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馥心里乱七八糟,但面上还要装出风平浪静的样子。
  在李馥来到景龙观的头几天里,她忙着享受新生活。
  她爹给她特批的暑假时间不长,只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她会在宫外住到五月底,赶在六月初五,皇后殿下的生日之前回去。
  时间有限,她的活动范围也被限定在景龙观之内,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机会,李馥就打算专心在观里敦促卢齐物他们好好挥舞锄头,将道门的家底给挖了。
  毕竟是叶天师升天前的遗愿。
  景龙观原本是长宁公主的别府,成为道观之后,也有很多布局没有改变。李馥到了观里一看,卢齐物他们给李馥准备的清修之地,就是府里原本为公主的子女准备的小院。
  李馥草草看过,觉得没什么不满意的,就让豆卢姑姑将自己的铺盖放到了其中一座二层小楼上。
  马上就要盛夏,睡阁楼才凉快不是?
  看完住的地方,李馥又马不停蹄地要去看观里的化学实验室。卢齐物顾及到圣人派来的奚常侍在场,不过李馥知道奚太监大概是不会多嘴的,于是她简单找了个借口,就说开始清修之前,应该去给三清和叶天师上一炷香,就跟着卢齐物一头扎进了他们景龙观里新建起来的、用化学的方法验证道门典籍的地方。
  之后这些天,李馥乐不思蜀地过起了自己的“清修”生活。
  每天一大早,李馥在清凉开阔的二层小楼中醒来,豆卢姑姑和她睡在同一间屋子里。自己洗漱更衣之后,李馥会绕着紧挨着小楼后的一小片竹林晨跑几圈,之后再简单地擦过汗、洗过手脸,再吃完陈延年他们送来的早饭,然后带上如意和长宁,一起去化学实验室和卢齐物他们研究钻研道门典籍。
  道门最基础的道德经总共只有五千字,出了名的言简意赅,后人从里头看出什么意思的都有,各种解释纷纷杂杂。李馥没有六经注我的霸气和学问,就谦虚地挑了几条可以被歪解的理论出来,当做她这一门新外丹派的立派根基。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万物之始不是物质,而是能量,这部分情况我们不要用物质的眼光去研究;而在物质诞生之后,区别就产生了,万物之母是我们可以研究的基本粒子,不同的粒子按照不同的规律组合,成为了不同的物质,这些物质又各自反应、混合,最终成为了世间万物。”李馥在上头敲黑板。
  卢齐物以及他的师弟们:……不,我们学过的断句不是这样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所以,若是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就可以发现反应背后的奥秘;而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出发,就可以看出微观上元素守恒的道理。”
  卢齐物以及他的师弟们:等等,难道不是“无欲,以观奇妙,有欲,以观其徼”吗???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反应的过程,就是原本有某些元素的物质失去了这些元素,原本没有这些元素的物质得到了这些元素;又或者是易溶于水的物质变成了难溶于水的物质、不稳定的物质分解成了稳定的物质、高能级的物质变成低能级的物质……参与反应的一个物质发生了变化,则相应的另一个物质也要发生变化。”
  卢齐物以及他的师弟们:……算了算了,公主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自发进行的反应方向,是让高价态的物质被还原,让低价态的物质被氧化;是让高浓度的物质减少,而让低浓度的物质增多。所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而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想要的产物,有时不能通过自发反应得到,那么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而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也就是说,我们道者的使命,就是努力研究,探索出‘损有余以奉天下’的人之道。”
  “这就是这一支外丹派的根本道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也就是李老师为道门人士专门准备的改造版化学课大纲了。
  李老师提纲挈领、一通胡说,场下听众若非已经自行研究了一段时间的化学应用,同时在他们仙逝的师父的各种暗示下,接受了李馥天人化生的身份,此时他们早就拍案而起了。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忍得很艰难。
  李馥看他们一脸纠结的样子,只好再重复了一遍。
  这一遍说完,也许是卢齐物他们无法可想,只好认真听的缘故,他们还真的有了点奇妙的感悟。
  对于卢齐物他们来说,这几个月来,他们亲手实践过酸碱中和、制备氢气等等实验,对元素和反应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改变,基本接受了化学书上关于元素划分和守恒的种种认识。只不过,他们还是将这门学问,当做一门应用上的“术”,而非“法”,更非“道”。
  但在这个时候,他们却忽然听见了李馥对道德经的这一番解读,在觉得哪里都不对的情况下,他们竟觉得,他们新领悟的种种物质和元素的道理,嵌入进这个解读之中,不仅严丝合缝,还隐约指出了更深一层的道理!
  有与无、有名与无名、能量和物质、天道和人道,难道竟然真的有这样一种理解方式?
  太清祖师留下道德五千言,穷究天人奥秘。他们当道士的都知道,道德经里阐述了万物诞生、变化的道理,只不过因为后人一直悟性有限,只能做出各自的解读,而不知那是否是太清祖师的真意。
  毕竟,“道可道,非常道!”
  这样一来,他们现在在做的事,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这就是天道,这就是人道,这就是道者的使命吗?
  一想到这里,卢齐物他们,胸中不由激荡起一种叫做使命感的冲动。
  接下来的日子,李馥突然发现自己没什么好做的了。
  各位真人和道长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不用李馥再说什么,他们已经抱着十二万分的热情投入到了挖掘道门典籍,将新理论应用在解读故纸堆的事业中去。
  李馥除了叮嘱他们注意实验安全之外,好像已经彻底插不进手去了。
  来到景龙观的第六天晚上,李馥在自己的二层小楼上长吁短叹。
  穿堂风,透心凉。
  “夜观星象,贫道掐指一算,以为今夜不宜早睡啊。”她神神叨叨地说。
  “咣咣咣”,豆卢姑姑将李馥方才打开的窗子一一关上,只给她留了面前的一扇。
  李馥一下就蔫了,“何必呢,姑姑?”她可怜巴巴地回头,“天气这么热,还不能开窗睡觉吗?”
  豆卢姑姑给了她一个冷酷的眼神,又指了指唯一一扇敞开的窗户。
  李馥明白姑姑只允许她开一扇窗的意思,她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在景龙观的日子眼见是越来越无聊了。这时候她忽然耳朵一动,决定下楼解决一下她从第一天晚上就打算解决的问题。
  “姑姑来一下,”李馥对豆卢姑姑招了招手。
  豆卢姑姑依言过来之后,她让豆卢姑姑先不忙着准备睡觉,而是跟她一起到楼下走走。
  豆卢姑姑拿她没办法,只好跟着她睡前散步去了。
  李馥拉着豆卢姑姑,一路走到了小楼背后。
  那里是被竹林掩映起来的第三进院子,且原本才是景龙观为她准备的起居静修之所。
  月光下,竹林的影子张牙舞爪,好似走入了鬼蜮。
  “咳咳,”李馥突然清了清嗓子,“林子里的朋友出来吧,我已经看到你了。”
  李馥对着空气说。
  豆卢姑姑顿时警觉起来,李馥连忙拦住了她想将自己一把扛走的动作。
  清风吹来,竹子的枝叶摇动,发出沙沙的响声。
  “……说真的,我真的看见你了呀,每天晚上都能听见小哥你小声咳嗽的动静,是不是着凉了?是奚常侍安排在这里守夜的人吧?我又没说你是坏人,出来吧出来吧~”
  李馥这么一说,豆卢姑姑才放下了提着的心,不大的竹林里也一阵晃动,一个瘦瘦长长的人影走了出来。
  “……公主,你和师父说的不太一样啊。”来人在月光下挠了挠脑袋。


第78章 要谦虚
  李馥支起手, 一手托着下巴,一脸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瘦削少年。
  他的脸颊瘦长, 五官平庸,唯有一双浓眉十分醒目,他身上穿着一件束腰的劲装, 看着特别像武林高手。在他主动现身之前,李馥其实一直没有看见他藏在哪里,她知道林子里有人,当然都是从每晚的动静里听出来的。
  正如她自己说的, 奚太监让人值通宵夜班,工作环境又这么辛苦,难免会着凉的嘛。
  对了, 至于奚太监本人,李馥除了在到景龙观的头一天见了他一面之外,就一直不见他的踪影。据李馥自己估计,应当是因为她每天在景龙观里两点一线,所以没有碰上任何触动安保机制的事件而已。
  “这位小哥,你也是宫里的内侍吧?之前一直藏得那么好, 是不是练过功夫呀?”李馥笑眯眯地问。
  这位小太监是从竹子顶上爬下来的, 李馥觉得他的身手和她想象中的轻功也差不多了。
  说起来,这世上应该没有武功这种东西,但是确实有不少类似于杂技一般的百戏,比如舞竿、百索、徒手爬高台、不用任何防护,只用手脚在高高的屋檐下来回穿梭做“阁上舞”之类。宫外不说, 单是宫中的教坊梨园,就一直有一批身手高超的百戏能手。
  李馥以前就觉得,这样的身手,在这年头不管是当刺客还是小偷,又或者是保镖都挺有前途。现在一看,果然已经有人省去了其中花里胡哨的表演因素,将这方面的技艺用在了培养护卫上。
  和这位瘦削的少年说了两句话,李馥就弄明白了,她眼前这位叫骆升的小太监,果然就是一位被专门培养的保镖。
  兴许是因为很少在人前露面,骆升的心性特别单纯,而李馥又是他这段时间内要保护的主子,他在她面前尤其不设防。于是,李馥不过真心实意地夸了他的本事,又关心了他值夜班的辛苦,对方就差点要在李馥面前表演肝脑涂地。
  “对了,”李馥满足了好奇心,这时候又想起一件事,她招了招手,让骆升弯下腰来,对他小声说:“你先前说,我和你师父说过的不一样……你悄悄告诉我,奚常侍是不是在背后说我坏话了?”
  李馥认真地盯着骆升。
  骆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是真的不会说谎,也不擅长用不相干的话转移话题。沉默了一会,他只好在李馥的紧迫盯人下无奈地承认:“师父没有对公主不恭的意思,他只是说,让我注意不要往公主跟前凑,以免被公主……呃,带得无法无天了。”
  李馥:……
  在东都时,李馥被豆卢居士带着,见到了一看就历经沧桑、城府颇深的奚太监。那时候,她被阿媪托付给了奚太监“看顾”。按照李馥的理解,就是豆卢居士在拜托对方,在自己闹出什么可能引起皇帝不快的事情来之前,让对方替自己擦好屁股的意思。
  现在,从老实的骆升口中,李馥从侧面证实了一点,奚太监确实一直在暗中关注着她,虽然她丝毫没有察觉,但是他可能已经替自己遮掩过不少痕迹。
  想到自己这一年多来,频繁和宫外通消息的行为,李馥一抹脸,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倒是纯良的骆升很不好意思,他觉得自己一定是理解错了师父的意思,要不就是师父对公主有些误会。这时他急于做出弥补,便对李馥说:“公主今夜不曾按时就寝,是因为在宫外住不习惯吗?公主可有什么想要的,骆升这就为公主办到。”
  李馥还在反省自己,突然听见这一句话,又看见骆升说话时诚恳的小眼神,险些没被感动哭了。
  听听,听听!终于有人将她当公主一样伺候了!习惯了被人用“就看看公主这次又要搞什么事”的眼神看待,李馥顿时觉得面前的小太监好单纯好善良,和她万安观里老油条们好不一样!
  可惜,李馥不睡觉不是因为别的,她就是闲得无聊而已。
  “不必麻烦了,”李馥一摆手,随口说道:“除非你能替我和你师父说,公主想去长安城里逛逛,其他我还真没什么需要的。”
  骆升却做出认真考虑的表情。
  “……如果这就是公主的愿望的话,那骆升一定替公主把话带到。”
  骆升认真地做出承诺,丝毫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变得有些无法无天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馥就在自己的小院里看见了几日不见的奚太监。
  “奚常侍早上好,昨夜睡得好吗?七娘睡得挺好的。”李馥笑眯眯和他打招呼。
  奚太监一直弯着腰,像是已经习惯了这个姿势,腰已经直不起来了一样。
  在意识到自己这一年多来搞过的事,八成都被奚太监留心过一遍之后,李馥反而觉得自己在对方面前自在了不少。
  从前,在李馥心中,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奚太监既阴森又神秘,就像是一只盘踞在大网中的蜘蛛。在他的控制范围内,他不仅能察觉到蛛网上的每一丝不同寻常的动静,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瞬间出击,将变动化解于无形……
  但现在,李馥再看他,却只看到了一个任劳任怨、默默干活还不求功绩的大好人。
  而且这位大好人,现在还正负责着看管自己的任务!
  李馥和久未露面的奚太监寒暄几句,奚泰没有对李馥说什么,但李馥却从他身后骆升的脸色中看出,他昨夜对她承诺带到的问题,已经被他师父答应了。
  李馥对奚太监的反应十分诧异,但想了想,她又不觉得特别奇怪。
  既然自己这一年多来的事情都被他看在眼里,那么,奚太监可能是对自己的搞事冲动看得太高了,认为与其千方百计地拦着自己,到不如将自己的动向牢牢控制在他的眼皮底下。
  李馥觉得自己被妖魔化了。
  但不管怎么说,当李馥走在长安城宽广的街道上,她的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为了不给担了天大干系的奚太监添麻烦,她今天出门做了周到的伪装,不仅穿了男子的装束,还用化妆品和鱼鳔胶把自己化妆成了一个倒八字眉、小眼睛、一脸雀斑的倒霉孩子。
  豆卢姑姑也做了类似的伪装,此时正跟在她身边。
  而今天陪她出门,或者说主要负责看守她的,还有身手了得的骆升小太监,此时他正赶着一架貌不惊人的小车跟在李馥两人身后。李馥和豆卢姑姑,就是坐着这辆车一路畅通无阻地出了景龙观的后门。
  而正在傻傻等待的陈延年他们,还以为公主终于结束了和诸位道长真人讲法的过程,正式开始闭关清修了呢。
  李馥走在前往长安县衙边的义学的路上。
  她在义学上花的心血最多,现在有机会,自然要去那里亲眼看看。
  这时候,一辆比一般马车大一圈的四轮车从李馥身边驶过,豆卢姑姑连忙拉着李馥往路边让了让。
  李馥望着那辆车离开的背影,“原来这就是公共马车啊?”她感叹道,“看起来还是不够大,不过不知道是哪方面的技术原因?我以为长安城现在的路况已经足够好了,再大一点的车都能跑得起来了。”
  “不,车再大点就要出问题了,”这时旁边经过一个路人,他突然开口和李馥搭话,他看见说话的是个孩子,脸上露出些微吃惊的表情,但他还是接着说道:“现在这车的大小是算过的,再大一点,有些巷子就过不去了。”
  李馥
  只在长安宽阔的主干道上走过,长安的道路也不是各处都这么宽广,她确实忽略了这个问题。
  和她搭话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李馥觉得他对公共马车的方方面面都很了解,又对她这样的小孩子都很有耐心,一看就是个好人。
  正好,这个好人的目的地也是义学,于是李馥和人一路说话,一路走进了义学的大门。
  豆卢姑姑和她一道进去,骆升提前将车子赶去一旁的车马行寄存起来,此时也三两步赶到了李馥身边。
  李馥算了算,离义学第一次开课已经有一年了,义学门口守着的京兆府吏员不多,但进入义学的人不需要他们叮嘱,都自动遵守了义学里的规矩。
  李馥他们看着都是男子,便随大流进入了义学宽阔的前院。
  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这里已经被前来上课的人和其他国子监等处的义工改造成了一个露天阶梯教室一样的地方。
  李馥他们在那位冷面热心的小哥的指引下,占据了一批不远不近的位置。
  那位小哥在这附近好像很有面子,李馥看见不少人都绕着他走。
  过了不久,李馥的老熟人老梁出现在阶梯教室中心的讲台上。
  哦豁,李馥这下来了兴致。
  仗着自己对自己的脸下了狠手,李馥一边听课,一边在心里憋着劲给老梁挑刺。
  她也不是无聊,教学相长,她这是在帮助老梁的讲课水平进步嘛!
  一堂课听完,她遗憾地发现,老梁的教学水平还不错,除了不会讲段子、有点过于一板一眼了之外,她竟然没觉得有哪里不足的了,难怪能启发出改进水车的人才来。
  于是她就和身边的小哥聊了聊,问他听懂了多少?结果方才还能对马车侃侃而谈的小哥,这时候脸上的表情分外纠结。
  “……原本我以为我懂什么是力,什么是平衡,但是听完之后,我发现我不懂,不,我从来就不懂……”
  李馥看见这位小哥如此苦恼,便忍不住就着刚才老梁讲的内容,再深入浅出地为这位小哥讲解了一遍,按照她的喜好,其中加上了不少生动的段子。
  李馥说得有点得意忘形,不小心吸引了身边一圈同学的注意力,等到李馥讲完,不仅是方才那位小哥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就连周围的人,都发出了整齐划一的顿悟声。
  “哎呀原来是这个意思!那这个连接的问题我就明白了!”“对了对了,这下俺总算弄明白了,回头那个吊车还能再这么改……”
  李馥听了一圈感叹声,发现今天听讲的,竟然大多是积年的老木匠。他们在老梁这里学习理论知识,就是想和那位在水车专利上大赚一笔的年轻人一样,做出一两样能够卖给朝廷的专利来。
  李馥正在感慨,没发现不知何时,梁令瓒已经从讲台上下来,也混在人群里听了她最后几句讲解。
  这一听,梁令瓒就惊了。
  那位小郎他从未见过,想必是第一次来听他的课。而他一遍就能将自己讲的知识完全吃透,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再将这些知识讲给别人听,并且讲得比自己更加生动简明,这岂非正是老天赐给他继承衣钵的天才?!
  李馥察觉到一道热切的目光,急忙环顾身周,和老梁对上了眼睛。


第79章 暑期调研
  李馥艰难地拒绝了梁令瓒的好意。
  老梁本人还好说, 死缠烂打这种事他是做不出来的,李馥好声好气说了几句, 他就遗憾地放弃了。可周围人的起哄就很难打发,李馥都打算让骆升扛着她出去了,但那位在她身边的冷面小哥帮她说了几句话, 周围的人就讪讪地散开了。
  李馥挺好奇,她觉得这位小哥小小年纪,怎么有这么高的威望?
  那位小哥看了李馥一眼,就把头上的巾子摘了下来, 露出了一个狰狞的大光头。
  一开始,李馥也被他头上那个蟒蛇的文身吓了一跳。
  “哇!大唐的纹身少年!”李馥鼓掌赞叹,“杀马特啊, 真的厉害!”
  庞帆没听明白意思,但知道自己被夸奖了,顿时觉得这位小兄弟确实越看越顺眼。
  于是李馥和庞二郎互通名姓,李馥看时间不早,便约好第二天还来找他玩。
  第二天,李馥又带着豆卢姑姑和骆升偷溜出来, 她先是在西市的各个角落里逛了一圈, 亲身体会到了长安中心商圈之一的繁华。等到时间差不多,她才来到昨日和庞二郎约好的公共马车行,在门口见到了下班的庞二郎。
  “原来,庞二哥真的是开公交,啊不是, 是驾公共马车的啊。”李馥招呼庞二郎上她的车。
  庞二郎还有些犹豫,但李馥说到昨天多亏他帮忙,这次要好好谢他,庞帆才上了车,和骆升并排坐在车辕上。
  李馥将庞二郎直接送到了他家里。
  于是李馥就见识到了,原来长安城里,除了繁华的东西市,还有像待贤坊一样的大菜地。
  “哇!庞二哥家中这边,原来这么荒凉啊!”李馥毫不避讳地说。
  庞帆也不介意,“四十九坊围外,这一片都是这样。李七郎从前没来过南边?”
  李馥摇了摇头,她何止没来过“围外”,她连听都没听说过长安城还有类似的地方。
  “这边地势低洼,贵人不愿意住这里,他们宁愿在长安城东北那边挤着,也不愿意过来。”庞帆耸了耸肩,他看了看新认识的小兄弟,“李七郎年纪尚小,所以家中长辈不会带七郎来南面吧。”
  李馥点点头,哪怕她知道,即便自己再大点,也没人会允许公主跑到这种近似于贫民窟的地方来。
  李馥又和庞二郎说了两句,庞二郎便邀请李馥去他家中做客,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