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马战秦川-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刻后,她低头对那兵士吩咐道:“你先去看看我们的粮草还剩多少。”

    接着,她转头对倪镜道:“先去城楼。”

    说完,三人便一同往府外行去,那兵士往左去查粮草数目,而秦桑与倪镜,快步往右行去。

    街道上一片混乱,城中百姓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似是都已经知道了潼关被围,显得慌乱不堪。  秦桑也没有心思去理会身边嘈杂,只加快了脚步,很快便到了城楼之上。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交出连允,可保潼关

    城上守军的队伍倒还没有乱掉,只是能看见每一个人都面色凝重,握着手中长矛弓弩,皱着眉头,目光紧紧盯着远处。

    秦桑放眼望去,心顿时凉了一半。

    只见整个渭河沿岸,成弧形遍布着南渊兵士,一直延伸到潼关两侧。南渊大纛在狂风中飘动,黑压压的一片,仿佛没有尽头。

    大雾已经散去,天色却依旧阴沉的可怕。

    朱奉安早已在城楼之上看明了形势,此时看到秦桑和倪镜,快步到两人身侧抱拳禀报道:“秦将军,末将已经查明,除北门以外,南渊的整个包围圈几乎没有缺口,封锁了所有城门!”

    “北门?”

    秦桑与倪镜闻言,异口同声的问道,显然两人都没有想到,南渊这般围城,却还是留下了缺口。

    “对,”朱奉安的面色也有些疑惑,却依旧答道:“末将也不明白,他们为何留下了北门。”

    秦桑与倪镜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不解。

    这时,却听一旁有人大喊一声:“有人来了!”

    秦桑一惊,忙转头向远处看去,只见一人单枪匹马的往城楼飞驰而来,速度极快,转眼间便接近了城楼,众人立即看见,那人手中持着一柄弓弩。

    倪镜赶忙下令:“弓弩手!”

    城上立即齐刷刷的抬起了一排弓弩,秦桑却立即阻止道:“别动!都蹲下!”

    众人愣了一下,却不敢违抗,瞬时间全部蹲下,靠在了城墙边缘。

    秦桑知道,这人孤身一人前来,手持弓弩一定不是为了偷袭,他似乎……是要传递消息。

    果然,城下马上之人在近前之后举起了弓弩,避开了所有人的站位,向城墙之上射出了一支箭矢,尾部挂着布帛,精确无比的稳稳插入了城楼的木柱之上,接着,那人便调转马头,飞奔而去。

    倪镜心急,立即跑到柱边,一把拔下了箭矢,将那布帛扯了下来,秦桑与朱奉安也围了过去,倪镜将布帛展开,迅速看了一眼,皱起眉头,眼中燃起了愤怒的火光。

    “萧何!他真当我们秦川没人了么!”

    秦桑顾不上听他怒吼,赶紧拽过他手中布帛,定睛看了起来。

    布帛之上只有短短八个字:

    交出连允,可保潼关。

    秦桑皱眉,立即明白了他们围城为何留下了北门。

    北门是京城的方向,留下北门是要让他们派人前往京中,去接连允!

    秦桑又看了一遍,那是萧何的字迹,和他此前送解药到京中时书信上的字迹几乎一模一样。

    萧何已经回来了?

    她震惊的望向渭河沿岸那黑压压的一片兵马,看不清任何一个人。

    他才刚刚大婚,这么快却已经回到了边界?他想做什么?

    想到大婚,秦桑心中猛地一阵刺痛,赶紧深吸了一口气定神。

    “他们要我们用连允……来换潼关?”

    朱奉安在秦桑身边也已经看见了帛书上的字,像是不敢置信一般迟疑着问道。

    秦桑没有说话,她在脑中飞快的盘算着萧何的意图。

    这信中的意思是,只要他们交出连允,南渊便会退兵,放弃潼关。所以他们留下北门传信,以便秦川派人去京中把连允接到潼关。

    可是,这可能么?

    除北门外,南渊大军将这潼关城围得水泄不通,即便是他们真的将连允交出来,如何能保证南渊就会退兵?

    一旦押解连允的牢车接近潼关,南渊说不定就会立刻动兵直接劫囚,到了那时,秦川手中可就再无任何筹码了。

    秦桑正想着,方才派去查看军粮的兵士已经到了城楼之上,秦桑看见他,急忙问道:“如何?”

    那兵士仿佛十分担忧,摇头回禀道:“粮草已经不多了……”

    秦桑看他这样子,不免有些恼火:“不多是多少?还能维持几日?”

    兵士垂下头顿了顿,抬起头沉重道:“最多三日。”

    三日。

    秦桑心中彻底凉了下来,即便他们真的派人去京中接来连允,也绝不可能三日内就完成,况且,用连允来换潼关城,根本行不通。  她有些烦躁,抬眼看向远处围城的兵马,静了许久,忽然转头对朱奉安道:“即刻从北门出城,向西北方向行进,遇到山林尽量从山中绕路,甩开南渊哨骑,然后折往西南,去渭北,通知应公子来援。

    ”

    朱奉安先是一愣,而后立即明白了秦桑的意思,抱拳答道:“末将遵命!”

    说完,他便转身急急下了城楼。

    倪镜此时也明白了秦桑的用意,她借着北门未被围住,让朱奉安出城去带消息,南渊会以为他们真的是派人去京中接连允。

    朱奉安毕竟是秦川人,比南渊大军更了解秦川地形,借着地形甩开哨骑,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等到应清援兵到了,他们便可开城与应清里应外合,夹击南渊。

    秦桑吩咐好了这件事,又转头对倪镜道:“接下来的几日,全军由三餐改为两餐,再以朝廷名义在城中征粮,在援军来前,应该还能撑上几日。”

    说完,她又像是有些不放心的补充道:“记住,切勿与百姓发生冲突,征粮时要给凭证,若是遇上穷苦人家,切莫强行夺取。”

    倪镜点了点头,他明白秦桑的意思。

    大战在即,失什么也不能失了人心,尤其是在边界,百姓本就忍受了长久战火,惶惶不安,一旦民心撼动,有了异心,千里之堤都可能毁于蚁穴。  安排好这两件事,秦桑心中微微安了些,她知道,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朱奉安将话带到渭北,等待师兄领兵来援。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章 篝火星河,物是人非

    回到城下府中,几人皆是沉默不语。

    秦桑知道,既然南渊已经送来消息,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立刻攻城,这虽是给他们留下了喘息的时间,却也是一条死路。

    粮草尽断,拖延对他们来说,毫无助益。

    秦桑想不通,萧何四日前才刚刚大婚,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回到边界?从襄陵到柴阳,不眠不休也要奔波四日,难道他大婚当夜就已经出发了?这怎么可能?

    若真是如此,他这样心急的来攻潼关,到底为了什么?

    秦桑百思不得其解,心中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却仿佛十分游离,看不清晰。

    小九早已闻讯到了正厅,看见秦桑与倪镜皆是呆坐在那里,一时间也不知要说什么,只张了张嘴巴,却又没有发出声音,最终还是默默坐在了一旁。

    一旁的倪镜沉默许久,忽然转头对秦桑道:“秦将军,你说这萧何大婚的消息,会不会根本就是个幌子?”

    秦桑闻言,震惊的看向倪镜,心中却是“咯噔”一下。

    幌子?难道萧何从始至终根本没有回京大婚,那只是南渊传来的假消息,想让他们误以为萧何不在柴阳?

    可是,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难道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好借机围城么?

    这样一想,秦桑倒觉得确实可以说得通,可是她还是有一些不解。

    “想让我们误以为他不在柴阳,任何一个由头都可以,为何偏偏要以大婚为借口?这样一来,举国皆知长公主大婚,日后如何撇清?难道为了迷惑我们,齐王会连长公主清白也不顾了么?”

    秦桑接连问完这些,心中的异样却越发浓重,她惊讶的发现,自己虽然一直在质疑,却更希望自己的质疑被反驳。

    她希望这是真的,希望这……真的只是一个幌子。

    倪镜抿了抿嘴,皱眉挠了挠下巴说道:“虽说我也觉得这很蹊跷,但从襄陵到此至少四日,若他真的大婚,便是大婚当夜就必须出京来此,你不觉得成婚当夜就离京更加诡异么?”

    秦桑静静看着前方,细细想了想,却猛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她皱了皱眉,撇开杂念缓缓说道:“除非……他在赶时间。”

    “赶时间?”倪镜转头看向秦桑,十分疑惑:“赶什么时间?”

    秦桑目光停滞在某处,一字一顿说道:“渭河冰期。”

    倪镜恍然大悟,震惊了片刻,缓慢的点了点头。

    没错,若是萧何真的回京大婚,又在大婚当日就急切赶回柴阳,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他的时间非常紧迫。

    如果他的目的就是围堵潼关救回连允,那么让他觉得时间紧迫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便是渭河冰期就快要结束了。

    如果不能在渭河融冰之前围城,往后想要渡河便要借助船只,那么很可能还没渡到一半,就已经被秦川万箭齐发给拦截了。

    想到这些,秦桑基本能够将事情理清了,但是唯一还有一处她仍旧不能理解,那就是既然时间如此紧迫,他为何一定要先回京成婚再行渡河围城?婚事难道就不能暂缓么?他就那么急着……要完婚么?

    此时,一直沉默的小九却迟疑着小声嘀咕道:“其实我觉得……公子真的没理由和长公主成婚……我还是觉得这是假的……”

    倪镜有些不耐烦,瞥了他一眼道:“那你说,他传这消息出来有什么好处?为了迷惑我们的话,直接传言说他回京了不就行了?非要说大婚?”

    小九并未慌张,反倒是有些笃定似的说道:“我觉得,齐王就是想让你们生气,乱了你们的分寸。”

    “呵,”倪镜冷笑着看向小九:“生气?开什么玩笑?萧何成亲便成亲,我们生什么气?难不成他不成婚,我还等着嫁给他不成?”

    秦桑心里猛地颤了一下,抬头看向倪镜。

    倪镜被她这莫名其妙的反应吓了一跳,眨着眼说道:“怎……怎么?你不会真想嫁给他吧?”

    秦桑的眼神躲闪了一下,心中有些乱起来。

    难道真如小九所言,齐王放出这样的消息就是为了震惊他们?可他如何能够确定这消息会有作用?难道他知道我与萧何……

    秦桑摇了摇头,这不可能,齐王若是知道她是女儿身,根本不用故弄玄虚的玩这些花招,直接将这实情递到秦川京中,秦桑便会大祸临头。

    他一定不知道。

    秦桑心中越来越乱,怎么都想不通这中间的分岔到底出了什么差错,她摇了摇头,不想再继续深究下去。

    “别说这些了,”她低头冷冷道:“事到如今已成定局,想原因不如想对策。”

    倪镜听她这么说,叹了口气,也觉得方才那些揣测十分没有意义,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三日,城中的气氛都压抑非常。

    秦川将士训练有素,他们知道粮草所剩不多,所以即便是三餐改为两餐,却也没有生出什么不满。  城中百姓也大多配合,他们拿出了自家的存粮,多多少少也凑出了一些,但是,他们心中其实很是担忧,他们不知这种围困还要持续多久,若是长久这样下去,他们便是自顾不暇,根本拿不出更多的

    粮食来。

    秦桑每日上城查看,她估计着朱奉安的速度,从这里到渭北大约两日,加上他佯装往西北而去的时间,三日,朱奉安应该已经到达应清那里了。

    每每入夜,南渊大军升起簇簇篝火,那点点火光蜿蜒连成一条弧线,远远看去,像是星河一般。

    每到这时,秦桑心中总是有些恍惚。

    在那些火光的某一处,萧何是否就在那里呢?

    她想起最初的那段光景,小九在河边撒网捕鱼,萧何在篝火边一边调侃着一边将那烤好的鱼串递到自己面前,她仿佛再一次嗅到了那种奇异的香气,再一次看到了萧何在火光映照中的脸庞。

    那时的他们,即便每个人心中都背负着难言的过往,却温和而平静,充满善意,带着希冀。

    身边的每一个人,师兄,萧何,小九,倪镜,都近在咫尺围绕在她身边。  而如今,似乎一切都变了。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九献计,要挟退兵

    她说不清这样的变化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但她知道,那些过往都不复存在了,她与萧何之间,终是什么也不剩下了。

    到了第五日,城中的军粮已经全部耗尽,兵士前来回禀,从百姓手中征来的存粮,也不过最多还能撑上两日。

    若是两日之后援军还未赶到,他们便会陷入断粮的绝境。

    秦桑开始焦急起来,她明知即便朱奉安在第三日到了渭北,从渭北到此也需两三日的时间,却还是心急如焚的眺望着,渴望在远处,看到援军的影子。

    与此同时,秦桑也发现了一个算得上喜讯的事情,那就是渭河的冰,开始融化了。

    秦桑在城楼上远远看着,在南渊驻兵背后蜿蜒而过的渭河,冰面上的光泽已经变得柔和了起来。在阴沉的天色里,虽是看不见水汽的蒸腾,却能够感觉到,那些坚冰真的已经开始慢慢融化了。

    秦桑知道,渭河融化并不能令南渊立即退兵,但只要援兵到了,南渊便会面临退无可退的局面。

    秦桑心中有些矛盾,她真的希望看到那一天么?

    当她与萧何正面相抗时,她真的能够冷漠决绝的忘记过往的一切,不留一丝余地么?

    第七日傍晚,城楼顶上望眼欲穿的秦桑,心中已经开始泛起了不安。

    七日了,即便以最慢的速度来算,援军也应该到了。

    难道他们途中发生了什么变故?还是说朱奉安根本就没有机会甩开南渊哨骑去往渭北?

    她下城查看,只发现城中所剩的所有食物,只够最后两顿了。

    所有将士的脸上,已经出现了疲态,不知是因为连日来紧绷的神经撑不住了,还是因为吃不饱的缘故。

    秦桑明白,这几日耗的不仅是将士们的体力,还有耐心和锐气。

    他们明显处于下风的局势,已经动摇了将士们的决心。

    秦桑愁眉不展的走回府中,刚一进门就听见了倪镜和小九许久未再出现的争吵。她本已没有心思顾及这些,却还是迈步到了正厅之中,冷冷看着剑拔弩张的两人。

    小九一见秦桑,立即跑过来抬起头说道:“秦将军,小九有个提议!”

    秦桑很是疲惫,没有出声,点点头示意他说。

    小九显得很是郑重,像是要去赴死一般说道:“让小九出城,劝公子退兵!”

    秦桑心中颤了一下,她忽然明白了方才两人在争吵什么。

    她依旧没有说话,而是抬头看向了倪镜。

    果然,倪镜面色铁青的站在那里,像一尊雕像一般,冷冷笑道:“让你去?让你去了,你还会回来?就算你真的想帮我们,萧何凭什么听你的?”

    “我可以以死相逼!”小九怒道。

    “哼,”倪镜又是一声冷哼:“放你回去,便等同于放虎归山,他还会放你回来?你以死相逼?他直接将你五花大绑了,你还能怎么逼?”

    小九噎住了,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变化着,嘴唇颤抖了许久,而后猛地抬起头对秦桑道:“那秦将军你去!你和公子说,若是南渊不肯退兵,你们……你们就把我宰了!”

    秦桑心里“咯噔”一下,她在意的不是小九所说的胁迫,而是这种可能性,她……用小九胁迫萧何?

    秦桑忽然笑了起来,笑得无力而苦涩。

    她几乎能够想象出来,自己站在萧何面前,威胁他说若是他不退兵,自己便要对小九不利,那是何等可笑的场面。

    “哼,你还真是可以,”倪镜接着质问道:“你这是让我们将秦将军直接送到南渊,好让他们捆了秦将军来换连允是么!”

    小九显然没有想到这么多,听倪镜一说,顿时觉得自己很是可笑,再不言语,杵在了原地。

    谁知,倪镜说完那番话,却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他两步迈到小九身边,拍了拍他问道:“你是否能肯定,萧何会在乎你的死活?”

    小九闻言,几乎没有任何思考,笃定点头道:“公子一定会在乎的,他不可能置我于不顾!”

    倪镜沉默了片刻,忽然看向秦桑道:“那我去。”

    秦桑愣了愣:“去哪?”

    倪镜仿佛坚定非常,一字一顿说道:“就如小九所说,拿他胁迫萧何,让南渊退兵。”

    秦桑不可置信的看向倪镜:“你也糊涂了么?若是他们挟持了你来换小九,又当如何?”  倪镜随性一笑,却异常冷静的分析道:“首先,我不是主将,他挟持我,根本没有丝毫作用,其次,若是他真的想挟持我,我便大可以装作要自刎,告诉他们一旦我死了,小九也断没有活路。他若真的

    看重小九,绝不可能冒这样的风险。”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与小九不同,小九与萧何有情分在那,他若是到了萧何眼前,萧何有一万种方法将他直接留下,他即便是以死相逼,萧何也不会相信。我与你也不同,你与他们的交情比我深

    ,萧何说不定能够笃定你不忍对小九下手,而我,萧何应该明白,我是真做得出来的。”

    秦桑静静听着他将话说完,低头看了看小九,又看向倪镜,心中五味杂陈。

    她总觉得这个方法很是荒谬,一时间却找不出逻辑来反驳,只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发出声音。

    “就这么定了。”  倪镜没有等秦桑的反应,像是恢复了他往常桀骜不驯的模样,踏出门槛后忽然回过头来笑道:“虽然我知道城中粮食不多了,但最好还是给我留上一碗,等我回来,可不想饿肚子。”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前往敌营,谈判落败

    秦桑本想拉住他,却发现自己没有理由将他拦住。

    在现在的境况下,城中粮草只够撑上两顿,他们的确需要借助一切可能性试一试。  他们不可能交出连允,但秦桑很是笃定,萧何对小九,绝对比对连允重视。她一直没有动用这个筹码,不是因为她没有想到,而是她心中一直抱着侥幸,她觉得萧何一定是被迫留在南渊,他之所以没

    有把小九带走,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她也明白,若是由她去交涉,便是狼入虎口,南渊干脆就可以将她绑了来换连允,若是自己以死相逼,就等于将潼关守军全部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萧何根本不会相信。

    而由小九自己去,那便更是连回来的可能都没有了。筹码自己送到了萧何手上,他还退兵做什么?  唯有倪镜,他是所有将领中最不可控的一个,这一点萧何比任何人都明白。他若是挟持了倪镜,完全有可能交换到连允,但倪镜却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人,他血气方刚,即便是嚼舌自尽,也绝不会甘

    做筹码。而倪镜如果死了,卫岚定不会放过连允和小九。

    到那时,萧何一个人也换不回来,而潼关城依旧有秦桑坐镇,那时再来交战,可就是血海深仇,这鱼死网破的代价,定不是南渊希望看见的。

    想到这些,秦桑深吸了一口气,她虽不能笃定倪镜会成功,但至少这次谈判,他们不会有损失。

    秦桑看了小九一眼,心中有些难受。她知道即便倪镜失败了,她也绝不会将小九如何,但此时此刻,小九的心还是向着秦川,不免令她有些动容。

    她转身往城楼走去,小九跟在她身后,两人都沉默着,远远看见倪镜已是坐于马上立于城门边,整装待发。

    他似是与城门守军说了什么,守军有些迟疑,看向秦桑的方向。

    秦桑知道,那是在请示秦桑,是否打开城门。

    秦桑深吸了口气,缓缓点了点头。

    门闩缓慢垂下,城门拉开了一道只容一匹马通过的细缝,倪镜立即一夹马腹,出了城门。

    守军立即又将门合上,重新吊起了巨大的横闩。

    秦桑与小九走上城楼,低头看着从城中飞驰出的战马,由近至远,一点点接近南渊的营地。

    整个城楼上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守军们其实并不明白倪镜出城的缘由,他们似是想问,转头看见秦桑凝重的面色,又赶紧将心中疑惑压了下去。

    秦桑静静站着,看着,直到看见南渊军中有人骑马迎上,而后带着倪镜继续往南渊营地深处走去,逐渐被遮住,再也看不清晰。

    小九没有去看倪镜的动向,靠在秦桑身后不远处的柱子上,抬头看了看傍晚的天色渐渐暗下,揉了揉饿憋的肚子。

    他低下头,心中有一丝难言的情绪。他一直笃信公子当时进入秦川军中绝不是南渊的安排,因为在此之前,公子并未前往过南渊,与老谷主更是没有什么情分可言。

    当时他回南渊为秦将军寻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