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掌娇-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去轻风外,又将欧阳询拨给了魏芳凝。
魏芳凝……
夫妻两个带着元盛到逸亲王府的时候,已经时近中午。
这叔侄虽然没有撕破脸皮,但也势同水火。
逸亲王那边魏芳凝不是很清楚,但就今天太子这阵仗,已经表明了太子的态度。
太子先下车,元盛自己从车上跳了下来,太子则亲自将魏芳凝扶下马车。夫妻两个齐肩站着,扫了眼逸亲王府门口的马车。
正对着逸亲王府门口一片的空场,已经停满了各府上的马车。足以说明了,这些人完全没将太子与乾武帝放在眼里。
魏芳凝瞅了眼太子,太子面色未变,只是淡淡地一笑。
逸亲王府的管事太监迎了出来,大夏天的满头汗地行礼:“奴婢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殿下娘娘里面请。”
正文 429 立贤
太子头都没点一个,更别说与那管事太监说话,小心翼翼地扶着魏芳凝,与元盛说:
“你跟着我们俩个,小心些可别走丢了。这里啊,你看着好,其实吃人不吐骨头,可怕着呢。”
元盛一本正经回说:“谢太子爷提点。”
魏芳凝忍不住笑出声来,说:“快进去吧。再不进去,可真要开席了。”
太子不给逸亲王脸,逸亲王同样不怕太子。太子晚到,定然不会等着他们来了才开席。
给施璋选媳妇看的是娘家势力,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才艺展示。因此上,这种宴席,开席最早了。
人到了太子与魏芳凝这一级别的时候,即使是深入敌营,也不愁没有主动上来巴结的。
管事太监也顾不得擦脸上的汗,一路在前边小跑着,边引路边还要时不时的回头,冲着太子与魏芳凝笑。
逸亲王和着一众的官员在南厅上,虽然魏芳凝是女客,但总还是要拜见皇叔。自然是一番见礼。
门外太子让带来的仆妇成排,此时就站在厅外面。
逸亲王抬眼瞅了下,不无讥讽地说:“太子倒是个知道疼人的。只是太子将来是储君,应是以国事为重。”
太子不以为意地笑了,冲着逸亲王打躬,问:“侄儿倒是想问问逸王叔,今日宴习用肉,可是那天父皇赐下的?”
那天乾武帝发完脾气之后,不能拿梁太后与逸亲王如何,到底意难平。便就吩咐宫里的人,将那猪拆了一半,连着猪头送到了逸亲王府上。
梁太后的永慈宫里送过去的,却是煮熟的猪心。
乾武帝这么做,虽然于事无补,但羞辱之意却是非常明显。
逸亲王冷笑着说:“太子殿下倒果然是大了,可不比前几年,对我这个王叔也越发的不放在眼里了。”
太子连忙拱手,恭恭敬敬地说:“逸王叔可是要折煞侄儿了,侄儿哪儿敢啊。逸王叔调动京城兵马,如调家丁,想来圣旨也没逸王叔一个口喻好用吧。”
当着一众客人的面,逸亲王觉得下不来台,才要发怒,就听太子突然笑了,说:“啊,对了,今天侄儿不单带了媳妇来,还带了个客人给逸王叔跪头。”
说着话,太子拉过元盛,给逸亲王介绍说:
“那天在道观侄儿带出来的就是他,逸王叔可得帮着侄儿好好看着,有人想要害他呢。那天侄儿可是费了一番工夫,才将他求出来。别侄儿好意带他出来玩,再在逸亲王府上出个什么事,可就不美了。”
看着跪在地上,给他磕头的元盛,逸亲王只觉得气血翻涌。
大概太子也怕将逸亲王气死,没再接着往下说什么刺激逸亲王的话,便就带着魏芳凝与元盛,借口给逸梁王妃去见礼,不紧不慢地离开了。
魏芳凝忍不住笑出声来,低声问太子:“怎么你今天这么张扬?”
太子轻掐了下魏芳凝的脸蛋,说:“还不是为了你?我不想等那么久了。”
说着太子将嘴移到魏芳凝耳边,轻声说:“既然敢让你有孩子,我就要让你平安的生下来。我不逼他们,他们哪儿能下那么大的决心?”
逸亲王前厅上都是些清客门人,朝臣旧党,而后院上,可就姹紫嫣红,十分热闹。
虽然说逸梁王妃虽然没大肆宣扬,但臣中的人哪个是傻子?心知肚明,有那心思的,掂量了自己的斤两,都将自己的女儿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就是捞不着世子正妃,侧妃,或是庶子的夫人,也是好的。
亲王庶子成了亲,可就是现成的郡王。
太子与魏芳凝还有元盛,先去给逸梁王妃行礼。
逸梁王妃虽然也精心打扮过,但整个人消瘦得不像样子,两眼凹陷,鬓边也都斑白。华服美饰,也抵挡不住她身上那种暮气。
魏芳凝心下暗暗吃惊,但面上不显,和着太子给逸梁王妃行礼。
逸梁王妃一见魏芳凝,自然就想到第一次见魏芳凝时的情景,万宝拉着魏芳凝的手,也是在这逸亲王府上,款款向她走来,开心地向她介绍着魏芳凝。
想到这些,逸梁王妃的眼泪差点流出来。
对于逸梁王妃,魏芳凝其实还是挺同情的,伸出手扶上逸梁王妃地手,安慰说:
“万宝妹妹离了京其实反倒好,最起码的不用再受气。沈五又真心喜欢她,自然会处处照顾她。明儿万宝安置好了,自然就会来信给娘娘报平安。”
逸梁王妃逼回自己的眼泪,叹息着说:“倒是有心了,既然来晚了,你这当嫂嫂的也要给出个意见。”
太子环视一圈,问:“世子呢?”
逸梁王妃对施璋也寒心,所以对于给他选妃,其实根本就不怎么上心。
更何况她上心也没什么用处,因为人已经内定了。今天的赏荷宴,也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逸梁王妃不咸不淡地说:“跟着姑娘们去荷花池那边了。”
太子一听,笑说:“那我们也过去瞧瞧,看看世子看上了哪家的姑娘。”
逸王妃瞅了眼魏芳凝,也不阻拦,说:“太子和太子妃难得来一回,到处走走全当散心。”
太子和着魏芳凝辞了逸梁王妃出来,后面跟着元盛还有那一众的婆子宫女,十分的显眼壮观。
看着所有人都往这边看,魏芳凝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咱们这样是不是太张扬了?”
太子全不在意,问魏芳凝:“你说施璋会看上谁?”
魏芳凝说:“总归是要能给他助力的岳家,就我看,他和着逸亲王一样的野心勃勃,娶妻只是为了事业助力,就是个夜叉,估计他也能闭着眼睛娶家去。”
太子笑着拍手,说:“你倒是了解他。只不过这回可如不了他的愿了。”
魏芳凝不解地问:“此话怎么说?”
太子嘴角泛起冷笑说:“施璋为自己,肯定是要长远打算,娶个岳家家底雄厚的。此时是助着逸亲王夺位,将来可就是为他自己夺位。说起来好笑,一个亲王嫡子很占便宜,但是皇家却是立贤。”
正文 430 不请
说到这儿,太子将眼睛放向了远处,半晌才又说:
“只是一个贤字却难得很。他现在是逸亲王的嫡子,所以理所当然立他为世子。可若是明儿万一逸亲王登上大位,他可就不一定是太子了。”
魏芳凝大概懂了,说:“但逸亲王现在却是急于为自己寻力,施筝可是嫁给边将了。”
边将大多都是贫苦出身,没得生活去从军,冒着生死挣了个功名。
官位高,不见得地位高。而且官与勋贵又不相同,武将除去世家之外,少有几代根基,牵连半朝的。
但现行武官高的,却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有实权。
若要用到哪儿,一般就一定是跳不开的,就如同逸亲王给施筝找的夫婿。
其实,莲花池里的莲花现在有些罢了,但满池的碧绿,看着倒也养眼。
逸亲王府大,所以这莲花池虽然是人工湖,却也跟个小湖差不多,极为宽广阔大。
花园子除了这处人工湖外,整个园子里都是各色的花草,而亭轩布列其中。公子小娘子们散落其中,有随着自家姐妹的,也有随着自己的兄弟一起。
然而随着一声“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驾到”,几乎所有人都过来行礼。
说是几乎,就有没过来的。
施璋现在虽然并未得意,但在这逸亲王府上,也算是第二等的人物了。此时正带着几个姑娘,在楼船之上嬉戏,所以并未过来。
魏芳凝叮嘱元盛:“你要是想玩去的话,一定要小心些,这里头有许多人想要害你的。”
小孩子天生好动,告诉他不要到处跑,他不会听。但若是告诉他后果如何,而元盛才被太子救回来,便就会十分听话。
魏芳凝的话显然让元盛想到了在道观的事,保证似地用力点头,说:“请娘娘放心,小人会一直跟着殿下与娘娘身边。”
太子听了元盛的话,大笑了声,说:“这就对了,没见我都得听娘娘的话?”
魏芳凝嗔怪地在太子腰上掐了一把,太子痛呼了声。
然后,两个人的注意力,便就被楼船上给吸引了过去。
两层的楼船上,最多的便就是姑娘,有三个年青公子,最显眼的,莫过于施璋。
魏芳凝远远地看着,然后却看到了一个老友,被柳家送去家庙的柳如珍,竟然在楼船之上。
柳如珍今年十六,虽然说未错过花信,但女子到了十六岁还未定亲,也算是大龄。而且又曾经丢过那么大的脸,名声已经算是坏的了。
看着柳如珍没事人一样,在楼船之上与施璋说笑,魏芳凝不由得感叹,有娘,更确切地说,有个肯真心疼孩子的娘,还真是件幸福的事。
柳如珍能出了家庙,并成为逸亲王府上的座上宾,想来柳如珍的娘没少用力。
就柳如珍现在的名声来说,一般人家是不会看上她的。
但在施璋的眼里,这些都不及内阁首辅来得得要。柳阁老并不老,他才五十八岁,身体又硬朗,七十致仕的话,可还有十二年呢。
再说阁老门生故吏,遍布朝堂。那好处,可是数都数不清。
而与这比起来,名声又算得了什么?若是有朝一日,施璋登上大位的话,立了柳如珍做皇后,又有谁敢明面上说皇后的闲话?
更何况,规矩立了就是让人破的。不立嫡妻为后的皇帝,也不是没有。大臣们也就反对反对,然后呢?只要大权在握,哪个敢真跟皇上因为后位较真?
开玩笑,又不是自家的血亲姐妹。
只一眼,魏芳凝和太子就看出,施璋对这位柳如珍十分的入眼。
一众的姑娘,施璋一直在柳如珍的身边,小意殷勤地陪笑。
魏芳凝转头去瞅太子,却发现太子目光微凝,面色深觉,魏芳凝问:“怎么了?”
一个孙女儿,在魏芳凝看来,柳阁老应该还不至于,明目张胆的投到逸亲王门下,除非太子出事。要不然怎么看,太子都是最名正言顺的储君。
太子声音颇冷地说:“赵真芝也在船上。”
赵真芝的父亲赵挺是先帝朝的进士,虽然不像许行书这种拔得头筹,但赵挺的强处却是实干。从一个七品县令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熬到了如今的新州刺史。
安沈两家驻防的北面边境粮草筹措,正是新州刺史的职责所在。
赵挺既是穷苦出来,家境一般,本人长得也一般。他妻子是穷时所娶,居家过日子是把好手,但容貌上定然不算得上好。
因此上,赵真芝无论是家世还是容貌,在一众贵女中,都算不得出众。
新州刺史的位置之重,别说乾武帝,就是安沈两家也自然清楚。因此上,乾武帝当年点刺史的时候,才会点了与世家旧勋无一点牵连的赵挺。
赵真芝才十四岁,身量还未十分长开。与已经拔成少女的柳如珍一比,高下立见。
也不亏了施璋更中意于柳如珍了。
太子与魏芳凝两个在临水轩停住,宫里的嬷嬷们上前收拾,红芍几个侍候着魏芳凝与太子坐下。
元盛则坐到了扶拦边上,拿着本书便就看了起来。
承平伯在京上虽然上不得台面,但自魏芳凝嫁给太子,也算得上是水涨船高。
但逸亲王就是这么的恣意,今天的宴会,竟是没给承平伯府下帖子。
魏芳凝冷笑,并未放在心上。承平伯可不单是太子妃的娘家,可也是他逸亲王魏侧妃的娘家。不下帖子,看京上的人更笑话谁。
看了眼楼船上施璋的动向,魏芳凝笑说:“施璋也是傻,今天的赏荷宴不过是个幌子,亲事自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再看中谁,也由他说了不算。”
太子摇了摇头,说:“错,施璋那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别的本事没有,邪门歪道却是不少。他定然也能猜着逸亲王的意思。你说……”
魏芳凝知太子是故意将声音拉长卖关子,白了他一眼,说:“我知道了,你是不是想说他自己会想些别的办法……”
正文 431 请封
然而还没等魏芳凝将话说完,施璋的邪门歪道已经用上了。就听得“噗通”一声,刚在楼船边上,好好的柳如珍竟然掉到了河里。
施璋喊了声:“柳妹妹!”
然后就跳下河去,迅速地将柳如珍给捞了上来。
无论是逸亲王府,还是另的府地,但凡有池塘的人家,边上都有会水的婆子在,以备要是哪个姑娘不小心掉下去,好及时救助,又不落人话柄。
然而施璋动做太快,水婆子就是立时跳下去,也不及游过去,施璋已经将全身湿漉漉的柳如珍,给捞回柳船之上了。
不单楼船上的姑娘公子,就是满园子的姑娘公子们,都被这突然发生的事吓了一跳。
但深谙其中道理的人,却是都了然地微微笑了。
太子用手杵着下巴,望向楼船,说:“这两个是狼狈为奸。”
出了这种事,楼船迅速靠岸,柳府上的丫头婆子此时也被人喊了过来,一拥而上。力大的婆子,将柳如珍背走。
施璋也是一身湿,从船上下来之后,只是朝太子这边瞥了一眼,便就也走了。
十四岁的赵真芝等人,则过来给太子和魏芳凝行礼。
太子不错眼地瞅了片刻赵真芝,才淡淡地说:“都免礼吧。今天孤也是到王叔这里做客,你们也是客人,倒也别因为有孤在,就拘束了,都退下吧。”
众人齐齐地应了声“是”,退出临水轩。
赵真芝能出现在这里,就足以说明了赵挺态度上的暧昧。
人就是这样,寒窗苦读,一心想着高中就好了。可一但高中了,窥视着了上层的繁华,对于能吃饱就会不知足。
借着子女联姻高门,以能踏足贵族圈,是许多寒门入仕之人的首选之路。
而逸亲王既然选中的是新城刺史,为了什么?
即使他再负责筹措粮草军备,也不敢有半分的拖欠。除非是非常时期,乾武帝控制不了地方。
魏芳凝想到了某种可能,不由得去看太子。
太子也在瞅魏芳凝,太子也想到了。
魏芳凝问:“你有办法?”
今日之事,施璋着实聪明。今天若掉进水里的是另家姑娘,最好的结果,逸亲王会给施璋纳为侧妃。但正妃之位,却一定是赵真芝的。
但柳如珍却不行,堂堂柳阁老的孙女儿,没有给人做妾的道理。
天下一夫一妻制度,是亘古不变的人伦大道。就是皇帝,也不可改变。再是侧妃,那也是妾,将来死了,入不了祖坟,牌位也不会入宗祠,名字也入不了夫家的宗谱之上。
而平妻那根本就没有可能。朝廷明文有令,不得妻妾混乱。妻只有一个,要想让别的女人做上妻位,那就只有将原妻休或和离或死。
曾有王爷因为妻妾混乱而失了王位的,所以施璋才敢走这一招棋。
太了几乎可以想见,逸亲王听闻此事,可不跟吃了个苍蝇一般。
但逸亲王别的本事没有,生孩子的本事一流。而逸亲王府上,最不缺的就是庶子。所以,太子看赵真芝才会如此的抑郁。
地方与朝堂其实都是一样的,赵挺在新州经营日久。即使换刺史,但势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拔出的。
不过有坏就有好,逸亲王如此行事,太子几乎可以猜着了逸亲王的打算。
逸亲王动作越快越好,太子也不想久等了。
待吃过午饭,热闹也看过了,太子领着魏芳凝元盛告辞回了东宫。
从东宫,太子直接入宫去找乾武帝,将今天的事说了:“父皇还是早做准备的好,依着儿臣看,逸亲王这是打算要挑起边战,以牵制住安沈两家。”
而接下来的话,太子没有直言这是在做逼宫的准备。
但乾武帝焉能听不出来?
都等不得第二天,太子进宫没一会儿,陈忠进来,低低地声音在乾武帝耳边说:“陛下,逸亲王进永慈宫,求见太后去了。”
不用问,太子与乾武帝心下都清楚,逸亲王这是入宫给儿子的婚事请懿旨来了。
感觉到平准阁里的阴郁气氛,陈忠颤颤巍巍地往下说:“逸亲王为世子求娶的是柳阁老的孙女儿,为庶四子求的懿旨,是要求娶新州剌史赵挺的女儿。”
果然……
现在的情形,不得不让乾武帝与太子拧成一股绳。乾武帝问:“你怎么看?”
太子建议说:“依着儿臣看,父皇发下秘旨,让边关上的安沈两家人多关注边关形式。还有就是……”
瞅了眼乾武帝,太子没有往下说,显得吞吞吐吐。
乾武帝皱着眉说:“咱们父子,还有什么可不能说的?有话直说就是了,都到了现在这工夫了,还这么不痛快。”
太子这才接着说:“儿臣觉得父皇要多多留意自己的吃食,儿臣是怕有人会在父皇的饮食上动手脚。毕竟逸王叔与父皇只差一岁,若是发动宫变,最好的时机,就是父皇病重。”
整个后宫,势力最大的是梁太后。
太子如此说,几乎就等同于告诉乾武帝,想要要他命的,其实也包括了梁太后。
乾武帝紧绷着脸,到底没有说出别的话来。
父子俩个沉默了半晌,乾武帝语气有些无力地说:
“先帝在位之时,曾有流言说朕非太后所出。朕打从做太子的时候就曾暗暗查过,只是一直没有什么结果。若是现在查,是不是晚了?”
太子并未表现出诧异来,只是淡淡地说:“若是父皇真的想要查的话,儿臣想总要试一试,才能死心。”
乾武帝说:“那这件事就交由你办,别人朕也不放心。”
当天晚上,两道赐婚懿旨从永慈宫出去,一道是柳阁老家里,一道则是给新州刺史赵家在京的宅子里。
第二天,逸亲王进宫求见乾武帝,为四子请封郡王。
看着自己的弟弟,因着梁太后没有跟前,乾武帝也懒得再装什么好兄长。
这都要造他的反了,乾武帝心中也是有气,口气就不怎么好地说:“一个郡王就行了?我还当逸王弟可要给这个儿子请个亲王封封呢,要不然怎么对得起新州刺史的女儿?”
正文 432 欲动
逸亲王别的不行,就是脸皮厚,并不以为意,好似没听出乾武帝地话外音,说:“若皇兄肯赐,那弟弟也只有让儿子接受了。”
乾武帝被逸亲王的无耻气了个够呛,但到底做不出如市井之人那样,破口大骂。最终冷冷地说:
“恭喜逸王弟娶了两个如意儿媳妇,不过既是封为郡王,便就要建郡王府,没个一年半载的,可建不成。逸王弟还是先为老五准备婚事吧。老四的可就要错后了。”
即使订了亲,随时可以反悔,哪里比得上生米煮成熟饭?
昨天施璋给他来那一手,逸亲王差点儿没气吐血。他能说动赵家将赵真芝送来,那是与赵挺达成了协议的。
如果赵挺不同意,赐婚懿旨有一百种法子躲过去。
比如说女儿有恶疾,或干脆说死了。
逸亲王昨天在听得柳如珍掉水里之后,急忙去了赵府上。赵挺进京述职,也免了来回传信。逸亲王几乎就明着说,如果他有登上大位那一天,他的四子便就会被他立为太子,才让赵挺动心。
不过这也不是逸亲王顺口胡说,其实也是对施璋失望,觉得他实难干大事。
皇太弟还没捞着,就已经准备着分封天下了。
逸亲王听了乾武帝的话,也知乾武帝是故意想要拖延他与赵家的联姻,笑着说:
“皇兄多虑了,四郎为兄长,自然是要先成亲,弟弟压过兄长可不吉利。就先在逸亲王府,明儿郡王府建成了再搬过去就是了。反正都在京城里,又不麻烦。”
对于逸四公子的婚事,乾武帝根本做不得主,对着逸亲王冷哼了声,却也只得下圣旨,赐四公子郡王的名号,并为他拨建郡王府。
太子这边得了乾武帝的明令之后,倒是可以明着查乾武帝的身世了。
魏许氏被魏芳凝关在太子府上这么多天,不闻不问,也不发落。倒也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