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威武不能娶-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记得那是六月里,祖母生辰的时候。”纪致茗道。
  徐令意闻言讶异:“六月?不是七月?”
  不说中元那一日,她与魏氏从道观回来被纪致诚跟上的时候,也分明是七月初。


第248章 不糟蹋人
  “是六月呀,”纪致茗确定自己没有记错,“六月刚提起来时,谁也不依他,七月里又说的。”
  因着是纪尚书夫人的生辰,纪致茗记得格外清楚。
  那夜是家宴,纪夫人饮了两杯酒,说她如今就盼着能早些把孙媳妇们娶回来,再把孙女们嫁出去,一个个平顺安乐,她这个当祖母的就高兴了。
  纪致诚顺着这句话,把徐令意的名字说了出来。
  纪夫人问他缘由,他说他看过徐令意留在自华书社的那副字,他喜欢能写出那手字的姑娘。
  席面上,纪尚书没有当场说什么,第二日亲自去看了徐令意的字,回来后拒绝了纪致诚的提议。
  老尚书并非不喜欢徐令意,相反,他十分欣赏那副字,用他的话说,字迹满是风骨,如此有风骨气的姑娘,要是嫁给了混混度日的纪致诚,才是暴殄天物,糟蹋人。
  纪致诚被训了一通,回书房蒙头看书去了。
  家里只当纪致诚是有一阵没一阵的,一时起了心思罢了。
  没想到,七月初,纪致诚拿着新作的文章给纪尚书点评,老尚书一看,进步显而易见。
  纪致诚却道,只要能娶得徐令意,他能在学问上更向前行,他不想糟蹋人。
  纪尚书啼笑皆非,若是纪致诚能好好做学问,他就去和徐家商议婚事。
  这个承诺是激励为主,纪致诚却拿着这鸡毛当令箭,一面努力念书,一面对家里祖母、父母、兄长妹妹,各个击破,力求让他们搭腔说好话。
  纪致茗也是被击破的那一人,她对徐令意好奇极了,七夕万寿园里,她还一个劲儿地寻着徐令意看,想知道这位徐大姑娘到底是怎么收服了她的兄长。
  纪致诚的认真和努力终是说服了家里人,纪尚书思前想后,觉得孙媳妇早晚要娶的,娶一个让纪致诚踏实念书的,也没有什么不好。
  在纪致诚再而三、恳切求到跟前之后,纪尚书点头了。
  “后来,祖父就去侍郎府说亲事了呀。”
  听纪致茗说完了,徐令意心中的疑惑也解开了许多,曾经觉得奇怪的地方,如今看来,倒是叫人暖心极了。
  她原本以为,中元之后纪致诚才去说服家里的,以至于这门婚事的进展被顾云锦形容为“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般地迅速,可其实,早在那之前,纪致诚就一直在努力了。
  而万寿园里,她隐约察觉到的在观察她的视线,是来自于纪致茗的。
  轻轻抿了抿唇,徐令意道:“初六吧,就去西山上的那座道观。”
  西山上大小道观无数,纪致茗问道:“哪一座?”
  “他知道的。”徐令意答道。
  纪致茗的眼睛一亮,这两人还有那等默契?看来是有她不知道的内情了。
  她与徐令意并不算熟悉,能向对方说道纪致诚,却不好追问这个问题,她怕徐令意羞恼。
  不过,徐令意这儿问不到答案,等回去之后,她一定要从纪致诚那儿听到结果。
  在中间传话,也要收些报酬不是?
  纪致茗眉开眼笑:“我会转告他的。”
  时间、地点都清楚了,至于精准的时辰,纪致茗才不帮纪致诚打听呢,既然有心讨好徐令意,那就让纪致诚天一亮就去道观里等着,把诚意摆出来。
  姑娘们这儿各有各的热闹。
  长平县主清楚顾云锦不可能做她的嫂嫂了,也接受了现实,这会儿挨着顾云锦说趣事。
  外头的席面上,永王妃用了些后,起身告辞先行了。
  这位金贵人一走,很多官夫人就把心思落在了傅太师夫人的身上。
  老夫人晓得她们奉承的心思,笑眯眯地听了会儿,借口乏了,让单氏给她寻了个屋子小憩,傅唐氏一并躲了。
  以老夫人的年纪,做正宾不算轻松,借口小憩,倒也是真的睡着了,等她醒来,将军府的客人已经走得七七八八了。
  人少些也好,方便她与单氏说事情。
  傅敏芝与顾云思的好日子只有几个月了,两家按部就班认真准备着,今儿既然碰上了,那再细细敲订一番也是好的。
  朱氏请了傅太师夫人与傅唐氏到花厅里稍作,使人去唤单氏来,自个儿陪着人说话。
  说了几句,小丫鬟寻来,一脸为难道:“姐儿醒了,哭闹个不停,一直寻奶奶嘞。”
  傅唐氏与朱氏道:“孩子要紧,我们自己坐会儿,你婆母应当也快到了。”
  朱氏告罪再告罪,嘱咐丫鬟婆子们伺候好,起身去了。
  不曾想,朱氏前脚刚走,后脚秦夫人就进了花厅,她看到厅中两人,忙道:“我没想到二位在,是我冲撞了。”
  “不打紧的。”傅唐氏笑道。
  秦夫人眯着眼笑:“好些日子不曾给两位问安了,今日一见,精神气还是那般好。之前替云思来向府上询问亲事,一个太师府邸,一个将门,说实在话,我也没想到最后能成。不过,能撮合这么一对好姻缘,我脸上也光鲜着。”
  傅唐氏道:“云思是个好姑娘,我们怎么能错过呢。”
  “顾家姑娘都是好的,”秦夫人接了话,“三姑娘到了太师府,六姑娘定了宁国公府,那就是将来的国公夫人了。她今日及笄,也就是太师夫人您这样的身份,才好给她当正宾。我原也想舔脸求这桩事儿,后来想想,还是作罢了。”
  这番话话里话外的奉承傅家,把老夫人抬得高高的。
  傅唐氏笑盈盈听着秦夫人说话,嘴上谦虚了几句,却没有往心里面去。
  顾家请正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旁人不一定知道,傅唐氏却是一清二楚的。
  彼时顾云锦与蒋慕渊还未说亲,若秦夫人有心当这个正宾,以她与单氏的关系,一早就定下了。
  可偏偏,单氏寻不到合适的正宾,只好厚着脸让葛氏来傅家探探口风,那其中原因,不是单氏与秦夫人起了矛盾,就是秦夫人直接给拒绝了。
  依傅唐氏所见,给顾云锦当正宾又不坠身份,就秦夫人这个“圆滑”脾气,直接拒绝是不太可能的,应当是与单氏有矛盾,只是那些矛盾在顾云锦定亲之后就消失了。
  捧高踩低,当真是人之常情。


第249章 脸皮厚
  虽是人之常情,但搁在了眼前,傅唐氏心里还是不爽快的,她也不多搭腔,由着秦夫人唱独角戏,只端着茶盏饮着。
  好在,单氏与葛氏很快就到了。
  宾朋们离开,单氏少不得要送一程。
  徐氏底子虚,忙了一个白天后,有些使不上劲儿,吴氏又刚刚怀上,胎还没有坐稳了,单氏干脆催着她们两婆媳早些回去休息,只让朱氏顾着些傅太师夫人与傅唐氏,她带着魏氏一道送客。
  今儿个人多,送往迎来间,单氏也不好无时无刻盯着秦夫人,偶尔注意会儿,只瞧见秦夫人与客人们说笑打趣,蝴蝶一样转得厉害。
  单氏不怕她转悠,秦夫人素来爱结交人,说话做事也算有分寸,要不然,也不能在京中官家后院里如此吃得开,眼下秦夫人有心讨好他们顾家,不至于在场面上胡说八道、挑顾家人的不是。
  只要她不挑刺不扇风,两家斜对门住着,单氏还真不能直接拒客。
  此刻,单氏见秦夫人在花厅陪傅家人坐着,而朱氏不见人影,她端着笑问道:“云熙媳妇哪儿去了?我叮嘱她照顾好亲家老太太、太太,她这是去哪儿躲懒了?”
  傅唐氏笑了起来,帮朱氏解释了一句:“姐儿哭着要找娘,我就让她先看孩子去,我们在这儿坐着,有茶有点心有炭盆的,再说,你这不是来了嘛。”
  单氏哈哈大笑,朝秦夫人微微颔首,便落了座。
  秦夫人微怔,她没想到当着傅家人的面,单氏都这般冷待她,亏得她还一个劲儿夸顾云思和顾云锦,真真是白费了那么多口舌。
  心里不满,秦夫人脸上的笑容还是不减的,她主动开了口:“我过来时,正巧见老夫人与夫人在花厅里,便进来问声安。说起来,自打云思和傅公子定下,我真是有好些日子没有去太师府问安了。”
  “云思”与“傅公子”,秦夫人这样的亲疏称呼,就是把自己摆在了顾云思娘家人一般的位子上。
  单氏听得明白,看了秦夫人一眼,道:“云思劳你费心,媒人红包肯定是不少的。”
  傅唐氏顺着接了一句:“是啊,要给个大红封。”
  秦夫人嘴上忙着说“客气客气”,心里不以为然,毕竟这对亲家的态度实在是太客气了。
  晓得再坐着也无用,秦夫人起身告辞。
  葛氏送她出去,秦夫人亲亲热热想从葛氏嘴里套些话出来,葛氏心知肚明,转着弯儿什么真切话都没有,全是虚套。
  秦夫人出了顾家大门,没走几步就进了自家院子,她随即沉下了脸,啐了一口:“真真是小人得志!也不知道是哪座坟冒了烟!”
  花厅里,傅太师夫人与单氏又细细商量起了婚事,哪怕是经过了无数次推敲,这几人都没有丝毫不耐,娶媳妇嫁女儿这等大事,谁家不想办得风光周全?
  等谈得差不多了,单氏送老夫人与傅唐氏、傅敏芝上了马车。
  车轱辘声远去,单氏这才长松了一口气——今日笄礼总算是顺顺利利结束了。
  马车上,傅唐氏与老夫人低声说起了秦夫人。
  老夫人眯着眼睛听了,眼皮子都没有抬,道:“也不是多稀罕的事情,都见得多了。毕竟住在对门,人家捧着贺礼来,总不能拦着不让进门吧。”
  傅唐氏轻轻笑了笑。
  太师府这样的门第,这种捧高踩低之人,的确是见得多了。
  傅唐氏从老夫人手里接了中馈掌了家,也清楚单氏的难处,毕竟是大好的日子,哪有精力去拦着秦夫人登门?
  最烦的,是这秦夫人就住在西林胡同,两家大门到大门,走路就几十步,真真是甩不掉。
  傅敏芝一直在顾云锦身边,不晓得秦夫人的事儿,好奇地问了几句。
  傅唐氏不瞒着她,把事情都说了,傅敏芝听得直皱眉头:“秦夫人这是脂粉抹多了,好些年没洗过脸了吧?可把那脸皮厚的。”
  这话从姑娘家嘴里说出来,实在浑得不行,傅唐氏哭笑不得地捶了傅敏芝一下。
  傅太师夫人也听笑了,道:“我看亲家太太不是个糊涂的,家里姑娘又是一个顶一个的厉害,那秦夫人识趣些就算了,若是不识趣,迟早被打出门,那位‘小公爷夫人’,又不是没做过打人出门的事儿。”
  傅敏芝咯咯直笑。
  傅唐氏亦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要不是听傅敏芝细致形容比划过,傅唐氏都想不到,那么漂亮的一个姑娘家,动起手来那般厉害。
  只不过,秦夫人如今还顶着媒人的名号,又与单氏是多年的友人,顾家不至于直接就跟她撕破脸皮闹得满城风雨,但若是秦夫人站不稳,想寻顾家麻烦,那等着她的肯定也是大麻烦了。
  依傅唐氏所见,圆滑的秦夫人应当不会做出那等让自家无路可退的事情的。
  各家马车离开,西林胡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顾家里头,叶嬷嬷指挥着人手把里里外外都收拾妥当了。
  东跨院里,顾云锦坐在木炕上看今日收到的贺礼。
  从首饰头面到字帖棋谱,但凡姑娘家能用得上的,都有人送来。
  其中也有与众不同的,一套马鞍子,一把长弓并几只羽箭,一柄长枪,是她三个哥哥送的。
  马鞍是比着顾云锦的坐骑的尺寸做的。
  念夏笑道:“听说这皮料是大爷从前在北地时亲手猎到的,给姑娘做了马鞍,还余下一小片边角,大奶奶拿去给丰哥儿做了个小腰包。奴婢刚才在园子里遇见丰哥儿,可把他欢喜得不行,就绑在衣裳外头,碰见人就让人夸他的腰包。”
  顾云锦笑得不行。
  巧姐儿还小,趣事儿不多,要顾云锦说,丰哥儿真是活宝一样,家里谁都喜欢他。
  长弓与羽箭是顾云熙给她的。
  顾云锦试着拉弓,以她如今的力气,只能拉个七八成,并不能拉满,但只要她继续坚持练功,等到开春莺飞草长的时候,应当就正正好了。
  最后那把长枪,是顾云齐亲手给她打磨的。


第250章 若无其事
  枪杆子还是木质的,顾云齐晓得顾云锦的手劲儿,真给她一杆子银的,她反而练不好。
  木头磨得粗细正好,光滑极了,没有半点扎手之处,表面又上了一层漆,握在手里很是舒服。
  顾云锦练了一段时间的木棍,在哥哥们的指点之下,进步显著,虽还赶不上顾云思,但能唬唬人了。
  因此,顾云齐就想着给她一把枪,不过这枪头是钝的。
  银枪头,锃亮发光,却一点儿也不锋利,磨得有些圆润,哪怕不小心扎在身上,顶多也就是个红印子,不至于破皮流血。
  虽然还是与小孩儿过家家似的,但相较于之前的木棍,已然是前进了一大步。
  顾云锦把枪提在手中,到跨院里舞了舞,引了念夏和抚冬在一旁鼓劲叫好。
  沈嬷嬷闻声寻过来,对着两个小丫鬟笑骂道:“老远就听见你们叽叽喳喳的,贺礼都点过没有?都搬到库房里了没有?”
  抚冬悄悄吐了吐舌尖。
  念夏嘿嘿笑着上前挽住了沈嬷嬷的胳膊:“那妈妈说,姑娘的枪舞得好不好?”
  “好极了呀!哪能不好的?”沈嬷嬷一脸正。
  念夏和抚冬一个劲儿的笑。
  贺礼着实不少,清点、搬运、造册,到了用晚饭的时候,才算完成了七七八八。
  顾云锦翻看着永王妃送来的礼单,这一次,礼物规规矩矩的,上头总算没有招人眼的东西了。
  她抬眸看向架子上的那两块顽石,抿着唇,不由轻笑。
  吴氏当时一眼就看出来了,但她已经知道蒋慕渊就是贾妇人背后的那位贵人,她只掩唇笑了一阵,说了几句打趣话就放过顾云锦了。
  顾云锦问她,会不会叫顾云齐看出来。
  吴氏颇为嫌弃地撇嘴:“他连我衣服上的是祥云纹还是唐草纹都不一定记得清,还能记得你屋里的石头长什么样?”
  顾云锦笑得直捧肚,她信了吴氏的话,直到腊八那天吴氏诊出身孕来,看到顾云齐对吴氏的看重和细致,顾云锦暗戳戳想,嫂嫂大抵是诓她的,哥哥肯定记得清嫂嫂衣裳上的纹路。
  经常到顾云锦屋里来的还有顾云思,顾云锦不晓得她看出来没有,反正顾云思一个字都没有问过。
  沈嬷嬷肯定是知道的,但她只当不认得,这叫顾云锦松了一口气。
  虽说不是解释不通,可能不解释就蒙混过去,还是好的。
  夜渐渐浓了。
  白日忙碌,正院那儿早早就熄灯休息了。
  顾云锦屋里还点着灯,她坐在木炕上做女红,念夏和抚冬在一旁分线。
  离婚期大抵还有一年,但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的,免得最后手忙脚乱的,活儿就不细致了。
  今夜风大,哪怕闭着窗,都能听见外头呼啸的北风声。
  抚冬抬头看了一眼,缩了缩脖子,道:“亏得屋里暖和。”
  “京里的风还算好些,北地的冬天才真的吓人,那风吹起来,我都怕把我给吹跑了,”念夏笑着说着,突然间笑容僵了僵,她一瞬不瞬看着窗户,“我好像看见有影子闪过去。”
  抚冬一怔:“你莫要吓唬人!”
  顾云锦闻言,亦抬了头,窗外黑漆漆的看不出端倪,但敲门声却清楚地传了进来。
  念夏和抚冬交换了一个眼神,放下手中线团,起身走到门边,试探着问了声:“谁在外头。”
  “是我。”
  声音清冽,极其好分辨,这是蒋慕渊的声音。
  念夏暗暗想着果然如此,赶紧开门让蒋慕渊进来。
  北风跟着卷进来,散了屋里不少热气,念夏被寒风吹了一哆嗦,心说这大冷的天,小公爷怎么就过来了,可转念一想,今日是她们姑娘生辰,来了也不奇怪的。
  抚冬闻声也出来了,她比前回镇定许多,福身问了安,与念夏道:“我还是去那边守着。”
  “正院里早就都歇下了,大晚上的,也不会有人来了。”念夏拦了拦。
  抚冬笑道:“也许奶奶睡不着又过来了。”
  念夏嗔了她一眼,吴氏怀着孩子呢,就是睡不着,这么冷也不会来的,不过,既然拦不住抚冬,念夏也就不拦了,小心些总是好的。
  顾云锦趿着鞋子下了木炕,绕过落地罩出来,抬起眸子来,正好与蒋慕渊四目相对。
  许是沾染了寒气,蒋慕渊看她的时候,眼睛里仿佛有一层淡淡的雾,只是这雾气很快就从他眼底散了,露出清亮炯炯的乌黑眼睛来。
  有那么一瞬,顾云锦被那清辉眼眸引了神,一时之间就直直看着,没有挪开。
  蒋慕渊不是头一回趁着夜来寻她了,哪怕是这西林胡同,他之前也来过一次。
  分明眼前的场面是她熟悉的,可顾云锦就是有些怔神,她想,恐怕是因为这是两人定亲后的头一次见面。
  场景画面再相似,她与蒋慕渊的关系却是截然不同了。
  蒋慕渊把顾云锦的那点儿不自在看在眼中,不由轻笑起来。
  他喜欢顾云锦表露出来的不自在,这说明小姑娘在慢慢地意识到彼此身份的转变,也在渐渐开窍,只要这份不自在不是排斥他,蒋慕渊就欣喜极了。
  “我身上寒气重,你去里头等我。”蒋慕渊笑着道。
  顾云锦心不在焉的,听他说话,下意识地就点了点头,绕回到了落地罩里头,等重新在木炕上坐下,她整个人才清明多了。
  几子上还摆着绣篮,绷着大红锦缎的绣棚就在她的手边,底子已经打好,是一副花开并蒂,她刚刚绣了小半朵。
  顾云锦抿了抿唇,把所有的东西往绣篮里一扔,想要搁到不打眼的地方去,才提起来,蒋慕渊就已经进来了。
  她只好把绣篮放下,顺手推到了木炕里头,而后坐下来,若无其事地看了蒋慕渊一眼。
  蒋慕渊只瞧见了篮子里的红布,不晓得到底装了什么,但他将顾云锦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忍着笑没有拆穿她,上前也坐下了。
  念夏从桌上茶盘里取了茶盏,给蒋慕渊添了热茶。
  顾云锦望着那茶盘,突然想起前回蒋慕渊离开后,她赶在吴氏进来前急匆匆把茶盏扣回茶盘上的事儿,不由抬手摸了摸鼻尖。“”。


第251章 引她说话
  蒋慕渊抿了一口茶水,隔着氤氲热气,他的视线在房间里转了一转,最终落在博古架的那两块顽石上。
  样子熟悉,正是他从珍珠巷取来,添进了定礼册子里的那两块。
  前回来瞧了,蒋慕渊就想着把东西都给顾云锦添上,这会儿见了堂而皇之搁在架子上的石头,嘴角不由扬了扬。
  看出顾云锦依旧不自在,蒋慕渊没有与她说石头,也不问那一篮子东西,只挑些旁的引她说话:“我听寿安讲,今日笄礼很顺畅,她送了你一套话本?”
  只要蒋慕渊不追着她问绣篮,顾云锦是不慌的。
  她起身从架子上取了其中一本出来,道:“郡主送来的就是这个。”
  这套话本是书局十年前出的,在当时卖得不算好,因而出货之后并未再添补。
  寿安和顾云锦自然是不曾看过这故事的,是林嬷嬷晓得郡主近来爱好看话本,把这个她觉得有些趣味的故事想起来后转述给了寿安。
  寿安郡主越听越有滋味,想要阅读全本,可书局里早就没有了。
  费了些工夫,寿安寻了几家旧书铺子,东拼西凑出来,亲手抄写了两份装订成册,一份她自己留着,一份当作礼物给了顾云锦。
  “郡主跟我说了些情节,我听着也很有趣,打算这几日好好读读的。”顾云锦笑着道。
  蒋慕渊挑眉:“哪些情节有趣?”
  顾云锦不是头一次给蒋慕渊说故事了,听他问起,就理了理思绪,与他说道起来。
  蒋慕渊听得很认真,仿佛是初次听闻,其实他对这套话本是有些了解的,前阵子满京城给寿安搜罗旧书册的就是听风,那小子一面寻一面看,看完了还与蒋慕渊讲一通。
  可哪怕是听过一些,此刻由顾云锦讲来,却是另一个味道。
  随着讲述,顾云锦放松了许多,脸上的表情也丰富起来,蒋慕渊看在眼中,笑意更浓,提着茶壶给她添茶。
  顾云锦说完故事,饮茶润了润嗓子,刚琢磨着要再与蒋慕渊说些什么,就见对方指了指墙角处。
  她顺着蒋慕渊指的方向看去,立在墙角的正是顾云齐给她的长枪,边上小几子上摆着新做好的马鞍,墙面上悬着长弓。
  “哥哥们送的。”顾云锦莞尔。
  蒋慕渊起身,走到跟前细看,他指尖抚着马鞍的皮料,颔首道:“料子极好。”
  “听说是大哥在北地是猎到的,”顾云锦很是喜欢这几样礼物,便一一细致与蒋慕渊讲,还说到了丰哥儿得的小腰包,“他喜欢得不行,晚上吃过饭消食,还拉着奶娘跑到我这儿来,要给我显摆他的腰包。”
  丰哥儿恨不能所有人都夸一遍他的腰包,还凑上前看顾云锦的马鞍,乐呵呵说“一样的一样的”。
  顾云锦被他逗得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