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福-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的罪人,都是要跟官府登记造册的,以后若是要审问,或是哪个犯人出了什么事,也好有迹可循。
  许多时候,官府也以这样的方式,去勘察那些罪犯与朝中旁的大臣有没有势力瓜葛,甚至会纠察同党。
  所以,并没有什么达官显贵家,愿意从这里挑选罪奴,他们买奴才,都是要家世背景干净的。这边的罪奴,大多进了商贾家里,因为毕竟便宜些。
  倒是有人瞧着帆哥儿这孩子机灵,打算领回去样做小倌,以后好伺候客人。
  雪安不顾那许多,就要冲上台去,却被一旁的道真死死拉住了。
  道真如今倒不是一副仙风道骨的道袍打扮,反而是换了一身寻常翩翩佳公子的衣裳,也是为了不引人瞩目,他一人,上了台去,买下了芦烟和帆哥儿。
  那登记的郎官看了道真一眼,复又盯着芦烟和帆哥儿看着,觉得很是可疑,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买这样一个病秧子回去:“你叫什么?家住何方?”
  道真却并没有跟那个趾高气昂的郎官说话,只道:“庄亲王府的管事,要买他们回庄亲王府。”
  那郎官一愣,有些诧异地仰头看向了道真,半晌却终究没有说什么,只低头记了下来,道真交了银子,便好生扶着芦烟下了高台。
  雪安已经安排好了马车,赶紧抬着芦烟回府。
  芦烟看着雪安,却一句话都没有说,也没有哭,没有流泪,只眼神空茫得像是已经死了。
  雪安不曾想事情竟然会坏到如此地步。
  魏应武被贬官,已经抄家,全家被即刻遣返杭州,在京中不可多停留一日。
  魏应武临行之前,嘱托魏应祥帮忙照看芦烟和帆哥儿。魏应祥也去了几回刑部大牢,想要提前带走芦烟。
  他第1回还是见到了李淼生的面的,李淼生也顾念着从前跟随魏明煦的时候,与庄亲王魏应祥的旧交,觉得些许小事,自然是能帮就尽力帮忙。
  却不曾想,这件事情竟然传到了魏延显的耳中,毕竟李淼生从前是魏明煦的心腹,魏延显叫了李淼生来,对他的大加斥责,指责他依旧与魏明煦一党的人还有来往。
  并威胁他,若是胆敢对自己不忠,林家就是他们李家的下场。
  李淼生战战兢兢,他从来知道,忠臣不事二主,况且是魏延显这样疑心病重的主子,在他的心里,永远都会对自己的过往有个疑影,哪怕自己再忠心耿耿,再有能力,也未必有出头之日了。
  然而为了活命,为了保住一家老小,李淼生只能对魏应祥避而不见,不敢再帮忙。
  朝中大臣虽魏应祥明知林家造反却暴毙隐瞒之罪多有上书,魏延显拿着这些奏折来跟魏应祥讲条件,有许多事,魏应祥因为手中毕竟没有军权,所以也强硬不起来,只能退让。

第960章 会师
  他素来不喜那些朝廷上的权利倾轧和斗争,如今只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便称病在家,算是变相默许了魏延显亲政。
  既然刑部的门敲不开,魏应祥便想着,反正人都是要拉出来变卖的,那不妨就多等几天,芦烟一向身强体健,不会有事情的。
  却不曾想,不过短短数日而已,芦烟竟然已经病成了这幅模样。
  雪安瞧着马车上奄奄一息的芦烟,只让道真赶紧给她诊脉,可是马车这样颠簸,道真也没有法子,只能等回庄亲王府。
  王佩珍原本是欢欢喜喜等着芦烟回来的,却等来了这个模样的芦烟,心疼不已,刚将她安置在床上,道真已经赶紧上前给芦烟诊脉。
  雪安一直在安慰芦烟道:“不要担心,有姐姐在,你不会有事的,道真连我的病都可以治好,更何况是你了,你一定能好起来的。”
  芦烟却将脸别开,根本就不看雪安。
  她的二哥哥死了,她的远川也死了。
  在腰斩台上,他仰天长啸,声嘶力竭,死得那样痛苦。而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她身陷囹圄,可是却没有谁来看自己,自己也是皇家贵女,却落得草市变卖的下场,竟然没有人敢来买自己。
  听闻芦烟回府,楚楠着急忙慌地过来相见,进屋,楚楠便看着雪安正拉着芦烟的手,帆哥儿已经躺在一旁的炕上,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吃饱喝足地睡着了。
  上一回见,还是姊妹四人,在靖王府打算给魏明煦恭贺生辰,还是河清海晏,万国来朝。
  当时林远川才立大功归来,芦烟和他久别重逢,脸上还是何等的欢欣喜悦和意气风发。
  而如今再见,竟然会是这样一番局面。
  雪安落泪说:“你们都好好的,不要等我回来,只能一个一个地给你们收尸!明明我的身子才是最差的。”
  雪安和楚楠在落泪,芦烟却难得的平静,只双目怔怔地看着窗外下起了雪。
  今年的冬雪来的格外的早,仿佛要早早地冰冻这个薄凉的世界。
  雪安和道真回京,魏明煦在山海关与停滞不前的蒙古大军汇合。
  双方只是做两军对垒状,却始终没有开战,夜里,肃羽秘密来到了魏明煦的军营。将林芷萱飞鸽传书乌兰,让乌兰出兵的密信与魏明煦和盘托出。
  “……臣并不知其中就里,可是王妃娘娘的信中隐约提到了一个秘密,说情王爷细问王景生,当王爷知晓一切之后,就该明白其中的深意了。”
  是夜,一同前来的,果然还有被林芷萱安排着,亲自护送九姐儿和疏哥儿前来的王景生。
  魏明煦的大军出城之后,道真和雪安也想法子将两个孩子护送出了城,一路追着魏明煦的大军而来。
  终于在留远与王景生汇合,道真并没有出面,反而是将两个孩子交还给了王景生。在山海关,王景生才护送着两个孩子还营。
  魏明煦看见王景生,却更是诧异:“你不在京城好好戍守禁宫,来这里做什么?本王临行前,再三叮嘱你找到阿芷,将她小心护送出宫,你没听见吗?!”
  王景生见魏明煦丝毫不在意那个秘密是什么,反而只顾着来问林芷萱的情形,他心中倒是犹豫了起来。
  魏明煦临行当日,他的确得到了魏明煦的指示,甚至都已经查到了林芷萱被皇上秘密转移到了坤宁宫,这点小事对他一个领侍卫内大臣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可艰难的在于,歆姐儿去找玉哥儿给自己传话,说林芷萱已经将王景生知道的秘密告诉了魏明煦,林芷萱让他一路护送九姐儿和疏哥儿,并林若萱一家出城要紧。
  毕竟那夜,自己从靖王府离开,打得是去林若萱家里的旗号,如今靖王府可能并不安全,林芷萱也是担心会有人去找林若萱一家的麻烦,故而当初也让道真一路安排他们出京了。
  没有哪里比魏明煦的大营更安全。
  王景生心中倒是暗暗叫苦,觉着自己被林芷萱坑了。
  这个秘密,说好了一起守护好,林芷萱竟然终究还是将它透露给了魏明煦,魏明煦如今不问,是因为魏明煦根本想象不到有什么秘密那么重要。
  无论如何,将来魏明煦想起来也是一定会跟他来细问的。王景生只得道:“王爷放心,娘娘如今在皇后娘娘宫里,臣一直也是宫中的侍卫保持着联系,王妃娘娘如今并无大碍,皇上也并无苛责。犬子会在宫中多番照应娘娘的。”
  魏明煦却并没有丝毫地放下心来,看着被王景生领来的安然无恙的九姐儿和疏哥儿,魏明煦这才疑惑地问:“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王景生躬身请魏明煦让营帐中的人都退下,并不需靠近,就连肃羽和杜勤都不行。
  魏明煦听了王景生这样的话,眉头皱的更紧了。一面吩咐着,杜勤先将两个孩子并林若萱一家人安排好营帐,派人保护。
  九姐儿却只恋恋不舍地多看了父亲一眼,并没有任何的撒娇卖痴,乖巧得不成样子。她仿佛也是知道了如今纷繁复杂的局势。
  瞧着营帐中的人散尽,王景生忍不住对魏明煦跪了下来,只有如此,他心中才略微能安稳些,便将当初先皇交付他的那个秘密,对魏明煦和盘托出。
  也不等魏明煦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将那回林芷萱进宫,太皇太后的诸多设计,并林芷萱的许多嘱托,一一对魏明煦讲述明白。
  这一谈几乎就是一整夜,王景生跪的双腿麻木,说的口干舌燥:“……王妃娘娘请蒙古出兵,就是为了怕那日在乾清宫里,王爷和皇上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如果那夜是皇上得胜,那么蒙古大军的到来就给了王爷喘息的余地,可以让王爷领兵出征,占据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如果那夜是王爷取胜,蒙古大军的来犯,也可以让王爷以大局为重,暂且放缓手里对皇上的杀意,先安抚外部朝局,不会在那样一个国家动荡的时候杀了小皇帝。暂缓眼前的局势。
  其实,娘娘还有另一个打算……”

第961章 疲惫
  “其实,娘娘还有另一个打算,便是希望能趁机查清所有知晓这个秘密的人,王妃娘娘相信臣对王爷忠心耿耿,更是折服于王爷的雄才伟略,所以绝对不会背叛王爷,绝对不会对外说出这个秘密,然而,一旦王爷登基,只怕会闹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啊。
  臣之前胆小怕事,不敢将这个秘密与王爷和盘托出,如今已经知不无言言无不尽,还请王爷恕罪!”
  王景生趴伏在地,他曾经揣测过无数次魏明煦听到这个秘密之后的举动,或震惊惶惑,或不可置信,或暴跳如雷。
  却不曾想过,听完了这个故事的魏明煦,竟然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高高在上的帅位上,平静得仿佛睡了一觉,才刚刚醒来。
  王景生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跪着回这件事了,他的腿已经麻木得几乎没有知觉,好半晌,才听到上头的魏明煦喃喃地念了一句:“若是他坐稳这个皇位,这个秘密就会被永久地封存下去。若是,他被我赶下王位,就将整儿秘密大白于天下。倒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啊。”
  魏明煦的语气听不出任何的质疑,或是动怒,只透露着一股深深的疲惫。魏明煦的手轻轻揉着自己的额头,好半晌才对他说了一句:“你下去吧。”
  王景生浑身都有些僵硬,略微抬起头,从魏明煦平静的脸上,他看不出什么波澜,便也不好多说,只挣扎着,好容易爬了起来,躬身蹒跚着退下了。
  王景生事后曾问过杜勤,杜勤说,王景生走后,魏明煦累极了,只在营帐里的床上沉沉地睡了一觉,那一觉醒来,几乎都到了黄昏。
  既然都是自己人,甚至都没有做戏的必要,魏明煦和蒙古大军对峙三日之后,蒙古林丹可汗便派出了议和使,过来魏明煦的营帐,与大周朝议和。
  魏明煦也并没有为难,欣然答应,蒙古撤军之后,魏明煦便可班师回朝。
  毕竟魏明煦此行仓促,连粮草都未预备周全,原本也是打算速战速决,尽早回京的。
  蒙古大军撤退的前一日,肃羽来给魏明煦传信,说乌兰公主想要见魏明煦一面。
  魏明煦略微怔忪,终究还是同意了。
  山海关万里长城,满目青翠,魏明煦骑着马,孤身而来。就仿佛从前,他带着乌兰去西山围猎一般。
  在寒风刺骨的初冬,魏明煦在山坡之上勒马,看见了立在不远处的乌兰。她素来是不怕冷的性子,如今却已经穿了一身厚厚的狐裘,做男儿打扮,倒是略显突兀。
  扶着乌兰的阿如见魏明煦过来,便也自觉退下了山坡,却与肃羽一同,给魏明煦和乌兰把风,不让人靠近。
  魏明煦却并没有下马,只是坐在马上,看着立于马下的乌兰,道:“你怎么没有骑马过来?”
  魏明煦知道乌兰马上的功夫也不输男儿。
  乌兰却看着魏明煦仰头一笑,道:“我怀孕了。”
  魏明煦略微一愣,继而翻身下了马,道:“哦,恭喜了。”
  乌兰却只是与魏明煦并肩而立,站在小山坡上,看着眼前的大好江山,道:“是该多谢王爷和王妃,否则,我也没有这样的福气。”
  乌兰继而又是一笑,仿佛自嘲地喃喃道:“如果没有这个孩子,我也帮不成你这样的忙。果然都像她说的,都是因果循环,轮回报应。”
  魏明煦也是从肃羽那里听说了,因为乌兰成亲之后多年没有身孕,林丹可汗又十分的宠信乌兰,不肯纳妾,所以在蒙古的王室之中,对乌兰不满的也大有人在。
  魏明煦也一度觉着乌兰能够说动林丹可汗出兵帮自己,关键还能得到蒙古各部落的同意,一同凑够这十万大军出征,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议的事:“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吧。”
  乌兰却只淡淡一笑,道:“我当初,不是也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吗?一报还一报,都是应当的。”
  魏明煦并没有多话,只与乌兰一同看着眼前肃杀的江山,想起了当初青春年少,与她一同在西山策马驰骋的日子。
  当初自己看着也眼前的大好山河,曾经豪言壮志,也曾野心勃勃。
  终究是乌兰打破了沉默:“王爷,你看着江山,百花落尽,万叶凋零,你还想要吗?”
  魏明煦看着眼前山河俱寂,却陷入了沉默,好半晌,才问了乌兰一句:“乌兰,你猜我多少岁了?”
  乌兰略微诧异,继而转头,看着魏明煦泛白的鬓角,看着他紧皱的眉头,看着他从前光洁的额头印出深深浅浅的沟壑:“初见你的时候,你二十一岁,我十二岁。如今算来,我们已经认识,二十二年了。”
  “二十二年了。”魏明煦默默念着,“乌兰,我从来都不曾觉着自己老了。哪怕焚膏继晷,操劳了这十几年,我还是觉着我浑身都是力气,还像当初在战场上挥到杀敌的时候一样。那时候为了追击敌人,可以几天几夜地不睡觉,枕戈待旦。
  可是这一回上战场,我不过是赶了几天的路,竟然就觉着累了,身心俱疲。
  乌兰,我忽然发现,我已经四十三岁了,我以前从来没有好好得记过岁数这个东西,原来我已经是个要年过半百的人了,然而我的儿子还未满周岁。待到他成人,至少还要十五年吧。
  还有十五年啊。”
  乌兰只是静静地听着,并没有接魏明煦的话,她能体谅这个男人的疲惫,尤其是知道了那个秘密之后的身心俱疲。
  他如何都不敢想象,自己一直以为自己保护得很好的母亲,竟然遭受了那样的耻辱虐待,他更不敢想象,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孝敬的母亲,竟然那样狠毒地设计过自己,要让自己断子绝孙。
  这些事,他甚至都不敢去细想,每回想起来,只觉得脑仁都要疼裂了。
  爱与恨,母亲与子女,那些恩仇,要让他怎么算的清楚。
  他累了,真的好累。
  只听乌兰,提起了另外一件事:“当初,王妃与我飞鸽传书,除了那日肃羽对王爷提及的事情之外,王妃还曾提及另一桩事。”

第962章 职责
  “她说,她从来都没有去过草原,只去过南苑围场,算是瞥见过草原的一角,却终究无缘见其全貌。她说,想来看看。可是我却并没有见到她。
  冬梅说,原本那夜,王妃是打算领着两个孩子离开的,山高水长,他们甚至已经计划好了方向。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夜,王妃临时变卦了。她孤身一人,进了皇宫。”
  魏明煦静静听乌兰说着,也是缓缓合上了双眸。
  他多少是能猜到的,自从知道了那个秘密之后,他几乎能体会林芷萱那些日子经历的徘徊和折磨,他能懂她所做的每一件事的缘由,可是:“这便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了。男人要建功立业,要家国天下,要那个至尊之位。而女人,要夫妻和睦,要父慈子孝,要合家平安。总难两全。”
  乌兰却不敢苟同,她看着魏明煦道:“王爷也未免太小看了女人,您从前是如何评价您的母后的呢?而如今,不说王妃,只我乌兰,也未必只有那些小女儿心思。
  女人,不仅仅只要夫妻和睦,只要父慈子孝,有些女人,一样想要建功立业,想要家国天下,你们汉人不是常说相夫教子吗?
  女人在教子之外,还要相夫!这么多年,王妃辅助你的地方还少吗?可是如今,为什么她不愿意帮你了?王爷可有想过?”
  魏明煦缓缓睁开了眼睛,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承认,从前林芷萱的确事事处处替他着想,当初在曲阳客栈,她不顾杀身之祸,救了当初性命垂危的自己。
  后来入京,她与自己心意相通,帮自己巧妙地将李家收服。自己甚至并没有属意她这样做,并没有告诉她自己想做什么,请她帮忙,可是她却能那样聪慧得察觉,不着痕迹地相帮。
  当初天花危害京城,她再次不顾风险地孤身带着药方闯宫,只为了让他能够和肃羽重新取得联系,打破僵局。
  靖王府失火之后,是她冒险,夜访忠勇公府,替他与忠勇公夫妇谈和,化解危机。
  魏明煦甚至记不清楚,数不过来,他的小丫头这么多年明里暗里帮了他多少。
  她的胸襟的确不止一个小小的闺阁女儿那样罢了。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如今她竟然不肯帮自己了呢?
  乌兰看着那样困惑的魏明煦,终于道:“因为在女人看来,男人也并不像王爷说得那样高。除了建功立业,除了家国天下,除了那个至尊之位。男人一样有责任照顾妻子,保护子女,让妻子儿女丰衣足食,安稳太平。
  从前,王爷一直以王妃的喜恶为重,以儿子女儿的安危为重,所以,王妃也会以王爷的喜恶为重,以王爷的大事为重。
  可是如今,既然王爷以自己的大业为重,那么也就不能责怪王妃,以自己的心意为重了。
  这话,是冬梅让阿如说给我听的。
  我听不太懂,因为毕竟离开这么多年,不知道王爷和王妃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过往。只是冬梅,不敢亲自跟王爷说,所以来央求了我。
  可其实,我乌兰图雅并不觉得像王爷说得那样,男人和女人有那样明显的界限。若说女子,古有武则天,近有太皇太后,都是纵横捭阖,玩弄朝局权术的。
  就是我乌兰,一样可以对大汗说,兴兵大周,是王爷所求,对蒙古其余各部盟,说是大周朝内斗,政局不稳,如今蒙古精兵良将,正是攻其不备,一举踏平中原的好时候。
  他们这些年休养生息,那些主战派的老东西看我不顺眼,摩拳擦掌想要打仗想了很久了。如今我便遂了他们的愿,也是成全了王爷和王妃。
  我乌兰图雅的口才和心计,也同样不差。若说政局远见和拿捏人心,也未必不如旁人。
  如今蒙古和大周朝相安无事,是因为我乌兰图雅给你魏明煦面子,只要有你在,蒙古寸土不犯,可是百年之后这江山跟谁的姓,谁又知道呢?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哪朝哪代,一统天下之后,还千秋万代了?
  有的时候,我自以为很懂王爷,到后来,倒是渐渐看不懂王爷了。你要的,不是已经得到了吗?我曾经一度为王爷欢喜,也是真心去给王爷祝寿的。
  可是如今,当你想要进一步,更进一步的时候,你就要拿别的东西来换了。”
  魏明煦怔在了原地,有些茫然失神,看着眼前苍茫的天地,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当自己以为,自己即将要得到全部的时候,却仿佛失去了所有呢?
  乌兰一个人走了,并没有再与魏明煦说下去。其实今日,原本她不必冒险来这一趟的。
  只是因为,冬梅的再三请求。
  因为,或许自己私心里,还是想帮一把,那个当初不求回报帮过自己的林芷萱吧。
  她们之间虽然没有见过太多次面,也没有说过太多次话。
  却有一种莫名地心灵相惜。
  或许是因为她们的执念吧。
  因为,她们骨子里都是那种不同流俗的女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的见解,有着不一样的胸襟,却被困于这满口虚假仁义道德的人世间。
  当魏明煦返回军营的时候,天色都已经暗了,早已过了用晚膳的时辰。
  可魏明煦却在自己的营帐之前,看见了九姐儿手里握着一根鞭子,正在抽打被绷带包扎着的士兵。那个士兵浑身绷带,腿都弯不了,想要跪下,却只能趴在地上跟九姐儿求饶。
  魏明煦的眉头即刻皱了起来,上前何止道:“这是在闹什么?”
  九姐儿听见魏明煦的呵斥,吓了一跳,赶紧丢了鞭子,转头看着魏明煦眉头紧锁的模样,有些小胆怯。
  那士兵却不待魏明煦责怪,想要跪起来却实在无奈腿弯不下,只能单膝跪地,翘着一条腿,姿势诡异地给魏明煦磕头,道:“都是属下的错,请王爷不要责怪公主。”

第963章 体会
  前两章已微修。
  ***
  魏明煦原本以为是九姐儿胡闹,听这人这样一说,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又怕九姐儿说不清楚,只让那人将事情经过从实招来。
  陪在九姐儿身旁的朔哥儿,已经赶紧上前去,手脚并用地开始给那士兵解颤了一身的绷带。
  只听那人跪地道:“属下是营火房的士卒,因为大战在即,军中粮草不够,所以杜将下军命令,跟周围的农家借粮草,并且都记在册子上,每家每户,以后都会尽数归还。
  属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