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皇商_涓石-第3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云儿心里再不待见太后,也不能在这个场合下她的面子,就笑咪咪地说:“这些都是属于节日用商品,充气门、绢花门您都见过了,这个是仿真花,就是府上的姑娘、嬷嬷们做出来的鲜花,放在这个篮子里了,您可以吩咐人在大殿的柱子上拉上绳子挂起来;这个是拉花,也是为了渲染气氛的,您喜欢挂在哪儿就挂在哪儿;这个是悬挂在空中的大型气球,用这个打气筒打鼓了,几个气球栓在一起,吊在空中,下面用重物把绳子固定住;这个是给您在住处挂起来的大个福字如意结;这个是贴在玻璃窗上的剪纸。这个花球也是悬挂起来的,还有这个充气狮子和充气奔马都是摆在殿外的。这些是小一点的气球,圆形气球和珠光气球,您也看到我们府上怎么用的了;最后两种是突出您的,这个是花车,您坐在花车上,我们府上的总管给您开车。还有这个是手抛玫瑰花花瓣,这是仿真花,可以再次利用的。就是您的花车到达观礼台之前,由宫里年岁小的宫女站成两排,在您路过的地方向您抛洒花瓣。这些是云儿从异域学的,您觉得可用就用,不可用就不用。还有这个是发光戒指,您在车上向众人挥手致意的时候,手上会闪光。那样就能显示出您作为大清国皇太后的尊贵了。”
  “好好好,本宫从来都没有这么高调过,今年可能会成为很突出的人物呢。”太后被这些喜庆的物件都给晃花眼了,再次满足了她的荣耀心和虚荣心。她可最是要面子的!
  “您是老寿星,不光彩夺目怎么行?”这是福晋说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二章 太后寿诞二

  三月二十八日,是太后的千秋节。为了节省银子,就在慈宁宫大殿接受皇上、皇后、妃嫔、皇室宗亲和文武大臣的跪拜、祝贺。免了请戏班唱戏和三天的流水席,自然是省了不少银子。
  太后和皇上都看好了瑞王府的彩色气球,还有府上的秧歌队、舞狮队。这些都是最能渲染喜庆气氛的。瑞王爷说,气球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舞狮队、秧歌队的服装这次用过下次还能用,很省钱。南边和郑经的仗还在打,国库里的银子入不敷出,能省就省着点吧,过生日的事就改招子了。所以事先就给宗室的亲王、郡王、国公爷乃至家眷下了懿旨各府出剧目上台演出,没有耍戏大家的意思。跪拜、祝贺之后,节目开始。先是瑞王府的秧歌舞,期间有狮子闹阵,体现喜庆。
  慈宁宫焕然一新,大型彩色气球,三四个扎成一束,吊在半空中。气球的下面拉了一副巨大的标语:“太后寿辰寿比南山”、“太后福多福如东海”,在观礼台上方是云儿写的仿宋大字“大清国皇太后寿诞大典”。
  观礼台就在慈宁宫大门的左右分文武两班。辰时初,礼炮轰响,瑞王府的彩车上坐着太后盛装礼服的皇太后,身边站着与她同舟共济三十几年的侍女苏茉尔,还有太后的两个孙子二皇子福全、三皇子玄烨。彩车四面八方都是鲜花,红的、粉红的、金黄的、淡绿的……开车的田亮身上穿着大内一品侍卫服装、外罩黄马褂,这是皇上特赐的。
  车开得很平稳,缓缓驶向观礼台。皇上离座,带领皇室宗亲和文武大臣,下了丹墀,跪在车前。田亮赶紧离开,苏茉尔和两位皇子也下了车。
  “儿臣带领满朝文武给皇额娘磕头了。”
  “太后万福金安,千岁、千岁、千千岁!”
  “各位平身。”太后的气势相当足,她非常满意今天的场面,这是她过去几十年都没有享受过的荣耀。
  太后搭上皇上儿子伸给她的手,下了四轮电动车。缓缓走上观礼台,在最正中的位置坐下了。立刻就有皇上的几个女儿穿着节日盛装前来献花。她们是代表皇室宗亲和各亲王府、国公府给太后献花的。太后最先接过润玉公主递上来的一束漂亮鲜花,在雪儿脸上亲了一下。这是云儿买的仿真花朵,不是丝网花,是比真花还漂亮的塑料花。真个是栩栩如生。外面还包着很硬挺、很薄的花纸,看着就体面得很。
  太后简单跟大家说了几句话,无外是大家辛苦当差一整年,以后还要继续精诚合作,为大清的繁荣昌盛做贡献。下面就是文艺演出,
  太后让各位王爷、国公爷或者是他们的家眷上台,这些人相当的不满意,都认为是把他们当戏子了。可是太后、皇上的命令又不敢不服从,只好忍着气上场。
  第一个上台的是安亲王,他表演的剧目是吹箫。就是再不愿意也得硬头皮上场。还别说,安王爷的箫吹得相当好,如歌如诗、如泣如诉,一曲《苏武牧羊》赢得热烈的掌声。然后庄亲王府侍卫队的武功表演。真有个气势,所有的表演者个头都差不多,身体健壮,英俊威武,年轻力壮,阵容严整,动作标准。简亲王府是王爷千岁本人上场。济尔哈朗的这个儿子相貌很出众,二十六七岁,天生一副王者气派,身穿一身深蓝色马蹄袖箭衣,要多精神有多精神,要多帅有多帅。手上一柄带着长长的明黄色流苏、寒光四射的宝剑,辫子盘在头上。抱拳施礼后开始舞剑。长剑如芒,气贯长虹,剑气环绕着他的周身,带起翩飞的衣袂,寒光之中,一个旋转的明黄色车轮,越发显得舞剑者身姿卓然……
  掌声四起!
  接着是两名通身高贵的夫人,拎着纱帕,婀娜上场。不用说这就是瑞王爷的两位福晋。福晋一身淡绿,云儿一身淡紫。在众人的注视下坦然上场。二人款款施礼后福晋坐下,身后的人递给她一把小提琴。人群中的女眷开始议论:“瑞王爷的福晋怎么还会玩那种高深的洋玩意儿?”还不错,认得是洋玩意儿。
  “那个年轻的就是他们府上的陈福晋?听说她是琴棋书画四艺皆精啊。呜哇,好漂亮哦!瑞王爷艳福不浅呢。”
  俩人如入无人之境。有一名年轻清秀的太监站到舞台中间,抱着他的浮尘说话了:“瑞王府的两位福晋要在太后的千秋节给太后献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请。”
  云儿大大方方地站着舞台中间稍稍靠前的地方,向福晋轻轻点头,福晋的小提琴声便轻盈地响起。过门之后云儿适时地接唱道: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唱,
  一湾碧水映晚霞。
  骏马好似彩云朵,
  牛羊好似珍珠洒
  啊
  牧羊姑娘放声唱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牧羊姑娘放声唱,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水清草美我爱它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
  毡包就象白莲花
  ……
  云儿的歌声非常接近这首歌的原唱德德玛,浑厚而深沉。歌还没唱完,掌声就象雷鸣一般了。有人大声赞叹:“好!太好了!”
  久违的乡音!久违的草原!太后的泪水就象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滚落。三十年的深宫生活,三十年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当今的太后,昔日的蒙古姑娘布木布泰,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回首全是不堪!
  歌词简白易懂,歌声委婉悠扬,地道的蒙古味儿!唱的好像就是科尔沁草原,每一个音符都在流淌着少女时代对未来的憧憬。太熟悉又太陌生、久违了的乡音!太后生怕自己失声,用帕子紧紧捂住了嘴巴,但是眼泪却不听话地奔涌出来。
  “皇玛么,您怎么了?”三皇子玄烨过来关切地问。
  “玛么没事,玛么是高兴的。”太后把玄烨搂在怀里。
  云儿只唱了一部分就结束了,因为还有别人要表演。但是掌声经久不息,让她有点无措和无奈。
  皇上说话了:“云儿嫂子,您就再唱一支。”
  福晋和报幕的太监低声说了一句,太监说道:“《西游记》插曲,路在何方。”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
  啊,啦啦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
  一番番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翻山涉水两肩霜花
  风云雷电任叱咤,
  一路好歌向天涯
  ……
  仍旧是掌声不息。大清是没有这样的歌的,简单明了,浅白易懂,曲调好听,新颖明快。皇上站起来鼓掌,群臣也赶紧起立致意。
  福晋和云儿款款施礼,拉着手准备下台。简亲王大声说:“不能走、不能走!我等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歌声,真是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啊。两位皇嫂,再歌一曲好不好?鼓掌!”
  掌声高涨,经久不息。福晋小声说:辛苦妹妹再唱一支吧。别的姐姐就不会给你拉琴了,就那个《刘三姐》吧。云儿点头,满面笑容地施了一个万福礼。“谢谢各位的鼓励”。
  太监公公上台报幕:《刘三姐》
  “唱山歌耶,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耶
  这边唱来那边和
  罗,那边和。”
  歌声婉转悠扬,曲调优美动听。
  掌声再次响起。
  皇上赶紧站起来:“各位、各位臣工,两位福晋已经表演三首了,嗓子可能已经吃不消了,大家可否放过她们?下面还有精彩剧目呢。”
  “福佑二哥呀,您是哪一辈子修来的福气呀?怎么会同时拥有这样两位神仙女眷?”简亲王一肚子感慨,王爷才不回答他的问话呢,只是坐在那里微笑,和安亲王低声说着什么。
  福晋和云儿赶紧下台,溜之大吉。
  下面是庄亲王福晋的古筝弹奏。
  接下来是康亲王侧福晋的昆曲清唱
  ……都很不错!但是太后心里的评论就不是别人能左右的了。
  剧目不多,都是“意思意思”。太后的万寿节落幕,各位皇室的亲王、郡王、国公爷们和文武大臣,给皇太后磕头山呼“皇太后万寿无疆”。
  云儿的草原之歌给太后留下太深、太深的印象!
  太后的千秋节一过,福晋就被太后派来的王公公接进宫里,太后告诉福晋,现在的皇上心思完全变了。过去就是和她顶牛,不听她的建议,现在的表现是不管她这个当额娘的说什么都是错的,而且暴躁、不耐烦。问福晋有没有什么办法?福晋能有什么办法?皇上这是心病,能找到他的心结才能劝得了他。太后说了一句话,福晋差点没吓晕过去。
  “绣儿呀,本宫是觉得他看上云丫头了,不好说出来。”
  “太后,这是不可能的。”
  “你不用害怕,本宫不是让云儿进宫给他当妃嫔,是想让云儿多进宫几次,给他唱唱歌、陪他说说话儿……”
  “太后啊,我家云儿是有夫有主的,陪着皇上算怎么回事?”福晋冲口就说,忘了忌讳。太后倒是没有生气,继续说:“本宫知道这么做不合常理,可是皇上总是这样可怎么好?他是大清国的顶梁柱,没了他……”
  “您说的臣妾能够理解,但是这样太不符合一个君主的所为,会让天下人诟病的。依臣妾看来,皇上就是因为鄂妃娘娘身子不爽而忧心,怎么想办法让鄂娘娘身体好起来,皇上的心病就会不翼而飞。”
  “可是你看看鄂妃的样子是三天两头就能好了的?”
  “太后您想想,如果云儿进宫来陪皇上,鄂娘娘的病不是会更重?倘或有个什么,皇上怎么办?您是不是让我们云儿做这种无谓的牺牲?我们云儿还有两个吃奶的孩子!她的心也不在皇上的身上!您知道吗?我家王爷现在是一时也离不开云儿……”
  “好了好了你不用说了我都明白,当年太宗皇上为了宸妃姐姐,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谁要说宸妃一句不好,马上就能把谁的脑袋拧下来。皇上现在也是这么偏执,算了,还是另想办法吧。”
  “臣妾知道您一定会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不管怎么说,皇上是您身上掉下来的肉,不会跟您拧到底的,是他年轻,有些事想不到。”
  “你说的也有道理,让云儿来陪他也真不是个办法,鄂妃准会醋缸打翻了,还可能……,算了算了,你们的日子过得好好儿的,就不给你们添乱了。”
  福晋恨得银牙都快咬碎了!我们就在家唱个歌儿,就让你们母子给看上了!福晋知道皇上没有一年好活了,鄂贵妃八月里就得离世,一定要在这四五个月的时间里保护好云儿!
  云儿给太后唱歌,把太后感动得泪流满面的事很快就被鄂贵妃知道了,病情又加重了两分。认准了云儿献歌是为了谄媚太后,给以后进宫铺路。加上自己身体不好,又不能给皇上生儿子,逢高踩低,挤兑自己。对皇上也不大相信了,认为都是甜言蜜语。非常悔恨自己走了这样一条路。但是这种心思是万万不能跟任何人透露的,否则就会死的很难看。这样,吃龙肝凤胆都没用,纯粹是心病!
  福晋回府以后立刻把这个情况和王爷说了,王爷沉吟了一会说:“太后是想用云儿把皇上劝回来,根本就是无力补天的事,能补也不给她补!这都什么人哪这么歹毒,他们的命是命,别人的命就不是命了?他想怎么摆弄人家人家就得怎么听他的?门儿都没有!”
  “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心血来潮宣云儿进宫。您怎么想个万全之策?”
  “世界上哪里有万全之策?皇上是明年的正月去世现在马上到四月了,还有九个月的时间,鄂妃是在今年的八月去世,离现在五个月。异域的清史说,鄂妃一去世,皇上就诸事无心了。他对云儿一点非分之想也没有,就是鄂妃去世也不能。这种人他就一条道跑到黑。当年那个宸妃我也见过,并不觉得她好到让人发花痴,父皇怎么就……算了,我对那个女人的感觉是很假,很会做作,纯粹是魅惑人的那种祸水而不是红颜知己。要不是她可能父皇不会那么早离世,父皇不离世就会对储君有个明确的交代,那样就不会有豪格大哥和十四叔的帝位之争,光是清廷内部的内讧就闹了多少年?不管是大哥即位还是多尔衮即位,都比当今要好,因为那样就没有太后置喙朝政的机会。不是太后的话都是错的,她的眼界、学识、谋略离真正的帝王差得很远!
  你道皇上为什么对太后那么反感?而且很不想当皇上?他觉得他的皇位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是他母亲用身子换来的,他瞧不起他的母亲,更瞧不起自己!可能就是人常说的糊涂油蒙了心?对自己的女人好是应该的,再好也不应该神魂颠倒啊。依我想没什么大事,那个鄂妃一天不如一天,皇上就没有任何精力想别的。他这种痴情对咱们倒是很有利,把心放宽。”(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三章 三家商行

  四月初一,建造了半年的太后大酒楼、玉龙商行、锦绣餐厅同时竣工、开业,同时鸣炮示意。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唢呐声声。三个商家同时张挂皇帝御笔亲题的金匾,高高地悬挂大门上方正中间,一挂响了很长时间的鞭炮还没停歇,人群就象海潮一般涌了进来。那三家张挂金匾的商家中间的那座两层楼房是“太后大酒楼”、右边的是“玉龙商行”、左边是“锦绣餐厅”。
  三家商行只有一个总掌柜田亮,伙计都是亲兵担任。玉龙布庄、玉龙冷热饮、玉龙纸行、纳兰百货店仍在原处经营。太后大酒楼则是荤素分开经营的美食酒楼。
  开门迎接四方贵客之后,那个热闹劲儿也还在继续,门口光是扭秧歌的舞狮子就闹腾了一个时辰。
  一街筒子的人把三家商行围个水泄不通。京城里很有一些人喜欢看热闹,爱扎堆,爱品评。就是不买东西也得让人觉得自己是有见识的。尤其是太后大酒楼的招牌那才叫个响,真让人刮目相看:“这可是玩真的了啊,黄马褂给站岗,了不得了,了不得!太后大酒楼,要真的是太后开的买卖,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皇商啊!”
  那个说了:“要不进去?”
  “什么,太后开的还不得是个天价?岂是咱们这等平民百姓能享受的?不过你说得也对,咱们进去了不吃不喝的还朝咱们要钱?看看去,里边是什么样儿?”
  太后大酒楼是三个商家居中的一家,面积很大,分上下两层。楼下大厅是短衣帮的座位,楼上是雅座包间。以楼梯为界,楼梯东边的是素食部,西边是肉食部。楼上也是如此。
  大厅北墙处是云儿新画的一幅大型牡丹。远处的背景是淡淡的远山,再近一点是浅绿色竹林,透过竹林隐约可以看见远山山间的瀑布,山下的油菜花。浓墨重彩的小写意,那花那叶就跟真的一样!没有写前程似锦,只有“国色”二字。这个国色不是指女人,而是指大清的锦绣山河。
  这里设有服务台,一长溜的紫檀木案子,上面有算盘、账簿、笔墨。服务台右侧,有一展示板,上面有“今日菜单”,这个不是给顾客看的,是厨房的大厨来通知哪个菜没料了。就把哪个菜的水牌摘下去,标明不做这道菜了。黑漆白字的水牌很显眼。整个大厅分两部分,荤菜、素菜隔开,各占三十张餐桌,可容纳六百人同时就餐。素食与
  楼上的雅座荤菜、素菜各十个包间,可容纳二百人就餐。这会的大众餐位差不多坐满了人,嘤嘤嗡嗡的好像一座大蜂房。
  店小二们穿着特制的工作服,肩上搭着羊肚子毛巾正在等待命令。三家商行的总掌柜田亮身穿藏青色毛料长衫,外面是深绛色坎肩。很有派头地站在牡丹花前。
  “京城的父老乡亲,今天,太后大酒楼、玉龙商行、锦绣餐厅同时开业。我们本着薄利多销、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面对京城父老,竭诚服务,最大限度让大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好好好,说的好,请问您是酒楼掌柜的,还是三个商家的掌柜?”
  “掌柜不敢当,在下只是负责几个商家的经营管理,鄙姓田,还请各位多多支持。”
  “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恭喜、恭喜!”
  “多谢鼓励,下面正式开业!”
  后屋里出来了五位拿着刀、勺、铲的大厨,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蓝色帽子,很奇怪的高帽子。同时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到我们店里就要吃好、喝好!多谢!”
  “你们几位就辛苦了,准备点火开炉!各位父老乡亲,敬请点菜!”
  顾客席里的王爷、先生和云儿、静儿,还有几位便衣的侍卫,围在一张桌前。水儿怀孕到了大月份,不宜出门。兰儿蕙儿也怀孕了,还是不宜出行。
  “老爹,您儿子怎么样?以前我们都叫他闷葫芦,看今天这几句小嗑儿给你唠的。”云儿很自豪自己的哥哥。
  “还不错。”先生笑眯眯地说,“别忘乎所以啊。”
  “哪能呢,我这是为哥哥高兴。纳兰掌柜在玉龙商行致开幕词呢,王爷您的这几员大将都撒手了,历练得真不错呢。”
  “是不错,都能独当一面了。”王爷笑吟吟地说道,脸上都是满意的笑容。
  点菜的客人在菜谱上找自己想要的菜肴,拿着单子的服务生一脸的微笑在等待。
  玉龙商行,铺面朝东,迎门的正面货架,宽大的柜台上摆的是异域的宽面布,花色品种比先前多了好些,除了水灵灵的花布,还有床单布、窗帘布和化纤布。柜台上的布匹右侧是大清的布匹,多以棉布为主,锦缎和土布也很正规地摆在那里。正面柜台的左面是百货商品,右面是文房四宝、笔墨纸张。这些摊位都是各自租赁的,自己经营自己的,收入也是单算。就象异域的招商。
  这次就不是小打小闹了。场地大了,货架就多了,需要的商品也就多了。玉龙商行的布匹占很大比例、其次是日用百货、工艺品、文化用品、食品、服装等,府上给准备了足够的商品。锦绣餐厅是西式装修,主要经营西式糕点、热饮和冷饮,也有少量的西餐。
  锦绣餐厅的红酒是瑞王府和显亲王两府酿造的,各有独特味道,专门供应锦绣餐厅。周掌柜、陈瑞谦、纳兰东德和董奎仍旧在原处掌管各自的一摊。这里的二掌柜都是曾经站过柜台的亲兵担任。
  因为是正式开业,货源很足,架子上、柜台下面,都是满满的。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的。给皇上做买卖的人那还不是皇商是什么?人家明写着太后大酒楼,那就是太后的买卖。来看热闹,买货的、订货的络绎不绝。
  买货的女性比例很大,她们的购买目标是布匹、服装、首饰和工艺品。很多人都在这里徜徉、驻足、选购,女人们惊喜的尖叫此起彼伏,问价钱的都像是患了失聪,一个比一个声音高。间或有西方人进来看货,也是一脸的惊喜表情。
  到太后酒楼就餐的很多人拿出来优惠卡,有人还不放心地问:“这个花纸片还好不好用了?是我们以前买的,花了六两六的银子买的呢。”
  “好使、好使,只要是买吃的,都是八折待遇。”
  这里多了很多大清没有的调料,如味精、鸡精、十三香等等,还有那些密封的腐**啊、辣酱啊、鱼罐头啊、水果罐头啊、蜜饯啊、炒货啊、爆米花啊、各种汤料啊、火锅料啊。
  都说天子脚下官员多如牛毛,的确,前来逛商号的有很多是穿着便衣的官员,当然大官是不轻易出来的,九品到五品官都是级别很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