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大腿运气不错,才到村口就碰见了李二狗带着几个人往村里走来。他认得这是新东家派来的人,不用缴税的话也是他放出来的。他急忙上前拦住李二狗:“这位老爷,我是佃种你们家地的佃户,东家可是说过只要每亩缴二石租子,其余什么都不用管,可现在那些人仍然在村里催粮催税呢!”
李二狗被委任管理一千多亩地,深感责任重大,眼见到了收获早稻的季节,不敢怠慢,主动到各村巡视。这是自家老爷夺得这些田产之后第一次收粮,佃户收粮之后就能向他们收租子,这第一炮一定得打响。
为了防止一些不开眼的家伙赖掉租子,李二狗特意向刘烨请示,带了几个护卫队员以壮声势。和丰村是他巡视的第三个村子,没想到还没进村就遇见了求援的佃户。晒盐之前,他也是农民出身,知道“那些人”是些什么人,自己当年也在这些家伙手中吃过亏。
没想到连官府都不敢惹自家老爷,几个帮闲的青皮无赖居然敢到太岁头上动土,李二狗顿时恼了,对苏大腿说:“前边带路!”
一行人气势汹汹地来到了村里,张麻子还在拿鞭子抽人抽的不亦乐乎。李二狗见状大喝一声:“住手!”
张麻子停下抽打,斜眼看着李二狗等人,以为他们也是和自己一样的角色,问道:“几位过界了吧?这和丰村可是一直都是兄弟我管着。我跟的是县衙户房张老爷,那是我本家。几位是跟谁的啊?”
李二狗没想到过有朝一日会在这样的场景下和这些帮闲碰面,以往看着这些人都是躲都躲不及。这些无赖往往比唐老爷之流更凶残,唐老爷之流虽然剥削他们,但总还留有余地,讲究的是长远利益,而这些无赖捞一点是一点,今天不管明天的事,直接把人往死里整。
不过今日不同往日了,他挺起胸膛,手一挥,“你们几个还没看清如今的形势,到底是谁过界都不知道,临高的天已经变了!来人,把他们打出村去!”
几个护卫队员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对付几个无赖不在话下。几人一拥而上,把张麻子等人狠揍一顿。张麻子被打的七荤八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急忙大叫:“还讲不讲规矩了,小心我去县衙告你们一状!”
不等李二狗说话,苏大腿在一旁插嘴:“狗东西,这地都换新东家了,你以为还是苟大富那会呢?”
张麻子没想明白这话的意思,头上又挨了一下狠的,眼眶被打破,鲜血直流。好汉不吃眼前亏,他转身就跑,其他人也跟着他跑。
苏大腿看见他们被打心里十分痛快,操起一把镰刀对村民们:“乡亲们,几个狗腿子也有今天,大伙一起上,把他们打得以后见着和丰村绕着走!”
几个年轻气盛的小伙正是气血方刚地时候,听了他这句话,纷纷操起干农活的家伙,跳上田垄跟他一起追了过去,家里父母拉都拉不住。
张麻子跑到村子另一头的出口,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正想回头交待几句场面话,却看到一群村民操着镰刀追了过来,吓的一个哆嗦,好家伙,挨顿拳脚也就罢了,至少没有性命之忧,这些泥腿子拿着家伙没轻没重地,弄不好小命都交待在这儿了。也顾不上说场面话了,拔腿就跑,比刚才跑的更快。
几个神憎鬼厌的家伙被打跑,所有村民都欢呼起来。苏大腿返回来,对村民说:“乡亲们,咱们的新东家可真是厚道人,不仅免了咱们的税粮,还替咱们出头,咱们可得知恩图报啊!”村民们深以为然,纷纷向李二狗道谢。
李二狗笑的很开心,这种被人感恩戴德的感觉很不错。他倒没忘记自己的使命,对村民说:“我家老爷仁厚,各位乡亲只需交足租子,就是对我家老爷的报答了。”
苏大腿带头表态:“那是自然。等收了这季的稻子,我苏家第一个交。就算勒紧裤腰带,饿几顿饭,这次的收成,也要全部先交租子!”
早稻全交租子,剩下的就不多了,等到后面收粮还有一段日子,确实得勒紧腰带,省着点吃。苏老倌见他话说的太满,可是又不好意思当面阻止他,急得原地打转。
最先被张麻子抽鞭子的林瘸子鼓足勇气走上前,对李二狗说:“这位老爷,我不是佃种的地,这几亩都是自家的。不知道您家老爷能不能开恩,收纳我的地,我的地是差了点,但可以交一样的租子。”
原本他种自家的地,虽然日子也过得艰难,但是比遭受双重剥削的佃户们还是好过一点,如今风头一变,佃户们只用交租子,比他的负担就轻了太多。本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所谓的东家代缴税粮不过是骗人的把戏,没想今天发生的事情证明这都是真的。
眼下张麻子虽然跑了,但是他只是沾了佃户们的光,如果这些人卷土重来,人家可不会为了自己出头。思来想去,还是求情投献才是最好的办法。
有人带头,其余的人也纷纷上前求情。有人当靠山,官府和胥吏就不会来逼税,相比起来,每亩地二石租子算是很轻了。
李二狗不敢拿主意,“这事须得我禀报老爷之后才能答复。”
刘家庄内。
刘烨听了李二狗的禀报,问严光:“严先生,这么做可行吗?”
严光肯定地回答:“可行。而且对主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江南,这等投献土地之事数不胜数,双方都有好处,投献者不用缴税,被投献者多收了租子,吃亏的是官府。主公和江南的豪门大户区别在于:他们是避税,您是抗税,呵呵!”
“也不尽然,我还是主动交了折色银的,可谓奉公守法之典范,哈哈!”刘烨闻言打趣道。
于是,林瘸子的地顺利的变成了刘烨的地,不过田契没改名字而已,其余和佃户们一样。刘烨意识到了这其中的机会,有意识地让李二狗带领护卫队员加强巡视。和丰村的事传出去之后,其他村也纷纷效仿,从几亩地的自耕农到几十亩的中等之家,刘烨来者不拒,统统接纳。
临高县衙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户房的胥吏们不出面,下面的帮闲没有靠山,如同无根之木,蹦跶了几下就再也不敢擅自催粮,夏税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这次刘烨一共收上来五千多石粮食,刘家庄的粮仓根本堆不下,只得另建粮仓,用梁小明的话说,一夜之间就成了肥的流油的地主老财。
让刘烨没有想到的是,这股投献的风潮,并没有随着夏税的结束而画上句号,反而波及到了更宽的地方,为整个琼州府局势的走向划动了蝴蝶的翅膀。
第48章 官府围剿()
苟二贵逃到府城之后,直接去知府衙门告状,却被挡了回来。他一个不入流的小吏,走的匆忙又没带多少银子,连知府衙门的大门都进不去。
他状告临高乡勇勾结山贼残害乡绅,知府衙门没接到临高县衙的官方消息,从知府到上下官员,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对他不予理会。苟二贵在府城没有亲戚投奔,身上只有几两散碎银子,又不敢回临高,多日下来,饭也吃不饱,衣服又脏又破,形同乞丐。
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终于等到了知府派人找到他,让他去衙门禀告相关事宜。
知府大人是在接到手下告知刘烨拥兵自重后才想起苟二贵的,苟二贵多次上门告状都被挡在门外,但是他的事情还是传到了知府大人的耳中,两件事情都涉及刘烨,为了弄清真相,这才召唤苟二贵前来。
知府大人询问在场的官吏和幕僚:“各位怎么看?”
同知赵越拱手道:”府台,这山贼头目林三卑职有所耳闻,乃澄迈县内最善战的山寨。“根据他们二人所说,卑职认为:林三攻打澄迈县城失败后,与临高刘烨的乡勇勾结,残害乡绅,已成为琼州府之大患!”
“赵同知认为该如何处置此事?”
“为了朝廷体面,为了稳定琼州府的局势,只能出动大军将其剿灭!”
知府大人抚须问众人:“各位认为如何?”
大小官员和一干幕僚纷纷应道:“赵同知所言甚是,还请府台出兵。”
知府大人点头,他心中也是这么想的。想当初收了刘烨的好处后,现在这罪名是跑不掉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兵杀了刘烨。
在场的官员议论一番,最后还是赵同知建议以本府卫所军为主力进剿,战力低下没关系,一个卫所不行就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山贼等人不过一千多人,几千人推过去,踩都踩死他们了。
一切议定之后,琼州府的战争机器就咯吱咯吱运转起来了。
刘烨提前收到消息,知道知府大人只带了三千人来,还是那些已经腐烂掉的卫所老爷兵,心中忍不住笑了笑。
刘烨吐出一口长气:“所以,我决定,放弃防御战的计划,主动进攻,用最短的时间击败官军主力,掌握主动!”
所有人都愣住了。之前的计划是等官军主动进攻,利用火器优势尽量打击对方有生力量,伤亡到了一定程度,官军自然就会崩溃。而主动进攻和防御完全不同,等于放弃了火器的大部分优势,最后就成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官军人数占优,战斗的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意外归意外,但无人质疑刘烨的决定,而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战斗的安排非常简单,先对官军阵列进行几轮炮击,然后以三百老兵为前阵,行进到离官军七十步距离进行一次齐射,再发动集体刺刀冲锋,直接与对方白刃战。
护卫队的刺杀训练是基础科目,不管有没有配备步枪,都保证了足够强度的训练,风雨无阻。在护卫队内部,多次进行了实战演练,结果证明训练有素的刺杀战术对付缺乏组织、只有匹夫之勇的士兵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截止目前,除了匪军一战,护卫队还是缺乏拼刺刀的实战经验,尤其是几百新加入的新丁。能否以白刃战击败人数数倍于己的官军,刘烨没有什么底气。
梁小明说的很对,没人能够保证什么事都有绝对把握。刘烨没有时间犹豫,他下达了攻击的命令。为了以防万一,他留下了肉搏能力最强的林三带领一百土兵作为预备队,一线指挥权交给了林三。
这么安排的目的在于,万一战斗局面严重不利,有林三在,至少能保护自己突围。只要自己和梁小明的命还在,哪怕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总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战斗部署安排完毕后,刘烨反而不再纠结了,他目送着石英带领士兵和炮手们进入战斗位置,心里有些惴惴,就像考试完等待宣布成绩的考生——自从毕业后,就不再有这样的心情了,今天的情形就是穿越后人生的一次大考,能够撑过去就看这一战了。
对面官军阵列。
知府大人不是不知道自己和对面的乱民对峙的距离不安全——在对方大炮可以打到的范围内——但他不可能因为害怕挨炮子就躲到几里之外,这么做置朝廷的脸面于何地?不过让他感到安慰的是,官军人数够多。
话虽如此,但当他看到对面山坡上又拉出了几门火炮,乌黑的炮口正朝着这方,心里还是发憷。
他咽下几口口水,努力使自己保持镇静,对左右吩咐道:“传我军令,乱民如果开炮,所有人都不能逃跑,必须保持阵势不乱。”
战斗开始,首先是炮击。
“轰轰轰”,让官军吃了不少苦头的12磅山地榴弹炮又喷出了象征死亡的火焰,双方距离八百步左右,正是这种火炮射程的极限,但是双方高度的落差延伸了射程,实心弹呼啸着钻进了人群中。
冷兵器部队阵列一般站的很紧密,这样才能有效地对敌人进行攻击,保证足够的杀伤,但这样的队列面对火器的时候却是致命的缺陷。
落到人群中的炮弹看似力道已尽,只撂倒一两个最前方的兵丁就落到地面,但是砸到坚硬的地面后又弹了起来。这时候的炮弹似乎看着用手就能抓住,可是不论是兵丁下意识地抬起胳膊遮挡,还是用刀剑去阻拦,实心铁球还是毫无阻碍地砸断了胳膊、劈弯了刀剑,挡在它前方的人和物如同豆腐遇见钢刀,阻挡不了半分去势。
炮击持续了四轮,每次造成的直接死伤并不太多,但给官军造成的恐慌却四下弥漫开来。
意志坚定、纪律严明的部队或许可以承受多次这样的炮击,但显然这支官军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站着给人用大炮轰,而且毫无还手之力,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轮到自己,这种未知的死亡威胁比面对面短兵相接更让人害怕。慢慢地开始有人溜出队伍,却被守在后方的亲兵一刀砍翻在地。
第49章 知府大人之死()
这时知府大人不得不下令全军出击,火枪队接着上去。
很快官军大部队离护卫队只有八十步左右了,个别跑的快的已经不到五十步。石英没去管前方几个越来越近的散兵,只是紧紧盯着大部队,估算着距离。
在距离六十步的时候,石英下令:“开火!”
“呯呯呯”,枪声大作,三百枝枪齐齐喷射出火焰,密集的铅弹形成的弹幕让奔跑的人流如同撞上了一面墙,为之一滞。火枪队慌慌张张只开了一枪,中弹的人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得齐刷刷倒地,
后面的人群不可遏制地陷入了慌乱,冲还是退?这是个问题。
趁着这个间隙,护卫队紧张地装弹,在开火的指令下再次进行了一次齐射。纠结的官兵又倒下上百人,队伍更混乱了。督战队拼命地驱赶,人群在纠结中缓缓地向前推进。
两次齐射后,石英下令:“上刺刀,前进!”
护卫队取出刺刀插进卡座,然后平端着步枪,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去。
纠结的官兵终于如愿以偿与对方混在在一起,但很快就发现比起挨枪子,肉搏并非更好的选择。
双方接触后,护卫队员发出整齐的“杀”声,响彻云霄,这股气势让官兵一滞。
护卫队员们坚定有力的刺杀让习惯于刀来剑往的官军们很不适应。你一刀过去,他格挡开就是一个突刺;你游走于其两侧,试图找到破绽,他不管不顾就是一个突刺;你挽出一个剑花,虚虚实实,想卖个破绽让对方上当,他似乎就是一根筋,逼近后就是一个突刺
不管官兵们身手是好是坏,武艺是高是低,用何种招数迎敌,反正对方来来去去就是一招突刺。一招鲜,吃遍天,几个回合下来,官兵们倒了一地,护卫队员们却没多少死伤。
护卫队的新丁们在射击时只能当观众,但是进入白刃战时就无法袖手旁观了,老队员和土兵们作为主力突前,他们跟在后头捡漏。
知府大人瞪着眼睛看着战场,已经无力吐槽。
离的远远的要挨炮,挨近了也拼不过,这所谓的乱民,恐怕调来广东的营兵都打不过,自己手下这些拼凑起来的队伍,更加不是对手,这么拼下去,恐怕最后剩不下几个人。
仅凭着一股虚火撑胆的官军眼见肉搏也占不到便宜,开始退缩,不敢与对方继续搏杀。首当其冲是被排在最前面的卫兵,他们本来就不满被当炮灰,现在死伤不少,却没砍下对方几个脑袋,功劳没有,拿不到官府的赏钱,命却搭上了,不值当。
有人发声喊:“兄弟们,咱们不是拿饷当兵的,保命要紧,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呢!”
有人出头,其他人纷纷响应:“就是,他奶奶的还把咱们顶在前面,老子不干了!”
喊着喊着,就有人从两边散开往后跑,避开督战队。其余的官军虽然暂时没有跟着跑,但是也没有阻挡——他们只是碍于军户身份,怕跑回去也会被砍头,不然也跟着乡勇一起跑了。
卫兵们才不管这么多,他们跟着官兵打仗,本就是贪图赏钱,督战队的亲兵就算有心阻挡,却苦于人手有限,拦不过来,不一会乡勇跑了大半。
眼见官兵畏缩不前,还跑了不少,石英回头看了看刘烨,想看他的命令,下一步该如何做。
刘烨隔得远远的,喊话够不着,于是做了个手势,挥手向前一劈,示意他继续攻击,击溃官军。
石英看懂了他的命令,带领队伍继续向前。官军零零散散与护卫队展开肉搏战,却没有一拥而上。没有了有组织的抵抗,推进更加顺利,简直挡者披靡,很快就突进到了官兵的中军位置,知府大人都能看见对方枪头明晃晃的刺刀,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手下见知府大人似乎不知所措,赶紧说:“知府大人,这仗没法打了,下令撤吧!”
“大人,卫兵都跑了,这下更加打不过,再等下去,跑都跑不掉了!”
知府大人茫然四顾,这就败了?三千人打一千人,还一败涂地,对方伤亡甚微,自己连遮羞的首级都没几个。
石英发现了穿着官袍的知府大人,见此人气势威严,肯定是个大官,当下取出弓箭,准备射杀此人——爱国者步枪在一百步的距离上射击单个目标完全是碰运气,还是弓箭靠谱。
知府大人还不知道自己被人盯上,心中正天人交战,到底是撑下去还是干脆地撤退?手下还在力劝:“大势已去,大人,下令撤退吧!”
石英将箭矢搭上,引弓瞄准了那名大官。周围空下来,让他的视线没有阻挡。
石英用力拨开,咻的一声。知府大人意识转过头来,只见那箭头离自己越来越近
取胜归来,刘家庄。
“知府大人死了?”刘烨惊地站了起来,自己并不想知府大人死在自己的手里。
刘烨坐回椅子上,权衡了一下利害得失,以及此事带来的影响和自己该如何应对。只是他拿不准主意,于是询问司马德:“严先生,你怎么看?”
“回主公,杀了知府大人,与造反无异,主公可以操练兵马、枕戈待旦了,官军二次围剿只是个时间问题。”严光简洁明了地回答。
刘烨皱起了眉头,这与他的本意不符。他更希望在造反和官府统治之间寻求一种折衷的道路。从现在起就与官府彻底撕破脸,从几百兵丁起家,与官军死磕到底,不是他想走的路,这样太累太辛苦。以朝廷的德性,一旦发现琼州出现一只战斗力超群的火器化部队,肯定会与流民军队并列成为两大心腹之患,自己在这边打生打死,到时候就让皇太极捡现成的便宜,他很不甘心。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措辞,对严光说:“严先生,我并不怕官府,但我的基业才刚刚起步,眼下又大战一场,精力不能耗费在与官军的缠斗上,这么说,你懂我的意思吗?”
第50章 为下次围剿做好准备()
严光仿佛早就知道他会这么问,不假思索地说:“主公也不必担心过甚。你担心的事,朝廷也一样担心。眼下朝廷北边要对付建州鞑子,中原要剿灭流寇,没有更多的银子和军队耗费在琼州这偏远之地。而且比起那陕西的高迎祥之流,主公有自己的优势——那些流贼不过是泥腿子出身,不知道杀了多少士绅和官员,这样的角色朝廷尚且能够捏着鼻子招抚,主公乃地方士绅,不过杀了个知府,照样也可以接受朝廷招抚。不过”他加重了语气,“只有再次打败围剿的官军,让官府觉得剿不如抚,才能走到这一步。”
这一番分析让刘烨舒了口气,既然如此,再次打一场,把官军打痛打服,再接受官府招安就是。
重点回到了军事斗争,如何再次打退官军赢取招抚的机会成了所有人要面对的问题。严光分析道:“若要打退官军,加上刚投降的土兵,咱们才两千多人,恐怕比较吃力。
刘烨点点头。这两千多人暂时还只有六百人是装备了火器的,再面对几千官军的进攻,这么点人有点过于单薄,连预备队都没有,一旦出现意外,就是毁灭性的后果。扩编队伍势在必行,可是,去哪里寻找合适的兵源呢?
石英一直负责护卫队的训练,他总结了一下:“加入护卫队必须要保证两点:第一,足够忠心。要对抗几千官军,光靠长矛肯定拼不过,如果发给火器,又不够忠心,就是个祸害!”所有人都深以为然,爱国者步枪稍加训练就会使用,一个女流之辈都能一枪射杀彪形大汉,如果调转枪口对准自己人,简直就是灾难。
“第二,敢与官军打仗。百姓多数是畏惧官府的,如果上了战场,一见官军就腰杆发软,就算再能打也不能要。”这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了,大明朝的统治毕竟延续了几百年,百姓还是从内心深处不愿与官府作对,招来的兵必须是敢和官军拼命的。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梁小明感慨道:“陕西的流民就不怕官府,若能招些流民就好了。”
刘烨若有所思,“流民不怕官府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没有退路才造反的。这么说起来,日子过的比以前好,官府一来就要打回原形,是不是也会和官府拼命呢?”
众人听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唯独严光领会了他的意思,“主公的意思是说,临高境内那些佃种我们土地和投献的人?”
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