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马战秦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放下短锹,与秋戈一起伸手拨开那土层,慢慢的,两个封好的坛子便现了出来,她略一用力,便将那坛子拔出了泥中,抹了抹坛身上的泥土,细细端详了起来。

    坛上未雕什么花纹,看上去很是素净,封口处的绸布十几年也未褪色,依旧鲜红。

    “姐姐,你看这坛子上的红绸,像不像女儿家出嫁时的盖头?”

    秋戈捧着那坛子,脸上满是喜悦,眼中笑意满满。

    秦桑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极为欢喜,这两坛十六年前埋下的酒里,有父辈们相交甚笃的情谊,也有两家长者对这两个姑娘的美好希冀。

    秦桑仰头看着这漫天的大雪,看着手中的酒坛,酒坛上的红绸,看着身旁的秋戈与陈松,心中无限感慨。曾几何时,她觉得自己仿佛被这世间遗弃,孤苦伶仃,心中除了怨憎再无其他。可上了凤岐山,她遇上了师父,师兄,入京之后,又遇见了萧何,还在这一路上,得知了那么多的往事,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

    她心中的那块寒冰,不知何时起已经悄悄开始融化。她忽然发觉原来在这世间,还有这样多值得牵挂的存在。她微微笑着,想着,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向这院子而来。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螓首蛾眉,仙姿玉色

    三人闻声站起,几步绕过桂树,抬眼向院外看去。

    漫天飞雪,两匹战马于雪中飞驰,应清与萧何二人坐于马上,剑眉星目,器宇不凡。

    这一瞬,应清与萧何也远远看见从桂树后绕出,怀捧酒坛的秦桑。

    她一身朱红襦裙,裙摆于风中微动,白雪落于肩头,乌发垂髻,螓首蛾眉,肤如凝脂,仙姿玉色。

    于那雪地映衬之下,她宛如烈焰中绽放的一簇扶桑,似前诗所云,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

    只一眼,两人便顿屏呼吸,惊眸难转。

    直到那战马奔至篱笆边缘,两人依旧停于马上,目光一刻未动的呆望向秦桑,竟都忘了眨眼。

    秦桑见他二人一动不动的呆立在原处,也不下马,那灼灼目光似是要将这冰雪融尽,凝眉偏头,疑惑了起来。

    一旁的陈松遥看见两人眼中的神色,心中便已是明朗。这样的神态,他是见过的。

    二十多年前,鲁元宁在他相府中见到陈芙时,便是这样的目光。

    他微不可闻的轻叹了一声,绕到秦桑身前,他一站定,顿时阻隔了他们的视线。

    那两人这才发觉失态,连忙收回了目光,翻身从马上跳下,将马牵到院门旁栓好,迈步进了院中。

    到了陈松面前,两人拱手一拜:“在下应清,萧何,见过前辈。”

    陈松微微点了点头,方才远远看见二人骑在马上的身姿时,他心中对二人身份已是有了揣测,这两人来此,他并不觉得意外。

    他只是没有想到,这二人看向秦桑的目光,竟是出奇的一致,心中不免有些疑惑,难道这二人中的一个,便是秋戈所说的,裳儿的意中人?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秦桑见两人近前,忙出声问道。

    她本以为他们要在渭河边耽搁许久,却没想到他们这么快便出现在了这武阴山下。

    萧何看向秦桑,喉结微微动了动,眼中目光依旧灼热,却又立即垂了眼,未出一言。应清倒是没有如他一般,只静静看着秦桑,双眸温如暖玉。

    秦桑有些奇怪,苦笑着问道:“你们今天这是怎么了?怎的这般……别扭?”

    她刚一问完,秋戈便忍不住轻笑了起来,走到秦桑身边揽着她的手臂俏皮笑道:“姐姐这还看不明白吗?他们……他们是未曾见你着过女装,你今日这般明艳动人,他们已是看呆了。”

    秦桑闻言,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身上此时穿着不同以往,忙垂眼看了看身上的襦裙,脸上微微一热。

    片刻,她轻咳了一声,敛了心神抬头问道:“渭河那边可查探完了?冰势如何?”

    应清这才点了点头,微微笑道:“都看过了,源头冰封已久,越往下游冰势越甚,厚度足以步行而过,想必再过几日,便是骑马也能渡河了。”

    秦桑一听,勾起嘴角一笑,甚是满意,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武阴山继续问道:“那山上竹林呢,也去看过了么?”

    “还没有,”应清摇了摇头:“我们从渭河回来就直接来找你们了,一会你们乘车直接回城,不必等我们,我们再去山上看看,晚些回去。”

    秦桑点了点头,她本想与他们同去,可又转念一想,自己这身衣服也不太方便,况且他们二人同行已是妥当,自己去不去也不甚紧要。

    这时,萧何的目光落在了秦桑手中的酒坛上,微微愣道:“这是……”

    他目光一转,便看到秋戈手中也捧着一个一模一样的坛子,眨了眨眼,似乎已经猜到了些什么。

    秦桑听他这么问,一时不知如何答话,他却已是微微一笑,扯开了话题,看向秦桑腰间的凤尾扇道:“这扇子与这衣服,倒是极为般配。”

    秦桑低头一看,自己换完衣服时顺手就将这扇子系在了腰上,如今被他这么一提,还真发觉这扇子和这衣裙很是般配。

    她抿嘴笑了笑,没有出言。

    今日她来此处,已是将一切过往都听陈松言明,她发觉自己越是深探过往,越是柔情百转。若是再继续待下去,只会更陷于这骨肉温情之中,难以自拔。

    况且,萧何与应清到此,她也不便再与外祖父闲话那些往事,想到这,她转身看向陈松,垂眼道:“那,今日我们就先回城了,改日,再来探望……前辈。”

    陈松听她这样称呼,便立即会意,这萧何看来并不知晓她的身世,她也尚未打算和盘托出。

    于是他便点了点头,微微笑道:“也好,他日再来,我……给你们做些好吃的。”

    秦桑深深望着陈松,眼中有一丝不舍。

    她心中明白,今日一别,他日……就不知会是何时了。此次回城,便要立即筹划好永寿一战的细节,不日便会动兵夺城,还不知战况会是如何。

    她鼻中有些微酸,心中想着,只要此次永寿告捷,定要将外祖父接入京中,寻个机会让他与母亲相见。

    她喉中哽咽,将那酒坛递给应清,轻轻跪地,深深叩首道:“秦桑……拜别前辈。”

    叩首毕,她便站起身来,又是深深看了陈松一眼,未敢再多停留,从应清手中拿回酒坛,便转身往院外走去。

    秋戈见状,也赶忙一福身与陈松告别,而后追上了秦桑的脚步。应清与萧何二人本就未打算多停留,见秦桑离去,他们便也出了院门,解下缰绳,重新坐回了马上。

    陈松看着秦桑远去的背影,心中更是难以割舍,不由得往前迈了几步,到了院门边,直到看着二人唤醒了马车内的车夫,进了车内,马车缓缓行去,他才收回了目光,微微叹了口气。

    他抬起头望向飘雪的天空,淡淡笑了起来。今日能得知裳儿还平安的活在这个世上,得知芙儿也尚在人世,便已是万幸。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又何苦惋惜相逢短暂。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伐竹动工,书信瓷瓶

    坐在马车上行了一段,秦桑渐渐平复好了心情,将那酒坛放到一边,重新换回了自己那一身男儿装。秋戈坐在她身后,替她将长发束起。她低头看了看那柄凤尾扇,微微笑了笑,将它系在了腰上。

    到了城中,他们在府门外下车,端着两个酒坛子迈步进了府中,刚巧迎面碰上了向外走的倪镜。

    倪镜看着二人从府外走来,有些意外,又定睛看了看二人捧着的酒坛,咧嘴一笑道:“咦,秦将军去买酒了?这是什么酒?”

    秦桑尚未接话,秋戈却是歪头一笑道:“倪将军可别打这两坛酒的主意,这可是我留着出嫁时用的。”

    倪镜一听,硬生生噎了一下,咽了口吐沫。

    这……这秋姑娘说话还真是直爽,哪有女儿家这么坦然的说自己在张罗出嫁酒水的?

    可他转念一想,忽然吓了一跳,眯着眼看了看秦桑,又转向秋戈道:“你去置办出嫁的酒水,为何秦将军要与你同去?”

    他自己说完,自己难以置信般惊瞪了双眼,指着二人惊呼道:“难道,难道你们俩……”

    “别胡扯,”秦桑伸手将他那指着二人的手打了下去,故作不悦道:“有你这么开姑娘家玩笑的么?待我回京,定要转述给卫大人,让他好好评评理。”倪镜一听到卫岚,瞬时就着急了起来,皱眉眨着眼上蹿下跳的讨好道:“哎哎哎,别啊秦将军,都是我口不择言,口无遮拦,口出不逊,口轻舌薄,口……口……反正都是我的错,你大人有大量,可千万别

    告诉舅父啊……”

    秋戈在一旁看着他这猴急的模样,早已是忍俊不禁,弯下腰咯咯笑了起来,倪镜赶忙转头看向她:“秦将军你看,秋姑娘自己都不在意,是不是,秋姑娘?”

    秋戈直起身子,翻了翻眼睛笑道:“本姑娘宽宏大量,不与你计较,你且帮我把这两坛酒拿去藏好,一滴也别洒了。”

    倪镜忙点头笑笑,从两人手上接过酒坛,转身往屋里送了去。

    秦桑与秋戈走到正厅中,围在炉火边暖了暖手,秦桑看向她,好奇问道:“过几日我们便要动兵去攻永寿了,你有什么打算?”

    秋戈撇嘴转了转眼睛,稍稍想了想:“你们带着我怕是也不方便,我就留在华阴好好陪陪爷爷,待姐姐大胜而归。”

    秦桑垂眼想了想,这样也好,秋戈毕竟是个姑娘家,又未曾习武,若是将她带上,自己作战时还要担心她的安危,她留在此地,还能替自己多陪陪外祖父,如此再好不过了。

    于是,她点了点头:“那坛酒就先放在你这吧,我行军打仗带着也不方便,待这一仗打完了,我再来取。”

    秋戈甜甜一笑:“好。”

    说完,她顿了顿,又仿佛想起了什么,认真问道:“姐姐,你的身世……就打算对萧何一直这么隐瞒下去么?”

    秦桑闻言一怔,微微眨了眨眼,想了片刻,苦笑摇头道:“走一步看一步吧,若是将来有了恰当的时机,再告诉他也不迟。如今战事未捷,他应该也没有心思顾及这些。”

    秋戈抿嘴缓缓点了点头,看样子,相比儿女情长,姐姐似乎对战事更为上心些。

    她微微叹了口气,自己从小未曾习武,也帮不上姐姐什么忙,只能默默祈祷,姐姐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过了午后,萧何与应清二人才从城外回到了府中。

    一进屋门,秦桑与秋戈便看见两人身上落了不少雪,站起身来替他们掸了掸。两人抹了抹头发上的雪水,凑到炉火旁伸手转了转,看样子也是冻得不轻。

    “怎么样?”秦桑给两人倒了两杯热茶递过去,关心的问道:“武阴山上的竹子能不能用?”

    应清接过杯子,点了点头微微笑道:“再合适不过了,我已命人去山中伐竹,待竹子取来,这两天便可以开工了。”

    “那就好,”秦桑笑着点了点头,看向前方一边想一边说道:“到时辎重稍减些,空出战车来运载,刚好连日低温,运送时应该也不会消耗磨损。”

    “对了,”她忽然想起些什么,急忙问道:“木箭呢?也都安排好了么?”

    萧何一直在旁烤火,都未出言,连着听她问了几句,才笑着转过头来打趣道:“你师兄办事你还不放心么?他若是不将一切安排好,都不会进这府门。”

    秦桑闻言,也是笑了起来,稍稍吸了口气,点点头道:“那倒是,我操心的过头了,师兄办事一向妥当,想必也用不着我提醒。”

    应清淡淡笑了笑,不置可否,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看向秦桑:“今日你先稍歇,待竹子取来,东西做好了,我们还要先试一试,之前毕竟也只是设想,试完才知道是否真的可行。”

    秦桑听他这么说,也平静下来,认真点了点头。

    【永寿城中】

    “太傅大人也太不上心了些,你这伤都快好了才送药来,还有何用?”

    木十六皱眉撇嘴看向手中的两个瓷瓶,不满的嘀咕道。

    方才有人将这瓷瓶与书信一并送来,木十六才想起早在酒泉时就给太傅大人写过一封信,向他讨要他曾用来给太子医治腿伤的奇效草药。

    当时连允说那草药是龙盘谷中极为稀有的东西,两人也便没抱多少希望。随着连允的伤逐渐好转,木十六都已经忘了这件事了,谁知今日,却又收到了太傅大人送来的书信和瓷瓶。

    “别胡说,”连允从他手中将书信抽出来,一边展开一边训斥道:“这药本就难寻,师父能找来已是不易,哪还有抱怨的道理。”

    木十六撇了撇嘴,却又不敢再反驳些什么,鼻中喘了喘,定了目光在那瓷瓶上,有些好笑的说道:“要么就找不到,这一找就找来两瓶,难不成一瓶用来外敷,一瓶用来内服么?”

    连允瞪了他一眼,也懒得理他,将信纸捏起细细看了起来。他这一看,眉头却不由地微微皱了起来,神色变得有些凝重。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竹节冰箭,兵出华阴

    看完信后,他走到木十六身边,从他手中拿过那两个瓷瓶,仔细端详了一番。

    那两个瓷瓶大小相同,形状和花纹也一样,只是瓶口上的塞子一红一黑。

    他依次拔开那两个瓷瓶上的塞子,凑到鼻子下面闻了闻,气味没什么区别。他本就没学过医,对这些草药或是药丸都不太了解,若不是师父在信中写明,他还真以为这两瓶里装着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

    木十六见他这一连串的动作,也是有些好奇:“怎么了?太傅大人信中说什么了?这两瓶药有什么问题么?”

    连允看了他一眼,将那两个瓶子认真塞紧,把手中的信纸递给了他:“你自己看。”

    木十六忙将信纸接过,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这一看,他勾起嘴角赞叹道:“高人就是高人,同样的东西在他手中,竟能发挥截然不同的作用。”连允却没有他那么兴奋,看完师父的书信,他心中甚至生出了一丝寒意。上一次在酒泉城中给师父写信时,提及了他们对秦川那位萧将军的怀疑,但那时尚未与他们立下那酒泉赌约,也便还未有确定的答

    案。

    谁知,师父在这封回信中,已是给出了一个所谓的万全之策,无论那个萧辞是不是龙盘谷中那位,都不得不束手就擒。

    只不过……连允深深吸了口气,师父的手段,实在太狠了些。

    【华阴城中】

    秦桑他们从武阴山下回来的当天下午,应清就令一队人马去武阴山上伐回了不少竹子。

    第二日一早,秦桑几人便到了军中屯放竹子的地点,打算试一试他们之前所想是否可行。

    那些竹子都是山中生长时间不长的新竹,只有三指粗细,此时已经被切割成了二尺左右的竹段,每段保留了一侧竹节,在每个竹节圆形的正中凿出一个小孔。

    一旁还堆放着很多竹叶,看上去皆是精挑细选出的坚硬竹叶,长短和形状都差不多。从竹子上剔除的那些竹节,也已经被削成了一根根短针的模样,尖利无比。

    他们正细细看着,倪镜却已是匆匆从远处跑来,手中攥着一根竹段和一柄短刀。

    “成了,成了!”他脸上的神色很是激动,跑到秦桑几人跟前,竖起了那段竹子,熟练的用锋利的短刀从没有竹节的那侧顶部划出一个裂缝,然后将刀递给秦桑,双手捏着那缝隙两侧用力一掰,便将竹子竖着掰成了两半,

    露出了里面细长的一根冰柱来。

    应清伸手将那冰柱拿过,看了看靠竹节那端,原本留出孔洞的地方嵌入了一根削尖的竹针。

    他又将冰柱反过来看了看另一端,冻进去的两片竹叶十分坚韧,角度也刚刚好。

    整根冰柱看上去,就是一根通透的冰箭。

    他微微笑着点了点头:“不错,再做一些出来,让弓弩手先试试轻重,看看是否顺手。”倪镜赶忙点了点头,喜笑颜开的就准备转身离开,应清却将他拉住,又继续嘱咐道:“等等,之前忘了跟你说,灌水进去之前先灌一次油,待内壁湿滑了再行灌水,如此一来,待它冻好之后就能直接反倒出

    来,不必将竹子割开,还可继续利用。山中伐来的竹子也有限,勿要浪费。”

    倪镜一听,恍然大悟一般连连点头道:“对对对,这样一来能节省不少竹子,应公子果然厉害,厉害厉害。”

    说完,他便兴奋的转身跑远了去。

    萧何从应手中将那冰箭拿过,细细看了看,点了点头笑道:“看来和我们预想的差不多。”

    秦桑也细细看了看那冰箭,却是有些担心的皱眉说道:“我们在华阴做出来的冰箭,运送到永寿的话,会不会经不起一路车马颠簸?”

    应清微微一笑,与萧何对视一眼,萧何便抬了抬眉,自信说道:“你以为我和你师兄为何要去查探渭河冰势?”

    秦桑有些疑惑,眨了眨眼,等他继续说下去。萧何背起手来,缓缓踱步看着远处道:“到时我们只需用那些废弃的竹子扎上数十个竹筏,将冰箭按照竹筏的缝隙层层堆积好,竹筏首尾相连,放在那坚硬滑溜的冰面上,只需一人便可拖行,且冰面本就平

    整,拖行起来断不会有丝毫颠簸。”

    秦桑一听,略微想了想便恍然笑起,摇头深深感叹道:“你们二人放在一起,可真算得上是连允的劫数,他遇上你们,也不知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

    萧何回过头来抬眉一笑,却是拍了拍她的肩膀:“不不不,你应该说‘我们’,他遇上我们,便是他命里难逃的劫数。”

    秦桑笑了笑,看向一旁堆积的竹子和竹叶,心中勾勒着此次永寿之战的步骤,越想越是兴奋起来,恨不得立刻出兵,直捣永寿。

    当天傍晚,倪镜便传回了冰箭试用的消息,据弓弩手回禀,那冰箭的重量与木箭虽有差别,但熟悉了之后,竟是比木箭更为顺手些。

    应清几人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吩咐他们赶工制箭,待冰箭做好,便立即动兵。几日后,冰箭终于全部完工,按照之前的部署,将那些冰箭层层堆叠在木筏之上,每一层之间以枯草相隔,再将那木筏首尾相连放在渭河冰面上,每隔一段迁出一条绳子,兵士分布在周围,仅仅几人就可

    疾速拖行。

    步兵、骑兵与辎重车载在陆上行进,冰箭在河道上运送,皆是行军飞快,丝毫未有耽搁。

    三日后接近傍晚时,大军便已经接近永寿,渭河相对永寿城来说,地势较低,从永寿城向渭河看去,被山势地形阻挡,只能看到短短一段。

    秦桑寻了一处避开永寿城直视的河道边,整军停下安营扎寨。

    安营妥当后,秦桑与萧何,应清三人召集了弓弩兵各领队前来,再一次细细嘱咐后面几日的进攻方式。

    这时,哨骑前来回禀说,从高处借着夕阳俯瞰永寿城墙,似是与寻常城墙不同,那城墙光洁如镜,反光强烈,看上去就像是用冰打造的一般。听完哨骑所言,应清稍稍愣了愣,转眼一想,便明白了过来。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半袭城,冰墙积箭

    “看来连允也不是浪得虚名,”他微微笑了起来:“至少还知道因时制宜,利用这冬日严寒,取冰水来加固城墙。”

    秦桑低头想了想,立即抬起头来,眼中放光道:“那不是正好?”

    她勾起嘴角往永寿方向看去:“明日就让他看一看,什么叫神机妙算,一箭双雕。”

    “不,不用等明日,”萧何也神秘一挑眉:“就从今夜开始,我们要让他们接下来的这段日子,都不得安宁。”

    说完,三人皆是一笑,便立即嘱咐尚在眼前听命的弓弩兵,将所有火油取出备好,配合使用。

    当晚大军早早便歇息了下来,待到时至三更,兵营内点起了根根火把,所有弓弩手到位,他们未取那河面上的冰箭,而是带着传统的木箭,疾速靠近永寿城边。

    【永寿城上】

    远远的,城墙守卫看见远处星星点点的火光靠近,连忙派人前去通知连允。

    连允与木十六到城墙上一看便知,秦川开始动兵了。

    城上弓弩手早已准备就绪,眼看着远处的火光慢慢接近,刚踏入射程之内,城上万箭齐发,直直向那些火光射去。

    城下一片哀嚎之声,不少火把掉落在地上熄灭,弓弩手一看射中,便立即继续向那些尚未熄灭的火把射去。

    城上也陆陆续续有人中箭倒下,但只有寥寥几人,数量并不算多。

    不知过了多久,那些火把一根根熄灭,城下的动静逐渐平息。

    城上所有人瞪大眼睛在黑暗中往远处看去,却是许久未见有人靠近,似乎他们已经被远程射出的箭矢阻挡,停住了进攻的步伐。

    又是静候了许久,城下依旧毫无声响,城上之人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