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蝼蚁尚惜命,况乎人哉?纵使是一死,怕也有鸿毛与泰山之别罢,柴大人本是大才,就甘心背负叛逆之名而死乎?”

    张君武并未因柴孝和的恶劣态度而有所动容,面色淡然地看着柴孝和,语调平和依旧地诘问道。

    “成则王,败者寇,古来莫不如此,当今无道,逼民造反,已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柴某虽蒲柳之姿,却也不愿为这必倾之大厦殉葬,嘿,似此危机,将军纵使高才,怕也有回天之力,君父前车之鉴不远,若不早觅它途,早晚难逃当头一刀!”

    柴孝和乃智者之流,只一听便已明白张君武言语中潜藏的意思,不过么,他显然不打算再回归大隋阵营,不单没纳头就拜,反倒是不甚客气地讥诮了张君武一通。

    “放肆!”

    “大胆狗贼!”

    这一听柴孝和辱及张君武父子,边上随侍着的几名亲卫顿时全都怒了,也不等张君武有所表示,齐齐厉声便呵斥了起来。

    “嗯,尔等都退下!”

    父亲的死,一直就是张君武心中最痛之所在,这会儿听得柴孝和如此说法,心火也自不免冒了出来,不过么,他却并未因此而动怒,反倒是冲着众亲卫们一挥手,声线低沉地吩咐了一句道。

    “诺!”

    众亲卫们虽是恼火于柴孝和的无礼,然则张君武既是有令,众人也自不敢再多言罗唣,齐齐应诺之余,就此鱼贯着退出了房去。

    “柴大人既言要本将早觅它途,那且就说说看,本将该觅何途才是?”

    待得众亲卫全都退下之后,张君武也没甚多的废话,一扬眉,似笑非笑地便发问道。

    “将军问得好,蒲山公英明神武,当是明主也,以将军之大才,若能早投,一个开国公是断然少不得的。”

    这一听张君武问策,柴孝和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一开口便要劝张君武去投李密。

    “哦?哈哈张某本以为柴大人乃是智者,却不料竟走了眼,嘿,李密那厮看似性格刚毅,又小有才学,其实不过是刚愎自用之辈,薄情寡恩之人,可以共患难,却难共富贵,一旦稍稍得志,便是中山狼,枭雄耳,又岂会是明主,柴大人劝某去投其,不啻于让张某去送死,何其可笑哉?”

    柴孝和这等言语一出,张君武不由地便哈哈大笑了起来,毫不客气地便将李密好生贬损了一通。

    “那依将军看,何人才是明主?莫非将军欲自立乎?”

    柴孝和自打遇到了李密,便为其风度所折服,一心要辅佐李密成就大业,可这一听张君武将李密说得如此之不堪,心火顿时便起了,满心不服气地便反诘了一句道。

    “呵,纵观如今已下场逐鹿者,李密其人倒是个中翘楚,可惜量浅,虽能成气候,却难持久,余下之翟让、王薄、卢明月等不过是插标卖首之辈而已,根本不值一提,能令张某另眼相看者并不在此等儿辈中,不是张某狂言,给张某三年时间,荡平这帮草寇,不过是弹指间事耳。”

    张君武虽不曾明言要自立,可藐视诸雄的态度便已说明了一切,当然了,他也有着发出狂言的资本,毕竟他出道以来,屡战屡胜,如今更是握有洛口仓这个天下最大的粮库,有兵有将又有粮,已然具备了逐鹿天下之根基。

    “将军豪情惊天,然,在下却是不敢苟同,窃以为将军难自立者有三:其一,将军所处虽富庶天下,惜乎却是百战之地,四面皆敌,虽有虎牢之险,久后也难保不失;其二,将军目下势力虽渐起,然根基却不深,一旦朝廷有调令前来,将军怕是不从也难,原因便在于将军之手下部众皆为朝廷委任,怕尚不是将军能彻底掌控的罢,一旦将军自立之心已明,就怕不战已内乱矣;其三,将军虽善战,部众也自勇武超凡,然,徒具武力,却无治才,逞一时之强不难,欲图谋天下么,却恐是水月镜花一场空耳。”

    饶是张君武说得豪情无比,可柴孝和却并未被其所言震慑住,畅畅而谈间,便已指出了张君武眼下处境的不妙之处所在。

    “说得不错,柴大人此三条确是说到了点子上,张某眼下正苦于无人相助,柴大人何不惜有用之身,与张某共图大业,诚如先生所言,一个开国公又有何难哉?”

    柴孝和所言的那三条确实正是齐郡军眼下的隐忧之所在,张君武对此自不会不清楚,实际上,他也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原也无须柴孝和来指出的,张君武真正之所以跟其扯了那些许多,无外乎是要展示一下自己,以便收柴孝和为己用罢了,没旁的,张君武手下实在是太缺能理政的人才了,正因为此,哪怕明知道收拢柴孝和的代价不小,奈何形势所迫,张君武也自顾不得忌讳那么许多了的。

    “啊,这”

    柴孝和正满门心思要劝张君武去投效李密呢,冷不丁听张君武要引自己为用,脑筋一时间还真就有些转不过来了。

    “柴先生有甚要求,皆可以提,但消张某能办得到的,断不致让柴先生失望了去便是了。”

    见得柴孝和在那儿目瞪口呆不已,张君武不由地便笑了起来,一挥手,很是大气地便给了柴孝和一个承诺。

    “将军可知柴某是何身份,此事若是闹将开去,将军本就不甚好的处境怕是要更糟上几分罢,再者,将军就不怕柴某暗通蒲山公么?”

    张君武此言一出,柴孝和的眼神陡然便是一亮,可很快便又黯淡了下来,苦笑着摇了摇头,接连提出了两个疑问。

    “哈哈身份?柴大人乃巩县县令,奋力拒贼,不敌被俘,张某于乱军中救出,事实便是如此,何人敢乱议,且叫其来与张某分说便好,至于李密小儿么,张某此番之所以不一举灭其,并非不能,实不愿耳,姑且留其在瓦岗寨中搅风搅雨一番也好,不出数年,某灭之如摁蝼蚁,似此将死之人,柴大人乃智者也,又岂会与之有甚牵连,某却是不信!”

    柴孝和的话音方才刚落,张君武已是哈哈大笑着给出了解释,根本就不曾将其之担忧放在心上。

    “承蒙将军如此厚爱,柴某感激不尽,然,柴某还有一疑问,将军将欲柴某何?”

    一听张君武如此说法,柴孝和已然是心动了的,只是在没搞清张君武将如何安置自己之前,他并不打算就这么轻易下个决断。

    “很简单,军务归张某,政务全由先生处置,某只问结果,不论过程,无论用人还是细务,皆由先生做主。”

    张君武曾刻意了解过柴孝和的为人以及官声,自是清楚其人在政务上是一把能手,于巩县任上,也有着清官之美誉,似此等人物,不予重用,压根儿就不可能令其归心,正因为此,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原则,张君武很是爽利地便将政务全都交给了其去打理。

    “柴某拜见主公!”

    张君武的话都已说到了这么个份上,柴孝和还真就没啥可不满意的,心情激荡之下,当即便跪倒在了地上。

    “先生不必如此,你我携手,当可谱一段佳话,青史留名非难事!”

    费了如此多的唇舌,总算是得了柴孝和的效忠,张君武的心情自是大好,笑容满面地便安抚了柴孝和一番。

    “主公先前言及有一大敌,柴某百思,却不得其解,还请主公指点迷津则个。”

    一拜之后,柴孝和立马便进入了状态,紧着便问起了正事。

    “不瞒先生,那人便是太原李渊,此人鹰视狼顾,诸子皆贤,尤其是次子李世民,更是广交天下豪杰,声名远扬,实劲敌也。”

    见得柴孝和问到了此事,张君武也自不隐瞒,面色凝重地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当即便令柴孝和眼神陡然为之一凛

第三十九章隐忧重重(三)() 
“原来是他,不好,唐公若反,必会先取关中,若让其得了手,天下大势定矣,主公万不可轻忽大意,当须得尽快挥师关中方好。”

    李渊此时还老老实实地在太原当着留守,并未露出反心,正因为此,柴孝和先前盘算诸雄时,根本不曾想到李渊身上,待得听张君武点破,这才猛醒了过来,脸色一变,紧着便进言了一句道。

    “得关中者,得天下,自古以来,莫不如是,某何尝不知,奈何眼下时机尚不成熟,诚如先生所言,军心尚未巩固,强自带兵入关,却恐未至半途,军已溃散,依张某看来,尚须得数月之整顿,方可行此,是时,李渊那厮想必已反,一旦其起兵攻潼关,某便可借此名义,率部进关,大义名分皆在我手,战则必胜,何愁大事不成。”

    见得柴孝和这就开始为自己设谋了,张君武便知其确是已然归心,自不会对其隐瞒自己的战略意图,笑谈间,挥斥方遒,雄主之形象俨然。

    “主公能虑及此,大事可成矣,只是依柴某看来,这数月恐难熬矣,不止洛阳处会频来骚扰,便是陛下恐也难容将军掌有洛口仓之地,主公当须得早做绸缪才好。”

    饶是张君武论述得豪情四溢,可柴孝和却并未跟着起舞,但见其皱着眉头想了想,一语中的地点出了张君武即将面对的困难局面。

    “嗯,此确是个大麻烦,扯皮之事非某所长,萧怀静倒是合适,奈何其为人固执,恐难为某所用,且再看罢。”

    值此乱世,有粮就有一切,这个道理,但消有点头脑的,都不会不清楚,很显然,张君武想要把控住洛口仓,难度当真不小,个中最关键的又在于隋炀帝的态度,偏偏齐郡军中除了萧怀静之外,真就没谁能通天的,便是张君武这个主将也没资格直接上本隋炀帝,如此一来,该如何乱中取势就成了张君武最为烦心之事。

    “主公勿忧,某与太府卿元文都有旧,其与段达素来不和,若从此人身上做些文章,或可拖延些时日,只是此獠贪,若无大利,却恐其不肯出头。”

    张君武在朝中没有人脉,可柴孝和却有不少,只略一沉吟,便指出了条路来。

    “财货不成问题,此番一战,缴获颇多,先生须得多少,只管自取便是了。”

    对于钱财,张君武从来不看重,根本无所谓花多少钱,在他看来,只要是钱能摆平的事,就算不得事。

    “多谢主公信赖,某这就紧着去信洛阳,以成此事。”

    这一见张君武如此相信自己,柴孝和心中立马滚起了一股热流,也自没再多言罗唣,紧着便领了令

    “张将军,那柴孝和究竟是怎么回事?此獠附逆,证据确凿,不斩已是非法,安能以之襄赞军机,张将军如此肆意而为,视朝廷律例为何物,嗯?”

    张君武任命柴孝和为军机参赞的命令方才刚下达,当即便将萧怀静给惹来了,连寒暄都不曾,劈头盖脸地冲着张君武便是一通子的喝问。

    “萧大人莫急,且坐下再说可好?”

    尽管早就预料到萧怀静会跑来跟自己撕扯此事,可真见得其如此汹汹而来,张君武还是不免好一阵的头大,也就是城府深,倒也不曾有甚不耐之表情,笑着一摆手,将萧怀静往边上的几子让了去。

    “哼,自古忠奸不两立,张将军乃忠烈之后,应知自爱才是,似柴孝和这等反复小人,岂可为用!”

    饶是张君武态度和煦无比,奈何萧怀静却根本不吃他那一套,坐倒是坐下了,可教训的口吻却是一点都没变。

    “萧大人言重了,柴孝和之所以会出现在仓口城中,乃是遭瓦岗乱贼所擒,虽未殉节,然,更不曾真地投贼,与瓦岗乱贼间,也不过只是虚与委蛇罢了,并不曾伤及社稷之利益,此事,张某已亲自审过,柴先生于大节上其实无亏,萧大人应知流言可杀人啊,还请慎言方好。”

    仓口城一战中,据守的瓦岗乱贼除了柴孝和之外,全都被杀红了眼的齐郡军将士斩杀了个干净,在齐郡军的地盘上,能知晓柴孝和曾投效李密的人虽有,却是不多了,真要查了去,未必能找得到实证,正因为此,张君武还真不怕在萧怀静面前睁着眼睛说上回瞎话的。

    “当真?”

    对于柴孝和投敌一事,萧怀静也只是耳闻而已,这会儿听得张君武这般说法,一时间也自不免犯起了踌躇。

    “自然不假,我军如今掌三城之地,治下百姓众多,仓口城又急需重建,诸事繁杂,确须得有柴先生这等大才调度全局,若不然,民乱不断,我军怕也难得安宁矣,当然,若是萧大人愿亲力为之,张某即刻收回成命,一切由萧大人统筹了去便是了。”

    既是决定要用柴孝和,张君武自然不会不事先想好如何应对萧怀静,这不,一番解释之后,顺带着将了萧怀静一军。

    “这”

    萧怀静虽是个固执无比之人,但却不缺自知之明,他当了大半辈子的御史,要说朝廷律例么,比谁都清楚,弹劾人的话,那是一本一个准,可真要他去负责民政,那可就超出了其能力范围之外了,被张君武这么一将军,登时便傻眼了。

    “萧大人明鉴,我军克复洛口仓已有五日了,可论功之事却依旧不见朝廷有所回复,军中怨言已有渐起之苗头,光靠弹压恐不能久,此事还须烦劳萧大人出面催催,某也好给将士们一个交代。”

    萧怀静如今可是齐郡军与朝廷联系的唯一通道,在自身根基未稳的情况下,张君武自是不愿真跟其闹出生分来,这一见其尴尬得不行,赶忙给其递上了个台阶。

    “也罢,此事,老朽就再上本催上一催好了。”

    萧怀静正自浑身不自在呢,这一见有了下台的阶梯,也自不愿再多逗留,交待了句场面话,便就此走了人。

    “禀将军,洛阳信使到了。”

    刚才将萧怀静打发走,连口大气都还来不及喘,就见一名亲卫已是匆匆从外头行了进来,冲着张君武便是一礼,紧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传!”

    一听是洛阳又来了信使,张君武的眉头不由地便是微微一皱,可也没甚迟疑,挥手间便已下了令。

    “诺!”

    张君武既是有所吩咐,前来通禀的亲卫自是不敢稍有耽搁,应诺之余,紧着便退出了房去,不多会,便又已陪着名绿袍官员从外头行了进来。

    “下官太常寺员外郎苏宁见过张将军。”

    此番来使明显比前一回那个憨货要规矩得很,一见到端坐在文案后头的张君武,立马疾步抢上了前去,很是恭谨地便行了个礼。

    “苏大人客气了,请坐。”

    来使既是态度恭谦,张君武自然不会恶颜相向,摆手间便已是看了座。

    “谢将军赐座,下官奉越王殿下之令前来,现有殿下书信一封在此,还请将军过目。”

    苏宁恭谦地谢了一声,但却并未落座,而是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信函,双手捧着,向前一递。

    “哦?苏大人且请先坐,张某这就拜读殿下之手谕。”

    这一听来使代表的是越王杨侗,张君武的眼神里立马便掠过了一丝精芒,不过么,倒也不曾有所迟疑,紧着便起了身,亲自迎上了前去,伸出双手,接过了信函,客气了一句之后,这才撕开了封口,从内里取出了几张写满了字的纸来。

    嘿,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了?有趣!

    信并不长,拢共也就千余字罢了,扣除那些虚话以及对张君武的战绩之吹捧之外,说的就只有一件事,那便是请张君武尽早到洛阳一行,以定绥靖河南之策,很显然,这就是场鸿门宴,一旦去了,断没啥好果子可吃。

    “苏大人,殿下的信,某已拜读过,本该早去洛阳向殿下请安,只是眼下大战方休,三县境内流寇在所每多,加之虎牢关外瓦岗乱贼蠢蠢欲动,张某一时间恐难脱得开身,还请苏大人回去后,代某向殿下告个罪,且容某先绥靖了三县之地,随后便去向殿下请益可成?”

    洛阳是迟早要去的,但绝不是现在,至少在三县局势稳定下来前,张君武是哪都不会去的,当然了,这等想法实不足为外人道哉,他能说的也就是那么些委婉的客套虚言罢了。

    “这”

    苏宁是打着杨侗的旗号来的没错,可实际上要求张君武去洛阳一行却是议事堂诸留守的一致决断,为的便是要张君武交出洛口仓以及巩县,却不曾想杨侗的面子居然也不好使,当即便令苏宁有些个不知该如何应对才是了的。

    “哟,某都忘了,苏大人远道而来,岂能无酒相待,且就一并畅饮去,今日不醉不休!”

    张君武根本就不打算多谈去洛阳之事,也不给苏宁再次进言的机会,笑呵呵地便转开了话题,也不管苏定乐意不乐意,拉着其之胳膊便往外行去,可怜苏宁就一文官而已,那经得起张君武这等热情,愣是被拖得个趔趄不已

第四十章各方博弈(一)() 
有了柴孝和这等理政能手的帮衬,张君武终于放开手脚开始整军了,先是从擒获的战俘中挑选出四万精壮,而后将齐郡军与裴部彻底打散,连同新兵一起整编成一支两万五千人马的满编军,剩下的三万余人马则以乡兵的名义存在,可实际上么,也就只是装备稍差一些而已,训练大纲乃至训练量皆与有编制的部队毫无区别,待遇上也同样如此。

    张君武在三县境内又是筑城,又是扩编军伍,动静弄得如此之大,洛阳那头可就真沉不住气了,接二连三地派出了使者,措辞一次比一次强硬,不单要求张君武到洛阳述职,更要求张君武停止扩军与建城,对此,张君武一律不加理会,该说的客套话说,该做的事照做,弄得洛阳那头的诸多留守们火大不已,官司打到了御前,双方都是连连上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一时间都不知该听哪一方的才是。

    隋炀帝从来都不是个很有耐心之人,见得洛阳方面与张君武之间实在闹得太过了些,明显是不耐了,直接下了道诏书,着即将抵达洛阳的王世充负责调解此事,并严令两造不得再胡乱生事,又下旨催促从幽州出兵的薛世雄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及早平灭河南匪患云云。

    王世充紧赶慢赶,都还没赶到洛阳呢,噩耗就接二连三地传来了,先是幽州军在沧州河间七里井突遭窦建德所部奇袭,全军覆没,薛世雄仅以身免,紧接着,黎阳仓遭瓦岗军李密部突袭,城破,八千守军尽丧,天下第二大粮仓落入瓦岗军手中,李密再次开仓放粮,引天下豪杰来投,短短十数日之间,瓦岗军的规模已从十八万余一举扩张到了五十余万之惊人地步,与江南的杜伏威、汴州的卢明月等各路反贼歃血为盟,发檄文,声讨隋炀帝,天下应者云集,隋炀帝为之震怒不已,连下三道诏书,勒令王世充一到洛阳便调集关中等各处援兵出虎牢关平叛。

    “敢问来的可是张君武、张将军么?”

    大业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王世充终于率部赶到了洛阳,一到地头,第一道命令便是召张君武即刻到洛阳议事,对此令,张君武倒是没再找借口推脱,一接到将令,紧着便领三百亲卫策马往洛阳赶,这才刚到城门口处,就见一布衣中年领着两名兵丁,从旁迎上了前来,很是客气地抱拳行了个礼。

    “正是在下,敢问您是”

    这一见来者身形魁梧,高鼻深目,样貌堂堂,明显不是等闲之辈,张君武自是不敢托大,紧着便翻身下了马背,很是谦和地抱拳探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张将军客气了,某家王世充,久仰张将军之贤名,冒昧前来,多有搅闹,还请张将军勿怪才好。”

    中年汉子面带微笑地自报了家门,赫然竟是新任河南道讨捕大使王世充。

    “末将河南道讨捕副使张君武参见大将军。”

    张君武还真就没想到王世充会这般轻车简从地前来迎接自己,大惊之下,赶忙再次一躬身,行了个觐见之礼。

    “张将军不必如此,在下久闻将军之英名,惜乎始终缘悭一面,今日一见,果然胜似闻名,将军少年豪杰,实古来少有之将才也,好,好啊。”

    王世充一伸手,紧着便扶住了张君武的胳膊,不让其真尽了礼数,口中更是啧啧连声地夸奖着张君武,浑然就一派礼贤下士的长者之形象。

    “大将军过誉了,末将实不敢当。”

    不得不说,王世充的演技相当之了得,若是换了个人来,指不定真就会被其忽悠得找不到北了,然则这一套对张君武显然没用,此无他,张君武早就知晓王世充不过就一反复小人而已,又怎可能真被其之热情感动了去,当然了,以张君武的城府之深,却是断然不会将对王世充的鄙夷带到脸上来的。

    “当得,当得,将军于荥阳,两千破敌三万不说,还敢于夜袭敌营,此番剿灭裴仁基父子反叛之余,又一举荡平仓口城数十万之敌,可谓智勇双全也,王某能与将军共事,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王世充显然很满意张君武表现出来的恭谦模样,一边拍着张君武的胳膊,一边历数着张君武掌军以来之战绩,夸奖连连间,拉拢之意味当真浓得可以。

    “大将军谬赞了,连番战事之所以能胜,上有赖于陛下洪福齐天,下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