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春闺-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的!”杨桃拉着她进屋梳妆打扮:“小小的年纪,还是鲜亮的衣裳适合你。”

    等装扮得娇俏鲜活的乔绣终于到了书院,等她远远的看着依旧儒雅的董书含坐在树下专注看书。眼睛就又湿了!

    “怎么了?”杨桃推她:“过去啊!”

    “不了!”乔绣贪婪的看着董书含的身影,却是流着泪浅笑:“回去吧,看见他平安,这就够了!”

    分明想靠近,又不敢靠近。这样克制又怯懦的乔绣,杨桃看着心疼。

    她到底是转身走了,杨桃想劝,才刚一张嘴,乔绣才停下的泪就又流了下来:“杨桃姐,你心疼心疼我,我们走吧。”

    杨桃点头,哪怕只拉着她的衣袖也能感觉到她在发抖。

    两人快走远了,身后突然想起了董书含的声音:“你的心真狠,我追过来千万里。你却是一走了之,头也不回。”

    杨桃猝然转身,看着近在咫尺的董书含欢喜不已。

    “我有话要和绣儿说,还请杨姑娘性格方便。”看着依旧不肯回头的乔绣,董书含长长的叹了口气,朝杨桃作揖。

    “乔安在吧?我恰好有事要找乔安!”

    杨桃冲乔绣挤了眼睛,而后欢欢喜喜的跑开。

    等再和乔安相携出来,那两人已经坐在树下,谈笑宴宴、情意绵绵。

    “董家,还好吗?”杨桃抬头看着站在身畔的乔安,眉目中有明显的期待。若是董家不好,乔绣的未来要怎么办?

    她的心提着,可现实不会因为她提着心就改变。

    “董县令被革职抄家,永不叙用,如今已经带着家人回了安庆老家。”乔安拉着杨桃的手紧了紧,笑道:“日子是寒苦了些,可置了几亩薄田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那,乔绣的事儿……”

    “大哥和我早闹得爹娘没了脾气,乔家能躲过一劫,还是董书含的功劳。”乔安看着乔绣在桃树下笑得比满树的花还明媚好看,唇角也不自觉的扬起了笑:“只要绣儿愿意,我家里倒是好说。”

    杨桃看着树下一儒雅一俏丽的妙人儿,也会心的笑了出来:“董县令吃了那么大的亏,又没了权势,想来也会收敛性子。至于家境……嗳,什么家境不家境的,我家以前还是破落户呢。”

    “那我们呢?今年秋天,你该及笄了吧!”乔安手指摩挲着杨桃手心,看着她的一双眼睛里满是期待。

    杨桃羞得脸红,甩了他的手就跑开了。

    那羞红的脸,看得乔安心坎发暖。他宠溺一笑,追了上去……

    春日晴好,一切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杨家的腌菜生意是这样,新种下去的药材也是这样。乔家看着满山长势喜人药材,脸上也是笑开了花:“照这个样子,秋天除了上供给朝廷的药材,还能剩下不少。直接往咱们铺子里供,成本至少能降低三成。”

    杨桃仔细的给才种下的天麻施肥,闻言笑道:“如此一来,咱们梁县的百姓也能省下不少银钱。”

    “今年是梁县,等明天、后年规模再大些。整个蜀州的百姓都能跟着得利。”

    杨桃肯定的点头,信心十足。

    这时,周师叔突然兴奋的跑了过来。一边跑还一边激动的喊道:“杨桃,成了!你雕刻好种子花盆里的首乌,真的长成了小孩儿的形状。因着占地小,结块集中,推广了种产量肯定能提高。”

    “当真?”杨桃一脸欢喜,眼睛里都放着光。

    “当真!”

    杨桃和王婶对望一眼,彼此眼中都是笑意:“这个法子要是成了,那可真是蜀州百姓的福气。”

    周师叔自然不会骗人,几人看了成果,又检验了药效,确定药效不会因为形状改变能受损耗,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等到了秋天,药草一拨拨采收。除了给朝廷上供,还余下大半片山的药草。幸亏乔掌柜和赵郎中早有准备,除了自家铺子里的供应,还联系了好些药商。

    这一年,因为六面山种药成功,好些常用药材都降价三成及以上,老百姓也跟着得了实惠。即便这样,杨桃和乔家的药铺也挣得不少。

    尤其是乔家,往周边县城新开了两家药铺不说,还将药材生意做到了蜀州。

    一眨眼,杨桃及笄的日子就到了。

    这一天,杨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王婶亲自去蜀州选了最为新潮精致的发簪为她簪发。乔安在贵宾席看着他的姑娘,唇角笑出了花。

    等仪式结束,王婶便拉了叶氏在一边说话:“桃儿也及笄了,您看她和安儿的婚事,是不是也该定日子了?”

    “也才十五……”

    “咱们两家离得近,来往也方便得很。桃儿要会娘家,我定然不拘着她。”王婶亲热的挽着叶氏的胳膊,看着乔安的方向压低了声音道:“成了家,也好让安儿收收心。这一有空就缠着桃儿,多会儿才能考出个功名?”

    顺着王婶的目光,叶氏也看见了一双眼睛都粘在杨桃身上的乔安。她满意一笑道:“那成,改明儿你家把日子送来,我们商量着选一个。”

    “好嘞!”王婶满脸喜气,心满意足的去和乔掌柜商量。

    乔安在一旁听着,笑得更是合不拢嘴:桃儿,咱们的洞房花烛夜,我肯定让你终生难忘……

 第二百零三章:洞房花烛

    王婶一早就带着媒人上了门,身后跟着的,还有七八个台箱子的小伙子。

    街坊邻居一路问,王婶便一路笑:“是了,好事要近了。到时候啊,乡亲们都来喝杯水酒!”

    也有人打趣:“当初定亲,不就是连聘礼也下了。怎么今儿个定日子,还大箱小箱的往杨家搬?”

    “那会儿定得匆忙,该准备的也没来得及好生准备。”王婶爽朗一笑,扫了眼箱子道:“如今都准备周全了,自然该一并送来。桃儿有多好,大伙儿可都看着呢。能将她娶过门就已经是乔家的造化了,哪里能让她受委屈。”

    一时间,艳羡、起哄的声音不断。

    等到了杨家,媒婆那巧嘴,自然又是一番吉祥话。

    杨家老小欢喜得合不拢嘴,杨桃躲在屋里绣喜帕,羞得满脸通红,又高兴得笑咧了嘴。

    “十月初八宜嫁娶,天作地和的好日子。”

    叶氏仔仔细细的斟酌一番,而后含笑点头:“那就定十月初八。东西都是齐备的,虽说日子近些,也不打紧。”

    王婶拉着叶氏的手就笑,直接就改口叫了:“亲家母!”

    等到十月初八那一天,乔家所有的药铺都在门口摆了桌子发糖。缝人就招呼:“今儿个我们少东家和良心药铺的杨大夫成亲,喜堂随便吃。只要说一句祝福的话,送党参一对,当做谢礼。”

    于是,等着向乔安、杨桃说祝福话的乡亲络绎不绝,繁华些的街道甚至还排起了长队。

    良心药铺虽说没弄这些活动,可他们寻常向善,帮助的乡亲实在不少。有些人从乔家药铺那边得了信,便准备了礼品往这边送:“杨大夫的好日子,我们也表示下心意。他们办喜事忙不过来,我们也不好过去添乱。还请赵郎中代收。”

    赵郎中见不得红白事,遇到这等事情都是能躲就躲。即便他拿杨桃当亲女儿看,这婚事他也只派了赵郎中参加。

    原是想躲,结果也没躲得掉。

    淳朴的乡亲们接踵而至,或轻或重的礼物几乎堆满了他的后院。前前后后就他和两三个小二接待,简直比婚礼现场还喜庆、还忙碌。

    人都送了礼了,赵郎中总得留饭。他紧着去七里香定了十来桌,直接在这边弄了个答谢宴。

    这一天,赵郎中累得是精疲力竭。可笑过了,累过了,以往如影随形的钝痛和伤感却并没有出现。充满他心坎的是结结实实的欢喜:“我姑娘,今天出嫁了。觅得的,是这世上最好女婿!”

    送走了宾客,他在后院大吼一声,然后换了衣裳就往乔家赶去。

    再说杨家!

    杨桃一大早就装扮妥当,旁人最怕的绞面环节,她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杨翠在一旁点着她的额头笑:“笑了一早上了,就不能矜持点?”

    杨桃越发笑得灿烂:“我也想,可我忍不住!”

    “你个没良心的,过了今天,可就是乔家的人了。”杨翠帮着整理嫁妆,原本是玩笑话,语气里却是忍不住伤感。

    “嫁进乔家,我也一样还姓杨。”喜婆给她插上发簪,杨桃便转身去搂阿姐:“咱们在城里置的宅子不是和乔家挨着吗?两家大门……”

    杨桃的手无意间碰在了杨翠的手腕上,而后后面的话便再也说不出来。

    “怎么了?”看杨桃拉着她的手仔细把脉,神色肃穆。杨翠整颗心都提了起来:“我怎么了,不是得了什么病吧。”

    “你有喜了!”杨桃欢喜得喊出了声,满院子的人都听了个清楚明白。

    叶氏第一个跑进来,看着杨桃激动的问:“你说什么?”

    “阿姐有喜了,快两个月了。”杨桃欢喜得双眼发亮,凑到杨翠耳边小声道:“看脉象该是一个男孩儿,张婶子知道后得拿你当菩萨供起来。”

    杨翠也跟着欢喜,可大伙儿都来恭贺她,她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今天是桃儿的好日子,你们去闹她!”

    杨桃将早就准备好的钱袋拿出来,高高兴兴的在大家面前扬:“对,别耽误了我阿姐养胎。都来闹我,我不怕闹,也不害羞。”

    一群人跟着起哄,直将杨桃臊得满脸通红了才肯罢手。

    叶氏看一看小心着一举一动的杨翠,再看看被闹得招架不住的杨桃,笑着笑着,眼泪就出来了:“都幸福圆满,真好!”

    这边正闹着分红包,那边乔安已经骑着高头大马到了门口。

    杨苗一马当先,守着杨桃的闺门就是不给开,红包往门缝里塞了不少,好话也说了个尽,可杨苗等姐妹就是不开门。

    “我家桃儿那是万里挑一,你休想这么轻易就娶走。”

    杨苗话音才刚落,外有就传来了乔安的笑声:“我的姐姐也,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我跪了三天三夜才求到了亲,哪里几轻易?”

    “那我不管,总之得令大家满意了,这新娘子你才接得走。”

    吉时是早就定好的,堵新郎也就是个乐呵。杨苗她们红包要了不少,好话也听了不少,还这样闹,实在有点过了。

    便是在婚床上等着的杨桃都有些担心了:乔安原本就是个驴性子,能动手就绝不动嘴。这要真给他逼急了……大好的日子,可别弄得不欢而散。

    杨桃求助的看向阿娘,叶氏也正准备开口:不管怎么说,婚礼顺利比什么都重要。若真因此得罪了这帮‘小姐妹’那也是没法子。

    可还没等叶氏开口,安静了片刻的外头就又有了动静。

    这次,是秦夫子的声音:“吉时快到了,玩闹的都适可而止哈。你们今天这样闹新郎官,小心你们成亲的时候,新郎官加倍折腾。”

    话也不是多有力度的话,甚至连语调都是寻常的淡然儒雅。可这声音遗传进来,杨苗立马就红着脸老实了。那模样,端庄优雅得跟白天鹅一样,乖巧得大伙都忍不住笑。

    门开口,姑娘们争先恐后的往屏风后面躲。杨苗路过杨桃身边的时候,杨桃一把拉住了她:“你躲什么,秦夫子马上就进来了。”

    杨苗羞得脚底板都发烫,紧着挣开杨桃的手跑进了屏风,惹得杨桃娇笑不止。

    之后的环节便枯燥得很,拜别祖宗,拜别父母,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而后便是上花轿,回夫家拜堂。

    乔家手笔大,前后两套锣鼓接亲;杨家也不肯委屈了闺女,除开乔家送来的八大箱子聘礼,又添了八大箱。整整十六抬的嫁妆,在整个梁县都是首屈一指。

    吹吹打打的到了乔家,拜堂之后,杨桃就被送进了洞房。

    乔安便是千分心急、万般不舍也得先出去招待宾客。可走之前,他趁着没人紧着往杨杨桃手里塞了个纸包:“从早上到现在也没赶上吃饭,先垫一垫,我很快就回来。”

    杨桃鼻端闻着酱肉包子的香气,心坎里也跟着甜美起来:“去吧,我等你。”

    “我不让你白等。”堂兄堂弟在门外使劲催促,乔安掀起半边盖头仓促的在她脸上偷香一口,而后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在杨桃印象中,乔安从没有这么猴急的时候。今日这样,一定是因为太过欢喜。

    对,就是欢喜,不是急色!

    杨桃吃着最爱的酱肉包子,听着外面的恭贺热闹,心里美滋滋的舒泰得很。

    她原以为要等好久,可吃完包子才枯坐了一个时辰,一大群人就闹哄哄的过来了。大老远,堂兄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没有你小子这样的,忙着洞房花烛夜,都不让兄弟们把酒喝痛快了。”

    乔安就笑:“想喝酒还不还好说?你们少闹会儿房,出去再接着喝。酒菜管够!”

    “生怕旁人不知道你着急见媳妇?堂堂的梁县大才子,能不能争点气?”

    闹哄哄的就到了门口。

    喜婆笑眯眯的看杨桃一眼:“我当了二十多年喜婆,还是头一回见乔公子这样惦记新娘子的。杨夫人,你可真有本事。”

    一句话,说得杨桃小脸红了个透。

    喜婆唱了喜词,按流程让新郎坐床,掀盖头,喝交杯酒。而后便笑着宣布道:“礼成,大伙儿放开了闹。”

    一众笑年轻一拥而上,那神情不闹得乔安和杨桃筋疲力竭不会罢休。

    不是心急着洞房花烛夜吗?不是心急着搂着媳妇睡大觉吗?就不让你如意,就要闹得你心着急。

    一个个摩拳擦掌正要施展,乔安笑眯眯的站了出来:“一人一套书,一人二十两。有没有想要?”

    那些个兄弟看着乔安,眼睛都亮了:“你藏在褥子底下那个书?”

    乔安点头:“如假包换。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外头的好酒,可醇香得很。”

    大家对望片刻,而后都心满意足的往外头退:“你这样一说,我肚子里的馋虫又叫唤了。今儿个那水晶肘子,真是不错。”

    等屋里的人都散干净了,杨桃才好奇的看着乔安问:“他们都很喜欢读书吗?你许诺给他们的是啥书,能不能也给春晓一套?”

    乔安就看着杨桃笑,那笑容光看看就令她脸红心跳。

    “我洗过澡了,你闻闻呢,喷香!”

    杨桃整个身子都开始发烫,想着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她虽是愿意,也有些不知所措。

    就这怔楞的空档,乔安早已经将她压在身下,修长的手指一颗颗挑开她的盘扣:“桃,你喜欢什么姿势,来选一个。”

    一本书翻在杨桃面前,杨桃看著书上那生动的图片,整个人都着了火。乔安却含着她的耳垂,喘着粗气让她翻着选:“今晚,你说了算!”

 第二百零四章:摊事儿

    两个人折腾到大半夜,第二天早上,谁都没起得来床。

    乔康成和王婶等着新媳妇敬茶,做得脊背都僵了。王婶拍了老伴的手,笑道:“小年轻们血气方刚。我看啊,还是别等了。”

    “都是自家人,倒也不用那么多规矩,让他们多睡会儿也好。”乔康成倒也笑得宽容。可是背转身,还是忍不住神色落寞。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声音也逐渐在变了。王婶虽然不嫌弃,可他作为男人的脸面尊严往哪里放?除了乔安和杨桃,别的孩子们还不知道他的事情。

    声音一变,就再也瞒不住。也不知道孩子们是个什么看法。

    哎,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

    王婶捏紧了他的手,依偎在他身边窝心的笑:“有你在,比什么都好。”

    乔安和杨桃一转醒就是场兵荒马乱。她慌忙往身上套衣裳,鼓着大眼睛嗔他道:“都怪你,你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还得给爹娘敬茶呢。”

    “不打紧!”乔安慢条斯理的帮她梳妆,笑道:“爹娘都是过来人,哪能不知道咱们的辛苦?别着急,没事。”

    杨桃伸手拧他的腰,反被乔安重新按在了床上。

    “别闹!”

    乔安红唇渐进,呼吸打在她脸上又痒又酥:“没闹,就是想你了,你邀请我的。”

    “谁邀请你了?”杨桃觉得很委屈又实在是着急:“爹娘还等着呢!”

    血气方刚的男人,初初尝了腥儿,哪里能不馋?

    “就一会儿……”

    话没说完,吻就已经上去。杨桃原本是不从的,可耐不过情事动人,耐不过他热情似火……

    再尽兴,可真是日上三竿,快近午时了。

    杨桃紧着梳妆妥当,拉了乔安去给爹娘请安。

    为了不让新媳妇脸上不好看,王婶和乔康成硬是在卧室等了一上午没出门。夏娜过来请二老,他们才打着‘哈欠’出来。

    “昨儿个凑备婚礼,可把人累坏了。”王婶夸张的捶着腰,歉意道:“我和你阿爹这才起来,难为你们久等了。”

    杨桃跟着王婶学了五六年的药,当初翻晒草药、炮制药品,就凭着王婶一个人大包小包的扛,里里外外的张罗。就今天累瘫了,第二天早上,她也依旧早早的起来。

    那么多人筹备个婚礼,怎么可能会睡到现在才起?

    她明白王婶的好意,感激他们的体贴和用心。

    敬完茶,礼就全了。

    夏娜挽着杨桃的胳膊,就是一阵傻笑:“如今,我们可真真是一家人了。真好!”

    成亲之后,乔安果然比以往更上进。虽说下了学就迫不及待的往家里跑,可学业却是一点都没落下。

    白天两口子各忙各的,到了晚上,美人在侧,案牍书香。

    乔安做的是学问,杨桃看的是医书药学。虽说全程很少交流,可累极时一抬头,爱人相顾一笑,便是温情流转,情谊浓长。

    这天晚上,杨桃在看针灸学的时候,突然受了启发。兴奋的拉了乔安要做试验:“用排针法刺激这些穴位,该对阿爹的病情有效。”

    乔安坏笑着看杨桃两眼,非常配合的解开腰带躺在了床上:“夫人想扎什么穴位,为夫都没有意见。”

    杨桃便率先扎了他的髀关,直疼得乔安跳了起来,逮着她就打屁股。

    杨桃手里有针,笑闹着就定了他的身。而后无视乔安委屈小媳妇的样儿,专心的按自己的体会走针。

    “这套针法,配合着淫羊藿、肉苁蓉、狗脊等药材效用会更好。”

    杨桃仔细看着针法,赶忙去后头药方配药、煎药。等药煎成,针灸的时间也到了。杨桃收了针,将药碗递到了乔安面前。

    “真让我喝?”

    杨桃点头:“你不喝,我哪里能知道效果?”

    乔安一口气就喝了,小半个时辰之后,谁都再看不成书。那天晚上,隔壁小院已经安寝的乔平和夏娜都被吵了起来,也是把持不住,大行云雨。

    第二天一早,两对小夫妻都略有些尴尬。夏娜更是扶了好几次腰,娇嗔的瞪了眼杨桃。

    等吃好了早饭,杨桃便跟着进了王婶房间,红着脸和她说了这套针法和药方:“这个方子泡高粱酒效果更好。”

    说到最后,杨桃的脑袋都要埋进膝盖,一张脸红得也快要滴出来血。

    王婶一张老脸也红,可有病得治不是?

    婆媳俩顶着尴尬,拿小人模拟练习。刚才讲完,杨家来人报了喜讯:“放榜了,春晓第一十九名,中了童生。”

    “中了?”杨桃欢喜得不知道怎么才好,乔安回来倒是壮志豪情:“等今年秋闱,为夫考一个举人让你欢喜。”

    从那之后,乔安越发的用心,即便是和杨桃一起出外郊游,手里也不忘拿一本书。

    好在黄天不负,来年张榜的时候,乔安虽说名次靠后,可也当真是中了举。

    一击即中,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可在来年春天要不参加会试,乔安却有些踟蹰:“乡试的名次就已经靠后了,明天春天就下场,会不会不稳妥?”

    秦夫子认真看了他的文章,迟疑片刻道:“倒也可以下场试试,成不成的,只当积累经验。”

    “若是中了同进士……”

    “再等三年,也未必就能是状元。”秦夫子将他的文章放下,状似无意的叹道:“这些年梁县兴旺繁华,我也该走了。”

    “去哪?”乔安的眉头皱了起来,确保左右无人后压低了声音道:“这么多年,三皇子也没占了上风,太子手下就是再折损,如今也是地位稳固。夫子是做学问的人……”

    “我做学问,所以有义务告诉天下学子‘君子忧道不右贫,君子谋道不谋食’。”透过窗,秦夫子看着远方:“倘若太子殿下品行端方,我当初又如何会挂印远走?”

    乔安从来都知道:秦夫子结党,却从不营私。

    “那春晓呢?”

    秦夫子便将写好的推荐信递给了乔安:“他脑袋灵活,性子纯善,可也太过冲动直接。依我的意思,先放他去国子监吃点苦。等他看清了权贵贫富、世态炎凉,再做文章,再行大事,会有好处。”

    乔安打开信看了,却不是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