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脉香[金推]-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锦不打算凑这样的热闹。
    她微微倾着身子,抬首赏着漫天星辰。
    冷不丁的,她感觉到了一道灼热的视线,循着感觉望去,恰好见到了一个熟人。正是上个月跪求她离开谢五郎的王家六姑娘王珰。
    她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今日她打扮得格外艳丽,手中挑着一盏河灯,即便隔得远,可她依旧感受到了敌意。
    崔锦不以为意。
    横竖王家这个姑娘从数年前起便不太待见她,她也习惯了。王家六姑娘喜不喜欢她,其实里头也没多大关系,她也用不着她喜欢。
    这会,王珰身边又走来了一个姑娘。
    她也看向了崔锦这边。
    崔锦微微一怔,尽管从未见过这个姑娘,可她也知道她是谁。王珰与崔家嫡女崔悦交好,听闻两人因一起喜欢谢五郎的缘故,所以相惜相怜,还听闻两人相互约好了,若谁嫁得五郎为正妻,另一人便要放弃,要真心祝福对方。
    这个小道消息是她几年前听说的,从阿墨口中。
    那时阿墨为了表示自家郎主在燕阳受欢迎的程度,将他所知的倾心于谢五郎的姑娘向她一一告知,其中便有王珰与崔悦。
    她不可置否地一笑,随后关上了窗门。
    谢五郎身边的莺莺燕燕,她如今已经无需担心。不过话说回来,崔锦此时还是十分感激谢五郎的。若无谢五郎的一步一步紧逼,她绝对不会想到要与闵恭一同上战场。
    她最先只是想护住自己的家人,有数之不尽的钱财。
    到了后来才开始有了变化,尤其是经历过战场后,她觉得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东西,比如名声与权势。若是没遇着谢五郎,此时的她兴许已经找了一个皮相好且温柔的夫婿,然后每日打理自己手中的钱财,绝不会有这样的今天。
    崔锦皱了眉头。
    她唤了月兰过来,“出去打听下,怎么清乐县主还没有过来?”都快小半个时辰了。
    月兰应声,须臾她折回来,说道:“大姑娘,方才县主身边的侍婢过来了,说是县主出门时被长公主唤了去,还望大姑娘见谅。改日再约个时间相见。”
    崔锦听了,说道:“既然县主临时有事,那改日再约便是。”
    月兰出去回复了清乐县主的侍婢,回来后,她眨眨眼,问道:“大姑娘,现在我们要回府么?”
    崔锦笑了声:“瞧你这眼巴巴的模样,想去放河灯是吧?”
    月兰摸摸鼻子,说道:“一年一度的佳节,奴婢只是想凑凑热闹。”
    崔锦说道:“也好,今日在屋里待了一整日,也闷得很,索性去凑凑热闹吧。在燕阳城的第一个乞巧佳节,的确不能错过。”
    说罢,主仆俩离开了醉仙居,往浣花河走去。
    此时的浣花河已经渐渐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姑娘站在河边,嬉笑声不绝于耳。蓦然,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阿锦。”
    崔锦扭头一望,竟是闵恭。
    她不由笑道:“义兄怎地来了?”
    闵恭说道:“今夜热闹。”
    他看了看她的手,说:“不放河灯么?”顿了下,他又笑道:“记得当年在洛丰我给你买了一盏花灯,如今眨眼一过,已经四年了。”
    崔锦说:“时光飞逝呀,今天夜里姑娘多,义兄好好地看一看,若是相中了求陛下下一道圣旨。陛下定会乐意当这个媒人。”
    闵恭面色微沉。
    此时,又有一道声音轻轻地响起。
    “锦妹妹。”
    崔锦循声望去,两道光鲜亮丽的人影施施然前来,是王珰与崔悦。而开口的正是汾阳崔氏的嫡女崔悦。崔锦眸色微深,却也不曾反驳,微微颔首示意。
    “原是崔姐姐。”
    王珰倒是面无表情地看了她一眼,随后对闵恭微微点了头。
    崔悦松开了王珰的手,亲切地挽上了崔锦的胳膊,笑吟吟地说道:“我一直想见一见锦妹妹,之前阿爹与大兄见锦妹妹的时候,我刚好得了风寒不宜出来接见锦妹妹。我之前还觉可惜,没想到今日竟能在乞巧节与锦妹妹一见,当真是鬼神赐下的缘分。”
    崔锦笑了笑,不着痕迹地挣脱开崔悦的手。
    “说起缘分,我今夜本是与清乐县主相约的,可惜县主被长公主临时叫了去,算是有缘无分了。不过幸好不急于一时,过几日再约也是一样的。”
    崔悦面色微变。
    崔锦晓得她听明白自己的话了,微微一笑。想必崔悦回了崔府后,便会告知崔池,她崔锦并非只有崔家一个选择,济城李氏底子虽比较差,但若要交好,也并非难事。
    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崔悦与王珰,又看了眼闵恭,登时就明白了崔悦过来的原因。
    她心中只觉好笑。
    之前阿墨还说崔悦倾心于他家郎主,他家郎主多么举世无双,想来大多数人倾心的都是谢五郎背后的身份与家世。瞧瞧,现在出现了一个新贵,崔悦的心都跑这边来了。
    崔锦无意掺和,正想捏个措词离去时,蓦然间不远处有惊呼声响起,随即是越来越多的抽气声和惊叹声。几乎所有人都向浣花河的上游望去。
    此时,月兰惊呼了一声,喊道:“大姑娘你看,好多河灯飘下来了。”
    只见宽敞的浣花河之上,有数不清的河灯一一飘下,河灯都是一模一样的,连颜色也是一致,是轻薄的粉色。而河灯之上立了一个小木偶,只得巴掌大,动作或旋转,或直立,或伸展……
    随着河风的飘动,河流之上的粉色河灯便像是巨大的舞台,那些人偶便像是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一般,而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出它们跳的舞步正是前些年时兴的《霓裳舞》。
    崔锦惊呆了。
    这样的场景,她见过的,不是在画上,而是在梦中。
    她曾做过一个这样的梦。
    梦里她在河边浣衣,正觉得无聊时,河流的上游飘下了许多粉色河灯,河灯上有小人儿在翩翩起舞,跳得正是《霓裳舞》。
    那一阵子,《霓裳舞》十分时兴,她与欧阳钰请了乐坊里的舞姬进府,连着观看了几日。
    所以她对那个梦特别有印象。
    而这个梦她也只对欧阳钰说过,当时欧阳钰笑得花枝乱颤,还笑说河灯上怎么可能有小人儿。可如今她真的见到了梦中的场景!
    不对。
    崔锦想起来了。
    这个梦她曾经在信里写过的,之前谢五郎逼迫她写每天所做的事情,还要求了字数。而那一日她实在没做别的事情,便将梦境说出来了,最后还洋洋洒洒地感慨了一番,说河灯漂流而下,小人儿舞霓裳,此梦甚美。



  ☆、第一百零三章

在崔锦诧异之际,倏然有一少女清丽的声音响起——“那……那可是巫子大人的画舫?”紧接着,起此彼伏的惊呼声传来,甚至有不少人推推嚷嚷地往上游走去。
    一个姑娘身边带两三侍婢,三四家丁小厮,而这浣花河边集聚了大多数的燕阳姑娘,可见此刻浣花河是人山人海。因曾有一年发生过踩踏事件,之后的每一年的乞巧佳节,宫里都会派出一倍的羽林卫维护秩序。
    人一推,登时有羽林卫出来大喝:“都走慢点,不许推。”
    此人曾在皇帝身边当过差,替皇帝身边的内侍还喊过半月的早朝,因此嗓门特别大。在议事殿外一吼,几乎如同城上金钟撞响。
    顿时人群变得安静。
    不过短短一瞬间,又恢复了热闹,也果真没有人推挤了,都安安分分地探头望向上游。
    崔锦当时怕被人挤着了,连忙后退了数步,行到了一处空旷之地。而此时河灯已经渐渐飘向下游,随之而来的一艘显眼的画舫。
    上头的标志,估摸着燕阳城里也只有目不能视物的人才分辨不出是谢家巫子的画舫。
    画舫中灯火通明,然,船板之上却半个人影也见不着。那画舫之中有一扇巨窗,上头依稀可见一抹倚窗而坐的身影,膝上有琴。却见双手起伏,有美妙之音传出。
    众人几乎是立即就听出了此乃巫曲。
    燕阳好风雅,来这儿放河灯的姑娘们哪个不是精通琴曲的,因巫子之名而盛行的琴曲,莫说燕阳,即便放眼晋国又有谁人不知?
    只不过,唯一可惜的是,至今巫曲仍未有曲名。
    在场大多数人都听得如痴如醉,画舫之上的那一道疑似巫子的身影更为此下之景添了一道光圈,带着信仰的光芒。
    崔锦无心巫曲,此刻的她更在意梦里的河灯。
    她望向窗上的黑影,眼神微深。
    闵恭说道:“阿锦,时候不早了,你也该回去歇着了。眼下人越来越多,如今……”骚孔雀三字,当着崔锦的面,闵恭无路如何也说不出,他轻咳了声,改口道:“如今某人又出现了,只会引来越来越多的人,等会人一多容易受伤。”
    崔悦说道:“王爷说的是,锦妹妹先回去吧。”
    一旁的王珰痴痴地看着画舫上的那一抹人影,压根儿就没有留心崔锦这边的状况。
    而就在此时,画舫上的巫曲毕,浣花河边上的人们先是有一瞬间的沉静,随后爆发出喝彩之声,夸赞的声音亦是起此彼伏。
    画舫蓦然停了下来。
    粉色的河灯越飘越远,已然只能见到一片模糊光影。
    浣花河从未如此安静过,几乎是所有人都望向了河中的画舫,只见窗子的人影站了起来,缓慢地离开。然后“吱呀”的一声,船板上原先紧闭的木门打了开来。
    众人不禁有些失望。
    原以为出来的人会是巫子谢恒,岂料却是一个稚龄小童。小童清清嗓子,说道:“郎主意已决,巫曲名为《锦华》。”
    人群中登时哗然起来。
    乞巧佳节,巫曲得以赐名,为《锦华》。
    王珰倏地看向了崔锦,眼神里平添几分幽怨与妒忌。想起方才的河灯,再想起巫曲得名,她的心登时如同还未熟的果子,又苦又酸。
    闵恭的眉头轻蹙了下。
    崔锦垂下眉眼,说道:“时候也不早了,我先回去了。”说罢,月兰已唤来了马车。闵恭一直站在原地,看着崔锦上了马车。马车行了十多步时,蓦然停了下来。
    闵恭见得有一道黑影出现马车身前。
    他定睛一看,认出了那道黑影正是谢五郎身边的随从。此时,崔悦向往地说道:“锦妹妹能得谢家五郎的倾心相待,真教人羡慕呀。怕是只要是个姑娘,再铁再硬的心也会化成绕指柔吧。”
    说着,她轻叹一声,微微欠身行了礼,带着侍婢离开了。
    闵恭定定地看着远处的马车,眸中黑如子夜。
    。
    “大姑娘,您可是要去谢家五郎的画舫?”月兰担忧地问。
    崔锦说道:“不必担心,即便谢五郎不来邀请,我也会主动找他。”他送了她一份大礼,于情于理,她都该去感谢一声。
    若非谢五郎,她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梦境有朝一日竟会成真。
    此时的画舫已经行到了一处偏僻之地,浣花河的四周已无了放河灯的姑娘。崔锦吩咐月兰与驭夫在此处等着,随后带着阿宇踏上了画舫。
    阿墨早已在舫上候着,见到崔锦,行了礼。
    “巫女大人,郎主在里头。”
    崔锦瞧了他一眼,说:“阿宇你也在外头候着。”
    “是。”
    阿墨心中嘀咕了声,崔氏也太小看郎主了,郎主又非那等吃人的妖物,何必带着随从上来。且据他多年的经验,这个当年在樊城里胆小如鼠的阿宇现今已有了绝佳的身手,方才踏上船板时,他走路无声,显然是练过的。
    思及此,阿墨不禁打量多了阿宇几眼。
    阿宇面不改色地站在一旁,任由阿墨打量。阿墨见状,眼里添了一分赞赏之意。
    崔锦进了里头。
    她第一眼就见到了谢五郎。
    他坐在琴案前,手指拨弄着琴弦。
    “两年不曾相见,如今的阿锦之风华如朗朗明日,璀璨而耀眼。”
    崔锦坐在他的身前,说:“《锦华》便是如此命名?”
    谢五郎说:“你可喜欢?”
    崔锦不答,却问:“今夜的河灯……”
    “是。”
    他含笑又道:“你可喜欢?”他说此话时,声音是如此的温柔,与她之前所认识的谢五郎大为不同。曾经高高在上的人如今用这般小心翼翼的语气问她,崔锦很难说出不喜欢三字。更何况,她是喜欢那些河灯的,河灯小人儿舞霓裳,便像是一场梦境一样。
    崔锦思及此,开口道:“甚美。”
    谢五郎低笑出声。
    他晓得阿锦喜欢所有美好的事物,能得她一个“美”字,便是打心底喜欢了。
    谢五郎搁下了五弦琴。
    他起身说道:“今日乞巧,往年燕阳城中必有烟火。如今画舫所停的是观看烟火的最佳位置。以前我曾与王四郎来过。”
    虽见不到,但闻到那股硝烟味,便如同心中也绽开了烟火一般。
    他开了另一扇门,与崔锦行到画舫另一边的船板之上。
    夜沉如水,天上繁星璀璨。
    两人站定之时,“咻”的一声,烟火在夜空中绽开,像是在夜空中盛开了一朵巨大无比的花,有着绚丽夺目的色彩。
    她目不转睛,看得全神贯注。
    此处极其寂静,天地间仿佛只剩下夜空中的炫丽烟火。
    “阿锦,我欲以正妻之位迎娶你,你……意下如何?”
    最后一朵烟火在空中缓缓盛开。
    崔锦怔怔地看着谢五郎。
    “为什么?”
    “我原想娶的正妻应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她有最好的家世,最好的才情,还有最美的容貌。而这些你都没有,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娶你。你离开了两年,我愤怒不已,甚至想过要将你关进地牢里,日日夜夜折磨你,让你不得善终。天底下没有人敢如此欺辱我谢恒。然,再次遇见你,我却舍不得了,还是想娶你。”
    他甚至寻过宫里的巫医,只是巫医也束手无策。
    直到崔锦再次出现,他方渐渐明白,他是得病了,得了相思病。
    病已入骨,无药可医。
    他说得如此诚恳,如此真切,头一回将心底的自己彻彻底底地剖出来,放到了崔锦的面前。
    可是她却说:“我不愿意。”
    烟火散落,大地恢复宁静,谢五郎的面孔染上了一层苍白。
    。
    崔锦睡不着。
    她在榻上翻来覆去,闭眼睁眼的,动静大得连侯在外间的月兰都听见了。她起身前来,问:“大姑娘可是身子不适?”
    床榻上飘出一句轻描淡写的话。
    “无。”
    月兰放心了,退回了外间。
    而崔锦在与月兰说完话后,更加睡不着了。她索性从榻上爬了起来,开了窗子,对着外头的月光坐到了天明。
    一夜无眠后的崔锦,第二天她的神色略微有些差。
    不过幸好有胭脂覆面,挡住了她发青的眼圈。
    她正准备坐上马车去宫城上朝时,一辆熟悉的马车在屋宅前停了下来。车帘掀起,探出了闵恭的半个身子,“一起?”
    崔锦并无异议。
    两人坐在马车里头。
    闵恭打量着她,问道:“今日怎么用了胭脂?”
    崔锦失笑道:“女儿家用胭脂不是正常之事么?”
    闵恭却道:“可自你上朝以来,便一直是不施粉黛。怎么今日不一样了?”
    崔锦轻咳了声,说道:“义兄果真心细,昨天一夜无眠,今日起来脸色颇差,便用了点胭脂遮挡。”
    “一夜无眠?为何无眠?”他的语气有些咄咄逼人:“昨夜你去了谢五郎的画舫?”
    崔锦轻咳了一声。
    “是。”
    闵恭道:“不过是一点小伎俩便将你哄得飘飘然?夜里都歇不下?谢五郎给你下了什么蛊?让你如此为他着迷?你的心到底又是什么做的?”
    崔锦头有点疼。
    她说道:“我……”
    闵恭冷笑了一声。
    “你莫要再喊我义兄。你如今还愿应着我,不过是你还需要我这座靠山罢了。”
    崔锦一听,心中气急了。
    她也恼了。
    “停车!”
    说罢,她掀开车帘,跳下了马车。如今天还未亮,街道上并没有多少人,只有几辆匆匆经过的马车,也是通往宫城的方向,估摸着是上早朝的大臣。
    崔锦心里恼怒极了。
    她越想便越气!闵恭这话是几个意思?她与他之间从最开始便是交易的关系,而后在沙场之上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是那并非男女之情。
    她也曾明确地与他说过。
    他明明也应承了自己,不提男女之情的。现在却恼怒成这般模样,还说这么混账的话。从上战场那一刻起,他们之间就是互惠互利,谁也没有欠了谁,如今他竟一副她欠了他,她只能依靠于他的模样,这让她怎能不恼不怒?

  ☆、第一百零四章

将近宫门,崔锦身后响起了闵恭的声音。
    “阿锦。”
    崔锦佯作没听到;走了两步。可是转眼一想,在踏出第三步时,她又冷静下来。她转过身;看向闵恭。闵恭大步前来;讨好地道:“我夜里睡得不好;方才与你说话时还未睡醒;所以说了胡话。”
    崔锦不语。
    闵恭又道:“这些话我不会再说。”
    崔锦仍旧不语。
    闵恭的眼中微不可见地闪过一丝无奈;他说道:“是我错了;你便原谅义兄一回。”
    崔锦这才说道:“好。”
    她应得干脆利落,同时的;她又说道:“方才的话我不想再听到第二次;下不为例。”说着,她又恢复了笑靥,“既然我们已经和好,那便一起入宫吧。”
    闵恭看了看她,说:“好。”
    他在马车里思量了许久,最终还是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他与崔锦之间还没到那样的地步;虽曾同生共死;但在感情之上,她始终只把自己当兄长看待,而且……从某方面而言,他们俩是互相依靠,万万不可因为感情之事就产生裂缝。
    在沙场之上,多次因为崔锦的巫力,方脱离险境,获得大胜。
    如今在官场之上,局势暂且不明,众位皇子对帝位虎视眈眈,他虽立有军功,但若是新帝登基,一切都难说,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纵然有王爷之名,有兵权在手,这些众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在某些时候会化身为杀人的利刃,一个不小心,刀锋对的便是自己。
    所以,于情于理,他都不能与阿锦闹翻。
    。
    今日的早朝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唯一一件让皇帝勃然大怒的是太子被人参了一本。原因是太子喝酒误事,昨天夜里乞巧佳节,误将刘奉常之女当作秦楼楚馆的姐儿,占了刘姑娘的便宜。
    毕竟是官家姑娘,寻常的被太子殿下占了便宜,肯定二话不说,一顶轿子送去东宫,兴许还能当个侧妃。然而,刘奉常之女性子极烈,被太子轻薄后,二话不说便投了浣花河,救上来时已经没气了。
    刘奉常只得一个女儿,本就是千宠万宠的,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儿,他怒得理智都没了,一上朝便气冲冲地参了太子一本。
    皇帝自然是愤怒的,抚慰了刘奉常后,当即罚了太子。
    因为此事,整个朝堂都是乌云密布的。
    崔锦也没想到好端端的一个乞巧节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唏嘘不已的同时,还在心底感慨了下,太子果真遗传了皇帝的性子,皆是极好女色。
    听闻那刘奉常之女生得娇媚不已,是个大美人儿。
    皇帝这会已经气得没心思早朝了,挥挥手,索性让文武百官退朝。离开议事殿时,皇帝咳了几声,在崔锦看来,皇帝的身子似乎又虚弱了几分。
    崔锦离开了议事殿。
    她独自一人走着,心里在思考着一事。她这些时日以来,听了政事后,每天回了屋宅便开始不停地作画。可惜无论她怎么想,画中依旧没有显示出大晋下一代皇帝是何人。
    她原以为会是太子,可是从今日皇帝对太子的态度看来,太子的地位并无她想象中的牢靠。太子那边显然是有欧阳家一家支持,只不过欧阳家是明显的忠皇派,只要是皇帝的血统,必然就会大力支持。若是太子换了人,欧阳家倒戈也难说。
    接下来有望继承皇位的还有两个,一是五皇子,二是九皇子。
    两位皇子实力相当,甚至可以说与太子不分伯仲。而两位皇子身后,皆有强大的支持,尤其是五皇子,他身后有谢家与巫族。
    有关五皇子的事情,她都是通过谢五郎当初与她所说才得知的。
    至于九皇子,倒是神秘得很,她至今尚未打听清楚。
    崔锦心事重重。
    出了宫门后,一辆奢华的马车停在她的身前。
    这辆马车于崔锦而言,曾经是极其熟悉的。在洛丰时,她多次在上面与谢五郎同乘。阿墨说道:“巫女大人,我家郎主有话与你说。”
    微微一顿,他似乎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加上一句。
    “不知巫女大人可否赏脸?”
    阿墨直勾勾地看着她。
    崔锦倒是犹豫了。
    昨夜她刚拒绝了谢五郎,想必以谢五郎的高傲性子,现在肯定是不愿见到她的。可是此时却出乎她意料,谢五郎不仅仅没有不愿意,而且还让阿墨如此客气地邀请她。
    崔锦下意识便觉得谢五郎又在玩什么把戏了,所以她犹豫着,暂时没想好要不要应承。
    这会,阿墨又说道:“郎主曾言,若是巫女大人不愿意也没关系,改日再约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