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娘敛财手册-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没有夹袄或者棉袄,更没有大氅等挡风御寒的衣物。
  也不知冬天,他都是怎么过来的,还是说他根本不怕冷。
  杨萱将长衫放在最上面,去西厢房把之前买的石青色棉布找出来,仍是按着萧砺的尺寸裁出来。
  石青色比墨色略浅,非常耐脏,她原打算做裙子,这样做饭烧火时蹭上脏污也瞧不出来。
  因为一直没得空,就没裁,现在想先给萧砺做件夹袄,余下的布料她用来裁裙子仍是绰绰有余。
  杨桂在旁边玩七巧板玩得不耐烦,又嚷着说肚饿。
  杨萱这才发现已经正午了,可春桃竟然到现在都不曾回来。
  隆福寺距离椿树胡同并不算远,即便买素斋的人多需要等待,来回有一个时辰也足够了。
  杨萱心中焦急,而杨桂又吵闹不止,只得将米饭先盛出来,洗了锅子,打两只鸡蛋,和一勺面,再加一点葱末,摊出来两张鸡蛋饼给杨桂吃了。
  刚吃完,便听到门口有人敲门,春桃跟萧砺手里各拎两只包裹,大汗淋漓地回来了。
  春桃倒是没忘记买素鸡,还买了二两素什锦。
  杨萱顾不得多问,先去厨房炒了道素芹菜,将米饭盛在碗里。
  几人吃完饭,萧砺才解释道:“经过槐花胡同,看到正往外清理东西,本打算回来找你,半路上瞧见春桃。”
  杨家的家产除了大兴那个两百亩的田庄是祭田,可以保留之外,其余都被判充公。
  杨修文跟辛氏被抓之后,杨府门上就贴了封条,不许人进出。
  这会儿是清理里面的器具摆设,衣物书籍等,清理出去后,房产或变卖或者赏赐给有功之人,木器家具则送到典当行里作价处理,贵重的金银玉石以及瓷器等物都要入册上交,至于衣物则是由着军士们随意处理。
  大致就是卖给旧衣铺子或者当铺,所得钱财众人一分了之。
  萧砺不想杨萱的衣物落到闲杂之人手里,就托了个人情,让春桃进去把杨萱屋里的东西尽都收拾出来。
  负责搜捡的头目大略翻了翻,不外是些衣物。
  如果买了布回来做,自然花费不少,可这些都是要成捆成堆地卖出去,也卖不上多少银钱,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杨萱打开一只包裹,入目便是各式的绫罗绸缎,娇嫩的粉,鲜亮的红,清雅的碧,都是出自江南的上好布料。
  再垂眸,身上是极普通的棉布裙子。
  这才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已是天差地别。
  杨萱轻叹声,对春桃道:“挑一挑吧,把大红大紫的收起来,这三年也穿不上;再就是那些纱,不当心被柴禾就划破了,不经穿;还有锦啊缎的,沾上水就有印子,得天天洗,也都收起来。”
  春桃依言将这些放到旁边,所留下的不过几件青碧、湖蓝的绸布袄子,不由懊恼道:“真是白费半天工夫,还大老远地拎回来”。又将另外一只包裹打开,“这是二少爷屋里找出来的,我怕衣裳很快小了就没多挑,把他平常玩的玩意儿带了些。”
  里头是七巧板、九连环、鲁班锁以及好几样木刻的小物件。
  杨萱忙道:“这些用得上,阿桂天天觉得无聊,正好给他解闷。”又见里面还卷着两本字帖,更觉高兴,“娘本打算今年就教他描红的……等入秋之后天凉快了,就开始学起来。”
  两人说着话儿,将四只包裹里的东西都归置好。
  虽然大多数衣物穿不着,可能穿的仍有十好几件。
  春桃分门别类地叠好,摞进衣柜里。
  杨萱看杨桂的衣裳暂且够穿,索性先放下,紧着萧砺的衣裳缝。
  男人的道袍简单,只要长短合适,肥一点瘦一点并无妨碍,而且不需要上领子,也不必另外上袖子。
  杨萱手快,等到日影西移时,衣裳的轮廓已经缝出来一半。
  她又开始和面准备包饺子。
  馅是茭瓜鸡蛋的,虽是素馅,可鸡蛋用大油炒过,闻起来香喷喷的。
  因怕馅儿出水,杨萱不敢加盐,先只那么放着,只等萧砺回来就拌好馅,一边包一边下,并不耽搁吃饭。
  可萧砺竟然也迟迟不归。
  眼看着周遭四邻都掌了灯,饭菜的香味肆意地飘散着,仍是不见萧砺人影。
  杨萱没办法,便先包出来一半,让杨桂和春桃吃完睡下,她一边做着针线一边等待。
  不知等了多久,只听着外头梆子声响了两下,已经是二更天了。
  平常她也是二更天就入睡的。
  杨萱焦虑不已。
  晌午,春桃晚归,她只是担心,并不害怕,因为当时天正亮着,而春桃是个普通的内宅女子,不可能招惹到人。
  而,现在夜色已深,萧砺又是武将,早先就曾被沐恩伯府的护院追杀过,这会说不定又有仇敌。
  杨萱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起来,极想上了门闩安下自己的心,又怕萧砺进不得家门惊动四邻。
  只好没头苍蝇般在院子里打转。
  终于门外传来马蹄的“嗒嗒”声,杨萱正要开门,却见有人如同大鸟般掠过墙头,直直地落在院子里。
  杨萱大惊失色,可待看清那人相貌,先前无穷的担心尽都变成了怒气。转过头,一言不发地往屋里走……


第89章 
  萧砺纳罕不已, 正要开口询问,却见杨萱步子极快,撩起门帘进了厅堂,门帘猛烈地摇晃几下,随即静静地垂下来。
  他怔了怔,先打开门将马牵到东跨院,喂上草料,再走进厅堂。
  桌面上摆着针线笸箩,椅背上胡乱地搭了件长衫, 烛光下瞧不真切什么颜色,却看得出绝不是杨桂的尺寸。
  桌子另一边放着面板、擀面棍, 还有半盆没有搅拌的馅料。
  很显然, 是在等着他回家做。
  而杨桂玩过的七巧板就散乱地放在靠墙的椅子上。
  屋子里有些杂乱。
  是家中有女人跟孩子独有的杂乱。
  这扑面而来的居家烟火气息让萧砺有些感动。
  柔情好似潮水, 一浪推着一浪,绵绵不绝地涌出来。
  他静立片刻,将长衫叠好,把剪刀丝线等物都收在针线笸箩里, 扫一眼东次间紧紧关着的门, 走近前轻轻敲了下, “萱萱”。
  没有人应。
  他再唤一声, “萱萱”。
  门应声而开,杨萱走出来, 面容很平静, “大人吃饭了吗?我们晚上吃了饺子, 我把剩下这些包出来给大人煮了吧。”
  这点活计萧砺自己都能干,他原不想麻烦杨萱,可又想趁这个机会跟她说会话,遂道:“好。”
  杨萱洗了手,见剁好的茭瓜馅已经又渗出水来,便捏成团用力攥两下,将鸡蛋倒进去,加上油盐调味。
  萧砺已将面揉好,揪出来一个个剂子,开始擀面皮。
  擀几下,抬头瞧眼杨萱。杨萱低着头,额前的刘海遮住了她大半脸,只能瞧见不算浓密的发髻,和鬓角的白花。
  白花是杨萱自己做的,做成梅花状,小小的两朵,插在乌黑的发间,有种遗世而独立的滋味。
  杨萱被他盯得发毛,索性迎上他的目光,大大方方地问:“大人,有事儿?”
  眼眸如浅滩上的静水,清澈见底无波无浪。
  萧砺却觉得在平静之下好似隐藏着惊涛骇浪,犹豫会儿,开口问道:“刚才怎么生气了,谁惹你了?”
  “没有,”杨萱淡淡回答,“我没有生气,也没人惹我。”
  说着话,手上动作丝毫不停,圆圆的面皮摊在掌心,加上馅料,两手用力一攥再捏一下,饺子包好了,随手摆在盖帘上,整整齐齐排成一排。
  萧砺不信,她板起脸怒气冲冲的样子,他怎可能看错?
  再问一遍,“那是发生什么事了?你跟我说。”
  语气很轻,含着丝丝缕缕的柔情,只要用心就能听得出来。
  杨萱长长叹口气。
  男人好像永远没法理解女人的心思。
  就如杨修文出门晚归,他从来就不明白辛氏在家里是如何的牵肠挂肚,甚至会设想出无数种画面。
  杨修文酒醉摔了腿走不动路,杨修文在巷子被人用麻袋蒙了脑袋,杨修文遇到不讲理的查夜兵士被关押起来……只要他不归家,辛氏屋里的灯烛就不会灭。
  虽然杨修文大多时候会打发松枝回来报个信儿,可松枝并非天天跟着,杨修文总不能大老远地赶回家说句话,再接着去办事。
  想必萧砺也是因此。
  杨萱消了气,再看向萧砺是,目光里一点一点有了神采,“真的没事儿。”
  心里堵着气,特意装出来的平静,跟真正心平气和说出来的话,总归是不一样的。
  萧砺不再追根究底,继续擀面皮,“我下午到白马寺看了看,和尚每天三次诵经,没有偷懒,灵位前香烛和灯油也都是满的……然后又去了大兴。”
  杨萱“腾”地又来了气。
  这人说话没有重点,他进门就说去大兴,她自然知道他赶不回来,早就不赌气了。偏偏杂七杂八问些没用的,这会儿才提起紧要的。
  恨恨地瞪他两眼,问道:“大人是去大兴办差?”
  萧砺“嗯”一声,“顺道去了趟田庄,薛猎户带我去山上墓地瞧了眼,这两天他找人清一清周边杂草,把坟挖出来。我跟他约定好了,十七那天下葬,这边雇三辆板车拉到庄上,佃户们会抬进去……等那天,让阿桂也跟着去,你一个姑娘家,有些场合不便出面。其实,我觉得你不该瞒着阿桂,他是男人,早晚得顶起门户来。”
  十七下葬,今天是十二,还有五天,整理墓地是足够了的,可怎么跟杨桂解释?
  怎么跟他说明爹娘都不在了的事实。
  杨萱发愁道:“阿桂太小了,我说不出口。”
  “我跟他说,”萧砺擀完手中面皮,等杨萱将饺子包完了,连面板带盖帘一道搬到厨房,又抱了柴禾进来生火,“就算他现在不懂,明年开春就五岁,也该明白事理了……你不能总是娇纵着他。”
  杨萱无奈地说:“好吧,我不娇惯他。”从篮子里,找出两根嫩黄瓜,正要去洗,萧砺唤住她,“不用弄别的菜,只吃饺子就行……你吃过饭没有?”
  杨萱顿一下,没好气地回答:“没有。”
  心念电转之间,萧砺犹如醍醐灌顶,突然明白了什么,蹲在灶前,侧转了头问杨萱,“你是不是等得急了?你担心我了?”
  杨萱绝口否认,“不是。”
  萧砺麦色的脸庞被灶火映着,发出浅浅金光,幽深的双眸愈加黑亮,“刑讯时,通常很快答出来的都是假话……用过刑之后才肯说实话。”
  杨萱斜眼瞥他两眼,讥讽道:“大人觉得我撒谎,是不是待会儿还得用刑?”
  萧砺唇角微弯,绽出浅淡的笑意,“萱萱,你目光躲闪就是心虚。”
  杨萱立刻回过头,直视着他,“我哪里心虚了?”
  萧砺迎着她的目光,笑意一点一点加深,没再戳穿她,却是轻声道:“往后我若是回来得迟,你们先吃了饭歇着,不必给我留门,我能进得来。”
  杨萱想起他如大鸟般轻盈的动作,咬咬唇,“好。”
  萧砺续道:“也不用担心我,我很惜命也怕死,而且还得照顾你跟阿桂,不会有事的。嗯?”
  “我……”能照顾自己。
  杨萱本想这样回答,可话说到一半竟是说不下去,而心口鼓鼓胀胀的,酸涩得难受。
  她不知道这是种什么感觉。
  前世,她不曾有过这样酸楚无措的时候,也不曾像适才般对哪个男人牵肠挂肚,更不曾因为置气摔门帘使性子。
  所有这些全然陌生的东西都是因为面前这个蹲着烧火的人。
  杨萱想逃离,可又不甚情愿,她喜欢见到他,哪怕是……被他惹得生气。
  而且,饺子就要熟了。
  她辛辛苦苦和面和馅包出来,凭什么不能吃?
  锅里的饺子开过三次,萧砺怕烫着杨萱,不让她靠前,亲自揭开锅盖,用笊篱将饺子盛到盘子里。
  两人相向而坐。
  盘子上方水汽氤氲,温暖得令人想流泪。
  隔着水汽,便是萧砺幽深的双眸,闪亮得仿似天上的星子。
  杨萱突然有些不敢看他,闷头沉默地吃着盘里的饺子,只听萧砺开口道:“萱萱跟我去大同吧?”
  杨萱愕然抬头,“大人还要去大同,几时走?”
  萧砺答道:“先前回来的仓促,那边尚有些差事没有办妥当,我想等杨大人安葬之后就走,大致还有七八天。”
  “几时回来?”
  萧砺认真考虑一下,“顺利的话上冻之前就回来,如果不顺利就得等到明年开春,或者再晚一些。你想不想去?”
  杨萱很是犹豫。
  她想去,但不能撇下杨桂。杨桂冬天容易咳嗽,不能受冷受冻,而大同那边又不比京都,郎中和医馆都不方便。
  只思量片刻,便摇头拒绝了,“我还是留在京都方便,大人走后,我到田庄住上一阵子,等我爹娘过完七七再回来。”
  萧砺并不勉强,轻声道:“那也好,我会时常给你写信。”
  两人吃完饭,萧砺又道:“天太晚了,你去睡吧,明儿不用早起,我带阿桂出去吃饭,顺道给你带回来,南边巷口有卖豆汁儿卖馄饨的,你想吃什么?”
  “有豆腐脑吗?”
  萧砺点头,“有。”
  杨萱道:“那我要豆腐脑,多加卤子,还想吃里面是白糖馅的芝麻饼。”
  萧砺温柔地笑笑,“好。”又催促她,“去睡吧,小孩子晚睡不长个子。”
  杨萱答应声,进了东次间。
  躺在床上,又听到萧砺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哗哗”声,一时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去田庄商定坟地该是她分内的事儿,却又劳动萧砺跑了大半天,而且自己还赌气使性子。
  不由有些懊悔,也替萧砺抱委屈。
  又觉得他一个大男人每天做饭洗衣,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论起年岁,他也该成家立业。
  他那么好,成亲之后肯定对妻子非常体贴。
  想到将来的情形,杨萱心情突然就低落起来……


第90章 
  虽然睡得晚, 杨萱起得却比平常要早些, 刚梳洗罢, 就听到院门响,紧接着萧砺与杨桂有说有笑地从影壁后面绕出来。
  萧砺手里捧一只瓦罐,杨桂则拿着一个油纸包。
  显然是去买早饭了。
  才刚辰初, 可太阳已经升得高,斜斜地照在两人身上, 萧砺麦色的肌肤泛出金黄的光泽,额角处有细密的汗珠, 细碎闪亮,而唇角带着浅浅笑意,眸子里不见狠厉唯有锐利与令人心动的温暖。
  他今天穿了那件土黄色的裋褐,裋褐洗得久了, 领口有些松垮,赫然可见麻衣的一条细边。
  原来他跟三舅舅一样,竟也是把麻衣穿在了里面。
  杨萱咬咬唇, 离开窗边。
  不由地想起昨天夜里做的梦。
  梦里,萧砺真的成亲了,跟一个体态略有些丰腴却瞧不清面目的女子,拜完堂后,萧砺扯着红绸带女子进喜房。
  女子蒙着盖头瞧不清路,不当心踩着石子险些摔倒, 萧砺伸手拉住她, 然后握着她的手, 再没有分开。
  杨萱看得清楚,女子的手很白,与萧砺十指交握。
  一黑一白,相得益彰。
  而萧砺眉梢眼底尽是欢喜,脸上是她从来不曾见过的爽朗笑容。
  那笑让她的心都抽痛了。
  直至醒来,心头的那种痛还真真切切地存在,让她想要落泪。
  分明她是不想与人成亲的,可是看到萧砺成亲,她为什么会那么难受?
  正犹豫着,忽听门口传来清脆的呼唤声,“姐,姐,你醒了吗?”
  不等杨萱回答,杨桂已经推门进来,雀跃着道:“姐,萧大哥给你买了糖饼。”
  杨萱见他下巴沾着两粒黑芝麻,伸手替他拂了去,问道:“你吃什么了?”
  “我吃马蹄烧饼喝豆浆,豆浆里加两勺糖,萧大哥吃老豆腐还有两笼包子。”杨桂伸出手指头,扳着数算片刻,“十六个包子。”
  一笼屉是八只,两笼岂不就是十六只?
  杨萱莞尔,牵了杨桂的手走到厨房。
  萧砺已经将豆腐脑从瓦罐盛到碗里,整整两碗,碟子里摆着两只芝麻糖饼和两只马蹄烧饼。
  听到脚步声,萧砺侧转头,幽深的黑眸里闪着欢喜的笑,“还热着,趁热吃吧。”
  杨萱顿时想起梦中他眉梢眼底的笑,心里又开始隐隐作痛。
  萧砺又对杨桂道:“待会儿咱们把瓦罐还回去,我牵马,你抱着瓦罐,能不能抱动?”
  杨桂挺直腰杆,坚定地回答:“能!”
  杨萱忙问:“大人要带出门,去哪儿?”
  萧砺故意卖关子,“这是我们男人的秘密。”
  杨桂附和道:“不告诉姐。”
  杨萱猜想萧砺是要告诉杨桂真相,伸手揽过杨桂,替他整整衣衫,嘱咐道:“好生听大人的话。”
  杨桂点点头,“我知道。”
  这时萧砺不知从哪里找出来一只蒲草编的篮子,将瓦罐放进去,交在杨桂手里,“试试,能提动吗?”
  杨桂双手抓着把手,勉力提起来,“能!”
  杨萱看着却是玄,忙道:“你提不动,你们还是先走吧,待会儿我去还。”
  “不用,我们说好了的。” 萧砺俯身对杨桂道,“提不动就告诉我,要是逞强摔了罐子,帮忙就变成添乱了。”
  杨桂点点头,摇摇晃晃地没等走到院子中间,就喊道:“萧大哥,我提不动了。”
  杨萱扶额无语。
  吃完饭,杨萱与春桃一道去灯市胡同。
  除去买菜之外,她还想买点棉花给萧砺做件夹袄。
  他即便再禁冻,可大同比京都要冷许多,身上总得有几两棉花才能抵御寒气。
  而他们三人的过冬衣物也应该准备起来了。
  杨萱索性买了十斤棉花,两匹厚实松软的嘉定斜纹布。
  上午,杨萱将昨天没有完成的那件石青色长袍缝完了,过了遍水,晾在竹竿上,中午跟春桃人凑合着做了面疙瘩汤,下午就开始絮夹袄。
  棉花絮得太厚会笨重,张弓搭箭不方便,所以只絮了薄薄的一层,里衬是用绵软的细棉布,外面则是鸦青色的斜纹布。
  除去这件,又另外裁了件没有袖子的坎肩,仍是絮成夹棉的,不太冷的时候可以护住胸背。
  两人忙活足足一下午,直到日影西移,才把这两件夹袄絮好,而萧砺也领着杨桂回来了。
  杨桂两眼红肿,腮边泪痕犹存,明显是哭过很久了的,早上刚换的鸭蛋青的衫子沾满了尘土,不知道在哪里蹭上的。
  看到杨萱,杨桂迈动小腿撒丫子跑过来,眼圈一红嘴一瘪,像是要哭出来的样子,却是强忍着了,唤声“姐”,将手里提篮给她看。
  篮子里是条棕黄色的狗,看着月份不大,不知是因为刚到陌生环境害怕还是在马上颠簸太久,显得没精打采的。
  杨萱摸一下它毛茸茸的头,问道:“从哪里来的?”
  杨桂答非所问,“它叫大黄,也没有爹娘了。”
  话出口,已然扑到杨萱怀里“哇哇”大哭起来。
  杨萱被杨桂勾起泪,抱住他哭了会儿,少顷慢慢收了泪,掏帕子给杨桂擦擦脸,低声道:“还有姐呢,姐陪着阿桂照顾阿桂。”
  杨桂点点头,俯身抱起小狗,“大黄有阿桂,阿桂陪着大黄照顾大黄。”
  杨萱拍一下杨桂肩头,让春桃带他去洗脸。
  萧砺走近前,轻声道:“今儿去了白马寺,又跑了趟小沟沿,一整天没闲着,阿桂许是累着了,晚上早点吃饭早些歇着。”
  杨萱不解地问:“小沟沿是什么地方?”
  萧砺思量会儿,才回答:“……就是有些穷人家丢弃了的孩子,还有残疾或者生病的孩子,都养在那里。”
  不用多想就知道,那会是个什么样的所在。
  让不到五岁的杨桂去感受那种苦难与丑恶,太残酷了吧?
  杨萱不太能够接受。
  萧砺猜出她的想法,安慰道:“阿桂很聪明,我跟他解释过,他能懂……男孩子总是当娇花似的养着,不能成器。”
  既然已经去过了,杨萱也没办法,只能选择相信他。
  这时,杨桂洗净脸出来,衣服也换上了干净的,怀里仍抱着大黄,依在杨萱身边道:“姐,我长大了赚许多银子给姐买好东西,给大黄买肉骨头。”
  杨萱点点头,“好,多谢阿桂。”
  斜眼瞧见萧砺身上沁出汗渍的裋褐,又开口道:“大人还出门吗,要是不出去的话,把衣裳换下来,我一起洗了吧。”从竹竿上扯下已经晾干了的石青色长袍,“大人顺便试试合不合身,不合适我再改。”
  萧砺迟疑下,接在手里,回了屋,不多时撩开门帘走出来。
  杨萱顿觉眼前一亮。
  长袍不肥不瘦恰恰合身,而且萧砺生得高大挺直,天生一副凶相,暗沉的石青色压制了他太过外露的戾气,使他内敛稳重了许多。
  此时被夕阳柔和的余晖照着,更多几分温和。
  唯一不妥当的地方就是六月天,穿这种颜色的衣裳,看着就觉得热。
  应该用玉带白或者群青色,显得清爽些。
  萧砺很满意,大步走到杨萱面前,伸展着衣袖给她看,“很合适。”
  杨萱抿抿唇,决定再给他另外做件一式一样可以夏天穿的。
  第二天,杨萱将之前买的湖蓝色棉布裁了,因怕湖蓝色轻佻,便打算在长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