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威武不能娶-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难行,流寇也多,磕磕碰碰的,北边也有消息传回来,家里人都没了,不止北地,北境数座城池陷落,裕门关倒是撑住了。
  听几个逃出来的人讲,北地的确是从内里被开的城门,很多人都说是我们自家人开的,但真相到底如何,没有人知道了。”
  那些百姓,话里话外都不恨,哪怕家破人亡,哪怕真的是顾家人开的城门,他们恨的也是朝廷。
  逼得太紧了,就算不通敌,北境也活不了了……
  甚至有七老八十的北境老妇,哭着与顾云思讲,从她出生前,顾家就守着北境了,那么多年的苦劳功劳,却被逼到这个份上,为什么只是开城门?
  不如反了,不如反了!
  在他们的形容中,北境已不是旧日模样,顾云思屏着一口气,撑到了裕门关,就再也撑不住了。
  满目疮痍的故土,是她看到的最后的景象。
  顾云锦的眼眶通红,哽咽着道:“顺德三十四年,二伯父、三伯父一路打到了北狄大帐,安苏汗死了,他几个儿子争个没完,内部都没有争出个结果,他们哪有能力在四年后就南下……”
  顾云思重重咬了咬唇,留下一条血印子:“我彼时也不懂,现在懂了。”
  顾云锦一怔,复又瞪大了眼睛:“三殿下?肃王?”
  “应当是,”顾云思颤声道,“当时,他那般处境,想从内部起势太难了,唯有靠外头。
  他监国数年,知道北狄状况,他的门客不能替他与新帝抗衡,但扶植安苏汗的一个儿子还是可以的。
  若非有人、有银子的支持,就顺德三十四年的大胜,北狄怎么能在短短时间内就缓过气来?
  可肃王动手也早,只两年不到,北狄部落重新一统,没有休养生息就直接南下,他们占领了北地,又打了几座城池,却无力突破裕门关,更无法直冲京师。
  狄人被拦在了关外,可整个留在北地的顾家,无人生还。


第717章 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无人生还。
  这四个字,震得顾云锦说不出话来。
  将军府、族中那么多人,除了顾云齐夫妇和两个孩子,除了顾云思,一个都没有活下来。
  这么说也不对。
  顾云思终是没有能够熬下去,她倒在了裕门关下。
  顾家背负着通敌罪名,本就一直被打压的顾云齐的结局可想而知,吴氏和两个孩子回了吴家,若想好好活命,也只有隐姓埋名。
  都是她们的血亲啊,哪怕是前世,这样的结果还是叫人剐心剐肺的痛。
  顾云锦想到了这一世的北地,残垣断壁,她挖出了田老太太、顾云妙等人的遗体,把老太太他们暂时葬在裕门关,那长长的送葬队伍,漫天的白纸,历历在目……
  那么前世呢?
  可有人替他们收殓?
  与前世结局相比,今生这般惨状,似乎还算好的。
  起码,活下来的人多了。
  哥儿姐儿们都在。
  顾云锦压住了嗓子眼的哭意,问道:“这就是三姐姐要让长房进京的缘由?”
  顾云思沉沉点了点头:“我醒来后拒了贾家,我们爷从前待我恩重,我当真喜欢他,既要嫁人,那就嫁给他。
  可我也不知道前世通敌背后到底还有什么,我试探了祖母、母亲,偷听了父母的交谈,才知道你们四房当年进京,是猜忌府里有人通敌。
  只是,那个人是谁,前世今生,我都不清楚,我只能想到这么一个法子,走一步算一步。”
  顾云思要嫁入京城,就算傅家敦厚,不会像贾家那般行事,但北地和京城的距离是实实在在的。
  做了京中媳妇,顾云思再想插手娘家的事儿,就太难了。
  她能做到的就是让长房先行进京。
  离破城还有小二十年,丰哥儿他们在京中长大,顾云思还有时间去谋划将来的事儿,不让他们全损在北地。
  哪怕最后不能阻拦狄人南下,在孙禛追究京中的顾家子弟之前,她就算哭求单氏也要送几个晚辈走。
  改名换姓、归于山林。
  活一个是一个,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况且,还有你呢,”顾云思抬手抚着顾云锦的脸庞,道,“我哪能再让你嫁去杨家?”
  杨昔豫绝不是良配,杨家也不是善茬,虽然在前世,顾云思与顾云锦算不上亲近,但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字,尤其是她经历过家破人亡,身上流着同样的顾家血,顾云思自是能救一个就是一个。
  举目无亲的痛苦,品味过才知道那透彻骨髓的冷。
  自家那么漂亮的妹妹,嫁给谁不行?做什么要去杨家寻死?
  况且,并非没有良配。
  蒋慕渊从前待四房如何,她听说过不少,也猜测过其中因由,大抵就是“恨不相逢未嫁时”,蒋慕渊迟了一步了。
  只是,顾云思刚醒来的时候,恰恰卡在她与贾家议亲时,她当即把婚给拒了。
  长辈是顺了顾云思的心,但她彼时自己都前路未明,张嘴就要管四房妹妹的亲事,这委实不合适,也会叫田老太太与单氏有想法,便只能压在心里,等自家定下了,才有脸开口。
  与傅家说亲,顾云思办得马不停蹄,也亏得北地民风豁达,将门不讲究那些,姑娘家这般行事才没有惹来单氏的唠叨。
  顾云思一办妥自己的事儿,就请单氏在家书里千叮咛万嘱咐,让徐氏不要早早把顾云锦许了人,甚至搬出了“田老太太也在琢磨”这样的由头,就怕长房进京迟了,顾云锦已经叫杨家糊弄去了。
  顾云思冲顾云锦笑了笑,既是说开了,有些话她也能说得很直白。
  “我当时想,万一真的迟了,我就三五不时去看你、哄你,杨家这几年还在低谷,我是太师府的媳妇,他们会欢迎我的,”顾云思道,“我就三天两头与你说杨昔豫不好,拆都要早早把你那婚事都拆了,和离归家,家里不多你一双筷子,总好过被他们害的红颜薄命。”
  这话让顾云锦又是想哭又是想笑。
  俗话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她三姐姐是真的豁出去了。
  顾云思看顾云锦的表情,也跟着笑出了声:“好在,你拒了杨家,我真是松了一口气,当时是不知道缘由,但能有这样的变化,我高兴极了。”
  类似的心路,顾云锦也有。
  与前世截然不同的发展,让她意识到不幸是可以改变的,一桩桩的小事汇聚在一起,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这足以让人雀跃。
  顾云思继续道:“你认识了小公爷,与他交好,我就知道我前世没有猜过,他早早就心悦于你,只可惜你彼时已经说亲。
  小公爷前世走得也早,可我们顾家结局就不好,哪怕是出嫁女,一样躲不掉,也就别提谁连累谁、谁祸害谁了,想法子一块活下去才是正途。
  只我一人,想扭转上一辈子的结局,委实太难了。
  小公爷能入御书房,能与朝臣打交道,不管最后如何,在这几年里,他明面上深受圣上信任,身份也足够高。
  我一年一年与你说防备之事,你继而转告小公爷,我有十四五年的时间,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多少会有些用处,起码不会毫无准备。
  只是没有想到,我还未来得及哄骗你,你回门那日,北地就破城了……”
  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尤其是顾云思。
  前世内情虽不可知,但起码能推到孙禛逼得太紧,北狄又凶猛南下,顾家实在撑不住了上面,但今生这局面,来得毫无缘由。
  到底是哪一环出了问题?是不是与她的重生有关?顾云思反反复复的问自己。
  她最后还是压住了心里所有的情绪,等着顾云宴赶回北地,调查清楚所有的来龙去脉——长房进京,确实对顾致泽产生了影响。
  这个答案,让顾云思痛彻心扉。
  哪怕所有人都告诉她,这不是她的错,痛依旧是痛,而责任依旧是责任。
  “云锦,”顾云思的声音轻柔,哭腔被藏了起来,“你前两天来寻我说三殿下兴许插手了北地战事,我大哭了一场,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第718章 打心眼里笑
  顾云思明白,有些担子是需要人扛起来的,她愿意扛,也一定能扛得住。
  重活一世,想要扭转家破人亡的惨状,这是逆天而行,她既然要做,就必须要扛。
  可顾云锦告诉她,顾致泽的失衡里还有另一双手,是孙睿把顾致泽和北地推向了深渊,这让顾云思的担子一下子轻了。
  顾云锦抬手抱住了顾云思。
  比起蒋慕渊,比起顾云思,她前世病故时并未遇到那么多的磨难,没有被亲舅舅逼死在孤城之中,没有面对家破人亡的苦,顾云锦在兰苑里醒来时,她的愿望是那么的简单——和继母兄嫂好好相处、离开侍郎府、叫杨昔豫丢人,仅此而已。
  蒋慕渊和顾云思,他们压在心里的担子更重,责任也更大,只是那些从时光里带来的记忆,根本无人述说。
  顾云锦搂着顾云思,道:“三姐姐,往后你再也不用一个人背负着秘密前行了,你不再是孤单的了,你可以跟我说。小公爷也是重活一世,他决计不会重蹈覆辙,他想活下去,我们也能一起活下去。虽然,祖母、云妙他们都不在了,但大哥还在、丰哥儿还在,还有好多人,都还活着……”
  顾云思的眼泪溢出来,但她还是笑了,打心眼里笑。
  这是个好消息,不是吗?
  顾云锦没有多劝,让顾云思痛痛快快流眼泪,待她整个人渐渐平复下来,才招呼雨竹打水。
  雨竹在外间守着,里头两姐妹的对话,她一个字都没有听见,见顾云思又哭过了,她心里不由着急,再一看主子轻松的笑容,悬着的心也落下了。
  傅唐氏身边的嬷嬷交代过她,孕妇不好伺候,情绪不稳是常事,哭和笑都不吓人,最要紧的是轻松。
  心里不搁着事儿,才是最好的状态。
  雨竹放心了,伺候顾云思净面。
  两姐妹又说了好一会儿话,顾云思要留顾云锦用午饭,前头来禀说傅敏峥过来了,顾云锦弯着眼笑了她一通。
  顾云锦不打搅他们夫妻,待听见院子里传来问安声时,便起身告辞。
  临走前,她附耳问顾云思:“姐夫知道吗?”
  顾云思摇头。
  顾云锦扬眉,奇道:“他什么都不知道,只靠秦夫人的嘴,就愿意从北地把你娶进京城?”
  话语里打趣满满,顾云思嗔了顾云锦一眼,道:“我了解他呀。”
  两人笑作一团。
  傅敏峥进了中午,听见里头笑声,不禁被感染着也弯了弯唇。
  等顾云锦离开了,傅敏峥在罗汉床沿坐下,打量着妻子。
  虽净了面,顾云思的眼睛还泛着红,傅敏峥道:“我进来时听见你们在说笑。”
  顾云思知道瞒不过他,直言道:“刚刚哭过一阵,却是高兴得哭了,今儿特别高兴,真的。”
  傅敏峥颔首:“高兴就好,我今日出门,也遇上件趣事……”
  顾云思听傅敏峥说话,心里暖洋洋的,只觉得通体都舒畅。
  她没有诓顾云锦,傅敏峥的确什么都不知道。
  前世,他们在北上之路偶遇,一个被休弃的病中妇人,一个丧妻多年的鳏夫,傅敏峥与顾云宴交好,自然不会不管顾云思,拖也要把她拖到北地去。
  京城与北境,原就路远,顾云思的身体又吃不消,不得不走走停停,休养数日。
  那段路,他们耗费数月。
  孤男寡女,各处都不方便,对外以夫妻相称,以图省去麻烦,也就是请来照顾她的婆子知道,这两人生疏着呢。
  为了让顾云思宽心,傅敏峥与她说过不少游历的所见所闻,风趣又生动。
  在战争的阴霾下,所有的相处,是恩情,是扶持,也是克制。
  心动在当时已经是不合适的了,或者说,“相依为命”之中,顾云思都没有工夫去分辨这份感情是什么,也许是心动,也许是感激……
  唯一一次越过界限的对话,是顾云思问他,若无父母之命,十几年前的傅敏峥愿意娶的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傅敏峥念了一首词,他说,是一个可以感悟这首词的姑娘。
  那首词,顾云思一直都记得。
  重新睁开眼睛时,顾云思有三五天都昏昏沉沉分不清今夕何夕,她躺在炕上,一遍一遍梳洗前世种种,与将军府有关的,与京城有关的,与那最后的几个月有关的。
  她终是想透彻了,她对傅敏峥的感情,不仅仅是感激,更多的是欢喜。
  这一次,她可以在最好的年华里遇上他,而不是病入膏肓、家破人亡的绝境。
  秦夫人到太师府探口风时,带着的顾云思亲笔写的那首词……
  她如愿嫁给了傅敏峥,顾云锦远离了杨家,成了宁小公爷夫人,北地破城让他们措手不及,但己方不是一人奋战,是三个人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顾云思想,他们一定能解开前世最后的困局。
  另一厢,顾云锦没有回府,她还是去了南宫门外。
  听风喜笑颜开,夫人主动去等小公爷,他自是高兴,可准备了一上午的劝说的话没了用武之地,又觉得遗憾可惜。
  顾云锦靠着车窗闭目养神,整理着顾云思告诉她的消息,突然之间就想起了回门那日的状况。
  那天,顾云思悲痛至极,曾冲口对傅敏峥说过一句“带我一块去”,虽然后面圆过去了,但此刻再回想,彼时是她恍惚间混淆了前世今生吧……
  夕阳西下,染红了京城半边天,之后,晚霞也散了,天色暗了下来。
  车把式点了车厢上的灯笼,昏黄的光隔着窗户透进来。
  顾云锦撩了帘子下车,抿唇问听风:“今儿怎么这般晚?”
  听风道:“许是朝事要紧,文英殿里就没有散,夫人看那边的几顶轿子,都是文英殿议政的大臣们的,您上车再等一会儿吧。”
  顾云锦在车上坐了大半天,双腿有些胀,她摇头道:“既下来了,我也活动活动。”
  几颗星子坠在天际,蒋慕渊与众位大臣拱手告辞,出了宫门,在印了“宁”字的灯笼下,他看到了顾云锦的笑容,迎着他。


第719章 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蒋慕渊快步走到马车边,习惯又自然地握住了顾云锦的手:“等了多久了?”
  顾云锦抬头看他,答道:“中午那会儿从太师府出来的。”
  这便是等了半天多了。
  蒋慕渊是喜欢顾云锦来等他,但心疼还是心疼的,他轻轻捏着她的掌心,柔声道:“今儿散得迟,叫你久等了。”
  顾云锦抿唇摇头。
  文英殿里说的都是朝事,也不是蒋慕渊一人能决定何时散的,哪里怪得上他。
  再说了,是她愿意来等,甚至连等待的时间都觉得心里软软,透着股子甜味。
  虽然,今日算不上甜,顾云思讲述的前世让顾云锦心头发苦。
  两人上了马车,回宁国公府。
  顾云锦倚着蒋慕渊坐,压低了声音,道:“和三姐姐说了很多,她的确跟我们一样……”
  先前的事情,蒋慕渊都经历过,顾云锦就只从他被困死孤城后说起,说顺德帝的心思,说皇位的传承,说孙禛上位后的猜忌与打压,说孙睿对北狄的暗中支持,说天宝贰年的北地破城。
  蒋慕渊没有打断顾云锦的话,只是眼底沉沉一片,心中跌宕起伏。
  顾云锦一直留心着蒋慕渊的神色,只见他的唇紧紧抿着,下颚绷紧,连她靠着的肩膀都僵住了。
  哪怕他一个字都没有说,顾云锦也明白,蒋慕渊的震惊和不解,比她白日里初闻时更甚。
  顾云锦不曾牵扯到朝事中,但蒋慕渊不同,他经历了孙睿的监国,看过传位孙睿的诏书,他与当时的孙睿一样,被完完全全瞒在鼓里……
  短短的两年,说起来比普通人的一生都要坎坷。
  顾云锦说完就噤声了,她知道,蒋慕渊需要些时间来接受。
  此时的街上热闹极了,喧闹声传入车厢,蒋慕渊却无心去听,仿佛外头的那些人离他无比的遥远,连声音都空灵了。
  他的思绪里,反反复复的,是从前最后的那几年,顺德帝一遍一遍的敲打、削权,与孙睿父子关系融洽,所有人都知道,皇位的继承者非孙睿莫属,可最后,为什么落在了孙禛的头上?
  圣上能在病榻上召见臣子,确定辅政大臣的身份,按说他当时是清醒的。
  他明明白白地把皇位给了孙禛,而舍弃的孙睿。
  只是,这其中当真毫无征兆吗?
  在明白圣上属意孙禛之后,以前不懂的一些事情也终于有了答案。
  他的皇帝舅舅,从头到尾最“信任”的就是他了,顺德帝太知道蒋慕渊的性格了。
  顺德帝有那么多的儿子,龙椅只有一把,他防侄儿也比防外甥说得通,可顺德帝最后要逼蒋慕渊死。
  这不是觉得他功高盖主,圣上从不怕外甥压过儿子一头,而是要登皇位的从头到尾就是孙禛。
  若蒋慕渊未死,若顺德帝没有削权,若蒋慕渊还是权倾朝野的宁国公,一旦圣上驾崩,孙禛上位,蒋慕渊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孙睿的那一边,蒋慕渊决计不会让没有能力的孙禛做一国之君。
  以孙睿对朝政的了解,以蒋慕渊手中的权势兵力,他们俩能一块把孙禛逼下龙椅,这不是顺德帝想要的结果。
  孙禛比不过孙睿,圣上心里很清楚,他要断了所有会站在孙睿那一边,有能力为孙睿争龙椅的人的前路。
  能留下来的,是金培英那样无所谓同母兄弟何人上位的,是贾桂那样背后捅孙睿一刀的,是卫国公那样从一开始就对顺德帝忠心耿耿、无论他做什么选择都坚定执行的。
  蒋慕渊不是那样的人。
  所以,蒋慕渊是必死的。
  他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顺德帝喜欢孙睿吗?必然是喜欢的,他把孙睿教成了合格的监国“太子”;
  顺德帝喜欢蒋慕渊吗?其实也是喜欢的,他不止一次说过这个外甥最像他。
  可顺德帝最爱的儿子是孙禛,为了让孙禛坐上龙椅,其他的儿子、外甥都要让位。
  蒋慕渊和孙睿一块,在顺德帝心里比不过一个孙禛。
  为什么?
  没有做明君的潜质,没有长年累月的调教,孙禛如何为君?
  顺德末年、天宝初年,甚至不是太平盛世,听顾云思的描述,朝廷的战事依旧紧张,国库吃紧,一团乱糟糟的,让孙禛掌政,这不是不把老百姓当人,这是不把孙家的江山放在第一位了。
  蒋慕渊做了几个深呼吸,他揉了揉眉心,苦笑着道:“我现在能懂三殿下今生的作为了……”
  孙睿彼时暗中扶植北狄,可狄人的兵力只打下了北地,他们突破不了裕门关,也谈不上以战养战。
  顺德三十四年,顾致泽、顾致清兄弟对北狄大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饶是在孙睿的支持下缓了一口气,要重振雄风,少说也还要数年。
  孙禛再胡来,狄人妄图攻下裕门、一路南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在京师之中的孙睿,他后来的遭遇,蒋慕渊不好猜,可想来也就是重蹈“蒋慕渊”的覆辙,亲兄弟相争,手段肯定越发激烈。
  他今生对贾家、金培英的报复,倒也能够说得通。
  “三殿下这么怕冷……”顾云锦道,“我听太后提过,太医说三殿下的身子无碍,那么他怕冷,大抵是心病,许是前世受冻……”
  “极有可能,”蒋慕渊颔首,“我只是不解,他今生为何要早早地对北地下手,他算计贾婷、动两湖,这都能说得通,他动顾家……”
  顾家前世对得起朝廷,北地破城是孙睿自己弄出来的,哪怕孙睿认为顾家的大胜阻拦了北狄南下的脚步,可那条密道一直掌握在他手上,这之后还有十余年,他此刻动得太早了。
  不止早早让北地破城,蒋慕渊和顾家兄弟奔赴北境之后,孙睿甚至为他们说了不少话。
  孙睿从没有偏向“顾家通敌”的那一番说辞,也主张给北境加大军资投入,他没有支持撤顾家的将军印,甚至在其他人质疑蒋慕渊留在北地时、他挺了蒋慕渊一把。
  他到底在图谋什么?


第720章 逼一把
  翌日是蒋卢氏的头七。
  蒋慕渊让顾云锦跟着安阳长公主先去族中,他白日里要去文英殿,散了之后再过去族中。
  他今儿到得早,前头的早朝还未散,蒋慕渊依旧站在廊下,与内侍们聊些寻常事。
  等了会儿,遥遥有脚步声传来。
  蒋慕渊抬头看去,不多时,几位殿下就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孙祈昂首挺胸走在最前面,孙禛步履随意,不时和孙骆说话,孙宣面带微笑,孙淼落在最后面,而孙睿,不疾不徐,只他的气质,就是其中最夺人眼目的那一人。
  蒋慕渊冲众人拱手,视线不动声色地从孙睿面上划过。
  他还是不能理解圣上。
  明明眼前这几位殿下,最突出的就是孙睿,孙睿也用十几年的岁月来证明了他有能力担负朝政。
  圣上为何偏爱孙禛到那个地步!
  迷雾就是如此,拨开了一层,还会有另一层,覆盖着前世与今生,穿越了时光,谁又知道谁的心里在琢磨什么。
  可对蒋慕渊而言,昨日得了顾云思的那些话,让他对前世困局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这就收获颇丰了。
  起码,他能领会孙睿的一些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