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皇商_涓石-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铃儿装进一个口袋背走了。以后的事就不大知道了,等奴婢醒来的时候,在一个不认识的人家炕上躺着,说是从雪地里把奴婢捡回来的。后来就成了他家的童养媳,每天就是干活,干不完的活儿。男人是个傻子,好像比奴婢大很多。在奴婢七岁的时候,去柴房抱柴禾,被那傻子按在地上,撕扯着奴婢的衣服。奴婢就尖声喊叫,他就打奴婢,幸亏格格来了,拿马鞭子使劲抽那傻子,把傻子打跑了,格格就和后来这个爹说她要奴婢了。这个爹就是捡奴婢的人,是安王爷府上田庄的一个小管事。格格跟着王爷到田庄去玩,碰上了。后来奴婢就一直跟着格格。”
“你没有再见到哥哥吗?”
“没有,奴婢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也不知道后来的家离自己的家多远,出了庄子就是野地,野地里还有狼,不敢出去啊。夫人您怎么了?怎么哭了?”
“没什么没什么,铃儿姑娘的身世真苦。”
“铃儿那个时候还小,不知道那个傻子要做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很后怕,如果当时给傻子作践了就完了。亏得格格救了奴婢。可是格格也苦啊,出身是高贵,欺负她的人比奴婢还多,当主子也挨打……”
慧儿在一边听着,眼泪汪汪的。
晚上田亮回家,就在鱼儿房里歇下来。两个孩子都睡了,鱼儿小声问:“相公你睡了吗?鱼儿和你说个事儿,你先别声张,悄悄查访一下。”
田亮“呼”地坐起来:“鱼儿你在说什么?”
“嘘!小声点。白天的时候,铃儿姑娘抱着异儿,异儿不老实,就从衣服里边拿出来一个铃铛给异儿玩,就说起这个铃铛和铃儿姑娘的身世来了。奴婢怎么觉得铃儿姑娘好像你说的丢了的妹妹?”
“你在说什么?仔细点儿?”
“相公!别嚷嚷好不好?万一不是呢?你先查访明白了再认人不迟。咱们这里是王府!”
“嗯,我得空就查,你能详细说说吗?”
“行,鱼儿就把铃儿姑娘的原话学给你听。”
田亮先去找了楚大叔,因为当年家里出事的时候田亮不在家,一直在峨眉山学功夫,楚大叔当时是父亲的镖局里一个管事的,也许能知道一点当年的事情。楚大叔说:“当时刚刚押过一趟镖没几天就接到另外一票押镖的活儿了。我和田镖头各带几个人分两处押镖。田镖头那伙人不知道得罪什么人了,还是知道了什么秘密,中途的时候田镖头好好儿的就死在客栈的炕上了。后来听说他女人也死了,有几个男人半夜去糟蹋她,田嫂子自杀了,小闺女也丢了,一家人就剩亮子你一个人了。后来的事情就不用大叔说了。”
田亮问楚大叔见没见过自己的小妹妹,他自己对妹妹的印象就是很小的小婴儿,小孩变化大,长大了以后很难和小时候有多少相像的地方。很想知道她有什么信物或者很特殊的特点。楚大叔说还是小丫头两三岁的时候见过一次,长的挺俊的,眼睛很大很圆,黑眼仁多,显得眼睛很亮。脖子上有一个精致的铜铃铛。特点就是左边脸上有酒窝,右边没有。
田亮自信还能认识那个铜铃铛,因为它是田亮用压岁钱给这个捡来的小妹妹买的,他十二岁那年快过年的时候,他跟师父云游刚好路过家门口,师父就让他在家过年。那一年他是十二岁,妹妹才是刚刚捡回来才几天的小娃娃,所以他比妹妹大十二岁。养母不生育,这个妹妹不知道是什么人放在他家门口的小弃婴。养母非常寂寞,就把这个女婴儿留下自己养了。这样田亮就有了一个妹妹,很招人喜欢的妹妹。就用父母给的压岁钱给妹妹买了一对很精致小巧的铜铃铛,小女孩也就有了一个小铃铛的名字。
第二天铃儿还是用这个铃铛逗着躺在悠车里的异儿玩,田亮认定了那对很精致的铃铛就是自己给妹妹买的。
接下来的是找王爷帮忙,通过王爷和安王爷联系,找到他庄子上的那个小头目,问明铃儿的来历。那个小头目听安王爷打发人专门问当年被慧格格带走的小丫头,以为王爷怀疑他拐卖人口了,赶紧来个竹筒倒豆子,说他在冬天里的一天到庄子的农户家去收账,老远看见有人从一辆马车上把一个口袋扔在雪地里。好像后面有骑马的人追着,等所有的车、马离远了,去看口袋,里面是一个小丫头,长的还挺俊,有四五岁模样。就捡了回来,自己的儿子是傻子,找不到媳妇,就留下当了童养媳。谁知道被慧格格给看上了,领走了,可不是拐来的。问过姓什么说是姓田,叫小铃铛。
无意中找到了失散整整十年的妹妹!虽然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田亮想保护这个妹妹,认了她她就不再是奴婢行列里的人了,同时也有了亲人。
先和王爷征求意见,王爷自然懂得田亮的意思,同意他认妹妹。再向主子妹妹征求意见,云儿很高兴,说:“好啊好啊,我现在哥哥也有了,姐姐也有了,就差弟弟妹妹了。现在妹妹送到家门口,哪能不认呢?何况我很喜欢铃儿,她对慧格格那种真诚和平时的聪明、机灵、快乐,都是我喜欢的。以后再有个弟弟就全科了。”
和父母征求意见的时候,先生和夫人都非常同意把铃儿认下来,作为自己的义女,他们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多,那个时代,多儿多女是福气。
但是鱼儿却对陈夫人有了看法,当年自己被陈先生救了,自己想认陈夫人为干娘,陈夫人没有答应,怎么今天……。
云儿那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联想一下就知道鱼儿为什么不高兴。劝慰道:“当年咱娘是老早就想认你为女儿的,不是也跟你说过想认女儿吗?你非要当丫鬟报答我爹。我们老家有那么一个说法,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不能认干亲。现在咱们爹娘就不是多了一个儿子吗?小心眼儿的,你给娘当儿媳妇不比当干闺女近乎一百倍?”
鱼儿“噗嗤”一下笑了:“是呢,干的就是干的,还是亲儿媳贴心,奴……鱼儿想通了。”
“真通了?可别以后每天搂个醋罐子。”
“鱼儿早就是醋罐子了,相公还有五个女人呢。”
“那是别人强加给哥哥的好不好?那次跟我说起来,愤愤不平的,我看他眼里都有了泪光。”
“真的?对不起啊,我……”
“鱼儿姐姐,也许以后哥哥会对这几个女人里边某一个好那么一点,但是她们谁也代替不了你。”
“我知道、我知道。有的时候就想,相公对她们冷言冷语的也不对。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只有自己一个女人呢?她们也是父母生养的,因为贫穷、因为惧于权势、因为很多原因不被丈夫重视,这样的女人也很可怜。跟别人分享丈夫,捡人家剩下的,被别人白眼相看或者是当贼一样提防着,很是悲哀!……主子!主子你怎么了?鱼儿说错了,是鱼儿碰了您的伤心事,对不起、对不起……”鱼儿看到了主子的满脸泪水,才恍然大悟自己触到了主子最碰不得的地方!
“干嘛、干嘛说跪就跪的,我有没怪你,你说的对嘛。”
看到鱼儿一脸的诚惶诚恐,云儿叹了口气:“人生中总有很多的无奈,我就从来没想过给人当侧室。我娘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把我的大红新娘装给做出来了,结果成亲的时候不但没穿上,连个天地都没拜。男人是人家用过快二十年的,还大了云儿二十岁,刚刚进府就因为出身低微不懂规矩就给训斥了一顿。亏我没心没肺,换个心眼小的都能窝囊死。不过嘛,事情也有好的一面,算我有福气,丈夫虽然年岁大了一些,人品却是奇好,还是个王爷,起码是我不缺吃、不少穿,也不操心柴米油盐的。其实啊,人要过得快乐就别老是想着不顺心的,好了好了,没事了。”
由先生出面和铃儿谈了,铃儿呆呆地看着先生,无法相信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好消息。虽然哥哥不是和自己一个父母的,但是有了哥哥,就有了亲人!
从此,铃儿从一个低贱的小丫头一跃成为“田小姐”,有了哥哥和姐姐、还有了义父义母,铃儿无法相信自己的命运会转折到这样幸运的地步。当她和可亲可敬的田总管、云主子拥抱在一起,涕泪双流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田亮对慧儿的好感一下子增加了好多!要不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把受苦受难的铃儿解救出来,铃儿的一生会怎样的悲惨!
成了“姑姑”的铃儿每天接送蕊儿上学、放学,担当了家里很多事情,腾出时间给嫂子去做大事,在慧儿面前仍旧自称奴婢。铃儿对慧儿确实是抱着一种感恩的心,如果不是格格在那个关键的时候解救了她,铃儿无法预料自己会是如何煎熬下去。那个傻子是一个根本不懂人味的,平日里就和铃儿动手动脚没有个轻重,有一次把铃儿摁在水缸里差一点吣死,把铃儿掐得浑身青紫不是一次……
在安王府里,铃儿也是倍受摧残,要不是年纪还小一点,早就成了安王府那些贝勒、贝子纵欲的对象了。但是铃儿也是很厉害的小丫头。谁要欺负她她就会勇猛地反抗,格格受欺负她总会挺身而出,为格格承担一些苦楚。
现在是苦尽甘来,铃儿有了哥哥,又摊上一个贤惠无比的好嫂子。她有亲人了,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小丫头!
田亮对铃儿的关心爱护不亚于对云儿和鱼儿的。鱼儿捡了一个小姑子,格外高兴,给她给慧儿、铃儿裁新衣服、送首饰、玩物。本来她就很喜欢铃儿,因为是慧儿的丫头,也不敢走太近怕慧儿有想法,现在好了,姑嫂关系了,随心所欲!
云儿给铃儿和慧儿一大堆礼物,从穿的、戴的到玩的,把号称格格的慧儿和见过世面的铃儿给震得一个趔趄一个跟斗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一章 太后寿诞一
“哎,彩珠姐姐你知道吗?主屋里好像发生了大事……”完颜?噶鲁黛又开始八卦,“我听蕊儿小姐开始叫慧姨娘的那个小丫头铃儿姑姑了,以前可是叫铃儿姐姐的!”
彩珠的八卦兴趣也给撩起来了:“你的消息真灵通,还有什么?”
“完颜的丫头碧儿很机灵,在路上听人议论的,说是那个铃儿是咱们总管大人十年前丢的妹妹,凭着一串铜铃铛相认的。”
“咱们府上怎么有这么多的好事啊?前儿我去煊王府送几个回家的宫女姐妹,也是半路上听说,陈福晋的陪房嬷嬷林清,就是亲兵管带索大人的夫人,根据什么资料找到了她去世的姐姐的女儿,就是慧姨娘。这下慧姨娘可有靠山了,索大人可是正三品呢。以后你可别随便招惹慧姨娘了。”
“好像咱们瑞王府的风水奇好,咱们相公不也是老爷子后找到的吗?老爷和老夫人姓陈,为啥咱们相公就姓田?是相公小的时候,他伯母生了一个哑巴,把他给换走了,然后他伯母的奶娘就把他送到自己的侄儿还是外甥家,那家就是姓田的。”
“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的新闻?看样子你当密探很够格啊。”
“彩珠姐姐你胡说什么呢,也不是我打听出来的,是我娘家送来的那个小丫头自来熟,跟谁都能搭上话儿,听来的呗。”
“怪不得,我还奇怪呢,汉人的姓氏是很固定的,没有几个父子不姓同姓氏的,原来是被人掉包了。咱们相公也算是有福的,毕竟是给找回来了,要不然怎么样呢?你行,我可佩服你了。来了这么几天打听到这么些个消息。”
“也不知道这些消息是不是走样儿了。有人就爱添油加醋的。”
“你也在里边添油加醋了吧?”
春耕季节,王爷的事情忙了起来,他想今年试种水稻,从异域带回来不少高产环保稻种,准备和田亮去白洋淀勘察,可否用那里的水种稻。云儿早就把这方面的书面材料准备好了,就是种稻也是要土地的,王爷在白洋淀是一大片水面,然后是一个叫“粘泥山”的小山包,还有一片斜坡地,都是不能种稻的。正琢磨这事,云儿就说了:“云儿有个馊主意不知道千千岁可想听?”
“说。”
“您读过《三国演义》吧?里面有赤壁大战,其中有曹操把自己军队的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这个场景吧?咱们也可以借鉴一下嘛。”
“有点意思,说接着说。”
“咱们可以从京郊的西山拉来肥土。放在木制的、不渗水的箱子里,或者是比箱子浅一点的木盘里,然后用白洋淀的野水当作种植水稻的水。也放在这个箱子里,插上稻秧。这样的箱子要很多,用绳子还是铁链连在一起,不就是一片稻田吗?外行啊,千岁大人不要讥笑本大圣。”
“哈哈哈……”王爷都笑出了眼泪,“只有你才能想出这种绝妙高招,这叫什么来着?通古贯今?活学活用?”
“您不是也有曹冲秤象的壮举吗?”
“你的建议本王要琢磨琢磨,还要动用陈智囊来完善。不错,聪明。就是那些箱子的造价要高一些,三个五个的什么也解决不了,改天我再带你去白洋淀看看。”
时间在飞逝,过了三月,就到了四月。王爷、云儿、田亮从异域回来整整一年了。过去的一年当中,做了不少事,也还有不少事没做。
今年就安排了新的规划。在白洋淀那里种水稻和果树。然后把葡萄培育起来,还要种荷花、养菱角,还有蘑菇、木耳……要做的事太多了,只能一样一样地做。
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三月二十八是太后的生辰,就是不送什么珍贵的礼物,也要去凑热闹。皇上也是的,来到府上听过云儿唱的歌就记住了,跟太后说起过。太后就有了一个新想法,跟皇上万寿节那样,能省几个是几个。今年自己的寿诞就不请戏班子了,让每个王府、国公府准备剧目,管你是亲王也好、郡王也好、国公爷也罢、福晋也一样、侧福晋更没说的,谁有这个才艺谁上阵。每个府上准备一两个剧目,唱歌也行、跳舞也行、弹琴也好,说笑话也可以,都要上台来表演,不得推诿。这么想了就这么做,懿旨都送到各个府上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接到懿旨的各位王爷、国公爷说什么的都有。
“也不知道太后老人家拿咱们当什么了?还得统统上阵出剧目,不是拿咱们当戏子了?”
“你怎么想得这么多?她是长辈,你让她高兴高兴能小了你一块?”
“我才不演戏呢。”
“懿旨面前你不演试试?太后是为了省钱。”
“唉。”
“哎,听说安王爷的大女儿格格的封号给撤了?”
“死都死了,撤就撤了呗。”
“谁跟你说死了?还不是……”简亲王实在是不愿意打哑谜。
“你不乱说话能憋死啊?”王爷的四弟叶布舒国公爷抹搭了简亲王一眼。虽然他的爵位不如简亲王的高,但他是哥哥,可以训斥堂弟。简亲王也不在乎,继续八卦:
“哎,我说四哥,我有可靠消息,太后把福佑二哥的两位福晋都给叫进宫里,支走了佟氏,就和陈氏说,让她给福临当皇后,连侍寝的事都安排好了,结果人家二话没说就奔柱子撞过去了,幸亏有苏茉尔给挡了一下,你说这太后是真心让陈福晋当皇后的吗?兄弟我现在可是真佩服福佑二哥的小福晋了。”
“你这人是没救了,什么犯忌讳说什么,你亲眼看见的?”
“然后皇上和老娘发火儿了,拍桌子打凳子的。老太太也明白得罪了财神爷,来个安慰的戏码,用一个王位,一万两银子去堵人家的嘴,值!太值了!这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各位说话都别顺嘴胡雷啊,不该说的把嘴闭上。”安亲王作为老大哥,向简亲王等人提出警告。
王爷已经准备好了,在太后寿诞的第三天,也就是四月初一,让已经建好的三个商家都开始营业。皇上已经写了御匾,匾额也都做好了。
这是自己的商家,正式的买卖。要是盈利的话,再开办一条小吃街或者是叫美食城,供应进城、出城的农民?大鱼大肉的他们吃不起,家常便饭总还可以吧?这个事情先不忙,等太后酒楼等三家的生意稳定了再弄小吃城。
已经进入顺治十七年了,越往后皇上就越打不起精神,他还不知道她的爱妃马上就要去世了,鄂贵妃去世他的精神就崩溃了,到最好闹出家闹的很凶,朝堂的事也不管了。
历史不可阻挡地往前迈进,所有的人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要变天了。朝堂要乱套,皇上要换人。当然他们不知道皇上会去世,是觉得一个皇上总是跟和尚在一起,是不是要出家。皇上出家了,皇位怎么办?皇上最大的儿子二皇子福全才九岁,他当皇上还不是跟当年的当今皇上一个样儿是傀儡皇帝吗?大权都在摄政王身上。
安亲王、显亲王、简亲王等亲王级别的和国公级别的兄弟、子侄们都在为王爷担心。他们当然不知道顺治皇帝也没有多少日子了,但是他这么萎靡不振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造反代替他,顺治皇上是瑞王爷的靠山,他一倒,瑞王府、煊王府就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太后威逼瑞王府陈福晋的事其实在皇室宗亲中已经家喻户晓了。顺治退位也好,被人杀了也罢,最危险的就是瑞王爷了。不管谁当皇上,第一件事就是要查抄瑞王府、拿走他们的货物。很多人都在背后和王爷说:“赶紧停手,把东**起来。”
王爷就说:“那也不是本王的财产,再说了,卖了已经一年多了都快卖没了,谁来查抄谁就来。”
安亲王、显亲王和简亲王最是替王爷担心,太后早就虎视眈眈地觊觎王爷的货物,跟他们几个暗示过瑞王爷把珍奇货物当粮食卖,是别有用心。特别是简亲王,最看不上顺治母子,对恩人竟然是赶尽杀绝的态度。王爷明白,府上只要有云儿在,谁也不能伤瑞王府中任何人的毫毛!
“福佑二哥您是不是太好心眼了?您看皇上跟没魂儿了似的,太后每天算计省钱。您就收收手,等局势稳定了再干。”
“本王觉得现在的局势可能比将来还算好的,不趁这会卖货,以后放旧了就没人买了。”
王爷说的是真话,可惜没人能听懂。那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就等太后寿诞之后,太后大酒楼、玉龙商行、锦绣餐厅开业了。
在这之前还得准备太后千秋的剧目,老太太听儿子说云儿的蒙古歌儿唱的好,把云儿的剧目当成压轴戏呢。
那些王爷、国公的虽然心里不满意,背后也有牢骚,却不敢不遵从。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自家特色的剧目。
瑞王府的当务之急是给三家商号准备开业的物资。从飞云楼拉走的物资都是用四匹马的大容量马车装车的。从布匹到日用品、首饰、鞋袜、服装、文具等等。拉走之前要立账、过数、打包、定价……飞云楼的人手根本就不够用,福晋从翼然楼抽调了二十人增援云儿。最能抓尖的鬟儿却没来,坐月子呢来不了,生个胖儿子。
这边给三家商号准备商品,太后的千秋节也要有所表示。从宫里出来的太监、侍卫的给瑞王爷送信儿要这个、要那个的穿梭于紫禁城和瑞王府之间。也幸亏王爷和云儿带回来很多能用在节日上渲染气氛的喜庆用品。在异域很多商品零售价都很贵,一旦大量购货,享受批发价就地就能便宜一半甚至更多。当然这些货物的价格是不会告诉皇上和太后的,就是告诉了他们也不会给钱。
为了渲染气氛,王爷把接驾那次用的充气礼仪门、绢花门、仿真花花篮、拉花、大型气球等都给准备好了。还有在寿诞庆典上太后寝宫慈宁宫有的大个福字如意结、拉花、剪纸、花球、充气狮子、奔马、亮片礼花、圆形气球、珠光气球、手抛玫瑰花花瓣、花车等也准备好了,由两位福晋带人进宫给太后送去,并告诉她什么东西怎么用。
府上自己准备的献花用的鲜花和献给太后的盆景不老松、花篮等。又省钱、又喜庆、又热闹。这种事情不能做过分,把别的王府、国公府给比了下去,让人家没面子就该记仇了,适可而止,意思意思就好。
当然别的府邸都会有所表示,就是背地里对太后再不满,祝寿的事情也不能被人比下去,都会凑热闹的。皇上的股肱大臣们更是要有所表示。以前的时候,大臣们送的都是高档礼品,都没有下上万两的,今年太后要节俭,这些大臣们就不敢送太贵重的了,饶是花了很多银子再获罪就不得偿失了。可是送得太寒酸,可能就被太后给恨上,你掉她面子还了得?这种礼物真让人头疼啊。
自从云儿撞柱不成,太后母子去府上变相赔礼之后,云儿还是头回进宫。在慈宁宫和太后见礼后就没叫她皇额娘,太后就象没发生什么事一样,拉住云儿尽管亲热个不了,把鄂妃都快气死了!心里骂太后怎么这么贱。太后哪里是犯贱,是不敢得罪儿子的财神爷、钱串子。尤其是看到那些喜庆用品,简直就要心花怒放了:“云儿呀,你这些东西可是要花不少银子呢!这都是什么呀这么好看?快给皇额娘说道说道?”
就是云儿心里再不待见太后,也不能在这个场合下她的面子,就笑咪咪地说:“这些都是属于节日用商品,充气门、绢花门您都见过了,这个是仿真花,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