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威武不能娶-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对徐令意是一见倾心,若无王家毁约,纪致诚的倾心也迟了。
  那日的状况,纪致诚至今想起来,都像是命中注定了一般。
  自华书社的品字会,纪致诚没有去凑热闹,他和好友一道在茶楼里听茶博士说故事,在其中听到了徐家大姑娘的名号。
  茶博士说,徐大姑娘的一手字,惊艳了全场。
  纪致诚的心思不在做学问上,但他毕竟是纪尚书的孙儿,从小到大,前朝今人的墨宝看过不少,他一时很难想象,什么样的字,可以在自华书社一众学子之间惊艳全场,他更是难以想象,什么样的姑娘家,可以写出那么一手字来。
  纪致诚走出了茶楼,却偶尔间听见了王琅和徐令意的那一番对话。
  他不是故意偷听的,只是正好走到那儿了,他和王琅相识,贸然露面,那场面实在太尴尬了,他只好隐在角落,被迫听了那么一段。
  王琅的真心话,叫纪致诚说,实在是轻飘飘的没意思,他更想知道徐令意会是什么反应。
  而后,他听到了徐令意提及她的父母,以及那一句“你比不上我父亲,你差远了”。
  纪致诚彼时是震惊的。
  他知道人有不同,造化不同,追求不同,但时人眼光至始至终都是以前程论高下的,侍郎徐砚就是比经商的徐驰出众,可徐令意却说,在她眼中,父亲远胜伯父。
  这个姑娘,想法当真与众不同。
  她仰慕的是“认真果敢”。
  直到王琅和徐令意离开许久,纪致诚才从角落里出来,他没有看到徐令意的身影,不知道她的容貌,但他却对能出说这么一番话的姑娘佩服不已。
  亦是倾心不已。
  纪致诚去自华书社看了徐令意的那副字,落笔苍劲,凌厉的笔锋如刀削剑刻一般。
  他当时就笑了,他想,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的字,当然能说出那样的话。
  徐令意极少出门,纪致诚运气不错,偶遇了那么一两回,他知道跟在姑娘家身后不妥当,但他还是做了。
  如今想来,中元那天他大言不惭,没被徐令意记恨,实在不容易。
  想起徐令意,纪致诚的眼中添了笑意,友人看他出神,出声唤了两句,才让纪致诚回过神来。
  “这次月考,你感觉如何?”友人问道。
  纪致诚答得坦然:“我用心去备考了,算是尽了全力,能不能再有进步,我也不好说。”
  两日后放榜贴了成绩,纪致诚比上个月更晋了一步。
  国子监里的博士们夸奖纷纷,纪致诚极其淡然,看着名次,他知道他还能做得更好。
  相较于纪致诚的淡然,纪尚书笑得合不拢嘴。
  月考的成绩不是秘密,各处很快就传开了,与纪尚书相熟的,少不得来与他道贺。
  有人说,以纪致诚如今的踏实和进步,往后定能考取功名。
  也有想拍纪尚书马屁的,那说的就不是什么榜上有名,而是状元榜眼探花郎了。
  纪尚书心里也清楚,名次不是单看功课的,更需要权衡各地方,纪致诚是他的孙子,那进士及第是很难了,进士出身倒是可图的。
  不过,比起功名,纪尚书更欣喜的是纪致诚眼下的状态。
  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人,比什么都好。
  这几天,纪尚书挂在嘴上的话,多是“那个孙媳妇是娶对了”,只是定亲,还未过门,就能让纪致诚这般收心了,等当真嫁过来了,更加能把自家孙子管得服服帖帖的。
  永王府中,永王爷让底下人打听了这一次月考的结果。
  “纪家那小孙儿又有进步?”永王爷问道,“博士们都夸他?”
  “可不是,都说他的策论文章很有想法,墨义和诗赋全看用心和功底,纪公子这几个月进步显著,”底下人道,“连纪尚书这几天都一直在说,孙媳妇娶对了。”
  永王爷摸着下颚,皱眉想着,看来娶个媳妇还是管用的,孙恪整日里不思进取,给他把亲事定下来,不晓得能不能也收收心。


第190章 抵达
  将军府长房抵达京城那一日,不止是北三胡同,珍珠巷里也轰动了。
  顾云锦彼时正在徐氏屋里用午饭,听贾妇人使人来禀,说是长房的人已经到了院门口了,他们急匆匆放下筷子,起身迎出去。
  走到屋子门口,不止是顾云锦,徐氏和吴氏都面面相觑。
  长房的排场比她们所想的都大。
  倒不是铺张,也不是不懂收敛,而是来的人比预计得多得多。
  顾云思要从京里出嫁,她所有的陪嫁箱笼,满满当当都运抵了,从院门口一路排到了巷子口。
  单氏从车上下来,理了理衣摆,看着迎出来的四房众人,弯着眼笑了笑。
  从北地到京城,饶是爷们都要风尘仆仆的,何况是坐马车的女眷。
  刚出发时,北边不计较,单氏这样将门出身的女子还策马骑行了不少天,等进了京畿,想着要稍稍中规中矩一些,便也挪回了马车里,这几天下来,腰酸背痛的。
  单氏连笑容里都透着疲惫,她强打起精神来,道:“四弟妹,我们好些年没见了。”
  与徐氏见了礼,单氏又看向了顾云齐和顾云锦,眼中透出几分欣慰来:“都长这么大了……”
  女大十八变,公子哥也是一样的。
  再说了,顾云齐离开将军府时,不过十三四岁,比小孩子大不了多少,四年过去了,个头长高了,肩膀宽了,娶上媳妇了,自然不同了。
  至于顾云锦,单氏仔仔细细打量她,不得不说,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与已故的苏氏有七八分相像。
  两厢多年未见,单氏并不清楚顾云锦对徐氏已然解开了心结,怕自己贸贸然提及苏氏,进京头一天就要惹得不快了,便干脆不提,只夸赞道:“我们云锦越长越俏了,可真叫人喜欢。”
  夸过了侄儿侄女,单氏又看吴氏:“这是我侄媳妇吧,一看就是能干的,咱们今儿头一回见,等一会儿坐下来了,伯娘把见面礼给补上。”
  单氏做事说话周全,热络的几句话,似是一下子就抹平了四年的时光。
  长房晓得他们搬来了珍珠巷,也就知道了他们是借住的,单氏与贾妇人又是道谢又是感激的。
  马车帘子微微挑开,一人从车上下来,笑脸盈盈,语气娇嗔:“母亲也真是的,哪有堵在门口说话的道理?都是一家人,赶紧坐下来才是。”
  顾云锦循声望去,把眼前的姑娘与记忆里的人叠了叠,才记起来,那就是顾云思。
  顾云思和小时候的五官变化不大,她只是长开了,却不难认。
  似是察觉到了顾云锦的目光,顾云思抬眸望过来,四目相对,她笑容极甜。
  顾云齐已经走出去了,与门口牵着马的两人说话。
  只看背影,顾云锦当真分辨不出他们的身份。
  顾云思走过来,笑着与她道:“是大哥与四哥。”
  闻言,顾云锦怔了怔。
  信上明明说的是,中秋之后,单氏带着顾云思进京备嫁,等出阁的时候,长房其他人会来京里送嫁,然后就在京中住下。
  可为什么,大哥顾云宴和四哥顾云熙现在就抵达了?
  是不放心单氏和顾云思吗?
  “我们全来了,”顾云思见她疑惑,道,“云霖还在车上,还有大嫂与四嫂,丰哥儿和巧姐儿也来了。”
  这下子,顾云锦是真的讶异极了。
  顾家云字辈八个姑娘,长房的顾云霖是最小的那个,她的姨娘很早就病故了,一直养在单氏跟前,顾云锦离开将军府时,顾云霖还是挺受单氏喜欢的。
  顾云锦认得大嫂葛氏,也抱过丰哥儿,当年襁褓中的孩子,如今虎头虎脑的,正被葛氏抱下车。
  至于四嫂,顾云锦就从没见过了,也不晓得巧姐儿是大嫂还是四嫂的姑娘。
  人比预计得来得多。
  原本计划着,西厢房算宽敞的,北屋大床给单氏睡,顾云思睡南屋的罗汉床,也不是住不开,等单氏把宅子定下来,搬过去了就好了。
  可现在,就远远不够住了。
  吴氏与单氏说了一声,引着她前后看了看。
  单氏是个爽快的,也并非挑三拣四之人,当即和他们商量道:“北三胡同那儿还空着,让云宴带着他媳妇,还有云熙住过去,巧姐儿太小了,身边离不开娘,云熙媳妇带着孩子留下来,至于丰哥儿,我管几天好了。
  我就住西厢,云霖和丰哥儿跟我睡,南屋留给云熙媳妇跟巧姐儿。
  就剩下云思了……”
  单氏一面说,一面看向顾云锦,道:“云锦,能不能让云思跟你挤两天?或者云霖也行?”
  顾云锦眉宇微微一蹙。
  单氏的安排是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姐妹们挤一床很平常的,只是她与顾云思、顾云霖都好些年不见了,一时半会儿委实有些别扭。
  只是伸手不打笑脸人,顾云思笑容这般亲切,顾云锦不好赶人,便应道:“三姐姐不嫌弃我睡相差就好,之前不晓得这么多人一道来,地方没安排够,不过已经看好了一处宅子,大伯娘改天去看看?”
  单氏知道这事儿为难四房了,也深知挤在一块不是个办法,道:“早些去看,咱们早些定下来。”
  说定了,各处便忙上了。
  顾云思那些陪嫁箱笼不堆在珍珠巷,由顾云齐带路,和兄弟们一道送去北三胡同,也让人过去那儿收拾收拾,晚些好叫他们住过去。
  其余人进了徐氏屋里,一下子就坐不开了。
  等丰哥儿和巧姐儿问了安行了礼,四嫂朱氏笑着道:“我把两个孩子抱去歇会儿,他们路上困得慌。”
  单氏摆了摆手,让她自管忙去,而后与徐氏道:“都怪我,信里没交代明白。
  原真是打算就我和云思来的,可府里不放心我们母女单独出远门,就让云宴他们兄弟跟着。
  我就琢磨着,云宴、云熙来了,来年开春前,他们媳妇孩子怎么办?大冬天的,远路更难行了。
  干脆一股脑儿全来了算了,路上还有个照应。
  我顾前没顾后,忘了这儿怕是住不下。”
  徐氏笑笑,道:“左不过挤几天,我屋里还有张榻子的,要是大嫂那儿挤不开,让云熙过来我屋里也是一样的。”
  “你养病呢,不吵你,”单氏道,“是要赶紧搬,丰哥儿还好,巧姐儿夜里太闹了,怕你吃不消。”


第191章 一点也不着急
  顾云锦坐在一旁静静听着。
  不管这些年与将军府的关系怎么样,起码从抵达到现在这么些话,单氏说得周周全全的,与四房一副心贴心的样子。
  这幅贴心,是近亲之间的亲切。
  一言一语极为真实,让人没有半点不畅快。
  顾云锦一直在打量单氏,心里疑惑极了:上辈子,长房有对他们四房这般亲近吗?
  还是说,其实并不疏远,只是她嫁去了杨家,不清楚两房的这些往来?
  若她那年中元没有应下和杨昔豫的婚事,长房是否也会有那么一封信,说记挂着她的将来?
  这一切,顾云锦都没有答案。
  顾云思就坐在她边上,低声问道:“云锦,小时候的事儿,你还记得多少?”
  闻声,顾云锦回过神来,看了看顾云思。
  老实说,幼年时的事情,对她而言,当真是过去太久了,久到把她扔回到将军府里,她也要边走边回忆,才能记起各处来。
  而且,她当真是太久太久没有认认真真去回忆过了。
  从前是恨不得都忘掉,忘了自己是将门出身,重生后自然抛却了那些不成熟的想法,但到底没有实质的往来,顾云锦没有去想过。
  这会儿被顾云思一问,下意识地,她垂着眸子去想了想。
  真的细细想了,还是能回忆起一些细节的。
  她们八个姐妹,除去大姐、二姐,和最小的顾云霖,中间五个的年纪相仿,小时候也常常凑在一处。
  可要说有多姐妹情深,似乎也够不上。
  顾云锦淡淡扯了个笑容,道:“记得不多了,我以前也不经常跟你一道的。”
  顾云思微怔,没想到她说话这么直接,不过并无半点不悦,笑着点头道:“你常和云妙一块。”
  云妙……
  顾云锦的眼珠子动了动。
  若说有谁是她能清楚记得模样的,那就只有顾云妙了。
  顾云妙是二伯父的姑娘,只比顾云锦大一个月,她从不叫姐姐,张口闭口都是“云妙”。
  小时候,的确是经常在一块的。
  “我和云妙玩得好,大概是因为我和她都不受祖母喜欢吧……”顾云锦一面想,一面道。
  她们的祖母田老太太,是个喜憎分明的人物,喜欢的就是心肝宝贝,不喜欢的就很少亲近,小孩子感觉敏锐,祖母的这份不喜,顾云锦很清楚的。
  顾云思面上讪讪的,似是有几分犹豫,道:“祖母没有不喜欢你……”
  “也没有喜欢我。”顾云锦笑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顾云锦不会对长辈的那些喜恶斤斤计较,其实顾云思说得也不错,田老太太没有不喜欢她,但也没有喜欢她。
  顾云锦只是众多孙女中的一个,很普通而已。
  老太太并未苛责过她,也没有甩过她脸色要教训她,只是不亲近而已。
  顾云思没有纠缠这个话题,只是问了一句:“那云妙呢?你为什么不理云妙了?”
  这个问题让顾云锦有些愣神,她从前和云妙很好的,什么时候就闹翻了呢……
  应该是她离开将军府的时候吧……
  顾云锦要跟着徐氏进京,她去跟顾云妙告别,顾云妙把她赶了出来,恶声恶气的,启程那天,顾云妙也没有来送她,避而不见。
  她当时十岁,被顾云妙这么一闹,也起了脾气,等抵达京城之后,有徐令婕一道玩,就把顾云妙抛到了脑后。
  可等现在再去回忆,顾云妙当时其实只是舍不得她罢了。
  年纪小,不知道怎么表达,顾云妙又不爱哭哭啼啼的,不把话说明白,就只冷着她。
  顾云锦彼时也性子大,两人你冷我、我冷你,见不着了也不写信,真的就把姐妹感情冷光了。
  “那时候都太不懂事了。”顾云锦叹道。
  顾云思挑眉看她,印象里脾气不算好的顾云锦眼下能有这么一句类似反省一样的话,让她颇有些意外。
  意外之余,还是欢喜的。
  妹妹能懂事,做姐姐的肯定高兴的。
  “云妙挺记挂你的,”顾云思笑着道,“她只是不会说。”
  可不就是不会说嘛!
  顾云锦扑哧就笑出了声,想了想,道:“她下个月就及笄了吧?我现在给她挑礼物送回去,还能赶得上吗?”
  既然顾云妙不会说,那就由她来说吧,她好歹多活了十年呢,就当让让顾云妙呗。
  顾云思莞尔:“赶得上的。”
  听见笑声,单氏扭过头来,问道:“你们两个说得倒是热闹。”
  顾云思颔首:“我们在说云妙。”
  “姐妹就是姐妹,”单氏大笑,“几年不见,都不会生疏的。”
  忙乎了一下午,北三胡同那儿才算收拾好了,晚饭都是在珍珠巷用的,今夜无风,就摆在天井里,又给顾云齐他们兄弟热了酒,席面上融洽极了。
  因着顾云宴他们要回北三胡同,单氏没叫他们多喝,时间差不多了,就催着他们回去。
  顾云锦和顾云思回东跨院。
  等闭起门来,顾云思才问了悄悄话:“你在京城,知道傅太师府上吗?”
  “我认得傅敏芝,与她一道玩过几回,就是你将来的小姑子。”顾云锦直言。
  小姑子三个字,让顾云思的脸红透了,她捏了捏帕子,道:“好相处吗?她哥哥呢?”
  “好处的,但我不认得她哥哥,”顾云锦说完,话锋一转,道,“我只是不解,你怎么会嫁去傅太师府里?咱们将军府,还跟太师府打交道的吗?”
  这个疑惑,顾云锦存在心里有些日子了。
  顾云思的婆家,怎么会从中军都督府的佥事变成了太师府?这差异太大了。
  “别人保媒的,”顾云思道,“母亲从前闺中的几个好友嫁在京里,好似与太师府有些往来的,晓得我没有定亲,就帮着牵了线,然后就定下了……”
  其中细节,顾云思似乎说不上来的样子。
  顾云锦对此也理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满朝说不清楚自个儿婚事的姑娘多得是。
  只是,顾云思的下一句话,让她整个人都怔了怔。
  顾云思道:“你没有说亲对吧?母亲有提过,会请好友们帮着参详参详,跟四婶娘一道把你的婚事定下来,离及笄还有两个月,不用着急的。”
  顾云锦的笑容僵住了。
  怎么就说到她头上来了?
  她真的一点也不着急的……


第192章 酸甜都是他
  顾云锦不说话了。
  原是两姐妹嘀嘀咕咕说个不停,自打今日见面,就没有冷过场。
  突然一个闭嘴了,另一个也就说不下去了。
  顾云思抿唇看了顾云锦一眼,见她神色之中并没有多少恼怒,反而是有些不知所措,这叫顾云思放心不少。
  没有生气就好。
  抚冬打了水进来,伺候顾云锦梳洗后又出去了。
  顾云思犹豫着道:“这个抚冬,是进京之后才收的吧,从前没见过的。”
  “是侍郎府的家生子,这几年一直伺候我,我搬出来了,她也跟着,”话题从婚事上转开了,顾云锦轻松了很多,笑着道,“就因着她叫抚冬,我把念夏的名字也一并改了。”
  念夏是从将军府出来的,只是从前不叫这个名字。
  直到进了侍郎府,徐令意身边的叫青雾,徐令婕那儿有艾绿、葱青,怎么也比念夏她老子娘取的傻气名字风雅,顾云锦便干脆改了。
  顾云思听她提及侍郎府,低声道:“你怎么从里头搬出来了?我听说你进京之后就住在婶娘的娘家,一住就好几年。
  你跟他们府上的兄弟姐妹也挺熟悉的吧?
  我好似听过,说他家还有表亲家的兄弟住着。”
  说到这儿,顾云思顿了顿,似是迟疑一般,良久才下定决心,靠到顾云锦身边,附耳问她:“青梅竹马一道大的,有没有什么心思?
  我跟你说个事儿,我们来之前吧,母亲和祖母是在商量你的事儿。
  祖母琢磨了几户人家,让母亲早些给你敲定了。
  母亲没有一口答应,说你在京里多年,与表亲家的哥哥们都熟悉,万一有什么心思,那咱们一棒子敲下来,一来会伤了你的心,二来伤了亲戚和气。
  母亲那就是权宜之计,没有给祖母准话,就等着到了之后问过四婶娘再议的。
  你若真有什么心思,不好跟我母亲和四婶娘说,你就告诉我,我帮你去说去。”
  顾云锦支着腮帮子,一时没有说话。
  她还记得单氏送来的信里面那反反复复的叮嘱,看来将军府要给她说亲,还真不是随口说说的。
  单氏若真如顾云思所言那般周全,那前世将军府并未插手她的婚事,也就能说得通了。
  彼时中元过后,徐氏拗不过她,就给府里去信了。
  不管祖母觉得杨家是否合适,但单氏不会乱敲棒子,不想伤顾云锦的心,也不想伤了亲戚和气。
  反正四房已经决心了,将军府其他几房才不做那个恶人。
  顾云锦思索前世今生,顾云思却不是这么看的,她见妹妹沉默,以为她当真心里惦记着人,不由沉沉盯着她。
  “真有那么一个人?”最终是顾云思沉不住气,先问出了口。
  顾云锦这才回过神来,失笑摇头:“亲戚和气呀,早就没了。”
  顾云思讶异。
  “侍郎府的兄弟姐妹之中,我就和大姐令意投缘些,其他的现在都……”顾云锦把这些半年来所有的事情都一一讲了。
  她没有想过要瞒着顾云思,所有的事儿,满京城的茶博士都会讲,长房只要一打听,就晓得她做过什么了。
  所有的一切,顾云锦不觉得心虚,自然也不会说不出口。
  只是没想到,顾云思会听得怒气冲冲,一张俏脸涨得通红,恨不得当即撸着袖子就去找杨昔豫几人干架。
  “也就是六哥不在京里,欺负你们三个女人!”顾云思牙痒痒的,“原还说呢,京城路远,又都是簪缨权贵,镇北将军府的名号再响,祖父也不在了,京里不比北地,未必会给你们体面。
  哪怕是亲戚,也不一定能事事如心意,却是没有想到,最最让你们受委屈的,就是亲戚!
  好在你出了那泥水潭子,没有真叫那杨家诓了去,否则真要憋屈死人了!
  往后,再不用怕他们了,我们都在京里,他杨家敢惹是生非,让哥哥们打死他拉倒!”
  顾云锦真没有想到顾云思是这么一个反应,当即哭笑不得。
  她想说,天子脚下,不能随随便便打死人,会吃官司的。
  也想说,她打回去了,也出了气了,杨昔豫要娶阮馨,已经没工夫再来烦她了。
  她想说的要说的有很多,可话到了嗓子眼里,又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只是觉得涩涩的,又有些暖暖的。
  长久在记忆里的将军府,一直都是冷冰冰的,长辈也好,兄弟姐妹也罢,在十多年的岁月里,早就已经暗淡了,淡得若不是今生相聚,她根本没有去回忆的打算。
  只是这一刻,却又鲜活起来。
  不管其他人,顾云锦知道,这一刻的顾云思是真的在替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