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农家日常-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嘉泽这个房间跟她那边的格局是一样的,而且这里她来过不少,熟门熟路的,跟自己房间一样。
关嘉泽愣愣地看着眼睛的茶水,不动也不说话。
杜锦宁呷了两口茶,这才又开口道:“所以最开始我问你,你娘更看重你,还是更看重你爹。她这一辈子不容易,如果有机会将你爹从官位上扯下来却心软,等以后发现他堵了你的路,反而便宜关嘉兴时,你娘心里的感受,你想过吗?”
关嘉泽这一回眼珠子终于有了神采,他抬起头来,朝杜锦宁看来。
杜锦宁向他点了点头。
她知道,在这以孝治天下的时代,要让关嘉泽干掉他爹,给他让路,他心里绝对过不去那个坎。不管他有多痛恨那个渣爹,他所受的教育都不允许他这样做。
可如果让他从孔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就比较容易接受。父亲与母亲,他自然更亲近孝顺母亲,为了母亲,让渣爹罢官贬职,这同样是孝道;反而,如果为了顾及渣爹的前程,而不顾对他掏心掏肺、视他如命的母亲的感受,他这才叫禽兽呢,这才是天下之大不孝。
关嘉泽一笑,这笑容里带着轻松释然:“我明白了。”
他站起来,深深朝杜锦宁躹了一躬:“多谢你,锦宁。能跟你做朋友,我三生有幸。”
杜锦宁跳起来避开他的礼,一掌拍在关嘉泽厚实的背上:“你小子,少给我来这一套。”她抓起关嘉泽果盘里的苹果,咔嚓啃了一口,对关嘉泽挥了一下手,“走了。”转身出了门,回自己房里去了。
关嘉泽在房里静默片刻,这才关门歇息。
第二天中午,关嘉泽去了孔府一趟,跟母亲谈了许久,出来后神色十分轻松。
杜锦宁知道他去了一趟孔府,他跟母亲谈了什么,他没说,杜锦宁也没问。不过她知道,孔氏是个有手段的有魄力的,否则也不会把家务事闹到皇帝面前。只要她知道关正祥阻了自己儿子的路,关正祥就完了。
关嘉泽是孔氏的软肋,同时他也是孔氏的逆鳞。谁阻了关嘉泽的路,她就能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果然,隔了还没两日,就见有人来报:“少爷,少爷您快回去,太太叫人给打了。”
这时太学里还在上课,夫子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关家的下人就这么直通通地闯进了教舍里,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关嘉泽更是七魂去了六魄:“什、什么?”
杜锦宁忙在旁边问:“伤得重不重?有没有性命之忧?”
下人见关嘉泽脸都白了,连忙安抚他:“不要紧,没有性命之忧,郎中说养养就能好。少爷您别太担心。”
可要是伤的不重,也不会让下人闯到太学里来唤关嘉泽。
夫子觉得下人那话不过是在安慰关嘉泽,忙开口道:“关嘉泽,你赶紧回去看看吧,学正那里我会帮你告之一声的。”
杜锦宁借着搀扶关嘉泽的功夫,在他的胳膊捏了一下。
关嘉泽朝杜锦宁看去,便见她对自己眨了眨眼睛。
他心念一动:莫非这是假的?母亲无缘无故怎么会被人打?为防意外,母亲出门时可是带足了护院的,身边更有婆子和丫鬟会点功夫。难道这是母亲给黄姨娘做的陷阱?
这么一想,他的心就静了不少。
关嘉泽朝夫子拱了拱手:“多谢夫子体恤。”这才在下人的搀扶下,匆匆出了教舍。
杜锦宁和齐慕远担忧地目送他离开。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两人就吩咐下人去孔府走一趟,打探消息。
青木回来,先禀报道:“关太太没事,关少爷让你们别担心。”
到了晚上,齐慕远回了家,杜锦宁从太学里出来,青木这才悄声道:“泽少爷说,让少爷别担心,他娘没事,而是在将计就计呢。”
其实关嘉泽让青木避开齐慕远,让他单独跟杜锦宁说这话,不是不信任齐慕远,而是家丑不外扬,他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他家的丑事。
跟杜锦宁说实话,纯属是他真心感激杜锦宁对他们母子的点拔,不想让她太过担心。
第621章 后悔啊
此时的孔府里,孔氏躺在床上,头上包着布条,布条上还渗着血迹,一副重伤的样子,不过待来看望她的人一走,她就坐了起来,把关嘉泽的妻子打发走,再吩咐秦嬷嬷道:“你去外面守着,我跟泽哥儿说两句话。”
秦嬷嬷依言去了。
“娘。”关嘉泽在床边坐了下来,望着孔氏苍白的脸,“您有什么话尽管说。”
做戏做全套,其实孔氏额头是真受了伤的,只不过伤的并不严重罢了。
后宅的手段,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关嘉泽回家跟孔氏把杜锦宁的分析一说,孔氏立马有了决断,当即遣人往关正祥面前递了一封信,说如果想让她回家,那么关正祥需要将黄姨娘休弃,并将关嘉兴赶出家门,否则她是不可能搬回关家的。
若说以夫妻关系,孔氏对关正祥了解并不多;但彼此作为敌人,她对于关正祥及黄姨娘却是了解个十分透彻。
关正祥此人说好听点是书呆子气重,说难听点就是十分意气用事。他跟孔氏闹成这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听黄姨娘的挑唆,觉得孔氏不柔顺不听话,一心争强好胜想把他压倒,做这宅子的主人,好把黄姨娘踢出关家,而不是顺着他的心意跟黄姨娘好好相处。
黄姨娘,却是个心比天高的,自觉自己更胜孔氏几分,只在家世上差了一截。但她有关老太太撑腰,有关正祥的宠爱,孔氏在她眼里只是一个战败者,离下堂妇也不远了。
可这样的女人,竟然用关正祥的官职来威胁他们,这叫他们气愤到了极点。
关正祥看了孔氏的信,一把将其撕得稀烂,还安慰黄姨娘道:“别怕,我就不相信皇上真能因为这种内宅之事就撤我的职。”
黄姨娘却不敢赌。皇上一言九鼎,要是关正祥不把孔氏弄回关家,皇上肯定是要处罚他的。就算不撤职,也要降职处理,好维护他作为皇上的尊严。关正祥被撤职或降职,她儿子怎么办?
她左想右想,觉得如果孔氏这时候死了,那么这一切就解决了。
这两年,她成功地在孔氏身边埋了颗钉子,这会子时间紧迫,她也顾不上布置周密了,递了信叫那边的钉子想办法唆使孔氏尽快出城去烧香。
孔氏本是个精明人,又正好是这种时期,她一根神经都是紧绷的,忽见一个不常在她面前走动的婆子老往秦嬷嬷面前凑,还给秦嬷嬷出主意,让她劝自己出城烧香,好保佑关正祥能顺利地接她回去,她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她做了一番布局后,二话不说第二天就出城烧香去了。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情形。
孔氏看着儿子那担忧的神色,展颜一笑,拍拍关嘉泽的手道:“别担心,娘没事。只是看着吓人,其实不过是一点小伤,做给人看的。毕竟今天我是跟刘御史夫人和黎尚书夫人一起去的,如果不做得真一点,让黎尚书夫人看穿就不好了。”
孔氏所说的这个刘御史,就是一直帮着孔氏在朝堂里弹劾关正祥的人。
虽说刘御史跟孔家交好,孔老太爷出面相求,他也会为孔氏上折子弹劾关正祥。但他之所以这么卖力,跟他的夫人脱离不了干系。
如果让杜锦宁遇上刘御史夫人,定然为孔氏鼓掌叫好。因为这女人隐隐有女权主义的倾向。
刘御史夫人一向觉得女人不应该是男人的依附,应该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所以她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家里也把刘御史管得伏伏贴贴,平时最看不得有女人被丈夫欺负,每每遇到这种事都是执言仗意一番。
当初孔氏进京有意进夫人圈中交际,刘御史夫人得知她的处境后就一直支持她把丈夫给收拾掉。
孔氏也知道这种人生性耿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今天搞这么一出,她也将底全盘托出告诉了刘御史夫人的。
而黎尚书夫人则是户部尚书夫人,她倒是跟这件事无关,不过正可以做得证人。
关嘉泽正要说话,就听外面秦嬷嬷的声音传来:“姑娘,这药给老奴就好,老奴端进去给太太喝。”
“不用了,我自己端就好。”这是关嘉玉的声音。
关嘉泽就闭上了嘴,站起身打开了帘子,关嘉玉那张漂亮的脸出现在了门口。
两三年的时间,关嘉玉从当初那个天真活泼的女孩儿,已变成了一个十四五岁端庄秀丽的少女。父亲的冷落,母亲尴尬的处境,让她迅速成熟起来,性子变得沉静许多。
她进了门,将药从丫鬟手里接过,递到孔氏面前:“娘,这药的温度刚刚好,您趁热喝了。”见孔氏接了药碗,她又从旁边拿过个小匣子,打开来放在孔氏手边。
匣子里面装的是各种蜜饯,是关嘉玉专门买来给母亲送药用的。
看着自己的一双漂亮懂事的儿女,孔氏倍感欣慰。她拿起药碗来一饮而尽。
“行了,我有话要跟你哥哥说,你早些回去歇着吧。”孔氏对关嘉玉道。
关嘉玉点了点头,收拾东西带着丫鬟退了出去。
关嘉泽望着妹妹的背影,心怀愧疚。
他知道母亲收拾父亲是为了他。可父亲罢职或是降职,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关嘉玉了。
毕竟有个做二品大官的爹,关嘉玉以后嫁到郑家,就不容易受婆家的气;关正祥被罢官或降了职,没准郑家就有那势利眼要给关嘉玉气受。
“你不必内疚。为怕你妹妹嫁过去受气,在订亲时我就托媒人跟郑家说过了,你爹根本不管我们娘儿三个,我们完全不受宠。郑家如果想打着沾你爹光的主意订这门亲事,还是趁早歇着吧。听了这话郑家照样订了亲,可见不是看重这个,所以不用担心。”孔氏安抚他道。
关嘉泽摇摇头:“那不一定。”
孔氏嘴角露出一抹嘲讽:“就算他们真打着沾光的主意,一旦发现不能得好处,他们可不管你爹是不是在高位,该给你妹妹气受照样给气受。”
第622章 免职
她长叹一口气:“这也是我当初不愿意给你妹妹订亲世家子、而想要找一户人口简单之人结亲的缘故。要是你妹妹能跟杜锦宁订亲,你我哪儿还有这样的担忧?杜锦宁一介农家子,却能一眼看透你我都看不透的政局,可见是个了不得的人。你妹妹嫁了他,以后是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听了关嘉泽回家告诉她的杜锦宁的那番分析,她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内心深处已觉得杜锦宁以后的成就会远远在关嘉泽之上了。想想杜锦宁现在跟他那什么都没有的表妹订亲,她就后悔当初没有多坚持。她当初看低了杜锦宁,没有把这件事重视起来,以至于现在只能担忧着自家女儿的婚事,一面眼睁睁地看着杜锦宁娶别人。
“爹被降职后,如果郑家有不好的反应,咱们就帮妹妹退亲吧。总不能眼看着前面是个火炕,还让妹妹往里跳。”关嘉泽坚决地道。
孔氏点了点头。
“娘您将我留下,是有何话要说?”关嘉泽问道。
孔氏凝视着自己的儿子,缓缓开口:“明日,刘御史就会再次弹劾你爹,我现在再问你一次,你可有后悔?”
父子天性,血脉之亲,她生怕以后儿子为此而怨恨她。在孔氏心里,一双儿女比她的命还重要,她宁愿慢慢收拾关正祥,也不愿意让儿子对自己心生怨怼,母子之间产生隔阂。
关嘉泽摇摇头:“不后悔。”
如果父亲与母亲之中只能选一个,他当然是选至亲至爱的母亲。
这个问题,那晚杜锦宁已经让他抉择过一次了。现在再问一次,他依然是同样的答案。
那个男人从未把他放在心上,眼里完全没有他这个儿子,他又何必为他着想,让母亲伤心呢?
孔氏欣慰地笑了,点头道:“那便好。”
她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行了,天时不早,明儿一早你还要去上学,早些回去歇着吧。”
……
有云:“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宋承唐制。所以关乐和自升了职后,每日都要上朝。
别院离皇宫远,过了子时他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吃过早饭,他便乘了马车前往皇宫。
像他这样的五品官,基本都是站在每一列的最后面。如果没有要事,基本都不开口。工部有什么事,皇帝只会向工部尚书询问,除非具体涉及到他管辖的内容,才会提他上前询问一番。
不过关乐和自升职这么久以来,还没被皇帝询问过。
这日,他依然站在最后一个,听着前面的大臣跟皇帝对答。
很快,奏事者渐稀,早朝已到了尾声,眼看就要散朝了,刘御史出列,弹劾关正祥纵容妾氏谋杀妻子。
满朝皆惊。
关乐和更是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
这满朝文武之中,宠妾灭妻者有之,后宅混乱者更是大有人在,今天妻子药死了个庶子,明日妾氏设计谋害嫡子,种种阴私不一而足。可后宅妇人闹归闹,却总是依附于男人生活的,为了顾及男人面子,没谁会闹得人尽皆知,更没勇气和渠道闹上金銮殿来。
所以刘御史此言一出,大家的目光都落到了孔稀身上。
这位兵部左侍郎孔稀,正是关嘉泽之母孔氏的大哥。
虽说孔稀自己是正三品,但有个正二品做礼部尚书的妹婿,是多少值得庆幸的事。要是换作他们,除非自家妹妹被关正祥虐待而死,否则是不会跟这样的妹婿作对的。可孔稀此时怎么回事?前一阵闹到皇上面前来,为他妹妹作主已是十分出格了,怎么现在还真要致关正祥于死地?
难道他就不顾及他家女孩儿的名声么?有这样不依不饶的岳家,稍不如意就闹到圣上面前让人丢官,谁还敢娶他家女孩儿?
莫不是他妹妹真被那妾氏杀死了?
这么一想,大家的目光就转移到了关正祥身上。
赵晤正看着奏折,待看到里面写着京城府尹的插手了孔氏被伤一案,发现那些貌似土匪的男子都是孔正祥的宠妾黄氏所雇,奏折上还有京城府尹对此案的判词,他当即摔了折子。
京城府尹是他的心腹,此人断案能力十分了得,为人刚直不阿,从不徇私,所以赵晤才把京城交到他手上。
此案既有了京城府尹的判词,他都不用再传人来问了。
他当即道:“礼部尚书关正祥宠妾灭妻,罢官免职;其妾氏因涉及雇凶谋杀正妻,斩立决。”
在刘御史上折子时,关正祥就一头雾水,他还心存侥幸,以为这次又会像上两次一样,皇上只会私下调解,不会对他做出惩罚。这毕竟是他的后宅家务事,他既不徇私舞弊,又不违犯大宋律例,皇上最多不过是训斥他几句,让他在其他大臣面前没脸。所以他并不如何惧怕。
没想到就听到皇上这样的处罚。
他吓得腿都软了,差点软倒在地:“皇、皇上……”
赵晤一挥手,便有殿中侍卫上前,将关正祥架了出去,扔出宫门。
关正祥既被免职,就是白身一名,没资格再进皇宫。
他失魂落魄地上了马车,忽然想起自己落得这样的下场,都是黄氏那贱人自作主张,派人去杀孔氏,他恨恨吩咐车夫:“回家。”
回到孔府,他还没进门,就有下人急急迎上来,道:“老爷老爷,您快去救救黄姨娘吧。您今早上一走,京城府尹就派了人来,把黄姨娘抓走了,至今没有消息。”
关正祥一听这话,顿时脸色煞白,整个人木在了那里。
皇上下令杀人,他又怎么有这本事把黄姨娘从铡刀下救出来呢?以前他还是礼部尚书都办不到;此时官职已免,就更做不到了。
怒气早已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痛彻心扉。毕竟两人青梅竹马,更是做了二十几年的夫妻。
“拿纸来,我要给孔氏写休书。”恍惚间,他听到自己咬牙切齿地这样吩咐下人。
第623章 被打了屁股
隔了不到小半个时辰,孔氏就收到了关正祥叫人送来的休书。
她冷笑一声:“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无娘家可归的,不去;与更三年丧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还规定:有三不去而出之者,杖一百,追还合。他关正祥搂着小妾在京中寻欢作乐的时候,是我在他爹娘病床前伺候,并安置入土,守孝三年。他倒是有胆,敢写这封休书。”
说着,她将休书递给管家:“你去京城府衙,替我状告关正祥无故休妻。”
管家应了一声:“是。”转身带着两个护院去了衙门。
关正祥此时正在府衙跟关在牢笼里的黄姨娘相对而泣呢,就被衙役捉了去,直接打了二十板子。
关正祥目眦尽裂。
京城府尹以前官阶比他低,见了他向来笑脸相迎,恭敬行礼的,这时候却抓着他就打板子,这简直是欺人太甚。虎落平阳被犬欺啊。
“宋维民,你个混蛋,等我官复原职,有你好看。”他大声嚷道。
京城府尹面无表情地看他一眼,又扔下一块朱签:“辱骂蔑视官老爷,再打十板子。”
衙役便又“劈劈啪啪”打了十板子。不过看到这人来的时候还穿着官服,还是个正二品的补子,又细皮嫩肉的,生怕打出个好歹,最后那十板子倒是下手轻了些。
不过饶是如此,关正祥也被打得皮开肉绽,趴在地上“哎哟哎哟”起不来。
这一回他倒不敢跟宋府尹放狠话了,叫下人半扶半抱地出了衙门,直奔医馆。
“老爷,不会有事吧?”师爷在一旁担心地问宋府尹。
“放心,他就算是要起复,官职也不会大了。”
宋府尹虽为人正直,但能在京城做府尹,把一众勋贵和高官以及他们那些爱惹事的家人都伺候得好好的,宋维民又岂是直肠子?
“关家没有高官,孔家又死死地按住他,关正祥想要官复原职,只能做梦。”他冷哼一声,“就算皇上看重他会大食语和新罗语,让他在礼部做个小官就是了,不会让他再做高官。”
“可皇上真愿意给孔家面子吗?”师爷小声道。
他知道这一回皇上出来主持公道,也是刘御史当着百官的面将事情捅出来。但作为贵妃所出的皇上,他是真心维护孔氏,而惩罚关正祥的吗?
“此一时彼一时。皇上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那么他就要维护正统。不维护正统,天下岂不乱套?别人也会用这个来攻讦他,说他出身不正,立身也不正,不配做皇帝。为个关正祥,值得吗?当初皇上之所以把关正祥提上来,一来是那时正乱,忠奸难辨,二来关正祥正好又立了大功,适逢其会。其实皇上也知道关正祥为人比较迂,脑子不大灵活,并不适合坐这个位置。”
师爷这才点了点头,不说话了。
……
关乐和下了朝后神思不属地回了衙门。好在早朝散了之后不多久就到了午歇时间,他急匆匆往关家赶,还没进门,就听到门房说关正祥去府衙想办法救黄姨娘了,而且离开之前,他还给孔氏写了一封休书——那时候关正祥还没回家,门房自然不知道在府衙里发生的事。
关乐和一听这话,气的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候了,他那糊涂的哥哥还满脑浆糊,他真不知说什么好。
他干脆一甩袖子回了家,将事情跟陆氏说了。陆氏唏嘘之余,老神在在地道:“放心,二哥写那封休书毫无意义。女子有七出三不去,二嫂侍奉老人归去又守孝三年,二哥完全没权力休弃于她。”
关乐和这才放下心来。
虽说男女有别,他跟孔氏接触不多,且孔氏的为人也有他不喜之处。但孔氏一旦被休,她就再难插手一双儿女的事。如果关正祥为了报复孔氏,给关嘉玉退亲,再把她许给一个不堪的人,那关嘉玉与孔氏两人定然生不如死。
关嘉泽作为男孩子虽然好一些,但关正祥再娶个女人,然后唤关嘉泽的妻子回家侍奉婆母,并趁机搓磨她跟她的孩子,不管是孔家还是别的人,都没立场站出来主持公道。毕竟儿媳妇侍奉婆婆是天经地义的事,只要关正祥后娶的女人精明一些,做得不是那么明显,谁也不好说什么。而如果关嘉泽不从,那就是不孝。他现在还有会试这一关没过呢。
孔家有个被休弃的女儿,传出去也不好听。
可以说,十几年前为了维护一双儿女,孔氏没有选择和离;那么现在她年纪大了,已是做婆婆的人了,万没有再被关正祥休弃的理由。被休对孔氏自己、关嘉泽兄妹,以及孔家,都没好处。
作为弟弟,关乐和不想把自己的兄长想得那样不堪。但黄姨娘被杀头,他很难想像关正祥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更何况黄姨娘还有儿女。女儿虽然出了嫁,但关嘉兴还在。关嘉兴此人不是善茬,孔氏一旦被休,不能保护儿女,谁知道关嘉兴会对关嘉泽和关嘉玉做出什么事来?
不光关乐和,便是陆氏也想到了这一点。
她道:“二嫂和玉姐儿现在在孔家呆着,安全尚能保证。泽哥儿那里就有些麻烦。那黄氏既是如此狠毒之人,竟敢雇人去杀主母,她的儿女恐怕不是什么好东西。尤其是兴哥儿,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