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堂归燕-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见面又并未一味的只知道逞威风,还知道顾全生母的脸面。

    这会子老太君瞧着秦宜宁顺眼多了,只觉得她是个有勇有谋能屈能伸的姑娘,果真是秦槐远的骨肉,身上自然就带着几分秦丞相年轻时候的风骨。

    老太君摆摆手让秦宜宁起身,“不与你相干,这丫头到底是自己性子歪了。”好像刚才斥责秦宜宁不会管束下人的人不是她一样。

    转而吩咐秦嬷嬷:“去查问雪梨院的人,此事一旦证明属实,立即将余香发卖出去。”

    余香闻言,惊恐的瞪大了眼:“老太君,您不能如此啊!我是家生子,我爹是……”

    老太君不耐烦的皱眉,“我不管你老子娘是谁,能养出这种不安分的闺女,怕也不是什么好的,绿娟,此事交给你去办,既然是家生子,那就按着规矩来吧。先将人带下去,我瞧着心烦。”

    “是。”秦嬷嬷立即叫了粗壮的婆子来,用帕子堵了余香的嘴,直接将人拖了下去。

    眼看着余香被拖走,瑞兰也有些害怕。

    这时候,只要秦宜宁一句话,说她昨日妄图袭击主子,她可能就会跟余香是同一个下场。

 第十七章 刮目相看

    瑞兰从未如现在这般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死完全掌握在主子的手中。回想昨日对秦宜宁的轻视,她悔的肠子都快青了。

    可事已至此,是死是活,全凭主子的一句话。

    瑞兰紧张的手心冒汗,抬眸,正对上秦宜宁平静的眸子。她忙低垂了眉目,最大限度的表发现出自己的恭顺。

    秦宜宁眨了眨眼,莞尔一笑,退到一旁。如此一来就是不打算追究了。

    瑞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对秦宜宁的宽宏感激不已,给老太君磕了头,又给主子们都行了礼,与秋露退了出去。

    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的二夫人和三太太都禁不住微笑,对秦宜宁的处事多了几分赞许之意。

    若是这会子秦宜宁发落了瑞兰,恐怕会让那些想要投奔她的人多了几分思虑。毕竟一个才刚给她出了力的人转眼就被发落了,并不是什么能让人心里舒坦的事。

    再观今日的事,虽桩桩件件不叫人顺意,可现在瞧着老太君的模样,心情竟然很是不错,二夫人和三太太心里明镜一般,老太君能够如此平静,是因为秦宜宁才刚的几句话。

    她不动声色的便恰到好处的搔到了老太君的痒处,不论是她心机深沉,还是她聪慧过人,还是她本身就有这个灵性,这个姑娘,也都不是个寻常角色。

    他们之前认为秦宜宁是“野人”,如今看来却是他们浅薄了。

    这丫头虽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却真正是个有勇有谋进退有度的。如此聪慧知礼,充满灵性,可比满肚子学问却不会办事的女子要好的多了。

    如他们这些出身簪缨望族的女子,将来最大的用处无外乎联姻。

    若是只有满腹学问,行事却不知进退,在婆家立足到底艰难。

    况且女子无才便是德,本朝大部分的人家也不会要求女子多么博学,管理中馈时能够认得账册便是了。

    而目前看来,秦宜宁已经初步达到了这些要求。

    她不但不比其他的女子弱势,更是要比他们都强一些。不但有聪慧的头脑,显赫的家世,强大的母族,还有一副寻常女子求而不得的绝艳容貌。

    只单论那最后一点,就足以叫她未来的夫君神魂颠倒了。

    这样一个女孩,能得老太君的宠爱,还不是指日可待?

    二夫人和三太太如此一番分析下来,都不免要对秦宜宁刮目相看,对她的态度都要改变一些了。

    二夫人就关心的问起秦宜宁身上的衣裳可还暖和。

    三太太更是笑着道:“我才得了一套上好的碧玉头面,宜姐儿才回府来,三婶没有什么好的见面礼,稍后就叫人给你送过去。”

    秦宜宁起身行礼,笑道:“多谢三婶。”

    “哎呦,好孩子,都是自家人你客气什么,你才回家,咱们多走动,没事儿你就去三婶那里玩儿,有什么事儿都可以找咱们。”三太太拉着二夫人的手道:“是不是,二嫂?”

    二夫人极为和气的点头道:“你三婶说的是。”

    七小姐就适时地对秦宜宁露出个友好的微笑,表示自己听从嫡母的话,对她十分欢迎。

    一时间,屋内的气氛前所未有的融洽。

    秦宜宁乖巧的陪着长辈们,她很安静,话也不多,但正因为这份稳重以及肖似其父的容貌,就让人不自觉的对她多出几分看重。

    秦慧宁冷眼旁观着一切,心中的妒恨如同洪水决堤一般。

    亲眼看着从前属于自己的重视和宠爱如今都变成了别人的,她的脸伤成这般,凶手不但没有受到该有的惩罚,反而还被刮目相看。

    她秦慧宁,何时沦落到别人往上爬的垫脚石了!

    可这一切的到来,偏偏是她无法反抗无力去挣脱的。她就只能乖乖的接受,还要笑着去接受……

    秦慧宁委屈,愤怒,妒忌,怨恨这些不将她当做一回事的人,然而这一切,她都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表发现出分毫,免得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

    她低着头,情绪翻涌之下不自禁的咬牙颤抖,却要生生忍住。

    正当此时,大丫鬟吉祥进来行礼道:“回老太君的话,大夫人回来了,定国公夫人身边的包妈妈跟随着一同来的,此时正在门外求见。”

    老太君原本已经转好的心情,在听到“大夫人”三个字时又一次糟糕起来。

    长媳骄纵跋扈又生不出儿子,她是横竖看不上的,可偏偏秦槐远于朝务之上还有需要依靠到定国公府的地方。

    老太君知道,姻亲的助力对秦槐远来说至关重要,况且她也看的出孙氏虽然骄纵跋扈,却并没有多少坏心思,许多事情她这个做婆婆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可是此番孙氏忽然回娘家去,且还是在与秦槐远争吵一番之后说走就走了,这种妇人,着实令人不能不去怪罪。

    她是做婆婆的,若是一味的因为儿媳母家的强大而退步,莫说是别人会看轻了她,就是剩下的两个儿媳妇和这一家子的宗亲媳妇们,知道了都会说她这个大家长是个软柿子。

    那往后她还如何立威?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有样学样了?

    老太君沉下脸来,摆摆手道:“你们都去吧。”一副要与孙氏掰扯一番的模样。

    二夫人和三太太也不愿意趟这浑水,就各自带着各房的女儿退下。

    秦宜宁也打算走。但是老太君想了想,还是道:“绿娟,你带着宜姐儿和慧姐儿先去里间上药。”

    “是。”秦嬷嬷了然的点头。

    看来老太君是打算让姑娘也见一见定国公府的包妈妈了。

    这位包妈妈是定国公夫人的陪房,深受信任,定国公夫人特地安排她来,怕也有些要解释或者赔礼的意思。而且,有些话告诉包妈妈,就等同于告诉定国公夫人,昨日的事涉及到两位姑娘,当着包妈妈的面说清楚也好,免得猜疑之下事情会变的更复杂。

    秦嬷嬷就带着秦宜宁和秦慧宁到了里间。

    此处与老太君所在的侧间只隔着一道落地罩,博古架上摆设了精致的各种摆设,墙角还有一盆开的正好的绿菊,铺设的坐褥也是与菊花颜色相同的淡绿,让整个房间的色调都清新明亮的很。

    秦宜宁与秦慧宁隔着小几在铺着淡绿锦缎坐褥的罗汉床坐下,秦嬷嬷拿了药膏来服侍二人搽。

    侧间,大丫鬟吉祥以及孙氏身边的金妈妈和采橘、采兰,已经服侍着孙氏进了门。

    老太君端坐首位,与往常并无不同。

    孙氏面上却是讪讪的,行礼道:“老太君,媳妇儿回来了。”

    老太君表情淡淡的,虽没有暴怒骂人,却也将怒意表达的十分明白。

    孙氏尴尬不已,心想:这老家伙竟在我娘家人面前给我没脸!

    可纵然再不喜欢,她也不敢忤逆婆母,且生母的话如今犹在耳畔,她不敢不听从,就只能硬着头皮道:“老太君莫要动气,昨儿也是因得知了我母亲身子不爽利,因为太过焦急,这才没有回了老太君就急匆匆的回了定国公府去。您就看在儿媳一片孝心的份儿上,原谅则个吧。”

    孙氏一番话说完,脸上已经火辣辣的。

    她素来高贵,又何曾与人这般低头过?

    明知道她说的是假话,看在她如此伏低做小的态度上,老太君却也不能将她如何了。昨日的事情不易宣扬,秦槐远已经吩咐过要尽快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是她再揪着不放,将事情嚷嚷开,老太君怕会耽误她的爱子。

    何况,孙氏也是极少这般的,到底往后婆媳还要相处,又是当着包妈妈的面儿,这些体面还是要给孙氏的。

    老太君便道:“罢了,快起来吧。如今亲家母身子可还好?”

    “已经好多了。”孙氏暗自松了一口气,笑着去给老太君的茶碗里续茶。

    而包妈妈则是给老太君行了大礼。

    老太君笑容变的十分热情,依旧盘膝坐在罗汉床上,单手倾身虚扶了一下:“快些起来吧,多日不见包妈妈了,快请坐下。吉祥,上茶。”

    包妈妈连声称不敢,侧身在一旁的锦杌上坐了个边儿,又客气的接过了吉祥端来的白瓷盖碗,笑着问候了老太君的身子。

    老太君与包妈妈便很是和气的相互寒暄了一番,最后事情说到了新回府的四小姐身上。

    “老太君,我们夫人得知相爷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沧海明珠,别提多欢喜了,此番嘱咐奴婢跟着姑奶奶来府上,一则是为了姑奶奶的事,还请您多担待,二则奴婢带了一些上好的药材和御上刚刚赏赐的几匹缎子来,是我们夫人的一些心意。最要紧的一则,便是夫人想让奴婢见一见小姐,约个日子,想请小姐回定国公府一趟。”

    老太君听着包妈妈的话,心里别提多熨帖。除了道歉,还带了礼物,她就没有道理不让外祖家的人见孩子了。

    “亲家母太客气了,一家子骨肉至亲,又何至于如此?还请包妈妈回去代老身谢过定国公夫人。正好,那丫头现在就在里屋呢。”老太君说着就吩咐吉祥去请人出来。

    包妈妈忙站起身来,笑着望着内室的方向,眼中充满了好奇和谨慎。

 第十八章 包妈妈

    内室与侧间之间只隔着一道落地罩,若是透过镂雕的如意纹仔细去看,甚至能够看清老太君和孙氏等人的身影,他们的对话也自然而然的传入秦宜宁和秦慧宁的耳中。

    秦宜宁一直安静端坐,把玩着手中的青花盖碗。

    秦慧宁则是咬牙切齿,强自维持端庄的坐姿,心中暗暗盘算如何能与包妈妈说说话,也好让外祖母知道自己受了多少苦!

    是以,乍一听老太君要让他们出去,秦慧宁顿时一喜,只觉得是瞌睡遇上了枕头,自己是要转运了!

    她就不信,包妈妈那般注重礼教的老嬷嬷,在知道秦宜宁动手打人之后还会对她保留什么好印象!

    若是包妈妈不喜欢秦宜宁,定国公夫人对秦宜宁的第一印象也不会好了。自己好歹有与母亲和老太君十几年的感情,再加上定国公夫人的偏袒,往后的日子也未必会过的不好。

    思及此处,秦慧宁蹭的起身,不等婢女来扶,就进三步退两步摇摇晃晃的跑了出去,连素日里最在乎的端庄都丢了。

    秦宜宁却是与她截然相反,缓缓起身理了理衣摆,对进来传话的大丫鬟吉祥微微一笑:“有劳姐姐。”

    她笑容明艳,直将吉祥看的恍神了一瞬,心里暗自感慨着,极为恭敬的虚扶她出门:“奴婢不敢,姑娘叫奴婢吉祥便可。”

    此时的包妈妈正好奇的望着内室方向,眨眼功夫,就见秦慧宁踉跄着奔了出来。

    “母亲!”秦慧宁呜咽着,一下子扑到孙氏怀里:“母亲,您总算回来了!”

    那模样仿佛孙氏不在家时谁给了她天大的委屈。

    老太君见了就皱起了眉。

    包妈妈见秦慧宁如此作态,也有些不解的拧眉。她若没有看错,方才那一瞬她好像看到秦慧宁半边脸红肿了一大片。

    孙氏拍了拍秦慧宁的背,笑着道:“怎么了?才一晚上不见,我家慧姐儿就这般想念我了?”

    秦慧宁抬起红肿的脸,哭道:“母亲,女儿,女儿是想念您。”

    她端秀的半边脸已经肿的看不出原样儿,加上哭的梨花带雨的模样,叫孙氏看的心头一紧。

    “慧姐儿,你的脸是怎么回事!”孙氏声音急切尖锐,碰触她脸颊的动作却很小心。

    秦慧宁的泪珠便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往下掉,哽咽着摇头:“没,没事,是女儿自己不好。”

    母女二人说话间,秦宜宁已在吉祥的服侍下走到近前,端正的给老太君和孙氏行了礼,又给包妈妈行了半礼。

    包妈妈连忙起身避开,不敢受她的礼,转而给秦宜宁行了大礼。

    “四姑娘安好,老奴包氏,奉定国公夫人之命前来探望。”

    秦宜宁学着方才包妈妈的样子,也侧身避开不受她的礼,随即上前来双手搀扶,客气的道:“包妈妈请起,劳你走这一趟,原本我也想去探望外祖母与外祖父的。”

    包妈妈起身时抬眸,恰撞进了一汪清泉般明媚的眼波中,饶是这般年岁见多识广的老嬷嬷,也被那一垂眸一莞尔的模样看的心中震撼:

    入鬓长眉英气勃勃,杏眼明媚顾盼神飞,五官精致如雕如琢,身量高挑气质沉稳。

    这姑娘,的确肖似少年时的秦槐远,却比秦槐远多出几分女子特有的妩媚和纯澈,还有几分狡黠和灵性,着实是个俊俏风流的人物。

    从秦宜宁和秦慧宁走出内室到现在,包妈妈一直在仔细观察。

    对比秦慧宁的委屈哭诉,秦宜宁的模样要端庄的多了。

    而且,包妈妈见惯了内宅中的鬼魅伎俩,秦慧宁那暗藏心机夸大委屈的模样,不免多了几分做作,也只有孙氏这般一心都在女儿身上慈母心泛滥的才发现不了她是在动心机。

    老太君原本见秦慧宁那么哭着扑出来,心里就十分不喜。

    家丑不可外扬,不论秦慧宁是否有错,也都是关起门来在相府里解决的事,这糊涂丫头怎么会在定国公府的人面前将此事张扬开?

    幸而后来看到秦宜宁虽未曾学过规矩,却也聪慧的模仿着旁人,将礼行的有模有样,老太君的郁闷才稍微缓解了一些。

    老太君打心底里疼惜秦慧宁,也明白她的恐慌和难处,但是此时对她的作态却是不满意的,从前没有遇上事儿还没觉得,如今真正遇上了大事,秦慧宁的种种做派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她的举止,倒不如一个山里来的丫头稳重。

    见秦宜宁与包妈妈见过礼,老太君道:“都坐下说话儿吧。”

    “是。”包妈妈与秦宜宁应声。

    孙氏却是将眉头拧成了疙瘩,拉着抽抽噎噎的秦慧宁望向着老太君,声音拔高道:“老太君,媳妇儿才离开一夜的时间,怎么慧姐儿的脸就成了这样儿了?莫不是有人欺负了她?若是真有这样的人,我定然是不会罢休的,就算她如今成了我的养女了,可到底也是咱们府里的小姐。没道理就这么平白的叫人欺负了去!”

    孙氏话说的理直气壮,盯着老太君的眼神含着两簇火苗。她只当是秦慧宁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被老太君命人掌嘴了,打的这般严重,她做母亲的哪里能不为了女儿出气?

    说到底,孙氏根本想不到秦慧宁会是被秦宜宁揍的。

    孙氏愤愤不平的模样,险些将老太君气了个倒仰。

    “老大媳妇,你这是与婆母说话呢?”

    孙氏抿抬着下巴抿了抿唇,心内天人交战脑海中闪过许多可以与老太君争吵的话,却因为回府时生母的叮嘱而有些犹豫。

    一看孙氏的表情,老太君就猜得到她在想什么。

    在看秦慧宁那抽抽搭搭的样子,话都说不明白,反而引起了孙氏对她的猜疑,心情顿时跌落谷底,也懒得再给孙氏留体面了。

    “孙氏,你也不必这般与我说话,昨儿晚上的事是怎么回事,咱们都心知肚明,包妈妈也不是外人,我一大把年纪了,也没有必要单独为了你们长房的事情闹的不可开交。你且看看你教导出的是什么好女儿吧。”

    老太君瞪了孙氏一眼,转而又道:“你瞧着慧姐儿这般心疼?可慧姐儿挨揍还不是因为你教导不当?因为你行为失控?慧姐儿言语中不留神,让你误解了宜姐儿,觉得她是外室女,你不经过求证就与蒙哥儿吵闹起来,还回了娘家。

    “宜姐儿是个正派的,见你回了娘家,就觉得是慧姐儿挑拨的,不论是否有心的都不可饶恕,所以动了手。

    “这两个孩子虽一个无心之失,一个一心为了父母的和睦而动气,但是姐妹不和睦,到底该罚。我这个老婆子已经代替你教训过他们了。

    “怎么,你那么跑回娘家去了,回来还要埋怨帮你教导女儿的婆母不成?那未免也太荒谬了!”

    老太君的话,将孙氏说的呆愣在原地。

    而一旁听着的包妈妈,已经将老太君话里的内容分析出几个关键来:

    秦宜宁打了秦慧宁。

    秦慧宁言语中无意间引起了孙氏对秦宜宁身份的怀疑,导致了孙氏与秦槐远争吵。

    看老太君的模样,秦宜宁打了秦慧宁,并未让老太君讨厌了秦宜宁。

    思及此,才刚秦宜宁稳重行礼的模样,和秦慧宁涕泪滂沱委屈不敢言的模样交汇在一处,已经让包妈妈脑子里出现了很多猜想。

    包妈妈笑着打圆场:“秦老太君息怒,我们姑奶奶是个直肠子,您最是疼惜她了,可千万别为了此事引起误会来。”

    孙氏却是没理会包妈妈的话,将目光转向了一旁安静站着的秦宜宁,质问道:“是你动手打了慧姐儿?”

    秦宜宁垂眸道:“是。”

    “你好歹毒的手段!”

    “回夫人的话,秦慧宁言语中的暗示,让您误会了父亲,影响了您与父亲的和睦,女儿也是实在气不过才动了手。”

    孙氏咬牙切齿道:“难道我死了不成?还轮得到你来教训她!”

    “姑奶奶!”包妈妈听着孙氏说的不像话,一把拉住了她的手腕,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的道:“请、您、慎、言!”

    孙氏气的直喘气,胸口因为急促的呼吸而起伏。

    秦慧宁仿佛从惊吓之中才回过神,扑通一声跪下,呜咽道:“母亲息怒,是我的不是,一切都是我的不是,您千万别再动气了。气坏了身子,岂不都是女儿的不是了。”

    女儿委屈成这样,孙氏饶是知道自己应该欢欢喜喜的认下秦宜宁,也不能咽下这口气。

    若不是包妈妈在旁拉着她,她真想冲上去也给秦宜宁脸上来一下,让她的脸和秦慧宁的一样肿。

    秦宜宁平静的望着暴怒的孙氏,早已经凉了的心,这一次宛如冰封。

    她对敌意的感知十分敏锐,孙氏那充满敌意恨不能生吞了她的眼神,她不会看错。

    她的母亲不但不肯认她,还想伤害她……

    秦宜宁轻叹一声,垂下长睫。

    她不应该再抱有幻想了。

    包妈妈见老太君面上不喜欢,就笑着告辞。

    老太君也不想再多留人,且心乱如麻的她也懒得再看这些人,就连素日喜欢的秦慧宁此时她看着都烦,就干脆打发所有人都下去。

    离开了慈孝园,一行人沉默的到了长房的兴宁园,包妈妈才叫住了秦宜宁,道:“四姑娘,老奴能单独与你说几句话么?”

 第十九章 吃软不吃硬

    秦宜宁被生母那般仇视后,心情便有些低落。

    不过听闻包妈妈的话,她立即强迫自己打起精神,赶走所有情绪,客气的对包妈妈微笑道:“包妈妈太客气了,我实在不敢当。可是外祖母有何吩咐?”

    包妈妈闻言,却是第一次近距离深深的打量秦宜宁。

    旁人或许听不出秦宜宁方才这两句话的厉害,可包妈妈混迹内宅多年,可是个老油条了,哪里会听不懂?

    秦宜宁的话,前一句表达了对定国公夫人以及对她的尊重,给足了她体面。后一句却是提醒了她的身份,让包妈妈觉得,就算自己有心偏袒秦慧宁,想托大倚老卖老说些什么训诫的话,听了这一句也要掂量一番了。

    才刚看过了秦老太君对待秦宜宁的态度,又见了她的行事,虽被她侧面的提醒了一句,包妈妈却并不生气,看着秦宜宁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赏和尊重。

    “请姑娘移步可好?”包妈妈微笑着点指了一下兴宁园当中的菊山。

    秦宜宁顺着她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那里除了用各色菊花盆栽搭了一个不大的菊山之外,周围却是一块空地,与前厅、厢房、游廊和倒座都有一段距离。

    秦宜宁起初不解,不过与包妈妈并肩到了菊山旁边时,再观察远处的正屋,就已经明白了。

    此处四周都藏不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