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尚书大人易折腰-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东西被骗了,还在这高兴。
孔老夫人也觉得是他自找的,马上过年了,哪家不开开心心的,只有他想着抓小辈的毛病。
如今也算是让他‘出气’了,这个年也能过的安静了。
谢元娘躺在床上,见了过来探视的砚姐,偷偷告诉她晚上在祠堂是怎么过的,砚姐的眼睛都瞪大了,不过却也放心了,为了做样子,谢元娘白天自然要呆在屋子里装睡。
躺在床上,昨晚郭客说的那些话也涌进了脑子里。
谢元娘又想起了谢文惠说的话,她闭上眼睛,小叔叔为何杀她?为了帮敏家的姑娘坐上正妻的位置?
两个儿子已经成才,只剩下成亲,那么有没有她这个做母亲的也不重要了。
谢元娘知道她不该这样想,可脑子却控制不住的往那方面想。
她相信蒋才一定不会打听错,那么小叔叔骗她说没有心上人的话就是假的,既然能骗她,又怎么可能没有旁的情况发生?
第454章 搬石头
兄妹二人年前被罚了一场,谢元娘再也没有出过府,即便是孔氏带着三个儿女来了,鸣哥也是被带到院子里来的,谢元娘并没有见谢文惠姐妹,到是鸣哥过来时听说谢家姐妹去了宋氏的院子。
谢元娘的到笑了,让鸣哥坐下,“愈哥性子好,你们可以多在一起。”
鸣哥板着脸,“姐姐知道我还要习书,哪里有时间玩。”
还是这事一板一眼的样子,谢元娘笑着戳他的头,鸣哥这次到没有躲,由着被姐姐戳到,谢元娘意外,随即心也是一软,将鸣哥揽进了怀里。
鸣哥挣扎了一下,“姐姐这样不合礼数。”
却也没有强硬的挣出去。
谢元娘笑道,“和姐姐还在乎什么礼数,这世间再没有姐弟之间最亲的了。在族学那边可还好?”
鸣哥点了点头,“他们都很照顾我。”
“是我们鸣哥好。”
院子里一阵吵闹,谢元娘听了一抬头,就见愈哥跑了进来,而愈哥看到曾姑母抱着一个男孩,当时就气恼起来。
“他是谁。”明显是吃醋了。
谢元娘笑着招手,“过来,我给你们介绍。”
愈哥扭开头,“我才不过去。”
鸣哥脸也是一红,这次挣扎着从谢元娘的怀里退了出来。
谢元娘还是自顾的介绍道,“这个也是你的长辈,不过你们年岁差不多,也不用像长辈那样称呼,你直接叫他鸣哥,他叫你愈哥就行。”
“这怎么行?”
“老太爷不会同意。”
鸣哥和愈哥同时开口,又同时闭嘴,两人瞪着对方,愈哥哼了一声又扭开头。
鸣哥是极害羞的样子,到没有像愈哥那么霸道,不过看到姐姐身边也有一个和自己年岁相当的少年,也想过姐姐会不会不疼他了。
“哎,去哪?”愈哥突然就跑出去了。
谢元娘也没有叫回来。
人走了,谢元娘笑道,“愈哥就是这样的脾气,心不坏,以后你就知道了,听祖父的意思,今年要将他留在这边族学里上学。”
“那我们就可以一起了。”鸣哥并没有高兴。
他还太小,不善于掩藏心事,谢元娘摸着他的头,“怕姐姐以后不心疼你了?”
鸣哥红着脸扭开头。
“傻瓜,在姐姐眼里,咱们鸣哥谁也比不了。”
鸣哥不说话,耳朵却红了。
宋氏那边接待着谢家姐妹,才把人送走,就见儿子跑了回来,一脸不高兴的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
宋氏不明所以,叫了愈哥身边的小厮过来问话,这才知道了在谢元娘那边的事,宋氏面色不好,正巧看到丈夫回来,便一脸委屈道,“愈哥可是和姑姑一样,是咱们孔家的人,总不能偏着外人。”
孔世鸿一脸的不快,“当初愈哥与姑姑亲近,你不喜欢,现在远着了你又不高兴,左右都是姑姑不对,你到底要如何?”
宋氏就是一噎。
拧着帕子半响才委屈道,“夫君这是在怪妾身了?妾身这样做还不是为了愈哥,四叔才到这边,就因为姑姑被罚跪了一晚的祠堂。”
“你懂什么?四叔和姑姑可没有受罚。”孔世鸿懒得多说,起身又走了。
宋氏叫了身边的丫头过来,“你可听到大爷说的是何意?”
明溪小声的把听说的事说了,宋氏瞪大了眼睛,“他们连老太爷也敢骗?”
“小姐,这事老夫人那边交代了,是不能透到老太爷耳里的,若是被传出去,要赶出府的。”明溪知道小姐不喜欢姑奶奶,但这可不是小事。
宋氏拧着帕子,就笑了,“那得看谁说。”
当天晚上,一大家子吃晚饭时,愈哥就问起了孔澄是不是那晚没有跪,而是睡觉了。
男嗣坐在一桌子,孔大儒这几日心情好,听到这个当场摔了筷子,孔为也大喝道,“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胡话?真是岂有此理,这样的话敢乱传。”
愈哥是曾孙,平时最讨长辈们高兴,哪里被喝过。
孔世鸿看到父亲跪下,便也跟着跪了下来,一边扯着愈哥跪下来,愈哥没有被喊过,吓的哭了起来。
宋氏的脸色也变了,身子也在微微颤抖,她没有想过最先发火的会是大老爷,一时也后悔告诉愈哥,而鼓动愈哥说这些话。
“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孔大儒可不会轻易被骗过去。
一边又叫过双寿,双寿强忍着心中的担心,“老太爷,那晚奴才守了一晚,亲眼看着大老爷及四少爷和姑娘跪着的。”
孔大儒可以不相信别人,自己身边的人却不会怀疑,最后目光又落到愈哥身上,愈哥被吓的也不敢哭了,救求的看向宋氏。
“我当初怎么说?男孩子就不该养在女人身边,妇人之见,教出败儿来。”孔老夫人淡淡的看了宋氏一眼,“咱们孔家几代下来,也没有亲人之间算计的事,不似那些小家小户的,竟出些阴私的事情。”
大厅里没有人敢开口。
孔老夫人又道,“行了,明日新年,都坐下吃饭吧,让孩子们跪着,还有小辈看着呢。”
孔大儒哼了一声,这才又坐下。
孔为带着儿子孙子也站了起来,只有愈哥还跪着,孔世鸿生气却又无法,只能拉着儿子起来。
一顿饭,下半场吃的安静。
宋氏的脸色发白,肚子也发紧,却不敢像平时那样娇气,强挺着吃过饭,由着下丫头扶着回了院子。
一回到屋,宋氏就痛呼出声,明溪一脸的紧张,“小姐,请大夫吧。”
宋氏哭着摇头,“休息一下就好了。”
心中却委屈,老夫人说的那番话,和当众打她的脸有什么区别?府里也就她是小户人家出来的,还有愈哥那也是孔家的孙子,凭什么为了维护个女子,要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
“你看看你今日做的好事。”孔世鸿大步从外面走了进来,“我怎么和你说的?要不是看到明日过年,你以为今日这事就这么算了?”
“还不是他们心虚。”宋氏可不领情。
“好好好,我说不过你,早晚有你自己后悔的时候。”孔世鸿甩袖走了。
第455章 夜话
小舒氏叫了柳氏过来说话,问起了在江南时府中的日常,柳氏知道婆婆要说什么,不等婆婆问起,便主动说了。
“宋氏我一直带着身边亲自调教,平时都好好的,这两次我观察,只要遇到妹妹的事,宋氏便过度紧张。”柳氏和婆婆很亲近。
“元娘不过是个姑娘家,能在府中呆几年?咱们府中也只有元娘和砚姐两个姑娘,她到是好,这才回来几天就看不顺眼,到处算计。”小舒氏看了儿媳妇一眼,“当初在江南,老太爷知道黄虎在元娘院里的事,也是宋氏弄的吧?”
柳氏红了脸,点点头,“我点过她,以为她日后不会再做这些。”
“老夫人说的对,小家小户出来的那是骨子里透出来的,改不了。”小舒氏没说好听的,“当初世鸿这门亲事我就不同意,是你们说宋家虽是小门小户却也是书香世家,不过是个教书先生,什么书香世家,我是信得过宗元,这才点头同意了,现在如何?”
柳氏心中也遗憾,这事她劝不通丈夫,何况宋先生还救过世鸿,又提出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丈夫又重言信,便应下了这门亲事。
“过了年你们回去时,愈哥就留在这边吧,日后宋氏生下孩子,你也多带在身边调教,别好好的孩子最后都让她教坏了。”小舒氏见天色不早了,也让柳氏回去歇着。
毕竟明天过年了,要忙的事也多。
柳氏回去了,婆婆交代的很清楚,日后不能再让宋氏带孩子,她到不同意情宋氏,实在是这事她弄的孔家众人心都凉了。
这事当晚柳氏只和丈夫说了,孔宗元听了到没有说旁的,这事便定了下来。
次日,一大早府里就热闹起来。
这是谢元娘重生回来之后过的第一个新年,还是在自己的亲人身边,前世她已经嫁入顾府,那时婆婆待她好,将她带在身边,又教导她为人处事,现在回想日子似乎也没有那么难过。
拜年守岁,这一天过来下,谢元娘也没有时间去想旁的事,看着四哥带人放烟花,谢元娘也凑上去,等晚上回房时,衣服上都是雪,又被令梅几个唠叨了几句。
大年初二,谢家上门。
谢元娘被父亲叫去书房,哪里有父亲的身影,只有谢江沅和鸣哥。
谢元娘就明白了,上前叫着父亲。
谢江沅掏了红包出来,“拿着。”
谢元娘收了起来,对鸣哥挤眼睛,“我的红包是不是最大的?”
鸣哥笑着扭开头,“姐姐要规矩些。”
谢江沅笑了。
三人在书房里说笑,愈哥偷偷的跑过来,被小厮给拦了下来,愈哥委屈的跑开了。
孔宗元知道后,并没有多说旁的。
愈哥跑到孔老夫人那里,人看着也失落,孔老夫人当着孔氏的面,什么也没有问,愈哥觉得家人都不疼他了,以前从来不会这样,最后失落的回了自己的院子。
宋氏这几日也安静了很多,一直在呆在自己的院子里。
听到儿子受了委屈,宋氏又偷偷的哭了一场。
初三,顾府的人来了,接谢元娘去顾府里玩。
小舒氏很高兴,忙着帮女儿配衣裙,谢元娘却提不起精神来,她一直不让自己去想的事,就又被摆到了眼前。
郭客那日说的话,她一直记得,还有谢文惠说的话她也记得。
小叔叔明明有喜欢的人,却不娶,而娶她,是为什么?
她到不担心像前世一样被暗害,毕竟不嫁给顾庭之,那么也就不会挡着敏氏的路,自然命也就保住了。
只是嫁给杀了自己的人,谢元娘有些迷茫。
她想过那些都不是真的,可是所有的事情又指着这个方向。
这一发呆,就已经到了顾府,谢元娘打起精神来,顾老夫人笑着打趣过年怎么还瘦了,又说今日做了很多她爱吃的菜,让她多吃点,这才让人去叫了二老爷过来。
谢元娘莫名的有些紧张,再熟悉不过的青色道袍常服,谢元娘犹豫了一下,才上前见礼,“二爷。”
顾远挑眉,“起来吧。”
小丫头对他疏远了些。
顾老夫人也察觉到了,用眼神问儿子对人家姑娘做什么了,让人家姑娘突然就疏远了。
顾远无奈的笑了笑,坐下后,道,“庄子上的人让人送来的羊,特意留着你来才烤,母亲这些年一直吃素,如今为了你也说要吃一口,这也是你的功劳,想要什么礼物?”
谢元娘错愕,又看向顾老夫人,顾老夫人笑骂道,“你别吓到了元娘,我这不是怕你们担心,还想着再多活几年,也有力气帮你们带带孩子。”
谢元娘从惊愕中才回过神来,“这可是好事。”
她的笑容不是假的,发自内心的,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老夫人常年吃素,前世一直吃素,谢元娘也是知道的,就是因为一直吃素,太医那边说缺养营,这才身子慢慢不好。
顾老夫人心暖暖的,这么多年了,顾家里就这几口人,人口单薄,儿子又总在外面,只有她与儿媳妇在府中,这小丫头虽然接触的不久,可对她这老婆子的关心是真的。
“好,日后你们不嫌弃我老婆子烦就行。”顾老夫人又说了会儿,然后说累了,“二郎,你带着元娘去走走。”
谢元娘扶着老夫人躺下,这才退出去。
院子里的雪并没有扫干净,没有人走的地方都留着,厚厚的白雪间,一道修长的身影背立而站,蓦然回首,俊朗的容颜让你看到的只有他,忘记整个世界。
“走吧。”顾远先一步往前走,他刚刚在想要怎么问这丫头为何突然之间疏远了,想了很多要怎么问,最后发现怎么问都不合适。
这一刻,无事不能的顾远才发觉,原来也有他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哄小姑娘开心。
这一点就极难学。
顾远想不通这事,身后的谢元娘也在想着要不要直接问?
前世留给她最美的回忆,都与小叔叔有关,她怕真的问清楚了,那些美好是假像被揭穿,她不知要怎么面对。
第456章 头疼
江义远远的跟在两人身后,不时的抬头往前看一眼,又拧着眉低下头。
二爷和二姑娘明显是吵架了,这两人怎么会吵架呢?
不说二姑娘,二爷就没有和别人吵过架,只要看不顺眼的,一般都是直接处理了。
进了竹笙居,看着两人又默不作声的进了书房,江义靠到屋檐下,侧耳听着里面的动静。
“江义。”
听到二爷叫自己,江义立马应声,不等推门进去,就听到二爷又道,“自己去领十杖。”
江义:……
触到鲁一几个的眸光,江义绷着脸去领罚了。
屋里,谢元娘微微诧异,“江义怎么了?”
“你关心他?”顾远问。
谢元娘摇头,“没有。”
又觉得说不通,“他是小叔叔身边亲信之人,所以……”
“你不高兴?”
“啊?”谢元娘茫然的抬起头,还没有反应过来,随后才明白小叔叔为何这样问,立马摇头,“没事。”
这么急于否认,那就是他真的惹到小丫头不高兴了?
顾远沉默。
或者说沉思。
他在回想这几日在忙什么,又做了什么事,发现没有扯到小丫头,那么只能从自身再出发,小丫头难不成是不高兴新年收到的礼物?
他记得她喜欢看书,这才送了几本孤本给她。
谢元娘这边也在偷偷的观察着小叔叔,见小叔叔沉默,她想解释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然后沉默半响后,就看到小叔叔猛的站了起来,她一惊。
只见人几个大步到了书柜那边,翻开一只匣子,在里面找东西,等递到谢元娘面前时,谢元娘才看清是一块红色的玉佩。
她没接,抬头看着小叔叔。
“送给你,这是我年轻的时候在外游历得来的一块玉石,自己雕刻成的玉佩。”顾远将东西找出来,也在纠结对方会不会喜欢。
谢元娘呆愣过后,忙站起身来,慌乱的拒绝,“这块玉佩对小叔叔来说特别,我怎么能要呢。”
顾远拧眉,不喜欢?
他一拧眉,谢元娘却误会了,以为是拒绝了,才让小叔叔不快,毕竟位高位权,怎么可容人拒绝,又忙道,“既是小叔叔的一番心意,那我就收…”
“算了,你说的也对。”顾远将玉佩握回手中,“你不喜欢,我再挑别的送你。”
“不是的…”这怎么还是误会了。
谢元娘有些急,“小叔叔,我不是不喜欢,我……”
“你不必为难,既是送礼物,自然要送对方喜欢的,是我想的不够周到。”顾远也有些头疼,果然小姑娘不好哄啊。
谢元娘咬了咬唇低下头,无力的垂下肩,她知道不论再怎么解释,小叔叔也不会相信她说的话是真的。
顾远抬头,看到小丫头可怜巴巴的样子,本能的后手摸她的头,“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事。”
手指触到柔软的发丝,顾远也是微微一愣,到没有想到小丫头的头发这般的软。
谢元娘的身子也是一僵,她不敢动,脖子也有些僵硬,“小叔叔,我没有不高兴。”
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怪,顾远收回手,背在身后,衣袖下的手竟还带着刚刚的触感,他干咳两声,“你要不要去书楼看看?”
书楼?
谢元娘不知道小叔叔为何提这个,不过小叔叔提了,她不敢再拒绝,点了点头,顾远便叫了江义进来,带着人去了书楼。
一直到了书楼,看着眼前的书柜,谢元娘都不明白小叔叔让她到这里做什么,可是又没有说,也不能一直站着,最后谢元娘只能找自己喜欢看的书打发时间。
竹笙居那边,顾远坐在书桌后,眉头紧锁。
“二爷。”江义也在等着吩咐,不明白二爷有什么安排。
“二姑娘喜欢什么?”
江义:……说了会不会被打板子?
“此事不罚你。”
得到了承诺,江义立马就来了精神,“二爷,据暗卫的观察,二姑娘除了呆在房中,便是呆在房中,并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
江义:……二爷为何这样看他。
他有不好的预感。
“去领十板子。”
江义:……刚刚的承诺呢。
可他哪里有勇气和主子争论,江义苦着脸出去了。
顾远觉得他是病急乱投医,才会问江义这个问题,这是他做过最蠢的事情。
顾老夫人那边,听说一个呆书房一个去了书楼,也皱起眉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嬷嬷摇头,“也没有说二爷和二姑娘不高兴,两人都没有什么事。”
“这个二郎,将人接到府上,大正月的难不成让人来看书的?不解风情,怎么会有姑娘喜欢。”顾老夫人叹气,想了想,“你端些点心送过,只说我送给元娘吃的。”
吃点心,自然要回书房,两人又聚到一起了。
董嬷嬷笑道,“老夫人好主意。”
一边亲自己出去做这事。
谢元娘紧了紧身上的斗篷,令梅也有些冷,“姑娘,书楼里没有炭盆,您别冻到了。”
“书楼里多是书,怎么能见火星,我没事。”谢元娘刚说完就打了个喷嚏。
令梅道,“看吧,奴婢就知道会这样。”
谢元娘笑了没接话,不多时见江义进来,说老夫人送了点心,这才和令梅放下书回书房。
小叔叔为何让她到书楼,谢元娘只能认为是小叔叔有事要做,这才将她打发出来。
吃着点心,又喝了半杯的热茶,谢元娘冰冷的身子才暖和过来,中午又去顾老夫人那用了午饭,因为吃多了点心,谢元娘也没有吃多少,回去的时候,江义送了一个匣子过来。
谢元娘在马车上打开了匣子,里面是一只钗,都是用一般大小的珍珠做成的,都簇到一起,像一朵撑开的雏菊。
谢元娘张了张嘴,实在不是她不惊呀,而是这样的钗她前世看到过,就在敏氏的头上。
如今,这只钗是从小叔叔手里拿出来的,那么前世呢?
小叔叔将钗送给了敏氏?
前世,她一直以为小叔叔不喜欢敏氏,甚至从未看过小叔叔与敏氏说过话,那么是不是前世她看到的只是假象?
第457章 生病
不知道是不是一只钗引发的,还是因为受了凉,当天晚上,谢元娘就发烧了。
前世日子过的那么难,她也没有病过,今生到是娇气起来了,不想正月就让府中请大夫,谢元娘没让人惊动母亲那边,只让寒雪偷偷出去抓了退烧药回来,自己熬着喝。
不过这事瞒不住,孔澄当天过来就发现了,喝斥了令梅几个,又忙叫人请了大夫,动静弄的这么大,小舒氏那边也瞒不住了。
等大夫开完药,天色已经大黑了。
小舒氏气的戳她的头,“你这丫头,就不能让娘省点心,有病还能拖吗?”
谢元娘吐了吐舌头,“我寻思吃点药就好了。”
还在发烧,人看着也恹恹的。
小舒氏心疼,一直盯着人熬好药,又亲自喂下去,看着人睡下了,盯了一会儿,看到退烧了,这才回去。
夜里,谢元娘又烧了,她让令梅端了药过来,喝了一碗,也不让惊动母亲那边,好在喝了药很快就退了烧,令梅几个才放心。
谢元娘看她们这一晚也受累,让她们回去休息,三人不肯,直到见主子生气了,这才回去。
许是之前睡多了,谢元娘反而睡不着了,她将床头匣子里放着的钗又拿了出来,在手里细细的端详着。
她不会认错,就是前世敏氏戴的那只,她记得很清楚敏氏戴了之后,还特意到她的面前显摆一番。
当时她没放在心上,反而是顾庭之偷偷跑到她这边来时,含糊的解释两句,说是买来给她的,结果被敏氏看到抢了去。
谢元娘当时根本就没有相信顾庭之的鬼话。
现在,看到这钗是从小叔叔那里出来的,顾庭之的话就更不可信了。
谢元娘摸着胸口,里面隐隐有些作疼,她明白为什么。
她一直以为前世小叔叔是明白了,所以才对她照顾有佳,甚至她一直感激着小叔叔,现在呢?
突然发现她一直以为美好的事物也是假的,小叔叔或许对敏氏更关心,只是她没有看到。
回想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