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病娇宠:黑萌嫡医-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戮殆尽,而他自己最后则是向大晋献降,带着李家军在漠北的兵布图和边防图,投进了大晋军队。
  
    消息传到京都,满城哗然。
  
    李家军以前在百姓们心中,威望极高,深受拥戴,一直被视作驻守漠北的擎天之柱。只要李家军不倒,漠北就永远不破。
  
    可现在李家祖孙三人战死赤门关,李家军连失主帅副帅,已经是群龙无首。就算镇西军已经赶到漠北,大晋军队也已经攻破最重要的漠北天险赤门关,进入大元国土内,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李长云的投降。李氏一族满门,尽是英勇忠义之将,谁也想不到李长云身为李庚之子,李家军副帅,竟会做出这种贪生怕死,投敌叛国的事情。
  
    消息传到安国公府,李氏第一个反应就是摔了手里的账册,往外面冲去。
  
    “我不相信!爹和朔风雁声不可能死!大哥更不会向大晋投降!我要亲自去漠北!”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宁霏也不能再去拦她。之前劝李氏,是因为她去了漠北的确没什么用,但现在已经不是有用没有用的问题。
  
    父亲和两个侄子战死在赤门关,连尸体都没有找到,兄长向大晋投降,现在正背着叛国投敌的罪名。李氏作为李家的女儿,要是还能在千里之外的京都安安稳稳地坐着,那才叫怪了。
  
    李氏不顾安国公府里丫鬟下人们的阻拦,飞快地收拾了东西,带上一批原先属于李家,在她出嫁时跟着她一起来到京都的护卫,立刻就要出发。
  
    宁霏也准备跟她一起去。漠北正在战乱之中,李氏这么急匆匆地前往,身边虽然带着那些护卫,但一旦遇上大晋军队的话,这些护卫相比之下微不足道。有她同行,至少多个照应,万一李氏受伤的话,就更需要她了。
  
    李氏不同意:“这是李家的事情,娘去就可以了,你一个女孩子家,弱不禁风的,连京都以外的地方都没怎么去过,去漠北那么危险恶劣的地方干什么?”
  
    宁霏摇头道:“娘是李家的人,我身上流的血至少也有一半算是李家的吧,外公、舅舅和表哥他们出事,跟我自然有关系。况且我也没那么弱不禁风,珠玑会骑射第一名,未必就比娘差。李家长年镇守漠北,流着李家血液的女儿,怎么能连漠北的土地都不敢踏上去?”
  
    李氏怔住,片刻后才扬起了眉,把手里的那条马鞭丢给宁霏。
  
    “说得不错,李家的后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不能一辈子娇养在深宅里面,见不得漠北的风沙。你也尽快收拾一下,东西不用多带,我们轻装出行,沿途再补上。”
  
    汉广堂那边,穆氏就算再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时也得到了李家出事的消息。
  
    穆氏派了钱妈妈来琴瑟居这边,本来是想把李氏叫到汉广堂去问问情况,结果钱妈妈到了这边,一眼就看见李氏和宁霏牵着马匹带着行李,正准备出安国公府。
  
    “夫人!六小姐!”钱妈妈大惊,叫了起来,“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漠北。”
  
    李氏因为跟穆氏闹僵,对这个在穆氏身边伺候的老妈子也十分不待见,冷冷地甩了两个字给她。
  
    反正该向府里交代的事情,她已经都交代给几位管事了,至于穆氏那边是个什么态度,她才不想管。
  
    “漠北?”钱妈妈惊叫得更加大声,“夫人去那种地方干什么?您是安国公夫人,怎么能自己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等等,您这是……您居然还要带着六小姐一起去?这就更不行了!……哎!夫人等等!老奴要先去禀告老夫人啊!”
  
    李氏被钱妈妈的大呼小叫吵得脑袋都疼,没有理会,直接绕过钱妈妈往门口走去。
  
    钱妈妈哪敢就这么放她走,连忙上前拦她:“……夫人!您不能去!”
  
    李氏以前在军中也是练过武的,哪里是一个老婆子能拦得住,随手一推,就把钱妈妈推得在地上重重摔了一个跟头。
  
    她连看都没看一眼,带着宁霏从正在惨叫哀嚎的钱妈妈身边大步走过,头也不回地走向安国公府的门口。
  
    但是两人正要出去的时候,在门口碰上了刚刚从早朝上回来的宁茂。
  
    宁茂看着母女两人一副要出门的样子呆住了:“你们这是……”
  
    “哎哟!老爷可算回来了!”
  
    钱妈妈停下了哀嚎,连滚带爬地扑到宁茂的身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嚷叫起来。
  
    “老爷,您快劝劝夫人啊!她要亲自带着六小姐去漠北!”
  
    宁茂今天上朝,朝上建兴帝和文武百官们议论的就是李家人的事情。
  
    李庚、李朔风和李雁声战死,李长云投敌,虽然只是消息刚刚传到了京都,但已经足够整个京都传得沸沸扬扬。
  
    远在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李家的这几位将领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还一个都没有找到,建兴帝暂时自然也无法确定要如何处置李家。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李家三代四个男丁,三个战死一个投敌,李氏一门算是彻底完了。现在最迫切的不是应该怎么对待李家,而是国境已经被攻破,局势一片紧急混乱的漠北那边该怎么办。
  
    早朝的后半部分,众人讨论的都是漠北的战事。但下朝之后,还是有不少朝臣用异样的眼光朝宁茂这边看过来。
  
    投敌叛国罪和谋反忤逆罪一样,都是大元最重的罪名之一,要是李长云最后真的被判了这个投敌叛国的罪名,无论他能不能被抓得回来,李氏的九族都得遭到株连。
  
    宁茂娶了李长云之妹,是李家的姻亲,到时候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宁茂满腹心事地从朝上回来,结果一到家,就又碰上了更加闹心的事情。
  
    宁茂还没来得及开口,汉广堂那边穆氏已经从门口赶过去禀报的门僮那里得知了李氏要去漠北的事情,顿时大怒,亲自赶了过来。
  
    “去漠北?李氏,你这是疯了不成?……你一个女人家,身为安国公夫人,顶着从二品诰命夫人的身份,给我安安分分待在安国公府里就是了,你抛头露面地一个人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成何体统!……漠北那边现在乱成什么样子,那些大晋士兵见了女人就糟蹋,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宁家还要不要脸面,要不要名声!”
  
    大元的女子虽然比前朝自由些,没有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程度,但传统观念毕竟根深蒂固,女人就该待在家中相夫教子,不能到外头去乱跑。尤其是像李氏这种嫁进高门世家的,身份高贵,更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就容易遭人诟病耻笑。
  
    女子平日里出门参加宴会,走亲访友,偶尔去京都郊外游玩一趟,上个香拜个庙。社会舆论能接受的所谓“出行”,就只在这些范围之内。
  
    至于像李氏这样,没有夫君和家中其他长辈的陪伴,只带着自己的女儿跟一队护卫,远走千里,去漠北那种地方的,就是严重的不守妇道了。
  
    要是太平盛世里的繁荣文明之地,那可能还好些,漠北现在正处在战乱之中,女人在那边更加危险。李氏这一去漠北的事要是传出去,宁府的背后还不得被全京都的人指指点点,脊梁骨都得给戳断。
  
    李氏冷笑:“你们宁家要不要脸面名声我不关心,我的家人在漠北那边出了事,我要是还能安安稳稳待在安国公府里面,我就不配为人之女,也不配为人之母。都给我让开!”
  
    穆氏暴跳如雷:“你这个大逆不道的逆妇!你今天要是能走出安国公府大门一步,我就不用当这个宁府的老夫人!来人啊!给我把大门守死了!谁也不准出去!”
  
    穆氏一声令下,一群家丁和侍卫立刻围了上来,严严实实地堵住了安国公府的门口。
  
    宁茂站在众侍卫的最前面,堵在门口处,一脸坚决:“夫人,你绝不能去!”
  
    这次他不能再站在李氏那边了。就连穆氏这个不把名声看得那么重的,尚且知道要是让李氏去了,宁府会被人议论成不知道什么样子,更何况是他自己。
  
    李氏一看门口被堵死,她已经不能直接冲出去,又有穆氏和宁茂的强硬命令在这里,想要出去的话,除非硬闯。
  
    她手下的那些护卫都是当年在战场上的腥风血雨里厮杀出来的,一个都能顶得上好几个安国公府里这些只会虚张声势的家丁,真动起手来的话,他们未必就赢不了。
  
    但她还是犹豫了。
  
    宁茂最不喜欢舞刀弄枪的女子,她在宁茂面前,一直都在尽力表现出他喜欢的温婉贤惠的女子形象。哪怕是她自己不动手,在他面前命令自己的护卫们跟安国公府的人打起来,这般粗野暴力的事情,她以前也是连想都不敢想。
  
    而且这里是安国公府大门口,一旦在这里打起群架,整条街都能看得到,不到一天时间就会传遍全京都。
  
    那她和安国公府之间的关系就会闹得一发不可收拾。京都没有任何一个高门望族,能容忍得了家里娶的媳妇,在自己家门口跟夫君和婆婆等人大打出手。
  
    这完全就是所谓的恶妇,是把夫家的脸面和尊严狠狠地摔在地上踩。哪怕这个媳妇再跋扈,娘家再势大,十有八九也是一纸休书扫地出门的结果。
172 抬平妻(一更)

  
    宁茂见李氏犹豫,立刻趁热打铁,走上前几步,放缓了语气。
  
    “夫人,我们不让你去漠北,是不希望你出事情。漠北那边现在太危险,遍地烽火狼烟,数十万军队都挡不住大晋军队的攻势,你只带着这一队护卫,万一遇上了大晋军队,怎么逃得出生天?而且还有霏姐儿,她才多大,你也要带着她到那种战乱之地去涉险吗?”
  
    李氏的语气也稍稍软下来。
  
    “霏姐儿我可以不带去,但不管多危险,我必须亲自去漠北一趟。要是你的父母兄弟也出了这种事情,你能安心坐在家里八风不动吗?”
  
    “你听听!”穆氏气得当即叫起来,“这逆妇说的这是什么话!诅咒老婆子我早点死是不是?”
  
    宁茂给了穆氏一个眼色,让她稍安勿躁。
  
    又对李氏道:“我知道夫人是为家人担心,你去漠北,其实就是为了寻找岳丈和两位侄儿的下落,还有内兄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也不用非得你亲自去,我会派我的一批下属去一趟漠北。漠北那边有一些当地郡守和军中将领,都是我有过交情的,我写几封信让他们带过去,让他们帮忙一起寻找,总会比夫人要快些。”
  
    说着立刻对还在门口的车夫吩咐道:“把马车掉个头,我等会儿再去一趟官衙。”
  
    李氏本来还想说话,宁茂拉住她道:“夫人别着急,我的那些人办事能力都不错,一定能帮夫人查得一清二楚。有任何进展,都会随时传信回来告知夫人。夫人暂时就先在家里等着,要是我派去的人实在什么也找不到,到时候夫人再想去漠北,我保证绝不阻拦夫人。”
  
    宁茂都好商好量地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氏要是再一路硬打出门去,那就变成了她不讲道理。
  
    只得勉强答应下来:“我只给你十天时间,十天后要是什么消息都没有,我还是会亲自去漠北。”
  
    宁茂连连答应着,让下人们送李氏和宁霏回去,自己则是亲自送穆氏回汉广堂。
  
    穆氏已经气得七窍生烟,两眼直翻白,再气下去恐怕就要不好了。
  
    回到汉广堂,在几个丫鬟婆子的伺候下好不容易才缓过一口气来,立刻就拍着桌子咆哮。
  
    “你现在还对那逆妇那么客气干什么!以前是她背后有李家撑腰,我还能姑且忍她,现在李家都倒了,她还这么不守妇道,嚣张跋扈,一点都不把你和你亲娘放在眼里!我看你就该一纸休书把她给休了,扫地出门,她爱滚哪儿滚哪儿去,去漠北被那些大晋士兵糟蹋了,也跟我们宁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宁茂被穆氏吼得脑袋都在嗡嗡响:“母亲,我们现在不能休她……”
  
    “为什么不能?她给公婆守过三年孝了?她嫁给你的时候前贫贱后富贵了?她李家的人都死光死绝,没娘家可回了?三不去她符合哪一条?”
  
    李家是一个不小的家族,在漠北统率李家军的只是其中一个分支,本家宗族还在南方。只不过双方早在李庚那一代就已经分家,各过各的,现在很少有往来。但即便如此,李氏还是不符合“有所取无所归”这一条。
  
    宁茂更加头疼:“儿子说不能休李氏,不是因为三不去的律例。母亲想想看,睿王娶前一位睿王妃南宫清,也是看中了南宫清背后的南宫家,但在南宫家失势之后,睿王并没有马上休了南宫清,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怕人说睿王凉薄势利,这边南宫家刚刚倒台,那边他立刻就抛弃了恩爱五年的发妻,这做法太过难看。现在我们安国公府也是同样的情况,要是我们这么做的话,脊梁骨还不得被人戳断?儿子以后在朝上为官,会被人怎么看待?”
  
    穆氏只是个浅薄愚鲁的内宅妇人,只知道看李氏不顺眼,恨不得李氏立刻滚蛋最好,哪懂得这其中这么多弯弯绕绕的利害关系。
  
    但听宁茂说得严重,也不敢再闹着要宁茂立刻休了李氏,只道:“那就再等一段时间,总之你一定非休了她不可!”
  
    宁茂连连答应着,穆氏想起来,又问道:“你该不会真要派什么人去漠北帮她找李家人吧?现在那个李长云可是背着投敌叛国的老大罪名,旁人忙着跟李家撇清关系都来不及,你还大张旗鼓地联系那么多人去找他们?”
  
    宁茂无奈地说:“母亲别急,儿子要是不那么说的话,李氏哪能安得下心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儿子不可能派人去漠北的,至于那些传回来的消息,让别人代写几封信装装样子给李氏就行了,反正她相信儿子,也看不出这信到底是不是从漠北来的。”
  
    穆氏这才放了心。
  
    李氏没有去漠北,在安国公府忧心如焚地等了八九天,尽管没有旅途奔波之苦,但也是天天吃不好睡不着。
  
    这里到漠北千里之遥,就算是以最快的加急速度,一天走个两三百里,也得三五天才能到漠北。再飞鸽传书回来又得至少两天。她只给了宁茂十天时间等消息,其实应该算是很短的了。
  
    但在第九天的时候,宁茂就拿着一封信来找她,脸色很不好看。
  
    “夫人,漠北那边有消息传回来了,你……还是自己看吧。”
  
    李氏一看宁茂的脸色,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一颗心脏砰砰乱跳,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那张卷起来的小纸条,展开只看了一眼,就觉得犹如一个巨大的晴天霹雳轰然砸在了她的头顶上。
  
    纸条上面只有很简短的几句话。李庚和李朔风李雁声三人的尸体已被找到,李长云在投降进大晋军队之后,也已被杀,尸首都被挂了出来示众。
  
    李氏身子一软,整个人倒了下去。
  
    原先李家巨变的消息传到京都的时候,她还抱着一线希望,李庚三人只是失踪而已,在乱军之中他们也许还能活得下来,李长云投敌的事情也有可能是误会。
  
    但现在他们的尸体全都找到了,那就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了。
  
    “夫人!”
  
    宁茂连忙扶住李氏,叫府医丁大夫过来。
  
    丁大夫给李氏看过之后,说她只是一时悲痛过度,气血攻心,所以才会晕厥过去,没有什么大碍,开了个方子就罢了。
  
    李氏醒来之后,一句话不说,也不流一滴眼泪,只是靠在床上一动不动地发呆,那样子像是已经没有了一点生气。
  
    宁茂安慰开解了她几句,那边穆氏就派钱妈妈过来,催着叫他过去,宁茂只得先放下李氏,去了汉广堂。
  
    穆氏的确是有事情找宁茂的。
  
    在大元,嫡子一般是在满十岁之后,就有承袭父辈爵位的资格。也就是说诸王公侯的嫡出儿子,十岁就可以请封为世子了。
  
    过两个月就是宁浩的十岁生日,但宁浩是庶出儿子,按照大元律例,除非父辈失去生育能力而又没有留下任何嫡子,庶子才能承袭世子之位,否则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前几天邱姨娘听说李家败落的事情,又想到自己的儿子已经将满十岁,心里便起了这个主意。打了两天算盘,终于来汉广堂找穆氏,在穆氏面前好好哭求了一番,要穆氏把她立为平妻,这样她的儿子宁浩就是嫡子,有资格被封为世子了。
  
    李氏被休弃是迟早的事情,她不能白白等着,让宁茂再去娶下一个正室,生出其他的儿子来,必须尽快争取到自己的身份地位。
  
    安国公府的两个孙子都是身份低微的庶子,穆氏本来就很不痛快,她一向把宁浩和刚出生的小孙子疼爱得跟心肝宝贝眼珠子一样,邱姨娘这一番话正合她的心意。
  
    既然不能改变他们是从哪个母亲肚子里爬出来的,那改变他们母亲的身份不就行了。
  
    李氏那个逆妇凶悍善妒,以前她得势的时候,能让宁茂纳妾就是她最大的容忍限度,要是提出给宁茂抬个平妻的话,她能把安国公府的屋顶都掀翻了去。现在好了,李家完蛋了,李氏没了靠山,再善妒也闹不起来,还怕她干什么。
  
    所以穆氏把宁茂叫了过来,要他把邱姨娘抬为平妻。
  
    “你看安国公府就只有邱姨娘生了两个儿子,李氏除了一个丫头片子以外连个蛋都没下,论功劳邱姨娘可是比她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完全有资格被封为平妻。浩儿和虎哥儿是你现在仅有的儿子,你难道忍心他们一辈子都是低人一等的庶子?”
  
    宁茂有些犹豫。大元不是没有抬平妻的做法,但非常少见,因为自古以来妻是妻妾是妾,泾渭分明,抬平妻是为了让妾享受到妻的待遇,对于原本的正室是最大的不公和不敬,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宠妾灭妻的行为,因此一直受到诟病。
  
    虽然他的正室没有儿子,而妾侍却生了两个儿子,抬平妻多少能容易理解一些,但对于一向重视名声形象的他来说,这仍然不是一下子就能答应的事情。
  
    “这个……儿子现在年纪还不大,也不是这辈子只有浩哥儿虎哥儿两个,今后还会有儿子的……”
  
    穆氏听他的意思是没了李氏之后,他还会再娶下一任正室夫人,再生儿子,顿时就不答应了。
  
    “邱姨娘有什么不好的?她伺候了我跟你十几年,恭谨孝顺,贤良淑德,还生了两个乖巧可爱的儿子,比李氏那个逆妇强上百倍,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反正你也说过段时间就会休了李氏,等李氏滚出去之后,就直接把邱姨娘扶为正室夫人,浩哥儿和虎哥儿都是嫡子,这不是正好?”
  
    穆氏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邱姨娘是她的亲戚,从小知根知底,又惯会做小伏低地讨好她,把她伺候得妥妥帖帖的。她在邱姨娘面前最能摆老夫人的威风,所以对邱姨娘也最为满意,已经不想换人了。
  
    都说媳妇儿熬成婆就该享福了,但她这么多年来在李氏那里尽受憋屈气,就算是李氏刚当新妇的时候,也是连立规矩都没怎么给李氏立过。要是宁茂再从外面娶一个新的正室夫人进来,跟李氏以前一样家大势大,不好欺负,那她还怎么享这婆婆福?
  
    穆氏越说越觉得自己的想法再明智不过,竖起眉毛,语气斩钉截铁。
  
    “就这么定了!先把邱姨娘抬为平妻,给浩儿请封世子,等休了李氏之后,就把邱姨娘扶正!你先前说暂时不能休李氏,我都让步了,现在这一条要是再不答应,绝对不行!”
173 幡然醒悟

  
    宁茂又是一阵头疼。
  
    他再娶正室夫人,本来是不可能随便娶一个的,总得家世背景跟李氏差不多,双方联姻能给他带来助益才行。
  
    但是穆氏目光短浅,只贪图享受眼下一时的婆婆威风,根本考虑不到这么长远的地方。他要是跟穆氏解释这个,穆氏肯定听不进去,还得骂他不孝,宁愿让母亲被媳妇作践。
  
    孝字大过天,穆氏要是坚决让他扶正邱姨娘的话,他还实在是不能不听。否则要是穆氏不依不饶地一闹起来,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罢了,他现在的官职已经到了从二品尚书右仆射,再想往上的话,靠姻亲关系也是不大可能的,顶多是能帮助他稳固他现在的位置。而且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穆氏非逼着他扶正邱姨娘,就先扶正算了,要是以后碰上合适的联姻对象,到时候再说。
  
    “好了好了。”宁茂无可奈何地说,“我答应母亲就是。明天就先去官衙登记,把邱姨娘扶为平妻。”
  
    穆氏这才满意。
  
    ……
  
    李氏那边,对于宁茂的离开,她连一点反应都没有,眼神凝滞地直直望着前方,目光一动都不动。无论别人对她说什么,她都像是根本听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