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真剑侠录(沫繁)-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余剑台上的试剑,依旧是热闹非凡。

俞和随意的望了望,觉得有些兴意阑珊,似乎那喧嚣热闹的场景,与他之间已然隔着一睹无形的墙壁。亥字号剑台也没人过来邀剑,俞和看了一会附近几座剑台上的比斗,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在罗霄剑门登台试剑时的情形,嘴角微微一笑,闭上了眼睛。

几年过去,自己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学剑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而剑门中亦物是人非,如今南启真人成了扬州府供奉阁的执事,公务缠身,连春分大祭也没回山来观礼;李毅师兄跟着镇国真人离开了罗霄剑门,不知去向何方;太一院的熊山壮被派到了燕云别院,这次也没回山;那年结下五行剑阵,陪俞和试剑的几位师长,倒是依然都在中央剑气凌云台上,不过在他们的眼里,俞和却已未必还是当年那个讨人喜爱的少年了。

想到此处,俞和不禁又摇了摇头。忽听见有人疾奔过来,高声呼喊着他的名字。

俞和睁眼一看,跑过来的却是一位新入门的师弟,他记不得这人是天枢院还是玉衡院的弟子。

“俞师兄,夏侯大师兄唤你速去甲字号剑台!”

俞和一皱眉,这个时候夏侯沧遣人来叫自己过去,莫非是要让自己镇守剑台?有心不想抛头露面,但在春分大祭这等喜庆的日子上,俞和又不好驳了夏侯沧的面子。他迟疑了一下,还是站起身来,朝甲字号剑台走去。

就算俞和最近似乎是被打入了冷宫,而且山门中也谣传俞和犯了大过错,被贬为天罡院的洒扫弟子,但俞和依旧是俞和,放下竹扫帚,拿起三尺长剑,他依旧是那个可以在谈笑间杀得魔宗修士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俞和。

一路走向甲字号剑台,拥挤的剑门弟子一看走过来的是俞和,全都默默的让开了一条通路。罗霄诸院的师兄们,按住了身边的年轻弟子,他们纷纷压低声音,在师弟们的耳边反复叮嘱:若要试剑,万万莫要去找这个走过来的人,十九代,乃至十八代弟子之中,以此人剑术最高,而且绝非高出一点。

有的年轻弟子心高气傲,还不服气。于是师兄们便会将他拉到一边,把俞和仗剑出山,独斗群魔的种种事迹一一讲述,年轻弟子们听完了,满脸都是崇拜。

“修剑当如俞和,但为人却不可学他。”各院师兄看着俞和的背景,谁也不好妄下评语。

旁人的评说俞和充耳不闻,他走到甲字号剑台下,看见夏侯沧抱剑立在剑台上,于是拱手作揖道:“见过大师兄。”

“你上台来。”夏侯沧正眼也不看俞和。

俞和纵身上了剑台,周围的剑门弟子一看甲字号剑台上站着十九代最强的两人,纷纷来了兴致。甚至有的剑台上,斗剑正酣的二人同时一撤招,转身就朝甲字号剑台奔来。人流如潮水一般涌到甲字号剑台边,将这剑台围得密密匝匝。一众罗霄剑门的弟子,都盼着剑台上的两人能出手一战,看看究竟谁才是十九代弟子中的最强者。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俞和却不知道夏侯沧有何用意,他开口问道:“师兄唤我过来,所为何事?”

夏侯沧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忽然伸手一指甲字号剑台中央道:“此处剑台有些破碎,唤你来修补一下。”

“什么?!”台下翘首以盼的弟子们,同时发出了惊疑声。这十九代大师兄夏侯沧的意思,竟是叫俞和过来打扫甲字号剑台?这俞和真的被贬为天罡院的洒扫童子了?

若换个场合,俞和倒也不会有什么反应。甲字号剑台中央横七竖八的全是剑痕,虽然不深,但四处散落的碎石,的确是让人有些不好施展。以俞和的道行,翻手之间就将剑台重新整平。

但此时此刻却是大不相同,在这甲字号剑台周围,已聚集了几百位剑门弟子,人人目光炯炯的望着剑台之上。夏侯沧在这个时候叫俞和过来整理剑台,分明是要在一众剑门弟子的眼前,狠狠的落一落俞和的脸面。

被台下那无数道眼神注视,饶是俞和竭力压着一口怒气,也让他涨红了脸。

俞和一声不吭,站在原地没动,双眼直直的盯着夏侯沧。可夏侯沧怀抱着长剑,只拿侧脸对着俞和,眼神瞟向中央剑气凌云台。

空气仿佛在一刹那间凝固了,台上的两人不言不动,台下的罗霄弟子也尽都摒住了呼吸。甲字号剑台被一股剑拔弩张的紧张意味笼罩住。

俞和顺着夏侯沧的视线,也把目光转向了中央剑气凌云台。云峰真人好像浑没察觉这边的异状,只顾喝着茶,而宗华真人皱了皱眉,把目光转了过来,似乎非常随意的说了一句:“俞和,赶紧把剑台整平,那满是乱石沟壑,还怎的比剑?”

宗华真人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落进了每个人的耳中。夏侯沧嘴边勾起一丝笑意,云峰真人挑了挑眉毛,手中的茶壶停在了半空中。

俞和只觉得胸口处好似被人狠狠的捶了一拳,恍惚间听见“咔嚓”的一声轻响,似乎心里有什么东西破裂开了。

深深的吸了口气,一片释然的笑容,浮现在俞和的脸上,他点了点头道:“遵命。”

在数百罗霄弟子惊诧的目光注视之下,俞和轻轻一跺脚,再抬手朝地面虚按了几掌。先天五方五行土炁灌入甲字号剑台,再看那剑台中央的石板,好似化作一滩泥浆般,上下滚动了数次,碎石沉入地下,剑痕合拢。俞和吹了口气,泥浆凝成岩石,甲字号剑台又复平整如壁。

他拍了拍手,朝夏侯沧又一抱拳,也不说话,转身跳下剑台。分开人群,俞和径直走回到亥字号剑台边,盘膝坐下,闭目入定去了。

夏侯沧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而一众罗霄弟子议论纷纷,过了足有一炷香功夫,才渐渐从甲字号剑台边散开,各归其位。

一下午的试剑再没什么引人注目的事发生。到了酉时夜宴,云峰真人正坐在主桌上自斟自饮,心中忽没来由的一跳,眼角瞥见北面天际有流光一闪而逝。

他叹了口气,举起酒杯向北天遥遥一晃,喃喃的道:“我总不许你喝酒,但如今看来,清茶的确是淡了一些。”

第二百三十五章何消愁,水畔琴

广芸大家甫一见俞和,立时就举袖掩口笑了起来。她一边笑,一边拿眼连连瞟向坐在身侧的宁青凌,闹得小宁师妹双颊飞红,紧紧的攥住一片裙角不放。

俞和也有些尴尬,连忙捧出了早就备下的一匣子上品灵茶,双手呈到广芸大家面前。

广芸大家极嗜茶,看到木匣上雕的“春谷寒叶”四字,眼睛便亮了。

她掀开匣盖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的码着百来根三寸长的墨绿色茶条,每一条都是由数十片茶叶拧成,上有细细的银络和白绒。广芸大家拈起一条反复端详,又凑到鼻尖前闻了许久,才露出了一脸满意的神情。

“好茶,一枝揉成百种香!春谷寒叶不愧是扬州四大仙茗之一,俞公子有心了。”广芸大家拿灵符将茶叶匣子封住,仔细收入袖中。

俞和作揖拜道:“前辈若是喝得惯,俞和下次再带云顶仙芝给前辈品鉴。”

“一言为定。”广芸大家含笑点头,“我今夜另有客人,正要去岳阳城中一行,便不陪俞公子说话了,公子莫怪广芸怠慢。青凌你代我好生款待俞公子,可要留他多住几日。”

宁青凌点了点头,广芸大家笑眯眯的看了看俞和,又看了看宁青凌,起身拂袖而去。

“今日春分,罗霄剑门正是祭日大喜,俞师兄不在门内陪诸位前辈饮酒作乐,却怎的星夜来我烟水茶园?可是饮多了酒,记不得回东峰的路了么?”宁青凌提着灯笼,带着俞和朝憩客苑去。小姑娘嘴巴上依旧在调侃俞和,但眉眼间却有一丝掩不住的喜意。

俞和笑着挠了挠头发道:“时逢新春,我这不是给师妹送礼来了么。”

“你既没托我办事,又没亏欠我什么,何来送礼一说?”宁青凌把灯笼朝憩客苑门口一挂,带着俞和依旧进了他之前住过的那间临水小屋。

站在屋前木阶上,俞和面朝着朦胧暗沉的湖水,深深的吸了口气,一股混合着水草清香的湿润夜风,在他胸中来回荡漾。正是这种感觉,令俞和在罗霄山中时魂牵梦绕。人站在这里,仿佛那些是非纷扰,种种恩怨纠葛,一切烦恼负担都从肩头上卸下,整个人都是轻松的,自在的。

“今日有些晚了,明日一早,我再给师兄送些酒水过来。”宁青凌点亮了木屋中的灵灯,那澄黄色的灯光映在羊皮窗纸上,显得温暖而柔软。

“如今酒倒是喝得少了,随师尊饮茶多些。”

“哦?师兄这是转性了么,还是喝厌了师妹酿的莲花落?”

“宁师妹酿的好酒,哪里会喝得厌?”俞和取出了那一具红木凤尾瑶琴,捧给宁青凌道,“几年前去了趟西南滇地,偶得了这具瑶琴。可惜我回山之后,师妹却已随着广芸大家去了云梦泽。时至今日,才得以将此琴赠予师妹。”

宁青凌接过瑶琴,伸手细细的抚摩了一会儿,越看越是惊讶。她向俞和道:“师兄,这具瑶琴可不是凡物,琴身乃是一截栖凤梧桐木,七根凡弦无一不是天材地宝,另有两根乾坤仙弦乃是以羲和阳金和玉蟾阴金拉成。这瑶琴几能比得上我师尊的‘太虚九真弦台’了。师妹我用这琴,当真是糟蹋了这具上好的臻品法器。”

“琴乃是乐器,无论以何等灵材作成,依旧是供人弹奏之用,若无人弹它,便是先天宝琴,也只是摆设而已。何况师妹的音律之术已深得广芸大家的真传,此琴在那湖底洞府沉睡万年,如今能得师妹弹奏,真是……”

俞和想说这瑶琴正合宁青凌所用,可他一时词穷,期期艾艾的想了半晌,却冒出一句“如虎添翼”,逗得小宁姑娘乐不可支。

“既然俞师兄不嫌弃师妹暴敛天物,那师妹便用此琴为师兄弹奏一曲,以表谢意。”宁青凌取了两个草编的软垫,放在屋前的木阶上。她将红木凤尾瑶琴横在膝前,凝神静气,十指若兰花轻舒,一阙《平清谣》婉转而出。琴声如丝如水,恍如天上星河垂落,化作一条流银小溪,在两人身边缠绵盘绕。

玉水明沙,织梦行云,人如仙娥,琴非凡器,曲是神韵。看那湖面上的云气随着曲调变化万千,湖水倒映着漫天星宿,夜风轻拂,荡起层层流光。

迷迷蒙蒙之间,俞和似乎是睡着了,又似乎还依旧醒着。沉在心里的诸般烦恼一一流过,渐次化作烟云散去。直到宁青凌小指一勾,一串清音如碧雀入云而去,俞和才深深的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走到了水边。

宁青凌手按琴弦,抬头看着俞和的背影道:“我看师兄脸上忽喜忽愁,时而欢愉,时而忿怒,莫非又有了什么心事?”

俞和沉默了半晌,转身又坐到了草垫上,摇头道:“当真是一言难尽,师妹若不倦,可愿听我吐吐苦水?”

“就知道你若不是心中有事,便不会想起来此探我。”宁青凌幽幽的一叹,“师兄要茶还是酒,且稍待片刻。”

“夜色已深,不必烦劳。师妹愿听我说,就好。”俞和摆摆手,摸出了一支酒葫芦。他一边喝着,一边将他上次从烟水茶园返回罗霄之后,听到李毅师兄讲说门中的诸多离奇传言;然后到宗华真人云游归来,却突然变了脸色;俞和闲在门中,日日在天罡院扫洒庭院;接着镇国真人带着纯阳院三十六真传弟子闯过解剑十八盘,脱去罗霄道籍;再然后他去信邑虎伏铸剑庄三次,但讨要灵剑未果,被宗华真人责骂;到今日的春分祭典门内试剑大会上,夏侯沧故意当着一众剑门弟子,打落了俞和的脸面;最后俞和心中气闷,晚宴也未吃,喝退守山弟子,径自御剑来了云梦泽。

宁青凌听完俞和的一番讲述,脸上似乎也颇有愠怒之色。她把瑶琴放在一边,对俞和道:“师兄,只因你身在局中,所以执迷不悟。你在罗霄剑门会落到如今这般的际遇,全是因为你犯了为人处事的一大忌讳。”

俞和疑惑的看着宁青凌。小宁姑娘侃侃而谈的道:“古圣贤曰:‘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你在宗门中与人相处,切不可得罪小人与女子。可你不仅锋芒太盛,让夏侯沧对你心怀怨恨,还惹恼了那位方家怡,人家联起手来,以宗华师伯为刀俎,自然将你斩得遍体鳞伤。”

俞和道:“夏侯师兄的作为,我倒还能看得透。只是那方师妹我却不懂。”

“女儿家的心思,只有女儿家才猜得到。何况我这局外人,自然会比师兄你看得真切些。”宁青凌轻轻一笑道,“试想那方家怡出身终南仙宗,我虽然不知道她为何离开终南山,但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她原本与罗霄剑门并无纠葛牵绊,那么离开终南转投罗霄,就必定不是她自己的本意。我猜她离开终南,多半是受了师长之命,迫不得已而为之。而至于偌大的终南仙宗为何留不下她,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隐情,说不定亦是因为一段孽缘。”

“这位让方家怡转投罗霄的师长,只怕与宗华真人交情莫逆,曾嘱咐过宗华真人定要好好安顿于她。所以方家怡一入罗霄,就备受剑门师长的垂青,而且宗华真人还有意撮合她与剑门中最优秀的年轻弟子结为道侣,其中自然大有深意。”宁青凌看着俞和,笑得很是狡黠,“宗华真人明知你心中念着陆家女子,必定不会同意与方家怡结亲。那他如此撮合,其中究竟有何用意,便只有他自己心中明白。”

俞和皱了皱眉头,想开口说话。可宁青凌忽一抬手,截住了他的话头,继续说道:“方才那只是我胡乱猜的,以宗华真人的见识手段,倒也犯不着耍这等小计谋。他想必是看多了有情变无情的离合悲欢,认为你与陆家女子分离太久,人心已改,即便重逢,也再难寻往日的情意,多半最终走不到一起。故而他先替你牵好红线,到时你从东海情伤归来,正好可从方家怡身上觅得慰藉,两人顺理成章结下姻亲,从此就在罗霄剑门厮守到老。”

俞和叹了口气:“师妹这是在取笑俞和。”

“未必。”宁青凌一副洞彻玄机的模样,她故作高深的摇了摇头道,“这只因你俩人命中无有姻缘,天数牵引之下,事情并未如此演进而已。若那方家怡对你开口之时,是在你从东海伤心绝情回山之后,那这时师兄再来梦云泽,只怕是来给我送喜帖的吧!”

俞和低头想了想,默不作声。

宁青凌见她一语言中,脸上的神情更加得意了,她伸手拍了拍俞和的肩头,拿老气横秋的语气道:“师兄从东海回来,心中凄苦,身边无依无傍,这时冒出来一位天仙似的美人儿以身相许,若师兄你还能坐怀不乱,那青凌可就真要猜测你是不是练功出了岔子,把脑袋给练糊涂了。”

俞和苦笑着摇头道:“师妹还是在拿我寻开心。”

“要怪只能怪那方家怡,她心急火燎的按耐不住,不但坏了自己的好事,还辜负了宗华真人一番苦心撮合。师兄你没回应她,人家恼羞成怒,心里可就由爱生恨了。”

看宁青凌这时的模样,她简直就差没在后脖领子上插一面小黄旗,写上“铁口直断”四个大字了。

小宁姑娘摇头晃脑的讲道:“人家方家怡可是一位天之骄女。不但出身显赫,修为不凡,罗霄剑门上上下下,都把她当做个掌上明珠。师兄你也知道,那门中一多半师兄师弟的魂儿,都系在方家怡的身上。你且试想,如此一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绝色女子,自甘抛开脸面不要,主动开口问你愿不愿与她结为道侣。按理说,你俞和师兄本该如被天降宝玉打中了脑门,喜得一蹦三丈高,可事实上你却是毫无反应,默默的把人家拒绝了。这种时候,你当那方家怡心里,会是怎样一番想法?”

俞和把手一摊,低声到:“就算是觉得落了面子,有些恼羞成怒,也不是结下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仇怨吧。”

“师兄,你把女人家的怨恨,看得太浅了。”宁青凌歪了歪嘴道,“在那位方家怡的眼中,与你俞师兄一般的少年英杰人物,哪一个不是由她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心甘情愿的任她使唤?你俞师兄虽然有些福缘,一身成就尚算不错,但毕竟出身贫寒,更没什么靠山背景。若不是宗华真人极力撮合,加上她可能急于想找个男人替她遮风挡雨,人家哪会愿意委身下嫁于你?而当人家鼓足了勇气,舍掉了脸面,抛开了矜持,问你愿不愿与她结成道侣时,那是带着一股子‘本姑娘可便宜了你’的心情。在方家怡的心中,她一开口,你就应该欣喜若狂的答允,然后上赶着与她定下姻亲,可哪知道俞师兄如此不解风情,居然拒绝了她,这对方家怡来说,绝对是平生里的一桩奇耻大辱。她觉得她高傲的人生中,被你俞师兄重重的抹上了一片污秽,若不洗刷干净,她就会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宁青凌凑到俞和面前,表情夸张的小声道:“俞师兄,其实那位方家怡也就是刁难你一番罢了,很多美丽的女人遇到这种事情,都恨不得将那男人挫骨扬灰呢。越是好看的女人,越受不得这种拒绝,报复起来的手段,也就越发诡异狠毒。”

俞和点了点,眯着眼睛道:“师兄明白了,宁师妹若是看中了哪家的儿郎,我一定拿剑逼着他答应,然后告诉他,我可是他的救命恩人。”

宁青凌大窘,嗔怒的抡起拳头,在俞和的肩头狠狠的捶了好几下:“师兄你是活该。我看那方家怡还是心软,换做是我,我定然让宗华师伯将你打入地牢,面壁百年!”

“师妹果然狠毒!”俞和佯装要逃,对宁青凌笑道,“原来师妹也打算做宗华师伯的红颜知己么?”

“呸!”宁青凌啐了一口道,“我是死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她想报复你,又觉得自己没那么大的本事,就干脆把身子做筹码,唆使宗华真人来整治你?师兄,你真是傻人有傻福!幸好她开口的时机不对,你有没答应她。如此一个随随便便、水性杨花的女子,便是生得再好看,也不是良配。而由此可见,那位方家怡根本就不是要找什么同心道侣,她只是想找个能保护她的男人而已,你不答应,她就去找宗华真人,若宗华真人也不答应,她恐怕还会去找鉴锋掌门吧。”

“傻人有傻福?”俞和摇头苦笑不止,“照师妹这么说,我如今这样,还是撞了大运!”

宁青凌本就伶牙俐齿,她眼睛一转,答道:“自然是撞了大运。师兄你若跟她结成了道侣,结果数年之后,她又遇见了一位比你厉害的修士,这女人见异思迁,而你对她情深意重,煎熬之下,必然心魔丛生,情劫加身。说不定她与你若即若离,撩拨得你欲罢不能,反反复复个几十年,等她玩得厌倦了,你这一身道基也被情孽所毁,长生道途尽成了泡影。”

俞和挑了挑眉,故作惊慌的拍着胸口道:“果真好险,我真的是天大的运气!”

宁青凌知道俞和这是在故意做戏,她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道:“总之这位方家怡绝不是师兄的良配。你看她跟了宗华之后,吹的那些枕边风,一个女人家怎么有脸编造得出这等事情来?她把她自己的清白全不当一回事的么?倒也亏得宗华真人会信她的话!这一节我怎么也想不通,以宗华真人的见识阅历,他竟然会被这么一个女子迷住了眼睛?就算他不知道方家怡是什么人,也当知道你俞和是什么人,这种离谱的话,他居然也会信?而且听了那女子的一面之词,也不找你印证真假,就对你翻了脸色,这宗华真人,也实在是荒唐!”

俞和摊手道:“师妹你莫忘了,宗华师伯也是个男人,而且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大凡男人都经不起枕边风吹,被那身边的女子一搬弄是非,可不就乱了眼耳,失了阵脚?”

“这方家怡也是毒辣,她算准了你们男人的心思。说你趁着她酩酊大醉时轻薄于她,最听不得这话的莫过于情人和亲人。俞师兄,你说那方家怡,会不会是宗华真人的女儿?”

俞和哑然失笑,摇头道:“断无可能!一来,方师妹和宗华师伯合籍双修之事,门中早就是传遍了,若真是宗华师伯的女儿,他会放任这种淆乱天伦的流言四处散播?二来,之前师伯曾派我和方师妹去左芒山办事,当时他安排方师妹以身为诱饵,去引一个生性好色的散修出来,若方师妹是他女儿,身为人父,他会让自己的女儿冒此奇险?”

宁青凌支着头,想了半晌,叹气道:“好吧,你看不懂方家怡,我也看不懂宗华真人。只有女人了解女人,那便也只有男人了解男人,你说性情中人会如他这般,那便是了吧。宗华真人被这个女子迷得神魂颠倒,他罗霄剑门中最为惊采绝艳的弟子,未来的宗门栋梁,还及不上一个枕边献媚的美人儿。”

俞和喃喃道:“什么最为惊采绝艳的弟子,未来的宗门栋梁?在宗华师伯的眼中,这未必是我,而是夏侯师兄才对吧。”

“云峰掌院如何评说?”

“师尊只说是宗华师伯看我懒散,要好生敲打我一番。”

“师兄,你不是曾在一座道观做道童,那位观主真人与宗华真人知交甚笃,临走时将你托付给宗华真人引入罗霄的么,你可曾问过这位真人的看法?”

俞和想了想道:“师傅云游天下,寻觅衣钵传人,我倒一直没敢打扰他。他若知道此事,定会怪我顽劣不堪,在罗霄剑门不好好学剑,又惹事生非。到时候他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