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香_梦溪石-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贵妃悠悠道:“我什么意思也没有。”
同安公主笑嘻嘻地抱着她的胳膊:“我说您怎么看着他们得意都没有动静,原来是早有成算了!我果然要向您学的地方还多着呢!”
刘贵妃摸了摸她的脑袋:“以后别总是冒冒失失的了,还有,见了顾氏要见嫂嫂,不可失礼。”
同安公主眼珠一转:“知道啦,女儿以后绝不会在人前失礼的,要失礼也该是让她失礼才是!”
……
炎炎烈日,草木丛生,相比麟德殿的典雅,长秋殿的清新,此处便幽静得有些过分了。
若是白日里倒也罢了,到了夜晚,幽静恐怕会变成心惊胆战的幽深死寂。
看着眼前因乏人打扫而树叶满地的景象,若非事先知道此间主人身份,顾香生绝对不会想到这里曾经也拥有仅次于麟德殿的地位。
她只带了一个碧霄,在走入虚掩着的殿门之后,就让碧霄留在门口处望风,自己则踏上台阶,往里面走去。
出乎意料,里面的正殿,靠近窗户处正坐着一个人,她背对着门口,低头看书。
里头虽然陈设简单,却绝对没有想象之中的寒酸落魄。
或者说,因为主人的淡定闲适,所以反而显出些许清静来。
“阿娆,帮我拿一盏绿豆汤来。”看书的女子头也不回道。
见身后没有动静,她不由回过头,这才露出几分诧异,但很快又恢复平静。“你是新进的嫔妃?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顾香生微微一笑:“德妃身在增成殿,竟还不甘寂寞,让春辞挑拨我与思王,怎的如今正主过来,德妃却反而不认得了?”
“原来是思王妃。”李氏恍然,又纠正她:“我如今的位分是昭仪,不是德妃了。”
言语之间,身为自然,竟也没有半点被戳穿阴谋的意外和窘迫。
这反倒让顾香生有点摸不清她的心思了。
从李氏的反应来看,她似乎早就料到自己的小伎俩会被发现。
“请坐。”李氏笑道:“我这里地方简陋,平日里连客人也没有,自然没有多余的座席,你且先坐我这个位置罢,其它的都有些脏。”
又朝殿外道:“阿娆。”
喊了数声,才有个小宫女出现:“昭仪娘子,您叫我?”
李氏:“去多端碗绿豆汤来。”
小宫女这才注意到殿中多了一个人,不由睁大眼睛,好奇地打量顾香生,片刻之后才点点头,转身离去。
顾香生:“昭仪不必麻烦了,我坐坐就走。”
李氏:“要的,阿娆熬的绿豆汤还不错,你尝尝。”
顾香生:“昭仪身边就剩阿娆了?”
李氏笑道:“还有个以前就一直跟随我的老宫人,不过她年纪大了,我轻易不愿劳烦她跑动,每日也就帮忙叠衣服,跟我说说话罢了。”
顾香生本以为来到这里少不了一番质问反驳,没想到气氛竟是如此平和,甚至还透着几分友好,颇让她十分意外。
她正斟酌着要如何开口说春辞的事情,阿娆就把绿豆汤给端来了。
以李氏此时的境地,完全没必要也没条件在汤里下点什么,所以顾香生倒也没有顾忌,倒可放心畅饮。
见她端起碗喝汤,李氏露出一抹笑容:“进退得宜,气度娴雅,陛下倒是为思王挑了一门好亲事。”
顾香生心说我喝碗汤就被你夸出朵花,那要是把碗都啃下去,不知道你还会冒出什么夸奖的话呢?
她天马行空地胡想了一下,见李氏没有说正事,便也不急着发问,只管作出微笑的模样。
反正被关在这里的人不是她,应该着急的肯定也不是她。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李氏道:“我本以为你是来这里质问我的。”
顾香生摇摇头:“我只是对昭仪闻名已久,入宫以来却无缘得见,所以忍不住好奇,就过来拜访一下。”
李氏好是一愣,似乎没想到她会这样说:“那你现在见着了?”
顾香生:“见着了。”
李氏:“有何感想?”
顾香生:“雍容典雅不逊贵妃,气度却更胜一筹,想来陛下当初封您为德妃,正是因为您才德兼备,言容有则的缘故。”
李氏扑哧一声:“思王可真是娶了位妙人儿!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今儿是过来兴师问罪的。”
见她终于进了正题,顾香生也干脆道:“不错,思王与我的确有些奇怪,我们和您无冤无仇,为何昭仪要让春辞来做这种毫无意义又容易被人识破的事情?”
李氏哂笑:“你的确与我无冤无仇,思王却未必,有些事情他只怕不好意思和你说罢。”
顾香生:“愿闻其详。”
李氏:“当日我儿因坠马案而流放黄州,我亦被软禁于此,实际上,我与此事根本毫无瓜根,让益阳王坠马的人,正是刘贵妃自己。当时刘氏本想陷害思王,没想到最后却是我和三郎倒霉。如今我们母子二人天各一方,我娘家也因此事受到牵连,苦不堪言。我在宫中数十年,素来战战兢兢,不肯落下半点错处,谁知到头来却被如此算计,连儿子都保不住。”
坠马案的内情,当时魏临仅仅只是怀疑,但到了李氏口中,却直接就确认是刘贵妃干的。
听见李氏说到“刘氏本想陷害思王”时,顾香生的脑海里似乎飞快掠过一丝线索,却转瞬即逝,根本捕捉不住,只好继续专注于眼下的对话。
“那您应该去找刘贵妃才是。”
李氏笑了笑:“我借春辞之手,只不过想让你们过来见我一面。”
顾香生:“所以我来了,昭仪想说什么?”
李氏平静道:“刘氏想让魏善当太子,就得先铲除你丈夫,她与你们,可以说天生就是对立的立场,毫无转圜余地,有了一个坠马案,就会再有一个坠马案。我在宫中数十年,怎么说对刘氏也算有几分了解,你若想对付她,我倒能出些主意,再不济,也可以教你防范于未然,免得遭人算计。”
顾香生扬眉:“您的条件是?”
李氏:“让三郎回来,全须全尾,毫无损伤地回来。”
顾香生不解:“我以为您会希望自己能先离开这里。”
李氏摇首:“你刚入宫没多久,后宫也不是由你作主,此事你没法子,思王一个男人更没法子,我只希望三郎平安无事。”
顾香生点点头:“我会转达。”
李氏笑道:“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希望你们不要犹豫太久,刘氏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的耐性,她总会在你最料想不到的时候出手,让你猝不及防,等到了那时候,就算我有心要帮你们,只怕也太迟了。”
顾香生想想还真是。
因为与同安公主的过往,就算没有魏临,她对刘贵妃也总抱着一分戒备在。但是入宫以来,在许多事情上,她本以为刘贵妃会趁机下绊子的,对方却始终没有动静,非但没有动静,还表现出友好的态度,就连派过来协助她办宴的朱司闱,也是尽心尽力帮忙,并没有借故推诿,这让顾香生几乎要以为自己得了被害妄想症了。
但自己认为合适的时机,刘贵妃未必就觉得合适。
站在刘贵妃的立场上,她跟顾香生其实没什么仇怨,就算要对顾香生下手,为的也是她身后的魏临。
那么对方会选择什么时候出手呢?
李氏的话,戳中了顾香生很费解的一点。
在增成殿没有逗留太长时间,顾香生就起身告辞了。
李氏亲自将她送至门口——这里已经是公认的冷宫,比永巷还要冷,宫人们都是绕路走,似乎生怕沾上一丝晦气。
顾香生带着碧霄回到长秋殿,尚且来不及喘口气,诗情就迎上来:“贵妃方才派人来喊过您两回了。”
“有说是什么事么?”顾香生问道,一边在宫婢的伺候下换衣裳。
刘贵妃不同于同安公主,她不是那种没事会故意刁难人,耍着别人玩的人,既然表现得这样急,那就一定是有事。
诗情摇摇头:“只说让您去含冰殿那边。”
不是所有后宫嫔妃都能单独拥有一座宫殿的,像张蕴和胡维容二人,就一起住在含冰殿。
顾香生一听见含冰殿,下意识就觉得这件事肯定和张蕴有关。
一个时辰后,当顾香生站在含冰殿,得知刘贵妃十万火急喊她过来的原因之后,恨不得自己从来就没有来过这里。
不过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刘贵妃走后,顾香生只能地听着张蕴在自己耳边一边哭泣一边道歉。
“阿隐,此事是我的过错,我不该将你牵扯进来,可我实在也是没有法子了,求你不要和我计较!”张蕴哀求道,泪水成串落下,不知情的还以为她犯下十恶不赦的大错。
但实际上,她仅仅是怀孕了。
张美人在麟德殿请安时忽然体力不支倒地,经太医诊断,众人方才知道她怀有身孕两月有余,皇帝自然大喜,嘱咐刘贵妃要好生照料张美人,谁知张蕴却当着皇帝的面,提出希望由思王妃来帮忙照料自己的请求,理由是她和思王妃平日里比较要好。
皇帝虽然宠爱张蕴,也绝没有为她而改变后宫规矩的意思,自然不会同意,但这时刘贵妃却主动说,自己为了筹办益阳王的婚事而分身乏术,有思王妃帮忙,定然省心许多,请皇帝同意张蕴的请求。
于是顾香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背上了帮忙照看张美人这个包袱。
所谓照看,当然用不着亲自伺候起居,以张蕴的品级,也没资格要求顾香生做什么,她仅仅需要派人询问一下张蕴的饮食起居,在张蕴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偶尔充当传话人帮张蕴递个话就可以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顾香生会高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下这桩莫名其妙的麻烦。
她看着张蕴,一反平日笑语盈盈的模样,神色语气皆是淡淡,这让张蕴有些不安。
“阿隐……”
“你一开始和我说,你身边有刘贵妃的眼线,那个时候你就已经知道自己怀孕的事情了罢?”
张蕴张口想否认,却在顾香生洞悉一切的眼神下说不出口:“阿隐,我也是有苦衷的……”
碧霄有心替主人出头,便截下她的话:“张美人,有句话不知你听过没有,将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才是大傻子!您防着刘贵妃,千方百计让陛下同意我们王妃来照料您,却不想想这后宫终究还是贵妃作主,她就算想对你做什么,就算中间隔着王妃,难道她就做不成了?”
张蕴脸色一白。
碧霄说的这些话,都是顾香生碍于身份不好说的,她没管张蕴的表情,再接再厉道:“别说贵妃了,如今后宫里,哪个女人不将你当作眼中钉?依我看,你还不如倚傍了贵妃,反而才有一条出路呢!”
顾香生制止了碧霄,淡淡道:“既然有陛下之命,我定然会遵从,尽力帮忙,你且好好歇息,明日我就请贵妃让太医每隔几日过来为你诊一次脉。”
见她要走,张蕴还待从床榻起身来挽留,顾香生对侍奉张蕴左右的婢女道:“你们美人若有什么闪失,别说我了,陛下就第一个饶不了你们。”
吓得那两个宫婢连忙按住张蕴不让她起来。
顾香生这才转身离去。
出了含冰殿,顾香生想起先前胡维容的警告,心想难道胡维容早就知道张蕴有身孕的事情了?
碧霄抱怨:“您方才不该拦着我的,最好是吓得她晚上做噩梦才好!”
顾香生白了她一眼:“她本来就如惊弓之鸟,你再说下去,她的孩子都要给吓没了。”
碧霄笑嘻嘻:“吓没了最好,谁让她这么算计您呢!”
待主仆一行回到长秋殿,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魏临也回来了。
顾香生与李氏的接洽很顺利,谈话原本还有些收获,结果遇上张蕴的事情,好心情都被破坏了,不过也还没到发火伤心的地步,毕竟张蕴与她的关系又说不上身后,但此时见了魏临坐在那里看书,因为自己回来而抬起头笑问“回来啦”,不知怎的,顾香生竟油然生出一股心中委屈,急于倾诉的感觉。
魏临见了她的神色,便屏退左右,拉她坐下来:“我听说你去张美人那里了,可是遇见什么事?”
顾香生便将张蕴的事情说了一遍。
魏临失笑:“我还当是什么事,张氏耍小聪明,以为有你在,贵妃就不至于对她怎样,以我对贵妃的了解,她定不至于在这些小事上与张氏纠缠,张氏要防的是其他女人才对。你本来就不是后宫的人,张氏就算出了什么事,陛下也不好怪到你身上,况且,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搬出宫居住了,届时哪里还需要管张氏?”
听见这个消息,顾香生可真是有些惊喜的感觉了:“果真能搬出去?”
魏临点点头:“听陛下的口风,的确如此,而且如果我们继续居住在宫中,等二郎成婚了,也得住在宫中,长此以往,必会多有不便,就算为了自己的儿子,贵妃也会建言的。”
顾香生忍不住亲了他一口:“你可真是我的解语花啊!”
魏临哭笑不得:“喂,反了罢?”
☆、第61章
此事过后,虽有魏临安慰,顾香生也觉得人心叵测,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算计一把,越发小心谨慎起来,连宴会准备事项,也是看了又看,再三确认,生怕出一点纰漏。
五月初五,端午转瞬即至。
这一日,三品以上京官偕同家眷入宫,又有外命妇奉诏赴宴,人一多就热闹,身着浅蓝色宫裙的少女们穿梭其间,或为其引见贵人,或奉茶端菜,妍颜婀娜,清丽端庄,远远望去,湖边牡丹繁盛,花木争奇,人花相映,花愈雍容而人愈娇憨,仔细一看,那些牡丹竟是宫婢事先将盆栽移至湖边土坑,上面覆以干草,所以乍看起来才像生在湖边一般,令人啧啧称奇。
大魏皇宫虽然规格比前朝小,但无论如何还是皇宫,该有的巍峨气派半点没少,那些未曾进过宫的诰命夫人,看见眼前情景,禁不住睁大眼睛,连嘴巴都未必合得拢,又担心人前失态,忙以香扇遮掩,却不料那新奇窘态已尽入宫女眼中,她们究竟训练,见多了种种失态景况,见状也仅仅是抿唇一笑。
今日有外臣女眷,为免彼此冲撞,筵席分隔两处,一处为外臣,一处为女眷。
外臣行宴的地点在湖边,正倚傍着盛放的牡丹,届时少不了吟诗助兴,皇帝也会亲至,这是每年的惯例。
女眷则在清如园内,此处地势较高,正可遥遥将湖边宴会的景象收入眼底,双方离得虽远却可遥遥相对,尤其女眷这边居高临下,即使听不见声音看不清人,但大致情形还是可以瞧见的,这却是往年未有的安排,令人颇有意外之喜,有些不知情的诰命夫人私下打听,方知今年端午宴是由思王妃一手操办,不由称赞一声思王好福气。
也有人觉得思王妃小小年纪,上有皇帝贵妃,这桩差事未必能办得尽善尽美,心里存了看热闹的心思,嘴上便道:“后宫诸事素来是贵妃在管,思王妃刚刚入宫,如何懂得那么多规矩,怕是贵妃心慈,让着小辈,方才让她担了这承办之名的。”
虽说有不少人都这么想,但会说出来的终归寥寥,听了这话也都是一笑,没人反驳。
忽然却有一人出声:“柳夫人如何知道思王妃不懂规矩,难道是在旁边亲眼见了不成?”
大家回过头,便见几名女眷相携而来,出声的正是其中一人。
有人认出说话之人的身份,扯扯柳夫人的袖子小声提醒:“那是思王妃娘家的人。”
那柳夫人本想讨好一下刘贵妃,却不曾想反而被正主娘家人听了去,当下就有些讪讪:“我也没说思王妃不懂规矩,只是觉得这端午宴办得比以往都热闹,思王妃一人怕是忙不过来罢了。”
小焦氏笑道:“这端午宴也不是思王妃一人的端午宴,宫中有那么多的长辈,自然会帮忙筹办,也没烙上思王妃一人的名字,您这话说得可就有点令人费解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您在挑拨贵妃与思王妃的关系呢。”
顾家女眷今日只来了三人,焦太夫人年纪大了不耐久坐,这等场合又是要频频行礼谢恩的,她便索性告了病,来的只有许氏和小焦氏,和顾乐生。
二房李氏原也是要来的,不巧前些日子崴了脚,只能在家休养,顾乐生本是个直爽性子,但在外还是颇知分寸的,跟着长房伯母与嫂嫂出来,自然又乖巧几分。
至于顾琴生顾画生等人,既然已经成亲嫁人,自然要以夫家的名义出席,不在此列。
没等面露尴尬的柳夫人说话,旁边便传来一声笑:“我倒不觉得柳夫人哪里说错了!”
众人循声看去,待看清来人面容,纷纷行礼。
嘉善公主顿了顿,将刚刚没说完的话继续说完:“思王妃年方十五,若说她一人就能操办这场端午宴,我是不信的,不过若说她在旁边为贵妃出了些主意,那倒还有可能。”
轻轻巧巧一句话,就把顾香生的功劳都抹去。
小焦氏抿了抿唇,顾香生操办宴会的辛劳她是知道的,因为期间自己曾与顾琴生一道入宫探望过顾香生,彼时对方正忙得不可开交,妯娌姐妹三人说不上几句话,她们就告辞离宫了。
但她又不好反驳嘉善公主,否则倒弄得好像顾家人急于帮顾香生表功似的。
宴会还未开始,宫中嫔妃也还未到,来的大都是各家贵妇,其中也有些诰命在身,却头一回参加这种场合的,心里正战战兢兢,生怕自己礼仪出错,何曾料到这宴会还没开始,似乎就已经闻到硝烟的味道了,一时别说开口插话,连大气都不敢出。
“公主说得不错,我一个人本来就做不成这许多事情,若不是贵妃派到我身边的朱司闱帮忙,现在只怕宴会还开不了!”
说话的顾香生与刘贵妃相携走过来,完全打破了旁人关于二人不和的种种揣测。
“再说了,这人员安排,菜品单子,诸事种种,若无礼曹和六尚局,以及宫中上下齐心协力,光凭我一个人,难道还能多长出几只手,顺便连做菜端盘的活儿也一并干了么?”顾香生笑盈盈道。
她说得风趣,众人都捧场地笑了起来。
刘贵妃瞥了她一眼,敢情对方早就料到会有人说闲话,所以才主动到麟德殿与自己一道过来的?若是如此的话,心思未免也过于缜密了。
只不过再如何缜密也好,今天注定不是一个平静的日子,若顾香生能从头到尾保持这份镇定的话,她倒还会高看几分。
刘贵妃微微一笑,轻轻叠住顾香生的手,笑道:“不错,虽说这是众人齐心协力的结果,但我忙于二郎的婚事,无暇分身,说到底还是阿隐多出了许多力,陛下也多次在我面前夸奖,说思王这个正妃娶得实在是好呢!”
看到二人如此和睦亲密,众人倒是出乎意料之外,只是谁也不会将心思表现出来,都顺着刘贵妃的话凑趣开玩笑。
刘贵妃与其他嫔妃各自落座,女眷们一一上前行礼,这其中许多人看着面生,连顾香生也认不大全,刘贵妃又非神人,当然不可能例外,不过这种场合,身边会有女官在,每过来一拨人就会低声告知对方名字来历,不致称呼寒暄时失礼。
顾家因有定国公爵位,又是思王妃娘家人,座席倒还靠前,也已经早早见过礼了,不过这种场合很难说几句体己话,离得也有些距离,说到底,成婚前后,终究是有差别的。
在家里时,她与父母关系平淡,谈不上如何亲近,还想着出嫁以后海阔天空,不必日日见了尴尬,可真等隔着人群遥遥看见娘家人,心中却仍旧忍不住生出一股伤感,即使是许氏,看着也觉得亲切。
无论如何,终究是血脉相连啊。她暗暗叹了一声。
不过这等场合却容不得她有半点走神,伴随着碧霄在她耳边低语“那是鸿胪卿的家眷,鸿胪卿夫人林氏,及其女儿,高点的是长女杜妘,矮个子的是次女杜婉”,顾香生又瞬间回到现实,她微微颔首,仔细打量过来行礼的杜家家眷。
林氏与两个女儿都称不上美貌,不过长者端庄,幼者娴雅,看着便知教养良好,出身名门。
据说长女杜妘是嫡妻林氏亲出,而杜婉则是庶女,自小被林氏亲自教养,与嫡出无二。
就这么看着,不管嫡女庶女,的确都被教得很好。
要说容貌,杜氏姐妹自然比不上顾香生,甚至比不上在场的大多数年轻女眷,更别说跟年纪相仿的严希桐相提并论——继顾琴生嫁人,程翡也订了亲之后,国色天香的美人各自名花有主,令人扼腕,唯有严家小娘子严希桐,年方十一二,便已出落得容光艳绝,甫一出场就几乎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
不过刘贵妃似乎独独对年纪小一点的杜婉很感兴趣,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说了两句话,还询问起平日读书起居情况。
旁边同安公主便笑道:“两个杜小娘子好生亲切,我见了就喜欢,难怪阿爹说杜家家教好呢,依我看,以杜小娘子的年纪品行,给我大兄当侧妃不正好么?”
周围似乎瞬间静了一静,虽还有人小声说笑,但更多人的眼神都禁不住往顾香生这边瞟过来。
杜婉脸色迅速红了起来。
作为女儿家,尤其是庶女,婚事自然不是她能说了算的,但思王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