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无双_月半弯-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身后更是教导郑家儿郎,以后任陈大人驱使,但凡陈大人有所差遣,则凡是郑家子弟,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就是后面每每见到陈毓都没有好脸色的李信芳也不时抬起手偷擦一下眼睛——那个臭小子,还算有些本事,看在他也算办了件好事的基础上,以后就不计较他当初暗算自己的事了。
  至于说前面的李英和孙勇,更是心潮澎湃。这么些年含羞忍辱,原以为到死都得是憋屈的,那里想到还有这么意气昂扬的一天?
  而和苜平百姓相对照的,却是排列整齐垂头丧气、惶惶若丧家之犬的东泰武士。当初是如何的趾高气扬,这会儿就是怎样的栖惶可悲。
  可即便再如何不平,也只有接受现实——
  本来刻在骨子里的凶悍性子令这些东泰武士还想着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么灰溜溜被赶回国内,不然,怕是不但自己,便是家族都会蒙羞。
  哪想到刚露出这么个苗头,就被吉春察觉。
  更不可思议的是,本来是众人中最激进最瞧不上周人的吉春,这会儿态度却坚定的紧,竟是当即表示,摄政王严令,所有东泰武士必须依照约定立即返回国内,而且期间绝不可生出一点事端,甚而即便想要自裁谢罪,也必须离开苜平治下,如若不然不但这些武士本人要接受军法处置,便是家族也会被株连。
  怎么听怎么觉得吉春的意思是想死也可以,可别脏了苜平县的土地,不然就等着摄政王出手把他们老窝都给端了吧。
  一番话出口,令得这群人顿时傻了脸。简直不能理解,摄政王和吉春到底是东泰人还是周人啊,见过胳膊肘往外拐的,没见过拐成这样的。
  也有人觉得有些不对味儿,半天才反应过来,这可不是和之前周人对自己的态度一般无二吗。
  却是没人敢拿吉春的话当玩笑,武士家族虽是在国内名声颇响,却也绝不敢和眼下的摄政王、未来的皇上作对。
  实在是摄政王外表看着和煦,为人处事却最是铁血无情,不然,也别想爬到现在这般高的位置上。真是碍了摄政王的事,家族被铲除还不是一句话的功夫?
  因而这群东泰武士即便如何呕得慌,也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
  随着旭日东升,开城门的时间终于到来。被那么多人用无比热切的眼神瞧着,即便是最低等的守城门士兵都觉得无比的自豪和荣耀。
  随着两扇沉重的大门轰然洞开,李英上前一步,冲着低着头自觉排成两列的那群东泰武士道:
  “城门已开,依照合约尔等即刻离开我大周境内,且此生不可再踏入我大周一步!若然违背此约,则立杀无赦!”
  一句话出口,四周顿时一片轰然叫好声:
  “好!”
  “仁义武馆威武!”
  “陈大人英明!”
  随之便是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却是有百姓自发组织了舞狮队,正敲锣打鼓的从长街另一头又蹦又跳而来。
  一路走来,竟是越来越多的百姓参与到庆祝的队伍中来,唱小曲的,扭秧歌的,简直不能更热闹。
  远远躲在人群中的吉春抿了抿嘴,眼中闪过一抹刻毒神色——
  这个大仇自己记下了。
  只眼下最重要的事是赶紧组织商人运来精米等上等的粮食——
  这些全是陈毓的要求。当时的原话是“敢拿不好的东西糊弄本县令,那些兵器你们就不要想了,小爷我就是全拿来当烧火棍用也不放一件到东泰”!
  吉春可不敢认为这陈毓是在开玩笑。好不容易摄政王不再追究自己的过错,要是这件事再办砸了,自己连拿着这些年攒的银两回家当个田舍翁的念头都不要想要,妥妥的得自杀谢罪。
  也因此,督办起此事来,愣是比陈毓还要精心,竟是差不多每一斗粮食都得自己过目。可周人有一句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眼下东泰什么都不缺,唯一的短板就是武器了,只要武器上的去,想要收拾东泰还不是跟玩一样。
  等我大东泰武士拿着这些武器杀回来时,我要亲自拿着一把刀把这陈毓给凌迟!
  吉春不停的磨着后糟牙,一遍遍的在心里念叨着,终于觉得心里畅快了些。
  “哎呀大人,您不知道今儿个多热闹。”待得晚上赵城虎几人回到县衙时,虽是挤得头上的帽子都掉了,却是个个兴奋的眼睛发亮,更是瞧着自己怀里被人塞得鸡蛋了、甜瓜了,甚而还有花,一个个傻乐的不行。
  本来陈毓派他们出去,是为了防止东泰武士会有什么极端举动,没想到那些东泰孙子们一个比一个老实不说,百姓更是因为瞧见几人的官府衙差服饰,对众人简直不能更礼遇。
  尤其是所有人崇拜的小眼神,看的几人简直比吃了人参果的感觉还要棒。
  更深切的体会到,眼下整个苜平县,自家老爷的威望高到一个多么不可想象的程度。
  放下手里的规划图,陈毓笑了笑,下一刻却是揉了揉眉心——
  也轻松不了多长时间了。
  明年周朝就会发生几乎席卷整个东部的百年难遇的旱情。
  自己眼下要做的一是发动所有百姓挖渠打井蓄水,然后就是备战!
  ?

☆、第 190 章 

?  “几个粮仓全都满了?”陈毓满意的点头,用力拍了下赵城虎的肩膀,“干得不错,对了,还得想法子继续往东泰‘走私’兵器,切不可懈怠。”
  “是。”赵城虎点头,临出去时又想起什么,“依然是让他们用粮食换吗?”
  要自己说,让他们送银子不更简单吗?却偏是要粮食,难运不说,还得想法子让对方不至起疑——
  话说要不是大人英明神武的形象已经在心里牢牢扎根,自己都会怀疑状元爷脑壳是不是坏掉了好吗,不然,为什么放着真金白银不要,偏要要那些劳什子粮食!
  有此想法的可不止赵城虎几个,苜平县百姓何尝不是也时常发出一样的感慨?
  实在是自打秋收过后,陈大人就日日督促大家深挖河、广建渠,本来大冬天里,在家里猫着多好,大人却偏要大家都到外面来折腾,光深井都不知道又挖了多少口。
  当然,后来大家也听说了,据说这就是陈大人家为官的传统,陈家老太爷也就是小状元的爹、眼下的那位伯爷,每到一地任官,最喜欢的也同样是挖沟建渠,然后就是镇日忙着带领百姓开垦荒地,说是有灾防灾,无灾求利,反正是有备无患。
  眼下状元爷颇有乃父之风,倒也无可厚非。更不要说苜平百姓可是知足的紧,求了多少年,才好不容易求来这么个好官,随状元爷怎么摆布,大家都乐得捧场,权当哄状元爷开心了——
  这么大点儿年纪,又如此精致的容貌,光是看着,就让人心里止不住的发软呢。
  更别说冬日里不好找活干,状元爷可说了,但凡去服役的,饱饭管够,家里少了好几双筷子,可能省下不老少粮食呢。
  其实依照陈毓惯常的做法,服役的百姓吃饱饭之外,还会发些口粮。只一则前任县令治下,国库中几乎是空的,囤积的粮食数量堪称寒酸;二则大战在即,依照上一世的经历,陈毓可是清楚,靖海关足足被围困了三月有余,等京城那边得到消息,这里早已弹尽粮绝,期间好多士兵饿的精神恍惚,别说打仗了,甚而连走路都成问题,多少好男儿因此惨死沙场。
  有自己提早预防,即便发生大的灾荒,百姓家应该还可以勉力支持。
  倒是朝廷这边,即便这些时日,自己给皇上的密折中已然一再暗示,说不好很快就会有一场大战,皇上内心虽是早已对东泰厌恶已极,恨不得立取东泰小儿性命,却对自己的推测依旧将信将疑,更兼朝廷的布局,因着这些年来,皇上日益老迈,以致大权旁落,二皇子一系日益做大之下,想要把那些居心叵测的臣子一举成擒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也因此,自己这边务必得做出万全防备,决不许上一世的惨剧重演。
  “李县尉,你安排一下,我要去靖海关走一遭。”
  陈毓边走边把县衙公务给李献交代了一番。
  待得走出县衙,赵城虎早牵来了一匹枣红色的骏马。
  陈毓当先搬鞍认镫上了骏马,带着赵城虎几个侍卫护着一辆马车绝尘而去。
  后面的李献正好送出来,看到此景,不由愣了一下,毕竟身为李家子弟,尽管功夫不是长项,身手却也不弱,方才大人那飞身一跃,不独姿势优美,更兼非同一般的矫健,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更奇怪的是,大人的车里也不知装的什么,怎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往靖海关去一趟?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便是靖海关总兵郭长河也是颇有同感。
  听说苜平县令陈毓来访,郭长河第一个动作不是出迎,而是回身摘下挂在墙上的弓箭——
  不怪郭长河如此,实在是明明自己才是领兵多年的武将对吧?上一次偶然拉陈毓到校场上比箭,结果倒好,那小子竟然随随便便一抬手就来了个百步穿杨,愣是把自己着神箭手给比了下去,败在一个书生手里,还是一个年纪这么小的书生,郭长河觉得简直是奇耻大辱。
  直把个郭长河给郁闷的,已经好多天睡不着觉了。虽然一再安慰自己,那小子也就是运气好,才会有此神来一箭,可即便如此,依旧咽不下这口气,这会儿听说人来了,自然还要再比上一局。
  看郭长河背着长弓劲弩走了出来,陈毓不由苦笑——
  郭长河也是岳父的手下爱将,性情憨直之外,又最是忠心耿耿。上一世就是因为这般,才会被严钊扔在靖海关,眼睁睁的看着他战死之外,更把关隘失守的罪名按在他身上。
  去年甫一莅任苜平县,陈毓便到靖海关走了一遭,因知道陈毓成家女婿的身份,郭长河初时待陈毓颇为客气,想着既是老国公和少国公认可的人,自己就好好护着便是,至于说结交却是不要想了,毕竟两人背景悬殊,更兼一文一武,对方可是堂堂六首状元出身,怎么会瞧得上自己这等粗人。
  哪想到相处之下,对方性情却是竟是非同一般的豪爽,一见如故之外大有知己之意。
  不过短短一年多时间,两人就已是称兄道弟,便是跟着的赵城虎等人也是啧啧称奇——
  自家状元爷好像特别投武将的缘啊,比方说成家少国公,还有自家老大,这会儿又连上个靖海关总兵。
  转而又想到一点,陈大人的身手真是显露出来,别说郭长河,怕是自己几人合起来也不见得是他的对手,就这一点来说,大人确然又是武人了,行事作风大气爽快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你说老天爷怎么就这么偏心眼呢,别人使出吃奶的力气,或文或武,能占一头就不错了,状元爷倒好,允文允武不说,还放眼大周都是顶尖的!
  “陈兄弟,”郭长河已经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探手把住陈毓的手臂,兴致勃勃道,“走走走,到校场去。”
  “先别慌。”陈毓笑着道,又压低声音道,“先把这些好东西收起来。”
  “好东西?”郭长河顿时眼睛一亮——除了第一次时空着手来的,之后陈毓每一次来都带着些这样的“好东西”。
  一开始郭长河还不知道好东西的意思是什么,等到拿到手中,好险没乐疯,竟然全都是锋利的兵器。
  自古宝剑配英雄,身为武将,哪有不爱神兵利器的?之前倒是也收到朝廷中送来的兵器——严钊太过宝贝,经过东峨州时直接截留了大部分,只给了自己一百件——可就是那一百件兵器,碰到陈毓送来的这些,也都会瞬时被砍成两截。
  直把个郭长河给乐得,若非陈毓躲得快,说不得真会被抱住啃一口。自然,郭长河后来才知道,这些兵器全是国公爷送给陈毓的“私房”,目的是装备县衙衙差,好让陈毓安全无虞。
  听陈毓的意思,这些兵器眼下也就自己这儿有,其他即便是坐镇整个东峨州的严钊都别想见一见。
  这话说的让郭长河更开心,实在是虽然同为成家军,郭长河却自来和严钊不和,这也是朝廷为什么放心把东部交到两个打着成家标签的武将手里——
  这两人的关系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团结一致做出什么坏事来。又都同受成家节制,也不用担心他们真的会不管不顾、把彼此的恩怨摆到明面上以致影响政务。
  看着兴奋的原地打转的郭长河,一旁的赵城虎止不住直抽嘴角,心说这郭长河性子还真是憨直,也不想想,这么几大车兵器,都够把靖海关守军装备一遍了,成家老国公再护短,至于说送来这么多给姑爷糟践吗。
  状元爷也就那么一说,这位还就真信了。
  那边郭长河终于检验好所有兵器,又大手一挥,让人全都抬到库房里去——
  好刀得使到刃上,平日里弟兄们操练的话,那些破刀烂枪就成。
  一边哈哈笑着一边拍着陈毓的肩膀:
  “好兄弟,谢了。你的心意,大哥心领了。”
  自己虽是个憨的,却不是不懂得感恩。这么多武器,还是连严钊都摸不着边的武器,有多珍贵简直可想而知,国公爷的性子自己还不清楚吗,最是公私分明的,怎么可能私藏了这么多送给女婿糟蹋。
  明显是陈毓瞧见严钊克扣自己气不平,想尽法子才弄来的。
  陈毓抿着嘴笑了一下——
  这么多新武器自然不会是送给自己装备私兵的,全是朝廷送来给严钊的。只是来之前自己特意嘱咐过,为防止被东泰人察觉,还是先送给自己,然后再由自己安排悄悄交给严钊便好。
  却不知自己拿到兵器后,却是直接把东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送到东夷山郑家那里,另一部分则一股脑儿给了郭长河。至于严钊那里,自然也是有份的,那就是掺了特殊物质的那批——
  虽然眼下兵库司作坊混入了二皇子的人,但其实自始至终,都在大舅子成弈的绝对掌控之下。
  而就在两年前,有工匠偶然发现加入一种矿石,会令武器的杀伤力更上几层楼。只那种矿石的添加却必须依照严格的比例,多了或少了都会影响武器的质量。
  不过但凡加入那种矿石,相较于之前的武器而言,依旧堪称大杀器。这也是送给严钊和东泰人后,这两方依旧高兴的不得了的根本原因。
  只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冶炼出来的武器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但凡碰见严格按照比例添加矿石的武器,就会立马变成烂豆腐一般不堪一击,百分百是被砍断成两截的命。
  东泰人再是凶顽,没有了兵器的话那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棺材里。
  ?

☆、第 191 章 

?  不管对东泰人而言,还是对大周人而言,辛酉年都堪称一个噩梦。
  从三月直到六月,竟是接连三月未下一滴雨。
  请来多少神汉巫婆祈雨做法,老天爷却是一点面子都不肯给,每日里依旧艳阳高照。以致东部大片庄稼枯死,说是赤地千里也不为过。
  一片赤黄中,苜平县原野上的点点绿色就显得尤其可贵。却是之前那些深挖的井渠这会儿终于起了作用,苜平百姓喝水之外,还能有多余的水源灌溉土地,好歹收了一季粮食。
  粮食运回家时,百姓却是纷纷涌向县衙,齐齐向陈毓磕头——
  之前状元爷带领大家打井拓渠时,还想着是陈大人太任性,大家权当哄他开心罢了,哪里想到回报竟然来的这般快?转眼就成了救命的宝贝。
  若非陈大人英明,这会儿苜平百姓十有八九也要落到拖家带口到处乞讨,甚而卖儿鬻女的境地吧?
  经此一事,苜平百姓纷纷传言,状元爷就是老天爷派来护佑苜平百姓的。还有人家索性在家里给陈毓供了香案……
  有人庆幸,自然就有人后悔,比方说东峨州知府邓斌。
  之前陈毓不是没有提醒他,只说此处地形年年缺水,最好早作防范,若能令百姓安居,也算一大功业。
  可惜彼时因为陈毓卖给东泰上万件兵器的事惹得邓斌大为恼火,哪肯听他细说?又深觉自己现在的位置,根本拿陈毓无可奈何,索性用对严钊的态度对待陈毓。以致陈毓每每登门拜访,总是扑空。无奈何只得留下一个条陈离开。
  邓斌虽是看了,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谁成想转年就能旱成这样?
  更可怕的是三月未雨并不是结束,七月八月九月,依旧一滴雨也未下。
  如此百年难遇的旱情委实亘古不曾有过的。
  到得最后,便是储水最多的苜平县,地里的庄稼也干枯了大半。
  陈毓已经接连几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大灾之后便是大战,虽然记不清具体的日子,可应该也为期不远了。
  听说东泰形势较之大周更为严峻,天灾时发动战争借以把灾祸转嫁到大周的头上历来是东泰惯有的伎俩。
  而据斥候回禀,东泰确实有增兵边关的迹象。
  夜已经深了,陈毓又在县衙里踱步良久,待回到房里,却依旧心绪不宁,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呆坐片刻,索性穿好衣衫,去至院中牵了枣红马出来。
  一直在外面守护的赵城虎吓了一跳,忙不迭上前拦住:
  “都快三更天了,大人怎么还不睡?”
  “去靖海关。”说着也不管明显很是无措的赵城虎,飞身就上了马。
  赵城虎愣了一下,忙不迭叫醒其他人,也打马跟了上去。
  拂晓时分,正好到达靖海关。待进了总兵府,郭长河正好起来,看到陈毓一行,不由大为诧异:
  “陈兄弟,你怎么来了?”
  陈毓一笑,刚要开口,一个副将打扮的人匆匆从外面跑了进来,瞧见陈毓怔了一下:
  “陈大人。”
  却又旋即转身瞧向郭长河,脸色不是一般的难看:
  “东泰人叩关。”
  陈毓心猛地一跳,唰的扭过头去——竟然是今天吗?
  只是这一世,东泰人要用什么借口?
  别看郭长河是个大老粗,人却最是心肠软。上一世时,东泰贼人便是利用这一点,半夜时扮作盗贼,深夜进入靖海关附近的村落劫掠,逼得人群蜂拥而至关外。
  彼时郭长河并没有想那么多,还以为真是盗贼作恶,就做主开启关门,放了百姓入内,哪里想到东泰人就紧跟着一拥而入。
  亏得郭长河勇猛过人,拼死力战之下,终于又把东泰贼人赶了出去,自己却也身受重伤,再加上内无粮草之下又久不见援军,终至战死靖海关。
  既然知道了上一世的缘由,这一世陈毓自然及早防范,一早就借大旱为由,把关外的几个村落迎到苜平县境内暂住,更是提早知会了郭长河,就是怕上一世的事件重演。
  而现在,东泰人竟是又来叩关,倒不知没了百姓做借口,这些东泰贼人又会找什么样的理由?
  副将名叫杨兴,乃是郭长河的心腹,跟陈毓也很是熟识。当下倒也并不避讳:
  “一支东泰人的战队,约有一千人,说是昨日围猎时有一个把总并七个士兵同时失踪,他们一路追查最后得知,这八个人应该是混入了靖海关,为了防止生出不必要的事端,要求我们开关放他们进来搜查,不然……”
  “简直是放屁!”没等杨兴说完,郭长河就气的猛一拍桌子,上面的杯子顿时蹦起老高,“这些东泰小儿想干什么?以为我们靖海关是什么地方?他们想进来就进来?别说丢了八个,就是八十个,又跟我们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陈毓叹了口气,一字一字道,“所谓寻人,不过是,挑起战争的借口罢了。东泰小儿,分明是要开启边衅!”
  该来的还是来了。
  甚而这一次,东泰人竟是连遮掩都不曾。
  稍微一想,陈毓倒也能大致推测出其中的缘由——
  去年一年里,利用那批“神兵利器”,陈毓可没少从东泰人手里抢粮食。对方急于得到兵器之下,甚至不及从后方运,而是直接拿了军粮来换。
  却不想来年就碰上大旱。而相较于周人而言,东泰的旱情无疑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内一片哀嚎的情况下,能拨给边关的军粮必然有限。以致这些驻扎在两国边境的东泰军队终于忍不住要铤而走险了。
  又不由苦笑,想了种种方法去破坏,却不想战争的缘由虽是发生了变化,一切却依旧如期而至,所以说很多事,即便已然先知先觉,却依旧无法改变。
  这样一想,心情不免更加沉重,转而又生出无限的决心——这一世终归准备充足,即便开头依旧,总要想法改变结局。
  郭长河只是一时没想到东泰人竟是大胆如斯,陈毓一说,马上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抬手摘下墙上长枪,匆匆往外而去:
  “陈兄弟你先歇息片刻,我去城头。”
  陈毓怎么肯:
  “我和郭大哥一起。”
  郭长河犹豫了下。毕竟陈毓虽是箭法百步穿杨,内里却还是个标标准准的文弱书生,待会儿真是有重大变故,怕自己不见得能顾得上他。真是让陈兄弟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没法子和国公爷交差。
  “我护得了自己。”陈毓如何看不出郭长河的疑惑,当下也不多解释,只扯着郭长河就往外走。
  “罢了,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你切记跟在我后面。”事情紧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