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类似的话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听的守军都坐立不安起来,他们各怀心思,却没有一个人喊话制止对方的心理攻势。对于民勇而言,只要流寇进城不扰民,自己的家人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他们就失去了拿起武器抵抗对方最重要的动力。而不纳粮、不缴税,更是让他们心里砰砰直跳,真要兑现了,那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当”的一声,刘见义的刀砍在了地面,溅起了火花。
“他娘的,李自成要是说话算话,老子现在就反了。”昏暗的烛光中,刘见义的脸色有些狰狞,“王绍禹吞没二千两算求,老子跟着吃大户,弄他个二万两也不算啥”
那名守备吓了一大跳,提醒道:“大人,可得想清楚了,丑时三刻总兵大人就要来换防,不到一个时辰了,别让他抓到把柄”
刘见义举起了腰刀,狞笑道:“他不仁,就别怪我不义。李自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厉害的炮,城迟早要破,还不如早点献城投降,卖个好价钱”
一盏茶的时间后,刘见义的亲兵忽然举起火把登上城头,大喊:“有人造反了,乡亲们快逃,保命要紧!”
本就被喊话弄得人心惶惶的民勇一听,都跳了起来,一窝蜂往城下跑,城墙上瞬间就变得无比空旷。
亲兵们用计吓跑民勇之后,来到城门处,跳上阻挡城门开关的沙袋,浇上菜油,丢了十几个火把过去,城门立刻“哔哔剥剥”地燃烧起来。时间很紧,王绍禹的人马很快就要来接管城门,移开这些沙袋已经来不及了,只有烧掉城门才是最快的办法。
第726章 福禄宴()
安喜门被烧了小半个时辰,厚实的大门露出了硕大的孔洞。闯军没想到喊话这么有用,让对手不攻自破,个个大喜,不等门上的火熄灭,就忙不迭地往里钻,都想早点冲进去烧杀抢掠。
刘见义带领亲兵大喊:“反了反了,咱们欢迎闯王入城!”城门被叛军控制,闯军毫不费力地进了城,像被放出牢笼的饿狼,嗷嗷叫着就要往城里冲。
刘见义讨好地说:“各位请随我来,我知道城内那些大户油水厚,那些衙门库存多”
闯军在刘见义等人的带领下,直扑各个衙门和富户家,一时城中杀声一片,大火冲天而起,整个洛阳一片混乱,闯军口头承诺的“不扰民”早已被丢到了九霄云外。
准备来接防的王绍禹在半路上看到北面火光冲天,喊杀声由远及近,大叫糟糕,“该死的刘见义,流寇不可能这么容易攻进来,肯定是这老小子反水了。”
他犹豫片刻,调头就跑,后面的士兵也跟着跑。
李自成在后方看到安喜门告破,大军顺利入城,忍不住哈哈大笑,重重拍着刘黑子的肩膀说:“刘兄弟好计策,攻破洛阳你功不可没,明日给你几个好姑娘犒劳犒劳你。”
刘黑子谦虚地回答:“这都是闯王英明神武,与在下关系不大。再说这些点子都是我们将军传授的,在下不过是个传话的罢了”
“呵呵,刘兄弟太谦虚了。不过刘将军算无遗策,确实让人佩服,经过洛阳一战,李某是心服口服,以后唯他马首是瞻,他让额往西,额绝不往东。”
刘宗敏看着城里杀声震天,心里痒痒,主动请战:“闯王,让额进去吧,额今日都闲了一天了!”
李自成笑吟吟地挥挥手:“去吧。记得,抢钱抢粮随便你,不过不能多杀人,以免引起军民反弹。”
“知道了。”刘宗敏转身就走,心里却想:贼你妈,攻破城不杀人,说笑话呢?难不成抢人家的银子、睡人家的女人,人家还会眼睁睁看着?只有杀了才是正理。承诺不扰民的是你闯王,可不是额刘宗敏。
如狼似虎的闯军奔走于洛阳城大街小巷,烧杀掳掠,城中的大户和官府衙门都遭了殃,运气好的钱财被洗劫一空,运气差的家破人亡,人被杀光,房子都烧成了白地。夜空被火光照亮如同白昼,全城都变成了阿鼻地狱,惨叫声、狞笑声此起彼伏,街上的尸体越来越多,血流成了小河,很多女子都被剥个精光,横尸街头,白花花的躯体随处可见。
李自成在老营心腹部下的簇拥下进了城,踌躇满志地看着满城的火光,从现在起,这座十三朝古都就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好在胜利的喜悦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明白现在最要紧的不是抢掠,而是清除城内的抵抗力量。他下令:“摇旗、一功,你们各带一万人,一个往东城,一个往西城,额亲自去南城,天亮之前,额要让洛阳城没有一个敢拿刀站在咱们大军面前的人!”
“是,闯王!”
闯军入城后迅速合围,见明军就杀,不留活口。经过一夜的搜捕和抢掠,总兵王绍禹、副将罗泰等武将全部战死,官兵也几乎全军覆没,城中大户更是无一幸免,家财被夺,妻女被掳。城中官员也一一被抓,从前兵部尚书吕维祺到河南巡抚李风仙、参政王胤昌等人全部落网,就连知府亢孟桧躲在玉虚观老君洞都被抓住。大势已定后,李自成将指挥大营设在城西四里远的周公庙中,指挥大军的行动。
外围的障碍都清除了,剩下的就是此行最大的目标——福王了。李自成带领老营直扑福王府,却发现奢华无比的福王府人去楼空,内宫只剩下了几个内侍。拷打逼问一番后,得知福王平时都住府东北延福宫,昨日破城之时,他和世子进宫之后就再也没出来过。
李自成亲自带人在延福宫仔细搜查,发现宫后的下水道脚印杂乱,断定福王从这里逃走,派人沿路去追。
几经波折,追兵在迎恩寺抓到了躲在此处的福王朱常洵,把他带到了周公庙。
三百多斤的朱常洵被七八人抬入大殿,重重摔在地上,感觉五脏六腑都移了位,喘不过气来。他看到了正襟危坐的李自成,知道这是正主,不顾疼痛,连滚带爬扑到李自成脚下,磕头求饶。
骨肉如柴的难民李自成见多了,这样的大胖子还是第一次见。他围着朱常洵转了几个圈,摇了摇头,说:“得吃多少酒肉,才能吃成这般模样?”
高一功问:“闯王,怎么处置他,一刀砍了吧?”
“不,这厮身为亲王,搜刮民脂民膏,富甲天下,在这饥荒之年,不肯拿出毫厘银子赈济百姓,连守城民勇的安家银都舍不得出,一刀砍了是便宜了他”李自成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办法,“有了,把他煮了,取其肉给将士们分而食之。他封号不是福王吗?去王府花园捉几只鹿来,我要做一道‘福禄(鹿)宴’!”
不久之后,周公庙广场上人声鼎沸,烈焰腾腾。人群中央烘烧着一口从迎恩寺抬来的“千人锅”。巨大的铁锅内,撒满姜、葱、蒜、桂皮、花椒以及无数高汤炖煮用料,奇香扑鼻。
熊熊烈焰中,最骇人心目的是,巨锅之中,除七、八只剥皮去角的梅花鹿外,被剥光衣服、剃光毛发的朱常洵像盲人游泳一样瞎扑腾着,时而窜上水面,时而沉入水底,边嚎边叫,好不凄惨。其间,朱常洵偶尔抓住一只浮起的梅花鹿尸体喘息,大锅周围上百围观的闯军士兵立刻用长矛戮刺其胳膊,使他不得不惨叫着放开手,重新在已经微微烧开的热水中“游泳”。
一个时辰过后,煮得烂熟的福王朱常洵以及数只梅花鹿被剁成碎块,震撼世人的福禄宴就此出炉,被几千兵士吃入腹内,成为大家的美味晚餐。
第727章 大顺()
李自成以残忍的方式处死福王朱常洵之后,并未放过其他人。
五月十四日,闯军在周公庙前召集大会庆祝攻克洛阳,并宣布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河南巡抚李风仙、知府亢孟桧、参政王胤昌等人罪行。一起倒霉的还有洛阳城内及周边州县四百余名官吏和大地主。
李自成当众宣布:“这些官员和大户,吸的是穷人的血,吃的是穷人的肉,死有余辜,今日咱们替天行道,一股脑宰了,替穷人百姓出一口恶气!”
闯军士兵自然大声叫好,围观的百姓也跟着起哄:“杀贪官,杀大户!”
虽然城破当天,闯军烧杀抢掠,死伤无数,但是遭殃的多为大户,普通百姓大多幸运地躲过一劫,在他们看来,这支义军是专杀官吏和大户的,和穷苦百姓是一条道上的,所以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对于这个处决当然支持。
李自成大手一挥:“杀!”
几百名刽子手手起刀落,血光冲天,一颗颗头颅滚落在地,周公庙外血流成河,尸首都被扔入周公庙大门西面新挖的的大坑中。
第一次攻下这么重要的城池,闯军上下喜气洋洋,一时间感觉朝廷和官兵不过如此,争夺天下也并非难事。刘黑子见李自成和众将领兴致都很高,趁机按照刘烨的计划进言:“顺利攻占洛阳,证明闯王是天命所归,何不自立为王,召集群雄,攻打京城?”
“自立为王?”李自成有些踌躇。他倒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肯定时机是否成熟。
刘宗敏兴致正高,闻言连连点头:“虽然额一直看你不顺眼,但这个提议不错。”他对李自成说,“闯王,现在咱们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人马更是充足,一不做二不休,就自立为王吧!兄弟们也好跟着你享福!”
其余人也想做从龙之臣,纷纷说:“闯王,自立为王吧!大伙一起去京城把崇祯拉下来,皇位给你坐!”
李自成心里呯呯直跳,问道:“你们都这么想?我一个泥腿子出身,真能做皇帝?”
刘黑子继续蛊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本朝太祖也不过是放牛娃出身,不比闯王高贵。如今朝廷腐朽无能,官兵孱弱不堪,能与闯王相提并论的八大王之流还在四川苟延残喘,正是闯王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让张献忠等人进京占了先机,这皇帝就指不定谁来做了”
李自成挣扎一番,终于突破了心中的顾虑,一拍大腿,大声说:“既然兄弟们说额做得,那额就做得,额就不矫情了。不过该立个什么名号呢?”
众人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想名号这事有些难为他们了,一个个抓耳挠腮,憋了半天也没憋出来。
刘黑子却胸有成竹,笑而不语。临行之前,刘烨已经把与李自成有关的一切事情都交代了他,就差没手写一份生平事迹了,叫什么名号自然知道,只是不好太早说出来,显得突兀。
等众人想了半天也一无所获时,刘黑子才装作绞尽脑汁想到了点子,试探着问:“闯王入河南以来,顺风顺水,攻占洛阳也很顺利,不如称呼‘大顺’如何?”
“大顺?”李自成想了想,倒是挺顺口,听着也吉利,便点头回答:“不错,那就叫大顺。从今日起,咱们就是大顺军了。”
高一功建议:“闯王,一口吃不下个胖子,可循序渐进,先称大元帅,再称王,如果战况顺利,入京之前,再自立为帝也不迟。”
李自成满意地说:“一功说的不错,那就先称大元帅。不如叫‘奉天倡义大元帅’如何?”
众人纷纷叫好:“甚好,听着就威武霸气。”
中午时分,刘宗敏在周公庙棂星门前,向数万民众宣布,李自成为“奉天倡义大元帅”,自封“新顺王”,闯军改名“大顺军”,将向北京进发,并告民众:随闯王、不纳粮、有田种。此时天下百姓都为日益沉重的税赋所困扰,河南连年干旱,更是苦不堪言,这个简陋的纲领一提出来,戳到了百姓的痛点,整个河南的饥民都自发地打着旗子来洛阳投奔,一时间“远近饥民,荷旗而往应者如水,日夜不决”,短短一个月,大顺军就从二十来万扩充到了五十多万人。
大顺军把洛阳城内的财物、粮仓洗劫一空之后,尤其是搬空了福王府收获喜人,粮饷充足、兵强马壮,北上京城的计划就提上了日程,离开洛阳进入了倒计时。
刘黑子因为屡次献策有功,很受李自成赏识,虽是外来户,在大顺军颇有威望,说话也有一定份量。一日,他和潜伏在大顺军内部的楚生昌等人暗地里交换了信息并派人传递消息回临高后,返回周公庙。在大门口,他无意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文人和门口的兵士软磨硬缠说着什么,出于好奇,随口问了句:“这是在干什么?”
兵士都认识这位闯王跟前的红人,笑嘻嘻地说:“刘大人,这里有个穷酸秀才,毛遂自荐,要见闯王,在咱们大顺军谋个一官半职”
人急忙纠正:“牛某人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可不是秀才”
兵士们笑着说:“对对,还是个举人老爷”
刘黑子警觉起来,问:“这位仁兄姓牛?请问名讳是”
人见他看起来好说话,连忙自我介绍:“在下姓牛名金星,字聚明,河南宝丰县人,天启七年中的举人”
刘黑子半吊子读书人出身,记忆力也好,一下子就想起了临行前将军的交代。
“此行除了蛊惑李自成攻打洛阳,事成之后北上京城外,还要留意几个人:一个叫李岩,一个叫牛金星,还有一个叫宋献策。只要这三人中的任意一个出现,想尽一切办法除掉,还不能让李自成知道。这些人都是咱们操纵李自成的绊脚石,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照做便是”
第728章 李闯北上()
想到将军的嘱托,刘黑子非常上心,假装亲热地拉着牛金星的手,说:“原来还是举人,先生大才,闯王必定会重用。不过闯王现在和诸位将军商量要事,一时半会可能没机会接见先生,不如先到我住处喝杯茶休息片刻如何?”
牛金星此时还不是大顺丞相,只是个一心想出人头地的读书人,见对方俨然是大顺军的重要人物,没有什么防备心理,加上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对方的幕后老板是熟知历史的穿越者,知道他未来的命运,并且要把他这个大顺首席文臣扼杀在萌芽状态,当下只是诚惶诚恐地回答:“那就叨扰这位大人了”
刘黑子带着牛金星一边唠嗑,一边慢慢往一个巷子深处走,身后跟着几名情报司的人。
“先生是宝丰县人,认识一个叫宋献策的人吗?”宋献策就是后来献上“十八子、主神器”谶语的人,也是李自成身边位数不多的智囊之一,正是牛金星推荐的。
牛金星茫然地摇了摇头:“宋献策?不认识”
刘黑子凝视了片刻,发现对方的神情不似作假,心想可能这时候两人还不认识,便放下心来,继续问:“那李岩李公子想必也不认识了?”
牛金星继续摇头:“也不认识”
“很好,哈哈”刘黑子一边打着哈哈,一边打量四周的环境。眼见来到了巷子的僻静无人处,周围静悄悄地一个人也没有,便向几个情报司的人打眼色。
几个人悄无声息近身,一人突然捂住牛金星的嘴,一人用刀柄砸他的后脑勺,牛金星还来不及反抗,就昏迷了过去。
刘黑子吩咐:“用麻袋套了,绑上石块,等到天黑丢河里喂鱼。”
看着牛金星被套入一个大麻袋中,刘黑子心想,没有他的引荐,那什么宋献策应该也不会出现了吧?
因为刘烨的未雨绸缪,牛金星这个未来的大顺丞相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他直到沉入河底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毒手”,而东主李自成甚至都不知道出现过这样一个人。
如刘黑子所料,牛金星葬身河底后,直到大顺军进京,宋献策这个人物都不曾出现过。而李岩,从头到尾都没见过踪影,似乎世上根本没有这个人。
缺少智囊型人物出谋划策,李自成很容易受到蛊惑,在刘烨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进了事先设定好的圈套。其实,即使没有刘烨派人引导,手握五十万大军后,李自成及其部下的自信心也迅速膨胀,北上也只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在刘烨刻意的安排下,大顺军没有任何摇摆和踌躇,直奔主题,省下了很多时间。
崇祯十年六月下旬,整顿好军马的大顺军正式挥师北上。由于轻松攻下洛阳,大顺军的“强大”震慑了河南境内的各州府,已经被抽调了过半兵力的官兵不敢挡其锋芒,望风而逃,让大顺军轻轻松松连破怀庆府、卫辉府,进入了北直隶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而且沿途裹挟流民,势力也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李自成从一个高迎祥的部将起家,到自称闯王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原本并不被重视,洪承畴的围剿主要精力都用来对付张献忠等人,崇祯也只是偶尔在奏折中见过这个名字而已。谁也想不到,短短时间内,此人跳出陕西的官兵包围圈,转进河南,几个月时间就成长为诸路流寇中实力最强的一支,而且提出了不纳粮的“反动纲领”,并做出攻击京师的态势,让朝野上下一片慌乱。
崇祯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如何对付这支异军突起的流寇。
李自成的崛起,大乱了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计划,原本初见成效的剿贼遭遇迎头痛击,而且福王朱常洵惨遭毒手,花了大力气剿贼却眼看着皇叔被贼人炖了人肉汤,让爱面子的崇祯脸上无光,虽然没有直接归罪于杨嗣昌,却让他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杨嗣昌心知肚明,洛阳失陷、福王被戮的根本原因是剿贼官兵漏掉了李自成,而直接原因是自己为了防备琼海军所谓的南方和辽东方向可能的“进犯”,抽调了河南太多兵力,导致洛阳等重要城池兵力空虚。如今皇上没有指责自己,是因为他还信任自己,可是留给自己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如果不能及时把这股流寇打压下去,再多的信任也会透支完,自己的下场不会比父亲杨鹤好到哪里去。
他思索一番后,率先站出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陛下,流寇看似势大,其实大多是妇孺老弱滥竽充数,只要一战击溃其主力,所谓数十万大军也就烟消云散了。臣建议:就近将北直隶兵马调集到保定府、河间府,阻挡李贼北上,然后下令洪承畴挥师返京,南北夹击,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绞杀李贼。”
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因为防备琼海军,北直隶和河南的兵力都集中在保定府、天津卫、永平府,现在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成为阻挡李自成的屏障,再加上洪承畴的大军配合,两面夹击,扑灭这支流寇大军问题不大。
但是屁股已经彻底坐偏的温体仁却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他出列说道:“陛下,洪承畴万万不可轻易抽调。虽然李自成暂时势大,但西南的张献忠也是不可小觑,加上罗汝才之流,全靠洪承畴、孙传庭等人镇住,西南才不至于大乱。如果为了围剿李自成,让西南空虚,岂不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时西南大军一撤,张献忠等人无人镇压,群魔乱舞,裹挟乱民,威胁难道会比如今的李自成小?”
杨嗣昌一时无话可说。“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也得到了崇祯的大力支持,而抽调洪承畴等人返回北直隶,其实就是变相地否定了自己的策略,中了温体仁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说。
第729章 驱虎吞狼()
崇祯一听也有道理,李自成固然势大,但发展仓促、根基不稳,未必是心腹之患,反倒是张献忠等人不能轻视,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顾头不顾腚,给了张献忠发展壮大的机会。
“长卿言之有理。不过李贼已到了北直隶,有何良策退敌,且无需调动洪承畴、孙传庭北上?”
温体仁胸有成竹地说:“岭南有一支现成的强军,只要调其北上,与北直隶大军南北夹击,则李贼必败!”
岭南?
崇祯眉头紧皱,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南方唯一可称得上强军的,不就是让众人头疼不已的琼海军吗?
杨嗣昌忍不住反驳:“阁老何出此言?刘烨前有悍然纵兵围困皇城不臣之举,后有抢占辽南隔海窥视京师不轨之心,这样的人物,防范尚且来不及,还调其北上,未免有引狼入室之嫌”
温体仁不慌不忙地回答:“所谓围困皇城,确实有以下犯上之嫌,可也是事出有因,若非不是有功不赏还要置其于死地,刘烨也不会被逼得铤而走险,而且能够及时退兵就证明他对朝廷还有敬畏之心至于攻打辽南未必是为了隔海威胁京师,多半是贪图功名,想名垂千古罢了。这样的人,利禄心重,即便桀骜不驯,但可以利用,只要驾驭得当,就是朝廷之福如果一味防范打压,危害更甚于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请陛下三思。”
其实这些话温体仁早就想说了,但是兵困皇城、人心惶惶时不方便说,杨嗣昌怂恿皇帝调兵北上防范时没机会说,现在李自成崛起,对京城造成了很大威胁,强敌压境,正好是给刘烨洗白的大好机会。
崇祯眼神有些飘忽,陷入了沉思,难道这个让自己如芒在背的刺头真的可以信赖重用?
见崇祯犹豫,温体仁趁热打铁:“陛下,刘烨再跋扈,总还是吃朝廷俸禄的官兵,许之以功名利禄即可而李贼居心叵测,提出不纳粮一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