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长生-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仙缘答:“武侯城外看守义庄。离此有五百里。”

    他心中微触动。他没想到高善终就这么轻易把人情送给了自己。

    中年人拿起装棋子的碗推到李仙缘面前。

    “我不会下。”李仙缘道。

    “人天生便什么都不会,学了才挪为己用。”中年人看了李仙缘一眼,落下白子。意有所指道。

    李仙缘闻言沉吟,从碗中抓出一字,落在白字边上。

    他虽不会下,围棋规矩勉强懂一些。如把对方棋子围起来。

    中年人微微颔首,取子落下,说道:“你的来意高善终在信中已写。我观你心性极佳,是个好苗子。明日叫几位师弟,看你可有愿意拜师之人,亦或是……成为我这掌门的徒弟。”

    “掌门?”

    中年人似笑非笑:“很奇怪吗?许高善终是徒阳观观主,就不许我是北斗派掌门了?”

章八十四。下山门() 
李仙缘打量,马永丰一席浅灰道袍,看似平平无奇。相貌儒雅,想来年轻时也是俊俏男子。

    他摇头道:“只是有些吃惊。”

    这样一来,高善终此人情更为沉重。

    二人不再言语,你一子我一子。李仙缘不会,完全乱下。不过看来倒是也能和马永丰不相伯仲?亦或是这位掌门也在陪李仙缘瞎下。

    木楼,墙上挂一老者画像正对着门。青烟袅袅香气缭绕,只有子落棋盘声,一片祥和。门外树叶沙沙,细雨拍打门窗。遥遥一声鹤唳传荡。

    李仙缘落下一子,似有所感望向门外。隐隐几道虹光天边飞过,向来是北斗派弟子。

    他转回头,看向马掌门,面色平静道::“马掌门,我是碎灵根,不知这样还可收。”

    “果然……”出乎意料,马掌门轻笑一声,好似早就知晓。

    “您知道?”李仙缘不解。碎灵根举世罕见,怎能如此轻易被看出。

    马掌门催促李仙缘落子,继续道:“年轻时曾见过一次。他气质与你相近,简直比仙人还像仙人。这大概是碎灵根唯一好处了。”

    “至于收不收……自然是收了。我是掌门,收个人又有何难。”

    李仙缘沉吟:“请问那人后来如何。”

    “再也没见过,想来是死了。”

    “……”

    李仙缘不语,马掌门道:“我这北斗派分七脉,主脉为天枢,其余六脉分别是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我是天枢一脉,主修《玄神法》,增进灵识。”

    “可得长生?”

    马掌门摇头:“《玄神法》为增进灵识强化五感,自然不能长生。或者你进瑶光一脉,修《瑞祥术》,得福禄。蚊虫不近万事亨通。”

    “可得长生?”李仙缘又问。

    马掌门摇头:“《瑞祥术》修的是福源。你若求长生,唯有增进修为一途。筑基延寿二十载,辟谷延寿五十年,金丹增寿一百。元婴可得三百年。我派天权一脉主战,《白阳决》霸道刚烈,克制一切妖魔鬼怪。且修行极快,凡是资质中等以上,不出五年便可练成前三层,得以筑基。”

    此间功法皆是如此,前三层为炼气,三层至六层为筑基。九层辟谷,十二层金丹,十五层元婴。北斗派七脉主修功法皆是十二层,在往上便需学进阶功法。

    根据功法好坏,可修层数和所具灵力也不相同。下等功法只到三层、六层就到头了。最多能练到筑基。

    而且这种功法灵力也比同修为上等功法之人弱上不少。修下等功法和修上等功法比试,自然无需多说。而且转修功法极为危险。若同属一脉一属性还好说。你先前修水属性功法,改为修火那纯属找死。

    天地五行,相生相克同样存于灵力之中。因此散修极少。反正门派大多无太高门槛,除了心向自由的修士外,做散修的寥寥无几。

    “可得长生?”李仙缘三问。

    马掌门摇头:“《白阳决》虽进展快速,但也需要几年光景。你乃碎灵根,资质为最最下品。苦修一甲子或许有望筑基,自然不能长生。”

    李仙缘摇头:“那便不学了。”

    “你这小子,这不学那不学,给你仙法你可要!”马掌门佯怒拍案而起,桌上棋子颤动。

    李仙缘抬头一脸认真问道:“可得长生?”

    马掌门气得笑出声,摇着头坐下,将震散的棋子摆好:“这修行既是修心又是修道。哪有什么速成。哪怕宣扬速成的魔道也都是,要不靠吸取魂魄,或是拿女人做鼎炉、榨取男人精气等罪孽深重之事得以速成。”

    李仙缘道:“我灵根破碎,时日不多。因此求仙欲长生。若不能得长生……学之何用。”

    马掌门叹了口气,笑道:“谁叫我看你心喜。改日我想办法,腆着老脸去找太上长老们讨要一些。”

    “……”李仙缘忽然摇了摇头。“叨扰了,马掌门,稍后我便下山。”

    “这……”马掌门一愣。

    李仙缘正色:“人心中皆有坚持。我固然也有。高兄肯将天大人情毫不犹豫给我,马掌门您也肯为我舍弃脸面去求灵丹妙药。我因此耽误些寿元又有何妨。”

    “荒唐!”马掌门皱眉道:“人情是小,人命是大。让我见了,怎能置之不理。”

    李仙缘摇头:“还望马掌门谅解,我意已决。”

    李仙缘态度坚决,马掌门语气软了下来,叹道:“你就不怕有人说你愚昧?天大地大,自己的命最大。”

    “我知自己不会死。”李仙缘道。他大可以写出几首鬼神诗,换取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只是此法惊世骇俗,只能最后关头来用。

    马掌门当然不信,又无可奈何。总不能强留李仙缘下来,摇头笑道:“你小子这性子,与我师父倒是一模一样。”

    “尊上?”

    马掌门点头,语气忧伤:“可惜后来被域外妖魔围攻而死。域外妖魔杀死之人,魂飞魄散。无法转世轮回。便是说此间再没有他。”

    马掌门神色忧伤。木楼内一时默然。

    谁说修士无情。

    一刻钟后,李仙缘起身欲告辞,马掌门没拦他,称有机会会下山去义庄看高善终,又送李仙缘一枚客卿玉牌,言有事可随时来北斗派找他,目送李仙缘沿蜿蜒小径走远。

    山前平台上少年少女还未散开,不时有欢声笑语传开。门派没那多规则,几名道袍弟子混在之中,也跟着发笑。

    几只白鹤落于广场,细长脖子歪头好奇,滴溜溜黑眼睛满是灵动望着他们。

    这才是真正的仙侠,真正的仙门。冷血无情,杀人夺宝,同门斗争,尔虞我诈,修为最大。这些只存于最为恶劣的想象。

    李仙缘遥遥望去,众人热闹与孤身一人反差鲜明,只觉一道无形沟壑在他与他们之间。

    李仙缘只余下不足一年的寿元。

    上山容易下山难。李仙缘花了一个时辰爬上北斗派山门,如今下山花了足足两个时辰。来到山下天色昏暗。

    从外看去不显,实则李仙缘双腿已经肿胀如象腿。

    几是挣扎爬上马车,歇息好一阵才爬下来,踉跄扶着马车解开绳索,爬回马车上驾车离开。

    离此十几里有一村子,天黑之前想来能赶到。

章八十五。去功德() 
民居院落,一中年一老妇跪于蒲团,身前案上放着两尊相同雕塑。

    施过一礼,中年人转头问老妇:“娘,他是菩萨,我们总不能李大人李大人的叫他吧。”

    “这……”老妇人犯了难,问儿子:“你知道李大人尊号吗”

    中年人思索,一脸愧色摇头:“孩儿也想不到,李大人好似无尊号。”

    老妇吃力爬起,中年人连忙去扶。

    老妇道:“你去,把李大人的塑像给胡公子送去一份。胡公子是童生,想来能想到更好的。”

    中年人忙应声,拿起一尊雕塑用布包好,出门而去。

    县丞问询可有李仙缘踪迹,得知他一天前从离此数百里之外武元县的离开。沿官道往北而去。

    县丞稍感心安,随即苦笑。这小子,留下这么一摊子事来。他却似没事人一般远行了。

    这些人不知其中奥妙,皆以为李仙缘是去远行散心了。

    同样找他的还有华书阁刘掌柜。

    李仙缘离去的第五天,《西游记》倾囊一空。

    书售的如此之快令他始料未及,不由好奇看了一本。只看了几页,刘掌柜便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犯了大错了。

    自己一厢情愿认为李仙缘写不好志怪,可偏偏写得如此优秀。如今悔之晚矣,李仙缘出远门,他又无法做主。存书所剩无几,门外还围有士子等着购书,陷入两难。

    刘掌柜一番思虑,唤来伙计:“发通告,言李公子出远门未归,我华书阁无法做主。仅余下十几本书。若还要只能待李公子回来再说。”

    伙计应声,跑到后堂去准备。

    西游记风波越传越广。加上说书先生推波助澜,临县都有人慕名而来,又因无书失望而归。

    黑市上西游记一书已被炒到半贯钱。仍然供不应求。市面上更是出现不少仿品,销量颇好。

    数百里外的李仙缘对此一无所知。天黑之前他将将赶至村庄。

    用不了几刻天便要黑了。

    天空淅沥下着小雨,村头凉亭外,他碰上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在凉亭内避雨,一身僧袍满是补子,头顶戒疤。

    他望他们,他们也在望他。那眉目慈祥和尚双手合十施礼:“阿弥陀佛……”

    李仙缘一拉缰绳,马车停与凉亭边。侧头看老和尚。

    “施主,请问此地离武侯城还有多远。”

    李仙缘答:“五百余里,沿官道一路向南便是。”

    “多谢施主。”老和尚道谢,又问:“施主您可是从武侯县而来?”

    李仙缘奇怪问他:“你怎知道?”

    和尚礼数十足,施礼后答:“贫僧认得施主马车上的官纹,乃武侯县所有。”

    来此间还是头一次碰上和尚,李仙缘好奇问道:“二位千里迢迢赶赴武侯县,所为何事?”

    老和尚再次施礼:“是为传道。施主,我观您心怀佛性,若虔心转眼佛法,必登西方极乐。您可愿……”

    “不愿。”李仙缘回答的干脆。

    “哥哥,修佛有何不好?”老和尚未说话,身边小和尚歪头问道。他**岁年纪,唇红齿白脑袋光光,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身旧僧袍也挡不住那股灵气。

    李仙缘未作答,而是遥对天边拱手施礼。

    “您在作何?”

    “拜佛。”李仙缘道。

    “佛都在西天灵山,又不在那里。”小和尚一板一眼问道。

    “佛在心中。”

    留下一句话,李仙缘一拉缰绳,马车驶进村子。

    “那位哥哥再说什么。慧悟不懂,可好似很有深意。”小和尚拉住老和尚粗糙大手,抬头问道。

    “此子佛性贫僧都要甘拜下风……罢了。若是有缘,他早晚会入佛门的。”遥望马车驶进雨幕,老和尚叹道。

    “阿弥陀佛。”

    ……

    进了村子,说明来意,村长表示他家有空房。李仙缘解开马牵入院落,在村长家简单吃食,借宿一夜。

    村外凉亭那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在雨停时便离开了。

    子时,夜深人静。乌云散开一块,繁星显露,如天之眼。

    夜色下村庄沉寂。偶尔犬吠回荡村庄上空。

    时间推移,那天眼渐眯,直至彻底被乌云遮挡。

    一滴雨水落于院中水缸,荡起一丝涟漪。又有几滴雨水从天而降。

    微雨洗夏夜,雨水淅淅沥沥,刚停了几个时辰,又下了起来。

    客房漆黑,李仙缘和衣而眠。莎莎雨声从窗外透来,令人睡的更为香甜。

    不知过了多久,一点金光乍然浮现客房。光芒一闪,一切恢复原样,可房中好似多了什么东西。

    “找你这小孩儿当真不易。”

    虚空中声音悠悠。

    “灵山水深,整日枯坐悟禅有何意思。虽得一斗战胜佛尊号,可我要这尊号有何用。磨了心性,我便不是我了。”

    案上包袱突兀解开,西游记飘出,如被风吹动哗啦啦翻页,不过几息一本书便到了头。

    “倒是把师父那迂腐性子写个十足。看你这小孩心喜,我收你功德毫光,离那些秃驴远些。再送你道种,反正我要之无用。”

    应声,床榻熟睡李仙缘,眉间一点红光突显,如活物般脱了额头,飞射而出突消失虚空,好似被隐形大手抓住般。

    转眼,又是一点灰芒从虚空射出,钻入李仙缘眉心,化为线痕如一只阖目眼睛,又徐徐淡去。

    “此事我会另托梦与你,免得什么不知闹了笑话。

    “走了。”

    睡梦中,李仙缘眉头微蹙,只觉眉间一阵滚烫,悠悠转醒。

    先前他好似做了一梦,孙悟空出现,盘坐青莲,异象不显。金箍棒横与腿间,手正反相握,锁子黄金甲色泽尽褪,仅为灰白。返璞归真之意。它静之垂目而定。一身猴性殆尽。

    它取走了李仙缘的功德佛缘,又将道种香火赐予他。

    ……

    武侯县,万籁寂无声。

    这里云开雾散,湿漉漉青砖空旷街道反着月光。

    两户民居中,人都已熄灯休息。卧房正对门口的案台上,各放有一手掌大雕像,像前立香炉,香已燃尽。

    雕像是个气质出尘少年,脑后一轮佛光,脚下精致莲花座。

    突兀间,便见雕像发生了变化。

章八十六。显圣君() 
翌日。

    窗外鸟叫叽喳,缓缓睁眼,阳光穿过薄窗投射地面——天竟是晴了。

    李仙缘起身,拂去身上褶皱。目光扫过房间,眸子微微收缩。

    本该在包袱内的《西游记》出现桌案上,有翻看痕迹。

    昨夜十有**不是梦境,孙悟空当真来过。

    就这么与传说中神话人物接触了?

    李仙缘思虑。客房无铜镜,他起身出门,清凉扑面而来,阳光倾洒,有几分暖意。

    村长在院中喂鸡,见李仙缘出来打了声招呼。

    李仙缘回礼,拖动使不上力气的双腿走到井边,打了盆水低头看向盆中。

    水波荡漾,反射粼粼阳光。盆中倒影随波晃动,那张澄澈面庞除了眉间墨印再无其他痕迹。

    墨痕李仙缘觉得有趣,便没隐掉。反正平头百姓也认不出这为何物。认得出的,还会提供些便利,百利而无一害。

    何况他心中好奇,继续下去墨痕会有何变化。

    孙悟空来的突兀,李仙缘猜测与西游记一书有关。可惜离得太远,不知武侯县情形如何。

    脑海没来由浮现司徒嫣然与温如玉倩影,李仙缘心中一愧,转眼重新恢复冷漠。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孙悟空将功德收走,换为香火,很耐人寻味。不过也可以理解。让曾大闹天宫,闲不下来的猴子整日虔心坐禅,无异于杀了它。

    如今问题是,无论是功德亦或是香火,李仙缘皆不知如何去用。此物又不可能问他人——

    李仙缘心生一策,问不远处村长老人:“您可知这附近哪里有土地山神庙。”

    老人抓了把谷粒洒在地上,鸡禽纷抢食,站直身子道:“小公子,距此十几里的北斗山有一山神庙。”

    “北斗山……”李仙缘想那里邻北斗派,土地公整日与修士厮混,定见识颇高,不好欺负。又问:“除此以外呢?”

    老人想了想:“大道往北走四十里就是武南县,那里肯定有土地庙。”

    大道指的便是官道。

    武南县……

    地图上有这一处,正好是途经之地。

    李仙缘道了谢,收拾行李备好马车,欲给村长些银两。老人拒绝。他看出李仙缘腰系玉牌,身份不凡,又怎会收钱。

    再次道了谢,李仙缘坐上马车,一拉缰绳,在村长夫妻相送下出村口,上了官道。

    与此同时,远在武侯县。

    中年人与老妇方发现雕塑异样,院外便传来敲门声。

    前去开了门,一对年轻男女站在门外。手捧净布所盖雕塑。

    中年不由道:“胡老弟,你家雕塑难不成也变了?”

    二人进了院中,中年人反身将房中雕塑取出,两块木雕一同放在院落案上。

    “今早在下起床,见李大人木雕变了样子便和王娘忙赶来。孰料柴大哥家也是同样……”胡姓童生说话咬文嚼字,一副穷酸书生模样。

    所刻木雕,李仙缘仍笔直站立,神情未变长衫翩翩。可脑后一轮佛光却是不见,一同消失的还有眉间朱砂、脚下佛莲。

    取而代之的是身后所背负的一把无柄宽剑。

    先前那悯世菩萨不见,转而成为潇洒翩翩仗剑少年。

    老妇紧张道:“儿啊,是不是我们拜错了。这李大人是神仙,不是菩萨啊。他不会怪罪我们吧?”

    中年人安慰老母:“娘莫慌。李大人既然只是换了木雕,想来没怪罪我等的意思……”

    “是啊伯母。”胡姓童生点头附和。“不过昨夜想的尊号是不能用了。但既然李大人是神仙,还曾亲身相助,不如就叫他显圣……书剑真君好了。

    他们不识李仙缘身后竹筒来历,将之当作了剑。

    “显圣书剑真君……”老太太呢喃几句,激动喊道:“这个好这个好!”

    她跪于蒲团,对案桌木塑深叩首。中年人也忙跪在一旁。

    “大慈大悲显圣书剑真君,愿一切诸佛……诸神仙人加持于我,让我相续当中无数世来伤害我、令我在种种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及人、天、阿修罗等六道轮回中不断流转的因缘,即贪、嗔、痴、慢、疑等一切烦恼悉皆消除……”

    老夫人信佛,整日诵佛那段说辞一时转不过来。

    老人家为人实诚,拜了一辈子佛,临重病未有佛出手相助。若非李仙缘相助,老命便搁在这里了。

    且对平头百姓而言,自然是哪个灵验拜哪个。

    胡姓童生与王娘对视一眼,青年一掀衣袍,与女子一同跪下。

    “小生胡适,得真君所助,与王娘结为夫妇。此大恩大德小生没齿难忘。愿从此追随真君,甘愿做牛做马。”

    话落,他重重叩首。

    他们不疑有他。之前本是向佛祷告祈求,无第二人得知。偏偏李仙缘不仅知道,还替他们摆平麻烦,不是神仙真君又是什么。

    一介凡人,哪懂得仙家奥秘。自然是怎么叫来好听怎么叫。显圣书剑真君。即好听又气派。殊不知真君岂能乱叫。普天之下,也仅有灌江口那位二郎显圣真君用得起这名。

    叩拜之后,四人站起。

    胡适叹道:“可惜小生是个穷酸书生,身无分文之前物。不然定为李公子修建一观,日夜供奉。”

    中年人开口欲言,忽听门外敲门声。前去开门,门外是一名着布衣的妇人。

    “听说你们在找李公子,我也在找他。”

    “你是?”

    “侥幸被李公子所救,不过一乞讨乞丐罢了。”那妇人款款说道,举止有礼,不似普通人。

    讲明前因后果,女乞丐被四人吸纳入李仙缘信徒之中。

    在他们看来,李仙缘是神仙毋庸置疑。身为童生的胡适更是比谁都确信这点。不过少年就做出两首气象诗,又怎能是凡人。

    王娘对此生疑,可毕竟是因李仙缘,她才能与情郎一起,自然不会开口反驳什么。

    当几人得知自己很可能是李仙缘首批信徒,更为激动。相互间跃跃欲试,欲为李仙缘发展信徒。

    身为显圣书剑真君,只有寥寥几个信徒成何体统。

    暂且不谈他们。另一边,刚过了正午,李仙缘乘坐马车赶到武南县城外。

章八十七。又见她() 
等着进城的队伍蜿蜒,排出近一里地。李仙缘遥遥只能望见城墙。

    此地离顺天府不远,理应热闹。可队伍排得如此长便引人生疑了。尤其是队伍隐隐传来消息,不仅南门,东、西、北门同样如此。好似武南县因何原因,城门处搜查变严。

    队伍延绵,不时有后来者排在后面,抱怨阵阵。排队之人各异。既有担着粮食的庄稼汉,手捧诗书的书生,又有坐于马车,焦急探头眺望的商人与,还有坐于轿子,随队伍缓慢前进的官员。

    官员也不例外?李仙缘眉头微挑。

    武南县是发生何事了么。

    龟爬般前挪半个时辰,李仙缘将将来到城下,城墙斑驳,爬满青藤。自从大商立国,而武侯县又位于大商腹地,城墙便没了什么作用。总不能用来防山贼攻城吧?

    前面只剩寥寥几人,李仙缘看去。见城门处除了检查官兵,还有一席道袍,身后负长剑的两名青年。

    武林人士哪里会与官府厮混,想来这二人是修士无疑。

    很快轮到李仙缘,那站边上观看的两名修士相互对视一眼,制止走上前欲搜查官兵,一人上前拱手:“不知这位师兄何门何派,来武南县可有目的?”

    眼神掠过,见后方青年一手暗剑柄,一手掐剑诀,时刻准备发信号,便知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