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威武不能娶-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揪着心呢。
  等看到被纪致诚扶下马车的徐令意,魏氏一双眼睛都瞪直了,想立刻从女儿的脸上看出这几天的每一瞬间的端倪。
  可她看不清晰,眼前跟蒙着雾似的,能控制住眼泪,已经不容易了。
  一行人去仙鹤堂拜见徐老太爷与闵老太太。
  两位老人端坐着,虽然闵老太太对魏氏大好日子里要掉眼泪很不满意,但当着新孙女婿的面,她不会发作魏氏,只清了清嗓子提醒。
  魏氏亦晓得落泪不好,收敛了心神,等纪致诚与徐令意一道磕头见礼。
  杨氏也是欢欢喜喜的,得纪家这样的姻亲,岂会不喜?
  哪怕娘家老母亲的那番划清界限的话给她蒙了一层阴影,但徐家得了如此亲家,以徐砚的能耐,哪怕有一时之起伏,也绝不会一蹶不振。
  魏氏搂着徐令意说悄悄话去了。
  待确定女儿一切安好之后,魏氏总算松了一口气,与她交代起来:“两家要见的亲戚都见得差不多了。
  你大伯父不在京里,不晓得过年时会不会回京来,你外祖家路远,姑爷要念书,就不去了。
  只西林胡同那儿,你与云锦交好,你带着姑爷一道叫你姑母见见。
  我打听过日子了,后日是云锦她大伯娘生辰,府里人肯定齐全,去认了亲,也贺一贺。”
  徐令意应了,复又低声问魏氏:“杨家那儿又没有来人?”
  魏氏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我估摸着大嫂都没有给她娘家送帖子。”
  她们之前就猜测过,杨氏是与杨家闹翻脸了,却是没有想到,会翻脸得这般彻底。
  按说即便杨氏不回杨家去走动,但徐令意出嫁也好,回门也罢,杨昔豫作为在徐家生活了好几年的表兄,总该露面才是。
  退一步说,便是不来,礼数上的东西还是要有的。
  毕竟,杨昔豫是成亲搬回的杨家,和被闵老太太“赶”出去的顾云锦,是不一样的。
  “到底是她娘家人,好坏也不去说她了。”魏氏摇头,叹了一口气。
  虽然,她们妯娌间也有矛盾摩擦,对杨家人,魏氏亦有不喜不满,但杨氏对娘家那么掏心掏肺,最后却是这么一个结果,同样是出嫁女,魏氏心里也戚戚然。


第363章 小媳妇与大姑娘
  出嫁女与娘家之间的那点儿事,让魏氏来说,她都能说上三天三夜不重复不歇嘴的。
  魏家只是商贾,只从这一点看,魏氏无疑成了那只飞出来的“金凤凰”,上下都盼着她拉扯一把。
  可徐家真正的官场前途全压在徐砚身上,与徐驰、魏氏并无关系,魏氏能使得上什么劲儿?
  借了杨昔豫的光,把魏游接到京城读书生活,已经是魏氏能做到的极限了。
  可娘家就真能满足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
  魏氏不止魏游一个侄儿,她扶了一个,其他的兄弟嫂子亦都眼巴巴看着,想要把好处落到自己孩子头上。
  便是得了好处的魏游的父母,也与魏氏爹娘一道,指望着魏氏给魏游结一门好亲,铺一条阳关大道。
  亏得魏游是个拎得清的,知道进退、懂得感恩,要不然,魏氏更怄。
  正因为尝过娘家上下眼巴巴盯着的滋味,魏氏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像自个儿父母一般,给嫁出去的女儿那么大的压力。
  徐令意婆家再风光、再好,他们也不能扒上去不放。
  徐家其他人的前程?
  自个儿挣去!
  反正,徐砚的官途还很顺畅,杨氏又是个要脸要皮的,自认高魏氏一截,断不会把徐令峥和徐令婕的将来摊到徐令意身上。
  魏氏除了女儿,就只有徐令澜一个儿子。
  只要她这个当娘的还有一口气,她绝不许徐令澜将来昏头转向。
  魏氏目光温柔,与徐令意道:“你已经是他家媳妇了,往后就只管自己好好过,咱们同在京里,你想我们了,逢年过节都能回来,平日里还是以纪家为重。
  纪家看重姑爷的功课,月考成绩好了,老大人脸上有光,你多嘱咐姑爷念书,不要你一进门,他成绩就往下落,那……”
  这些内容,魏氏絮絮叨叨的,其实也说过好几遍了。
  徐令意明白母亲就是担心她,没有觉得烦闷,认真听她说完。
  等前头开了席,这才扶着魏氏一道过去。
  回门宴,一切都很顺利。
  魏游与徐家兄弟的酒量都普通,纪致诚也一样,便各自客气地对饮了几盏,吃菜去了。
  夏天日头长,但魏氏顾念纪家,早早便催徐令意回去,不管怎么说,中元节肯定能见着面,算起来也就半个月的工夫,没有那么难捱。
  等徐令意回了尚书府,与纪致诚商议之后,给西林胡同递了帖子。
  单氏生辰这日,顾家没有请外客,连单氏的几个友人都没有请,只家里人坐下来吃顿饭,热闹热闹。
  徐令意夫妇要来,单氏自是欢迎的,但她最盼着的还是顾云思和傅敏峥。
  顾云锦也在等顾云思,有些日子没有见,她还怪想念的。
  顾云思看起来气色不错,精神奕奕的,拉着顾云锦就道:“伤势如何?敏芝回来告诉我的时候,可把我吓了一跳。”
  “傅家姐姐那日也在,就知道我这只是伤口看着唬人,养起来并不艰难的,”顾云锦笑道,“再说了,你自小练功时难不成没受过伤?”
  顾云思点了点顾云锦的额头。
  练功受伤,与空手拦鞭子,怎么能一样?
  顾云锦又道:“段四姑娘也去太师府了吧?”
  “来了的,”顾云思哼了声,“客客气气地赔礼,我们还能如何?真揪着不放,便成了我们的过错了。我与你说,下回遇上段保珊,你别理会她,她就不是个好的!”
  顾云锦顺着问道:“你怎么知道她好与不好?”
  顾云思一怔,复又撇嘴:“我虽不知,但敏芝知道,能让好脾气的敏芝提起她就摇头,段保珊也是有本事的。”
  傅敏芝的脾气,在一众贵女之中,算是极好的了。
  她在江南生活了很多年,性子里添了江南姑娘们的温婉,她喜好的,她会直白表达,她不喜的,却会留出余地,轻易不点透。
  傅敏芝回京后与段保珊似也没有打过什么交道,能叫她都清楚表示出不喜,可见段保珊的行事,在童年的傅敏芝心里,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两人正说着话,徐令意和纪致诚也到了。
  徐令意自是少不得关心顾云锦的伤情,晓得她一切无恙后,才松了一口气。
  领着徐令意夫妇认亲之后,顾云锦陪着徐氏说了会子话。
  徐氏只与闵老太太不合,与徐砚、徐驰两个弟弟不亲,但对侄儿、侄女都是一视同仁的,这几年下来,她对徐令意最是喜欢。
  眼看徐令意美满,徐氏欢喜之余,亦十分感慨。
  去年夏天时,魏氏带徐令意去相看,回城路上避到了珍珠巷,还与她说道了一番结亲不易,一年后,那个在路上跟着徐令意跑的少年就成了魏氏的乘龙快婿,这人生的际遇当真说不准。
  她家云锦不也是一样吗?
  那时杨昔豫三天两头来北三胡同,最后桥归桥路归路,小公爷那样的姑爷,谁还能挑出个不好来?
  等顾云锦陪着徐氏到前头花厅,只瞧见顾云思与徐令意凑在一块咬耳朵,傅敏峥与纪致诚都不在,大抵与顾云宴兄弟一道说话去了。
  徐氏自去找单氏,让顾云锦寻姐妹们去。
  顾云锦笑盈盈到了两个姐姐们跟前,就被顾云思拦了。
  几分嫌弃、几分打趣,顾云思逗她道:“我们说悄悄话,你掺合什么呢?不许你听。”
  顾云锦怔了怔,反问道:“你们在说什么,我怎么就听不得了?”
  顾云思笑得越发开心了:“已婚小媳妇们的话题,你这个大姑娘就只能靠边了,什么时候你与小公爷完婚,什么时候许你参与进来。”
  顾云锦哪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答案,当即就懵了。
  徐令意笑弯了眼。
  顾云思的声音不轻不重的,花厅就怎么大,单氏那儿也听见了,一屋子人都跟着笑起来。
  单氏一面笑,一面替顾云锦“求情”,道:“你俩就带上她吧,我们都在跟宁国公府挑日子了,都不用半年,她也是小媳妇,当姐姐的给她指指路,让她晓得小媳妇们都是怎么过日子的。”
  话音一落,又是一通笑。
  顾云锦不怕这些善意笑声,在顾云思身边直直走下,挑眉道:“谁还当不成小媳妇了?”


第364章 细小趣事
  自个儿的娘家,顾云思自在惯了,险些笑得直不起腰来。
  徐令意略矜持些,但也笑个不停,好不容易缓过气来,便问:“日子挑得如何了?”
  顾云锦答道:“送来了三个日子。”
  如上一次在清平园里,安阳长公主说过的那样,所有的日子都是礼部和燕清真人选出来的。
  宁国公府里挑挑拣拣的,最后定了三个,写在帖子上送来给顾府决定。
  这里头有些讲究,还要避开顾云锦的小日子。
  偏顾云锦的小日子,疼倒是不疼,就是毫无规律。
  按说该请大夫调理一番的,但顾云锦丝毫不痛,小日子里也生龙活虎的,再者,刚开始的头半年,时间不准也不是什么大状况,彼时问过乌太医一句,只说岁数增长了自然而然就规律了。
  那之后,府里大小事情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徐氏和单氏,哪个都忘了这一茬。
  等拿着帖子一看,再问了顾云锦一回,这才双双傻了眼,赶紧让乌太医诊脉写方子。
  乌太医亦是哭笑不得,依他之见,顾云锦的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再过半年一年的,估计就差不多了。
  不过,婚期要提前约定,不能因此而耽搁,乌太医便给留了药方,又去了一趟宁国公府,仔细与长公主解释了一番。
  葵水,有人来得早,有人来得迟,十五岁的小姑娘,日子不稳定也不是什么大事,确定身子无碍,长公主便放心了,只说挑个顺眼的婚期便好。
  十月初七、十月二十九,十一月十六。
  顾云锦自个儿看上的自是最迟的那一个。
  倒不是有心要让蒋慕渊等着,而是她要等顾云齐回京。
  兄妹两人之前就说好了,顾云锦这一次很是希望顾云齐能看她出阁。
  “哥哥说了何时能回来吗?”顾云思问道。
  顾云锦摇头:“前回送家书回来时,还未有准数。”
  “别不是你最终定了十一月,哥哥还是赶不上……”顾云思叹道。
  她并非不理解顾云锦的心情,一生一回的大日子,谁不希望亲人们都聚在身边?
  可人生不可能事事圆满,有些事情,强求过了,最后空落落的反而是自己。
  一如她,她从京里出嫁,祖母、父亲就无法送她出门了。
  顾云思不希望顾云锦执念太深,最后反而坏了心情,半宽慰半打趣,道:“若赶不上,你到时候罚哥哥三杯酒呗。”
  顾云锦何尝听不出顾云思的安抚之意?
  当即她心下一暖,歪着头,故意逗趣道:“赶不上,我就不嫁了。”
  这话一听就是嘴上的胡言乱语,顾云思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挥手道:“那你就不是小媳妇了,赶紧让开,别耽搁了我和令意说话。”
  徐令意亦摆出了一副嫌弃神色来。
  三人互相看了看,又笑作一团了。
  顾云锦笑眼弯弯,靠在顾云思身上:“哎?你们刚才到底在说什么?”
  顾云思笑着看了徐令意一眼,答道:“在说平日相处。”
  一听这事儿,顾云锦一下子兴致十足,凑上去看徐令意:“才嫁了几天,哪有那么多的平日?对了,你们一道念书吗?你把他的香料换了吗?”
  顾云思不知道“换香料”的由来,亦是十分好奇。
  徐令意的脸刹那间就红了,嗔了顾云锦一眼:“换了,我换了四五种,我高兴熏哪种就熏哪种!”
  这当然就是说说而已的。
  成亲这几日,纪致诚没有去国子监,留在府里陪徐令意适应新的生活。
  整日里对着,看似时间极长,但对要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夫妻而言,其实很短暂,还不足以让徐令意把真的有心思有工夫去琢磨香料。
  可这几天,又是丰富多彩的,真要厚着脸皮细细说起来,徐令意能说道一下午的。
  而新夫妻间的那些细小趣事,徐令意面对魏氏不好意思开口,与年纪相仿的顾云思、顾云锦,反倒更能说道几句。
  当然,这几句也都是挑着说的。
  徐令意出阁那日很热,厚重的嫁衣,沉甸甸的凤冠,闷人的花轿,等她从青柳胡同一路颠到了尚书府外,整个人都跟水里捞起来了似的。
  后续议程一项接着一项,没有时间给徐令意整理,亏得有盖头遮住,倒也还好。
  直到进了新房,喜娘催着纪致诚挑盖头时,徐令意的心里一下子就慌了。
  两人固然见过,对彼此的容貌都不陌生,但新婚这日是不同的,新娘子盛装打扮,希望新郎官在盖头下看到的是一张能记得一辈子的动人模样,可若是掀开来是张叫汗水弄花了的脸……
  徐令意还在忐忑,盖头突然间就被挑起来了。
  四目相对,徐令意半懵半怔,反倒是纪致诚很是坦然,笑容里写满了欢喜。
  纪致诚用指腹轻轻蹭了蹭徐令意的鼻尖,扭头与屋里观礼的女眷们道:“我就说六月里成亲太折腾人了,我都是一手的汗,别说新娘子了,鼻尖都是汗水。”
  话音一落,观礼的都笑了。
  纪致茗探头探脑地来拆台:“我们都知道新娘子辛苦,祖父还说干脆定秋天,是你自个儿等不及,这会儿就别怪天热了。”
  女眷们笑得越发欢了。
  爽快的笑声与打量的目光都是善意,让徐令意的忐忑荡然无存,整个人都放松了。
  等大伙儿出去吃酒,徐令意坐在梳妆台前去了凤冠,看着镜中人的样子,她不由也弯起唇笑了。
  妆容是没有早上时整洁精致,但一身大红嫁衣映衬下,还是挺好看的。
  “你若是十一月,倒能去了这烦恼。”徐令意笑着与顾云锦道。
  虽然是婚礼时很小的一个片段,但是听得人心里暖呼呼的。
  新嫁娘过得到底如何,从她的眉梢眼角、遣词用句里都能看出端倪来,只听徐令意说这一段,就晓得她过得极好。
  顾云锦与顾云思自是为她高兴,也就没有再去问“一道念书”的事儿了。
  当然,就算她们再问,徐令意也不会说的,她没有那份厚脸皮。


第365章 示意图
  年节里,陪徐令意去见纪致诚时,顾云锦曾在拐角处断断续续听见这位表姐夫与徐令意说话,稍稍知道些对方的性情。
  而对于傅敏峥,顾云锦则陌生得多。
  哪怕是在顾云思回门时见过,对顾云锦而言,傅敏峥还是傅敏芝口中那个话少又清冷的形象。
  虽然他给顾云思画过好几副江南美景,但这两人相处起来到底是什么模样,顾云锦还是猜不到。
  “话少,会不会闷?”顾云锦问道。
  顾云思略一怔神,复又抿着唇笑了:“谁说他话少的?我是不觉得。”
  见顾云锦不解,顾云思解释了一句:“只要有心,总会有话说的。”
  徐令意闻言,认真品了品,颔首认同。
  顾云锦亦思索着……
  可不就是那样的嘛。
  想要对一个人好,想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再不善言辞的人,都会寻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即便不是侃侃而谈,也能用眼神、用神态、用生活里细小的一举一动,来温暖对方的心。
  而心不在一处的两个人,就算他们各个都是嘴巧之人,也只会落到“说不拢”的结果。
  能得一个彼此之间愿意说、愿意听的人,是一种幸运。
  中午开宴,单氏兴致极高,笑哈哈地饮了几盏酒。
  纪致诚的酒量很一般,又隔了一层,顾云宴与顾云熙两人也就没有一味劝酒,让他随性便好,只多劝了傅敏峥几杯。
  傅敏峥的酒量比纪致诚好一些,但与顾家兄弟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顾云思留心着那一桌的动静,眼看着差不多了,转头与顾云宴笑道:“把他们两个喝趴下了,你们也尽兴不得,还是留着劲儿等着年底灌新姑爷吧。”
  新姑爷指的自然是蒋慕渊。
  顾云熙与蒋慕渊吃过酒,一听这话就笑了:“不晓得你哥哥我欺软怕硬吗?新姑爷是个硬骨头,我们未必啃得动。”
  厚颜是厚颜,逗趣也是逗趣,一句话把所有人都说笑了。
  单氏指着儿子啼笑皆非,抚掌与顾云宴道:“他一个劲儿地说胡说,你赶紧拿酒堵了他的嘴!”
  顾家里头热闹非凡,而言辞中提及的新姑爷,此刻正皱着眉头、一脸凝重。
  两湖重建,算是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空缺出来的大小官职,陆陆续续有新任官员补上,这些新官员举家携口而来,一抵达就投入了工作之中。
  前一任都是被肃清的,因而也没有做过交接,新官员到任,比两眼一抹黑好不了多少,哪怕做事用心,真要理顺上下所有事,还是破费工夫的。
  有蒋慕渊坐镇,徐砚领着工部的人手依照定下的方针行事,一时之间,倒也没有哪个不懂水利的新官要点三把火,各处也算配合。
  调来的人员之中,有几个是对水利、农产有些心得的,提出来些不错的点子,大伙儿探讨进行。
  眼下进展顺畅,若一切安稳,徐砚等人年内也可以回京了。
  而蒋慕渊,能比他们更早离开两湖。
  按说这样的状况,蒋慕渊该高兴才是,可偏偏,他面色不虞,嘴唇紧紧抿成了一条线。
  惊雨一个劲儿给寒雷打眼色,他们爷起先还好好的,接了听风的信,突然就冷了脸了,也不知道那小子在信上到底写了些什么。
  寒雷亦是莫名,他站在蒋慕渊身后侧,能瞥见信纸,可上头具体字迹,却是分辨不清。
  听风写了好几张纸,随着蒋慕渊往后翻了一张,寒雷看到了一副画。
  不是钱举人前回画过的人像,倒像是……
  像是一只猪蹄子……
  寒雷琢磨听风为何要画蹄子,知道内容的蒋慕渊是真的没眼看了。
  顾云锦受伤,蒋慕渊不满段保珍行事,但听风的“伤情示意图”让他气笑了,他怎么从来不知道,自个儿身边亲随的画功差到了这个地步?
  掌心破口、胳膊红肿,虽然没有伤到筋骨,但肯定是吃了苦头的。
  这些状况,听风在图上表达得很清楚,一一做了标注,就是画得实在伤眼睛。
  离京前,蒋慕渊才认真看过顾云锦的掌心,在袖口的掩护下,抚过她的手臂。
  明明细腻如凝脂,手腕细巧,他一手扣住还盈余许多,而那五指纤长,却都被听风画得又粗又壮。
  若蒋慕渊知道寒雷错看成什么了,还真不晓得该怪寒雷眼拙、还是怪听风画技太差。
  被这幅“糟心”的画一搅合,心里的担忧也散了些。
  心疼固然是心疼的,偏他又不在京中,不能亲自探望,等他回京之后,顾云锦的伤大抵都好全乎了,连印子都不会留下,如此状况下,晓得她伤得不厉害,也算是吃了定心丸。
  至于在清平园里横冲直撞又大胆伤人的段保珍……
  从前,蒋慕渊就不喜段保珍为人。
  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段保珍作为圣上塞到孙恪身边的眼线、棋子,就该清楚,她绝不可能再获得孙恪的信任与关心。
  孙恪又不是个蠢的,怎么会傻乎乎地去与段保珍交心?自是维持着面子上的平和,底下疏远且防备。
  可段保珍的想法与众不同,她什么都想要。
  孙恪曾说过,段保珍这人听风就是雨,被身边的人手怂恿得团团转。
  那这一次,她一股脑儿冲进清平园,是不是也有人在一旁煽风点火呢?
  听风在信上说,成国公夫人带着她跪到慈心宫去了,想来,这信送抵两湖的这些日子里,皇太后已经罚过了。
  就是不知道,罚得轻还是重。
  若是罚得轻了,还真是让人不爽快。
  指不定,还是让顾云锦自己动手打回去,还出气些。
  当然,要等顾云锦的手伤好了才是。
  入夜之后,惊雨和寒雷才晓得信上的内容。
  惊雨看到了听风那一言难尽的画作,偏过头暗暗叹了口气,他很想知道,听风到底是吃了什么雄心豹子胆了,才能把这么一副画装进信封里。
  寒雷摸了摸鼻尖,略有些庆幸,亏得他瞥见了却没有说,否则……


第366章 让他自己挑
  七月初,符佩清进宫去给皇太后磕头。
  此番进京,原是符广致进京述职,再与叶老夫人贺寿,等调任的文书一下,就该启程的。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有如此之变化,合八字、放小定,以至于符家在京城多耽搁了不少时日。
  前日,吏部的文书总算下来了,符广致依旧为凤阳府的知府,没有升、没有降,丝毫没有变化。
  这一结果,符广致十分平和。
  一来,他对凤阳府很有感情,这几年间在推行的事务还有不少在进程之中,若他调离,新来的官员未必与他想法一致,许会做出改变,那之前的投入就白费了。
  二来,他成了皇家姻亲,比起一步冲天,他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