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重(元宝)-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耀抱起她,身形如鬼魅,快的让人看不清的向外掠去,并顺势又扯开好几个牢门的铁链。

    那牢中被关押之人,虽带着伤,但见牢门被打开,也不说话,拖着受伤的身子,跟着赵耀就向外跑去。

    守在外面的侍卫终于发现了这里的情况。

    “来人呐……劫狱啦……”大喝一声,侍卫蜂拥而至。

    赵耀一手抱着白术,一手瞬间挥出数枚莲花形暗器,手法狠厉精准,每枚暗器都钉在挡在他前面的侍卫的脑门之上。

    后面跟着一群被他放出的囚犯,一行冲杀出一条血路来。

    在更多的御林军到来之前,赵耀抱着白术腾空而起,鬼魅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很快,等在两条街之外的一辆普通的马车之上,多了两个身影。

    廉如意从赵耀手中接过白术,车厢里,霎时弥漫着一股血腥之气。

    马车动了起来。

    廉如意将白术揽在怀中,白术的身体冰冷,气息微弱到几乎感觉不到。

    大理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没有注意到,有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隐匿在夜色里,渐渐远去。

    天不亮,皇宫里便传出封锁城门的消息。

    相传,昨夜白莲教竟有人大胆劫狱,朝廷震怒,封锁城门,全城搜捕白莲教余孽。

    白术此时正躺在寿王府中,昏迷不醒。

    白术受伤严重,慕容御亲自为其诊治。

    天不亮,京城已经热闹开了,御林军到处搜捕白莲教教徒。

    待到大臣们早朝之时,京城已经闹得人心惶惶了。

    大臣们对此颇为微辞,且不说昨晚劫狱之人是否真的是白莲教之人,就算真的是,也不该如此大张旗鼓的满京城的抓人吧?闹得京城鸡飞狗跳。

    大臣们议论纷纷,都在等着皇帝上朝,要将此事禀报皇帝。

    可任凭大臣们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皇帝的身影。

    倒是皇帝身边的张明德走上大殿,清了清嗓子。

    大臣们都瞪着眼看着张明德。

    张明德扫视了一眼众臣,尖利的嗓音高喊道:“皇上有旨,今日不朝,众位大臣留下奏折请回吧。”

    大臣们一听,你看我我看你,目瞪口呆无语凝噎。

    京城里乱作一团,本想着将此事上奏皇上,怎么皇帝竟不上朝呢?

    众臣们立即将视线转向一边的太子,及贤王。

    贤王笑了笑,说道:“太子回来了,这监国之职理应归还太子,今日父皇没来,众位大臣若是有事,禀与太子也是一样的。”

    太子看了眼贤王,心知贤王话说的客气,可定没存好心,自己能平平安安从祖庙回来已是侥幸。他现在心中不定怎么生气呢。

    但见众位大臣的眼光停在自己身上,太子便上前一步道:“小王不才,虽不能替父决定什么,但为父分忧也是分内之事,众位大臣若有什么事,小王自当与左右相大人商议着解决。”

    大臣们一听这话,便纷纷开口,将京城被御林军翻了个底朝天,闹得人心惶惶之事言明。

    太子一听,皱起眉头。

    “竟有此事?”

    “太子还不知道此事么?”大臣们反问道。

    贤王此时却是微笑着站了出来,“太子不知此事也是情有可原,太子从祖庙求雨刚刚归来,听说这求雨之行并不十分顺利,太子身体尚未恢复,朝堂之事难免顾及不到,昨晚有白莲教余孽出现在大理寺,劫走了前一阵子,就是太子尚在祖庙之时,行刺宫中的刺客。”

    太子皱着眉头看着贤王,他求雨不顺,还不是贤王一手造成,如今倒在大臣面前拿出来说。

    众人不知真相,想到前一阵子关于太子德行欠佳,受到先祖惩罚的传言,看向太子的目光都变了几变。

    贤王微微一笑,见说话的目的已经达到,便接着回到正题,“先是派人行刺宫中,被抓获后,又从大理寺将刺客劫走,此事性质非常恶劣,所以本王不得不派出御林军,就算挖地三尺,也要将这些白莲教的余孽一网打尽!”

    大臣们听闻此言,开始小声议论,白莲教的刺客居然都能进到宫里了么?皇宫大内守卫森严,单凭一两个白莲教的人,实在不成气候,如何能突破皇宫重重守卫,前来行刺?

    但大臣们更关心的是贤王的另一句话,贤王说,他派出御林军搜捕白莲教。

    如今,御林军的指挥权已经落到贤王手中了么?

    御林军一向是由皇帝亲自指挥,乃是保护皇帝,皇宫,乃至京城的军事力量。现如今皇帝尚在,竟将御林军交予贤王之手。

    这是说明皇帝已经对太子非常不满了么?

    皇帝该不是想要换个接班人了吧?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全城搜捕

    大臣们心里泛起了嘀咕,看向太子的眼光又是有了不同。太子冷冷的看向贤王。     这段时间,他已经觉出父皇对自己的态度不似以往,对贤王到是更加热切,莫非在父皇的心中贤王的分量已然超过自己了么?

    大臣们不禁想到,看如今皇帝的态度,自己是不是也该重新考虑站队的问题了?先前贤王向他们示好,他们还没有搭理,如今看来,是不是该拾起贤王递出的友好之手了?岛圣丰血。

    太子脸色难看,“就算是为了抓捕白莲教,也不该让京城上下人心惶惶,百姓们还要生活,如今全城搜捕,已经让百姓无法正常生活了,应让御林军暗中查访。且京城城门紧闭,无法出入,实在不便,贤王此举实在有失妥当。”

    太子指责贤王。

    贤王却是端正了脸色看着太子,说道:“那太子以为,就该大开城门,放任白莲教出入皇城么?”

    太子皱眉,“本王自然不是这个意思。”

    “倘若城门打开,放走了白莲教的刺客,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贤王咄咄逼人,直视太子。

    太子也板起脸来,“就为了一个白莲教的刺客,就锁闭城门,不许出入,未免也显得太小题大做了一些,我平南朝就如此无用么,竟如此惧怕白莲教?”

    贤王冷哼一声,“一天时间,今日黄昏若还不能搜出白莲教余孽,我定大开城门。”

    太子冷冷的看着贤王,“好,就给你一天时间,倘若到了黄昏,你还不能找到什么白莲教,看你如何对皇城百姓交代。     早朝皇帝没有出现,太子与贤王又不欢而散。

    大臣们心中也是小算盘大的噼里啪啦的响,太子和贤王,原本是支持太子者众。皇帝与皇后向来情深,太子虽不是长子,却是堂堂正正的嫡子,太子刚满十岁时,就被定位储君。

    贤王虽为长子,但容妃岂能与皇后相提并论,且两年前,容妃更是失了圣心,被皇帝冷落下来,众人便猜测,贤王虽有贤明,但储君之位是没有希望了。

    可不曾想,皇帝今年寿辰一过,事情却出现了如此之大的转折,先是容妃再次被**,后有贤王监国。

    皇帝的喜好,真是说变就变呐。

    如今风向急变,大臣们也该重新掂量自己的位置了。

    寿王府兰苑客房,普净师傅苏醒了过来,守了他**的小厮激动不已,立即向主子回报。

    慕容御正在府中,便陪着廉如意来到兰苑,看望普净。

    普净趴在**上。

    见到廉如意,挣扎着要起身。

    “普净师傅趴着别动了,你背上伤要紧。”廉如意说道。

    如今越看普净,她越觉得有种亲切之感,缘分乃是上天注定,让她被普净所救,现在又给她机会,让她还了这人情。

    “小僧不能留在在这里,多谢施主搭救之恩,小僧伤势已经没有大碍,施主还是赶紧放小僧离开吧。”普净却是皱着眉头说道。

    说完他竟真的挣扎着,翻下了**,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已经没有大碍了,他竟站摇摇晃晃的站在**边。

    “普净师傅,你这是做什么呢?为何急着要走?”廉如意看着他僵硬的表情,心中不免难受。

    普净躬身念了句阿弥陀佛,道:“想必施主已经知道,小僧是在宫中烦了错被逐出皇宫的,如今得施主搭救,已然是施主仁慈了,倘若小僧还留在这里,必会拖累施主的,施主还是放小僧离开吧。”

    普净看的很明白,他被打的那么重,又被扔出皇宫,本就是让他自生自灭的意思,如今他又被救。皇帝如果忌惮着宫里的丑闻泄露,救他的人必要被他牵连。

    眼前之人,虽是皇子王妃,恐也难以逃脱厄运,方丈说的对,这也许就是佛祖给他的磨难,他一个人承受就好,还是不要拖累旁人为妙。

    “普净师傅安心住下就是,不管父皇是为什么原因责罚与你,能放你出宫,想来父皇已经是不计较了。更可况,普净师傅也曾帮过王妃,如今我们救下师傅,不过是还了师傅的恩情。”慕容御说道,“普净师傅,不用想太多,我既敢让你留下,就必是不怕师傅拖累,小师傅只管安心就是。”

    普净还有些犹豫。

    这是忽然有家丁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王爷,王爷!”

    “什么事?”慕容御看了那家丁一眼,“怎如此慌张?”

    “是贤王……贤王带了御林军,将王府给围了!”家丁喘着粗气说道。

    普净和尚一听,就急了,“是不是因为我的事?”

    那家丁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说是要搜捕白莲教余孽。”

    慕容御笑了笑,“他倒是有想法,搜白莲教的余孽都搜到我的府上了!普净师傅不用惊慌,不是因为你的事,本王去处理,你只管安心住下。”

    廉如意感激的看着慕容御,她对普净和尚有种莫名的亲切之感,能救普净,让他安心留下,她自是非常高兴的。

    “我与你同去看看。”廉如意说道。

    两人相携除了兰苑。

    贤王此时,已经被管家请到外院待客正厅里坐着。

    慕容御与廉如意携手出现时,贤王正端着茶盏,轻吹着茶叶。

    转脸看见两人的身影,视线就落在了廉如意身上,廉如意没有看他,只靠近了慕容御,挽住慕容御的手臂。

    贤王的眼睛眯了起来。

    慕容御却勾起嘴角笑了笑。

    “贤王今日好生悠闲,竟有空到我府上喝茶。”慕容御说道。

    贤王冷哼一声,“我可没四弟这么清闲,今日前来乃是为公事。”

    “哦?”慕容御一副莫名的样子看着贤王。

    “昨晚有白莲教余孽劫狱救出了关在大理寺的一名女刺客。我今日前来,就是要搜捕这白莲教之人的。”贤王冷笑着看着慕容御。

    廉如意一听这话,恨的牙根痒痒。白术还昏迷不醒,当初就是贤王将她骗进宫中,并抓住了白术,诬陷白术是刺客。

    昨晚请耀叔救出白术之时,专门用了白莲教特有的暗器,自然是为了将视线引到白莲教上。贤王其实心知肚明,白术根本不是什么刺客,乃是保护廉如意的暗卫。

    如今却又这样大张旗鼓的搜上门来,自然是要撕破脸的。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五章 对峙

    慕容御却是握了握廉如意的手,给她一个安抚的微笑。

    廉如意心中略略安定。

    两人这样的互动看在贤王眼中,格外刺眼,贤王紧紧握住黄花梨木的座椅扶手,竟要将那扶手捏裂。

    “贤王这话奇怪,你要搜捕白莲教余孽,搜捕就是,来我这寿王府作甚?难不成贤王以为我会窝藏白莲教的人么?”慕容御一本正经的说道。

    “我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京中所有百姓官员公爵家中都要搜捕,四弟身为皇子,自然是要起表率作用的,只是搜一下,没有我自然就走了。”贤王说道,却是亦如非搜不可的架势。

    慕容御闻言也冷夏一张脸来,“贤王的意思是,一定要搜了?”

    贤王放假茶盏,翘起了腿,闲适的点点头,“这是公事,不夹私情,想必四弟一定会体谅的。”

    慕容御却是冷眼看着他,“如果我说不行呢?”岛圣司血。

    贤王抬头,“我说了,这是公事,你同意我要搜,你不同意,我一样要搜。”

    慕容御却是一笑,也在椅子上坐了下来,“那你可以试试看。”

    贤王挥手,示意随从下令,让御林军进寿王府搜查。

    随从急急忙忙跑出去,不一会儿,又擦着汗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王爷……王爷……这……”

    贤王看着他,“慌什么,怎么回事?”

    那随从看了眼贤王,又看了看安逸的坐着喝茶的慕容御,说道:“寿王府家丁将王府大门围住,御林军进不来。”

    贤王抬头看向慕容御,“四弟这是逼我来硬的么?”

    “贤王这话说好笑,你从一开始打算来软的了么?”慕容御斜看了他一眼,转过脸去,低声和廉如意说笑,似乎根本不把贤王看在眼里。

    贤王怒气上腾,“告诉御林军,敢于阻挡公务者,格杀勿论!”

    “是!”那随从又擦了把汗颠颠的跑了。

    御林军的了令想要硬闯,但寿王府的家丁可不是普通的家丁,虽然衣着与普通家丁无异,但武功超群,不说以一当百,以一当个几十个御林军还是不成问题的。     寿王府的门就那么大,御林军人多,可也一时涌不进那么多人来。

    那随从一看这架势,立马又跑回来向贤王禀报。

    “王爷,御林军遭到阻拦,进不得寿王府。”随从都快哭了。

    贤王和慕容御对面坐着,两人却都是不慌不忙的喝着茶,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进不来,让弓箭手准备,硬攻进来,不过是个王爷府邸,又不是什么固若金汤的城池,手段尽用,还能进不来么?”

    那随从欲哭无泪,只好再去报信。

    可御林军的弓箭手准备好了,却见寿王府也有弓箭手。

    且寿王府的弓箭手皆伏在房檐之上,俯视着围在寿王府门前的御林军,两方各不相让。

    如今真刀真枪的见了,气氛已经不同于刚才赤手空拳硬要挤进来的时候了,真真是剑拔弩张,接下来,若再这么下去,可是要见血了。

    谁都没有先动手。

    御林军一排排弓箭手弓满弦张,箭尖直指寿王府。

    寿王府的房头之上也是箭满弓弦,豪不想让。

    气氛一时凝滞下来。

    随从抹泪,再次跑进去向贤王禀报情况。

    贤王看着慕容御,冷笑道:“四弟,你可知道,抵挡御林军办公,射杀执法中的御林军,罪同谋反?”

    慕容御目光逼视贤王,毫不退避,“不如贤王与我现在就进宫,禀明父皇,你究竟凭什么要搜我寿王府邸?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窝藏了白莲教的余孽?我们去问问父皇,究竟是谁有不臣之心?是谁想要谋反?”

    贤王脸色更冷,嘴角僵了僵,这事儿现在尚在自己掌控,倘若真是捅到了父皇面前,说慕容御胡闹惹是生非,父皇定会相信,倘若说慕容御想要谋反,父皇就算是老糊涂了,也必不会相信的。

    两人僵持了一瞬,贤王先笑了笑,“四弟说笑了,我们都是效忠父皇的,我自然相信你不会伙同白莲教谋我们慕容家的江山的。不过我也是公事公办,希望四弟体谅一二。”

    贤王说完,拂袖而去。

    围在寿王府外的御林军也尽数撤退。

    寿王府房顶上的弓箭手待御林军走远了,才撤了下来。

    “他怎么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在皇城中调用御林军?”廉如意看着门口的方向,声音清冷。

    慕容御沉吟片刻,“你没发现,自从上次寿宴之后,父皇似乎变得很奇怪?以往父皇是很看好太子的,对贤王的评价并不高。父皇曾说,倘若是乱世,贤王或能成就枭雄霸业。但如今平南朝国泰民安,需要的是一位宽厚仁君。”

    廉如意皱眉,细听。

    “可自从那次寿宴之后,父皇就一再抬举贤王,似有打压太子之势。如今,连御林军都交到了贤王手上……实在太奇怪了。”慕容御拧眉说道。

    “难道是贤王用什么邪术,蛊惑了父皇?”廉如意想到容妃被烧成那副恐怖模样都能恢复的完好无损的脸,不禁联想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贤王或是得了什么邪术,也并非不可能。

    慕容御低头想了想,“你说的也不无可能,此事还需仔细探知。”

    一日的时间很快过去,寿王府虽然躲过了御林军的搜查,可不是京城所有的官员都能这么硬气的。

    不少一直推崇太子的官员,这次都没能逃过贤王的毒手。

    家里被翻个底朝天,竟还真让御林军搜出可疑的人或是物。

    有些大臣家中发现了白莲教特用的白莲标示,有些则是发现了家仆身上纹有白莲刺青。更有大臣家中搜出了与昨夜出现在大理寺侍卫头上的白莲暗器一模一样的暗器。

    这些大臣及其家人全都不能幸免,尽数被御林军带走。

    贤王此次搜捕,可谓收获颇丰。

    空荡荡的天牢,一天时间,就被填满了。

    天牢之中哀哭阵阵,太子心烦意乱。

    贤王明显就是在针对他,这些被抓的大臣,全都是铁心支持太子之人。

    贤王如此明目张胆的迫害大臣,太子岂能安坐,立即求见皇帝。

    皇帝正在漪澜殿听和尚讲经,被太子打断,甚是不悦。

    听闻太子说贤王举止,皇帝思量一会儿,“叫贤王来见朕。”

    皇帝回到御书房,贤王与太子跪在地上。

    太子看向贤王的目光满是审视。

    贤王却垂着头,只看着自己面前的花纹富丽错杂的地衣。

    “你抓了大臣及其家眷?”皇帝看着贤王的头顶问道。

    贤王叩头,倒是承认的十分爽快,“是。”

    “为何抓人?”皇帝皱眉。

    “回禀父皇,昨晚大理寺的女刺客被白莲教劫狱救走,儿臣唯恐白莲教危害父皇安危,此事性质恶略,定要严查不怠,这些被抓大臣家中都发现了与白莲教有关之物,定是暗中与白莲教有所往来,为了清查,儿臣才将他们抓捕。”贤王说的义正言辞,好像他亲眼看见这些人就是白莲教教徒一般。

    “不过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东西,根本做不得物证,贤王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大臣们抓回,关入狱中,岂不是要寒了百官之心?”太子立即说道。

    贤王却俯首反驳:“怎是寒百官之心呢?这些人家中分明取有物证,乃是御林军亲自查获,难不成太子是要包庇这些人么?此举对百官乃是震慑作用,父皇乃是明君,白莲教图谋不轨,欲毁平南朝大好江山,此心可诛,但凡与白莲教有牵扯之人,人人可得而诛之。儿臣不觉的儿臣此举有错。”

    贤王振振有词,端的是正气方刚。

    太子还要再说,皇帝却摆摆手,制止了两人争执。

    “此事着刑部去查,若是无辜,便放出来,并发放两年俸禄作为补偿。若是却有白莲教教徒,格杀勿论!”皇帝沉声说道。

    太子闻言,心沉入谷底。

    皇帝却挥手让两人退出了御书房。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六章 危机四伏

    御书房外,太子与贤王并肩走在宽阔中间雕刻有龙纹的台阶之上。     贤王笑看着太子,“太子无需动怒,若是无辜之人,自然会被放出来的。”

    太子冷冷看着贤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贤王哈哈一笑,抬步向宫外走去。

    贤王以抓女刺客,搜捕白莲教之名,将京城上下翻了一遍,最然没有找到女刺客,也没有找到实质上的白莲教教徒一人,却是对太子的实力形成了重创,将京城的大臣,来了一次洗牌。

    如今没有被抓进天牢的大臣,也是惴惴不安,唯恐贤王黑手下一次就伸向自己。

    于是,傍晚时候,城门大开。

    此时进出京城的人不多,前往贤王府的人倒是一波接着一波。

    众臣都看明白了,贤王哪里是要抓刺客,分明是要排挤太子嘛!

    铁杆儿的太子党都蹲了大狱,剩下的观望派唯恐自己站队站的慢了,也被贤王当做太子党给扫除了。

    贤王动作极快,一日时间,朝中大部分势力,已然偏向他。

    当然仍有重臣非一时可以攻克,比如左相岳家,比如右相崔家,再比如廉大将军。

    左相岳家,乃是皇后娘家,必然不会倒戈。

    而崔右相及廉将军都是忠于皇帝之人,位高权重,不受贤王摆布。

    皇帝虽一时偏袒贤王,但这些肱骨之臣,贤王也是不敢轻举妄动。

    但贤王自信,要不了多少时日,自己一定可以将挡在他前面的一个一个搬倒。皇位,终会是属于他的。他想要的一切都会成为囊中之物的。

    前朝朝夕之间风云突变,甚至没有给人反应的时间。

    后宫之中却是死一般的宁静。

    坤宁宫的丑闻之后,皇帝心中存有疙瘩,虽说最后明白是冤枉了皇后,但除了遣人送去夜明珠之后,他竟不曾亲去看望皇后。

    仍独**容妃一人。

    皇后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