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后守则-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嫤笑了笑,道:“那是当然,难道谁都跟你似的,什么事情都写在脸上。至于卖你,我可不敢,大伯母能活剐了我。”
    林嫄却瞪了瞪她,又继续接着道:“还有,明明我才一直住在府里,而你三年都不在,可你一回来,却好像对府里发生的一切都总能了如指掌,反而我时常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大人们在干些什么。”
    林嫤没有再说话,拿了一块点心递给她,问道:“要吃点心吗?你最爱吃的芙蓉糕。”
    林嫄道:“你别故意转移话题。”
    林嫤看了看糕点,心道,看来糕点堵不住她的嘴。
    林嫤叹了一口气,对林嫄道:“嫄娘,祖母和大伯母他们许多事不告诉你,那是因为她们想保护你,许多事你不用知道。你只需要在林家的羽翼下,嫁一个良人,快快乐乐的过一辈子。可我不一样,我以后是要进宫的,林家的羽翼护不住我,我只能靠自己,所以家里对你和对我的要求和方式自然不一样。”
    她能对武国公府里发生的事了如指掌,除了因为她有自己打听事情的一套方式之外,那还是因为李氏林勇林英等人不会瞒着她,他们在将她当成大人来看待,很多事甚至会来听取她的意见。哪怕他们舍不得,哪怕揠苗助长,他们也得让她快速成长起来,然后才能在宫里生存下来,去承担林家的责任,去保护太子和林家。
    林嫤真心实意的对林嫄道:“嫄娘,有时候无知是一种幸福。”
    林嫄看了林嫤一眼,没再说话,然后默默的低下头去。她明白,她的这种幸福,其实是用牺牲她来换得的。
    
    第四十四章 新年
    
    转眼到了新年。
    这是林嫤在林家过的最后一个新年,也是格外热闹的一个新年。
    林家出阁出去的姑奶奶姑太太,不仅林宦林媗回来了,连林家的老姑太太杨老夫人也来了。
    杨老夫人是带着自己的媳妇孙子孙女一起来的,她几个年幼的孙子孙女正跟林婥林婠凑在一起赌石子,赌输了要让人弹一下鼻子,所以此时他们几人鼻梁上个个都是红红的。而杨老夫人呢,则跟两个媳妇一起陪着李氏和林宦说话。
    齐氏招呼屋里的丫鬟招待屋里的客人,而林媗则又跟庄氏在另一边说话。
    林媗出门五年,终于在半个月前诊出身孕。此时拉着庄氏的手,感激的道:“三叔母,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要不是你给的方子,我和四爷只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孩子。”
    庄氏道:“只要能生就好,就算这一胎是个女儿也不打紧,以后总能生出儿子来,何况女儿也着人心疼的很。且这也是你和孩子的缘分到了,未必就是我那药方的功劳。如今你怀上了,倒是该好好安慰你母亲,她之前可一直十分担心你。”
    林媗真心实意的道:“是。”
    说起齐氏,林媗是打心底里感激的。她的生母死的早,她是在齐氏身边长大的,尽管是庶女,却没有半分亏待敷衍了她的。后来定人家,她又将她嫁到了亲姑姑家,不曾受到半点小姑婆婆的磋磨。
    像她这样进门五年都不曾生出孩子,在别的人家怕早就要纳妾休妻,但姑姑却从不曾给过她压力。有时候王爷偶有不满说起来,姑母也会替她在王爷面前转圜。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托生在林家,有齐氏这个嫡母。
    林嫤和林嫄进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十分热闹的场景。
    杨老夫人见到她们,招了招手让她们过去,然后一手一个拉着她们,一一认道:“你是元元,你是嫄娘。”
    林嫄笑着道:“没想到姑婆眼神这么好,竟然能一眼将我们认出来。”
    杨老夫人笑着道:“我虽然还是你们小时候见过你们了,但你们还是很好认的,你长得像你母亲,至于元元么……”说着转头看了看李氏,道:“长得像大嫂。”
    李氏呵呵的笑起来,显然是极为高兴的,道:“大家都说元元长得像她母亲,就是说她长得像她外祖母的也比说长得像我的多,就你会哄我高兴,说她长得像我。”
    杨老夫人道:“大嫂,我可不是哄你高兴的,元元长得可真有你年轻时候的几分样子,特别是眼睛,像是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林嫄也看了看李氏和林嫤,然后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道:“姑婆您不说我还没发现,现在一看,元元的眼睛还真的跟祖母一模一样。我以前就说,元元长得像三叔母,但就眼睛和鼻子不像,原来眼睛是像了祖母,那鼻子这么高挺一定是像祖父。”
    杨老夫人指着林嫄转头对李氏道:“看,我没说错吧。”
    林嫤一直含笑,并没有说话。
    杨老夫人将她拉了过来,笑道:“以前见你时,还只是个小不点,一眨眼都是快出阁的姑娘了,时间真是过得快。”说着从身上拿出一个祖母绿挂件一个羊脂玉缠花玉玦,将玉玦给了林嫤,将挂件给了林嫄,又道:“当时姑婆这些年补给你们的。”
    林嫤和林嫄一起道了谢。
    杨老夫人又左右看了一眼,问道:“我记得你还有个姐姐的,怎么好似一直没看到她。”
    林婼自定下与赵凛的亲事之后,就整日自怨自艾以泪洗面的,好似让她嫁给赵凛是推她进火坑一样,等过年的时候,她更是直接称病不出门了。林英懒得管她,直接道那就在屋里躺着吧,省得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出来还败坏了过年的气氛。
    林嫄撇了撇嘴,然后笑着对杨老夫人道:“婼娘躲在屋里绣嫁妆呢,她现在可不好意思出门,羞呢。”
    杨老夫人一听就知道这里面有事,但她也不点破,笑着对林嫄道:“我听说你也是明年出门子,怎么不知道绣。”
    林嫄道:“姑婆不知道,我这个人可是没脸没皮的,从不知道羞字怎么写。”说得旁边的李氏、林宦和杨老夫人等人都呵呵笑了起来。
    林宦用手指在她脑袋瓜子上按了一下,道:“瞧瞧,这还是姑娘家吗。”说着又道:“等过完年,到姑姑家里来住几天。”
    说起来,林嫄是林宦同胞兄长的女儿,也是兄长林忠留下的唯一骨血,这么多的侄女侄儿当中,林宦对林嫄是最疼爱的。
    林嫄却撇了撇嘴道:“不去,你们王府规矩大,我住不喜欢。而且我跟你们府上的青玉郡主不合,省得凑在一起又打起来。”
    青玉郡主萧玉是吴侧妃的女儿,比林嫄年长一岁。
    林宦道:“哪次你跟她打起来,姑姑不是帮着你。”
    林嫄道:“那也不去,省得她又告状,让姑姑你在王爷面前不好做人。”
    林宦知道她的性子,倒也没有再勉强,转头又与李氏道:“说起来咱们家明年倒是好几门的亲事要办,出了正月是嫄娘出阁,二月是苎娘,三月元元要与皇上大婚,婼娘和承刚的亲事是定在五月和六月吧?这嫁嫁娶娶的,也幸好是咱们林家有些家底,要是像别的已经败落的人家,这娶媳妇嫁女儿都能将家底败光。”
    一直站在杨老夫人身边没有说话的杨二夫人这时候抿着嘴笑道:“这不正好说明林家人丁兴旺吗,要不是子孙繁茂,又哪里能这样接二连三的嫁娶。”
    这话说到了李氏的心坎里面去了,说起来林家这一辈里,除了长房只剩下个嫄娘以外,二房三房的孩子都不少,且大多又都是嫡出。
    子孙昌盛,无论在哪一家都是好事,像他们这样的武将之家就更是了,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靠的都是人。
    
    第四十五章 及笄(收藏满100的加更)
    
    过完新年之后,林家为嫁娶换上的新红纱帐红帏帘,墙上贴的大红喜字,廊下挂的大红灯笼就一直没有取下来过。
    正月刚过,林嫄出阁。紧接着二月里头,林苎嫁到中山侯府。刚刚办完林苎的回门酒,然后不到三日,便是林嫄的及笄礼。
    林嫄如今的身份不一样,及笄礼倒是由礼部亲自操办得格外盛大。
    及笄礼上的赞者是林嫄,正宾是汤和大长公主,及笄礼上用的簪子是皇帝亲赐的九凤朝凰簪,庄氏准备的簪子并没有用上。
    汤和大长公主却不是林家请得动的,她是太宗皇帝的唯一女儿,皇上的唯一姑姑,资历地位都摆在那里。太宗皇帝紧有一对儿女,全由当时的贵妃徐氏所出。后来太宗皇帝废了元后,立了贵妃徐氏,后宫之中再无妃嫔有所出,太宗皇帝一生也只有与徐氏的这一对儿女。
    说起徐贵妃,或者说后来的徐皇后也是一个十分传奇的人物。她初嫁并不是嫁给皇帝,而是当年的长宣侯。当年的那位长宣侯似有宠妻灭妾之嫌,徐氏在小产失去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之后,转头与太宗皇帝好上了。然后便是与长宣侯和离,入宫为妃,生下皇子皇女,立为新后,一生风光无数。
    而太宗皇帝生性暴烈,一生功臣佞臣都杀过无数,无过而废元后,又生性好战,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但不可否认的是,太宗皇帝也确实为大梁开疆辟土,创下了万世基业。是一位毁誉参半的帝王。
    但这样一位皇帝,却一生对徐氏宠爱异常。野史都传太宗皇帝之所以仅有一对儿女,全因徐氏手段残酷毒辣,阻止其他宫妃怀孕,残害有孕的宫妃。但林嫤从穆清那里听来的宫闱秘事却是太宗皇帝为保文宗的太子之位,不让其他宫妃有所出。曾经一位宫妃偷偷怀子,甚至即将临盆,但太宗皇帝仍然是一碗红花汤将那个孩子落了下来。
    连对亲生孩子都下得这样毒手的人,可见太宗皇帝心性之坚毅残忍。
    而这样一对传奇父母生出来的文宗皇帝和汤和大长公主,同样不会是泛泛之辈。太宗皇帝好武,文宗皇帝则好文。太宗皇帝开疆辟土,而文宗皇帝则休养生息实行仁治,发展了大梁的经济。
    唯一不同的是,太宗皇帝一生只宠徐氏一人,仅有文宗和汤和大长公主两个孩子,而文宗皇帝则一宫的莺莺燕燕都宠,生了不止一打的儿子女儿,皇帝现在还活着的兄弟就还有十个。而文宗皇帝也学过他爹,强夺过臣子之妻。
    但就是太宗皇帝,当年三王谋反之时,也没有心慈手软,手起刀落十分利索的砍掉了自己三个叔父的脑袋。而汤和大长公主呢,虽是女子,却也曾经扛过剑上过战场对阵过逆贼。
    她最为传奇的一个故事是她当年的未婚夫与三王一起参与谋反,最后她亲手砍下了未婚夫的人头挂在了城墙上,从此再无人敢在她面前吱声说公主不应干政或牝鸡司晨。
    无论是在宗室里还是在朝臣心中,汤和大长公主都有很高的威望。但这些年汤和大长公主深居简出,早已不理外事和朝堂中事。
    所以这样的人,就算是林家的面子她不想给那也就不给。
    所以这次林嫤的及笄礼,林家并未想过请出汤和大长公主,李氏和庄氏想请的是另一位在宗室中名声不错的长公主。
    但最终皇帝亲自将这位姑姑请了出来,让她做林嫤及笄礼上的正宾。
    不管是皇帝顾及林家的面子也好,是怕她年轻进宫后压不住阵脚,所以一直表达他对她这个新后的重视和荣宠也好,但此时此刻,林嫤对皇帝的所作所为,心里多少有些动容的。
    一个受皇帝重视的皇后和一个不受皇帝重视的皇后是不同的,能做的事也不一样。说到底她们这些人仗的是皇帝是势,而外面的人也只会看皇帝这个碟子下饭。
    汤和大长公主长得并不像她那些传奇那样张扬霸烈,她的面相甚至有些柔和。双鬓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依旧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的绝色。
    及笄礼成之后,她看着林嫤道:“入了宫,好好照顾皇帝。”她说着叹了口气,又道:“阿谏那孩子,自小就不容易。以前我希望林宪能陪着他,现在你也一样。总之林家人,我信得过。”
    这世上敢直呼皇帝和元后名讳的,怕也只有汤和大长公主了。
    汤和大长公主还是林嫤二嫂程氏的祖母,及笄礼后,她便被程氏请走了。
    而庄氏则走过来,伸手摸了摸林嫤的脸,热泪盈眶的道:“我的姑娘,真的长大了。”
    林嫤对她笑了笑,道:“总是要长大的,又不能一直当孩子。”
    庄氏道:“我倒是希望你一直是个孩子,这样你就不会离开娘了。”说着哽咽了起来。
    林嫤抱了抱她,安慰她道:“那就一直将我当孩子吧,娘,那你快多疼疼我。”
    庄氏被她逗笑了,扑笑而出,然后对她道:“走吧,去见你祖母,再去看看你外祖母。你外祖母没来观礼,心里肯定想得很。”
    这个时候林婠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道:“还有我还有我,等等我,我也去。”说着牵上了林嫤的是,又将手里一个编织的花环递给林嫤,道:“这送给你。”然后拍着胸脯道:“我编的,我自己找的花,然后自己编的。”然后就是一副求表扬的表情。
    林嫤将花环接过来,摸了摸她的脑袋,夸道:“真漂亮。”
    林婠得意洋洋起来。
    林嫤将花环放在头顶,然后问她道:“漂亮吗?”
    林婠点了点头,道:“嗯,漂亮。”
    过了一会,她又拉了拉林嫤的手道:“你也给我戴一戴。”
    林嫤笑着道好,然后将花环放在她的头顶。
    林婠高兴起来,扶着头上的花环一会儿跑又一会儿跳的,快乐的像只小兔子。
    庄氏看着两个可爱的女儿,眼睛湿润起来。
    
    第四十六章 牺牲
    
    正是春风料峭时。
    林嫤端了药从外面走进来。她已经脱了厚厚的冬衣,换上了春衫。杏黄色绣百柳的轻纱襦,下面配着藕荷色绣海棠的十二幅湘裙,身姿袅娜,亭亭玉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进了十三岁之后,林嫤的模样就一直在长开。自回京到如今,仿佛都变了一个模样。身高长高了半寸,胸前似发酵的小馒头渐渐鼓了起来,已渐渐可见到属于成年女子的绰绰风姿。
    林嫤看了一眼躺在屋子中央的躺椅上的庄老夫人,眉眼含笑的走过来:“外祖母,该吃药了哦。”
    庄老夫人正“呼呼”的打着呼噜,仿佛睡得极熟。
    林嫤将托盘放到矮几上,背对着庄老夫人一边滤药一边道:“外祖母,你装睡也没有用。”
    庄老夫人继续“呼呼”大睡。
    林嫤将药碗端起来,里面是褐色的药汁,氤氲的还冒着热气。
    林嫤看着庄老夫人继续浅笑道:“如果外祖母再不睁开眼睛,我就告诉我娘,外祖母把酒换藏到院子前的桂花树下了。”
    呼噜声立刻停了,庄老夫人睁开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眼睛还闭着,偷偷的去看林嫤。
    林嫤抬起手上的药碗,示意的笑了笑。
    庄老夫人终于将两只眼睛睁开了,扁着嘴对林嫤不满的道:“元元,你越来越不可爱了。”
    林嫤将药碗塞到庄老夫人手里,笑着道:“等您喝完药,我立刻就可爱给您看。”
    庄老夫人只得将药喝了下去,一喝完就吐着舌头皱紧眉头道:“苦死了,苦死了,哪个杀千刀的大夫开的药,老婆子要灌他十碗……”
    林嫤将空碗从她手上接了过来,放到小几上,拿帕子替她擦着黏在嘴角的药汁,哄她道:“良药苦口,良药苦口……”
    林婠从外面探进头,眼珠子转了转,然后一溜烟的跑到了庄老夫人和林嫤跟前,举着手里抱着的红木匣子,对庄老夫人道:“外祖母,这里有蜜饯,给你吃。”
    庄老夫人笑眯眯的摸了摸她的脑袋,道:“还是幼玉乖。”
    林婠高兴的笑了起来,亲自打开匣子,拿了一片蜜饯递到庄老夫人嘴边,道:“外祖母,你吃。”
    庄老夫人笑眯眯的连声道好,然后就着她的手吃了蜜饯。
    蜜饯一入口,庄老夫人就皱起了眉头:“苦的?”
    林婠捂着嘴巴偷笑起来,满脸都是恶作剧得逞的小得意。
    庄老夫人故意板了脸对她道:“幼玉,你比你姐姐还不乖。”
    “幼玉,你又捉弄外祖母。”林嫤训斥道。
    她替庄老夫人拉了拉被子,又道:“好了,外祖母好好休息,这药是发汗的,等汗发出来,外祖母的风寒也就好了,我和幼玉不打扰您休息。”说着端上药碗叫上幼玉一起往外走。
    林婠闲不住,丢下姐姐先蹦蹦跳跳的跑出去了。
    庄老夫人在后面对林嫤招了招手,叫住她:“元元,你来,你来。”
    林嫤放下药碗,重新走回庄老夫人身边,唤道:“外祖母。”
    庄老夫人却从身下搜了一个紫檀木的匣子出来,塞给林嫤道:“这个给你。”
    林婠也从外面跑了回来,见到林嫤手上的匣子,不满的嘟起嘴巴:“外祖母,你又偷偷给姐姐好东西。”
    庄老夫人左望望右望望,左顾而言他道:“谁,谁给了。”
    林婠摊着一双手对庄老夫人道:“我也要,外祖母不能偏心。”
    庄老夫人道:“没啦,全给你姐姐去了。”
    林婠道:“我不信,外祖母肯定还有。姐姐有,我也要有。外祖母如果不给我,我就告诉娘,你把酒偷偷藏在外面树下了。”
    庄老夫人伸手拍了一下她的小脑袋瓜子,笑骂道:“你这个小丫头片子,怎么这么吃不得亏。”又道:“你的等你长大后出阁了再给你。”
    林婠想了一下自己要长成姐姐那样大出阁的时候,实在还要很长的时间,于是异议道:“不行,我现在就要。”
    庄老夫人道:“不给。”
    林婠道:“那我告诉娘去,外祖母的酒……”
    庄老夫人也道:“那我也跟你娘说去,你上次偷我的酒喝。”
    林嫤看着她们,抿着嘴笑了起来。
    她打开匣子看了看,里面是一匣子满满的首饰。,看品质都是十分好的。
    林嫤拿起一个镯子看了看,奇道:“这些看着不像本朝的东西。”对着光看着镯子内环的印记,又道:“像是前朝皇宫的东西。”上面的印记就是前朝内造的标记。
    庄老夫人道:“这是你外祖父当年给我的,那个老山贼,也不知道去哪里抢来的这些好东西。我一直留着舍不得动,现在给你做嫁妆。”
    本朝的几代皇帝对前朝并不忌讳,这些东西倒不算是违禁品。
    林嫤将匣子合上,笑着对庄老夫人道:“那我就收着了,以后传给我的孩子去。”
    庄老夫人点了点头,有些倦意的靠在躺椅上,又问道:“什么时候大婚?”
    林嫤道:“七日后。”
    庄老夫人道:“成了亲以后,好好跟皇上过日子,好好的对你的丈夫,让他喜欢你,然后多生几个孩子。他虽是皇帝,但也是男人,你好好待他,他总会看到你的好。你也别觉得让他喜欢你就是对不起你的姑母,你姑母毕竟死了,你还活着,你还要过日子,没有为了死人委屈活人的道理。”
    林嫤道:“外祖母,我知道该怎么做。”
    庄老夫人叹了一口气,接着道:“元元呐,你很好,心善,要是嫁在外头,外祖母一点都不担心你会过得不好。但偏偏是皇宫,外祖母就怕你到时为了林家为了太子太委屈了自己。”
    林嫤笑道:“外祖母,我可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也不是愿意吃亏的人。祖母和父亲他们也不会舍得让我受委屈。”
    庄老夫人心道,若真是舍不得让她受委屈,又怎么会将她往宫里送。说到底权衡家族命运和元元之下,元元还是被牺牲的那一个。这种事情,真是无论生在哪种人家都逃不开。
    
    第四十七章 父女夜话
    
    大婚的日子越近,林家和礼部都越来越紧张起来。
    礼部频繁来往于林家,确认大婚的各种事宜。
    林英刚送走了一批来林家确认大婚流程的礼部官员,转身回了书房。
    刚坐下不久,书房的门被打开。
    捧着茶具的林嫤站在门口,对他弯眉一笑,然后款款的走了进来,一边道:“爹爹自回京之后就一直在忙,女儿都没机会跟爹爹好好说说话。爹爹很久没喝过女儿煮的茶了吧,女儿泡茶给您喝可好。”
    林英笑着对他招了招手,让她到自己身边坐下,问她道:“这些天,你也被折腾累了吧。”
    林嫤笑道:“累的是父亲和二伯,我可不用做什么事。”说着举了举手上的茶具:“还是爹爹喜欢的大红袍?”
    林英对她点了点头,感叹道:“还是生女儿好啊,你两个弟弟长这么大,可没孝敬过爹爹一杯茶。”说着又生起了嫁女儿的忧愁。
    他的女儿,千娇万宠养到这么大,最后还是便宜了别人家——哪怕这个人是皇帝,他仍是觉得他配不上她。
    林嫤对林英笑了笑,然后将水壶放在小炉上。
    要泡出一壶好茶,水自然要现煮的才好。
    林嫤熟练的炙茶、碾茶、罗茶、候汤,待到水开之后,熁茶,诸事齐备,一手执筅,一手注汤。
    茶香氤氲而出,徐徐盈来。
    林英享受的闻着茶香,而后道:“这用的是什么泉水?”
    林嫤道:“是庄二舅舅送过来的,说是江南那边一口古泉里的泉水。女儿尝过了,泉水十分的清冽。”说着将手里的茶杯奉至父亲跟前。
    林英接过来,小抿了一口细细品尝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