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起天阑-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女以为这是祥瑞之兆,所以才将此玉饰献给陛下。”
皇上将玉饰举至眼前仔细观摩到:“确实看起来像一只盘龙,确实是个好东西。只是你为什么现在才将此玉饰献给朕?”
刘缨双手伏地道:“陛下,臣女当时听蛙人的话不觉得十分可靠,以为蛙人在水底时间过长导致出现幻觉,因此不敢妄加猜测便将此事搁置一边,回到金城之后臣女夜里梦见一条巨龙出现梦中,告诉臣女玉饰之事,臣女才敢确信此事是真,而且那巨龙还命臣女将玉饰交给皇上,它说只有九五之尊的皇上才能让它臣服。”
刘缨的一番话说得皇上眉开眼笑,脸上原本还阴郁的表情忽然消失不见。
一阵爽朗的笑声之后皇上开口道:“说得好!你想要什么赏赐?”
“请陛下将刘府赏赐给臣女居住。”殿中的太监被刘缨的一句话吓出一身冷汗畏惧地看向皇坐上的皇上。
“好!朕答应你。”
皇宫中的消息不过片刻便传遍了金城的各个角落,胡威狠狠地抓住椅子咬牙道:“皇上竟然会同意刘缨的请求,将刘府赐给她居住。难道说皇上对三年前的事情有些怀疑了?”
一旁的吴太尉脸色惨白道:“胡大人,你说……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办?”
胡威瞪一眼吴太尉道:“若不是你办事不利,我们又怎么会落得这样被动的局面,现在好了所有的好事全让她一个人占尽了,你不仅什么都没有捞到,反而还被皇上治罪罚俸一年。没想到三年里这丫头竟然变得这么厉害,我们要赶快出手了。”
几天后深夜里,刘缨提着灯笼走在空旷的院中,刘府里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变,但是却再也不是从前的那个刘府了。
刘缨走到祠堂门口,一个高大的人影伫立在祠堂中间。刘缨将灯笼放在祠堂门口走进祠堂。
“哥哥。”刘缨走到刘博身边才发现他英俊潇洒的脸上竟布满了泪痕。
刘缨紧紧抱住刘博道:“哥哥,我们一定会为父母报仇的。哥哥,你也和我一起住在府中行不行?”
刘博摇摇头:“若是我被人发现了,刘家就真的全完了。”
刘缨脸上浮现淡淡的笑意道:“哥哥,不用担心,我早就想好了。一定不会让别人发现。”
“缨儿,你长大了,哥哥现在还要被你保护了。”
“哥哥,以后就只有我们两个相依为命了。”
一声惊天雷声震彻天地闪电照亮黑暗的天空,豆大的雨滴接踵而至噼噼啪啪打在屋顶之上。
刘缨走出祠堂走进漫天的雨幕之中,面对着祠堂跪下道:“刘氏先祖在上,刘氏第三十九代嫡女刘缨发誓,此生拼尽全力为父母报仇,复刘氏荣耀,以告慰先祖。若此生不能为刘氏报仇便化作厉鬼让仇人生生世世不得安宁。”
刘博也随着刘缨一起跪下道:“先祖父母在上,刘氏第三十九代嫡长子刘博,终我一生一定协助妹妹报仇护她一生平安幸福。”
紧接着几声轰隆隆的响声,震的大地一片颤动。











  

第二十三章 顺仪之死



不只是金城中突降大雨,刚刚遭受涝灾重创的海城也又一次经受到了大雨的洗礼,这也成了验证刘缨的治灾方法最有效的办法。
吴太尉焦急地拍开胡府大门,急急忙忙冲进胡威的书房道:“胡大人,你可知道海城的事情?”
胡威淡淡挥挥手让下人都出去方才不慌不忙道:“我已经听说了,这次大雨海城不是平安无事吗?”
“就是因为海城平安无事,我才这么着急。您想啊这次治灾的办法是刘缨想出来的,防洪的大坝也是刘缨亲自监管建造的,但是现在海城却平安无事,这……这不是说我们这些人都没用吗?还不如一个黄毛丫头。”吴太尉闷声道,他其实最在意的是这次的事情没有半分他的功劳,甚至还因为他险些耽误大坝的建造。
胡威放下手中的茶杯提醒道:“吴大人,你我同为臣子,你却说这样的话难道是希望看到百姓们受苦受难吗?这话在我这里说说也就罢了,若是被有心人听到了传到皇上耳里,你这身官袍恐怕就朝不保夕了。”
吴太尉这才发觉失言连连道谢,他在官场中混迹几十年,却被刘缨逼得险些失言。
胡威撇一眼吴太尉继续道:“海城离金城有数百里地,消息一时半会也无法传回金城,而且这么远的距离消息传错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若是有人传了假消息回来那可就不好了。”
吴太尉的双眼冒出精光连连点头。
刘府书房中,刘缨看着窗外阴霾的天空,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之遥快速从窗外掠进房中身上还夹杂着空中的水汽,走到刘缨身边低声说道:“小姐,奴婢听说今天吴太尉去了胡家。”
刘缨的目光依旧飘在窗外,冷冷的声音从双唇中飘出来:“他们都聊了什么?”许久还得不到之遥的回答,刘缨这才转过头看向之遥,只见她紧咬双唇脸上满是歉意刘缨笑道:“你不用这样自责。胡御史掌管金城的禁卫军,胡府之内自然也是守卫严谨,你进不去也在情理之中。”
之遥依旧不说话,这是她第一次为刘缨办事,却没有得到最重要的消息,想想在海城市之雅一出手便完成了刘缨的任务,她的心中就更是自责。
刘缨轻轻拍拍她的胳膊道:“他们要做什么我早就猜到了,所以这几天才会让你盯着吴太尉,虽然你今天没有听到他们说了什么,但却给我带回了最重要的消息。”
之遥不明就里地看着刘缨,刘缨却笑笑道:“哥哥现在在哪里?”
“大……致远公子现在在主院书房里,要奴婢去请公子过来吗?”之遥连忙献殷勤道。
刘缨摇摇头道:“我去找哥哥商议些事情,你去帮之雅吧。”
主院书房中刘博正眉头紧锁看着桌上的文案,却没有注意到走进房间的刘缨。
“哥哥,你在看什么呢?”
刘博听到声音才发觉刘缨已经走进身旁道:“缨儿,你记得去年九皇子和四公主的生母陈顺仪之死吗?”
刘缨点点头拿起刘博面前的文案边看边说:“这件事情我也略有耳闻,听说陈顺仪是夜里突然暴病而死,哥哥怎么会提起这件事?”
刘博指着文案上一处说道:“缨儿你看这里,这是当时萧院判记录的陈顺仪的身体状况,这里清清楚楚的写着当时陈顺仪的身体状况极好,只是不知为何会突然怪病最终不治而愈。缨儿不觉得奇怪吗?”
刘缨顺着刘博的手指向下看点点头道:“这样看来确实很奇怪,哥哥是怎么想的呢?”
“当今皇族之中虽然子嗣众多却只有四位公主,除了皇后所生的长公主和胡顺容所生的一对双胞胎公主之外,就只剩下陈顺仪生下的四公主,再加上陈顺仪还生有九皇子,陈顺仪便因此成为九嫔之首风光无限,但同时也招来了各方的嫉妒。”
刘缨点点头接着道:“所以陈顺仪才会突然暴病而亡。那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也许是因为嫉妒,又或者是想……哥哥,你是说陈顺仪的死是她做的吗?”
刘博微笑道:“缨儿说对了,就是现在九嫔之首的胡顺容。陈顺仪当时是九嫔之首又有一子一女,当然能得盛宠不断,胡顺容虽然也颇为受宠,但是她手中却只有两位公主,若不是她对陈顺仪下手太晚,以他现在的盛宠,九皇子说不定会在她膝下长大。”
刘缨微微抬眸,想起那个在冰天雪地中紧紧抱住她的人,还有她昏迷之前看到的他眼中点点的水光。三年未见,不知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刘缨将文案放回桌上轻声道:“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我们并没有证据,而且已经过去一年了,所有的蛛丝马迹也都没有了。”
“如果这件事情我们能好好利用一下也未必不可。”
刘缨走到椅子旁坐下问道:“那哥哥是怎么得到萧院判的这些文案呢?”
刘博眼神飘向一旁道:“缨儿既然知道我是从何处得到这些文案,又为何非要问我呢?”
刘缨微微叹气:“萧若来找你了?”自从她搬回刘府之后,萧若便是不是来刘府探望,一开始刘缨还是欢迎之至,但是她却明显感到萧若对她显得过分关心,她也就开始渐渐疏远萧若,甚至不再让萧若进入刘府,可是萧若却找上了刘博。
刘博刚想开口被刘缨制止道:“哥哥,我现在只想要为刘家报仇,其他的事情我不会多想,我会亲自向萧若解释清楚的,我这样的身份配不上他。”
刘博看着刘缨的眼中含着淡淡的忧伤和恼恨,他与六皇子从小一起长大自然知道他对刘缨的心思,可是却被胡家一场大火烧为灰烬,现在的萧若对刘缨来说不失为一个良人,可是刘缨的心中却被仇恨占满无法容下其他。











  

第二十四章 五品恭人



两日之后吴太尉便将海城大涝,大坝被冲毁的消息呈报给皇上,刚刚得到宝物还在兴头上的皇上怒火直冒,命人将刘缨绑进宫中。
却没想到刘缨早已在宫门外等候召见。
刘缨一身杏黄色交领襦裙布料和样式虽然都是几年前的时兴的,但配上刘缨倾国倾城的容貌,在冷漠的脸上平白增添了几分温润柔和的神色。
一本奏章被扔在刘缨面前,刘缨抬头语气中没有丝毫波澜道:“陛下请息怒,臣女有要事禀报,是关于海城此次暴雨的事情。”
吴太尉抢先站出来指着刘缨开口道:“刘缨,你还敢提海城暴雨之事,你可知道海城此次又遭受涝灾,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你建造的那个什么大坝根本一点用处都没有,还说是什么治灾良策,我看你不过是想邀功取宠罢了。一个还未长大的黄毛丫头哪里会有什么办法,刘家果然都是无用之才,三年前皇上仁慈留你一命,却没想到你厚颜无耻蒙受圣恩,恣意插手朝政之事全无功劳可言。当初去海城之前你伶牙俐齿舌灿如花,我现在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说完转向皇上道:“陛下,若不是她扬言有治灾良策蒙蔽圣听,现在也许早就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有何苦让百姓们又再遭受灾祸,她这是欺君的大罪,不罚不以平民愤。请陛下下旨将刘缨斩首示众。”旁边立刻有人开口附和着。
“吴大人,文人的谦和恭维您都忘的干干净净了,父皇还未开口吴大人着急什么?虽然刘家前任家主因罪而死,但是刘家先祖对我朝的功劳亦不可磨灭,况且刘老太师曾是吴大人恩师,吴大人这样做难免让天下文人齿寒。”叶辉声音冰冷似三九寒冰一般。
叶辉身后的叶浦接着说道:“我听说吴大人刚到海城便昏迷不醒,当时是有刘小姐临危不乱,带领灾民重建海城修筑大坝。一个未出阁的千金小姐能够做到这般已是不易,若是当时吴大人身体康健,与刘小姐共同协商治理海城,海城也不至于会落得如此地步。”
吴太尉被这两人说的面色通红像熟透的石榴一般,却说不出一个字来,只能咬牙盯着刘缨。原本跟在吴太尉身后附和的人,都渐渐噤声低垂着头不敢多说一句话。
一直没有开口的刘缨突然笑道:“刘缨想请问吴大人是从何处得到海城受灾的消息?”
吴太尉身体一震慢吞吞道:“你问这个做什么?我当初刚到海城时便派出府上的人留驻海城,一有急事便立刻传书给我,我才会这么快就得知海城的消息。”
刘缨掩住嘴角笑道:“吴大人可还记得我们在海城停留了几日?”
“十七日。”想起自己昏迷的那几天他就更加怨恨刘缨。
刘缨摇摇头道:“不对。是吴大人您昏迷了十七日,但是我们却只在海城停留了十四日,吴大人是在回到金城三日之后才醒过来的。”
吴太尉咬咬牙道:“是我记错了又怎样,我看你是说不出什么了,才想在这里拖延时间。”
周围的人也都奇怪的看着刘缨,弄不清楚她说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刘缨转向前方道:“陛下,臣女这里有一封海城的加急文书要呈上给皇上。”
吴太尉的眼皮一跳,心中浮起一丝异样的情愫,转头看向胡威却发现胡威的脸上也是一片惊诧的神色。
趁着皇上接过奏章的空挡吴太尉质问道:“从海城传来的文书怎么会在你手上?”
刘缨轻蔑一笑并不说话,皇上身边的太监开口道:“陛下,方才老臣去为陛下添茶,恰巧遇到下人将海城的文书呈上,老臣一时失误将茶水打翻,未避免沾湿奏章才劳烦刘小姐替老臣拿着。”
皇上的目光在太监的身上停留片刻才移至手中的奏章上。
吴太尉惊恐地盯着皇上,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个表情。
“海城与金城相距甚远,但是海城的官文竟然这么快便传到金城,各位大人难道不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刘缨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扫而过,语气飘飘忽忽捉摸不定。
皇上合上手中的文书问道:“你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刘缨微微一笑道:“这其实与曲水流觞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只不过是把曲水换成了鲁河的河水,觞则替换成了从海城而来的官文。臣女离开海城之前曾交代海城的官员,若是再有暴雨发生便将要呈报给金城的官文置于小舟之上,舟上插上官府的标志,小舟则会顺流而下直到金城附近。臣女从海城回来时便是走的水路,所以臣女不过三四日便回到了金城。臣女也已经交代过沿岸的官府,若是遇到插有官府旗帜的小舟,将小舟加固之后继续顺流而下。”
皇上脸上的怒意消失不见笑道:“那你可知道这官文中所说的是什么事?”
刘缨抬起头,脸上闪着自信的光华道:“这官文中所说的定是海城暴雨之事,臣女敢以性命担保海城绝对不会再发生涝灾。但是臣女并没有打开公文,只是因为臣女对自己的治灾良策有绝对的信心。”
殿中一片哗然,吴太尉的脸色铁青双唇发颤。
叶浦的眼神定在刘缨身上,仔细欣赏她的一颦一笑。当初那个在他怀中颤颤巍巍的少女,如今已经蜕变成这般自信张扬的女子。
“你说的不错,海城这一次确实没有发生灾祸。你的办法果然很有效,这次你治灾有功,有勇有谋该赏。”沉思片刻道“刘缨治灾有功,即封为五品恭人诰命夫人,赏金千两银万两良田百亩。”
刘缨跪拜谢恩,脸上盈盈笑容笑颜如花,双眸中却依旧是一片冰凉之意。











  

第二十五章 刘家大院



众人还在恍惚之间才发现殿中的气氛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原本应该被问罪的刘缨却反倒成了有功之人,而先前还一副正义凌然的吴太尉却像一只斗败的蛐蛐一般。
众人的眼神在刘缨和吴太尉之间来回徘徊,好一会才附和着向刘缨祝贺。
皇上的目光慢慢转到吴太尉身上,像一把沾血的利剑在吴太尉的心头一点一点刮刺。
吴太尉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道:“陛下,臣有罪。臣尚未查明海城之事就将假文书呈上,以至于混淆圣听,还险些将刘小姐置于危难之地请陛下治罪。”
皇上冷哼一声道:“吴太尉官位品阶各降两级罚俸三年,这三年你就好好在家思过。”
吴太尉双眼紧闭,皇上也并非好骗之人,皇上心中很清楚这假文书的来历,不过他已经认罪皇上也不准备再追究下去,皇上要的只是海城平安无事的这个结果。
第二日,海城无事和刘缨被封为五品恭人的的消息传遍了金城的大街小巷,两日之后关于海城的详细情况被传回金城,皇上高兴之余又赏赐不少的金银珠宝给刘缨,甚至还特赐刘缨在刘家大院举办庆功宴会。
夜幕之下古朴的宅院显得幽静神秘,刘家大院是东西方向的宅子,大门朝东而开有紫气东来的寓意,紧挨着大门南侧有两件房供管家和门房使用。正对着门口的墙壁上有一块九龙壁,这面九龙壁是皇家特赐代表了刘家百年以来至高无上的荣耀,绕过九龙壁穿过宽阔的庭院便进入刘家大宅,再往里走有一件较大的客厅以供招待来访的男客,大厅后边有一间较小的花厅用以招待来访的女宾。在花厅后有一条宽阔的甬道将大宅分为前后两个院子。在大院西南角向外独僻出一个小院便是刘缨从前在刘家的住院,小院中有小厨房和丫鬟的房间。
前院之中已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和善得体的笑容,仿佛这笑是从心底而发。
刘缨身着五品诰命朝服端坐在主位之上,雍容华贵的朝服在刘缨身上显得相得益彰,发髻两边各插三支珊瑚簪子,鲜红的颜色衬托着中间金色花冠,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妖娆艳丽,一对水滴状翠玉镶金耳坠在小巧精致的耳上轻轻晃动。
刘缨脸上始终挂着笑意,目光在众人身上稍稍掠过,然后在某处轻轻停下。
吴太尉一脸尴尬的神色与旁边的人寒暄着,酒杯中的酒始终没有减少,不经意地抬头装上刘缨的目光又急忙低头,他原本没有资格来参加宴会,可是刘缨却亲自请求皇上让他来参加宴会。吴太尉悄悄抬起头发现刘缨仍看着他,只得讪讪一笑尴尬地饮一口杯中的酒,他没有忽略掉刘缨眼中的讽刺和嘲笑,手指紧紧禁锢着手中的酒杯,他混迹官场几十年却被一个小丫头这样玩弄。
“缨儿,恭喜你。”叶辉一手端着酒杯对着刘缨柔声道。
刘缨轻拿起面前的酒杯回敬道:“多谢六皇子。”
叶辉轻呡一口继续道:“缨儿,接下来你要做什么?”
刘缨还未开口便看胡威渐渐走近。
“微臣见过六皇子,恭喜刘小姐治灾成功,我先干为敬。”胡威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刘缨把玩着手中的酒杯问道:“胡大人对这酒可还满意?”
胡威微微皱眉道:“刘小姐的酒当然是好。”胡威突然想起吴太尉昏迷之事,越来越觉得刚刚喝下的酒有些异样的感觉,胡威猛然将酒杯掷于地上大声道:“你竟然敢在酒中下毒?”
“胡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叶辉的声音冰冷,身上散发出层层寒意。
这边的异样引起了院子里众人的注意,周围突然一片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胡威和刘缨的方向。
刘缨唇角含笑拿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下道:“胡大人这是什么话,我怎么会在酒中下毒呢。我不过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在座的众位非富即贵,我怎么敢在酒中下毒,若是胡大人不相信大可以请太医查看一下即可。”
胡威分明从刘缨的眼中看到了嘲讽,还有无法抑制的愤恨。胡威环顾四周道:“请六皇子赎罪,微臣今日夜不能寐精神有些混乱,臣先告辞了。”说完便逃似的离开院子。
刘缨的目光始终刻在胡威的身上。吴太尉见胡威离开也紧随其后离开刘府,院中的宾客也都纷纷告辞,原本吵闹的院中最后只留下叶辉和叶浦二人。
胡威低着头快步离开突然撞上一个身影,却看到了一张与刘缨有着八分相似的脸,吴太尉也快步追上来看到胡威停在原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整个人如雷击一般被定在原地。
对方还未等两人反应过来便消失不见了。
好一会吴太尉才开口道:“胡大人,刚刚那是……不可能吧”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当年刘氏被斩前一日刘博便死在狱中,没想到却是被救了出来。”胡威眼中泛起阴狠的神色。
“没想到刘缨竟然这么大胆,还敢把他藏在刘府之中。”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若不是今天被你我撞见了,谁又能想到三年前刘缨就敢从牢中救人,而且她还把他藏在金城刘府之中。吴大人你说这件事若是被皇上知道了会怎么样?”胡威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











  

第二十六章 吴家遭殃



胡威和吴太尉二人的谈话被一直藏匿在墙角的刘博听的真真切切,待二人离开之后,刘博才从墙角走出向主院的方向走去。
“缨儿,之遥和之雅在你这里还行吗?”叶辉怜爱地看着刘缨,看到她轻轻点头方才收回目光。
叶浦已经先离开,主院之中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叶辉环顾四周问道:“缨儿,你这里的下人不够吗?怎么不把院子收拾一下。”
刘缨垂眸盯着手中的酒杯道:“收拾干净了也不会再有人住,就这样吧。”刘缨生硬地躲开叶辉伸过来的手继续说道:“殿下,水中月镜中花只是好看,但若想得到就会失去所有。”
叶辉的手在空中虚晃一下快速抓住刘缨的手道:“但是你既非水中月亦非镜中花。今日你也累了,我改日再来。”
刘缨将那一只还带有叶辉体温的手藏在袖中,抬头便看到刘博大步走进院中。
“九皇子,你在这里躲了这么久也该出来了。”刘缨对着不远处的假山大声说道。
不多时原本早已离开的叶浦又出现在院中,叶浦看向刘缨笑道:“六哥都没有发现我,刘小姐是怎么知道我躲在这里的?”
对于叶浦的出现,刘博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便继续走到刘缨身边坐下。
“我有要事要与九皇子商议,自然也就知道九皇子在这里了。”刘缨轻描淡写,她只是感觉到了一道炙热的目光穿过假山停在她的身上,所以她才敢确定叶浦就在假山后边。
叶浦微微耸肩问道:“难道刘小姐是要感谢我三年前的救命之恩?只是现在是不是太晚了些。”
刘缨点点头继而又摇摇头道:“我今天想要说的是其他的事情,九皇子请随我来。”说完刘缨便起身离开。
叶浦和刘博并肩走在刘缨身后。
“刘兄,多年不见你的性格却变了许多。”叶浦仔细观察身边的刘博,他原本英俊的五官却变得阴沉忧郁,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却是变的沉闷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