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隋-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虚席以待啊,各部将士愿从军者,可编入我帝国军中,不愿者,由户部统一安排到各州安置,待遇么,一体按帝国子民办理了去。”

    见得曹汝明如此配合,孟武脸上的笑容顿时便更灿烂了几分,但见其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慢条斯理地将归降之条件道了出来。

    “嗡”

    孟武所开出来的条件虽说不算特别宽厚,可胜在实在,毕竟眼下瓦岗军已是颓势难挽,又面临着华军优势兵力之威胁,别说对战了,便是想撤退都办不到,能在这等窘境里得到此等待遇,已属不易,诸将们自是都不免为之心动不已。

    “孟将军,若是我等取了郑州来献,又当如何?”

    军中心思活泛的可不止是曹汝明一人,这不,没等张善相有所表示呢,另一名副将王苞也紧着表明了愿降之意。

    “王兄问得好,陛下旨意里有所交代,中原即将有连场大战,乃是非之地也,我帝国暂时不愿卷入其中,故,只要人,不要地,诸位大可放心,将来有的是建功立业之机会,但消肯努力,封公封侯不过寻常事也。”

    瓦岗军所占之地乃是块巨大的肥肉,如今李密既是败亡了,接下来王世充、李密以及窦建德等,都断不会放过这等趁机扩张之良机,在这等情况下,帝国虽强,也断不是诸方一起集火之敌,与其争一时之利,倒不如退一步,任由群雄去争个你死我活,待得大家伙都杀累了,那就是帝国逐一收拾强敌之时,这么个道理,孟武虽是懵懂,可张君武却是看得分明无比,早就在密旨里交代得很是清楚了的。

    “大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还请大帅早作决断方好。”

    “大帅,您就下命令罢,我等都听您的。”

    “大帅,华朝强盛无比,主君英明,此天选之人也,我等还应顺天行事才好啊。”

    众将们之所以起事,所求的还不就只是个富贵么,如今李密已然不行了,大家伙自然是要另谋出路的,又上哪去找一根比中华帝国更粗的大腿来着,到了这么个份上,就连早先嚷嚷着要为李密效死忠者,都紧着改了主意,就这么乱纷纷地出言逼迫起张善相来。

    “唉是某对不起魏公啊,罢了,事已至此,开营请降罢。”

    望着下头那一双双饿狼似的眼珠子,张善相心中当真拔凉一片,此时此刻,他若是再敢说声不降,只怕用不着华军出手,下头那帮将领们便会一拥而上,将他这个不识抬举的主帅给宰了,到了这么个份上,张善相除了从善如流之外,又哪还有甚旁的法子好想了的

    偃师大败已然过去了两天,哪怕远在黄河以北的黎阳仓,流言也已是传遍了大街小巷,军中人心惶惶不安,身为主帅,徐世勣的心情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心中七上八下地不得安生,没旁的,这都已连着向偃师方向派去了十数拨哨探了,可所得的消息一直零散得很不说,还都没一条是好消息——偃师降了、虎牢关降了、金堤关也降了,就连张善相所部也背叛了瓦岗军,到如今,还掌控在瓦岗军手中的就只剩下他徐世勣所能控制的黎阳仓一带,兵力猛然缩减到了不足十二万,何去何从就成了摆在徐世勣面前的一道越不过去的坎!

    “报,禀大帅,抓到了名华朝探子,自称是您的故旧王彭,说是有要事要与您商榷。”

    难,无比之艰难,这都与副将杜才干、长史郭孝恪等人密议了两天了,依旧茫无头绪,个中关键之处便在于根本找不到李密本人之去向,众人实在不知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愁得不行之下,天都已过了午,众人却愣是没半点的食欲,依旧聚在城守府的书房里磋商个不休,正自愁眉不展间,却见一名亲卫将领匆匆从外而入,冲着徐世勣便是一躬身,紧着禀报了一句道。

    “王彭?唔将此人带来好了。”

    一听王彭这么个名字,徐世勣不由地便是一愣,可很快便回过了神来,心中当即便是一动,但并未多言解释,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吩咐了一声。

    “诺!”

    徐世勣既是有令,前来禀事的亲卫将领自不敢稍有迁延,紧着应诺之余,匆匆便退出了书房,不多会便领着两名士兵押解着一名青年书生从外头行了进来。

    “懋功兄,数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实令小弟感佩万分啊。”

    这才一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青年书生根本没在意押解之士兵的恶劣态度,冲着徐世勣便是一拱手,一派风轻云淡状地便寒暄了一句道。

    “玄华老弟客气了,您来做客,为兄欢迎之至,若是有甚旁的目的么,为免伤和气,就不必说了。”

    王彭乃是中华帝国五大宰辅之一的王诚之长子,年纪也就只比徐世勣小了一岁,份属同乡,自幼便有才名,与徐世勣算是总角之交,当年王诚父子之所以加入瓦岗军,论起来还是徐世勣极力说服之故,只是自荥阳一战后,王家父子与徐世勣便已是彻底分道扬镳了去,这都已是两年余不见了,可彼此间的旧日交情毕竟还在,徐世勣倒也不好一上来便冷脸相向,只不过言语客气归客气,却是一上来便打算堵死王彭的劝降之言。

    “哟,徐兄莫非已有了自立之心么?若如此,那就算小弟不曾来过好了。”

    王彭乃是不折不扣的文人,全身的本事都在一张嘴上,又岂是那么容易便被封杀了去的,这不,徐世勣话音方才刚落,王彭便已故作讶异状地狠将了徐世勣一军。

    “老弟还请慎言,徐某素来忠义为本,岂会是那等无信小人,某既是身属魏公,自当一切以魏公为首,老弟不必多言了,且请回罢。”

    徐世勣之所以明知王彭是来劝降的,还愿意接见其,目的就一个,那便是打算从其口中套出中原之战的详情,可这一见王彭一上来便摆开了要说降之架势,登时便有些吃不住劲了,心知口才不如对方的情况下,自是不愿再给王彭言事之机会,这就打算赶王彭走人了事了。

    “哈哈”

    徐世勣这等言语一出,王彭先是一愣,紧接着便仰头大笑了起来,直笑得徐世勣莫名其妙之余,也自不免有些不爽在心了。

    “怎么?莫非在王兄心中真以为徐某是小人么?”

    尽管心中已是不悦得很,可毕竟彼此间有着昔日之情分在,徐世勣倒是不曾恶言相向,仅仅只是眉头一皱,冷声发问了一句道。

    “不敢,不敢,小弟只是突然想起了惨死于李密那狗贼暗算之下的翟天王,嘿,可惜啊,翟天王如此豪杰之人,竟因误信小人,以致于引狼入室,可悲,可叹啊!”

    见得徐世勣满脸阴霾之色,王彭倒是没再笑了,可也没让徐世勣好过,虽不曾明指徐世勣虚伪,却将李密谋杀翟让一事给搬了出来,言下之意么,自然是暗指徐世勣该效忠的人是翟让,而不是李密,说啥忠义,不过是狗屁而已。

    “你”

    王彭这等骂人不带脏字的话语一出,徐世勣当场便被羞得个脸色通红不已,有心想要反驳,偏偏啥话都说不出来,不为别的,只因王彭此言恰恰就戳在了他徐世勣的痛处上——世人皆知徐世勣乃是翟让最信赖之心腹大将,偏偏翟让被谋害后,徐世勣不单不设法为翟让报仇,反倒毫无顾忌地投入了李密的麾下,这等行径说啥忠义岂不是偌大的笑话么?

第二百八十一章只要人不要地(三)() 
“放肆,哪来的狂徒,当真好胆,来啊,给老子拖下去,砍了!”

    徐世勣是无话可说了,可却将郭孝恪给激怒了,没旁的,概因郭孝恪投入瓦岗军较迟,并未经历过李密残害翟让一事,因着军中忌讳此事,他对此并无太多的了解,加之他一入瓦岗军便得李密之重用,在心理上自然是极端亲近李密的,这会儿见王彭借着李密来羞辱徐世勣,哪还忍得下去,拍案而起之余,厉声便断喝了一嗓子。

    “道理说不过人便要动刀子,这等行径也就只有你郭孝恪干得出来。”

    郭孝恪倒是吼得声如雷震,可王彭却无丝毫的惧色,甚至没任何的挣扎,任由一旁冲上来的士兵施为,仅仅只是不屑地瞥了郭孝恪一眼,毫不客气地讥讽了其一句道。

    “你、你”

    郭孝恪一来是没想到王彭一上来便认出了自己,二来么,也确实不知该如何反驳王彭的讥讽,当场也自语塞了去。

    “够了,尔等全都退下!”

    自古以来两军交战都不斩来使,更别说王彭乃是自己的总角之交,就算对其有着再多的不爽,徐世勣也自不能坐视其就这么没了性命,这便寒声呵斥了一嗓子,将随侍在侧之亲卫们全都赶出了书房。

    “懋功兄想必有一肚子问题要问,那就只管开口好了,但消小弟知晓的,自不会有丝毫的隐瞒。”

    王彭浑然没在意房中三人的难看之脸色,自顾自地走到了一张空着的几子后头,一撩衣袍的下摆,就此长跪地坐了下来,揉了揉先前被亲卫们伤得有些青肿的手腕,一派风轻云淡状地便给出了个承诺。

    “王老弟,呵呵,恕杜某托个大,就唤您声老弟了,唔,不知偃师一战究竟是怎么回事?另,唔,魏公今何在耶?”

    王彭这等架势一出,徐世勣与郭孝恪虽都极欲从其口中探知虚实,却又都不好开口发问了,无奈之下,只能是齐齐给杜才干使了个眼色,可怜老杜与王彭根本没半点交情,这会儿问起话来么,那就别提有多别扭了的。

    “还能是怎么回事,李密那厮狂妄自大,自以为击败了宇文化及之后,已然天下无敌了,驻扎北山时,居然不曾垒石墙,更不曾派出侦骑哨探左右,一见王世充所部渡河,便全军杀出,妄图打王世充一个半渡而击,结果倒好,二十九万之众被人两万五千兵马打得节节败退不说,老营都被王世充的三百骑伏兵给端了,众叛亲离之下,不得不落荒而逃,此际么,想必正在去山西的路上罢。”

    王彭根本没在意杜才干的尴尬,嘴角一撇,满是不屑意味地便将李密大败而逃的经过简单地描述了一番。,甚至不曾隐瞒李密将去投李渊之事实。

    “哦?如此说来,魏公尚无恙喽?”

    在场三人中,唯有郭孝恪是真真正正的李密之心腹,自然也就最为关切李密之死活,这一听李密已然去了山西,脸上的喜色当即便不加掩饰地荡漾了出来。

    “嘿,无恙?活着也跟死了差不多,没几日可蹦跶的了。”

    郭孝恪话音方才刚落,王彭便已不屑地冷笑了一声,毫不客气地给出了个判断。

    “此话怎讲?”

    一听王彭这般说法,郭孝恪的脸色当即便阴冷了下来,作势便要咆哮,然则还没等他开口呢,却见杜才干已是抢先发问了一句道。

    “很简单,李密此人素来心高气傲,不甘人下,此番去投李渊,不过是走投无路的权宜之计罢了,心中十有八九是还想着东山再起,偏偏有着谋害翟天王之前科在,谁敢再将兵权付其,待得尔等皆降了李渊,也就该轮到李密那厮之死期了。”

    王彭口才本就甚佳,在离京前又曾受过张君武的耳提面命,这会儿分析起来,自然是头头是道得很,就宛若已然瞧见了李密死于非命之下场一般。

    “这怕是不致于罢?”

    王彭这等判断一出,徐世勣等人不禁便全都倒吸了口凉气,彼此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信以为然之神色,一时间都不免心头发沉不已,沉默了良久之后,方才由杜才干迟疑地出言探问道。

    “有何不致于的,李密固是狼子野心之辈,那李渊又岂是等闲可比,同样是虎狼之徒,又岂能容得卧榻旁有人鼾声如雷,在未收拢尔等旧部之前,或许会宽待李密几日,待得尔等一降,留李密何用?不趁早除了,莫非还等着尔等再与其抱成一团么?”

    王彭斜了杜才干一眼,嘴角一撇,连消带打地将李渊与李密一道狠狠贬损了一番,还别说,话虽是难听了些,可却全都说到了点子上,至少在徐世勣等人看来是如此。

    “哼,按尔这般说法,莫非我等就只能投你家陛下不成?”

    郭孝恪一向心气极高,明知道在正面对喷上无法驳倒王彭,便即耍了把花腔,试图先摸一摸中华帝国的底。

    “问得好,尔等看似选择很多,可在王某看来,尔等错非自立,否则的话也就只有归附我中华帝国,方才有将来可言,至于甚李渊、窦建德乃至王世充等,不过草寇而已,哪能跟我中华帝国皇帝陛下相提并论,不出三年,此帮鼠辈无一能存,早晚不过是刀下游魂而已,何去何从,岂不明摆着的么?”

    哪怕明知道郭孝恪是在试探己方之底细,然则王彭却根本不在意,寥寥几句便道出了中华帝国必将席卷天下这么个事实。

    “我等便是自立又如何,周边数郡之地,又有黎阳仓在手,有兵有粮,何愁大业不成。”

    被王彭这么接二连三地蔑视个没完,郭孝恪显然是怒了,赌气地便提出了要自立之想头。

    “大业?送死的大业罢了,不说黎阳仓还好,一说尔等便必死无疑,只要尔等敢自立,无论是窦建德还是王世充,又或是李渊那老小子,又岂能容得尔等独霸粮仓,不合力来剿灭尔等才是怪事了的,四面受敌之下,尔等区区十几万兵马能顶得甚事?三数月便必败亡无疑,至于尔等的首级么,想必还不知要挂在谁家的城头上呢。”

    王彭根本瞧不起郭孝恪这等武夫,冷笑连连地便将其贬损得体无完肤,当即便令郭孝恪羞恼得牙关直发痒不已。

    “哼,便是降了华朝又如何,还不是四面受敌之局,莫非你家陛下还真能飞越千山万水来援不成?”

    郭孝恪实在是被王彭弄得气恼万分,偏偏斗嘴又斗不过人,无奈之下,也只能是冷声反问了一句,试图来上个以其人之矛攻其人之盾。

    “久闻郭长史爱认死理,今日一见,果然,以尔之智,又岂能懂得我家陛下之圣明,嘿,旁人看中黎阳仓之粮秣,于我帝国而论,又何足道哉,我中华帝国不止有南阳,更有蜀中,两大产粮重地在手,根本无粮秣之忧,又何须在意区区一个黎阳仓,不瞒三位,王某月余前离京时,陛下便已料到了今日之局面,尝叮嘱王某曰:人存地亡,还有来日,人亡地亡,再无将来,若是徐兄等肯为天下苍生着想,愿为我华夏社稷之复兴尽一分心力,那便请早早离开黎阳仓这么个险地,似懋功兄这等社稷干才,出将入相寻常事也,其余诸将也自当各有安排,终归不会让忠心为国者受委屈,至于不愿再战之将士,也可由户部牵头安置各州,一切待遇与帝国子民无异,从今日算起,尔等最多还有五日时间可绸缪,过了这么个时限,却恐周边诸贼蜂拥而至,再想走,难矣!”

    王彭毫不客气地冲着郭孝恪翻了个白眼,无所顾忌地便将张君武对众人的态度以及黎阳仓必将成为各方势力激战之焦点一事道了出来。

    “人存地亡,还有来日,人亡地亡,再无将来?斯言大善,郭某服矣,大帅,还请您早作决断,某等自当唯大帅之马首是瞻!”

    郭孝恪虽是爱认死理,可也不是个没头脑之辈,经王彭这么番陈述下来,还真就起了归附中华帝国之心,只不过他仅仅只是长史而已,只有建议权,没有决断权,此际也只能是将问题丢给了徐世勣。

    “唉某虽不能为魏公保住基业,却也不忍令魏公受杀身之祸,也罢,尔等愿留者留下,愿归降华朝的,就尽早随徐某离开好了。”

    咋办?到了此时,徐世勣还能咋办,好的坏的全都让王彭给说尽了,事到如今,不想死的话,徐世勣也真就只有去投中华帝国一条路可走了,没旁的,只因徐世勣很清楚这已是张君武最后一次伸出橄榄枝了,再不抓住,回头等待他的一准是屠刀,就算他不为自己着想,也须得为手下将士争取个好结果。

    “大帅英明!”

    “唉那就这么定了也罢。”

    徐世勣的决断一出,郭孝恪的表现是兴奋不已,而杜才干么,明显有些怏怏然,可也知晓在如今这等局面下,归附中华帝国已是最佳之结果了的,自是不会有甚异议可言

第二百八十二章治国理念() 
既已决定要投中华帝国,徐世勣走得自是相当之果决,只准备了两日时间,便率愿跟随他的六万大军以及近十万百姓离开了黎阳仓,一路向黄河边赶了去,由舟师的护送着,在中牟城附近登上了南岸,随后便在赶来接应的秦琼所部大军之掩护下,一路无阻地向颍川进发,只是副将杜才干却并未随行,而是执意留在了黎阳仓,三日后,李神通奉李渊之将令,率两万大军匆匆赶来,与杜才干所部联兵一气,号称有兵十八万之众,一时势力大涨,可没等李神通开始向外扩张,窦建德便挟剿灭宇文化及之余威,率二十五万大军杀向了黎阳仓,与此同时,收拢了大量瓦岗军将士的王世充也派出单雄信领兵十万渡河北上,目标同样放在黎阳仓上,一场三方大会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潼关方向,李世民率部赶到了风陵渡之际,李靖早已率部在潼关严阵以待,与此同时,拿下了函谷关的张士贵与杜子陵联军两万五千之众合击弘农,太守姚希敏见华军势大,不敢顽抗,献城归降,至此,整个弘农郡连同函谷关在内,都落入了华军的掌控之中,一见战机已失,李世民不得不率部退回了太原,至此,关中已可谓是稳若泰山,再无任何一方可以对中华帝国构成生死威胁。

    十月初三,徐世勣一行人等在秦琼所部大军的掩护下,退过了双洎河,进抵已基本成为废墟的颍川郡,张君武下诏任命郭孝恪为左金吾卫将军兼颍川都督,留徐世勣所部驻扎颍川,并由户部牵头,将随行之百姓尽皆安置于颍川郡诸城,着徐世勣、张善相随秦琼所部大军凯旋京师,以备来年攻伐山西之战。

    尽管围绕着黎阳仓的大战一直不断,然则对于中华帝国来说,瑞明元年的战事已然告了一个段落,接下来的军务主要是整编训练事宜,对此,张君武自是不会再刻意去过问那么许多,全都交给了兵部去打理,而政务方面么,来年的计划也已基本拟定就绪,剩下的都是些枝节上的常规问题,自是无须张君武太过费心,自登基以来,张君武总算是能好生喘上一口大气了,于是乎,内禁里便多了几名有孕在身的妃子,随后么,更是传出了条喜讯——皇后终于有喜了!

    “诸位爱卿,朕有个问题要考考大家,谁能告诉朕,自古以来朝代更迭之根由何在?”

    尽管自王窈起始,宫中已然有了六名待产之妃子了,可妃子到底只是妃子,并非正宫,更别说皇后杨丽琼在张君武心中有着极重之地位,如今其既是有了孕,于张君武而论,绝对是桩大喜之事来着,加之近来又无甚紧要军政事宜须得操劳,张君武爽心之下,当天便下了大宴群臣之旨意,宴后,兴致尤高,索性便将在朝的从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都邀进了御花园中,君臣席地而坐,于畅谈无忌间,张君武突然抛出了个极其敏感的问题来。

    “苛政猛于虎,君不仁则民必反!”

    张君武这么个问题看似简单无比,可事社江山更迭,忌讳颇多,诸般臣工们虽都是酒后兴高,却也不敢轻易作答,唯有御史大夫萧怀静却是个耿直的性子,想都不想便随口给出了个答案。

    “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当是土地兼并过剧,众寡不均,以致民愤无从疏导,故而引发民变。”

    有了萧怀静的带头,有心表现上一下的群臣们立马皆心思活泛了起来,个中尤属刚出使南梁凯旋而归的褚亮反应最快,紧着便接了一句道。

    “嗯,还有么?”

    张君武笑了笑,并未对萧、褚二人的答复加以置评,而是不动声色地鼓励了其余重臣一把。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当是社稷所托非人,昏君当道,以致民不聊生。”

    见得张君武这般神色,诸般臣工们便知张君武对萧、褚二人的回答其实并不甚满意,当即便都来了精神,一番沉默苦思之下,却是萧瑀抢了回先。

    “呵,众爱卿只管直言好了,此际乃是私下闲谈,无关政务,说对说错都无所谓,都别藏着掖着了。”

    张君武同样不曾对萧瑀的答案加以置评,笑呵呵地又鼓励了群臣一番。

    “陛下,微臣以为当是官场腐败,以致积重难返之故,当须得防微杜渐,以免久拖生变。”

    前头诸般人等所言大体上都已概括了儒家以为的亡国之根由,可居然还是不中张君武之意,众臣工们可就都不免有些犯嘀咕了,又是好一阵的沉默之后,却见吏部尚书张昭谨慎小心地给出了个答案。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不是君昏便是朝中有巨奸作祟!”

    “天运有偏,以致失鹿,故而群雄应运而起。”

    “不修内德,以致外侮来侵。”

    见得如此多的答案都不能令张君武满意,群臣们可就有些憋不住了,一条条看似理由充足的答案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