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将军当年要是有这么多花花肠子,也不会被自己的上司和战友阴了!
  郭振看着王训英挺的面庞,黑胖的脸上一时露出了极为唏嘘的神情。
  王训大概能猜到郭叔在想什么,但他只是笑了笑,说:“这个安保公司,我们就叫它——黑水安保公司吧。”
  另一方面,在宫里,李馥正在对着二姐,给即将成立的黑水安保拉经费。
  用了王十六的人也就用了,都是自家小伙伴,这些事李馥倒不矫情。但是,若是为了这些事,她还让王十六自掏腰包,这就未免有点不太厚道了。
  曹慧娘那边赔钱的预算,一直是二姐在管。从今年年初一直到现在,蓝翔和商盟已经陆陆续续将长安城周边的道路修起来了,赚钱的部分归了商盟(其实农家乐赚的几个钱着实有限,目前都还没有收回修路的本钱),而蓝翔这边,只是农具维修点在更远离长安城的地方建立,账簿上赔钱的数字越发触目惊心。
  新宫规出来之后(宫女的出宫年限被定在了二十五岁,二姐有没有在里头做假账好让年限低一点,李馥不知道,也不敢问),二姐就不必再帮着皇后那边做事,在大姐她们忙着和宫女们打成一片的时候,二姐早就抽身出来,和四姐六姐她们,继续完成圆桌会的日常工作。
  也就是看报表、审方案、批预算。
  说到这些任务,原本并不是二姐的日常。计划方案以及账目这些,一开始都是曹慧娘那边主动送到豆卢阿媪那里,阿媪再借着进宫或是李馥派人去看望她的机会,去取回宫里的。
  李馥和豆卢居士都明白曹慧娘的顾虑,居士,以及圆桌会,将具体的事情交给她是信任她,但她也要考虑到小学校和农具点需要经手的钱财数目巨大,又只赔钱不赚钱,所以她必须找人监督自己,同时也是分担她身上做决策的压力。
  所有钱财要花在哪里,怎么花,曹慧娘都只会在得到圆桌会的指示之后去办,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交流还很不规律,也大都没有时效性可言。
  直到二姐当初开始清扫高婕妤那里的小偷小摸,于是宫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整肃内侍风气的活动。作为后果之一,他们圆桌会和宫外的“正常”交流通道就变得不太好走,而李馥又正好接到了来自奚太监的警告,于是她干脆一事不烦二主,直接将和曹慧娘那边通消息的事,全权拜托给了奚太监。
  自那之后,他们得到宫外的消息反而更加规律了起来,而二姐也有了定期、稳定地知道曹慧娘那边,各项事务进展的客观条件。
  于是,二姐终于变成了总体审计蓝翔及学校事务的大管家,看报表、审方案、批预算,也就正式成为了二姐的日常。
  尤其是,在上次李馥将要干大事的意思摊开来讲了之后,二姐对这些事就更加上心,那时候她虽然立刻就被大姐那边借过去帮忙,但她也没有放下这些日常工作。
  四姐和六姐虽然在分工上属于二姐这一边,但是她们暂时还只是当个吉祥物,在帮忙算账和分析数字方面,还不如二姐自己培养的侍女来得有用。
  至于李馥,她负责指出花钱的大方向,以及关心研发以及小学校的教育进展,在二姐面前,她还算稍微有点发言权。
  比如现在,她刚刚告诉二姐这个大管家,她又找到了一个花钱的地方。
  永昌公主抬起一边眉毛看她,“我就不问你这个公司开起来有没有必要了,我就问问,有必要批这么多?”
  李馥频频点头,“起步阶段是这样的,搞情报嘛,必须大笔花钱。
  而且安保公司呢,一开始没名气的时候格调也不能低了,就要把专业、精英、能解决问题几个词写脑门上,所以包装不光鲜不行!这个钱必须要花的。”
  二姐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她拿着笔的手在空中顿了顿,“可能不好放在商盟下头,还是做一些切割……那就算是花钱买他们的服务吧,每年一笔定期的咨询费用,蓝翔就是黑水安保的第一批客户了。”
  “匿名的。”二姐说。
  二姐考虑得十分周全,李馥忍不住和她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
  开元八年十月,等到王训带领着龙骧队基本锁定了这一届联赛的冠军,而太史局已经正式启动重修历法的项目,在胜业坊一个无人关注的角落里,后来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黑水安保公司,就静悄悄地挂牌开张了。
  他们接到的第一份“委托”,就是来自希望保持匿名的大客户,没有委托内容的巨额资助。
  新任黑水安保总掌柜的郭振,没有多问一句,只是按照郎君的吩咐,收下了这笔来历不明的巨款。
  开元八年十一月,从北面传来突厥入侵甘、凉的消息。


第111章 自卫反击
  河西连通陇右与关内, 是一条夹在突厥和吐蕃之间的细长走廊。
  按理说,河西道腹背受敌, 战略纵深还特别有限, 可以说是环境十分险恶。但对于大唐和大唐的军队来说, 他们反而认为,以河西道的地形和位置, 正是他们想南下打吐蕃就南下打吐蕃、想北上打突厥就北上打突厥的上好驻地。甚至有时候陇右安西那边出幺蛾子了, 有西域小国不服管教,他们甚至还能直接开出玉门关去,和陇右节度以及安西都护府的友军一起,指挥那里的属国军队作战, 真是一块上好的风水宝地。
  可以三面出兵, 就是有三倍的立功机会, 隔壁的朔方节度使王晙都羡慕哭了。
  河西节度使杨敬述,在凉州城城头等待前方传来的消息。
  自从收到突厥入寇的消息,杨敬述先是打开门来狠狠骂了自家东面的朔方节度使,也就是王晙王大夫一顿。说他为了立功已经黑了心烂了肺, 没事找事天天嚷嚷着今年秋天要打突厥,还要直接打到人家的牙帐去, 终于嚷嚷得人尽皆知,就连突厥人都知道了!结果朝廷一个意见打回来, 上头赫然就是张嘉贞张相公亲笔写的“不许”两个大字。
  没直接写一个“滚”字,已经是张相公很有涵养了。
  可这时候,收到王晙王大夫的联络的投唐部落, 比如西面的拔悉密以及东面的奚和契丹什么的,又都已经准备出兵去打突厥了!可见王大夫之前以为朝廷指定同意,早早就派人通知那两边出兵,就是忘了现在朝廷里主事的是他的前同僚、一直就和他不对付的张嘉贞!
  于是这时候,他老人家接到朝廷的明旨后怂了,直接就把腿快的拔悉密给坑了。他们原本离突厥就近,一听说可以跟着唐兵去抢突厥的帐篷,早等不及,在王晙刚接到朝廷的旨意的时候,他们都已经一窝蜂跑到突厥牙帐所在的稽落水了!
  ——然后被突厥人打得屁滚尿流,一路撵到了北庭,整个部落都被突厥人俘虏了。
  也就是奚和契丹离得远,一时半会都没准备好,才没有落得和拔悉密一样的下场。
  结果突厥人抢完拔悉密不算完,他们扭过头来就一路南下,直到出了赤亭,直接跑到甘、凉来抢劫。
  杨敬述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们还在修轨道呢,知道河西这条线多重要吗?这里保证西域商路、连通陇右关内,可比隔壁的朔方重要多了!他们今年压根没想和突厥人打仗,结果他们倒好,竟然公然抢过来了!还是被自家愚蠢的队友坑过来的!真是太气人了!
  要抢你们怎么不去抢朔方啊!?王晙那老贼想看见你们(的首级)都想疯了知道吗?!
  等杨敬述骂完王晙,他还是赶紧把自家裨将卢公利和判官元澄派出去了,他们带着河西兵出了凉州城,一路向甘州行军,突厥人现在就在那里。
  甘凉之间一马平川,河西走廊向来就是大唐军马最大的供应地,这一路的轨道是最早一批完工的。
  卢公利和元澄带上自己的兵,坐着这一段有轨马车就出去了,他们虽然是以骑兵为主,真要全速行军还能比有轨马车快些,但是有轨马车也能运马,这样多节省马力呀!而且擅长冲刺的军马和擅长负重的驮马是不一样的。他们这一路出去,舒舒服服地就能到甘州城下,就连辎重军粮也一并运到,这才是以逸待劳,打突厥一个措手不及呢!
  提到轨道,原本杨敬述没觉得轨道能在打仗上派上用场,他只觉得会用在和西域通商上。这倒不是因为杨敬述杨节度使食古不化,不接受新鲜事物,他只是秉承了大唐军人一向的理念,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只要听说敌人有进犯的打算,那他们就会抢先出兵,去反过来抄了突厥人的帐篷。
  所以在这个理念下,因为轨道只能修在自己地盘,也修不到突厥的大草原上,那他们开进草原抄他们帐篷的时候不就用不着了吗?结果万万没想到,因为己方队友的愚蠢自大,这次还真没来得及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而是必须在自己的地盘上,执行被动的自卫反击了。
  多丢人呐!都是王晙害的!
  杨敬述在城墙上气得拍城垛上的水泥砖。
  他伸长脖子往西边望,“算算时间,他们前天就该到了,如果突厥人没跑远,那他们昨天就该遭遇,而今天报信的就会回来一趟。”杨敬述算完这些,表情也有些严肃,“如果今日没有消息,那他们不是战败了,就是突厥人藏得太深……哪一种都不是好事!”
  杨敬述今天会亲自来城头等着,就是因为这一点。
  这边,杨节度翘首以盼,而另一头,卢公利和元澄带着几乎所有的河西兵,正从张掖追到删丹,终于在山谷里和突厥人正面对上了。
  两日前,卢公利和元澄在车上养精蓄锐,一下马车就到了甘州城,他们在甘州城里整顿队伍,又立刻接到了甘州刺史送来的即时军情,说是突厥入侵的这一支人马并不多,约莫在两千人左右,不会超过三千,但是明显都是牙帐精锐,机动性非常好,他们现在正在张掖县的军马场里抢羊抢马。
  甘州刺史知道他们能来这么快,所以在打探到突厥的情报之后,就干脆让人从马场那里撤了回来——那里的守兵不足以抵抗,就没必要增添无谓的牺牲了。
  说完这些,甘州刺史就催卢公利和元澄赶紧动身,再不去羊马都被人抢完了!那可是军马,他们不抵抗就被抢完了,事后是要担责任的!
  卢公利和元澄也没多余的废话,他们直接就把大部队开了出去,所有人都在车上休息得好好的,这时候正精神。临出发之前,元澄还特意找到甘州刺史,说死说活一定要让他把甘州城里的“那个”借给他们一并带去。
  “好不容易有机会,就让兄弟们用用!”元澄说。
  甘州刺史按品级和管辖范围,都是不必怕节度使府的副手、节度判官的,所以他这时候就硬顶了回去:“什么叫有机会!那东西那么笨重,你们又不是真的需要看对面的排兵布阵?这次哪里是该用的时候?!你们不赶时间么!还不快走!”
  甘州刺史不答应,元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不过元澄不要脸起来,也不是谁都能扛得住的,而且他还特别有诚意地让卢公利带着大部队先走了,他就领着自己身边一小队人马继续磨甘州刺史。
  甘州刺史一看,人家脸皮都不要了,且正事也没耽搁,实在扛不住,还是把“那个”,也就是热气球给元澄装在大车上,又将经过培训的专业操纵人员都给他带上,这才目送欢天喜地的元判官一溜烟地出了甘州州城的北门,一路追上大部队跑了。
  等到了张掖县的军马场,因为唐兵来得太快,突厥带兵过来的暾欲谷几乎是一接到探马的情报就亲眼看见了唐兵,可他们的人还都在四处赶着马场里的羊马,欢天喜地得好像过年。
  暾欲谷是当今突厥可汗,毗伽汗的岳父和谋主,他今年都七十多了,还身先士卒带人出来抢劫。这都是因为他自诩对唐人非常了解,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早先王晙要出兵抄突厥牙帐的消息一传出来,毗伽汗慌得不得了,几乎就要卷包袱跑路,但暾欲谷就知道这事成不了,他一眼看出拔悉密会贪功冒进,而王晙和奚、契丹那边,根本就没可能出现。
  后来的事情都一一如他所料。
  不仅如此,连王晙自己都没料到,他的三面出兵计划会被朝廷给驳了,但是暾欲谷料到了。他不仅料到了,他还知道这是因为张嘉贞看不上王晙。所以在此判断的基础上,他就给突厥做好了反过来吞掉拔悉密,再顺便打劫河西一把的战略部署。
  为啥抢河西不抢朔方?那当然是因为朔方兵不好抢啊!王晙成天磨刀霍霍对着他们,他哪能不知道?而且那边哪有河西这么富庶!
  到此为止,事情都很顺利。
  直到他们开始抢劫马场。
  然后暾欲谷就发现唐兵突然出现了——如果急行军的话确实可以,但不经修整就过来,他们是来找死的?
  可他们还真不是来找死的。
  河西的骑兵摆出冲锋阵型就上来了。
  突厥人还在满草场地赶着欢乐的羊马。
  张掖的军马场里,马匹是真的多,顺便养的羊也是真的肥,河西兵弯弓搭箭冲过来的时候,突厥人虽然没有反应过来,但是他们到处赶着羊马呢,分布得就比较稀疏,河西兵的第一批齐射没有造成太大的杀伤。
  突厥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没事的时候在家放牧,有事的时候出来组团抢劫,可以说怎么打仗的事已经印在了他们骨头里。遇到袭击,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到自己人,然后组织一波冲击干回去。
  可是,这时候咩咩叫的羊群和咴咴嘶鸣的马匹都阻止了他们。
  于是,最前头的突厥人就干脆将刚抢到的羊马都放了,还在背后疯狂制造噪声驱赶它们——干这个他们真的在行。
  这样一来,对面的唐兵必须避开正面,但他们绕完圈子,还在往突厥这边冲,将牲畜的乱子直接交给自己的后队收拾。而突厥人也在迅速地整队,他们只需要争取这么一点时间,就能在唐兵再次进入攻击范围之前,做好反冲击的准备。
  这一次的碰撞,对于双方来说,就都是真刀真枪的了。
  但是从士气上来说,还是河西兵这边要高昂一点,毕竟,抢劫抢到一半被人打断的,不是他们不是?
  河西兵在正面压制住了突厥人。
  这时候暾欲谷反应过来了,不管对面的唐军是怎么做到突然出现的,但从现在的局面判断,这里不是最好的战场,现在也不是正面迎敌的好时机。
  他派出亲兵,让自己人放弃大部分抢劫所得,准备撤退。
  在暾欲谷的命令下,突厥人冷静地调整自己的阵型,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在唐兵身上赚不到便宜。
  暾欲谷满意地看到,他带出来执行这次计划的精锐里,没有一个人被一时的利益或是热血蒙蔽,不能果断执行撤退的命令的。突厥人留下阻敌的兵力,剩余人马已经迅速撤出了正面战场。
  唐兵发现突厥人要跑,但他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们的人手虽多,但除了已经冲出去的那一批,后队还在收拢羊马,防止冲击呢。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杀伤多少突厥人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优先保证马场这里的安全。
  不过,这时候身处中军的元澄就觉得,即便如此,他们也应该先看一看突厥人打算往哪边跑,一会把马场这里收拾好了,也好一路追上去,让突厥人不敢在河西的地盘上多加停留。
  于是,天空中,一个巨大而鲜艳的球体缓缓升起来了。
  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是两条山脉之间夹着的堆积平原,从天空向下看,灰黄夹杂灰绿色的大地上,突厥人和他们的行踪清晰可见。
  突厥人看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从唐兵阵中升起,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不管是被留下断后的还是正在有序撤退的,都忍不住抬头看天。
  一阵风吹来,天上那个大球忽然缓缓转过一个角度,露出一张青面獠牙的正脸。


第112章 逆鳞
  突厥人被吓坏了, 他们一路狂奔,因为跑得太快, 河西兵一开始都没有追上。
  但是从天上看, 他们往那边跑了实在是一目了然, 所以卢公利他们是不慌的。
  等到河西兵收拾好了马场的混乱,天色已经不早, 于是他们又原地修整了一个晚上。同时, 他们也派人回去甘州报信,让甘州刺史再把原本看守马场的守军叫回来接替他们。第二天天不亮,河西兵休息好又吃饱喝足之后,才再次踏上了追击突厥人的道路。
  只不过突厥人确实跑得快, 卢公利赶紧让人加快了速度, 好不容易在突厥人跑出甘州之前堵住了他们。
  河西兵急行军了半天, 等追到的时候,他们和突厥人的状态其实也差不多了。原本若是突厥人有心,他们还能给唐兵造成不小的损失,只不过, 他们现在士气全无,而河西兵乘胜而来, 气势完全不一样。
  这一场遭遇战发生在傍晚,删丹附近是个小山谷, 不太适合骑兵奔驰。河西兵不过冲击了几个来回,天色就已经快黑透了。暾欲谷发现机会难得,赶紧用自己的威信强行约束住了队伍, 返回身冲击了河西兵一次,暂时将他们打退之后,才不顾连夜赶路的危险,直接带着归心似箭的队伍一路向北跑了。
  突厥人再次逃跑,卢公利却不打算冒着折损自己人的危险连夜追赶,删丹这里距离突厥和大唐的边境已经不远,突厥人明显不会再在凉州地面停留,而他的军士经过一天的追赶和战斗都已经十分疲惫。
  于是,卢公利就只带着人在他们身后象征性地追赶了一段,就下令安营扎寨,原地修整了。
  而这个时候,还在凉州城头等消息的杨敬述杨节度,也终于收到了甘州刺史送来的战报。
  “向朝廷报捷!”杨节度使开心地说。
  于是在开元十一月,朝廷在接到突厥入寇甘、凉的消息之后不久,便立刻接到了河西节度使府发来的报捷文书。
  朝廷连紧张都没来得及紧张多久。
  这场突厥入寇被击退了,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朝廷派出监察御史和内侍去河西核实军功,顺便也是去看看那里现在的实际情况。
  顺便一提,得知河西的突厥人被击退,王晙王大夫又向朝廷打报告了,他说他上次就是看出突厥人有入侵之意,所以才向朝廷建议三面出兵,结果都是因为张相公的私心,所以他的谋划才没有成功。这次他又有一个想法,就是在他朔方节度境内,被安置在受降城的几个部落不老实,可能有反叛的心思,要不然就让他先下手为强,将他们都砍了再说。
  张嘉贞:我信了你的邪。
  王大夫的借口找的不好,别说张嘉贞不信,就连一向挺好说话的源乾曜也不相信。他盯着北面和西面好久了,将作监和工部派到那里的人就没断过,王晙说的受降城里那些部落成天被他吓唬得和小鸡仔一样,他还好意思嫌人家不老实。
  别的不说,就说上次准备出兵抄突厥的老巢的时候,王晙就已经打算过一次,要不要先把这些投唐部落的首领都砍了,他的意思已经透过人送到源乾曜面前了,但好在源乾曜及时制止,没让王晙正式把报告打到皇帝面前。否则,以圣人对北面军情的重视程度,说不定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真同意王晙先砍人再说了。
  只不过,这次王晙旧事重提,圣人就没那么敏感了。这一来是因为突厥新败,这些投唐部落又不是傻,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反叛朝廷,又回到突厥那边?而二来,则是因为圣人也听说了上次河西战场的大致情况,知道突厥人是怎么在热气球之下被吓跑的。圣人突然意识到,在不知道原理的人面前,能够上天的热气球当真是个十分可怖可敬的东西。
  于是圣人亲自指示,让王晙用热气球吓唬吓唬受降城的首领们也就可以了,不要总是砍人砍人砍人,快过年了,怪不吉利的。
  王大夫砍人的心愿又一次落空,同样在他隔壁的张说张燕公听到这个消息,不知为何,心中忽然一松,像是自己原本有什么十分危险的使命,但现在却不必去做了一般。
  嗯,也许是因为不必替智障同僚收拾烂摊子,今年能过个好年了吧。
  等到了新年的时候,突厥那边派遣使节来贺岁,同时还转达了他们毗伽可汗求和的消息。
  毗伽可汗的汗位,是他弟弟阙特勤杀光了前一代默啜可汗的所有儿子和亲信之后夺来的,也所以,毗伽可汗上位四年,但他在突厥诸部中的威信却还比不上从前的默啜汗。这次出兵原本是他在诸部中建立威信的大好机会,而第一步掠夺拔悉密也确实为他带来了不少好处。但紧接着,他的牙帐兵马大败于唐兵之手,回去之后,还在草原上传播唐兵能召唤鬼神消息。
  抢劫唐人原本没什么,但抢劫能够召唤鬼神的唐人就完全不一样。
  对于毗伽来说,他必须立刻做些改变,否则,不仅他的汗位不稳,他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可能都要不保。
  朝廷也不是第一次和突厥打交道,完全明白和突厥讲和也没用,他们被打怕了就什么都好说,好了伤疤忘了疼之后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但这次又有点不一样。
  去河西的监察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