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身安乐2-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老头拿起桌上残茶喝了一口,抹了抹胡子上的茶叶末子,无精打采道:“你师兄说,现在月华刚刚去世,怎么也不能这么快就续弦!”
  春妮一听急了:“爹!您到底怎么跟师兄说的呀!”
  “你那个师兄,从小就是个犟脾气!”孟若虚拖过一张椅子一屁股坐下,“你爹我跟他说,不成亲也行,反正你也小,咱先把亲定下来,等过几年月华的忌日满了,再成亲也不迟嘛!谁知他——嘿!硬是不干,说什么只把你当妹妹看!你看看,看看!嗨!这叫什么事儿!”愁眉苦脸,闭嘴不说了。
  “爹!”春妮一听,急得声音带了哭腔,撒娇耍泼道:“我不管!我就要嫁展师兄!”
  见宝贝女儿哭闹,孟若虚慌了神,忙哄劝道:“别别别!好女儿,莫哭!啊呀你这一哭啊,爹心里难受得慌哟——咱想办法,想办法还不行吗!”
  春妮听爹如此说,止了哭声,抹着眼泪抽噎道:“那……那爹你快想!除了展师兄,我谁都不嫁!”
  孟若虚见春妮坚决,展昭又偏偏不肯答应亲事,愁得直挠头,想了半天,猛然喜道:“有了!女儿啊,你展师兄是个能做能当的人,你爹我在江湖上也认识几个有名的老家伙,咱从他们那里讨上几粒丸药,来个生米煮成熟饭,你展师兄定不会置之不理!”
  谁知孟若虚这样一说,春妮却不干了,哭闹道:“不行!人家不要!还没成亲就洞房,让人知道了多丢人!人家要堂堂正正的顶了大红盖头嫁给展师兄!”
  “女儿啊!”孟老头一听更急,“这也不行,那也不要,你非要顶了盖头成亲,这、这……”忽似想到了甚么,一拍手,喜道:“有了!盖头!就是盖头!”
  春妮见爹爹高兴,忙问道:“爹,您想到什么好主意啦?”
  孟老头捋着胡子,得意洋洋道:“女儿呀,你要堂堂正正嫁你展师兄,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顶了盖头,寻机让他揭开,你不就是他的人了么!”
  大宋朝虽未规定女子不得改嫁,但鼓励从一而终,女子贞操,亦是看得极重。其中有一项民俗,就是顶盖头。新婚之夜,女子必须顶了盖头进洞房,就算三媒六聘,与新郎拜了天地,只要不揭盖头,终算不上是男家的人。反之,如果当夜揭盖头的不是新郎,那新娘就立即算是别人家的媳妇了!因此新婚之夜被别人揭了盖头,对男女双方来说都是极丢面子的事,亦有以此为口实退婚之人。若遇上这等事,新娘轻则哭闹,重则寻死觅活,甚至有性情刚烈之女子,因新婚之日被别人揭了盖头,当即被男家退婚,那揭了盖头的男子亦不要她,便当场拔出头上金钗自刺而亡。此项风俗早已不知自何时而起,实际确为陋俗,但却根深蒂固,难以拔除,千年以来女子进洞房,仍必须顶了盖头!因此新婚之夜揭开盖头发现嫁的是丑男,或者娶的是丑女,实为屡见不鲜之事,若是男子,尚可休妻,可女子就只有自认倒霉的份。孟若虚所说的顶盖头揭盖头,便是指这回事。
  “爹!”春妮为难道,“这……办法倒是行,可上哪去找个愿意帮忙的男人呢?白五哥肯定是不干的!”
  “这……”孟老头又挠了挠脑袋瓜子,悟道:“有有有!女儿啊,找你柴师兄去!”
  孟若虚说的柴师兄,实际上是柴王。自古以来皇帝家天下,本不该有异姓王,可偏偏这大宋就有个柴王。只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马背上打江山,实在深得柴氏一门力助,本说好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可宋太祖坐上皇位后却食了言!当年的柴夫人如今的柴老太君可不是吃素的,得知此事后硬是一双青锋宝剑逼的赵匡胤走投无路,只好脱下皇袍来让柴夫人一剑斩断,以示赔罪,并下诏封柴氏为异姓王,封妻荫子,传承千秋,并赐丹书铁卷,免其一族死罪。从此柴氏一门显贵无双!按理说这样的家门最容易出骄横恣睢的不肖子孙,所幸这柴老太君是个女中豪杰,不仅长于持家而且严于律己,对子孙要求甚严,对柴家三代唯一的孙儿更是严格要求,五岁便让他拜师学艺,成为孟若虚的大弟子。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柴王对孟若虚这个师傅倒是有仁有义,至亲至孝。因此这次孟若虚设计要算计徒弟展昭,第一个想到的却是这个柴王!
  柴王本名柴意非,却比展昭大上两岁,今年二十有八,面相俊朗,体态修长,亦是大宋有名的美男子。孟若虚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当即便施展轻功轻车熟路的摸进柴王府,刚好柴王正坐在书房看书,见师傅来了,忙起身迎接,又招呼看座奉茶。孟若虚本以为将此事一说,柴王定会全力以赴,谁知听师傅说明来意,这柴意非心里却是“蹭”的一下凉了半截!
  原来这柴意非人品性格外貌无可挑剔,更有柴王封号,是许多大宋芳龄少女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可惜偏偏有个怪癖,自小酷爱男风,最讨厌女子。长到二十多岁上,一直拒绝娶妻,不仅没有正妃,就连府中侍妾亦皆是男子!也曾为此事不知被柴老太君骂过多少遍,但这柴意非别的方面孝顺听话,唯独在此事上却似铁打的心,硬是不回头。骂也骂了,打也不知打过多少回,却改不了他的这个癖好,弄得柴老太君也没法,只好任他去。本以为柴家自此一代多半要绝后,然而三年前孟若虚六十大寿,柴王亲去祝寿,却在寿宴上见到了师傅的独生女孟春妮,不知怎么着就一眼看上了这女孩子,下决心娶为正妃,从此再不沾染男风,亦不再娶第二个了。因此回府后便立即遣散所有男宠男妾,连彩礼都备好,马不停蹄赶往孟家提亲,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半道上传来消息:老柴王突发恶疾暴薨!柴意非乍闻噩耗,欲哭无泪,却也只好打道回府,按制守丧。眼看三年守满,正欲考虑提亲之事,谁知道师傅找上门来,却是求他帮忙将春妮嫁给展师弟!
  柴意非心里一千一万个不愿,但碍于师徒情分,只好勉勉强强的答应,却暗暗盘算怎样假戏真做将春妮娶到手。当下各人打着各人的如意算盘,定好了锦囊妙计,各自准备,只待时机来到,引展昭上钩不提。
  与柴王定下计谋,孟若虚父女二人便每天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机会到来。还好他们父女远道而来,是怎么样也理应在开封府多住上几天的,几天以后这机会还真让他们找到了。当日乃是十五,正逢庙会,春妮自然不肯错过如此良机,因此一大早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出门,与孟若虚高高兴兴地“逛庙会”去了。
  原本师傅前来探望,展昭怎么样也该陪同一下的,可偏偏他公务在身,开封府又是出了名的事务繁忙,想想师傅也是身怀武功,卞京城又是天子脚下,更有开封府包大人坐镇,也不会出什么事情,便也由二人去了。谁知孟若虚这一去,却是直到天色渐暮也不见回还!展昭心底发疑,正想与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出门找找看,却忽听府门外一阵喧哗,有人大喊道:“不好啦!打死人了,打死人了!”
  一听说打死了人,展昭等人顾不上寻找孟氏父女,慌忙迎出门去。初时只当有人前来告状,然而待展昭分开人群,向那被抬来的尸体一眼望去,顿时惊的魂飞魄散——那尸首面色死灰,双眼紧闭,可不正是孟若虚么!
  一见如此情状,展昭慌忙抱起师傅,急叫道:“师傅!醒醒!您醒醒!”
  无论展昭怎样呼唤,孟若虚只是直挺挺的躺在门板上没反应,呼吸脉搏全无,就算展昭输真气通经脉,亦无济于事,竟赫然是死了!展昭见师傅身亡,已回天乏力,当下悲愤难当,放下孟若虚尸首,喝问道:“这是谁干的!”
  周围的百姓都是得过开封府恩惠的,对这个开封府平易近人锄奸扶正的展护卫更是敬爱有加,此时见他发问,纷纷七嘴八舌的说:“是柴王打死的!”“对!就是他!”
  “柴王?!”展昭听围观百姓如此说,却是大吃一惊——孟若虚一身武艺,虽如今上了些年纪,却仍是不减当年,就算十个八个壮汉,亦近不了他的身,更别说被人打死!但只这柴王,却需计较——柴王与自己同出一门,拜师还比自己早些,武艺亦不在自己之下。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自自己入了公门,柴王继承王位,诸事繁忙,也有几年未能与这个师兄好好的切磋过武艺,但二人武功皆已在孟若虚这个师傅之上,却是毋庸置疑!况且心法套路,难免有死门,修习同一套武艺之人自然最是清楚,若说柴王一时下了狠手,将师傅打死,那也不是绝对不可能之事!
  话虽如此说,展昭心里还是有七分不相信师兄能作出这等事——柴王性子平和,自小家教又严,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欺师与灭祖一样极为人所不齿,更是大宋律条上明文规定的重罪!更何况师兄对孟若虚这个师傅一直极为尊敬,连拌嘴都未曾有过一次,这次又怎么会突施辣手将师傅打死!当下便不信道:“你们是否看错了!人命关天,这种事打不得诳语!”
  见他不信,周围的百姓们可急了,纷纷道:“展大人,我们哪敢骗您啊!”“就是就是,是我们亲眼看到柴王将老人家打死的!”“是啊是啊,还抢走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呢!”
  一听百姓所言,展昭浑身一震!从方才起便未看到春妮,他心中已有隐隐不祥预感,只是师傅身死,悲痛欲绝,一时间竟忘了此事!此时见周围人等如是说,他却猛然想起此事来,急揪住那人衣领问道:“你说什么?!”
  那人见展昭揪住他,满面煞气,也不敢挣,抖抖索索道:“展大人,是我们亲眼看见的,今日庙会,那一对父女本来好好在逛街,却不知从何处冲出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丁,而且看样子都是会功夫的,下手便抢,那老人家倒好似有些武艺,未叫他们近身,可又不知从哪里闪出一个人来,对着老人家背心打了一掌,老人家当即就倒地不起了!当时小的正在旁边,吓得心惊肉跳,却看到那人正是柴王!后来那柴王和那几个大汉抢了那姑娘走了,小的们才敢过去查看,老人家却已经没气了!小的们……小的们就把他抬到这儿来了。”
  他在这边说,那边展昭却是听的怒气填膺,恨不得立时便去找柴王问个明白,然而师傅尸首在旁,只好强自隐忍,唤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将孟若虚抬了进去,禀明了包大人,又在义庄停了灵,吩咐几个衙役好好的照看着师傅,自己却是快马加鞭,赶往柴王府去了!

  夜探柴王府

  柴王府离开封府本不算远,苍雷风驰电掣,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展昭便已赶到王府门口,却见王府张灯结彩,下人使女们忙得不亦乐乎,正是要准备喜事!不由得一阵怒气,然而却不好发作,只好扯住一个家丁,请他进去通报柴王一声,开封府展昭求见!
  那家丁听展昭要见柴王,却不忙通报,先把展昭上下打量了两眼。俗话说狗仗人势,虽说老太君严于治家,但毕竟上了年纪,已有些力不从心,柴王性子平和温慈,对下人难免宽纵,王府每日交结的又都是皇亲贵戚,这些家丁下人也都见惯了八抬大轿、绫罗绸缎,便难免有些鼻孔朝天,不把人放在眼里!看展昭虽是官服在身,却是四品服色,鞍鞯辔头亦极为朴素,便有些看不起他,哼了一声道:“王爷眼看就要大喜,此刻怎抽的出身来见人,你改日再来吧!”
  展昭听那家丁如此说,胸中怒火上涌,却硬是忍下,好言好语道:“展某确有急事,却劳烦大哥通报一声!”
  那家丁见他纠缠,不耐烦道:“你这人怎么回事,都跟你说了王爷没空,还在此纠缠不清!还不快走!”
  展昭忍无可忍,眼看就要发作,忽听一声“不得无礼!”,转头望去,一身大红喜服的柴王柴意非在众人簇拥之下赫然出现在门口!
  那家丁见柴王来了,赶紧跪下来施礼。柴王却板着脸,怒喝道:“不长眼的东西,狗眼看人低!此乃本王同门师弟,更是四海扬名的南侠展昭,不用说他现在报了姓名要见本王,就是只听见一个‘展’字,你们这帮狗东西也是应该立刻毕恭毕敬的迎进府里的,岂容如此怠慢?!还不快滚!”
  那家丁见自家王爷难得的发一回怒,早吓得两股战战,匍匐在地连声告罪,听得一声“快滚”,忙屁滚尿流的跑了。斥走家丁,柴王却笑容满面,向展昭拱手道:“好久不见,师弟一向可好?早闻师弟入了公门,一直想去拜访,只因事务繁忙,这几年又逢了这些红白喜事,好好的兄弟反而疏远了。老哥哥我还正想去请呢,想不到师弟却先来了,正好正好,咱哥俩先喝一杯,明日老哥哥的喜酒还得请展师弟多多捧场啊!”说着便要去携展昭的手。
  展昭却不露声色的闪开,拱手正色道:“师兄美意,展昭心领了。按说师兄即将大喜,展昭本不应该在此时前来打扰。然而今日却不幸遇上一件惨事:师傅在庙会上遭了人的毒手,以致当场身亡,师兄可知此事?”
  “哦?”柴王面不改色,“本王已经知道了。可怜师傅他老人家一生自在英豪,今日却折戟沉沙!”叹了一声,又道:“本王亦知师傅辞世,徒儿此时成亲,便为不孝。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亲事已经订好,不能违约!只有改天再去祭奠他老人家了!”
  展昭见他虽在话语中对师傅有缅怀之意,然毫无哀伤神色,且道喜事照旧,不由得就有些气闷,又道:“师兄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师傅在庙会上遇难之时,却有多人指认是师兄将师傅打死的!”
  “竟有此事?!”柴王听展昭如此说,却作惊骇状,随即便怒道:“是何人造谣生事!本王怎会做那欺师灭祖之事!”
  “展某却也不信师兄能够做出此等泯灭天良之事!只是现场有多人目睹,人言可畏,师兄可否……”
  展昭虽是怀着满腔怒火来到王府,却也存了一肚子的狐疑。他与这个师兄从小一起长大,虽近几年来生分了,可情义还在,且了解这个师兄性子,内心深处,终是难以置信!本想请柴王去开封府略做澄清,可那柴意非听得他如此说,却顿时高兴起来,满面笑容揽了展昭的肩,道:“俗话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师弟却去管那些谣言作甚!今日兄弟我眼看就要大喜,怎么着也得作东请师弟喝上一杯!来来来,今个儿咱俩就好好叙叙旧!”说着便一迭声的吩咐下人上酒摆宴,拖着展昭就向府内走。
  展昭今日来柴王府,是出于公务,柴王要请他喝酒,他本欲推辞,可是转念一想,如今最要紧的是弄清楚师傅如何身亡,到底与师兄有无关系,春妮又身在何处!自己与柴王师兄弟一场,若把酒言欢,能从这个师兄口中套出点什么线索,亦未可知!于是便不再推辞,笑道:“既是如此,展昭便叨扰了!”
  二人这一场酒,直喝到深夜。席中展昭自是百般试探,然而柴意非口风却紧,每次都叫他岔开话题,只说些当日学艺情状。看看已快到子时,却仍是一无所获,展昭没法,只得停了酒宴,婉言谢绝了柴王挽留,单人独骑深夜回开封府了。
  回到开封府,只见四下万籁俱寂,只有草间虫儿鸣叫。抬头看天上一轮圆月明亮,展昭一时感慨,又想起当年学艺情状,念及师傅,便移步义庄,欲再见师傅一面!
  谁知方踏入义庄大门,展昭却一眼看到台子上空空如也,仅余一方白布,孟若虚的尸首竟是不见了!大惊之下几步并作一步冲过去,一把抓起白布,四下打量,却见奉命看守尸体的两个衙役皆在台旁,一个站着一个坐着,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皆是脸色发青!便知是被人点了穴,急忙几下解开,急问道:“却发生甚么事了?!师傅的遗体呢?”
  那两个衙役穴道已解,却仍是目光呆滞,其中一个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另一个则喃喃自语道:“有鬼,有鬼啊……”
  展昭见他俩这样,心下更是发急,揪住那个不说话的衙役问道:“到底出甚么事了?!”
  那衙役被展昭揪住领子晃了几下,却是激灵一下,兀自清醒了,看看面前是展昭,愣了一愣,接着便青着脸一把抓住展昭双臂,哭喊道:“展大人,不好啦!诈尸啦!”
  “诈尸?!”展昭听他这样说,怔了一怔,道:“如何有这等事?”
  “是真的!!!”另一个衙役也反应过来,扑上来一把抓住展昭,大喊道:“展大人,是真的有鬼,有鬼啊!”
  被两个衙役一左一右扯着,展昭实在是受不了,头疼道:“你们把事情经过说清楚再说!”
  “展大人,事情是这样的——”先抓住展昭的那个衙役抢着说,“属下和孙甲本来遵照您的吩咐,好好的看着尸体,然而到了半夜,我们俩都有点困,孙甲就坐在椅子上打盹,属下也有点呵欠连天了,就想去弄点酒提提神,谁知刚刚站起来,这台子上的灯就‘呼拉’一声灭了,就听孙甲‘咦’了一声,叫道‘谁在那里?’属下吓了一跳,连忙拔刀,可半天都没动静,属下埋怨了孙甲几句,说他大惊小怪,就去柜子里取火石点灯,谁知灯刚点起来,属下却一眼看见那尸体不见了!刚要大叫,只觉全身一麻,便动也动不了了!展大人,您说这不是诈尸,这算是什么啊!”
  展昭刚要回答,另外一个衙役却抢着说:“不对不对,展大人,他说的不对!不是诈尸,是闹鬼!您听小的说,小的本来坐在椅子上打盹,忽觉一阵阴风吹过,打了个寒颤,激灵一下醒了!刚一睁眼,便看见一道白影‘呼拉’一下从小的眼前飘过,霎那就不见了!小的吓得大叫,可刚喊出一句话,就觉浑身一麻,再动不了,亦说不出话来!就听李二埋怨我‘你大惊小怪个甚!’他去取了灯,刚点起来,亦动不了了!展大人,这是义庄阴气重,闹了鬼了!”
  “不对,若说是闹鬼,这尸体怎会不翼而飞的?!一定是诈尸!”
  “那我看到的那道白影又是怎么回事?!再说,老人家刚死,还是热尸新鬼,定是这义庄里长驻的鬼上了他的身,施定身法定住我们两个,不知走到哪里去了!”
  “是诈尸!”
  “闹鬼!”
  “够了!!!”
  眼看两人就要就义庄到底是闹鬼还是诈尸之事吵个不可开交,展昭被吵得烦不胜烦,一声大喝,将两人喝止,怒道:“鬼神之说,无稽之谈!此事休要再提!你二人速去禀报包大人,就说师傅遗体不翼而飞!”
  那两个衙役听展昭如此说,慌不迭的去了。留展昭独自一人,心下便甚是发疑。鬼神之说,他素来不甚相信。如今师傅遗体不见,他心中亦喜亦怕,喜的是师傅有可能并未断气,而是一时昏迷过去,义庄风大,夜晚亦冷,搞不好是回过气来,自己醒了,却将两个衙役吓得不轻;怕的是有人趁他不在,施展武功,飞檐走壁,竟是将师傅遗体盗了去!便急将义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除几滩酒渍外,一无所获!细细思索:虽孟若虚亦懂龟息之术,然龟息功仅可隐藏呼吸脉搏,身上温度却是骗不过人。自己抱起师傅时,他浑身冰凉,分明便是亡故!再说若孟若虚醒来,怎样也要出声呼唤,当不会凭空消失不见!这样看来,八成是有人将师傅遗体盗走了!
  这个念头一出,展昭却浑身一震,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孟若虚虽是个顽童心性,最喜胡闹,但却未在江湖上结过多少梁子,更无血海深仇,不会有仇人恨他恨到要拿尸体泄愤的地步。况且师傅方才身死,消息又能传得多快!若说是有人盗走遗体,定是这卞京城里的人无疑了!难道真的是柴王出手?难道近日那场酒宴,却是为拖住自己而设的“鸿门宴”?
  展昭越想越心惊,想想今日柴王甫闻师傅去世,脸上并无半点哀伤神色,又想想这个师兄亦是好武,府中亦有不少武林高手,若是派他们盗了师傅遗体,亦有可能!再想宦海如染缸,自己入了公门不过几年,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自在飞扬,快意恩仇的展昭,而自己与师兄已有近十年不曾深谈,又怎能保证今日之柴王仍是往日那个对自己呵护备至的师兄?!
  想到这里,展昭只觉浑身发冷,心中也凉了半截,一方面仍是不愿相信师兄是这等奸邪小人,另一方面又觉除此之外别无可能,矛盾异常!看看如今正是夜深人静,心想干脆夜探柴王府,弄清事实真相再说,一发狠,施展轻功,飞檐走壁,径直往柴王府去了!

  玉堂破计

  那边展昭正为师傅师妹之事忙得焦头烂额,这边庞昱却已经是在府里闷了几日。原来他当日与展昭吵架,赌一时之气不搭理这只猫,恨不得再也不要见他才好。见展昭左哄右劝,终是无效,无奈而去,当时心里面是挺痛快的,得意的不得了,可过的几日,又不知怎么的,竟是烦躁起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吃饭觉不香,睡觉觉不安,混身上下没有一处舒服,无精打采,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庞老头见宝贝儿子这样,急得坐立不安,别说卞京城里稍有名气的郎中,就连御医也请了好几回,却诊不出是什么病根,有的说侯爷身子太虚,当以滋补为主,有的却说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