
朱大典未曾开口,面白无须之人开口说:“广东参将?广东那地方来的人都是这般没有规矩吗,见了上官不下跪?”声音尖利异常,果然是名太监。
刘烨知道崇祯向来喜欢以太监作监军,能够担任监军的多半是身边得宠的太监。他心中暗道,老子连你家主子都不会跪,还会跪你这个死太监?
口中却说道:“公公言重了,末将并不是不讲规矩,只是从广东远赴山东,奔波数千里,登陆上岸后没有休息片刻,马不停蹄赶到沙河,腿都快断了,公公为何不先问问我带了多少兵力来山东,正事说完了再立规矩也不迟。”
这名太监不屑道:“兵部的那些废物点心也真是病急乱投医,调哪里的兵不好,偏从广东调?听说这次是调用你们的水师防范东江镇渡海来攻,要我说,你们这些广东蛮子老老实实呆在水上便好,吃饱了撑的要上岸,又能来几个人?”
刘烨微微一笑:“公公,广东兵是不是废物点心我不好说,但是这次来山东,除了水师之外,上岸的可不是区区几个人,我带来了两千人,而且全部是鸟铳兵,并且自带轻便火炮。”
这话一说出来,举座皆惊。
太监显然是知道鸟铳和大炮的厉害,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两千人?还都是鸟铳兵?”
朱大典也坐不住了,追问道:“当真是两千鸟铳兵,还带了轻便火炮?”
“千真万确,抚台可以派人查验。”
这下再也没人去计较他跪不跪的事情了,朱大典和太监两人面面相觑,旁边的武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在消化这个让人吃惊的消息。
明末的鸟铳虽然质量参差不齐,在与鞑子的战斗中也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作为远程打击兵种,在明军队伍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除了京城的神机营,地方的军头根本没有财力配备两千把鸟铳,更别说火炮了。听到这个消息,这些武将的心情和后世21世纪的警察听说迪拜的同行用跑车做警车一样羡慕嫉妒恨。。
第365章 帐前应对()
那名让刘烨下跪的武将显然不相信,问道:“你说带了两千兵上岸,还都是鸟铳兵,骗小孩子吧?区区一个参将,不吃空饷能养活八百兵就不错了,两千鸟铳兵绝对是信口开河!”
刘烨斜视着他,哼了一声:“敢问这位将军可否报上姓名?”
这人傲然答道:“山东义勇总兵刘泽清。
刘烨摇摇头:“没听说过。”
刘泽清大怒:“你一个小小参将,竟敢如此无礼!”
刘烨悠悠说道:“我听说叛军曾经放出话来:‘杀山东兵如刈菜,无奈我何!各镇兵咸非吾敌,惟虑关外兵耳。’刘将军,这叛军口中如刈菜一般的山东兵,不会指的是你吧?”其实这话他是当卧底时听李九成说的,现在现学现用,用来羞辱这位让他下跪的刘总兵,报刚才的仇。
刘泽清面红耳赤,山东本地兵马在叛军面前一败涂地,才造成今日之糜烂局势,对方说的是事实,他无从辩驳。他的本部兵马在次战斗中屡战屡败,已经损伤大半,生怕沦为边缘人物,一直寻找机会讨好巡抚和监军,才会出言呵斥刘烨下跪。
那名年轻武将却“噗呲”一笑。对面的一排武将见他发笑,不满地看着他,这些人显然都是山东本地武将。
朱大典见刘烨一句话,就让山东武将和辽东武将有了微妙的对立情绪,这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便开口询问,转移众人的注意力。
“我记得兵部的调令是征调水师,没有征调陆师,为何你却带了鸟铳兵来,你的水师呢?”
刘烨早就打好腹稿,从容回答:“水师的船停在登州外海不远的岛上,随时候命。而陆师是末将自愿带来,为替圣上分忧,没有向朝廷索要开拔银子,只需抚台供应粮草即可。抚台手下北兵居多,尤其是关宁铁骑,英勇善战不必多说,末将的鸟铳兵近战虽不如北兵,但能百步杀敌,如与骑兵配合,远近结合,虽不能说如虎添翼,也算锦上添花,为尽早平定兵乱略尽绵薄之力。”
刘泽清等山东武将听到他口中褒扬关宁军,对山东兵马只字不提,心中很是不满。而对面的年轻武将和身边的人闻言面露得色。
朱大典不置可否,对于刘烨的说辞,也不知道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刘泽清在一旁小声嘟囔:“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年头哪还有武将倒贴给朝廷打仗的?喝兵血吃空饷、保存实力、杀良冒功才是武将的生存之道,以己度人,这个广东蛮子绝不会这么愚忠,肯定是另有所图。他周围的山东武将纷纷点头,显然很赞同这个说法。
这时朱大典下首一名中年青袍官员朗声说:“抚台明见:刘参将官阶虽不高,但是能够心系朝廷,愿替圣上分忧,也算难能可贵。抚台,既然这些南兵来都来了,何不留下听命,把这两千鸟铳手作为奇兵使用?”
朱大典不由得点点头,不管刘烨是不是说的场面话,但是作为被抽掉水师的地方部队,愿意主动将陆师投入战场,而且不索要开拔银子,不计较眼前一时得失,这是不争的事实。比起那些打仗畏手畏脚、一心想保存实力的武将要强上太多。
“象三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刘部便留在军中听命。象三,此间事了,你便带这两千鸟铳兵去妥善安置,所需粮草也有你负责安排。”
青袍官员应道:“遵命。”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刘烨一眼,然后退回队列中。
刘烨心中一动,自己在山东没有其他人脉,居然有人出来为自己说话,而且这名官员身着青袍,代表品级只有七品,却敢在朱大典面前畅所欲言,那么这官员十有**就是位卑权重的山东巡按御史林天明,象三可能是他的字。
朱大典继续说:“不管是兵部调拨,还是你自告奋勇,到了山东,兵马都归本抚节制,切记军中令行禁止,违者军法处置。”
刘烨拱手行礼:“这个自然,末将愿意听从抚台调遣。”
朱大典满意地点头抚须,“很好,只要你服从军令,立下功劳,本抚也会替你请功,与北兵一视同仁。你刚来可能还不认识在座各位,本官是新任山东巡抚朱大典,旁边这位”
他指着旁边的太监:“这是监军高起潜高公公。”
然后指着分列两边的武将:“其余各位,都是山东、京津和辽东的总兵、游击,你们都是武将,可以认识一下。”
其实他不自我介绍,刘烨早就猜出他的身份,至于这位太监,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是他的大名可是久仰了。
在刘烨的印象里,高起潜算得上崇祯手下知名的大太监之一,除了陪着崇祯在煤山自缢的王承恩,名头最响亮的就是他了。不过在史文献记载中,他的口碑远不如王承恩,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关,朝廷派遣卢象升为督师督军迎敌,高起潜身为监军却力主议和,遇事掣肘,致使卢象升孤军奋战,力战而死。
对于这位自称知兵,却贪生怕死的太监,刘烨是没有什么好感的,看了他一眼便转向别处。
因为刚才对刘泽清说的一番话,两边的武将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泾渭分明。左手边的武将看样子以山东本地人为主,个个都吹胡子瞪眼看着他,右边的武将则面露得色,不用说是辽东的人了。
那名年轻的武将主动与刘烨攀谈:“我乃宁远游击吴三桂,有件事很好奇,想问问刘将军。”
刘烨虽然有了一些心理准备,可还是没想到这位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桂。他仔细打量了一番对方,二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长相颇为英武,目光如注,眼神坚毅,除了鼻子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看起来面相有些凶恶,怎么看都不是电视中刻画出来的猥琐汉奸模样。
第366章 初见吴三桂()
刘烨回答道:“原来是‘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吴将军,有什么请尽管问。”虽然在原来的时空吴三桂是臭名昭着的大汉奸,但是此刻还只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小将,刘烨也不是没头脑的愤青,倒也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他。
听了他的话,吴三桂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这是他生平最得意的事情:崇祯三年,他带领几十名家丁,杀入万余鞑子的包围中,救出了自己的父亲吴襄,以近乎传奇般的一战,奠定了自己军旅生涯的起点,也造就了“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名声,惊动了当今圣上,还因此被提拔为游击将军。
他一下对刘烨的印象很好,口中谦虚道:“过奖过奖。请问刘将军,为何你属下全部是清一色的鸟铳兵?我们辽东也有鸟铳,可是鸟铳手不能单独成军,必须搭配刀斧手或者长矛兵,否则被敌人近身之后,就是一边倒的败局。”
对于吴三桂的疑惑,刘烨也不奇怪,没有见识过燧枪的人都习惯性地用鸟铳的性能去理解,不知道足够高的射对于一支火器化部队的意义,自打琼州营迹以来,已经有很多人在爱国者步枪面前吃了亏。他也不打算隐瞒实力,向对方全盘托出又何妨,反正打仗时自然会被这些友军看出来。琼州营不能总是躲在海岛韬光养晦,登上中原这个大舞台是迟早的事情,亮出自己的肌肉,让朝廷甚至崇祯重视自己,才会有更好的扩大影响、壮大实力的机会。眼前的吴三桂和其所在的关宁军就是明显的例子。
自从后金崛起之后,明军在与后金军队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甚至流传出“女真满万不可敌”的言论,往往几百后金兵就能打得成千上万的明军溃不成军。而作为明军中唯一与后金军队在野战中正面对抗互有胜负的关宁军,自然得到了崇祯的器重,视其为抵御鞑子的国之栋梁。集全国之力收缴的辽饷全部拨到了辽东,加上辽东肥沃的屯田,关宁军渐渐变成了利用山海关之险拥兵自重的军阀,从不主动进攻后金,安心发展大国难财,以祖大寿为的辽东诸将赚得彭满钵满。
刘烨微笑道:“我的鸟铳是自行打制,和朝廷的不太一样。普通鸟铳开一枪的功夫,我能开三枪,只要不是碰见精锐骑兵,普通步兵很难近身。加上枪头装有利刃,敌人近身之后可以作为长矛使用,可远攻、可近战,为什么还要刀斧手、长矛兵?”
这话一出,包括吴三桂在内,帐中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可远攻、可近战,射速是原来的三倍,这样的鸟铳兵完全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足以改变现有的战斗模式。
吴三桂眼睛一亮,如果有这样的利器,关宁军又何必死抱着三眼铳不放?因为鸟铳的质量不靠谱,加上射太慢,也不适合马背上使用,以骑兵为主的关宁军抛弃了朝廷配的鸟铳,改用三眼铳。三眼铳的优点比鸟铳短,骑兵也能用,二三十步内有不错的杀伤力,关键是能连,射三枪之后还可以当锤子用于近战。从天启年间开始,三眼铳就成了辽东各镇的制式装备。
但是三眼铳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先是射程太近,五十步外基本上是听个响,远程碰上鸟铳兵毫无优势;其次是近战差强人意,锤子这玩意对上长矛兵也是个渣。在吴三桂看来,如果刘烨没有吹牛,想法子弄到这样的武器,关宁军就如虎添翼,稳坐大明第一强军的宝座。
不过这个场合不适合谈论这些事情,吴三桂回头看了看二舅祖大弼,心想:呆会和二舅好好说说,劝他从这个广东参将手中购买鸟铳,反正关宁军不差钱。
刘泽清等人显然不相信刘烨的话,但是被“杀山东兵如刈菜”的话挤兑过之后,不敢再出言挑衅,免得再被类似的话羞辱,只是用怀疑和不屑的眼光盯着刘烨。
朱大典对刘烨的话也是将信将疑,不过对于他来说,是否夸大其词没有什么实质影响。如果这支客军真的是强军,平叛多添一份助力总是好事;如果只是吹牛,也不影响大局,这支客军本就不在计划之内,依靠现有的兵力平定叛军也是迟早的事情。
他咳嗽几声,对刘烨说:“刘参将练就这样的强兵,又一心报效朝廷,当为武人之楷模。本抚也很期待你部与叛军对阵时立下战功,为平叛助力。今日你部远道而来,想必已疲惫困倦,就由象三安排下去扎营,粮草稍后也会拨付。”
刘烨向朱大典行礼:“谢抚台,末将先行告退。”在辽东和山东武将的注视下,他退出了大帐。
青袍官员出列,在大帐外与他并肩而行,自我介绍:“刘参将,本官姓林,名天明,乃山东巡按御史,负责协助抚台筹措粮草、协调各部人马,你部驻地和粮草的事宜,都由本官负责,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我。”
果然是林天明她爹!刘烨不敢怠慢,左右看了看没有不相干的人在场,恭恭敬敬向林天明行礼:“末将久仰林巡按大名,甚是敬重。此次出兵来登州,还望林大人看在慕巡抚的面子上,多加照顾。”
林天明见他的态度恭敬,颇为满意。在大帐之中看他挤兑刘泽清毫不留情面,与妻舅慕天颜信中描述颇为不符,本担心是个跋扈张扬的武夫,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该硬的时候硬,该软的时候软,这刘烨虽然年轻,为人处世颇为老道,是个可造之材。
他捋着胡须,微笑问道:“诗悦在广东可好?她一向在北方长大,这次在舅舅家呆了一年,也不知道习不习惯南方的水土?”
刘烨神秘一笑:“这个,林大人不妨直接去问林小姐本人更好”
林天明一滞:“怎么,她难道也来了山东?”
第367章 中原第一仗()
刘烨回答:“确实如此。我们临出前,林小姐是要搭船来山东省亲。不过岸上情况不明,我没有让她随行至沙河,而是暂时留在了长岛。如果林大人同意她上岸,我可以立即派人把她接过来”
林天明哼了一声:“真是莽撞,山东现在还是战乱之中,她一个女子贸然前来,我每日事情千头万绪,如何照顾她周全?再说,军中都是军汉粗人,又怎么安置她?”
刘烨有些头疼,原以为把林诗悦交给她爹就行了,没想到林天明倒先抱怨上了,看来这个包袱一时半会甩不掉了。他想了想,建议道:“长岛上荒无人烟、海风凛冽,加上水师随时可能奉命出岛拦截敌军,让林小姐呆在那里怕是更难以让人放心,不如接到沙河来。虽说军中都是糙汉子,可是在眼皮子底下总是放心些,而且林小姐兰心蕙质,知道女扮男装掩人耳目,免得被人说闲话。如果林大人公务繁忙,那就暂且放在我军中,如何?”
在他看来,林天明不可能放心把一个未出阁的黄花闺女交给一个武夫照顾,肯定是放在自己身边,所以这么说也只是客套话,并不是真的愿意照顾林诗悦。
可是出乎他意料之外,林天明几乎没有犹豫,爽快应了下来:“也好。慕巡抚对你甚为推崇,说你能力品行俱佳,本官相信他的眼光,诗悦由你照顾本官也很放心。”
刘烨闻言愣了一下,后悔不已,恨不得自抽一耳光,为什么要多嘴加这一句?当初为什么要答应让林诗悦登船?自己来山东是做大事的,哪有空照顾一个小姑娘。还有,这个做爹的也真粗线条,居然真放心把女儿交给自己。
其实林天明倒不是真的对女儿安危无动于衷,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作为一个力图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官员,随军负责筹措军粮、参赞军机,正是捞取功劳赢得晋升资本的大好机会,怎么可能让女儿在自己身边晃悠,授人以柄?要知道携带家眷随军出征是大忌,若是让人参一本,什么功劳都是一场空。反过来放在琼州营军中,就没有自己身边惹眼了,几千人的营头藏个把人简直不要太容易,哪像自己孤身一人,想藏人都没地藏。
另外,女儿在书信中透露出的小心思,加上妻舅慕天颜言明要撮合两人,让林天明对刘烨也没有什么警惕之心。虽然这年头文贵武贱,一个参将和林家的政治背景不怎么匹配,更别说林天明有望冲击四、五品的官职了,他也不是非要把女儿许配给对方,但是作为一个值得考察的备选对象还是可以的,毕竟刘烨还年轻,有上升的空间。
私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都是公事。林天明给琼州营指定了扎营的地点,就匆匆离去,为这两千人调拨粮草了。
刘烨下令石英和徐一凡带领士兵们扎营,两千士兵就开始忙碌起来。
这时义勇总兵刘泽清带着几名部下晃晃悠悠走过来,看见琼州营忙着安营扎寨,冷笑道:“反正是来混军功的,营寨安的这么扎实做什么?随便弄些帐篷对付几晚就行了。真有战事,也指望不上你们这些南兵。”
刘烨皱起了眉头,这个刘泽清像只苍蝇一般惹人厌,偏偏还不能拍死。他立马怼了回去:“不靠我们南兵,难道靠你们山东兵?如果你们能够平定叛军,又哪里需要抽调辽东关宁军,我们这些南兵更是不必劳师远征。不知道刘总兵这两年和叛军干过仗没有,部队有没有打残?”
刘泽清一窘,随即恼羞成怒,指着刘烨:“你”
刘烨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接着说:“哦,对了,你的总兵官之位还保留着,看样子部下没有全灭,溃兵收拢还能凑个人数,打仗的时候,别的事做不了,呐喊助威还是可以的。如果我部上了战场,刘总兵记得让部下给我助助威,等我凯旋归来,心情好可以分几个叛军级给你的!”
刘泽清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面色难看得很,他死死盯着刘烨,一字一句地说:“我乃朝廷钦命总兵官,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将,按理来说,见到我要下跪行礼,可是你却这般狂妄无礼,一再羞辱,当真以为我山东无人了吗?”
刘烨嗤之以鼻,老子不跪皇帝、不跪监军太监和巡抚,会跪你这个废物点心?他悠悠地说:“刘总兵,面子是自己挣出来的,不是讨来的。别说你已经被打残,就算部队完好无损,我手下一个千总就能对付你,这样的无能之辈,我需要给你面子吗?”
刘泽清手指哆嗦着指着刘烨:“好一个狂妄跋扈的南蛮子!这事我记下了,到了合适的时候,有你好看的。”说完转身离去。
刘烨望着他的背影,冷哼了一声。叛军的实力当初他也见识过,不过尔尔,一群没有战略目标、完全被**支配、只会烧杀劫掠的强盗而已,被这样的军队打得满地找牙,刘泽清部队的战斗力之弱可见一斑。对这样的废物,无需赔小心讨好。
与大军会合后,刘烨本以为要在军中慢慢等待,没想到两日后就有了动静。
叛军虽然退到了登州一带,但是并不甘心死守登州城坐以待毙,李九成素负骁健,常出城搏战,把活动范围扩大到登莱交界处,双方往往以数千马步军配合火炮进行大规模野战,互有胜负。
这次,又是李九成率领三千骑兵,连带两千步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