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剑问情-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大明骑兵人仰马翻,伤亡不少。

    黄中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不过此时,来不及悲伤,高声道:“逼近敌兵,准备迎敌。”

    大明骑兵毫不畏死,纵马奔向三百名铳箭手。

    王将军见此,心知大明骑兵不会放己方安然而退,高声道:“勇士们,准备迎敌。”

    大明骑兵拉近距离,弯弓搭箭,射向三百铳箭手。

    铳箭手听闻破风之声传来,俯身贴住马背。以躲避羽箭。同时,将铳箭插入囊中,摸出弓箭还击。

    双方一边纵马,一边以弓箭互射。不过大明骑兵多达五千之众,虽然一些骑兵被铳箭所伤,但是还有四千多骑兵。众多大明骑兵羽箭围射向三百名铳箭手。一些铳箭手中箭跌落马下,还有一些战马身中数箭,翻倒在地。

    王将军见此,心中暗想:若是让敌军如此追射,也必然无法逃出生天。狠下心来,高声道:“勇士们。我们已然无法逃脱,掉转马头,奋勇杀敌!”

    众多铳箭手听令纷纷掉转马头,拔出佩刀,冲向大明骑兵。

    大明骑兵也拔出佩刀,双方短兵相接。

    远在大营阵前。数十头大象仍在冲击大营。

    数百名长枪兵手持长枪戳向大象,大象身后尽是被踩踏而死的大明士兵。

    大象皮糙肉厚,生命旺盛。一头头大象尽管身上插满长枪,鲜血顺着枪柄流下,却仍然不停向前行进。同时,象鼻不断地卷向前方。但凡被卷起的士兵立刻被摔地而死。

    长枪兵在象军的冲击下死伤惨重,不过大明众将士仍毫不畏死,手持长枪组成长枪阵。

    裴将军见象军很难制止,高声下令道:“弓箭手,射象眼。长枪兵,刺象腿。”

    随着裴将军令下。众多弓箭手弯弓搭箭射向象眼,长枪兵戳向象腿。

    大营阵前,弓箭如雨点般飞向大象。由于距离较近,不少大象被射中象眼,亦有一把把长枪刺入象腿。

    大象吃痛,目不能视。象腿刺痛,由于体重过大,纷纷倒地,这才一举破了象军。

    不过大营前方可谓是一片狼藉,拒马、木寨均被象群撞破,两个塔楼也被象群撞倒。象群所过之处更是死伤惨重。不少火铳手、盾兵、长枪兵被踩踏而死,甚至一些人被踩得面目全非。象群所过之处,存活下来的士兵十不存一。即便是极为幸运的活了下来,也被大象踩断手脚,倒在地上哀嚎不已。

    裴将军虎目含泪看向大营前方,指挥着士兵们救治伤兵。设置防御,以防敌军来袭。同时,命令士兵赶紧禀报大将军。

    此时,帅帐之中黑烟滚滚。

    未安深陷黑烟中,双目几乎无法视物,不过身体还是挡在张辅身前,双耳微动,细听烟中声音。

    藏身黑烟中的影子双眼勉强张开一条细缝,他所练功法“暗影术”的最高境界便是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烟中视物,亦完全隐藏身形。他虽未练至最高境界,不过还是可以勉强在眼中看到未安的身形。

    夺命剑含怒刺出,带起轻微的破风之声直刺未安心脉。

    未安所有心神完全聚集于双耳上。并未听到夺命剑刺来。

    直到夺命剑来到身前距离未安不足一尺远,他方才生出警觉,听到轻微的破风之声直奔自己心脉而来。

    未安急忙侧身,同时,使出“一日三秋”斩向前方。

    夺命剑擦着未安的左肩而过,带起一溜鲜血。

    与此同时。三道剑光分别攻向影子上中下三路。

    影子一剑并未得手,急忙回剑身前。

    夺命剑闪过三道白光,挡住“一日三秋”。

    未安听声辩位,得知影子所在之处,运足内力,剑出如情。坚定不移,斩向影子。

    冷月剑带起巨大的剑气亦吹开黑烟。

    影子瞧出此剑威力巨大,又见黑烟有消散之势,而自己的黑烟丸所剩无几。心道:若是再缠斗下去只怕也杀不了敌军主帅,且自身难保。心念于此,挥动夺命剑。侧撩向冷月剑。

    两剑相交,发生一声轻响。

    影子借助冷月剑之势撞向帅帐,夺命剑立于身前,割开帅帐,奔而出去。

    此时,帅帐周围布满了侍卫,一名侍卫见一身黑衣的影子撞出帅帐,急忙高声道:“刺客在这里。”

    众多侍卫听闻跑向大营后方,帅帐之内黑烟仍未散尽,未安担心刺客回攻,横剑身前,护卫张辅。

    影子借冷月剑之势时便耗费不少内力,眼见侍卫飞奔而来,急忙强提一口真气,同时丢出一枚黑烟丸,夺命剑化作万千剑光攻向前方。

    剑光一闪,三名侍卫瞬间倒地而死,合围之势被破。不过。影子也被一名侍卫一刀扫中左侧肩胛。

    痛楚传来,影子来不及顾及,急忙奔向大营后方。

    大营后方众多士兵忙于灭火,浓烟滚滚,火光处处。

    影子看得分明,自己只有逃入大营后方才能趁乱逃走。

    “在那里!”一名侍卫发现影子逃向大营后方高呼道。

    众侍卫听见呼声。向影子逃走的方向追去。

第一百四十五章升龙难守() 
一片乌云飘过,将天上的明月遮挡住,大地顿时昏暗下来。

    一人手持斩马刀端坐于马上,身上甲胄破损达数处之多。鲜血顺着破损之处流淌而下,将胯下的马背染红。他喘着粗气,用一双铜铃般大小的眼睛环顾四周,只见自己身边已经空无一人。不远处,数千骑兵将自己团团围住。眼见自己无法逃出生天,他此刻心中竟然异常平静,丝毫不惧怕死亡。

    黄中看向被众多骑兵围住之人,高声道:“这位将军,老夫敬重你不惧生死,敢带三百将士袭营。若是束手就擒,老夫向大将军求情换你一条生路。”

    被围住之人正是王将军,只见他轻蔑一笑,用尽力气高声道:“大丈夫死则死矣,何惧之有!”他这一喊牵动伤势,身上数处伤口崩开。鲜血再度涌出。

    黄中端坐于马上打量王将军,只见此人面色坚毅,看面相不过而立之年,颇为年轻。心道:虽然大家各为其主,但是此人胆敢带区区三百人夜袭大营,可谓是勇不可当。不过。此人对大虞十分忠心,无法劝降。想到这,只好挥手示意骑兵们进攻。

    数十名骑兵从四面八方冲向王将军。

    虽然王将军奋力抵挡,但已是强弩之末。

    片刻之后,王将军身中数刀而死。临死前,一双铜铃大眼仍眺望着升龙城的方向。

    王将军的尸体从马背跌落到地上。溅起些许尘土。

    黄中看向王将军,下令道:“此人虽为与大明为敌,却不失为一位忠臣勇将,将此人葬了吧!”

    “是。”一名总旗应道,翻身下马,领着几名骑兵将王将军就地埋葬。

    盏茶之后,黄中领着四千多骑兵返回大营。

    此时,大营后方的大火已被扑灭,一些士兵正忙着设立拒马,修整木寨。

    沐晟见黄中归来,问道:“敌军可被剿灭?”

    “敌军共计三百人已悉数被灭,不过我军骑兵亦损伤不小。”黄中回道。

    沐晟望向黄中身后的骑兵,只见一些骑兵身上带伤,沉声道:“敌军火器威力颇大,骑兵有所损伤也是在所难免。走吧,随我去帅帐议事。”

    黄中点了点头,紧随沐晟身后,二人一路穿行,来到帅帐之中。

    入帐之后,黄中就看见帅帐侧面和后面有两道口子,大小可纳一人。目光扫过殿内众将,只见张辅面沉如水,裴将军面露悲色,李彬和陈旭二人脸上也有些悲伤。最后,目光落在未安身上,只见他左肩以白布包裹,白布上有点点红色血迹。黄中面露惊色,心中疑惑:怎么连未安也受伤了?

    “今夜,敌军派兵奇袭我军。现众将都已归位,我军损伤几何?”张辅沉声问道。

    话音落地,整个帅帐一片寂静。

    沐晟目光扫过众将,率先开口道:“敌军以火器奇袭大营后方,大营起火之处众多。被烧毁弩车十五辆,营帐二十八个,草料营一个。因火而死士兵近百人,伤者三百余人。”

    张辅沉声问道:“可将敌军剿灭?”

    “黄将军已率骑兵将敌军剿灭。”沐晟回道。

    黄中见张辅看向自己,拱手道:“启禀大将军,下官率五千骑兵追剿敌军。被敌军以火器攻之,战死骑兵五百余人,伤者近百人,已将敌军三百零一人尽数击杀。”

    听闻己方付出近两倍的代价剿灭敌军,张辅心痛不已,不过脸上并未表现出来,问道:“可缴敌军火器?”

    “已缴获。”黄中应道,语罢,起身上前,呈上铳箭。

    张辅接过铳箭细细打量,只见铳箭也为青铜所铸。外形与火铳造型相似。不过铳身更长,其后部隆起更大,心道:想必能装更多的火药。随手将铳箭放于桌上,看向裴将军,问道:“大军阵前损伤几何?”

    裴将军面露悲色,沉声道:“敌军先以火器攻击火铳手,火铳手完全没有防备,以至火铳手战死一百余人,伤者数十人。随后敌军不惜象军性命以大象冲撞大营,我军为了抵挡象群战死将士近千人,伤者达数百人之多。”

    张辅面色凝重,并未说话。

    整个大帐陷入一片寂静之中,落针可闻。

    片刻之后,张辅缓缓开口道:“今夜,敌军派象军奇袭大营前方,又以奇兵火袭大营后方,以致于我军损失惨重。然而,这只是为了混乱视听,为刺客创造条件。”说着,他伸手一指帅帐的破损之处,接着道:“黑衣人刺客再度行刺于我,未将军为了护我安危亦受了些伤势。”

    帐内众将目光转向未安,这才明白未安左肩伤势由来。

    沐晟面露忧色,问道:“刺客可曾抓住?”

    张辅摇了摇头道:“不曾。此刺客本事不小,且长于隐匿之术。不过听闻侍卫们禀报,刺客亦身受多处刀剑之伤。”

    李彬沉声道:“没想到此人竟然还敢前来行刺,真是胆大包天!”

    陈旭想了想,分析道:“敌军不惜将士们性命为刺客营造可乘之机,莫非是担心守不住升龙城才出此计策?”

    “定是如此。想必此次夜袭升龙城已尽出火器。”沐晟语气坚定道。

    张辅目光扫过众将,沉声道:“应是如此。不过,此役我军损失惨重,且将士们士气受损。众将回去做好安抚军心之事,明日休整,后日攻打升龙城。”

    “是。”众将领命退下。

    黄中慢走几步。待未安行至身前,关切问道:“未将军伤势如何?”

    “还好,只是皮肉之伤,并无大碍,多谢黄将军关心。”未安回道。

    黄中又想起自己属下众多将领惨死在影子剑下的一幕,咬牙道:“真恨自己武功不济。不能手刃此獠。”

    未安回想起影子的剑法招式,说道:“此人剑法诡异且善于隐匿身影,乃是我见过最为可怕的刺客,若我剑法能再进一步,说不定可以将其诛杀于剑下。”

    “愿未将军剑法再做突破,尽早诛杀此獠。以免大将军有性命之忧。”

    未安闻言点了点头,心道:听闻此人身受数刀剑之伤,估计近日难以痊愈。

    升龙城北门,众多士兵立于城墙之上。城墙上三步一个火把,五步一个火盆,将城墙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一名眼力颇好士兵立于城楼远眺。突然,视野中出现一名乌马。定睛一瞧,马背上趴着一人,右手攥着一把寒光凛凛的宝剑,在黑夜中格外耀眼。士兵见此,急忙高声道:“有敌情。城下有一人一骑!”

    守城将领闻声急忙奔了过来,问道:“敌人在何处?”

    士兵伸手遥指城下三里之外。

    守城将领只见一人一骑,眉头轻皱,下令道:“弓箭手,对准那匹马,待走近些再瞧。”

    片刻之后。乌马走近升龙城。

    守城将领这才看清,马背上的人一袭黑衣,面相妖异,后背上有多处伤口,有些伤口仍在渗血。急忙高声道:“放下弓箭,此人乃是影子大人。快,快去,将影子大人迎入城中。”

    半盏茶之后,浑身是伤的影子被送到集贤殿中。

    此时,集贤殿内灯火通明,胡元澄踱步于殿中正忧心影子安危。眼见浑身是伤的影子被送入殿中,急忙下令道:“快传太医!”

    不大一会儿,一位留着山羊胡老者背着药箱步入集贤殿。

    胡元澄见老者走入殿中,急忙道:“杨太医,快看看影子伤势如何?”

    “是,左相国大人。”杨太医拱手道,随后。来到影子身边,细细查验伤势。待查明伤势之后,打开随身携带的药箱为影子涂上些许药膏,又包扎了一番。

    待包扎完毕,杨太医额头沁出点点汗液。起身冲胡元澄道:“启禀左相国,此人只是受了一些刀剑之伤。并无性命之忧。不过血气流失过多,需要调养数日。”

    听闻此言,胡元澄悬心落地,长出一口气,道:“没有性命之忧便好。”

    这时,影子双眸微动。缓缓睁开,看见胡元澄及杨太医等人。

    影子刚欲起身,便被杨太医制止住:“大人不可乱动,大人身受多处刀剑之伤。若乱动崩开伤口以致再失血气,只怕大罗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胡元澄上前一步,制止住影子。道:“影子切莫乱动,要听从杨太医之言。”

    影子点了点头,轻声道:“左相国,我未能击杀大明主帅,还请左相国治罪。”

    胡元澄听到这,心中一痛,暗道:果然不出自己所料。不过他的脸上并未表现出来,安慰道:“影子为大虞出生入死,何罪之有?敌军有三十余万人,刺杀主帅哪能这般容易?”

    影子双目微红,望着胡元澄并未说话。

    胡元澄深知他心意,关切道:“影子先养好伤势,待伤好之后再去行刺。”

    影子微微点头。

    “来人,送影子去歇息。”胡元澄下令道。

    四名士兵走入殿中,轻轻抬起缚辇,走出集贤殿。

    胡元澄见影子远去将目光转向一旁的陈老将军,悲声道:“连影子尚且逃回,王将军等人仍未归来。看来已然殉国!”

    陈老将军双目微红,开口道:“王将军为国而死,死得其所。此役奇袭敌军,火烧大营,加之象军冲击,估计敌军损伤不小。且士气大受打击。”

    胡元澄望向集贤殿外,虎目含泪,缓缓道:“只可惜未能刺杀敌军主帅,我军也折损了象军百人,铳箭手三百,王将军更是以身殉国,待敌军休整过后,只怕升龙难守啊!”

第一百四十六章攻打升龙() 
旭日初升,万道霞光从薄云后喷薄而出洒满整个大地。

    安南远征军大营之中,张辅登上高台,面色威严。

    大营内,三十余万大军伫立晨光之中。

    张辅高声道:“诸位将士,前夜,敌军派象军冲击我们大营,众多将士英勇御敌,挡住象军。与此同时,敌军由以火奇袭我军后方,制造混乱。目的只为派刺客刺杀于我,扰乱军心,不过并未得逞。今日,我们便攻打升龙城,以报前夜袭营之仇!”

    “喏。”众将士应道。

    张辅转头看向沐晟,下令道:“沐将军,你精通占卜之术,请为大军卜上一卦。”

    “是。大将军。”沐晟应声,手持一只占剪鸡登上高台。

    随后有士兵搬来供桌,摆上酒食贡品之物。

    沐晟拔出佩刀,将刀锋对准占剪鸡脖颈轻轻一划。

    顿时,占剪鸡脖颈处有鲜血顺着刀口流淌而出。

    沐晟手持占剪鸡,将鸡血滴入供桌上的酒食之中。口中念念有词:“东南西北方尊君。二十八星宿君,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君,虔诚奉请一天星斗,本境祭拜神灵。天下正神五明皇,各州府县城隍之神,同垂作证。再伸拜请禽演算先师,阵前阵后历代祖师,前传后教一脉宗师,今为出兵攻打升龙城,专意今日某禽,吾使某人星禽,出时先去,伏望诸天星斗一切众神,特赐降临,无可以表殷勤之意,今将雄鸡生割,滴入酒食,普伸拜请,伏乞歆鉴。”语罢,将占剪鸡丢掷高台之上。

    台下众多将士目光纷纷盯着高台上的占剪鸡,张辅也目光灼灼地看向占剪鸡,虽面如平湖,但心中颇为紧张。由于前夜大营受袭,且不少将士受到敌军象军冲击,大军士气有所折损。他与沐晟商议之后,这才定下以占卜之术壮大军士气。不过,占卜之术乃是听天由命,并非人为可以驾驭,因此,他心中也有些紧张,很怕卦象不吉。

    未安从未见过占剪鸡占卜法,也面露惊奇看向高台上的占剪鸡。

    只见占剪鸡脖颈流淌鲜血,在高台上的扑飞向南方。扑腾片刻之后,以头栽倒在地而死。

    沐晟面露喜色,手指占剪鸡高声道:“鸡扑于南,乃为大吉。倒栽而死,是为见功。此卦显示:大军攻打升龙城必能破城建功!”

    张辅闻言悬心落地,高声道:“大军乃有真龙庇佑,必可破城建功!”

    “真龙庇佑,破城建功!”沐晟笑着高呼道。

    三十余万大军听闻皆尽高呼道:“真龙庇佑,破城建功!真龙庇佑,破城建功……”声音响彻云霄,远传数里之外。

    二十里外,升龙城集贤殿中,胡元澄面露忧色端坐于主位之上,目光扫过殿内众将,缓缓开口道:“刚才斥候来报你们也都听到了,敌军已经开拔,众将认为升龙城该如何抵御?”

    集贤殿中众多将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大家心知敌军多达三十多万且有数门火炮,而升龙城只有五万守军。恐怕升龙城难以守住,不过若是如实开口或许会被治个扰乱军心之罪。

    陈老将军霍然起身。拱手道:“左相国,下官认为应据城坚守,消磨敌军锐气,同时派兵求援。待援军到来,配合援军夹击敌军。”

    胡元澄闻言,面露难色,缓缓道:“不瞒诸位,我已派人向圣上求援,可是……哎!”

    随着胡元澄一声长叹,众将心如明镜,安南原本就地小人稀,此时,已然无兵可援。

    顿时,整个集贤殿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若是以象军攻之呢?”一名面容粗犷的将军提议道。

    胡元澄沉吟道:“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可能收效不大。敌军已知我军铳箭射程在火铳之上,必然会有所防备。诸位将军还有什么计策?”

    “若是引水攻之呢?”一名将领提议道。

    胡元澄摇了摇头,说:“敌军主帅张辅乃是大明名将,安营扎寨必然会远离河流。且引水需消耗巨大人力,敌军必然趁机攻之。”

    陈老将军手抚胡须道:“那如今只剩固守一道了,待敌军疲惫,下官愿领兵以火袭营。”

    胡元澄点了点头,赞同道:“既然如此,众将各司其职,打起精神。坚守升龙城。待敌军攻城疲倦之时,再趁机奇袭。”

    “是。”众将应声退下集贤殿。

    待众将走后,胡元澄唤来侍卫长,吩咐道:“派一队侍卫,将影子送往清化城。”

    “是。”侍卫长领命下去。

    经过一日调理,影子身上的伤口大多已经结痂。不过仍是无法下床走动,这让影子觉得十分苦闷。

    影子躺在床上回想当夜与未安对剑的一幕幕。突然,双耳微动,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听闻声音,多达数人。心中暗道:“莫非是胡元澄领着众人前来探望?”

    片刻之后。叩门声响起,只听见外面道:“影子大人,下官是侍卫长,奉命左相国大人之命前来。”

    影子不知胡元澄为何派侍卫长前来,不过还是开口道:“请进。”

    侍卫长推门而入,身后跟着四名侍卫。来到床前。抱拳道:“影子大人,左相国下令,让下官送大人前往清化城。”

    影子眉头微皱,问道:“为何要前往清化城,莫非升龙城守不住了吗?”

    “回大人,敌军尚未攻城。不过左相国下令。下官不敢深究其因。”

    影子心中一想:敌军有三十余万,而升龙城守军只有五万,定是胡元澄担心升龙城守不住,想先送自己出城。都怪自己没能刺杀敌军主帅,不过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那个用剑的小子,两次坏自己刺杀之事。看来。待伤好之后应先将此人诛于剑下,再去刺杀敌军主帅。心念于此,开口道:“那好,有劳了。”

    侍卫长满脸敬佩之色,拱手道:“影子大人乃大虞武圣,客气了。”随后转头冲身后四名侍卫开口道:“将影子大人送上马车。”

    “是。”四名侍卫应道。放下缚辇,在上面铺上绫罗绸缎,然后轻手轻脚地将影子抬了上去。

    随后,四名侍卫将缚辇抬上停在门口的马车上。

    盏茶之后,一辆马车由升龙城南门驶出,数十位护卫骑马拱卫在马车旁。

    一行数十人一路向南。直奔清化城方向而去。

    城楼上,胡元澄远远望着马车消失在视野中,轻声道:“愿影子伤愈之后能再刺大明主帅!”

    几个时辰后,大明三十余万大军在距离升龙城八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