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自我捡到了反派美人-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刘宋还有二十万余的兵力,凭此便胜于他们一筹。
  军营内人心惶惶,这几日情势不利,连连打了几场败仗,军心已是有些动摇。
  木兰受召传入帐内,进来便见拓跋嗣与长孙嵩等人面容严峻,一同在商议今下的战略布局。
  “如今,刘宋兵力三分,层层围困,着实不妙。”
  长孙嵩指着几处,又分析了其中地势优劣。
  众将也是纷纷唏嘘,如今他们在兵力上已是大不如刘宋,再此番硬抗下去,怕是。。。
  “都督,不若上报于圣上,请求支援才可缓解此难。”
  一将领先提到,其余人皆纷纷附和。
  拓跋嗣一言不发,眸色深沉。
  长孙嵩沉声道:“刘宋这番布兵,已是做好了背水一战的打算,此番不论有无援军,我们只得应难而上。”
  木兰看着战略图,抬眼道:“都督,木兰请命统领三万兵力剿除河西敌兵,再分三万兵力快速出击河北,最后共同汇合于此处,将敌兵共同引于尧山下,山顶设伏兵埋伏,再以巨石击之。届时援军自外赶至,里应外合一同覆灭敌兵。”
  “好!”长孙嵩赞道,眼底多了几分赞赏。此番即可破了如今得局面,又可将刘宋一网打尽,此战只能胜,不能败!
  拓跋嗣望着木兰,眸色有些深意。
  此战情势险峻,其中不能出半分差错,否则必将万劫不复,计谋虽好,却也是十分危险的一步。
  木兰拱手又道:“此次行兵根本在于快,只要我们行兵突袭够快,足以杀他个措手不及。我们只用按步行事便可。”
  帐内一片沉寂,余将面面相觑,打量着都督的脸色又看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木兰脸色坚毅,眼底闪烁着必赢的把握。
  过了有半响,拓跋嗣缓缓闭眸。
  “好。”
  ***
  平城,齐王府内。
  兵部尚书程坚跪于殿阶下,低眉道:“殿下,昨日收到战事传报,幸得被下官截了下来。”
  拓跋绍冷笑,自顾自缓缓倒了一杯酒,捏在掌心摇晃着。
  心底却微微讥讽,不是连连胜仗么,又是来邀功的?
  “又是打了什么胜仗,至于截下来,这是要让本王一同庆贺么!”
  拓跋绍语气讥讽无比。
  “非也,殿下,此事对您来说可是好事!”
  “哦?”拓跋嗣挑眉。
  “此番是太子向朝廷请求援军的奏折,看样子是遇到了难处,兵力不够因此向朝廷请求调动援军。”
  空气中似乎凝住了片刻。
  拓跋绍猛然站起,酒杯重重磕在桌面上,隐约洒出些酒水来。
  “你说的可是当真!”
  程坚低眉缓缓笑道:“正是。白纸黑字千真万确。若是无援军,那么。。”
  拓跋绍眼底闪烁其癫狂的笑意,若是朝廷不去支援,那么他们便会败!即便拓跋嗣不死,届时因兵败引来父皇震怒,太子之位也是难保,但若是能凭此除去拓跋嗣,再拿出一个替罪羊,那么北盛的新主便是他!
  “但凡是他呈上的消息,一律拦截不得上报。”
  程坚颔首:“是,只是殿下。。”
  “又有何事!”
  程坚的脸上多了几分促狭:“城西那百亩良田之事。。”
  拓跋绍挥手:“自然是你的。”
  “多谢殿下。”
  程坚脸上多了几分笑意,行礼后缓缓退下。
  殿内只剩了拓跋绍一人,他盯着远方,默不作声。
  随后缓缓露出了一丝肆意的笑。
  拓跋嗣,凉你也如何想不到,最终竟会是因此而败于我的手下吧。
  而这方,木兰等人也按照计划行事,虽死伤也是甚多,但如计划那般将刘宋几分兵力一同引至了尧山之下。
  木兰立即发出信号,山顶埋伏的弓箭手准备,木兰携余下兵力入山下。静待其变。
  看着不远处一波一波的敌兵惨死于巨石弓箭之下。
  一旁的副将忍俊不禁道:“待到援军稍后来临,此战我们便赢了!”
  木兰点头,紧盯前方局势。
  突然箭雨渐渐稀疏,巨石也不再落下。
  有兵将前来传报:“报!将军,箭已是用尽了。”
  “报!石头也没了。”
  木兰脸色沉了下来,望着前方依旧源源不断地敌兵,立刻转身布兵阵。
  又是一片厮杀,好歹是使局面缓和住了。
  此时木兰与拓跋嗣共同死守山下,而不远处便是刘宋大兵的围困。
  木兰心底焦灼起来,为何此时援军还是未到。
  长孙嵩似是看出了她内心的焦灼,安抚道:“莫急,都督定会及时赶来。”
  木兰心底虽有些不安,但想起临行前拓跋嗣的眼神,内心突然沉静了下来。她相信他定会赶来的。
  刘宋也并未再有进攻的打算,如今他们困顿此处,无水无粮,再挨上几日,怕是不用废一兵一卒,他们就得饿死于此处。
  ***
  “主子,京城那边似是不大对劲,先前已上奏许些折子,竟无一丝动静。”
  青枫立在一旁,颔首蹙眉道。
  拓跋嗣指节捏的泛白,眼底尽显阴鸷。
  “怕是有八成是那人做的好事!”
  先前他以为那个不成器的弟弟也只是对他颇有不满,竟未想能愚钝至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前几日折子还能进去,如今城门把守森严,但凡是边境的人一律禁止入内。”
  青枫继续道。
  拓跋嗣不语,眸色讥讽。那个蠢货,倒是长了点心思。
  “备马回京!”
  青枫微微诧异,颔首:“是!”
  远在平城的拓跋绍得知探子消息,太子已是启程归京。顿时心头慌乱。这个时候他怎么会回来,他不是在打战么。
  连夜找来朝中与他为伍的众臣。
  拓跋绍急得冒冷汗,后背已是湿了一片:“快想办法,若是拓跋嗣回来了,再将此事告知父皇查到本王的头上来,如何是好!”
  众臣面面相觑,先是吏部侍郎杨祟上前恭敬道:“殿下不若此时将先前拦下来的折子呈上去,再找来替罪羊,此时也不晚呐。”
  拓跋绍面色犹疑:“如此前面所做的,岂不是都白费了。”
  他刻意买通了守城的禁卫军,又用百亩良田让程坚把消息堵实了,他着实心有不甘。若是再败下,他今后岂不是再无一丝颜面,
  此时程坚又抬步上前道:“殿下,老臣有一法,可彻底解决殿下的忧虑。”
  拓跋绍挥手:“快说!”
  程坚又上前了几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缓缓道:“若是这王易了主,不论是谁回来都无用了。”
  拓跋绍顿时瞪目,怒喝:“大胆!”
  他竟想让他谋逆!若是败了,那可是死罪!
  殿内其余老臣面面相觑。
  程坚也未又退弱,狭长的眼里隐约有光闪烁。
  “如今兵力大半在外,若是能调动中军,这时京中原本就松懈,此事未必不可。”
  拓跋绍心底慢慢动摇,竟也开始思此事的可能性。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不当如此犹豫。若是良机错失了,等到太子归来,今后可。。”
  “本王手下唯独两万人,怎得对抗十万禁军!”
  拓跋绍面色沉重。
  程坚垂眸,唇角微微扬起:“作战在于快,而非多,不若从内先挟持了元帝以令禁军,此时再里应外合一同攻入剿灭。”
  “好!若举事成,今后卿必列三公之位!”
  程坚低眉应声,缓缓退下。


第46章 
  乌云压顶,天色阴沉,隐约有骤雨欲来之势。
  已是一日了,为何援军还未至。
  木兰脸色越发难看,心底隐隐不安。
  而军心已经开始动摇,若非长孙大哥压阵,不少将士就要闹起来了。
  外面的刘宋大军丝毫未有撤离之意,也对,他们自然不会撤离。如今他们五万北盛大军困顿于此,若是再挨上几夜几日,没多久他们便饿死了。
  望着前方黑压压的一片,对面的气势越发高昂。
  木兰闭眸转身,面色痛楚。
  “报!”
  木兰抬眸:“说!”
  “木将军,昨夜鲁秋率一骑兵欲夜间突袭,如今被掳,现在其众人被压于前方。”
  那兵将还未说完,木兰便快步朝外走去。
  却见刘宋大军面前,齐齐跪了一排他方的兵将,长刀驾于脖子上,脸上一片血迹斑斑。
  木兰顿时红了眼,欲再上前一步却被长孙嵩紧紧攥住。
  “莫要冲动!”
  鲁秋的身影赫然入目,木兰呼吸滞了滞。
  刘宋军后缓缓走出一名将领,高喝道:“立刻缴械投降,可饶汝等性命!”
  这一幕疼的刺眼。
  木兰气息不稳,感觉到天旋地转。
  曾经于她并肩作战的将士如今,头颅却在敌兵的刀下。
  而她却无力上前一步。
  若是现在开战,他们全部都要死!
  一定要忍,要等!
  木兰转过了头,红着眼不再说话,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握着。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不知是谁起的头,低沉的军歌响起。
  “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一呼百应,众兵将皆唱起了这首歌,声音越发高昂。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
  “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
  “赴水火兮,敢迟留!”
  木兰转过身去,浑身颤抖。
  对面纷纷诧异,未料想到会有此举,刘宋的主将冷哼一声,对属下示意。
  天空突然响起一声惊雷,豆大的雨滴落下。
  木兰猛然转身,却见鲁秋眼眶呲裂,竭力嘶吼:“下辈子还是条汉子!”
  长刀泛过白色的冷光,地上齐齐溅出一条长长的血迹。
  木兰唇瓣颤了颤,苦涩的哽咽被咽了下去。
  “号令明兮,赏罚信! ”
  “赴水火兮,敢迟留!”
  悲壮低沉的歌声再次传入耳畔,木兰泪水顺着倾盆大雨决堤而下。
  她以为自己曾经已是无牵无挂,早已看淡了生死离散。
  这一生她从未如此痛恨,痛恨这混乱不安的世道,痛恨亲眼看着出生入死的战友惨死敌兵刀下。
  你为何还不来!
  木兰眸色冰凉,指尖渐渐失去了温度。
  ***
  孤雁从天空飞过,落下几声悲鸣。
  两匹快马匆匆沿山路疾驰而过。
  行过一片转弯处,冰冷的刀几近贴于脖颈之上,拓跋嗣快速躲过,反手用刀挑去他的脖子。
  兵器相撞,人影交错,血沫横溅。
  过了半响,地上七七八八散落着尸体,皆身着黑衣。
  一只信鸽倏然从天际飞来,拓跋嗣拿起细细的信筒,抽出信,片刻后抬眸,眼底闪过冷光。
  “愚蠢。”
  拓跋绍如此急不可耐,先是路上派众杀手拦截,如今竟还想到了逼宫!愚不可及!
  青枫解决掉最后一名杀手,疑惑抬眸。
  拓跋嗣翻身上马,扬鞭策马:“驾!”
  一骑灰尘荡起,缓缓又落下。
  **
  沉寂的皇宫内,一行奴仆正一如既往沿着长廊为皇帝送药。
  近来皇帝身体愈发不好,只得以上好的补药来调养身子。
  张和田率着一行青衣太监朝着殿内行走,却未想半路遇上了齐王。
  “张公公,这是要去哪啊?”
  张和田下跪行礼:“拜见齐王殿下,老奴正是准备给皇上送今日的补药。”
  拓跋绍唇角勾起一抹别有深意:“今日的补药便由本王来送,你下去罢。”
  张和田眼神一怔,笑着推阻道:“这还是不必了吧,平日里都是老奴来照料此事,便不麻烦殿下了。”
  拓跋绍倏然抽剑,横在他脖颈上,周围的太监吓得伏低了身子,战战兢兢。
  张和田腿一软,脸色却依旧维持着镇定。
  今日齐王殿下为何定要给皇上送药,看他这架势,不像是平时那般。
  拓跋绍盯着他的眼睛,语气阴测。
  “若是本王说,这药非送不可呢?”
  脖子上有些刺痛,张和田闭眸,沉沉叹声。
  待到他端着药离开后,一旁的公公小心翼翼道:“张公公,看齐王这样子,不会是要生什么变吧?”
  平日里还想着如何要讨好张公公探得皇上的消息,今儿个是怎得了!
  张和田摸脖子,摸到了些血迹,沉声道:“快去通知河清王,说是宫内生变。”
  明明是再熟悉不过的一条路,拓跋绍这次走的却是格外的漫长,从幼时、年少再到如今,这条路他走的次数已是数不清了。
  明明他与拓跋嗣只差了一岁,生下来却被如此对待。分明他的母妃身份更高贵,就因为拓跋嗣与废太子长得相像,所以才更喜爱拓跋嗣。
  他记得年少时,曾经他与拓跋嗣一起玩球鞠,只因他误伤了拓跋嗣,便被父皇重重责罚。
  同一件事,他犯错便会被罚,但只要是拓跋嗣,无论他做什么都会被父皇特别对待。
  终于一切都会在今天结束。
  你不是最喜欢那个儿子么,那我便让你们好好在地下相聚吧。
  将那毒散放入补药内,轻轻搅拌了几下。拓跋绍唇角勾起。
  殿门被缓缓推开,发出一声低低的声响。
  拓跋绍轻唤道:“父皇,儿臣为您送药来了。”
  轻薄的帘幕被风吹动,过了半响其内传来了几声低低的咳声。
  声音里夹杂了几丝不悦:“你怎么来了。”
  拓跋绍冷笑,从来便是这般,只要是扯上了他。父皇仿佛天生不喜他这个儿子,那个齐王还是母妃苦苦求来的。勿论他怎么努力,始终不得他半分欢喜。
  面上却极是讨好笑道:“父皇,儿臣是担忧您的身体,故而亲自来为您送药。”
  “唔,过来吧。”
  拓跋嗣眼底冷光乍现,曾深埋于心底的那股怨恨阴狠浮于脸上。
  元帝坐在案几前,还在看着今日的折子,一身暗黄的龙袍勾勒处有些清瘦的身躯,病容上有着深深的疲惫。
  “放着吧。”
  拓跋嗣垂底了眸,恭敬将药碗呈递上前。
  只听他低声道:“父皇,这药快凉了,您还是趁热喝了吧。”
  元帝抬眼,放下了手中的折子,声音苍老而暗哑。
  “平日里,倒是不见你对朕有多上心,说吧,又是怎么了?”
  拓跋绍心底微颤,脖颈因紧张而青筋乍现,不自然笑道:“父皇,儿臣来孝敬您还做错了么。您就快喝了吧。”
  元帝打量着他这不成器的儿子,或是随了他母妃的性子,自幼便喜欢争抢好胜,却不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却也是毫无防心接了过来。
  拓跋绍盯着他的动作,额头缓缓渗出了冷汗,突然忆起幼时,父皇抱起他,如平常人家的父子那般,曾经父皇的面容上和蔼慈爱的笑意突然清晰起来。
  拓跋绍欲开口,空中有什么东西滑过,倏然砰地一声脆响。
  元帝手中地瓷碗破碎开来,药汤洒了一桌。
  “父皇,儿臣救驾来迟!”
  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拓跋绍眼底一怔,竟忘了反应。不!不可能!他分明派出那么多的杀手去拦截,他不可能回来了!
  元帝眸色一沉,神色晦暗。
  似是一股凛冽的冷意从外冲入,拓跋嗣直步进殿直跪于前面,低眉道:“禀告父皇,逆贼拓跋绍欲图谋逆,逆党已被悉数拿下,此药碗内已被下了毒,御医已是在外听候。”
  元帝神色渐渐沉了下来,望着案几上洒落的汤药,破碎的瓷片滑过锋利的冷光。
  拓跋绍直直摇头后退,不可能,他召集了五万的兵力,怎么如此之快覆灭,定是他使诈!
  “快!护驾。宣御医!”
  身后匆匆错杂的脚步响起。
  拓跋绍僵硬转身,只见拓跋虞急不而来,身后随了几行御林军,随后将他紧密包围,手中的长刀纷纷对准了他。
  怎么可能。。。
  前一刻还那么风平浪静,他竟败的如此之快。。。
  “孽障!你还有什么话好说的!”
  元帝脸色阴沉,眼底翻腾起怒火,怒火攻心不禁咳了起来。
  张和田凑上前去,为他顺平气息。
  “皇上,莫要气伤了身体。”
  拓跋嗣目不斜视,沉声道:“父皇!如今我军五万余人被困于尧山之下。儿臣多次上奏折请命援军,而那折子却无一不被拒之门外,甚至连平城也不得入内半步。儿臣恳请父皇派出五万援兵随我一同剿灭刘宋!”
  拓跋绍突然瘫倒在地上,脸上尽是冷汗,周围人的脸环绕在眼前,变得狰狞扭曲。
  突然视线被不远处那人的面孔吸引,侧立在拓跋虞身边那人,不正是程坚!
  先前的一切突然明晰起来。
  “父皇,儿臣是被冤枉的!儿臣是冤枉的!您要相信儿臣啊!”
  拓跋绍眼底一片惊慌,泪水顺着滑落嘶吼道。


第47章 
  元帝气的脸色发青,立刻下令派遣五万禁军随拓跋嗣救援,拓跋嗣领命转身,路过拓跋绍时,脸上一片冰冷的讥讽。
  似是在嘲笑着拓跋绍的不自量力。
  拓跋绍已是溃不成军,如何哭喊也得不到一丝回应,眼底的不甘恨意翻涌。
  渐渐拓跋嗣的身影消失于眼底。
  拓跋绍彻底失去了力气,一切都是局,都是他们布的局!
  元帝起身,鬓角的发又染上了几丝雪白,面容越发的苍老。
  “扶朕回去。”
  张和田仔细搀扶着,“是。”
  拓跋绍拼命再次朝着那边呼喊,身子却被御林军控制的丝毫不得动弹。
  完了!彻底完了。
  曾经废太子就是这般。。。被永生禁足于冷宫。最终含恨自刎。那么他呢。。这个不受宠的儿子,下场只会更不如他吧。
  拓跋绍双眼渐渐失了神。。
  不远处的拓跋虞瞥过他这副狼狈模样,唇角勾起,似是含了几分讥诮。
  **
  太阳高悬,明晃晃的阳光亮的刺眼。
  两军对峙了已是有整整三日,却依旧未见任何援军的到来。
  木兰的心彻底凉了下去,或是朝廷再也不会派援军了吧。
  外面的刘宋大军,刻意在外面大口喝酒吃肉,木兰眼睁睁看着自家将士的士气渐渐低靡了下去,甚至会有些丧气的抱怨。
  “我看朝廷就是不想派援军了!”
  “我们被朝廷抛弃了,不会有援军了!”
  “对啊,不会有援军了。”
  木兰看着平日里出生入死的兄弟一个个垂头丧气,连续三日三夜,大家都未进过一滴水吃过一口粮食。
  脖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扼住,木兰红了眼眶,那颗心也开始动摇起来,那日拓跋嗣对她说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你可愿意陪我走下去,纵然接下来的路并非平坦,但只要我在一日,必会护你周全。”
  承诺许的这般轻易,可做起来却又那般难。
  木兰垂眸,悲怆愤懑渐渐涌上了心头。
  她绝不会让弟兄们白白送死,一定会有办法!
  “木兰!”
  木兰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长孙嵩朝她走来。
  “长孙大哥!”
  他们饿了许些日子,唇上早脱水起了干皮,眼睑之下一片阴翳,满脸困倦,长孙嵩脸上也是胡子长了出来,未有打理,有些狼狈,神色却坚毅无比。
  木兰垂眸,这些日子他们死撑坚持倒了现在,若是无长孙大哥在这里,怕是军心早已动摇。
  长孙嵩在她身侧坐了下来,望着前面乌压压的敌军,脸上没什么情绪:“怕了么!”
  木兰摇头,眼底藏着浅淡的落寞。
  “不怕。”
  长孙嵩轻笑,紧握住了木兰的手。
  “不论如何,死得其所,不愧此生。”
  木兰望着他,面容虽困倦狼狈,神色却依旧从容坦荡,心底一片滚烫。
  长孙嵩突然看向她,眼眶少有的泛红,声音多了几分暗哑:“木兰,若是能活下来,我便。。”
  木兰怔了神,突然感觉手臂上灼热的烫人。
  “援兵来了!”
  “看!有援兵!”
  身后的将士们纷纷侧目,躁动了起来,原本低靡的士气渐渐恢复了过来。
  木兰心下一惊,立刻转身望去。
  只见不远处的大旗迎风飒飒,千军万马朝这方涌来。
  刘宋大军未曾料到竟会有援兵来临,原本就松懈倏然紧张起来,军心大动。
  两军相交,刀光剑影,血沫横飞。
  木兰压着一口气,鼓足了力气,抽枪上马,重肃将士,两方一同夹击刘宋大兵。
  拓跋嗣得虎符后,调遣禁军五万从平城一路赶至尧山,马不停蹄,终得再离开的第三日赶到了此处。
  隔着那么多的的敌兵,他却一眼看到了茫茫人海之中的那人。
  被困整整三日,无水无粮,他深刻感到了何为惊恐。
  他怕木兰等不及,便决心背水一战,再也不顾别他。
  他更怕她误以为自己违背了诺言,舍弃了他们。
  还好,她在等,他来了。
  拓跋嗣策马冲入敌兵之中,杀红了眼,同样他看到不远处的木兰也在竭尽全力绞杀敌兵。
  她是信他的,所以才一直等。
  心底有一块不知名的地方滚烫了起来。
  若是一日前,刘宋大军还严阵以待,严防着北盛会有援军到来,后来看着敌兵日日低靡了下去,直到三日还未有援军一丝的影子,便彻底松懈了下来。
  如今拓跋嗣携五万精锐直逼主营,杀他个措不及防,果然刘宋十万大军未有准备,纵然人数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