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重(元宝)-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坤宁宫的丑闻之后,皇帝心中存有疙瘩,虽说最后明白是冤枉了皇后,但除了遣人送去夜明珠之后,他竟不曾亲去看望皇后。

    仍独**容妃一人。

    皇后沉下心来,着方嬷嬷在坤宁宫找出那放鞋诬赖她之人。

    坤宁宫虽宫人众多,但是能进的皇后寝殿的却是没有几人,排查下来,范围就小了很多。

    皇帝来的当日,有四名宫女曾单独进过皇后寝殿。

    但前两个进得寝殿之人,打扫完寝殿之后,方嬷嬷曾经进去过,那时并没有发现寝殿中有那只鞋子。

    后来又进过寝殿的两人是苏荷与宛桃。

    苏荷在皇后身边伺候多年,颇得信任。

    宛桃是前年才进宫的宫女,年芳十五,长得秀美可爱,相比宛桃,皇后自然更信任苏荷多一些。

    正待皇后命人细查宛桃之时。

    这天夜里,宛桃却失踪了,后来才知道,宛桃是投了井。

    宛桃跳的是后宫的那眼枯井,被发现时已经是多日之后了。

    皇后愈加沉静下来,宛桃死了,这事情也已经了了,她心里清楚是容妃陷害她,但自从皇上让人送来夜明珠之后,她就知道,这件事已经不能再提了,她是冤枉的也好,真相怎样都不重要了。

    皇后沉寂的蛰伏下来,她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顾反击容妃的时机。

    如今已经不像当年焚琴之时,容妃盛**更胜当年,她想要一举搬到容妃,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当年在容妃被关在崇禧宫的时候,她就斩草除根,让容妃死的不明不白,死了也就死了,她再也没有机会挑出来,与自己为敌。

    可是就因为她放松了警惕,以为她再无翻身之日,才会给她留下这样一个时机。果然对敌人的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皇后后悔,却也知为时已晚。

    她只能让自己愈加冷静,等待时机。

    不过显然上天并不偏袒皇后,她等待的搬倒容妃的时机没有到,危机确是悄悄来临。

    自从普净和尚被逐出皇宫以后,皇帝近来最喜欢听慧信和尚讲经。慧信和尚经书讲的深入浅出,并能结合身边事事,让原本枯燥的经文也变得妙趣横生起来。

    皇帝几乎听的废寝忘食,几次都让宫人将御膳摆置漪澜殿与慧信和尚同食。

    这可是莫大的恩赐。

    慧信和尚却一副**辱不惊的淡定模样,更是深得皇上好感。

    这日讲经休息之余,突然有另一名僧人向皇上说道,“慧信大师有门绝技,近十年来都不曾在人前展露,如今在皇上面前,慧信大师还打算藏着掖着么?”

    皇上一听,便来了兴致,连问慧信是什么绝技。

    慧信却黑着脸斥责了那僧人,“不要妄言!”

    皇帝却兴致不减,硬要慧信解释一番。

    慧信一脸艰难的说道:“佛曰,不可说。圣上请不要追问了。”

    天下还有皇上问不得的问题呢?

    皇上一听这话就怒了,“朕若非要知道呢?”

    慧信念道:“阿弥陀佛。”

    却是闭着眼睛,态度十分坚决。岛向反血。

    这时那一开始挑起话头的僧人上前劝道:“慧信大师,皇上乃天子,没有什么是不能告诉天子的,你就展露一下绝技吧,我等也借此机会饱饱眼福。”

    慧信却仍不为所动。

    这时候皇帝的耐心没有了,所谓伴君如伴虎,就是前一刻还和你笑脸相谈,请你吃饭的人,下一刻,就让人抓住你,要取你项上人头。

    皇帝命侍卫将慧信和尚拖出漪澜殿,砍头。

    慧信仍是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皇上。”一开始挑起话头那和尚知道自己是闯了祸了,满目焦急,“求圣上放过慧信大师吧,慧信大师这门绝技已经十年不曾展露,乃是有原因的。”

    皇上一听,这里面还有说法,顿时兴致更浓,他原本也就没打算砍了慧信的脑袋,不过是吓唬吓唬他罢了,没想到他竟连死都不惧,真不愧是高僧。

    此时有个台阶下,他便抬手,让侍卫放了慧信。

    求情的僧人松了口气,“慧信大师的绝技,就是能在沙盘之上走笔作画,预测未来之事。十五年前,慧信大师曾为一人预测未来,得知那人能获得大富大贵。可天机不可泄露,那人在五年之后,便成为富甲一方的富商,刚跨过第六个年头儿,竟得了急病,一命呜呼。所以……自那之后,慧信大师便再也不曾展露此等绝技了。”

    皇帝闻言,惊讶的看着慧信,“此事当真?”

    慧信低头言道,“确有此事。”

    皇上哈哈一笑,“无妨无妨,朕乃天子,岂有朕不能观之天机?慧信大师只管来演示。”

    皇上其实并不信这些,只看个新鲜,好玩儿罢了。

    沙盘作画,还能预知未来,怎么听怎么玄乎,岂能当真?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七章 信以为真

    慧信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好答应下来,自己盘腿坐在蒲团之上,闭上眼睛,静心念佛。     沙盘很快准备好,被抬到慧信师父面前,他仍没有睁眼,看也不看那沙盘,就用食指在那沙盘之上划拉着。

    皇上觉得有趣,便走下座来,站在沙盘之前,看慧信作画。岛向找技。

    慧信的动作却却来越快越快越快,几乎停不下来。

    一幅画好似一个又一个的场景。

    慧信后来竟起身趴伏在沙盘之上,只是眼睛仍是闭着的,他从不看一眼沙盘,所画的场景却清晰无比,线条毫不凌乱。

    待慧信停下手,已是满头大汗,似乎虚弱至极。

    跌坐在蒲团之上,气喘吁吁。

    皇上凝神看着沙盘,脸色却越来越黑。

    他又看了看慧信,却见慧信仍然闭着眼睛,只喘着气。

    “你为什么不睁眼?”皇帝居高临下看着慧信,冷声问道。

    慧信沉默了一瞬,才说道:“此乃天机,慧信实在是凡人一个,不敢窥伺天机,小僧不敢看。”

    皇帝冷哼一声,一脚踢在沙盘之上,力道之大,沙盘中的细沙都被震出沙盘,泼洒在慧信身上。

    皇帝黑着脸离开漪澜殿,除了他,没人看到沙盘上到底画了什么。

    但沙盘之上,那一幅幅画一遍遍在皇帝眼前闪现,慧信所画,乃是顶着凤冠的女子将身着龙袍的男子杀害,扶她身后的孩子穿上龙袍,更有牝鸡司晨龙飞凤舞四个字。

    皇帝本是不信什么沙盘作画,能预知未来这样荒诞的说法。

    但看那慧信作画之时,从头至尾从未睁开眼睛,做的画却毫不凌乱,栩栩如生,他倒是信了几分。     更有那画透出信息竟是如此,使得他遍体生寒。

    皇帝原本就为前段时间之事,对皇后心存隔阂。如今又有这样一幅画不断闪现眼前。

    皇帝越想越觉得此画可信,越想越心中骇然。

    若此画真乃天机,那便是上天指引自己看到这样的画,这是上天在给自己这真龙天子预警!皇帝心中渐渐萌生出这样的想法。

    但皇后与皇帝乃十几年的夫妻,在皇帝没有得到江山之时,就守在皇帝身边,实乃糟糠之妻。

    皇帝对她还是有感情在的,一副匪夷所思的沙盘之画,虽然勾起了皇上的疑心,但仍不足以让皇帝真的就废黜皇后。

    皇后自是不知沙盘之事,只听闻朝堂动荡,支持太子的大臣,多数都被贤王关注天牢之中,贤王更举荐与他亲近之臣坐上要位。

    皇后心中焦急,私下写得书信一封给自己的哥哥左相大人。

    可这封信没能到左相手上,却是落入了皇帝的手中。

    也正是这封信,使得皇帝下定决心要废黜皇后。

    太阳已经落山,皇帝的身影被余光拖得老长。

    皇帝手中捏着一封信,缓步走在坤宁宫寂静的宫道上。他看着自己长长的身影,忽觉一阵寂寥。

    皇帝身后只跟着大太监张明德一人,其余人等,都被留在了坤宁宫之外。

    皇帝叹了口气,“朕果然是孤家寡人一个。”

    张明德一愣,不知该如何接话,心中忐忑,唯恐多说多错,只好呐呐不语。

    皇帝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也没指望听到他的回应。

    继续向坤宁宫正殿走去。

    坐在偏殿用膳的皇后忽听宫人禀报皇上来了,愣了一愣,“不是说不来了么,这晚膳都摆上了。”

    “娘娘,快去接驾吧!”方嬷嬷笑嘻嘻的说道。

    这可是自从发现那只鞋以来,皇帝第一次再来坤宁宫。坤宁宫上下,都一片喜气。

    皇后娘娘这才点点头,笑了起来,“对,把晚膳撤了重新摆来,本宫这就去接驾!”

    皇后娘娘来到坤宁宫正殿之外,领着众宫人跪下接驾,脸上的笑意是藏都藏不住的。皇上还是念旧情的,这不就又来了坤宁宫了么,只要皇上来了,自己就有机会,就能搬倒容妃。

    低着头的皇后娘娘没能看到皇上阴沉的脸色,只看到那双明黄的皂靴亮眼的颜色。

    “起吧。”头顶传来皇上的声音,平静的似乎不带温度。

    皇后娘娘在方嬷嬷和苏荷的搀扶之下,站起了身。

    进得殿内,皇上落座,目光落在皇后的脸上,良久没有言语。

    皇后从欢欣,慢慢变成了惴惴不安,皇上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你们都下去吧,朕有些话,要单独对皇后讲。”皇上终于开口。

    宫人们鱼贯而出。

    皇后这才发现,皇上似乎只带了张明德在身边。

    如今连张明德都退出殿外,偌大的正殿,只剩下皇帝与皇后两人。

    皇后抬眼打量着皇帝的神色,心中捉摸着皇帝此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就见皇帝抬手将一封信扔在了她的脚边。

    皇后一怔,弯身捡起信笺,打开来看,脸色立时煞白。

    “皇上!”皇后噗通跪倒在地,“皇上,这不是臣妾所写!”

    “二十多年了,朕会认不出你的字迹么?”皇上冷眼看着面色惊惶的皇后。

    皇后娘娘低头细看那信上笔迹,确实和自己的笔迹十分相像,但她这封信果真不是她写的。

    信上内容,大致说道:如今朝堂动荡,皇帝原本倾心太子,进来却偏信贤王,纵容贤王加害贤臣,更任命贤王亲信,太子地位不稳,请哥哥劝解皇帝,更为太子尽心尽力。

    她就算再昏聩,也不至于会写这样的信,在此关头,岂不是故意落人口实么?

    “皇上,这封信字迹确实模仿臣妾十分相像,但看信之内容就只并非出自臣妾之手。臣妾怎敢妄言朝政,臣妾只理后宫,前朝之事,臣妾不懂,更不会如此求于左相。”皇后辩解道,她就算再蠢,也知道哥哥的胳膊肘是不会拐向贤王的,哥哥不帮自己的外甥,难道还会帮旁人么?她根本用不着再写信求哥哥。

    “朕问你,你今日可有写信回家中?”皇帝冷着脸看着皇后。

    皇后点了点头,“臣妾确实有写信,可并不是这封,臣妾母亲近日身体抱恙,臣妾写信是询问母亲身体,没有一句提及国事,乃是一封家书而已。”

    皇帝闻言冷冷的看着皇后,既没说相信,也没说不信,但他清冷的眼神中却是没有一丝温度。

    皇后抬头看了皇上一眼,皇上那冰冷的眼神,顿时让她的心凉个了透。

    她此时已经明白,皇帝是想要废了她,不管她有没有写过这样的信,皇帝已然不信她了。

    想明白了这些,皇后突然笑了起来,“皇上,您信臣妾的时候,臣妾如何都是好的,您不信臣妾的时候,臣妾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您若已经决定了,又何须来质问臣妾呢?直接下道旨意,不就了结了么?”

    皇后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空灵灵的。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八章 殡天

    皇上眸色沉寂的看着皇后,在她绝望的笑声中没有半分的动容。     无论这封信是否真的出自皇后只手,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在皇上这里,这不过是一个契机,他会来质问,说明他已经不信她了。

    皇后从地上站了起来,缓缓靠近皇上两步。

    皇上看着突然走近的皇后,蹙起眉头。

    皇后凝神看着他,仿佛在用眼神描刻他虽不再年轻却俊逸的眉眼,似要把他的相貌雕刻进自己的心头,“皇上,您是要废黜我么?是要把我关进冷宫么?在让臣妾看看您吧,此一别,恐怕后会无期了……”

    皇后说着,一双美目之中,落下泪来。岛反记弟。

    皇上心头忽然有些不忍,二十多年来和皇后一起走过的一路,一幕幕回放在眼前。

    他视线也有些模糊,记忆中温情的画面,却一瞬间又变成沙盘之上冷煞的线条,那带着凤冠的女子害死龙袍男子。

    皇上本来将软的心,忽然烦闷燥热起来。

    皇后颤抖的伸出手,缓缓伸向皇帝的脸,似是想在最后触摸一回这她用整个青春来陪伴的男子,这个她爱了一生的男子。

    皇上看着她的手,心中微微升起的一点酸涩之意,却立即被烦躁压了下去,身体不受控制般,抬手挥开皇后的手。

    皇后一愣,泪流满面,无声的看着皇上,然后默默的跪了下来。原来二十多年的情谊,终是抵不过他心中的一点怀疑。原来自己最终还是败在了他身上,败在了太过相信他们这二十年来的感情上。

    皇帝看着皇后垂头跪下的身影,压制住心头的烦闷之感,淡淡的开口,声音清冷,似乎不带一丝感情,“看在你尽心尽力伺候朕二十多年的情分上,朕想要给你留给好名声,朕不想废了你。”

    皇后闻言略微诧异的看向皇帝,他这话什么意思?

    但看到皇帝眼中的冷毅之时,忽然明白了。

    原来他只带了张明德来,原来他支开所有人,将这封信扔在自己面前,不是要废后,不是要将她关入冷宫。

    他是,要她的命啊!

    皇后的眼神也渐渐冰冷,此时此刻,她对眼前的男人已经没有任何的想法了,他没有心,没有情,他的眼里心里只有他的皇位,他自己而已!就因为一点点的怀疑,他选择不信她,选择让她死来消除他心中的顾虑。

    为什么自己一开始还以为,他会念着二十多年的情谊相信自己呢?这二十多年来他们的感情竟如此不值一提?

    给她留个好名声?呵呵,这话说的太可笑了,他是想给自己留个好名声吧,废后的名声可不是太好听吧?皇后眼中充满讽刺的神色,但想到自己的儿子,想到太子,皇后忍住出言讽刺皇帝的冲动。

    身体僵硬的叩头道:“多谢圣上。”

    皇上点点头,最后看了皇后一眼,皇后已然不是当年风华正茂的时候,但她的风韵依然无人可及。

    皇上做了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一次决定,让张明德给皇后送来毒酒。

    待时过境迁,再想起这天这时,皇帝总是后悔的泪流满面,但此时此刻,他像是魔障了一般,一定要刺死她,心中才觉安定。

    皇帝起身,背着手,孤身缓缓离开坤宁宫大殿。

    皇后抬眼看着他的背影远去。

    阴沉沉的天空,此时却忽然飘起雪来,细碎洁白的雪花沙沙的打在房檐上,打在光秃秃的树枝上。

    皇上伸出手接住雪花,细小的雪花却在他的手心里化作水珠,宛如皇后脸上的泪。

    他背过手,“下雪了啊。”

    张明德将酒放在坤宁宫大殿之中,脚步轻轻的退出了大殿,亲手关上殿门的瞬间,他看了一眼皇后,见皇后还跪在原地,抬眼望着门外飘飘扬扬的雪花,她的神态却那般的平静,没有挣扎,似乎也没有怨怼,不像他曾经见过的任何一个即将面对死亡的人。

    张明德心中一震,顿时升起对皇后浓浓的同情之感,他赶紧关上殿门,生怕自己再看下去会不忍心,会忍不住向皇帝求情。他其实完全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刺死皇后,难道仅凭那一封信么?

    他却不知,慧信和尚的一幅画,已经深深的在皇帝的信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又恰恰是在刚发生了那只鞋的误会之后,更是在这段时间,皇帝似乎心绪不宁,总是莫名的烦躁之时,这封信送到皇帝手中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皇后不死似乎都对不起这恰到好处的时机。

    皇帝任凭细碎的雪花落在自己身上,头上,听到坤宁宫正殿沉重的门在自己身后关上,他抬头看了看天,乌黑的云沉重的像是压在他的心头。

    他忽然抬脚,大步向前走去,脚步匆匆的离开了坤宁宫。

    等皇上离开了一阵子,方嬷嬷等人才觉出事情不对味儿起来,待她带着人冲进坤宁宫正殿的时候。

    皇后已经无声无息的躺在地上,神态安详的像是睡着了一般。

    若不是她嘴角挂着暗红的血,方嬷嬷就真的要以为她是睡着了。

    方嬷嬷抱起皇后的头,她的脸靠在皇后乌黑的发上,眼泪滑落不止,却不敢哭出声来。

    “娘娘,娘娘……”方嬷嬷口中反复呢喃,却只有娘娘两个字,心头如钝刀磨着一样,生疼生疼。

    “为什么……为什么……”方嬷嬷是皇后还未出阁时就伺候在皇后身边的奴仆,一辈子陪着皇后走过来,如今却要看着皇后如此不明不白的离开,心中痛煞。

    坤宁宫其他宫人,见到方嬷嬷抱着皇后泪流不止的样子,震惊之下,也都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全都静默的垂着头跪了下来。默默地垂着泪。就在不久之前还一身华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人敬仰的皇后娘娘,不过须臾,就离开人世,所有的风华都化了乌有。

    这天夜里,坤宁宫传出皇后病逝的消息。

    太子当时正在练字,试图让自己平静一下,忽闻噩耗,惊恐的看着前来报信的小太监,双手颤抖的摁断了比指头还粗的的笔杆尚不自知。

    “你说什么?”太子抓住那小太监的衣领,嘶吼着问道。

    “太子……太子殿下……您,您……”小太监不知自己该说什么,连他自己被派来向太子禀告这个消息的时候都吃了一惊,前几日见皇后还是好好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他都不敢相信,更何况太子呢。

    太子松手推开了他,跌跌撞撞的向皇帝内宫跑去。

    “太子,太子,各宫之门已经落锁了,更何况您现在到了坤宁宫也无济于事呀,太子您……”正拦着太子的侍从,被太子泛着血丝,通红通红的眼睛一瞪,立时呐呐说不出话来。

    太子甩开他,却又被身边旁的侍从紧紧拽住,“太子,您不要冲动,您请节哀……”

    周围的声音听来太过聒噪。

    雪此时已经下的大起来,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在他的身上,他的头上,一时都没有融化。

    “滚开!”太子对身旁之人吼道。

    众人却都紧紧的拖住太子,恐他在此刺激之下做出什么事来。

    如今太子形势危急,倘若再不谨慎行事恐怕太子保住保不住都是个问题。

    皇后娘娘一向康健,又有御医时常诊脉,从来没听说过皇后是有什么隐疾的,这突然的说没了就没了,众人心中自然都犯嘀咕。

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九章 她是叛徒

    太子终是被拦了下来,没有在深夜闯入坤宁宫。     第二日,皇帝就昭告天下,他对皇后的思念哀悼,并赐谥号孝慈端诚钦献圣文皇后。

    天下皆赞皇上皇后伉俪情深,惋惜皇后早逝,更感动于帝王深情。

    太子一身孝服,直着身子跪在坤宁宫的正殿里。

    眼眶通红,连眼睛都是血红的,但脸上却没有一滴泪。

    在他还天真的以为母后是被人害死的,父皇一定会给个说法的时候,皇上的反应,让他彻底醒悟过来。原来夺去母后性命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一直敬重爱戴的父皇。

    他知道自己必须坚强,以后再也没有母后为他铺路,指引他做个好太子,教导他以后要做个好皇帝。从今以后,他都只能靠自己了。他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会突然要了母后的性命,无论是要得到真相,还是要为母后报仇,他知道,自己必须强大起来。

    他心中痛的呼吸似乎都很吃力,但眼睛却愈发的干涩,没有一滴泪。

    皇后娘娘殡天之后,太子就像忽然变了一个人。

    曾经脸上总是挂着儒雅笑容的太子,如今却嫌少露出笑颜了。清冷的仿佛一座万年的冰山,从眼神到语气,都让人觉得彻骨的寒。

    慕容御十分担心太子,但他也知此时再多劝慰的话都是没有用的。他只能静静的陪在太子身边,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有人在支持他,有人会一直帮他。

    皇后辞世那天夜里开始下雪,大雪一直下了两天两夜。

    干旱了数月的平南朝全境,都迎来了一场充实的降雪。给力百姓们自发的传扬起太子贤德,皇后贤德,这是老天感念太子求雨,感念皇后离世,才为平南朝降的雪。如此瑞雪,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皇后在坤宁宫停灵七日。

    最后一天,容妃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