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尚书大人易折腰-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一直以为前世小叔叔是明白了,所以才对她照顾有佳,甚至她一直感激着小叔叔,现在呢?
  突然发现她一直以为美好的事物也是假的,小叔叔或许对敏氏更关心,只是她没有看到。
  回想她重生回来,对小叔叔的亲近,谢元娘闭上眼睛,只觉得丢人,更是可笑。
  那么小叔叔今生娶她,又是为何?
  明明很简单的事,时至今日,突然复杂起来。
  谢元娘的脑子很笨,想不明白,更想不透。
  迷迷糊糊中,她觉得自己浑身有些烫,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嗓子像要烧着了一般,有凉凉的东西慢慢的流进来,谢元娘像抓到了救命草一般,紧紧的往那边靠去。
  耳边似有人在叹气,还有人在哭,谢元娘后来彻底不知道怎么了。
  等她再次醒来,看着外面的天还黑着,“天还没亮吗?”
  一张嘴,才发觉声音有些沙哑。
  “姑娘,你总算醒了。”令梅激动的靠上前来,“姑娘,你发烧了,反复两天才退下去,夫人担心的哭了好几场。”
  “有这么久吗?”谢元娘才恍然过了这么久,抬了抬手,发现浑身也没有力气,“有吃的吗?”
  不听令梅说过了这么久,她还不觉得,此时才发现有些饿。
  听到姑娘要吃的,令梅高兴首,“有,粥一直温着,奴婢现在就端来。”
  外面醉冬也进来了,看到姑娘醒了,喊了寒雪去给夫人送信。
  谢元娘想说这么晚算了,可是想着自己一直也没有醒,母亲那边一定担心,这才没有喊住人。
  小舒氏过来的很快,谢元娘已经吃完一碗粥了,小舒氏少不得又责怪了她一番,可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心疼。
  谢元娘只是应着,乖巧的让小舒氏都再不忍心训她了,“好了,以后知道好好照顾自己就行,今天太晚,你先也早点歇着,好好把身子养起来,顾府那边知道你生病了,让人来了几次,你都没有醒,明天我得让人备了礼送过去,也不能让人家一直担心着。”
  谢元娘忙着应下,看着母亲走了,才问令梅,“顾府让人来了?”
  “还有王姑娘、马姑娘,任姑娘也让人送了东西过来,谢府的两位表姑娘也过来了。”令梅一一的数着。
  谢元娘心思不在这些上面,“顾府是派谁来的?说了什么?”
  “是顾老夫人身边的董嬷嬷来的。”
  没有小叔叔那边的人,谢元娘觉得又看到了什么,以前不在注重的细仔,此时到是清晰起来。
  小叔叔真的关心她,为何不让人看她?
  或许是因为规矩约着?
  谢元娘找了借口出来。
  大病一场,让她很容易疲惫,说困了,令梅便不再说了。
  顾府那边,江义把暗卫打听的消息立马递了上来,“二爷,二姑娘已经醒了,还是王太医的药好使,不然二姑娘的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退了。”
  江义想到这,就是一脸的兴奋。
  二爷以前性冷,哪里会注意这些,听说二姑娘病了,立马就以老夫人的名义让王太医去孔府,甚至还亲自见了王太医,问过了方子,咨询了二姑娘的情况。
  “皮子又痒了?”顾府抬头。
  江义:……
  顾远的目光又落回手里的信上,“明日去告诉王太医,再给二姑娘把把脉,开些药调理着。”
  江义快声的应下,哪敢再多说,逃一样的出去了。
  谢元娘这一场大病,等彻底好起来,已经出了正月,十五看花灯她也没有出去,一出正月,孔家的其他人也要回江南了,愈哥留了下来,进了族学,其他一切都没有变。
  过了一月,金陵城里又热闹起来,程家与贾侯府的婚事也操办起来,给程与雁添妆那天,马映霜去了,毕竟她是未来的三皇子妃,而程府是二皇子妃的母家。
  谢元娘与程与雁不熟,自然也不用过去,添妆那日的事情,还是从马映霜嘴里听说的,程与雁面上并无笑意,甚至有些冷,为此金陵城里的人私下里没少议论这件事情。
  贾侯府世子的婚事一办完,就立马要办贾乘舟的婚事,连办两场婚事,对贾侯府来说确实有些累人,而南蓉县主嫁人的日子与谢元娘只差一天,孔府也忙碌起来。


第458章 备婚
  离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谢元娘也不可能再去顾府,而且从上次她出病之后,便再也没有去过顾府,更没有见过小叔叔。
  这是孔家第一次嫁女儿,小舒氏很重视,嫁的又是当朝次辅,孔大儒纵然与这个孙女不对付,可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相比之下,郡王府那边,南蓉县主当听到下人打听到谢元娘有一百八十嫁妆时,当时就去找了郡王妃。
  郡王妃听到女儿还想多要一些嫁妆,拧着眉头,“一百二十台已经超过程家,怎么还要多备?”
  到不是不舍得给女儿,只是儿子马上也要成亲,娶的还是贾家的姑娘,府里就儿子这么一个男嗣,自然也不能让人轻看了。
  “程家是比不过,可孔家呢?足足有一百八十枱。”
  “一百八十枱?”
  南蓉县主不喜,却也只能点头。
  郡王府摸着手腕间的镯子,“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得与你父亲商量一下。”
  南蓉县主知道父亲也是极不喜欢谢元娘的,自然不会高兴被谢元娘压下去。
  果不其然,寿春郡王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立马就让郡王妃将嫁妆备到一百十八枱,嘴里还说着不能被孔家得意了去。
  郡王妃当然是喜欢多给,如今丈夫发话了,她立马就准备起来。
  这事又有意瞒着外人,所以当南蓉县主嫁人那天,事实在一百八十枱嫁妆出嫁时,金城都震惊了,这么大的手笔,果然是郡王府。
  小舒氏听了之后拧了拧眉头,她们家也是备了一百八十枱,待明日女儿出嫁,与郡王府一样,到时岂不是让人说他们孔府学郡王府?
  这事孔老夫人听了冷嗤,“再给元娘加二十枱,凑成二百枱。”
  小舒氏笑道,“咱们家一百八十枱都备了,也不差二十枱,只是这嫁妆多少,怎么会这么凑?”
  孔老夫人眼睛微眯,“府里人口多,有些人心思不安定,这事事后再说。”
  小舒氏明白了,没有紧追。
  而且孔家的人也都又回来了,这是孔家第一次嫁女,宋氏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全家人都以为是双胎,到了金陵后特意找太医把过脉,太医说吃的太好是孩子大,并不是双胎。
  宋氏还高兴了阵子,结果是这样的脉断结果,让她闹了个大红脸,伙食上面也减了下来。
  初二这次,原来是给谢元娘添妆的日子,可是郡王府和贾侯府办喜事,各世家自然不能不给面子,都要去那边,孔家这边就有些冷,谢元娘又没有几个要好的朋友,院子更冷清。
  “旁人也就算了,惠姐和姝姐怎么不来?”孔老夫人不是爱计较的人,此时却忍不住生气。
  话才说完,就听人说谢老夫人来了,孔老夫人忙让人进来,想亲自去迎,谢老夫人已经硬朗的走了进来。
  “老姐姐,我是来给你赔不是了。”谢老夫人一进来就笑着说,又是一边道贺,“你命好,孙女好,嫁的也好,我今日是来道贺的。”
  先是认错,还是为自己的女儿,孔老夫人都觉得没脸,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不懂事的女儿,又高兴谢老夫人对孔家的看重,亲自上门。
  她亲自起身将人迎到了软榻上,“老妹妹,你这样说我就无颜面对你了,是我没有把女儿教养好。”
  “咱们俩也不是外人,再这样客套下去,这一天就要过去了。”谢老夫人让身边的婆子将匣子拿过来,“这是我给元娘备下的,这些年委屈了这孩子,小打我就喜欢她,当年想带她一起回老宅,又怕耽误了她,就将她留在了金陵。”
  哪成想,反而让这孩子受罪了。
  说起来,亲孙女之间,谢老夫人偏疼的还是元娘。
  那孩子心地干净,没那么多道道。
  孔老夫人看着这匣子就不轻,“这是你的心意,我代元娘收下了。”
  一边让人送过去,又让人过来。
  谢老夫人摆手,“别让她过来了,我怕那孩子看到我尴尬。”
  孔老夫人没有为难。
  谢元娘这边听到是谢老夫人送的,打开了匣子,是一匣子的红宝石,她微张开口。
  只听说过二叔当年立过一次小功,得了一次的赏,里面有宝石,不过也是下人在传,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而且祖母还将这些东西给她。
  她已经不是谢家的孙女了,怎么能收这么贵重的东西。
  但是东西是祖母这边应下的,谢元娘也不能再拒绝,让令梅收了起来,想着等玉姐嫁人的时候还回去。
  不多时,就有下人通话,说王姑娘来了,然后又是马姑娘,还有任姑娘,谢元娘笑了,亲自出去迎接。
  虽然亲蜜的朋友不多,可是这三个都是她喜欢的人。
  马映霜是未来的三皇子妃,她能过来,也让人看重谢元娘未来在皇族之间的重视。
  唯一让谢元娘意外的是二皇子府也让人送了东西过来。
  谢元娘算计过二皇子,二皇子妃却让人送东西,谢元娘还没有想明白,马映霜提了一个顾字,谢元娘明白了。
  这是要拉笼顾府啊。
  几个人凑在一起,砚姐也过来了,屋子里很热闹,不多时就听到外面禀报表姑娘来了。
  几个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王薄言小胖子的脸上更是闪过嘲讽,她们这些来晚也就算了,毕竟得先去那边,谢家是表亲,却巴结郡王妃才过来,总是让人不屑。
  谢文惠先进来的,看到屋里的人,笑道,“我来晚了,给表姐赔礼了。”
  “人来就好,表妹客气了。”谢元娘淡淡的敷衍一句,又叫两个人坐,让丫头上茶,随后扭头和身旁的马映霜说话,“马妹妹,你兄长的婚事也要办了吧?”
  与马尚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谢元娘落落大方,马映霜更不是矫情之人,“定在了五月初五,因为我的事,所以办的有些急,郭府那边到没有意思。”
  “他们敢有什么意见,还不是抢了元娘姐姐的婚事。”王薄言不屑道。
  王薄言一直有口无心,众人也不觉得尴尬,任蓁蓁却担心谢元娘不自然,忙转话题问道,“二姐姐,今日是不是要送嫁妆?”


第459章 大婚
  谢元娘笑了,她便把自己送嫁妆的事情解释了。
  几个人听了之后都微微惊呀,马映霜感叹,“孔大儒果然是当世大儒,想法就是与世人不同。”
  “出退那日再送嫁妆,万一嫁妆多送不完怎么办?”王薄言问。
  “哪有那么多。”谢元娘笑了笑。
  王薄言却还是好奇,“元娘姐姐,到底有多少?南蓉县主有一百八十枱呢。”
  意思是你得压过她。
  “你就放心吧,反正不会让你失望。”谢元娘卖了个关子。
  王薄言立马笑了。
  谢文惠听了,捧着茶杯的手却是微微一顿,习惯了谢元娘的好命,如今听到这些,已经没有波动了。
  时间不早了,众人也不好留在这,谢元娘将人都送走之后,这才翻看每个人送来的礼物,发现其中有几个特别的。
  马映霜送的礼物有双份,任蓁蓁送的也有双份。
  令梅还在奇怪,“姑娘,怎么是双从份啊?”
  谢元娘让令梅退下去,自己将几份礼物打开了,马映霜送的一个是钗一个是扇子,扇子一定是马尚送的了。
  任家的两个匣子,一个是玉镯子,一个是木簪子。
  这两个就不好区分了,不过想到任显宏曾送过她木簪子,那么玉手镯就是蓁姐送的了。
  谢元娘将木簪子和扇子放在一起,叫了醉冬进来,让她把这两样放到箱子的底下,不管如何,如今与他们再也没有关系,收着他们的东西总是不好。
  谢元娘下了马映霜送下的簪子还有蓁姐送的手镯,至于王薄言送的则是一本游记,竟也是大家的孤本。
  谢元娘很喜欢,当晚就拿着看了起来,小舒氏过来了,红着脸塞给女儿一本书,就走了。
  谢元娘前世嫁过人,当然明白是什么,看也没看就让令梅收起来了,反而是看游记很晚,被令梅催了几次才睡下。
  顾府那边,顾远一直也没有睡,这些时日虽然没有见到那丫头,那丫头的一举一动他却是知道的。
  望着天空中的月亮,顾远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也会成亲,而且娶的还是一个小丫头。
  江义看了看时辰,“二爷,休息一会儿吧,天亮就要去孔府迎亲了。”
  顾远没有应声,却是转身去了里间。
  多年来,顾府从未来有喜事,却是让人无法忽视的勋贵世家,这日办喜事,能来的世家都来了,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孔家是在成亲这一日才送嫁妆。
  天一亮,嫁妆的队伍就出发了,从孔家一直到顾府的门口,还没有排完,街道两边的百姓看的都错愕不已。
  郡王府那边自然也一直观察着这边的动静,最后听到人说足足有二百抬,郡王府便明白孔家是在和他们打擂台。
  郡王妃到顾府做客,面上尽是笑意,郡王府里寿春郡王面色却不好看,不过顾府也不郡王府能得罪的。
  寿春郡王不高兴,还要收拾一番去顾府里道贺。
  谢元娘知道人很多,可是被蒙着盖头,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由着小叔叔扯着走,她想起了前世,顾庭之很不高兴,又很不耐烦,新婚之夜更是独守空房。
  拜堂被送进新房,直到盖头被掀起,谢元娘才恍然回到现实。
  一红喜袍的小叔叔很俊朗,谢元娘看的脸也微微发热。
  “你先休息,吃点东西,我去招待客人。”顾远也被小丫头给惊艳到了。
  小丫头虽然还没有长开,可已经有了绝色之态,他一时也后悔自己当实这样帮她,会不会害了这丫头,她该有更幸福的人生。
  顾远带着心事走了,他眼里的失落,谢元娘看到了,却也误会了。
  小叔叔为何失落?是因为娶的不是心爱的女子?
  屋里道喜的人很多,谢元娘和众人说了会儿话,那边开席了,众人才离开,谢元娘又将头上戴的脸上擦的厚粉都弄掉,一个时辰也过去了。
  有丫头端了吃食进来,谢元娘是真的饿了,一连吃了两碗的粥才放下筷子,小菜很好吃,粥煮的也粘稠,对于一天没有吃东西的谢元娘来说,正合胃口。
  “姑娘,你这就歇下了?不等二爷了?”令梅诧异姑娘这就上床了。
  “二爷还要在外面应酬客人。”谢元娘挥手,“你们也去熟悉一下地方,先休息,这边有事会有府里的丫头,你们明日再过来。”
  令梅还要说,醉冬拉住了她,三个大丫头这才下去。
  谢元娘之所有支开三人,也是因为她与小叔叔根本就是假夫妻,所以也不用等小叔叔回来,相信等小叔叔回来了,也会找别的地方去住。
  前院,顾远将最后一名客人送走了,才面色浓重的去了书房,江义忙上前来,“小白太医已经看过,大公子的伤势有些重,要养半个月才能下床。”
  “鲁五呢?”
  “鲁五也受了重伤,要养三个月。”江义埋着头,“兴旺那边已经带着敏姑娘先住到了郊外的庄子上,敏姑娘也受了惊吓,听说发热,我已经让大夫过去了。”
  顾远手敲着桌面,站起身来,“让人备马车,我先去看看庭之。”
  江义错愕的抬起头,“可是…可是今日是二爷的大婚之日。”
  这样将新娘子仍下独守空房可以吗?
  “元娘那边不会生气。”顾远不担心。
  这一事,到也避免了今日新房的尴尬。
  二爷已经看不到身影了,江义这才回过神来,大步的追了出去,心想二爷这心也太大了,女人是最小心眼的,特别是新房之夜一生只有一次,二爷还不回去,二姑娘脾气再好,也不能忍受得了。
  顾远大晚上出府,原本就是瞒着人,自然也没有惊动府里的人,谢元娘新房又是在竹笙居,院里的消息更传不出去,所以院里的下人纵然知道二爷没有回新房,可也没有人说出去。
  谢元娘这一晚睡的很沉,许是白天太劳累,许是在挣扎要退亲还是嫁进来之间,终于可以不用再纠结,总之这一晚睡的极沉。
  夜色下,顾远很快就出了城。


第460章 叔侄
  郊外顾府的庄子上,顾远的马车一到,立马就有人迎了上来。
  借着夜色,顾远一路下了马车,走过前院,到了后院,最后在一处房屋前停了下来,屋子里散发着淡淡的光,顾远俯手背立。
  时间一点点流逝,顾远身后站着的人,无人敢出声提醒,寒冷的夜色下,过了近半刻钟,顾远才大步流星走进去。
  床上,顾庭之惨白着脸,听到动静,立马警觉的睁开眼,待看到进来的人之后,眼里的锐利之色才退下去。
  “二叔。”顾庭之要做起来。
  顾远几个大步已经到了床边,轻轻一抬手,就将人按了下去,“不要动。”
  顾庭之便又躺回到床上,“二叔,又让你担心了。”
  刺眼的红袍,顾庭之的眼帘却垂了下来。
  二叔娶了谢二,他在母亲写的信里已经知道了,他提过过年要回来,甚至参加二叔的婚礼,可是被二叔拒绝了。
  上几次偷逃回来,有鲁五盯着,如今顾庭之脱不开身,直至今日扶着敏家的人回来,他才有机会,却没想到为了赶路到底疏忽了,而受了伤。
  而今天,是二叔大婚的日子。
  顾远并没有发现他的不对,对这个侄子,他是当成儿子养大的,“小白太医那边开的药吃过了可还有不舒的地方?”
  “没事了,二叔不必过来的,今晚是你大婚的日子。”顾庭之说到‘大婚’两个字,胸口就是一紧。
  有些窒息的痛。
  那是他的妻,他前世想护着,却又爱而不能的妻。
  如今却变成了他的小婶子,他问过无数次老天爷,为何让他有重生回来,要经历这样的痛苦折磨,难道是报复他前世让她受的委屈?
  “伤口很痛?”异常沉默的侄子,顾远担心问。
  顾庭之摇头,“不痛。”
  “好好在庄子上养着,敏家这次回来,定是二皇子一系误以为敏家带了证明他贪污军响的证据,待到过些日子平静,便好了。”顾远慢条斯理的坐下来,这才注意到他还穿着一身的红袍,刚刚着急出府,到是忘记这一点了。
  让侄子看到他这样一面,顾远的手微微一顿,便后又自然的坐了下来。
  “二叔,恭喜你,今天是你大婚的日子,我准备了礼物,在兴旺那里。”顾庭之嘴干干的。
  顾远淡淡一笑,“不急。”
  这语气,似乎并不看重这门婚事。
  顾庭之猛的抬起头,对上二叔疑惑的目光,顾庭之又低下头,难不成他猜错了?
  “二叔,我一直在边关那边,你和谢二怎么定婚了?我是说她和季佐当街表白过,她嫁给二叔是真心的吗?”顾庭之又怕引起二叔怀疑,“她心里有别的男子,这样对二叔也不公平。”
  顾远眸子微动,“这门婚事是你祖母定下的。”
  侄子对那丫头有好感,顾远知道这事,几次侄子回来都跑到谢府去,只是侄子到底还小,又不稳重,而且对小丫头的感情又很复杂,他并没有多想。
  再有侄子未来要撑起整个顾府,那小丫头可不合适做当家主母。
  此时看侄子明明想问,却又强忍着的样子,顾远也没有去挑破,有些事情不说那就是没有发生过。
  “你好好休息,我在前面的书房,明早再走。”顾远拍拍他的手,又扯了被子给他盖好,这才起身走了。
  顾庭之一动不动,哪怕屋里只有自己一人,他也保持着刚刚被盖好被子的姿式,久到浑身僵硬,他才浑身酸痛的回过神来。
  顾庭之闭上眼睛,是他回来晚了,才错过她,也是前世他对不起她,老天爷才这样惩罚他。
  认命了。
  是的,他认命了。
  前院,江义端了热茶进来,又拿了点心,“二爷,大公子没事了,你要不要回城里?明日给老夫人敬茶,若是老夫人知道二爷新婚之夜出来,心里一定很担心。”
  “无访。”顾远放下擦手的帕子,喝了口热茶,才拿起一块点心吃了起来,“府里那边怎么样?”
  “走的时候我问鲁一,鲁一说夫人已经歇下了。”江义也是头痛。
  新婚之夜,二爷不上心,怎么二姑娘也不上心。
  顾远眼里闪过笑意,他就知道小丫头不用他费心,能将自己照顾的很好,原本并没有打算明早赶回去给母亲敬茶,现在看来还是先回去,总不能第一次就让小丫头一个人面对。
  想到这,他便直接道,“明早提前一个时辰回城。”
  江义立马笑了,“属下这就去准备。”
  人出去了。
  顾远深知他又误会了,却懒得解释,想来日后误会的还很多,就让他误会下去吧,左右看他一个人误会的也很开心。
  天亮之前,顾远又一路奔波的回了府里,大步走到正房时,制止了请安的下人,“二夫人可醒了?”
  “已经醒了。”醉冬看到二爷从外面回来,面上不显,心下却很担心。
  心想姑娘得多没心没废,二爷不在她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