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真剑侠录(沫繁)-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域外巨兽头顶,站着一个昂藏九尺的雄壮男子。其肌肤黝黑如铁铸,布满了银sè的古怪纹身,腰间围了半幅兽皮,头顶无发,额前也无眉。此怪人不知是修了什么蛮夷神通,一对眸子中有两道赤红sè的光焰吞吞吐吐,背后浮现着车**小的一圈火光,模样很是诡异。

这一人一兽的形体虽然天差地别,但气机却融为一体,仿佛人即使兽,兽即是人。

“这是什么怪兽?”杜半山低声朝程伦问道。

程伦摇了摇头,一脸凝重的道:“你速速向大执事发出信符求救。蛮子今rì攻城,摆下如此阵仗,恐怕非是我等几人能够应付得下,再不来高手助阵,落雁口危矣!”

杜半山正sè点头,他在袖中暗掐法决,朝凉州府供奉阁连发七道火急信讯。程伦举手一招,他的两具伏魔法尸护着那几位供奉阁执事弟子缓缓的挪了过来,几人聚成一团。

而西北魔宗的合欢双仙也压下了云头,与那三个从沙土中钻出来的魔门修士并肩而立。召南子瞄了一眼程伦,程伦也朝召南子扯了扯嘴角,道魔两宗的修士第一次不起干戈的凑近了距离,隐隐占住东南边方向,将落雁口雄关挡在身后。不过看两宗修士之间,依旧是隔着几十丈远,可见彼此之间还是互存着几分戒备提防。

那高台督战车上的鼓声越击越响,有一小队白盔白甲白马,手持纯白sè长枪盾牌的骑士从后面列队而出,将督战车团团护住。

这一队骑士与任何赤胡大军中的骑士都不相同,他们看起来气势非凡,但周身不带一丝杀伐之意,反倒是透着一股子类似佛宗高僧的庄严肃穆气相。在他们的胸甲和盾牌的zhōngyāng位置,用黄金镶嵌了一个十字形的花纹,这道花纹似乎蕴含着奇异的力量,有丝丝缕缕莹白sè的流光,在这十二位骑士身边环绕。

程伦望了望那高台督战车,沉声骂道:“这些不惜命蛮子,究竟招来了多少奇人异士?听说他们倒是不在乎杀戮凡俗中人,莫非蛮子的神灵果真茹毛饮血,百无禁忌么?”

杜半山惴惴的望了一眼俞和。此时的俞和,倒成了战场中唯一特立独行的人,他似乎根本看不见天空中那只可怕的域外巨兽,也没把高台督战车上下的赤胡异士放在眼里,他只是盯着剩下的六位傀儡修士,一黑一白两道剑芒在身边疾旋。

程伦也注意到了俞和的异样,他急急朝杜半山喝道:“别让那煞星惹出祸事,你快喊他回来。此时绝不可再轻易出手,拖延时间等高手来援才是上策!”

杜半山自然也有心召唤俞和回归本阵。不论这“小俞子”方才是多么威风八面,但此刻天上的那头域外巨兽,绝对是不可力敌的硬点子。半山师兄多承俞和的人情,他可万万不想眼瞅着俞和在这儿身遭劫数。

可杜半山这厢又是做手势,又是隔空传音的,俞和就只把背脊冲着一众供奉阁修士,任由程伦与杜半山急得直搓手,俞和浑然没有半点儿反应。

杜半山只差没有开口大喊了。眼见那只域外巨兽越飞越低,口中的烈焰喷薄yù出,忽然俞和身形一晃,纵起剑光,又朝那六位傀儡修士杀去。

程伦气得喷出了污言秽语,他咬牙骂道:“不妙,这是要坏事!”

只见俞和一剑飞出,那个擅使法器攻敌的傀儡修士高手急忙祭起了他的青铜匣子,绽出一片耀眼的寒光去迎。可就看两仪剑炁微微一闪,挟着无数道残影,笔直的与那件法宝撞在一起。

“锵”的一声大响,俞和的剑光干脆利落的将那青铜匣子劈成了碎片,不等那傀儡修士高手再行变招应对,两仪剑炁穿空而过,把这位还丹后境的傀儡修士高手当空绞成了肉糜。

“你们快逃!”剩下的那位擅使霹雳雷火的傀儡修士高手猛一甩袖,鼓起一道狂风,就把躲在他身后的四个傀儡修士推向高台督战车的方向。

可四人才飞出去十丈不到,俞和的剑光就已经刺到了那位擅使霹雳雷火的傀儡修士高手面前。这位仅剩的还丹后境高手发了狠,伸手在自己顶门一拍,竟从他颜面七窍与周身毛孔中一齐喷出了霹雳雷火来,他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尊上界掌雷仙官降世,腾身一扑,挟着万道雷芒,就朝两仪剑炁迎了过去。

也不知俞和是用了什么手段,杜半山等人只看见有道玄奥的符箓一闪而没,那位以身祭雷的傀儡修士高手就呆若木鸡的僵在了半空中,他仿佛是被无形的牢笼困住,身形再也挪不动半寸。

两仪剑炁轻轻巧巧的绕过了这位傀儡修士高手,须臾间追上了仓惶逃命的四人。寒光平平一旋,四个修为稍弱的傀儡修士被俞和一剑拦腰斩成了八段,残尸飞旋,抛洒出漫天血雨,坠落黄沙。

再看俞和敛剑光显化身形,翻手亮掌拍出。耳听见“蓬”的一声闷响,那身化霹雳雷火傀儡修士高手被他一掌打得通身雷炁涣散,身子飞跌数丈,呕血不止。

这几下兔起鹘落,一十三位随赤胡大军而来的傀儡修士遭俞和连施辣手,被斩杀得只剩最后一人,兀自在重伤挣命。忽闻那站在巨兽头顶的九尺黑汉捶胸嚎叫一声,巨兽顿时发出了震耳yù聋的吼声相应,它将血盆大口豁然张开,对准俞和喷出了一道熊熊怒焰。

这道火焰,就好似从天上垂下了一条汹涌的瀑布激流,将俞和与那位身受重伤的傀儡修士高手一齐罩住。杜半山脸sè一变,急传音提醒俞和远遁避开,可俞和双手掐剑诀一引,又使出以身合剑之术,只见寒光一闪,那最后一位傀儡修士高手身首分离。

虽然杀尽了傀儡修士,但俞和也再躲不开那域外巨兽喷出的火焰。不过群修却见两仪剑炁凭空一转折,反倒是朝天逆冲而上,看起来俞和根本就没打算躲避火瀑,而是想要将落下的熊熊怒焰硬生生一头撞碎。

“轰隆”的一声巨响,烈焰洪流霎时间吞没了俞和的身形,大火势不可挡的落在了地面上。方圆几十丈的一片黄沙化作火海,砂土尽被熔成了沸滚的岩浆。

杜半山举手掩面,心中一阵抽痛。他一口气还没叹出来,忽觉面前有缕轻风拂过,只见俞和面无表情的显身出来,临空渡虚的立在半山师兄身前。

供奉阁群修中有人失声惊呼,就算是程伦,也不由自主的飘身退到丈许之外,急召来一双伏魔法尸,紧紧的护在身边。其余供奉阁修士只敢远远的偷瞄一眼俞和的背影,如此一尊冷血大煞星,辣手无情的连斩一十三人,杀得傀儡修士们血肉纷飞,最后又从那域外巨兽喷出的烈焰中毫发无伤的脱身而出。此人究竟是何来头?如此出手凶戾,就算是与魔宗巨枭相比也不遑多让。

包括杜半山在内,所有人望向俞和的眼神中,都多了几分畏惧和戒备。

那域外巨兽发觉自己的一口火焰竟然落了空,一双淡金sè的奇异兽目中透出勃然怒意。巨兽将肉翅一拍,搅得罡风呼啸,脖颈高高昂起,张口又是一道更加汹涌的火焰激流扫出,这回是将一众供奉阁群修与五位魔宗修士统统罩了进去。

“快退!”程伦与召南子齐声大呼,修士们各展逃命神通,转身朝落雁口方向遁去。

杜半山道行稍弱,加上他被扑面而来的滔天大火给震慑了一瞬,故而慢了半步。眼看大火临身,他正打算祭出保命金符拼上一拼时,忽觉背心上一股大力涌来,将他的身子推得朝前疾飞出去。

半山师兄只觉得身不由已的朝落雁口方向飞窜出去,耳边尽是厉啸的风声,却盖不住俞和的传音响起:“莫回头!我且替你挡上一挡!”

仓促之间他还是忍不住拧头去看,就见俞和冲他用力挥了挥手,然后便独自一人转身冲向烈焰怒涛。在俞和转过身去的一刹那,杜半山瞥见俞和的双眼中布满血丝,前额处有一道白莲花异相显出,将一团暗红sè的血光死死镇压在下面。



第二百八十四章三妙真,锻吾剑

当那头散发着恐怖气息的域外巨兽,对准落雁口城墙方向悍然喷出滔天烈焰时,墙头上的大雍守军们忘记了城下汹涌而来的赤胡大军。所有人都脸色惨白的望向西北面的天空,心中将漫天神佛念了个遍,更有甚者抛开手中的弓箭,匍匐在城墙上以头撞地,磕得脑门上一片血肉模糊。

仿佛是天空中被撕开了一个通向第七层“大灼热地狱”的口子,一道长达百丈的烈焰长河横扫而来,即使远隔数百步之遥,人们也觉得呼吸如火炙咽喉。

凡俗中的兵将哪个亲眼见过这等骇人的景象?就算是几个初出茅庐的凉州府供奉阁修士,也都不自禁的紧闭双眼抱成一团,蹲在城墙上瑟瑟发抖。

杜半山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子,他就像是被一颗投石机甩出去的弹丸,挟着呜呜的风声,一头撞向落雁口城墙。程伦的飞天夜叉伏魔法尸踏风而来,伸手揽住了杜半山的背脊,替他卸尽了俞和的一推之力。半山师兄深吸了口气,转头去看城墙之上,数位道魔两宗的修士脚踏墙头而立,人人神色绝然,各自祭出护身重宝,撑起片片宝光霞气,护住了其立足之处左近十几丈的一段城墙。

程伦带着阿修罗伏魔法尸站在城墙中央的瞭望台上,将周老三等一众落雁口守军将官护在身后。阿修罗法尸破军六臂托天,三张脸孔尽作庄严慈悲相,一幢红彤彤的佛门红莲宝焰如倒扣的铜钟,罩住了瞭望台周围数十丈方圆。

杜半山一咬牙,飞身跃上了司马文驰老先生等人藏身的垒石箭楼,他张口喷出八节紫竹鞭,化出一重紫巍巍的仙光,护住了脚下的箭楼。半山师兄心中惴惴的念道:“掌柜的、司马大老爷和诸位街坊,半山道行低微,也不知挡不挡得住这股怪火,若今日同遭了劫数,黄泉路上倒不孤单。只是不知那我雁儿师妹昏睡不醒,能不能逃过此次大劫?”

这边落雁口城墙上的凡俗兵卒一齐向天祷告,道魔两宗修士全力施法抵挡。不远处,俞和飞身扑入了烈烈火光之中,淡淡的一缕人影已然看不真切。

文中尽述诸方百态,看似冗长,可其实烈焰随狂风而来,这一切尽在转瞬之间。

连斩了一十三位傀儡修士之后,俞和突然有一种如梦方醒的感觉,仿佛方才那尊辣手无情的人屠煞星,根本不是由他本心所化生。

不知怎的,俞和识海中又一次显出了血浪滔天、罡煞出水的异相。只是这一次,那往常静默不动的六角经台却绽出了万丈明光,将直欲破顶而出的滚滚凶戾气,尽数镇压了下去。

借着六角经台的熠熠辉光,俞和终于窥见了深藏在其灵台血海之下的玄机。升腾沸扬的血色潮汐下面,竟然卧着一口无鞘无穗的九色奇剑,其形式与他结成的性光慧剑一般无二,只是这口九色奇剑,却散发着凌厉无匹的杀机,且隐约与那位玄珠境剑道大宗罗修上人的杀机气势,有三四分的神似。

只是罗修上人放出的气机,是一道饱经血海洗练,峥嵘杀伐岁月已然尽作故往,戾念归真的老辣气象。而这口九色奇剑散出的剑意杀机却是锐不可当,那是一股宝剑锋芒初开,直欲试剑天下的凌厉气机。

心中灵犀闪过,俞和浮起一丝明悟,可此时焚天大火扑面而来,根本无暇细细体味。他把心一横,反正此剑正是跃跃欲出,这时正好借其绝世锋芒,斩破眼前的劫数!

昂首吐气长啸,但见俞和眼中射出九色寒光,他两手将剑诀一掐,催动识海深处的剑意杀机,雄浑的内罡真元贯入两仪离合元磁剑丸。十余丈长的黑白剑光当空乍现,竟然将漫天烈焰一剑劈开,对着那域外巨兽飞斩而去。

落雁口城墙上的人们,眼中看见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那巨兽口中喷出的熊熊大火,把半边天穹染得通红,但当中有一道细细的黑白两色奇光,竟然像是用利刃割开一匹红绸般,将这大火硬生生的切成了两片。

“仙师威武!”

不知是谁人起头喊了这么一嗓子,所有人一呆,紧接着整片城墙上的一万多兵卒捏紧拳头,举起手臂,发出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吼声:“仙师威武!仙师威武!仙师威武!”

冥冥中,一道又一道的执念丝线横跨虚空而来,牢牢系在了俞和的身上。即便此时俞和正全心全力的运转真元剑炁,可背后人们那声嘶力竭的呐喊助威声,清晰的灌入了他的识海中。

俞和恍惚间觉得,这有几分像是他昔年在京都定阳大镇国寺中身陷万佛说法大阵,被周天佛陀齐声诵经问心时的那般感受。只是当时俞和是“逆势”,独自一人苦苦承受周天佛陀法相的镇压;而今他却是“顺势”,每一道执念,每一道呼喊,都为自己渡来一丝力量。

“聚念通神,化微成著”,这与西天佛陀集纳亿万凡间信徒的虔诚念力,化为自我大神通的法子一般无二。一万多人执念虽依旧是浅弱不堪,但却这在机缘巧合之下,触动了隐藏在俞和肉身秘府之中,连他自己都从未查觉到的另一重玄门。

两耳边“嗡”的一声轻响,俞和只觉得自他脑后涌起一股热流冲上天门。

识海中那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刹那间化作了大镇国寺中的万佛禅唱。有一柱恢弘的金光上通碧落下达黄泉,在金光中央,是舞剑少年如老僧入定一般闭目结跏跌坐于长生白莲之上。他周身被佛光染得如披金帛袈裟,双手结定无畏印至于腹下,脸上宝相庄严,脑后一圈佛宗大智慧轮发出灼灼明光。

只见这舞剑少年徐徐睁开了眼,将右手一抬,作出佛祖拈花微笑之状。六角经台青光一涨,竟然发出了古刹铜钟一般的宏远之音,霎时间识海中血浪平息,漫空金莲涌出。自那九色奇剑上飞出一道如虹剑光,被少年二指一拈,翻手朝着天空中域外巨兽的方向一挥而出。

“锵”的一声大响,俞和剑光大振。

道门真元剑炁、佛宗三世念力,这两股泾渭分明却又殊途同归的庞然法力,分注入两仪剑丸之中。乾阳之剑发出琉璃宝光,坤阴之剑透出濛濛青霞。再看俞和双手剑诀一分一错,两仪剑炁就好似一把巨大的剪刀,当空一绞,居然把那头域外巨兽含恨喷出的烈火,生生绞成了满天散乱的流焰。

火雨洒落,地上不知有多少赤胡骑兵横遭劫数,惨被烧成了焦尸。

那域外巨兽与其头顶的男子齐声发出雷霆怒吼。巨兽周身的黑鳞片片张开,大力鼓动双翅,暴风推动它肉山一般的兽躯,直朝俞和扑了过来。再看那九尺黑汉张口吸气,从他布满全身的刺青纹路中,尽都溢出了丝丝青白色的火光,似乎正在蓄力酝酿,要施展出霸道的蛮夷奇术,将面前这只负隅顽抗的小小蝼蚁一击抹杀。

“小俞子,快回来!”杜半山猛提起丹田真气,大吼出声,但俞和依旧是充耳不闻。

剑意直指,至刚无畏,宁折不弯。此时的俞和,已然是再顾不得什么进退趋避之道了,他心头的战意与胸中的剑意都攀上了顶巅之处,正是不可不战。若他在这个时候撤剑遁走,致使剑心蒙尘,那从此于剑道一途再难有寸缕进境。

只见俞和一纵身而起,脚踩乱云而立,衣袍猎猎飞舞。他将两掌在头顶平平一拍,两仪剑丸呼啸而至,当空一旋,黑白剑炁首尾相衔,结成一盘五丈圆径的硕大剑轮,演化出太极双鱼图的剑势法相。

正所谓“心有灵慧作明灯,大道玄玄不须传”。俞和既没有打算借用万化归一大真符的玄妙,也没有运转内五行脏腑中的先天五方五行真炁。由方才两次与那域外巨兽斗法的经验,他查觉到若是将自己的诸般神通尽数施展出来,这头看似无可匹敌的飞天异兽,未必就不能被他打落尘沙。但此时识海中显出种种异状,一身剑炁提至巅峰,满腔剑意不得不发,俞和冥冥中料到,这正是暗合了罗修上人所说的,古时剑修在争斗厮杀中勘破境界,明心问道的修行之法。

此时一剑,并非只为了斩落强敌,更乃为了砺出本我性念剑心之锋芒。

太极两仪剑轮急旋,搅得漫空乱云演化出龙争虎斗之相。那边站在域外巨兽头顶的九尺黑汉将双手当胸一分,从他两掌掌心中扯出一道青白色的古怪火焰,化作一杆丈许长的投枪,擎在手中。

耳听得九尺黑汉怒吼一声,他拧腰抡臂,将这杆青焰投枪朝俞和心头猛掷过来。而他脚下的巨兽亦张开巨口,又是一道烈焰冲喉而出,紧追着青焰投枪烧向俞和。

“道生一,一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为阴阳,主生死枯荣,两仪转始万象生,两仪破则十方俱灭!”俞和眼见对方将杀招打出,他急诵法咒,把双掌朝前一压,头顶的太极两仪剑轮随势而出,对准了那杆青焰投枪破风飞斩过去。

这一招“太极两仪剑轮”之势,乃是长钧子与柳真仙子将剑丸赠给俞和时,一并传于他的“两仪元磁剑九式杀招”中的第七招,抛开那招玄之又玄的神仙一剑之外,这是俞和能施展出来的最强一招。

说时迟那时快,九尺黑汉与俞和一出手,青焰投枪与太极两仪剑轮就撞在了一起。落雁口城墙上的人们看见天空中爆出一点极亮的光芒,但只闪了一瞬息,便又立时隐没,隔了好一会儿,却始终没有听到气劲相击之声传来。

所有人都有些疑惑,待他们难以置信的眨了眨眼,却愕然察觉自己眼中,竟有泪水止不住的流出,再伸手一揉,顿时满眼金星乱转。举目定睛再看,俞和的身形又一次被那域外巨兽喷出的烈焰所吞噬。这头巨兽似被俞和方才挥剑绞散火焰之举彻底激怒,这第三口烈焰连绵不绝,汹涌的火柱斜插入云,直冲天外。

杜半山紧紧的捏住了拳头,浑然不觉自己的指甲已然嵌入了掌心皮肉中。城墙上的守军兵卒们发出一片惊呼声,许多人眼中刚刚燃起的希望,重又黯淡了下去。道魔两宗的修士们人人咬牙切齿,怒瞪着当空逞威的域外巨兽,可眼前这番情形,又有谁人再敢冲出城墙,挡其凶威?

正当人们以为俞和就此身陨于烈火之中时,那火柱中突然有五色奇光乍现,一道细细的五行雷芒裹着俞和的身影,猛然间窜出了火柱,快如流星般的朝落雁口城墙射来。

大雍守军们再次爆出了震天介的欢呼声,但那站在巨兽头顶的九尺黑汉抡臂一甩,又是一支青焰投枪掷出,好像条追命毒蛇一般,直朝俞和背脊咬去。

“域外蛮人!仗着一只丑恶的爬虫之力,也敢欺我九州剑道后生?”

有金铁相击一般的铿锵语声,自南方天际滚滚传来,震得周天元炁动荡。无端端的,忽有一阵寒风扫过落雁口雄关,城墙上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周身僵冷,仿佛被刀剑所指。

一道苍白剑光如若霹雳裂空,毫无花俏的劈碎了青焰投枪,斩在了那域外巨兽的胸前。利刃割裂骨肉的声音令人心颤,黑鳞飞散,血出如瀑,巨兽的痛嚎声震耳欲聋。

眼见那域外巨兽遭这莫名剑光当胸一斩,脖颈之下被生生砍出了一条数丈长的血口子,而那九尺黑汉的胸口也好似吃了一剑,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城墙上的大雍守军们转头朝南边天空一望,只见霞光万重,瑞彩盈空,有三条人影脚踏祥云而来。居中而站的蓝袍道人轻轻一拂袍袖,九道灵符升天,普天甘霖洒落。这雨水淋到兵卒们的身上,皮肉伤创只数息之间就愈合如初,一丝疤痕都留不下。兵卒喜极高呼,将双臂一抖,身子里气力就好似使不尽一般。

“拜见孟坤师伯、马啸师叔!”一众凉州府供奉阁的执事弟子看清了来人的身形相貌,全都长出了一口气,面露喜色,朝天作揖。

召南子转头对程伦冷冷一笑,也朝天作揖呼道:““召南子见过内宗卫法王,见过孟真人、马真人。”

程伦看召南子面色有异,他猛想起昨晚夜袭赤胡前营时,自己可是有把柄落在了召南子的手里。那片录下了他所言所行的溯光灵符,要是交到了孟坤与马啸两位大执事手里,自己这无视抗夷合议的罪名,可就落得有些深了。一顿责罚必是免不去,说不定还会被斥回凉州府供奉阁面壁思过,那可真就再捞不到一分一毫的功劳了。

想到此处,程伦一缩脖子,立马将自己脸上那飞扬的神情又收敛了起来,低头垂手不语。

墙头上忽有清风一转,有个坐在木轮椅上的白发老头子显出身形,在他干枯如柴的手里,正拎着俞和的腰带。只见俞和此时的脸色如大病初愈,气息虚浮不堪,脚粘了地,勉强冲这白发老者抱拳一笑,便立时盘膝坐下,闭目调息。

这白发老者掀开一线眼皮,望了望俞和眉心处隐现的血煞戾气。他把嘴角一扯,露出了个僵硬的笑容,点头赞道:“能与那爬虫斗到这个份上,你小子比我原先料想的还要好上许多,大善,大善!老夫既已到此,你只管安心调息理气,不必再理会那些蛮子。我现传你剑诀一篇,你可以依此法镇压杀念,炼化血气,自然于你剑意道行都大有好处!”

说罢这老者屈指一弹,一缕流光投入了俞和的天门。

杜半山真不知这白发老者究竟是何来头,先前只在顺平酒楼里照过一面,但看那卫老魔对这老者毕恭毕敬的样子,想必此老也定是一位盖世魔枭。可怎的这白发老者方才居然临阵传法给小俞子?莫非小俞子也是魔宗出身,还是这人的亲传弟子不成?

杜半山虽没有程伦那么偏执的门派之见,但对魔门中人还是颇为忌惮的。他正疑惑不定时,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