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团聚在一起,就已经是福气了。不做官,不参与朝堂纷争,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我也觉得。”秦寒也跟着劝说:“倒不如咱们一家子平平安安的聚在一起过日子不是比什么都好?经历过从前那些,才觉得一切功名利禄都是浮云,只要一家人还都活着生活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运,至于其他的那些富贵,煊赫之时宛若烈火烹油,可是有人要夺走还不是一夕之间?这些我们早都已经看淡了。”

    秦家在大燕经历的那一场浩劫,失去了那么多的亲人,但凡是稍微有心一点的人,都无法忘记当初的伤痛。如秦寒这般看开的虽然不多,但经他一提却都感同身受。

    秦槐远闻言,心下不免动容,他忍住了发酸的鼻子,点了点头。

    “说到底,是我在朝堂中做的不当,才引了圣上的不满。”

    老太君闻言,也不忙着哭了,拉着秦槐远便问:“蒙哥儿,你给我说清楚,圣上为何要罢免你的官职?你做了什么不当的事了?你也是一把年纪了,原来还重用你呢,你还能入阁拜相呢!怎么忽然就不用你了?难道……”

    老太君看向秦宜宁,狐疑的道:“怎么宜姐儿回来了,你就被罢官了?难道是宜姐儿的问题?”

    兄弟和侄儿都不怪罪秦槐远,老太君不为了子女的同舟共济而欣慰,却先站出来挑事儿。

    逄枭看的不喜,尤其是老太君还将秦宜宁攀扯进来。

    只是逄枭还不等说话,孙氏就已经站起身拉着秦宜宁的手道:“这话说的没道理。宜姐儿是女眷,又得圣上封赏,咱们一屋子女眷都没她一个人得的荣耀多,这会子爷们家的事怎么能怪道她头上?老太君做惯了一家之主,也该想想怎么和睦子女才是,这会子去却先说这样的话,叫人看不上。”

    老太君闻言暴怒,也顾不得现在谁在场了,指着孙氏怒骂:“你还有脸说话!都是你这个蠢妇,我的蒙哥儿从前多么有才华,他可是‘智潘安’啊!走到哪里都得赏识,刚来大周时候多受圣上重视啊,都是你!都是你!若不是你这个蠢妇,蒙哥儿能丢了仕途吗!”

    毫无道理的骂过,老太君捶胸顿足的大哭起来。还透过泪眼去观察周围人的神情,见秦槐远竟丝毫没有来劝解安慰她的意思,她哭的更委屈了。

    “我好容易培养出的儿子,如今仕途都丢了,我不活了!不活了!”

    老太君哭闹的秦宜宁脑仁儿疼,眉头也拧成了个疙瘩。

    逄枭作为外人,到底不好出言去训斥素来敬重的岳父的母亲,何况这件事秦槐远也的确是受了自己的牵连。

    李启天今天计谋不成,必定会迁怒所有人,朝堂上没见秦槐远带着人来弹劾他,一定是已经心生怨恨了。

    而季泽宇那里,还不知道李启天会怎么处置……

    逄枭思及此,一直掩藏着担忧的俊脸上险些藏不住情绪。

    二夫人和二老爷去劝说老太君。

    孙氏则是拉着秦宜宁的手道:“太吵了,对你身子不好,咱们先出去。”

    秦宜宁听的汗颜,不由得观察秦槐远的神色,见父亲不动声色,好似不在意,这才略微松了一口气。

    秦宜宁跟着孙氏离开了正厅,老太君的哭闹声穿透力极强,就算站在院门前,还是能听的清楚。

    孙氏低声啐道:“以前咱们家富贵时,也没见她感恩,现在你父亲被罢了官,你二叔三叔还没说什么,她先闹起来,这也是个做娘的!”

    秦宜宁搂着孙氏的手臂安抚道:“母亲,您这话心里想想就算了,在父亲面前就不要说了,免得父亲难过。”

    孙氏点了点头,叹息道:“宜姐儿,这些琐事你都不要往心里去。你现在是双身子的人了,就只管安心的保养身子,你瞧瞧你出去这一遭瘦了这么多,脸色也不好。”

    秦宜宁这还是一路上逄枭想方设法给她补养过的呢,若非如此,孙氏见了沙漠中的秦宜宁,不知道要心疼的哭成什么样。

    屋内老太君的哭声渐弱。

    逄枭撩起暖帘率先出来,秦槐远、二老爷、三老爷、秦寒、秦宇都随后出来。二夫人和寒二奶奶、八小姐、秦慧宁等女眷则是留在屋内劝说、安慰老太君。

    秦槐远便道:“如今既然被圣上怀疑,想来往后想要改观这个印象已是不容易了。与其缩手缩脚下去,还不如潇洒的生活,做自己。”

    二老爷也点点头,今天大朝会上的猫腻只要想想就能明白。圣上这是没能拿下逄枭,还要表面做大度的赏赐秦宜宁,心里憋着一股气,自然想方设法的想要泄愤,这才会拿了亲家的男子来开刀。他们应该庆幸李启天还算是个头脑清楚的,若是摊上从前大燕朝昏君那种人,都有可能直接下旨抄家灭门,他们也算是躲过一劫了。

    二老爷便道:“大哥往后有什么打算?”

    秦槐远轻叹道:“其实我早已经身心俱疲,我就这么一个独生的女儿,往后就指望着抱抱外孙了。其余的事情都在不想去管。现在圣上已经将我与姑爷划为一党,不论我怎么做,圣上的怀疑都不会改变,我还做什么要勉强自己?还不如活得自在一点。”

    说到此处,秦槐远含笑看着逄枭,道:“之曦,不知道我与你岳母一起搬到你的王府去住,你觉得如何?”

    逄枭闻言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太好了!岳父,我求之不得!王府地方大,一家人住在一起又热闹,宜姐儿也一定高兴,对身子也好,这样再好不过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 搬家(二)

    逄枭心中对秦槐远非常的佩服。

    他是个处变不惊,且何时何地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面对这么大的变故也没有被打击到,而是寻找最好方法来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而且秦槐远提出搬去王府,也是为了家人考虑。

    秦家除了秦槐远,只有个二老爷秦修远在朝任职,但也是个挂职的小官,并没有实权。可以说秦家但凡做什么大事,李启天肯定要找到秦槐远的头上,就算有人暗杀寻仇,也是冲着秦槐远来,亲家的其余人存在感都太低了。

    所以秦槐远在这个时间搬走,嘴上虽然说是为了自己,实际上却是怕给家里人引来灾祸带累了他们。

    另一方面,与逄枭住在王府,正好也方便王府里保护,至少秦宜宁和逄枭不用提心吊胆的,还要分散精力。

    只不过,秦槐远心里必定也是惦念着家人的。就算搬去王府,可他难免会担心仇人上门找不到他转而去迫害秦家的其他人,秦槐远是逄枭的岳父,又不好直接说带着一大家子都住在王府。

    逄枭闻音知雅,立即就道:“岳父与岳母一定要赏光,而且王府里头空落的院子多着呢,若是二叔、三叔肯赏光同住,那就最好不过了。”

    听逄枭这么说,二老爷、三老爷、秦寒、秦宇等人都很惊讶,随即又有点感动和受宠若惊。

    逄枭是什么身份地位?素来只有别人捧着他追崇他的,极少有听说他去捧着谁的,想不到他竟如此重感情,连带着他们也都一同叫上。

    他们的反应虽然不如逄枭那么快,可是仔细一想也明白了秦槐远的意图,不免都有些感动。

    秦槐远这是为了一家子的安全,委婉的与姑爷提了个要求。

    二老爷有些犹豫:“王爷的提议固然好,我们也很感激,只是一同搬去住,会不会太打扰府上了?”

    “是啊。”秦寒有点怕给秦宜宁添麻烦。

    老太君是个不省心的,去了王府住,怕不是要将王府的日子也搅合的鸡犬不宁?秦宜宁也是有婆婆、太公和太婆婆的,若是因此害的秦宜宁被长辈不喜,那就是他们的过错了。

    秦寒考虑的,三老爷和秦宇也都想到了,人家一片好意,他们也不能太自私,便都表示了婉拒。

    秦宜宁却笑着道:“王府的确空着好几处院子。二叔、三叔和哥哥们就不要客气了。”回头又问逄枭“到时候将雪梅院整理一番,让我们家里人住?”

    逄枭笑着点头:“自然使得,”随即解释道:“雪梅院在王府西侧,是个单独的三进的院落,单独开了侧门,若是想出府不想绕个弯儿去正门,将侧门单独打开也使得。”

    秦宜宁道:“雪梅院包含在王府中,但是也可以关掉走道,开了侧门单独过自己的日子,这样咱们一家子住的近一些,也方便王爷命人保护。想走动时,打开走道上的门就可以在往府里随意串门,自由度也高。”

    秦槐远听女儿和女婿的安排,觉得很满意,转而询问身边的二老爷和三老爷:“二弟,三弟,你们觉得呢?”

    二老爷和三老爷其实已经心动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即道:“要不咱们与老太君商量一下?”

    秦槐远点点头,道:“我就不进去了,二弟去与母亲说一说吧?”

    二老爷点点头,叹息道:“也好。”犹豫了一下,又劝说道,“母亲上了春秋,难免有些糊涂了,平日里像个老小孩,大哥不要伤心母亲其实心里还是最疼你的。”

    秦槐远笑道:“我自然知道,咱们都这把年纪了,哪里还会与老母亲计较。”

    二老爷和三老爷见秦槐远笑容宁静淡然,知道他是豁达之人,当真不会计较这些,便放下心来进去劝说。

    老太君一开始听说秦槐远要搬家,当场就骂秦槐远是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

    可又听说逄枭邀请他们一家人都搬去王府,她也有些心动了。

    王府是什么地方?若是拒绝了,这辈子怕都没有机会享受王府里的生活了!

    再说以她的身份,去了王府也是辈分最老的一个,到时候大家不都得供着她?

    老太君破涕为笑,有些得意的道:“算他们还知道孝顺。”

    随即又有些担忧的问:“现在外头的局势如何了?搬去了咱们会不会也跟着一同摊上什么事?我总觉得,这一次你大哥被圣上罢免了官职,与宜姐儿和他女婿有关。”

    老太君这么说,让二老爷、二夫人都一阵腻味。幸好长房的人没在,否则人家一片好意付出真心,还遇上这么个自私自利的,还不知道怎么伤心呢。

    二老爷就正色道:“母亲,往后这话你切不可以再说。我们在朝中做官,本就是要看天威,天威难测,福祸都不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如今这件事,谁都不怪,要怪也是我们命里应该有这一段,宜姐儿是孝顺的孩子,大哥更是豁达,对母亲您也是真心孝顺,您再不要说这样的话让人伤心了,要不我们听着都觉得心寒。”

    二夫人也笑着二点头道:“母亲,您别跟我们小辈一般见识,老爷他说话直白,可都是一片好意,您是最体恤儿女,最为大度的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还有一句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母亲是长辈,我们还要您给我们坐镇呢,要不日子都没主心骨。”

    二老爷和二夫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将老太君说的没了脾气,心里又因为儿媳的话有些熨帖,便点点头道:“好吧,那咱们一家子就暂且去住着,若是有什么情况,咱们立马搬出来。这一处的宅子咱们就命人看着,到时候临时要搬回来,也来了就能住。”

    二夫人点着头,心里却翻了个大白眼,她很想说这宅子也是人家宜姐儿的,秦家的家当来时候都被山匪给抢光了,哪里还有自己的宅子?老太君吃住人家宜姐儿的,却不知道感恩,就连她这个二婶看着都牙碜。

    二老爷便出去与秦槐远、逄枭等人商议搬家之事。

    事情一旦定下来收拾起来也方便,王府最不缺少的就是下人,逄枭手下的府兵和精虎卫打起仗来一个个小老虎似的,搬起家来也是一个顶俩。

    王府里家私被褥都一应齐全,秦家人只要带着随身的衣物和用品便是。是以很快就整理妥当了。

    预备了十几辆马车,留下了人看着宅院,其余人带上贴身服侍的仆婢,便一路往王府而去。

    雪梅院这里一直有人看着院子,逄枭回来只命王府的掌事去安排。

    老太君跟着二房和三房,就自行进驻了雪梅院,逄枭又命掌事带着人去帮忙,至于其他等安顿下来再说。

    秦槐远和孙氏,秦宜宁则将他们安排在了先前她在王府小住时居住的溯雪园。

    这里环境清幽雅致,虽然没有单独通往府外的大门,却在府里重要的位置,距离外院书房很近,又能与内宅隔开,方便避嫌——毕竟秦宜宁还有一个独身的婆母呢。

    至于八小姐,自然是跟着老太君同住。

    秦慧宁是秦槐远的养女,王府也只能接纳她。孙氏怕秦慧宁弄出什么幺蛾子,需要放在眼前看着就主动道:“慧姐儿就跟着我这里住,老太君那里你每天请安时候过去就是。”

    秦慧宁早就已经被王府偌大的宅院和优雅华贵的景致迷了眼,心中对秦宜宁的羡慕嫉妒已经快要突破天际。见孙氏防贼一样的防范她,她心里越发的委屈,但是她也想与秦槐远和孙氏修复关系,便乖巧的点头应下了。

    孙氏就先让婢女服侍秦慧宁去厢房休息。

    这时已是天色暗淡,屋内掌了灯,照的亮如白昼。

    秦槐远见秦宜宁已有疲态,便道:“你们也累了,快些去歇息吧。其余的等明日再说。”又对逄枭道,“我已经安排人护送亲家一家回来。相信明后天就能到了。”

    逄枭一听,便笑着道:“是,多谢岳父,我不在这段时间您顶着圣上的监视帮我照看我母亲和我外公外婆,一定废了很多心。回头咱爷俩好好喝一杯。”

    听他们这么说,孙氏很惊讶,因为这些事她都不知道。逄枭便带着秦宜宁离开了溯雪园。

    天已经全黑了。有婢女在前头掌灯。

    秦宜宁有些腰酸,步子走的也缓慢,逄枭见她如此,索性一把将人横抱起来。

    身子腾空的猝不及防,秦宜宁轻呼一声,忙搂住逄枭的脖子,“这是做什么,快放我下来。”

    “你累了,乖,歇一会儿。我叫他们预备了一些清粥小菜,待会儿回去用了就可以休息了。”

    秦宜宁听的禁不住笑起来,头枕着逄枭的肩膀,感觉着他有力的臂弯稳稳的托着她,步履轻松毫无颠簸的向着上院而去。

    她累了,也不想说话,心里对逄枭今天的安排又充满感激,便用脸颊蹭了蹭他的肩膀。

    逄枭的心都酥软了,低头亲了她额头一下,语气温柔的道:“乖。”

    不多时,逄枭停下了脚步,“宜姐儿,你看。”

    秦宜宁已经昏昏欲睡了,闻言迷糊的睁开眼,“怎么了?”

    逄枭扬了扬下巴。

    秦宜宁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看到了灯笼暖黄的光线中,高悬在上院门楣上崭新的一块匾额,熟悉的飞扬字迹写着“思卿”。

    秦宜宁不由得眼眶发热,笑着道:“是你的字。”

 第五百七十四章 冷暖

    逄枭点点头,珍惜的看着靠在他怀里的人。

    “起初我找不到你,你那段时间每天都焦头烂额,我一心只想着找到了人再说,时间过的也很快,后来听说了你在鞑靼的消息,心里稍稍安定,时间就一下子慢下来了。我与岳父商量了一番,当时并不是离开京城去寻你的好时机,我就只能在宅子里枯等,朝堂上的事情也懒怠去理会,闲着便敲敲打打做一些东西,这匾额就是当时做的。”

    想不到不只字是他写的,就连匾额也是他自己做成。

    秦宜宁笑着,眼眶却再度湿润了。

    逄枭看着她眼里有晶莹闪烁,又是心疼又是无奈,抱着她一路往里头走,“怎么又哭了?”他发现秦宜宁自从有孕,就变的特别容易情绪化。

    秦宜宁有些难为情,但是想到自己失踪后逄枭的日子到底是怎么过的,心里便一阵阵的酸软和心疼。换位思考,若她是逄枭,她恐怕早就急疯了。

    仆婢们看到逄枭抱着王妃回来,并不敢多看,只是人人都含着笑意,去为他们撩起夹竹的锦绣门帘。

    屋内已经掌灯,昏黄的绢灯让室内显得格外温馨。

    秦宜宁被逄枭小心翼翼放在铺设了柔软床褥的拔步床上,他亲手为她拆下头上反复的珠钗环佩,让她微卷的长发散落在身后,蹲在床沿亲手为她脱掉了鞋袜,动作温柔缱绻。

    秦宜宁双手撑在身侧,眉眼弯弯的看着逄枭。

    逄枭也时而抬起头,与秦宜宁对视,对上她那双温柔如水的眼睛,便也禁不住跟着笑。

    他们成婚之后,新房还没住习惯就奉旨离京,如今回到家里来,秦宜宁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心里还有一些叹息。

    “明儿外公、外婆和娘就回来了吧?”秦宜宁问。

    逄枭点头,道:“岳父做事谨慎,当时我出京去寻你,就托付了岳父将他们藏起来。我怕圣上趁着我走了迁怒他们,岳父便暗中做了。他藏起人,连我都找不到。而且我每次对上岳父,都觉得他吩咐什么都是有道理的,吩咐什么我都会听。虽然我也知道岳父说的肯定是对的,但这感觉到有点像是被迷惑了,特别邪门儿。”

    秦宜宁听的噗嗤一笑,“哪里有什么邪门儿。只不过父亲是一个有魅丽的人。”

    逄枭闻言点点头,“的确如此。对了,我看你们府上的两位小姐也来了,他们与老太君若是凑合在一起,难免闹幺蛾子。不如我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他们年纪也正适龄。”

    “你若肯出面,自然是好的。”秦宜宁笑着点头,对于逄枭肯帮衬秦家人想到各种琐事,心下格外的感动。

    二人一夜好眠。有彼此枕边,心里都很踏实。

    次日过了午后,秦宜宁用过午膳刚刚歪在暖榻上小憩,外头便有婢女来回:“王妃,老太爷、太夫人和老夫人回来了!”

    秦宜宁闻言大喜,忙起身下地,动作太急,脑子还嗡嗡作响,身子摇晃了一下,便被身旁的婢女搀扶住了。

    “王妃,您莫焦急,老夫人、太夫人他们回来必定是往松鹤堂去的,奴婢伺候您先往松鹤堂方向走吧?”

    秦宜宁如今身子重,不敢随意跑动,否则早就冲出去了,闻言也只好点头,随着婢女缓步往外走。

    出了思卿园的们,便沿着长廊一路往松鹤堂去,沿途遇上的府中的下人皆驻足行礼,恭敬的称呼“王妃”。

    秦宜宁肩上搭着件浅粉色的云肩,一手扶着婢女的腰,身旁还跟着个张开手像护崽老母鸡一般的老嬷嬷保护着,身后又跟着四个二等丫鬟,脚步匆匆的往前迎去。

    忽然便听见前头传来一阵交谈声。秦宜宁抬眸,便看到身材高大、略微发福却精神硬朗的马氏是与美貌的姚氏走在前头,逄枭则是随同姚成谷走在后头,正一阵谈笑。

    见了秦宜宁,马氏笑的眯起了眼,丢下女儿健步如飞便迎了秦宜宁,“好孩子,快叫外婆瞧瞧!”

    “外婆!”秦宜宁屈膝便要行礼,马氏双手握着她的手不让她跪,“快别如此,咱们家不兴那个,好孩子,你在外头受苦了!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我跟你说,大福那个臭小子把你给弄丢了,我已经帮你揍了他一顿了,往后看他还敢不敢顾头不顾腚了,媳妇都能弄丢,他还能干点啥!”

    说着还回头瞪了逄枭一眼。

    逄枭陪着姚成谷站在一旁,爷俩脸上都是憨厚的笑。

    姚氏则是淡笑不语。

    秦宜宁便转而给姚成谷和姚氏分别行礼。

    “外公,娘。”

    姚成谷笑着点头:“好好,人没事就好,别的都不要紧。”

    “是啊。”姚氏也笑着:“这段日子我们大福都跟丢了魂似的,你回来了,便一切都好了,你外公外婆都说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主要是人安生便是福气,好好的一个闺女全须全尾的嫁到我们家来,若你有个什么,我们都不知怎么与亲家交代。”

    秦宜宁微笑颔首应“是”,心里却有一杆秤,已经将他们的表发现看的分明。

    马氏是真心关心她,欢迎她,对她毫不怀疑。

    姚成谷城府深,从言语中看出他已经对她产生怀疑,只是他万事不爱表现在明面上,只说一句“别的都不要紧”。

    姚氏这个婆母,对她的贞洁怀疑肯定很深,对她也不是真的关心,而是用一些有的没的话来敲打她。她的话每一句都挑不出问题,可连载一起,却无端端让她心里憋得慌。

    秦宜宁的涵养好,在大燕时又跟着宫里的嬷嬷学规矩,礼仪也没的说,是以这一刻她心里的憋闷谁都没有看出来。

    除了逄枭。

    听姚氏说的这些话,逄枭心里便有些不喜欢,道:“娘不必担心,我岳父一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当初我把宜姐儿弄丢了,岳父也没有说什么,前些日子我差点遭了秧,还是岳父和二叔父一同舍去了官职将我给救了,若是因为宜姐儿的事情怪我,哪里还会帮我?秦家人厚道,不会那样的。”

    姚氏一听逄枭差点“遭了秧”,当即就担忧的变了脸色:“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