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敌最不要命,高升最遥遥无期,得罪的人,比杀掉的敌人还多,不是军功实在太硬,早被拉下台好几十回了。
  萧将军突然有些乐呵,不小心牵动伤口,低低地咳嗽了起来,又恐吵醒周槐,赶忙喝了一口热汤,将咳嗽劲儿压了下去。
  俞邵青没问他笑什么,而是道:“将军为何不用药?”
  萧将军淡淡一笑道:“用不着了。”
  俞邵青的目光落在萧将军腹部的绷带上。
  “别看了,周槐包得严实,看不着伤势,可里头已经烂了。”萧将军云淡风轻地笑着说。
  俞邵青当然明白他没有撒谎,他昏迷时,俞邵青检查过他的伤势,伤口早已溃烂,甚至腐烂,炎症让他整个身子变得无比滚烫。
  他还能逻辑清晰地与俞邵青说话,也算奇迹了。
  又或者他这是……
  俞邵青努力不去想那四个字。
  萧将军不笑了,他的状态突然急转直下,呼吸变得短促起来。
  俞邵青眸光一颤:“将军!”
  萧将军颤颤巍巍地将右手伸进怀里,掏了半晌才掏出一个食指大小的东西:“匈奴……在幽州安插了细作……这是细作的名单……”
  “将军……”
  “俞邵青听令。”
  俞邵青肃然了神色。
  萧将军用所剩无几的力气稳住随时可能倒下的身形:“本将军,任命你为西北大军……烽火营……千夫长,即日前往幽州,务必在匈奴发兵前……将名单送到庞仁将军手里!”
  俞邵青沉沉地接过名单:“俞邵青领命!”
  萧将军整个人都好似松了口气,靠上身后的石壁道:“你是京城人吧?”
  俞邵青道:“莲花村的,就在京城脚下。”
  “那想必离元帅府很近。”
  萧将军望着空荡荡的石壁,仿佛透过石壁,看到了什么别的东西。
  年轻的将军满足地笑了:“如果你能活着回去,记得替我转告兵马大元帅……萧衍死得其所……萧衍幸不辱命!”


第八十二章 新的邻居
  莲花村地形特殊,依山而建,群山环绕,算得上一处钟灵毓秀之地,美中不足的是,水源一直是莲花村的大问题,整个村目前只有一口老井,乡亲们平日里吃的水全靠它,可老井有些年份了,水面一点点深下去了,指不定哪日就彻底干枯了。
  上流倒是有水库,但那并非莲花村私有,而是与附近的几个镇子合用,可近几年,水库的水也不够用了,官府倒也还算重视,拨了一笔银子重修水库。
  只不过,边关战乱连连,国库空虚,拨出来的银两不足所需的一半,这使得开挖的河道比预计的大大缩小,计划有变后,其中一条河道得从某个村的田里穿过去。
  莲花镇下一共有十七个村,原本最符合条件的是杏花村,可杏花村抵死不从,最后这苦差就落到了莲花村的头上。
  别看俩村只差了一个字,境况却天壤之别,莲花村是当地出了名的破落村,只有不到稀稀拉拉二三十户人,杏花村不同了,他们有近百户人家,家家都种着良田,是为数不多能吃得上白面的“土豪”村。
  让他们把自家的田拱手让出来,他们自然不乐意。
  虽说莲花村也不乐意,可莲花村人微言轻,哪儿是杏花村的对手?
  里正打正月初五听了这消息便愁得饭都吃不下,他问过县衙的师爷了,他们村儿小,真要开凿河道,毁的不止半数良田,还有好几处房屋,其中就有俞婉家的宅子。
  当然他暂时没声张,打算先试着解决看看,实在解决不了,也得大家伙儿把年过完了再通知。
  栓子家的牛已经痊愈了,栓子总赶牛车送村长去县衙,这事儿没瞒过他,也没瞒过三不五时往里正家钻的白大婶儿。
  正月十一,里正再次前往县衙,白大婶儿也缠着去了。
  不出意外,又与杏花村的人争执了起来。
  杏花村的人道:“你们村儿才几个人?我们村儿又多少人?难不成为了你们几十号人,不管我们村儿上上下下数百口人的死活吗?”
  这话真是诛心,几百人是人,几十人就不是了吗?凡事都讲个先来后到,若一开始便选的是莲花村,里正绝不会有半句怨言,可明明不该他们承受的,却硬生生甩给他们了,里正咽不下这口气!
  里正义愤填膺道:“打你们村儿过,最坏只是占了几亩地,打我们村儿过,却是把半个村子都毁了!”
  “毁了就毁了。”杏花村的人小声嘀咕。
  这声儿极小,却不巧让耳尖的白大婶儿听见了。
  白大婶儿叉着腰,一阵破口大骂:“你个遭瘟的!你说啥!再给老娘说一遍!”
  杏花村的人挺起腰杆儿:“我就说怎么了!你们那破村子,没了就没了!”
  “我日你个仙人!”白大婶儿脱了她三十九码的大鞋子,拿着踩了牛屎的鞋底板朝他的脑袋呼了过去!
  栓子起先是劝架的,劝着劝着也打起来了,可他们又哪里抵得过杏花村人多势众?
  最后的最后,里正、白大婶儿、栓子、以及那头一脸懵逼的老牛,全都鼻青脸肿、蔫不拉几地回村了。
  “哎哟!这是怎么了?你们几个咋成了这样?”
  三人刚到村口便碰到了提着木桶去村口打水的张婶。
  张婶上下打量着他们,目瞪口呆道:“和、和人打架了?”
  栓子、里正嫌丢人,灰溜溜地回屋了。
  白大婶儿却拿过张婶的桶与瓢,打了一桶水上来,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大口:“小杂种!我日他仙人的!”
  “白妹子,到底怎么了?”张婶担忧地问。
  白大婶儿把重修水库的事儿与张婶说了:“……就你家的田,栓子家的地,阿婉家的宅子,还有王家的祖坟,都得让那帮龟孙子给刨了!”
  张婶听罢了,也是好一阵怒火中烧,正要也骂上几嗓子解解气,却突然余光一扫:“咦?那是什么?”
  村子外的小道上,不疾不徐地驶来一辆牛车,那并不是栓子家的车,车身看上去十分破旧,却搭了个棚子,车轱辘坑洼不平,磨磨叽叽地走在还算平坦的小道上,却仿佛随时可能散架一样。
  那牛也惨极了,骨瘦如柴,牛角上还缠着几个大绷带。
  牛车停在了里正家的门口,穿蓑衣、戴斗笠的车夫进了里正家,不多时,鼻青脸肿的里正便与车夫一道走了出来,带着一行人往村里更深的地方去了。
  “谁呀?”张婶嘀咕。
  “新搬来的。”小陈氏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她俨然是知道干架的事儿了,看见白大婶儿这副尊荣,半个字都没问。
  “听说是位先生,有学问哩。”小陈氏磕着手里的瓜子说。
  “那咋来咱们村了?找赵恒的?”村子里只有赵恒念书,一听是有学问的,白大婶儿便不由自主地把二人联系在一块儿了。
  小陈氏而今不待见赵恒,提到他名字都倍感不耐,淡淡地说:“才不是呢,人家是买了咱们村的宅子,要在咱们村住下。”
  白大婶儿一副见了鬼的表情:“这鸡不下蛋、鸟不拉屎地方还有人搬过来住呀?”
  小陈氏瞪了她一眼。
  张婶岔开话题道:“买的什么宅子呀?咱们村儿还有空宅子吗?”
  小陈氏就道:“怎么没有?阿婉家隔壁不是早搬走了吗?”
  搬走许多年了,那是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一子二女,儿子被不幸征走了,两个女儿的姻缘却都不错,大女儿招婿,招了个勤快老实的夫君;二女儿远嫁外地,嫁的是一个员外家的庶子。
  丁家一户两宅,新宅是二女婿掏钱建造的,后二女婿自员外手中分到了属于自己那一份家产,苦于无信任之人,便将老丁一家请去帮忙打理生意了。
  阿婉闹分家后,买下了丁家的旧宅,新宅却一直空着,始终没人住进来。
  有人说,那宅子闹鬼。
  慢吞吞的牛车停在了闹鬼的宅子前。
  “阿婉要有邻居了。”小陈氏嗑着瓜子说。
  ------题外话------
  哈哈,邻居是谁,猜出来了吗?
  小奶包:啾咪啾咪


第八十三章 脸红了
  俞婉还不知自家隔壁来了几位邻居的事儿,她正扛着锄头在地里忙活。
  立春后,天气一日日暖和起来了,虽暖和的幅度不大,可到底是没雪了,再熬过一两次倒春寒,就能开始春播了。
  春播前,她得先把地翻一翻。
  她想过了,她的地不多,就不种谷子与大豆了,改种蔬菜,先种点南瓜与芹菜,天气稍暖一些,再种点辣椒、油菜与豆苗。
  她其实并不大会种地,还是小时候跟在姨婆身后,看姨婆种过,可这么多年过去,早忘得七七八八了,总不好叫村儿里看出破绽,只得见人家怎么种,她便怎么种。
  她的地与白家的相邻,以往这个时辰白大婶儿与白大叔都在地里干活,她会想种芹菜,就是听见白大婶儿与白大叔说,过完上元节,就该给芹菜育苗了;南瓜是路过张婶的田时,张婶问她哪日去镇上,让她帮忙买些上等的南瓜种子。
  俞婉看了看白家的地,又看了看不远处张家的,疑惑地眨眨眼,今日大家伙是约好了吗?怎么都没下地?
  俞婉又挥了几下锄头,忽然,听见一阵车轱辘的声音。
  那声音停在了她家附近。
  她踮起脚尖,远远地望了望,隔着一个小小的鱼塘,以及一排种在她家门前的大槐树,她只依稀看到一个车影。
  有棚子,这不是栓子家的车。
  莫非是又有生意上门了?
  左不过也快到晚饭时辰了,俞婉索性就翻到这儿了,带上锄头与篓子回屋了。
  等她邻近家门时,才发现那辆牛车并不是停在她家大门口,而是停在她隔壁。
  俞婉曾听姜氏提过,隔壁数年前住着一户姓丁的人家,后面丁家搬走了,这座宅院便闲置下来了。
  他们如今居住的屋子也是丁家的,只不过是一处旧宅,又破又小不说,屋顶还漏雨。
  阿婉是打“表姑婆家”归来后才与老宅闹分家的,那会儿阿婉身上揣着几百两银子呢,不差一座宅子钱,却弃新宅,买了旧宅,归根到底,是因为这座宅子闹鬼。
  丁家说的好听,是二女婿请他们前去打理生意,事实上,却是在宅子里吓得住不下去,这才投奔了远在他乡的二女婿。
  本村人是万万不敢买这座鬼宅的,想来是外头的,让小陈氏给忽悠了。
  俞婉猜的没错,小陈氏不仅没告诉对方这是一座鬼宅,也瞒下了他的隔壁即将面临被拆。
  俞婉同情地看了那座宅子一眼,心道,真不知是哪儿来的冤大头。
  宅子的大门紧闭着,年久失修的宅子杂乱得不堪入目,而在这杂乱无章的景象中,一道不染尘埃的红毯分外醒目。
  燕九朝坐在红毯的椅子上,修长的双腿交叠,高冷的眼神上下逡巡道:“把这里、这里还有这里,给本少主擦一百遍!”
  赶了一路牛车,非但没能歇息,还得给这小祖宗当杂役的万叔,扶了一把老腰,气喘吁吁道:“说好了要入乡随俗的啊,少主你这么讲究会让人看出破绽的。”
  擦地擦得想死的影十三与影六无比赞同地点点头!
  “哦。”燕九朝点点头,揉了揉腿上的小雪狐,“说的很有道理,那就九十九遍吧!”
  “……”
  三人满面黑线……
  这边,万叔与影十三、影六打扫得焦头烂额之际,三个小奶包却趁乱跐溜跐溜地打后门溜走了。
  丁家一户两宅,本就离得不远,出了新宅的后门,进入毛竹林,往左一转便是旧宅的后门。
  旧宅的后门大敞着,俞婉在里头做饭。
  今日大伯带着兄妹三人陪大伯母回娘家了,他们得自己开伙。
  卤肉是现成的,放在锅里热热就能吃了,但只吃肉营养不均衡,俞婉还是打地里砍了一兜水灵灵的大白菜,洗净后,切成片,与烟熏过的腊肉爆炒。
  还有几个她刚学会做的元宵,不过小铁蛋与姜氏并不爱吃水煮的,她决定炸一炸。
  元宵有肉馅儿与豆沙馅儿,她烧了油锅,将两种馅料的元宵一同放了进去,油锅里顿时响起油滋滋的声音。
  这声音太大,把小奶包的脚步声都掩住了。
  小奶包跐溜跐溜地来到后门口,小脑袋一颗颗地探进来,在门框上,自下而上排了一排。
  三人睁大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俞婉。
  俞婉炒菜,他们看着。
  俞婉切菜,他们看着。
  俞婉炸丸子,他们还是看着。
  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可就是不敢上前。
  元宵快炸糊了,俞婉忙拉开碗柜,拿出一个大碗,用清水涮了涮,走到后门,把涮过的水泼了出去。
  三个小家伙及时缩回小脑袋,唯恐被发现。
  俞婉转身的一霎,被风扬起的群裾自三个小脑门儿一拂而过,带着一丝温柔呢喃的气息。
  哎呀呀!
  三人脸红了。


第八十四章 找上门来(加更)
  傍晚时分,杏花村的人找上门了。
  却原来,白日里双方打了一架,虽说是杏花村的人打赢了,可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亦十分巨大。
  白大婶儿的三十九码大鞋底,直接把一个人抽飞到门板上,当场磕掉一颗大门牙,那人的婆娘来找她算账,又惨遭她充满泥垢的“九阴白骨爪”,抓得那婆娘半边脑袋都秃顶了。
  栓子瘦瘦小小,看着不那么威猛雄壮,可全来阴的,抱住人大腿便往死里掐,当时打在兴头上不觉得,回屋了脱裤子一瞧,娘的!半条腿都肿成棒子了!
  杏花村的人越想越来气,在各家门口合计,抄上家伙浩浩荡荡地杀上莲花村了。
  他们扛锄头的扛锄头,拿铁锹的拿铁锹,一副遇神杀神、遇佛弑佛的架势。
  几个婶子与小媳妇儿聚在村口的老井旁闲聊,甫一见小道上冲来一波凶神恶煞的村民,齐齐吓了一跳。
  “这是怎么了?”猎户的媳妇儿翠花问道,“谁呀?”
  她嫁过来不久,瞧这伙儿人面生,张婶却是一眼认出了领头的混混——杏花村的村霸高四海!
  乖乖,这煞星怎么来了?
  再结合白日里听到的事,张婶立刻意识到了不妙,对猎户家的媳妇儿道:“快……快去叫里正!”
  “诶!”年轻的小媳妇儿撒开脚丫子去了!
  里正与小陈氏赶到这边时,白大婶儿与几个村民也听到动静过来了。
  随后,村民们就注意到了白大婶儿与里正,还有栓子脸上的伤,可不待他们询问,里正冷冷地开口了:“高四海!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高四海把手里的铁锹往地上狠狠一插,有恃无恐地说道:“做什么?自然是挖河道了!”
  “挖河道?他在说什么呀?”
  “是呀?咱们村儿要挖河道了吗?”
  莲花村的人全都一头雾水。
  里正的脸色变得很难看,高四海却哈哈大笑:“原来,你还没告诉他们,莲花村儿要被改成河道了啊?”
  “什么?咱们村儿要被改成河道?谁说的?”栓子爹惊诧地问。
  栓子低下头。
  栓子爹意识到了什么,一巴掌呼上他脑袋:“你小子早知道是不是?问你和谁打架,你还说自己摔的!这么大的事儿你也不吭一声!你想急死我!”
  里正劝架道:“栓子他爹,是我不让他说的。”
  莲花村要被改成河道的事在村民间一下子炸开了锅,这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虽穷得慌,却是他们自己的家,眼下高四海告诉他们,他们的家园要没了,只因为要改成河道了?
  “放你娘的臭屁!”白大婶儿叉腰啐了一口,“明明是走河道的是你们杏花村!谁知道你们这些不要脸的使了什么腌臜手段,把咱们村给坑上了!”
  张婶与众人解释道:“原是走杏花村,凿掉他们几亩地,他们不干,愣是逼着衙门改走咱们村,咱们村儿小哇,河道一过,地也没了,宅子也没了,祖坟都会给刨了!”
  “太过分了!”
  “是啊,咱们村统共就这么点儿地,都改成河道了,大家伙儿日后往哪儿安家?”
  “哎呀,可不是吗……”
  莲湖村小,这些年来一直是莲花镇最不受待见的村,几乎每个村都能骑到莲花村的头上,好事轮不到他们,坏事却一桩也不落下,譬如征兵,据说当年杏花村以大力发展农耕畜牧为由,把年轻体壮的男丁都给留下了,他们村儿不够,只能从别村来凑,据说周围的村子,都多征走了好些个,最惨的是莲花村,原本只用交出十个,却愣是几乎每一户都征走了一个。
  里正家的大儿子,第二年就战死了。
  赵恒是家中独子,按理不在征兵的行列,可若不是当年已考取童生,也早被抓去打仗了。
  高四海冷冷一哼:“就知道你们会不服气,也罢,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他说着,对身后的人招了招手。
  那人正是被白大婶儿的鞋底板抽得门牙都崩掉的李拐子。
  他外号拐子,并非真是拐子,不过是儿时断过腿,总杵着一根拐杖,便得了这一绰号罢了。
  李拐子自袖子里掏出一份文书,用豁风的牙齿说道:“看清楚没?白纸黑字,衙门盖了公章!莲花村挖河道的事,就交给我们代劳了!”
  他不识字,文书都拿倒了。
  里正识字也不多,但磕磕绊绊的,差不多认出了莲花村与河道几个字,看来真是要修建河道,连商量的余地都没了……
  众人见里正不说话,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就在众人几乎绝望之际,不知谁嚷嚷了一句:“哎?赵家秀才不是认识县太爷吗?”
  赵恒才学过人,在书院颇受夫子器重,夫子将他举荐给县太爷的小儿子做启蒙先生了,当然,村里人还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众人唰的回过头,看向了适才说话的猎户。
  猎户清了清嗓子,道:“我初一去镇上,看见他进县太爷的府邸了。”
  怪道没去给亲爹上坟,敢情是去县令府了。
  “他……他连县太爷的府邸都能进,想必关系不错吧,让他帮忙说道说道的话……”
  后面的话,猎户没说了,但大家伙儿心知肚明。
  赵恒犯了事儿,遭到全村人唾弃,里正更是放下狠话,不在三月期限内还清俞婉家的欠款,就把赵家逐出莲花村,这个节骨眼儿上,请赵恒出面帮忙,岂不是让全村都欠他一个人情吗?
  还是比治好全村唯一的牛更大的人情!
  赵家,赵宝妹得意洋洋地说道:“大哥!你有把握说服县太爷的对吧?”
  赵恒当然有把握,他这么多年的书可不是白念的,区区一个河道,还是难不倒他的,他有法子既让杏花村满意,也让莲花村免受损失。
  赵宝妹扬眉吐气道:“咱不能白帮村里的忙,等事成之后,让里正把姓俞的一家赶出去!”
  ------题外话------
  燕少主:呵呵。
  小奶包:呵呵呵。


第八十五章 少主出马
  俞婉家离村口太远,并没有听到那头的动静,她满耳朵都是元宵在油锅里滋滋油炸的声音,可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感觉后门外有人。
  她顿了顿拨弄炸元宵的大筷子,抬起头,朝后门望去。
  小奶包嗖嗖嗖地将脑袋缩了回去。
  俞婉继续闷头炸元宵。
  小奶包又唰唰唰地把脑袋探了出来。
  俞婉再次抬头!
  小奶包再次缩回小脑袋!
  俞婉不解地挑了挑眉,果断觉得是自己想多了的时候,后门外传来啪的一声脆响!
  赫然是老三不小心踩断了一截树枝。
  老三的小身子一僵!
  俞婉警惕地蹙起眉:“谁?!”
  小奶包汗毛一炸!
  俞婉放下筷子,抄起木棍,就要去一探究竟,却突然,小铁蛋横冲直撞地跑了进来:“阿姐阿姐不好啦!村子里出大事儿了!”
  俞婉的注意力成功被小铁蛋吸引,放下木棍,一把捞住几乎撞上灶台的他,说道:“和你说过多少次了?灶屋里有火,你不要咋咋呼呼的。”
  “我我我……我知道呀!可我不是着急吗?”小铁蛋抓赛挠耳地说。
  俞婉拿出帕子,擦了擦他不知打哪儿蹭的一脸泥:“着急你也慢慢说。”
  小铁蛋急得直跺脚:“我我我……我慢不了呀!真的火烧眉毛啦!”
  这孩子,还学会火烧眉毛了?
  小孩子说大人话,怎么听着这么喜感呢?
  俞婉又给他擦了把脸道:“好,你说,阿姐听着。”
  “杏花村的人来了!他们要挖了咱们的村子!”
  小铁蛋是与同村的孩子玩耍时无意中听见那些争吵的,听得不太多,可七七八八地加在一块儿,傻子都能拼凑出真相了。
  没想到年还没过完,就碰上了这么不省心的事。
  小铁蛋着急通知俞婉,没听到最后,也就错过了众人探讨着请赵恒出面一事。
  他急得都哭了:“阿姐怎么办呐?杏花村来了好多好多人!咱们村子是不是真的要被挖了?”
  “你待在家里,阿姐去瞧瞧。”俞婉关了灶里的火,迈步前往村口了。
  另一边,三个小奶包迈开小短腿儿,吭哧吭哧地回屋了。
  刚进门,与端着一盆草木灰的万叔撞了个正着。
  万叔收拾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